㈠ 3D顯示:快門式和偏振式哪個好
偏振式3D的優點
1、偏振式3D技術的色彩損失是最小的,色彩顯示更為准確,更接近其原始值。鑒於眼鏡的透鏡本身幾乎沒有任何顏色,對用於偏振光系統的節目內容進行色彩糾正也更為容易。尤其是膚色,在一個偏振光系統中,看上去更為真實可信。偏振式3D技術的3D效果也比較突出,立體感覺真實。
2、觀看角度大,偏振式3D技術不會像主動快門式技術一樣只能水平觀看3D影像,由於偏振光線的特性,左眼圖像被右眼看到的情況幾乎不可能發生,所以偏振式3D眼睛傾斜到一定角度依然能顯示高質量的3D畫面,比如可以斜靠在沙發上看3D電視。
3、眼鏡成本低、佩戴舒適、無大小限制、無電子元件無輻射等優點。
偏振式3D眼鏡只是在普通眼鏡的表層鍍上偏光層,成本非常低廉,而且鏡片可大可小,眼鏡輕便佩戴舒適,原來戴眼鏡的朋友也可以使用,眼鏡邊緣色彩均勻,不會因為鏡片太小看到眼鏡的黑框。同時偏振式3D眼鏡不含電子元件,無輻射,更加健康環保。
偏振式3D的缺點1、水平方向解析度減半、亮度損失。
因偏光原理,這種技術會使畫面水平方向解析度減半,很難實現真正的全高清解析度3D影像,同時畫面亮度因偏振光原理受到損失,所以偏振式3D技術對顯示設備的要求較高。
2、偏振式3D技術成本較高
因為偏振式3D技術對顯示面板有特殊要求,不像主動快門式3D只要屏幕刷新率達到120Hz就可以導入,必須在面板外層加裝偏光層,所以造成面板成本增加。[1]
未來發展趨勢也正是偏振式3D技術的這些特點,導致現在偏振式3D主要應用於電影院等觀看人數較多的公共場所,而3D平板電視主要採用主動快門式3D技術。目前以三星、索尼等為代表廠商推出的3D電視都是使用主動快門式技術。偏振式3D電視目前只有TCL和LG各有一款產品,但是隨著台灣液晶面板大廠友達光電宣布量產65英寸的偏光式3D液晶面板,部分電視廠商躍躍欲試,如果解決目前偏振式技術存在的問題,未來偏振式3D技術必將成為主流。: 主動3D式這種3D技術在電視和投影機上面應用得最為廣泛,資源相對較多,而且圖像效果出色,受到很多廠商推崇和採用主動快門式3D主要是通過提高畫面的刷新率來實現3D效果的,通過把圖像按幀一分為二,形成對應左眼和右眼的兩組畫面,連續交錯顯示出來,同時紅外信號發射器將同步控制快門式3D眼鏡的左右鏡片開關,使左、右雙眼能夠在正確的時刻看到相應畫面。這項技術能夠保持畫面的原始解析度,很輕松地讓用戶享受到真正的全高清3D效果,而且不會造成畫面亮度降低。
本段缺點一:眼鏡的問題,首先眼鏡是需要配備電池的,但是眼鏡必須要帶著才能欣賞電視節目,那麼電池產生電流的同時發射出來的電磁波產生輻射,會誘發想不到的病變
二:畫面閃爍的問題,3D眼鏡閃爍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主動快門式3D眼鏡,目前3D眼鏡左右兩側開閉的頻率均為50/60Hz,也就是說兩個鏡片每秒各要開合50/60次,即使是如此快速,用戶眼鏡仍然是可以感覺得到,如果長時間觀看,眼球的負擔將會增加。
最後 個人認為對於小米電視來說,號稱的1920*1080再看3D時也就是960*1080或者1920*540解析度會降低。刷新率保持60HZ不變(參數傳是60具體不詳)
至於 酷開的雖然刷新率為120HZ但採用的主動3D,看3D時你看到的也就是60HZ) 看普通電視時一個屏幕大點一個刷新高點保護眼睛,3D嗎,各有利弊 吧 看個人需求。
㈡ 3D紅藍偏振是什麼
紅藍和偏振是兩種實現3D感覺的方式,但原理不同。
紅藍:從原理上來解釋,紅藍立體電影一般左眼紅色鏡片右眼藍色,畫面也是紅藍錯位的。用初中物理知識就可以解釋,紅色鏡片只有紅光能通過,藍色鏡片只有藍光能通過;這樣左眼的鏡片會過濾掉畫面的紅內容,只看到藍色部分,右眼過濾掉藍色,只看到紅色部分,左右眼看到不同畫面而產生立體感。
偏振:偏振光式3D技術普遍用於商業影院和其它高端應用,它是偏振光的典型應用。
立體感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左右眼看到的畫面不同,左右眼位置不同所以畫面會有一些差異。
拍攝立體圖像時就是用2個鏡頭一左一右。然後左邊鏡頭的影像經過一個橫偏振片過濾,得到橫偏振光,右邊鏡頭的影像經過一個縱偏振片過濾,得到縱偏振光。
立體眼鏡的左眼和右眼分別裝上橫偏振片和縱偏振片,橫偏振光只能通過橫偏振片,縱偏振光只能通過縱偏振片。這樣就保證了左邊相機拍攝的東西只能進入左眼,右邊相機拍攝到的東西只能進入右眼,於是乎就立體了。
㈢ 用偏振式顯示器怎麼放3d電影
使用方法如下:
1、片源需要偏振類片源,常見的左右半邊格式和上下格式
2、播放器播放片源全屏播放。
3、注意要全屏後,再調整顯示器。顯示器按鍵有3D切換,對應的影片選擇對應的格式即可;
選擇SBS是轉換左右格式的3D電影的------當播放左右格式的3D電影的時候選擇這個,然後帶上眼鏡觀賞即可
選擇T/B是轉換上下格式的3D電影的------當播放上下格式的3D電影的時候選擇這個,然後帶上眼鏡觀賞即可
另外,顯示器還有一個2d->3d
2D-3D
是2D轉3D的功能,無論是圖片還是電影都可以進行簡單的2D轉3D;這個功能有限,效果不是很好
㈣ 如何用電腦看偏振型3D電影
首先,必須遺憾的告訴你,電腦上是看不了偏振型3D電影,因為偏振專用顯示器只是加了縱橫幅偏振板,是物理性質,無法通過軟體實現。
偏振式3D是利用光線有振動方向的原理來分解原始圖像的,通過在顯示屏幕上加放偏光板,可以向觀看者輸送兩幅偏振方向不同的兩幅畫面,當畫面經過偏振眼鏡時,由於偏振式眼鏡的每隻鏡片只能接受一個偏振方向的畫面,這樣人的左右眼就能接收兩組畫面,再經過大腦合成立體影像。
拓展資料:
3D電影一般指立體電影。
而立體電影是一種電影,1953年5月24日立體電影首次出現,好萊塢推出了一種電影。戴著特殊眼鏡的觀眾像在觀看《布瓦那魔鬼》及《蠟屋》這類驚險片那樣,發現自己躲在逃跑的火車及魔鬼的後面。從而為我們帶入了立體電影的時代。
㈤ 左右格式的3D影片用什麼樣眼鏡觀看
左右格式的電影,使用偏光式3D眼鏡,以及支持左右格式3D電影的電視機。
偏光式3D也叫偏振式3D技術,屬於被動式3D技術,眼鏡價格也較為便宜,目前3D電影院、3D液晶電視等大多採用的是偏光式3D技術。
技術原理
目前市場中較為主流的有RealD 3D系統、MasterImage 3D、杜比3D系統三種。特別是RealD 3D技術,其市場佔有率最高,而且不受面板類型的影響。
可以幫助任何支持3D功能的電視和顯示器產生出高清3D影像,擁有這項技術的RealD公司主要是通過技術授權進行推廣,在3D影院方面其佔有率也遙遙領先。
㈥ 目前主流的3D電影究竟是線偏振還是橢圓偏振
就目前的市場而言,reald是圓偏光,imax之前是線偏光,目前也更新為圓偏光了。這樣圓偏光目前就有了以上兩種格式。而我們在買圓偏光眼鏡的時候,需要買全這兩種格式,才能保證在任何一家影院都能觀看3D電影。而線偏光因為不能滿足日益增強的觀影需求會被市場逐步淘汰。
至於你說的在電腦或是在電視上看3D電影,辣么電腦的顯示器和電視的顯示屏必須是偏光的才行。否則普通的電腦電視前面必須遮擋一張偏光膜,來達到偏光的效果,當然這樣也無法比擬偏光的3D電視,因為畢竟3D電視的技術已經很成熟了,不比3D影院差。所以想有好的3D觀看效果,要麼去電影院,要麼買3D大屏幕電視。別無他法。
我最近在網上看到有用手機看3D電影的類似望遠鏡的設備,警告大家最好別用。辣么近距離的盯著手機看,很容易損壞眼睛的,時間長了會誘發很多眼科疾病的。所以我們還是整一套家庭3D影院最方便。安全自由,隨心所欲。
㈦ 3d電影的播放和觀看利用了光的偏振
3D電源在放映時,兩台放映機發出的光是相互垂直的偏振光,在觀看電影時觀眾必須帶上特殊的眼鏡才能獲得最佳觀賞效果,這種眼鏡是利用了光的偏振原理.
故答案為:偏振
㈧ 偏振式3d的原理
但利用偏振光的這種特性正好滿足立體電影的需求——讓左右眼看到完全不同的畫面。通過給兩個投影機加裝偏振片,讓投影機投射出互相垂直的完全偏振光波,然後觀眾通過特定的偏振眼鏡,就能讓左右眼看到各自不同的畫面而互不幹涉。
偏振放映技術在3D電影院中較為常見,在早期放映立體電影時,也曾經使用過偏振眼鏡。但確切的說,那時使用的眼鏡應該叫線偏振眼鏡。普遍使用的圓偏振技術是在線偏振的基礎上發展的,原理基本一致,但它在觀看效果上比線偏振有了質的飛躍。
在使用線偏振眼鏡看立體電影時,眼鏡應始終保持處於水平狀態,使水平偏振鏡片看到水平偏振方向的圖像,而垂直偏振鏡片看到垂直偏振方向的圖像。如果眼鏡略有偏轉,垂直偏振鏡片就會看見一部分水平方向的圖像,水平偏振鏡片也會看見一部分垂直方向的圖像,左、右眼就會看到明顯的重影。 而圓偏振光偏振方向是有規律的旋轉著的,它可分為左旋偏振光和右旋偏振光,它們相互間的干擾非常小,它的通光特性和阻光特性基本不受旋轉角度的影像。看偏振形式的3D電影時,觀眾佩戴的偏振眼鏡片一個是左旋偏振片,另一個是右旋偏振片,也就是說觀眾的左右眼分別看到的是左旋偏振光和右旋偏振光帶來的不同畫面,通過人的視覺系統產生立體感。Real-D和Masterimage的3D放映輔助系統主要採用的就是這種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