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哪些少數民族題材的電影推薦
冰雪金達萊
『貳』 各位大神,誰有吃人井(1974)王戎,汪萍主演的免費網盤資源鏈接給個地址
《吃人井》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dQR590WLi2MxapGiU9h3Ow
導演:丁善璽
編劇:丁善璽
主演:王戎/汪萍/陳莎莉
類型:劇情/冒險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香港
語言: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1975-06-25
又名:WellofDoom
本片是一部古代少數民族題材的電影,講述了三姐妹的老父親被殺,三個強盜跑進了他們的住處,三姐妹決心聯合對付強盜的故事。起初三人巧妙將強盜全部騙入井中,但後來三妹愛上了其中一個強盜,竟將他放出,結果造成強盜逃脫。後來井中發現了金幣,三姐妹又藉此再度將犯人關住,但大難不死的老父親又說情放了他們。強盜頭子事後行凶將老人殺死,其他兩個強盜良心發現,和頭目相互殘殺,其中一人被頭目打死,另一人殺了頭目,但也被追捕者打傷,最後死在姑娘的懷抱里。
『叄』 大家給我推薦一些關於少數民族的電影或電視劇
最近好看的有影響的電視劇就有很多 :
痞子英雄,終極三國,新版書劍恩仇錄,潛伏,新封神榜之武王伐紂,我的青春誰做主,···
這兩年武俠電視劇不是很多,這幾部還是很可以的 :
大人物,翻雲覆雨,大唐游俠轉,黃曉明版鹿鼎記,聶遠版雪山飛狐,胡歌版射鵰英雄傳,···
未來很期待的電視劇,暑期可能會上映的,也有幾部很不錯 :
鄧超版倚天屠龍記,仙劍奇俠傳3,新版三國演義,大陸版天使鍾馗,「水滸人物譜」電影系列(央視可能會每周六晚一集),···
過去幾年很值得回味,不看比較後悔的電視劇 :
武林外傳,仙劍奇俠傳,大宋提刑官1.2,神探狄仁傑1.2.3,金枝欲孽,大唐雙龍傳,陸小鳳傳奇系列,洗冤錄1.2,帝女花,洛神,大宅門,亮劍,胡軍版天龍八部,黃日華版蕭十一郎,流星花園,馬景濤版倚天,蔡少芬版白發魔女傳,藍色生死戀,醉打金枝,···
很經典的電視劇,應該像掃盲一樣掃掉的幾部電視劇 :
央視水滸傳,周潤發上海灘,94射鵰,亞視的君臨天下1.2,95神鵰,98鹿鼎記,tvb蜀山奇俠傳1.2,
98天龍,刑事偵查檔案1.2.3,還珠格格1.2,何家勁的保鏢系列1.2.3,天使鍾馗2,新白娘子傳奇,···
【此答案由"皇後de尐蠻腰"一字一字打出,並非網上搜索復制黏貼的,因為我是個鐵桿電視劇迷。推薦的全都是從我看過的電視劇裡面用心挑選出來的。質量保證!版權獨有!禁止盜用!發現必定檢舉 !】
『肆』 誰幫我推薦幾部少數民族題材的電影
這里只說自己看過的(暴露年齡啊!),其餘少數民族電影應該幾百部是有的。看過的多多少少名氣大些。一般常見得電影應該都在下面了。
以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的電影最多,特別是蒙古族作品。
一般越是80年代以前的電影越耐看,雖然有很強的時代感和主旋律感,但當時的工作者都是誠意滿滿,演員的表演也非常認真。
回族《黃土地》
白族《五朵金花》
彝族(撒尼支系)《阿詩瑪》,(花腰彝)《花腰新娘》,《從奴隸到將軍》
傣族《孔雀公主》,《槍,從背後打來》,《紅象》,《相約在鳳尾竹下》,
藏族《紅河谷》,《天浴》,《可可西里》
壯族《劉三姐》,《拔哥的故事》
蒙古族《圖雅的婚事》,《黑駿馬》,《嘎達梅林》,《東歸英雄傳》,《成吉思汗》,《祖國啊,母親》
拉祜族《蘆笙戀歌》
景頗族《應聲阿哥》
維吾爾族《海市蜃樓》,《西部舞狂》,《邊鄉情》,《不當演員的姑娘》,《錢,這東西......》各種買買提和阿凡提的故事。。
苗族、哈尼族《山間鈴響馬幫來》
塔吉克族《冰山上的來客》
納西族《大東巴的女兒》
『伍』 求一些老的南方少數民族題材的電影片名。
諾瑪的十七歲〉、
紅河花腰彝族風情〈花腰新娘〉、
紅河瑤族風情的〈咬指〉,
反映僳僳族、傣族抗英斗爭的〈石月亮〉、
《山間鈴響馬幫來》(苗族、哈尼族)、
《蘆笙戀歌》(拉祜族)、
《邊寨烽火》(景頗族)、
《五朵金花》、《摩雅傣》(傣族)、
《劉三姐》(壯族)、
《阿詩瑪》(彝族
《青春祭》(傣族)、
《鼓樓情話》(侗族)、
苗家兒女》(苗族)、
《神秘的伴侶》(瑤族彝族)、
土家族(《連心壩》),
布依族(《山寨火種》),
瑤族(《瑤山春》),
苗族(《火娃》),
回族(《六盤山》),
佤族(《孔雀飛來阿佤山》),
壯族(《拔哥的故事》),
獨龍族基諾族(《綠海天涯》),
達翰爾族(《傲蕾•一蘭》),
傣族(《青春祭》、《孔雀公主》)
彝族(《奇異的婚配》),
『陸』 你知道有哪些少數民族電影
推薦《狼圖騰》,整部電影的情節很簡單,講述了一個北京知青在內蒙草原上養狼,又放生的一段人與狼的故事,在故事片的角度上並不能給觀眾一種「情節豐滿」的感覺,甚至令人覺得太單薄。但扎實的鏡頭卻讓人生出幾分的感動:小到千萬根柔軟的狼毫在馮紹峰的鼻息中拂動,大到草原上雲層的詭變多端。那天地大美,似乎時刻在提醒著人們如果能像主人公一樣愛護、放生了包括兇悍的草原狼等萬物生靈,那麼這個世界也將與人們溫柔相待。
『柒』 十七年時期的少數民族題材影片有哪些
一個基本的共識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中國電影史絕不應該只是漢民族的電影史,其他55個少數民族理所當然應該被納入中國電影的生產、文化表徵和傳播消費范疇。最大的難點在於,對少數民族電影和少數民族題材電影的概念界定至今依然沒有定論,學者們各持己見、莫衷一是[1]。筆者以為,真正意義上的少數民族電影必須具備幾個要素:首先是電影的主創人員尤其是導演應當擁有少數民族身份,這種身份不是生物學上的類屬范疇,而是專指文化身份,不但延承著某個民族的血緣,而且熟悉、尊重並熱愛這個民族的世俗生活習性和內在精神信仰[2]。。其次,電影題材必須反映少數民族的歷史和現狀,這種反映不局限於影視人類學意義上的「原生態」紀錄,可以是源遠流長的神話傳說,也可以是人情世態的精細描摹,最忌諱誇大虛構的民俗奇觀化展示和對少數民族的圖騰文化和宗教文化理解膚淺、隔靴搔癢。再者,電影應當起用少數民族演員,賦予他們在視覺文化中的主體位置,避免以漢族中心視點所引起的文化隔閡。筆者的思考在很大程度上綜合了當前流行的「作者決定論」和「題材決定論」,事實上,這種考慮也還是處於尷尬的理想主義狀態,現實中更多的是導演身份和題材的交叉游移,絕大多數此類電影被懸置起來,難以判定是否屬於少數民族電影
由於我國少數民族電影領域尚未出現像戈達爾、特呂弗、費里尼、霍克斯那樣具有高度自覺意識的「電影作者」,加之復雜的歷史和現實政治原因,貼近少數民族電影這一標簽的導演屈指可數。內蒙古電影製片廠的塞夫、麥麗絲[3],天山電影製片廠的廣春蘭[4],藏族導演萬瑪才旦[5]最負盛譽。毋庸置疑,我們所觸及的少數民族電影大多隻是少數民族題材電影,甚至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少數民族題材。筆者此處也採用廣義上的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即主要的判定標準是電影以少數民族聚居區域為場景,反映少數民族的民風民俗,影片的主要角色中出現少數民族。
據考證,我國在1949年之前僅有為數不多的幾部少數民族題材電影——《瑤山艷史》(1933)、《塞上風雲》(1940)和《花蓮港》(1948)。從新中國成立到新世紀之初,少數民族題材電影經歷了兩次繁榮,第一次是在「十七年」時期,一批涉及多個民族的電影精品集中涌現,如《五朵金花》(白族)、《回民支隊》(回族)、《摩雅傣》(傣族)、《劉三姐》(壯族)、《農奴》(藏族)等。單就數量來看,1959年生產6部;1960年則出品10部,占那一年國產影片總數的近六分之一。[6] 第二次高峰出現在80年代中後期至90年代初,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品《從奴隸到將軍》、《不當演員的姑娘》、《月落玉長河》等也廣有影響。比較而言,兩個時段擁有的共同特徵是都注重表現少數民族的新生活、新面貌,透過新舊社會的強烈反差,有效地實踐著新生政權合法化的意識形態運作。值得注意的是,「十七年」時期少數民族題材電影不僅數量可觀,而且樣式豐富,涉及正劇片、人物傳記片、驚險片和戲曲片等,基本上內置於1942年《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文藝指導思想和「十七年」社會主義文藝的發展脈絡中。結合當時盛行的文藝政治論和當下掀起的老電影題材重拍之風[7],可以認為當時最具影響力和最為有效的少數民族題材敘事/電影樣式是反特片。作為一種較成功的驚險片亞/准類型,少數民族題材反特片負載著特殊的政治寓意和文化內涵:一方面,它與《無形的戰線》、《斬斷魔爪》、《秘密圖紙》、《羊城暗哨》等反特故事構成一組文本序列,分享著反特驚險片這一電影樣式某些共同的能指符號和敘事模式;另一方面,鑒於題材的特殊性,它與同時期的其他類別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如《蘆笙戀歌》、《阿娜爾罕》、《鄂爾多斯風暴》等表達著某種特定的「情感結構」。少數民族題材反特片是「十七年」電影這一多重話語的重要細部,由於其處於十分特殊的叉合位置,並且耦合著新中國成立之初的社會語境,因此具有多重讀解的可能。
『捌』 由文學改編的少數民族題材電影有哪些
圖雅的婚事、劉三姐、五朵金花、阿詩瑪、冰山上的來客、東歸英雄傳、傲蕾一蘭、阿凡提系列、邊塞烽火、狼圖騰等等
『玖』 推薦關於與少數民族相關的電影
蒙族的:
《綠草地》,寧浩的新作。
《嘎達梅林》,馮小寧作品,英雄史詩。
《圖雅的婚事》,余男作品,07年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最佳影片。
《黑駿馬》,謝飛導演,騰格爾主演,第十九屆蒙特利爾電影節最佳導演及最佳音樂藝術成就獎。
《蒙古王》,四國合拍的成吉思汗電影,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悲情布魯克》
藏族的:
《紅河谷》,馮小寧作品,寧靜邵兵主演。
《喜馬拉雅王子》,蒲巴甲主演的,改編自《哈姆雷特》。
《靜靜的瑪尼石》,非常出色的西藏紀錄片,經典。
《可可西里》。陸川的作品,很著名了,關於保護藏羚羊的。
《小喇嘛看世界盃》。澳大利亞和不丹合拍的電影,很有意思。
《岡拉梅朵》,今年的新片,愛情故事值得一看。
《盜馬賊》,田壯壯作品,於1988年獲瑞士第四屆第三世界電影節弗里堡市大獎。
《小活佛》,大名鼎鼎的貝托魯奇作品,三國合拍,尋找轉世靈童的故事。
《梅里雪山》,07年的小成本影片。
《茶馬古道-德拉姆》,田壯壯拍的紀錄片,有關茶馬古道的故事。
其他民族:
彝族:《花腰新娘》,張靜初、印小天主演。《畢摩紀》,不錯的片子。
壯族:《劉三姐》,老片子了。
白族:《五朵金花》、《阿詩瑪》,同上。
維族:《冰山上的來客》。
一下就想起這些,嚴重推薦《圖雅的婚事》《靜靜的瑪尼石》這兩部,比較新,成就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