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阿凡達為什麼又重新上映,是什麼力量在推動
片子的確不錯,但也還不至於讓人再次花錢看第二遍!除非有點奴顏婢膝,至少很大一部分人肯定奴顏婢膝的長發青年。畢竟跪久了,不會站起來了!
1.增加全球票房,重回世界第一
2.為《阿凡達2》造勢。還記得最後一個鏡頭嗎?他睜開了眼睛,電影就結束了,這是一個提示,告訴你後面有續集。
3.國內好電影空檔期,大部分都疲軟乏力,沒啥票房和口碑,只有《你好,李煥英》勉強在撐著,這個時候《阿凡達》再上映可以再收割一波票房。
這跟資本可以為所欲為沒有直接關系吧,以我的觀察,我覺得原因主要有兩點:
一、發行方對影片比較有信心,希望能獲得一些票房
客觀來說,《阿凡達》電影品質是非常不錯的,也特別適合IMAX來進行觀影,在首次上映的2010年,由於當時IMAX劇院只有14個,所以只有一部分人有機會欣賞到更好的效果。現在IMAX影院數量已經超過700家,具有更好的硬體基礎。
另外,現在的電影市場要比初次上映的時候好了很多,如果你是發行方,你可能也想重新利用一下這個影片資源,獲得更多的收益。
二、為《阿凡達2》預熱
預計《阿凡達2》將於2022年上映,阿凡達的重映也是為阿凡達2上映做預熱,因為畢竟阿凡達初映如果對於2022年來說的話是12年前的事了。中間重映一次可以保證阿凡達系列的熱度,有利於阿凡達2的票房提升。
所以阿凡達重映就是一個100%的商業行為,我們沒有必要去做過多的解讀,你願意去看就去看,不願意去看就不看,看與不看都代表不了什麼。
如果讓我來預熱一下票房的話,票房肯定會有一些,但是肯定不會太高,因為中國市場已經不再迷信好萊塢了,另外它畢竟是一部老片子。
腦子壞了,神經不正常,不知道在幹嘛?還是個大爛片,可笑至極,還以為爛片還有傻子騙一波,2020年了拜託,腦子清醒一點!
疫情照成沒多少新片上映,電影公司要賺錢而已
首先不要否定別人,也不要多去猜疑,他能有那個信心和勇氣去把老古董版本的imax重新搬上熒幕,而且首日單片票房就登頂票房冠軍,現在已經入賬14.7億,那麼多人為此買單,說明影片的確不錯!
《阿凡達》,乃09年電影,有3D鼻祖電影之稱,賊牛批的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導演,代表作《異形》《終結者》《泰坦尼克號》都是赫赫有名的經典電影,而本部電影《阿凡達》更是顛覆傳統電影觀影模式,由2D升級到3D(很遺憾,當年在大一的時候在電影院看的2D),而且豆瓣評分也是出奇的高8.9分,可見其實力不是一般!
然後電影為什麼能重新上映,一方面是投資方和製片方有信心還能再撈一筆,一方面是觀眾的熱切期盼,畢身心願要去電影院去能看一場阿凡達,還有就是《阿凡達2》即將面世,提前預熱一下,再攪一波小熱度!網路給的日期是2022年,也就是明年,不過我還是期待《阿凡達2》早日到來!
經過春節檔的拼殺,電影院進入空檔期,需要優秀的影片彌補,阿凡達的重新上映為續集上映做宣傳同時增加了電影院的收入。阿凡達是十年前的三維動畫電影的代表作品。
《阿凡達》劇照
《阿凡達》不僅對市場產生了地震般的效果,還在電影技術領域徹底刷新了人們的認知。3D從來不是一個新技術,早在1922年3D技術就已面世。但在此之前,劣質3D電影很多,人們要戴上紅藍片3D紙質眼鏡觀看,效果極差。
技術狂魔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達》,徹底帶來了3D技術的真正變革。
為了應用全新的3D IMAX技術拍攝《阿凡達》,卡梅隆親自發明了一套3D攝像系統,還自掏了1200萬美元的研究費用。這套3D攝像系統更接近人眼的工作原理,可以大幅度增加畫面的立體感,讓觀眾猶如進入了那個美麗的潘多拉星球。
詹姆斯·卡梅隆
現在觀眾很熟悉的人臉捕捉技術,也是《阿凡達》的一次技術施展。電影中納美人的面部動作均採集自真人演員,真人表情變化的數據會被合成到虛擬角色中。於是,觀眾在大屏幕里看到的不再是機械版的面龐,而是栩栩如生的角色。
《阿凡達》片場照
從此之後,中國電影院3D影廳大肆擴張,目前國內銀幕數量超過2萬塊,其中3D銀幕佔3/4,大約1.5萬塊,3D影廳成為真正的主流影廳。
同時,中國電影人也在緊跟時代潮流,積極開拓3D拍攝系統。這其中,一向對技術執迷的徐克導演可謂先驅,他用3D攝影機拍攝的武俠片《龍門飛甲》,讓國產3D電影大放異彩。從此之後,3D電影、3D影廳成為市場標配,延續至今。
《阿凡達》救市乏力
2021年,中國電影人一路追趕,用「動作捕捉技術」製作了《瘋狂的外星人》里的外星人(徐崢飾)、《刺殺小說家》里的赤發鬼(於昌海飾),用IMAX 3D實拍打造了《一步之遙》《刺殺小說家》等電影,更有中國首部IMAX 3D動畫電影《哪吒:魔童降世》。同時,中國也拍出了第一部硬科幻片《流浪地球》。
《刺殺小說家》中的赤發鬼
在這11年間,好萊塢的技術依然馬不停蹄,李安導演《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帶來了120幀技術,其後李安繼續實驗120幀技術,拍出了《雙子殺手》。
120幀極大豐富了電影畫面信息量,在以往48幀或60幀的情況下,觀眾只能看到畫面中一隻鳥快速飛過去,當畫面提升到120幀時,不僅看到鳥飛過,還可能會看到鳥喙、羽毛、爪子等諸多細節。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詹姆斯·卡梅隆也未停止自己的技術創新,《阿凡達》續集將採用全新的裸眼3D技術呈現,他希望在《阿凡達2》上映之時,觀眾可以直接摘掉3D眼鏡。
電影一直在試圖用技術革新將觀眾重新拉回電影院。但11年間,流媒體強勢突起,劇集市場的品質與製作愈發成熟,網飛、HBO推出的重磅美劇席捲全球,愛優騰也紛紛進入「大劇時代」。
2020年,新冠疫情成了電影行業最大的「黑天鵝」。影院關停、製作下線、無片可看,一時之間,電影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即使中國成為全球影院復工最早的國家之一,但電影市場依然冷冷清清,即使有重磅影片救市,更多情況下是青黃不接。
2021年春節檔跨越式地實現了破紀錄式增長,78億總票房創 歷史 新高。但春節檔一結束,整個3月市場萎靡,無片可看,一部傳奇影業怪獸電影《哥斯拉大戰金剛》定檔,多少提振了市場,但一部新片怎能滿足中國電影觀眾。
在此情況下,重映的《阿凡達》空降救市,首日票房破2200萬,排片佔比15.9%,場均人次11人。據燈塔專業版顯示,截止2021年3月13日13點39分,《阿凡達》重映票房破5090萬人民幣,全球累積票房破27.98億美元,重登全球影史票房冠軍。
曾被《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一度超越,如今《阿凡達》又重回第一把交椅。但即使如此,《阿凡達》市場表現與當年萬人空巷的局面全然不可同日而語,與最初業內人士的預期也不符。
業內人士紛紛預估,《阿凡達》首日票房可以沖擊5000萬,票房累積5億甚至更高。但首日的2200萬,比起預估少了近50%。大片重映、老片重映,對市場的帶動依舊略顯乏力。
有宣傳的缺位,亦有定檔突然很多影院尚未收到拷貝,但或許真正的原因仍在於,大片重映、老片重映,喚起的是一眾影迷的狂歡,而不是大眾的抵達。
重映的不是大片,而是情懷
《阿凡達》重映定檔消息發布後,3月12日,《指環王》三部曲也宣布在內地以4K版本重映。
大片重映,在內地市場已經非常普遍。國產影片重映的案例諸如修復版《紅高粱》《甜蜜蜜》,周星馳的《大話西遊》系列,張國榮的《緣分》《失業生》《英雄本色》《阿飛正傳》;國外影片有《泰坦尼克號3D》,宮崎駿的《龍貓》《千與千尋》《懸崖上的金魚姬》等等。
老片重映並非放拷貝那麼簡單,還需要一定的新鮮設計給當下的全新觀眾。比如《紅高粱》進行修復,提升畫面與聲音質量,《泰坦尼克號》重製3D版本重映。即使給到全新的視聽體驗,重映本質上仍然是一種販賣情懷的生意,以至於很多重映影片選擇裸發。
《阿凡達》確實是一部非常優秀的片子,上映的時候就去看過了,而且之後在電影頻道看過兩次了,特別是家裡還買了投影儀,用來放大片除了音效差一點,跟電影院也差不太多了,在家看不香嗎?再好的片子也沒有吸引力讓我去電影院刷兩遍。
⑵ 重映的《阿凡達》3天破1億,這主要是得益於什麼
我覺得主要是得益於這部電影本身的價值,因為這一部電影確實給很多影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阿凡達這部電影特別精彩,很多人在看阿凡達的時候都會沉浸其中,雖然已經過了10多年,但是很多影迷依然記得當年看阿凡達的震撼之情,現在阿凡達已經重映了,很多小夥伴都會走到電影院重新溫故這樣一部經典。
阿凡達重映以後,三天破1億票房。
這個數據讓很多人覺得特別意外,但是也在情理之中,因為阿凡達確實是一部精彩的科幻片,這一部科幻片也給很多小夥伴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當時我們在看阿凡達的時候會覺得特別震撼,因為當時我們從來沒有看過如此精彩的3D電影,這也是我們的3D觀影過程的初體驗。後來電影界也出現了很多優秀的3D電影,有很多優秀的科幻片,但是從來沒有達到過阿凡達這樣的高度。
⑶ 阿凡達作為第一部在國內上映的3D電影,都有哪些成就
自春節以來,內地的單日票房冠軍已被《你好,李煥英》佔用。接下來幾周的幾家醫院的新電影,無論是《貓和老鼠》還是《尋龍傳說》,它是平的,它總是無法搖晃李華玲的一天。票房冠軍職位。
最初,3月內的內地醫院線是如此平坦。
結果,超大件即將到來。
這是重新映射版本《阿凡達》。
在《阿凡達》的末尾,有更多的牛x?
《阿凡達》從這個消息中仔細突然突然,並在周五正式發布,沒有一周。
11年後,我們將重點關注《阿凡達》,除了該技術仍未落後。
相反,更多的關注將會擔心,它會覺得這樣一個故事是很多熟悉的陰影。然而,人們仍然有一個情緒化,切割,並且有幾個興奮和血液沸騰的時刻。在最終分析中,它是一位高級常規。
當然,這幾年也是各種各樣的變化,讓我們甚至想看到它。
那些在電影中發言的人和自然關系,尊重自然和敬畏,具有自然的通信,能量流動。
包括你只是借用自然和獵物的能量,最後你離開了這個世界,也將能源留給大自然。
無盡,自然循環的概念仍然相當。
最後,隨著《阿凡達》的重新繪曲,我也可以重新找到一年的大量電影記憶,非常好。
因此,圖像與記憶混合。看著那些圖像,很多記憶都來了。
最新消息是《指環王》 Trilog也仍然存在,它是一個4K版本。
沒有偶然,它應該在4月份發布。
坦率地說,如果感情。我的《指環王》的感受可能遠遠超過《阿凡達》.是否是行動者,地塊,場景,特別是大軍隊的戰斗,這是一個美妙,華麗的,並擊中腸道。
那時,我真的不得不住在電影院里。
⑷ 據說卡梅隆的3D大作《阿凡達》是電影史上的一個里程碑。什麼是3D技術求詳解。
說它是里程碑主要指的是技術方面,阿凡達使用了一些電影上第一次使用的技術,3D技術籠統的說的就是看到的東西是立體的(即3D效果),不像普通的電影那樣是平面的,需要在電影院里帶上特製的眼鏡才能看
⑸ 《李煥英》破52億,連續25天票房冠軍卻被《阿凡達》中斷,這是為何
你會走進電影院觀看阿凡達嗎?近年來國際上面電影行業的發展可謂是非常不錯的。每一年都有很多優秀的電影,人們進入到這個行業中為行業增添出全新的血液。他們的到來也讓大家看到了電影行業未來光明的曙光。每年也有很多優秀的電影電視節目播出。獲得了大家的廣泛關注。由此可以看出他的評價重要程度。但是你好李煥英也已經決定走出國門,將這部電影在其他的國家進行上映。相信中國電影再次可以將優秀的劇情故事帶給全世界的觀眾。
⑹ 阿凡達是第一部3D電影嗎
不是
第一部3D電影應該是華納公司的動畫大片《極地快車》
《極地快車》之前卡梅隆有兩部紀錄片用了3D:《深淵幽靈》《深海異形》
⑺ 阿凡達是第一部3D電影嗎
不是,第一部3D電影是《非洲歷險記》。
3D技術在19世紀末就開始被發現,當時英國電影先驅威廉姆·弗萊斯·格林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套放映和觀看3D電影的裝置:在屏幕上同時製造兩個畫面,通過偏正眼睛使觀眾獲得立體感。
到了1900年,弗雷德里克·尤金·艾維斯發明了立體攝像機,攝像機模仿了人體的眼睛,使兩個鏡頭相距4.5厘米,相當於人類眼睛的瞳距。
1952年,講述非洲探險的《非洲歷險記》被認定為是史上第一部真正的3D電影。
促進3D電影發展的因素
1、科技迅速發展
電影是科技創新的產物,科技的高速進步帶動了電影產業的繁榮發展。以《阿凡達》為例,巨大的成功背後蘊含著強大的科技支撐。在《阿凡達》電影中有近60%的畫面由計算機生成,先進的視覺效果以及全新發明的技術,用於實拍動作畫面與CG 合成。
2、經濟急速騰飛
縱觀如今的電影市場,以「大製作、大投入」作為電影賣點的作品已經越來越多,數不勝數的電影製片公司開始加強對電影的投資,期待「高投入換來高質量」成為吸引消費者的最大亮點。
3、需求快速提高
在20世紀90年代看電影只是為了跟上潮流,而現在,隨著人民生活水品日益提高,觀眾觀念的更新,他們對電影的需求地不斷提升也促使著更多的高技術高含量的3D和影視特效向前發展。
3D電影的面世,無疑給觀眾了一個新的感官體驗,立體的視覺沖擊,強有力的打鬥場面,給影片增加了無數的刺激。
⑻ 全程高能無尿點的《阿凡達》系列電影,究竟有何影響和地位
前幾天看了《阿凡達》,算是一個經典了吧,一直沒看,今天去私影就順便看了這個。片子挺好的,挺長,沒什麼可挑剔和吐槽的,是一個很完整的商業故事,有想法也有誠意。單是電影的製作效果,已經令我向美國電影獻上了膝蓋,劇情內容依然充滿美國電影的風范,英雄拯救世界。
片子有兩個側重還比較打眼,一個是現代文明和原始文明的沖撞,還有一個是身份認同。依然是在不知道導演的情況下看完了這部電影,到最後發現導演是詹姆斯卡梅隆,耗資5億美元打造這一切,頭一次把3D技術用到電影里,是3D電影的開端。
《阿凡達》這么火的電影,相信大家肯定都知道,可能你沒看過但是你一定聽說過。我覺得女主的臉真的超級好看,而且很羨慕納威人的藍色的皮膚和長長的手腳,還有那種善良、勇敢、誓死保衛家人的精神,很佩服。還有超級討厭反派,所以看到他被娜塔莉在最後射中的兩箭正中胸口我是超級超級開心的。最後大結局傑克在所有納威人和艾米女神的庇佑下,在神靈力量的幫助下,完整擁有了阿凡達的身體 。最後在睜開眼的那一刻我就知道,一定會有續集。相信卡神肯定肯定又會給我們超級厲害的視覺沖擊和強大的震撼的 。
期待再一次與善良的族群納威人見面,我准備好了!
⑼ 電影《阿凡達》系列如何評價有何影響和地位
首先,這一類的電影題材還是比較新穎的,由於人類對於星球的過分開發最終導致了納美人與人類的戰爭。這其實也是在呼籲人們對於地球的保護,遏制對於地球的過分開發,以及對於自然資源的過度使用,小編從這個電影之中看出了保護地球的號召。
小編認為在等級上,這部電影可以稱之為是上等了,從特效上來說,是一次完美的視覺盛宴,給觀眾們帶來了很好的視覺享受,從主題上來說,也足夠發人深省,讓人們更深刻的思考未來的發展方向以及對環境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