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孩子看完5D電影到家後惡心嘔吐應該怎麼辦
建議最好是多喝點熱水。
是不是出去感冒了、
不行的話。
就是去檢查一下
Ⅱ 看3d電影頭暈惡心想吐怎麼辦
看3D電影頭暈屬於正常反應,但是反應強烈就說明身體不好。不看不就得了……採納吧
Ⅲ 為什麼有的人看了3D電影會惡心嘔吐有什麼辦法可以預防或解決的嗎
首先那有幾種可能,一 是看3D電影時周圍的空氣太渾濁,呼吸道的刺激引起大腦嘔吐的感覺。二 看3D時戴的那個超大的眼鏡太重不習慣,加上心理作用就有可能會了。放鬆一點,吃點酸的東東應該就沒事了!!嘻嘻
Ⅳ 用3D眼鏡看電影為什麼會頭暈惡心
用3D眼鏡看電影為什麼會頭暈惡心?專家介紹:當一些人的眼睛調節融合功能較差時,就會產生眼睛干澀、頭暈甚至是惡心等不適反應。
此外,在觀看3D電影時,觀眾常常為劇情所吸引,注意力高度集中,眨眼頻率降低,而在一些動作影片中,畫面又常常帶給觀眾強烈的感官刺激,在這種情況下,觀影者更容易產生疲勞。
看3D電影
眼睛接信息比2D多一倍
「看3D電影時眼睛所接收的信息比2D電影會多一倍,所以很容易出現眼部不適甚至頭痛的情形。」專家認為眼部的不適,與接收過多的信息量有關。
觀看3D電影時,通過立體眼鏡,眼睛接收到相應的信號,找到立體感。通常來說,成人用的眼鏡規格是一樣的,但觀影者的兩眼之間距離未必都一樣,差別大的人,看3D電影時眼睛就可能不舒服。「這是因為,3D電影的兩部攝像機之間有一定的距離,這就相當於觀影者的兩眼之間的距離。通常這個距離會取大多數人的一個平均值。」劉金壽說。對於個別人來說,眼鏡不合適就成了觀影時眼睛受累的原因之一。
另外,看3D大片時,多數人都很容易進入劇情,心理上會跟著影片角色有波動起伏。再加上感官刺激和視覺震撼都挺大,人的注意力會高度集中,眨眼頻率低,眼睛的聚焦也不斷變化。如此投入,也容易讓人更累甚至頭痛。
戴立體眼鏡
進入眼睛的光亮減弱一半
現在電影院環境好,光亮足夠,可一些有輕微近視的人,看3D電影時,還會有眼睛不適的感覺。專家介紹,這與3D電影進入眼睛的光線變暗有關。
「視力不好,眼壓過高,看3D電影時都會有不同程度的不適感。」劉金壽說,這是因為,看電影時所戴的眼鏡,幾乎遮擋住了影片畫面一半的光亮,進入眼睛中的光線是微弱的,亮度不是平常畫面的水平,所以視力有疾的人會感到吃力。
另外,3D大片一般都會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人在觀影時情緒也會跟著電影有起伏。「青光眼受心理調節較多,如果外界有緊張因素,會導致眼壓升高,刺激青光眼的發作。」眼科教授說。
有實驗結果表明,3D造成的視疲勞為普通畫面的3倍。尤其是戴著和成人一樣規格的立體眼鏡觀影時,未成年人的視疲勞會比成年人更為嚴重。
兩眼視力差別大恐找不到3D感
戴上立體眼鏡看3D電影,人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比如,老虎朝向觀影者的正面呼嘯而來,人在森林中穿梭時觀影者也彷彿置身其中。可這樣的3D效果,有人戴了立體眼鏡也不一定能看到。
「不是所有人都有立體視覺的,平常肉眼觀看的立體圖片,有的人就感受不到立體效果,就是這個原因。」貢雅潔說。據了解,人群中約有10%的人立體視覺存在問題,即便視力較好的人,也仍有約3%的人立體視覺異常。
「除了有人天生沒有立體視覺之外,有的人兩眼視力差別較大,比如屈光參差在250度以上的,也很難享受到3D大片所帶來的立體效果。」貢雅潔說。這是因為,人類需要兩個眼睛同時使用,才能形成立體影像。如果兩個眼睛屈光度相差較大,如雙眼屈光參差、高度散光、高度近視,也難以達到雙眼平衡,找不到3D的立體感覺。而且這些人,也比常人更容易出現眼睛干澀、酸痛等現象。「另外,患有內斜視、外斜視、眼肌異常等眼部疾病的人,眼睛就更不可能達到立體視覺。對他們來說,3D跟2D實際上沒多大區別。」
感知「立體感」大腦神經的參與很重要
為啥看3D電影要戴特殊的眼鏡?劉金壽介紹,戴上特殊的眼鏡後,兩隻眼睛等於兩個不同視角,大腦將分離的畫面合成一幅圖。因為3D電影的原理是以兩台攝影機仿照人眼睛的視角,同時拍攝。在放映時,也以兩台放映機同步放映,左右攝影機拍攝到的畫面至同一面銀幕上,再藉助特殊的設備確保左眼看到左眼應該看到的影像,右眼看到右眼應該看到的影像,這就模擬了人眼真實觀看現實世界的過程。「這些信號通過視覺神經的傳遞進入大腦,經過大腦的加工,就是我們感知到的身臨其境的3D效果。」
其實,無論用單個攝影機拍攝還是兩台攝影機拍攝,電影都是平面的,只是視覺上的感受讓我們覺得它是立體的。而最後讓我們感知到「立體感」的,除了視覺還有大腦神經的參與。也有人說,3D技術,是通過左右不同的光線,通過觀影者視覺神經和大腦的加工,通過「立體」的感覺,形成景深產生立體感的。
8歲以下孩子不能經常使用3D眼鏡
每個人看3D電影時,如何緩解這種不適感呢?醫生建議,看3D電影時,可以選擇稍微靠後一些的位置,每隔15—20分鍾最好摘掉眼鏡休息一下。如果感覺眼睛不舒服或有頭暈、惡心的症狀,應立即停止觀看。
另外,乾眼症嚴重、青光眼患者、沙眼、白內障患者不適宜戴3D眼鏡。8歲以下的孩子視覺系統發育還沒成熟,眼部結構相對來說較為脆弱,若經常使用3D眼鏡,眼睛容易疲勞,時間久了會造成視力下降。
Ⅳ 3D電影看一會兒就頭暈嘔吐的厲害!只要是3D每次都這樣怎麼回事啊
看3D電影的時候,投影在熒幕上的畫面其實由兩幅,所以當你摘下3D眼鏡,會發現熒幕上的畫面是模糊的。3D眼鏡通過阻擋光線,使你的左右眼分別看到這兩幅不同的畫面,然後在你的大腦中產生3D影像。
這種三維效果和你平時看物體的視覺效果並不完全相同,它需要你投入更多腦力去適應,所以容易造成眼睛的緊張感和頭疼。
Ⅵ 小孩看了3d電影又吐又拉肚子
孩子腹瀉後,最致命的危險就是脫水,一旦出現脫水,會引起水、電解質紊亂,嚴重時會導致休克,處理不及時甚至會危及生命。但怎麼給孩子補水呢?在記者采訪中,沒想到醫生開出的補水處方竟然是——米湯! 北京兒童醫院門診部魏新苗大夫介紹說,防治脫水的最好辦法就是補液,主要是靜脈補液和口服補液,實施靜脈補液需要在醫院進行。防脫水最好的「方子」是米湯加鹽,因為這個組合含有比較豐富的電解質成分,而且也容易吸收。500毫升米湯加1.75克鹽,如此精細的量該怎麼計算?魏大夫介紹了簡單易行的辦法,500毫升的量相當於一瓶啤酒,1.75克鹽的量基本就是啤酒瓶蓋的一半。另外,在500毫升白開水中加入一平勺的糖、半啤酒瓶蓋的鹽,這種液體也比較適合腹瀉的孩子服用。 北京兒童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沈惠青強調,醫院推薦的口服補液,在糾正脫水上更方便,更直接。將一袋口服補液的鹽沖水至750~1000毫升。口服補鹽呈粉狀,按說明配成液體,分次給孩子喂服,口服補液鹽水應該耐心、少量多次地喂,每2~3分鍾喂一次,每次用匙喂10~20毫升;這樣積少成多,約4~6小時就能糾正脫水。 很多家長都會以為,孩子拉肚子就是吃壞的,只要不吃了,慢慢把吃進去的東西拉完,就沒事了。其實這種「飢餓療法」是完全錯誤的。不能讓腹瀉孩子餓肚子,要讓孩子繼續飲食,防止營養不良,尤其孩子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更需要注意。 補液後孩子還會出現稀水便,而且有時腹瀉還會加重,這是正常的,並不意味補液無效。解放軍302醫院雜病科副主任姜天俊說,口服補液鹽後,「拉稀」反而加重,是疾病發展的過程,其實不一定是口服補液鹽引起的,但也有孩子確實對口服補液不耐受,出現腹瀉程度加重,就應該帶孩子去醫院看兒科醫生,用靜脈輸液的方法補液。北京兒童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沈惠青也認為,這是由疾病本身的進程造成的。秋冬季腹瀉要經歷一個由輕到重的過程,比如家長帶孩子去看病後,開始使用口服補液,而此時如果病情未發展到高峰,那麼就會出現孩子拉得更稀的現象,拉得更稀與口服補液沒有直接的關系。
Ⅶ 小朋友看3d電影是不是對眼睛不好
親愛的網路知道用戶:
據有關專家分析說,小孩看3D電影或會產生頭暈的現象,3D眼鏡實際上是一種偏光鏡,人眼一般是左眼只能看到左像,右眼只能看到右像,3D眼鏡則通過雙眼匯聚功能,將左、右像疊合在眼底上形成三維立體的視覺效果,而觀眾眼球反復聚焦,會導致大腦皮層過勞引發調節性視疲勞,會產生眩暈的感覺。
具體來說,3D電影畫面雖然只是增加了「深度」這一維,卻再一次導致了視力的「失調」。「在觀看3D電影時,我們的眼覺焦點實際上被牢牢鎖定在屏幕上,當畫面中的一顆子彈向我們飛來時,我們無需把焦點回拉。但出於慣性,很多人都會下意識地這么做。
一旦焦點離開屏幕,畫面就變得模糊,我們又一次下意識地將視覺焦點推回屏幕。這么「一來二去」的拉鋸狀態下,人眼非常容易疲勞,「暈電影」的比例自然就陡然升高,嚴重的話孩子可能還會出現嘔吐等狀況。」黃學寧說。黃學寧指出,「暈電影」現象不會影響到孩子的身體健康,過段時間就會自然恢復。
長時間觀看會對視力產生影響
如果去看3D電影,沒有發生頭暈等狀況,是不是意味著能長時間看呢?最近上映的電影動輒將近3個小時,是否會對小孩的視力產生影響呢?
3D電影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但其利用成像差距製造立體效果,需眼睛不斷調節才能完成。而過度調節會導致眼睛疲勞、干澀、酸痛,甚至出現頭暈、惡心症狀。一部電影將近兩小時,長時間處於影院光線昏暗的環境中,接受強烈聲光的特效刺激,這些都會使人的眼睛容易疲勞。加上電影情節緊張,觀眾長時間睜大眼睛、情緒激動,就可能出現眼睛不適,甚至導致青光眼急性發作。
建議:8歲以下的小孩確實不適宜過多觀看3D電影,大點的孩子建議選靠後位置,抓住電影里不是很精彩的情節,每隔15―20分鍾摘掉眼鏡,閉眼休息。
Ⅷ 小孩看三d電影弦暈不停吐
3D電影畫面逼真,讓你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而且畫面視角頻繁切換,人的眼睛會不停進行自動調節以適應屏幕上的內容,並不斷地向大腦傳達「自己真的在動」的信息。 你實際上坐在座位上並沒有運動。「動」,只是視中樞做出的錯誤判斷,因此大腦不可能收到肌肉運動的信號,這樣頭腦發生了「知覺錯誤」的矛盾,造成了神經中樞...的混亂。中樞力求擺脫這種矛盾的困境,發出強烈的眩暈指令,希望重新調整機體運動狀態,人就可能出現頭暈、惡心等不適的症狀。 再則,3D電影,屏幕上不僅有屏幕前面,或屏幕後面的實焦畫面,還有元素豐富的虛焦布景畫面,像遠景虛焦的樹葉就是眾多元素里的一部分。觀看3D電影時,因為這些元素會讓眼球重新聚焦,且屢屢聚焦失敗,這樣也容易產生3D暈眩症。因此,有嚴重眩暈病史、易暈車暈船、有癲癇病史的人,那些耳前庭器的平衡感相對容易被打亂的人,都不宜看3D電影。 如果你看3D電影時並沒有同步感受到旁人奇妙的感覺,那就要注意自己的眼睛是否有毛病、缺乏立體視覺功能,如斜視、弱視、屈光明顯參差,甚至是眼底病(單眼的視神經萎縮、黃斑病變等)。因為3D 電影真正享受的前提是必須雙眼視覺正常或大致相同。獨眼、雙眼矯正視力相差3行以上、雙眼屈光度超過250度以上,明顯斜視等看3D電影是沒有立體效果的,反而由於畫面不清晰,而感到視疲勞、眼睛難受。 弊:學齡前孩子不宜多看但是對小孩看3D電影還是要慎重。尤其是學齡前兒童由於雙眼單視,融合,立體視能力還在發育階段,更不宜多看。 不正確觀看3D電影,對眼睛是有損害的。因為需要雙眼不斷調節融合,如果一個人眼睛調節融合功能差,那他看3D電影時就會感覺比較吃力,甚至有頭暈目眩感。老年人、高度近視患者的調節力相對較弱,連續觀看都不好,如果是在家觀看的,以觀看一小時休息一下較好。如果連續觀看,眼睛不能耐受長時間的調焦,會感覺眼睛不舒服或頭暈、嘔吐,此時應停下不再看,如果經過眼睛休息,頭痛、眼痛仍然不能緩解的,應立即到眼科就診。 有屈光不正的人觀看3D電影也比較麻煩,因為除了要戴上3D電影的專用的紅綠眼鏡外,還要架上自己的眼鏡,因此在觀看時會比較不自在,除非你先戴上接觸眼鏡(隱形眼鏡)。 青光眼患者以及可疑青光眼者不宜看3D電影,因為情緒激動、黑暗環境容易引起眼壓升高,誘發青光眼的急性發作,處理不及時會失明。由於畫面逼真刺激,有高血壓、心臟病患者也不宜看3D電影
Ⅸ 看3d電影對孩子的眼睛有傷害嗎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