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明基主動快門式3D眼鏡 電影院能用嗎
不能用。電影院大部分採用偏光眼鏡,即使同樣採用快門式3D眼鏡,因為對碼採用的頻率不同,也不通用。
B. 海信快門式3d眼鏡能在電影院用嗎
不能!
最直觀的,電影院的眼鏡肯定比你現在用的輕多了!再一個你的要充電或者電池,電影院的也用那豈不是耗成本又耗人力維護!?
原因就是,你的是快門式,電影院是偏光式。另外就像快門式還跟牌子、型號等不同不能通用
C. 小米3d眼鏡主動快門式可以直接到電影院看3d嗎
看不了,快門式原理是利用左右眼睛時差,交替開閉眼鏡左右鏡片實現3d成像。單側鏡片刷新率60hz。 偏光式是通過左右鏡片分別接收光的橫波和縱波實現3d效果。 另外快門的需要有信號發射端和接收端2者同步才可以。 市場上還有一種主動快門式3d眼鏡,實際就是微型液晶屏技術。不需要發射端和接收端
D. 去電影院看3D電影能帶自己家裡的快門式3D眼鏡看嗎
現在電影院實現3D主要有兩種方式:(1)偏振分光畫質最好的3D,眼鏡很輕且成本低(只是兩片偏振鏡片),和快門式3D眼鏡不兼容,家用的極少有這種3D,因為目前來說設備成本非常高。新的電影院都採用這種3D。(2)時分遮光就是你說的快門式3D眼鏡,眼鏡很重、要用電池,戴上眼鏡看畫面較暗,觀感不好,優點是舊有的2D播放設備升級成本低。屏幕上的圖像和眼鏡的同步是關鍵的地方,同步方式主要靠紅外線信號,信號有很多標准,所以你帶家裡的眼鏡很可能不兼容電影院的信號。另外,光譜分光(紅藍鏡片)基本已經在電影院絕跡。
滿意請採納
E. 電視機的3D眼鏡可以拿去電影院使用嗎
摘要 一般電視的3D眼鏡是快門式的,並不是和電影院一樣用的是偏振式的,也就是兩個原理不一樣的,所以不能拿到電影院用,再說電影院都是免費提供的。
F. 明基主動快門式3D眼鏡 電影院能用嗎
不能用。電影院大部分採用
偏光眼鏡
,即使同樣採用
快門式3D眼鏡
,因為對碼採用的頻率不同,也不通用。
G. 電視贈送的3d眼鏡能在電影院里用嗎
海信360電視贈送的3d眼鏡不能在電影院用。
現在實現3d的方法有:
1,紅藍濾光法。兩片鏡片一片是紅色的,只通過紅光;一片是藍色的,只通過藍光。同時,熒幕上同時有兩副畫面顯示,一副畫面是紅色的,一副畫面是藍色的。這樣的話,一隻眼睛看到紅色的畫面,一隻眼睛看到藍色的畫面。想像一下組合起來的畫面會是什麼顏色呢?當然不會是要表現的物體的本色了。所以這種方法實際上很不實用,主要就是畫面的顏色被破壞掉了。基本上已經被淘汰。
2,偏光濾光法。兩片鏡片是兩塊偏振光片,一塊只能通過橫向的偏振光,一塊只能通過縱向的偏振光(什麼是偏振光?自己網路去)。相應的,熒幕上同時有兩副畫面顯示,不過一副畫面是由橫向偏振光顯示,一副是由縱向偏振光顯示,這樣就使得兩眼同時看到了兩副不同畫面。主要應用於電影院和現在的不閃式3d電視。
3,主動快門式3d技術,又叫時分法遮光技術或液晶分時技術,它主要是靠液晶眼鏡來實現的,它的眼鏡片實質上是可以分別控制開/關的兩片液晶屏,眼鏡中的液晶層有黑和白兩種狀態,平常顯示為白色即透明狀態,通電之後就會變黑色。通過一種訊號發射裝置,讓3d眼睛和屏幕之間實現精確同步。顯示屏幕上會交替進行左右眼畫面的播放,在播放左畫面時,左眼鏡打開,右眼鏡關閉,觀眾左眼看到需要讓左眼看見的畫面,右眼什麼都看不到。在播放右眼畫面是,右眼看右畫面,左眼看不到畫面,就這樣讓左右眼分別看到左右各自的畫面,從而實現3d立體效果。這個過程交替至少達到120次/每秒,人眼才能欣賞到連貫而不閃爍的3d畫面,所以主動式3d顯示技術要求屏幕的刷新率至少達到120hz。缺點:眼鏡上要有電池,比較重。
360系列是一款性價比極高的安卓智能3d電視,其眼鏡為快門式3d眼鏡,快門式3d也稱之為全高清3d面對3d信號轉換無衰減。而電影院3d影片均為偏光式,故360系列產品的眼鏡無法在電影院使用。
H. 快門式3d眼鏡在電影院能用嗎
不同影院採用的3D技術不一樣,偏光和快門都有,目前國內大都是偏光(包括IMAX 3D),快門眼鏡較重、成本也高、影院較少,你最好到影院實測下。不過偏光眼鏡很便宜也輕、何不買1副(高檔的20-40,普通的才幾塊錢)。
I. 三星電視的3d眼鏡可以在電影院看3D影片嗎
不行的。
3D眼鏡採用的技術分為主動快門式、色差式、偏光式,目前三星的3D眼鏡採用的是主動快門式的3D技術,並且在使用時需要與三星電視機配對以後才可以使用,電影院的3D影片並非主動快門式3D技術,所以把3D眼鏡拿到電影院看是看不出3D效果的。
視差屏障技術:
就是將兩個不同角度的影像等距離分割成垂直線條狀,然後利用插排(interlace)的方式將左右影像交錯地融合在一起。融合圖形的偶數部分是右影像,奇數部分是左影像。
不過要想達到立體效果,還得把透光狹縫與不透光屏障垂直相間的光柵條紋加在融合圖形上,狹縫與屏障之間的寬度需要與左右影像切割的寬度保持一致,再利用屏障的遮蔽作用,來保證影像與左右眼對應,通過雙眼看到的影像差形成立體感覺。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裸眼3D技術,網路—裸眼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