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宮崎駿電影影視語言特點
在電影《龍貓》中,妹妹小米走失後,姐姐五月焦急尋找一場戲就是運用的長鏡頭。導演用這樣的表現方式將姐妹倆濃濃的親情淋漓盡致地展現在觀眾面前。由於動畫片中的鏡頭語言是通過前期策劃出來的。所有的景別、角度、光線等都是在形成鏡頭前就確定下來的。所以,除《幽靈公主》、《紅豬》等少數幾部快節奏的影片外,很少採用推、拉、搖、移等運動鏡頭,而大多採用靜止鏡頭來表現其客觀性。且常常採用深焦距鏡頭來加強畫面的縱深感
❷ 影視動畫視聽語言的介紹
全書力求從各個角度為讀者勾畫出全面、系統的動畫視聽語言學的核心內容及整體框架,採用圖文並茂的形式,易於理解掌握,有助於讀者樹立正確的視聽語言的觀念,了解動畫視聽語言的基本概念,學習和掌握視聽語言的基本構成元素,以及視聽語言在影視動畫中的運用規律和表現技法。《影視動畫視聽語言》以動畫視聽語言的各個知識構成為切入點,闡釋其基本的理論及應用法則。主要內容包括:動畫視聽語言、動畫視聽語言的要素、動畫鏡頭的運動及畫面表現、軸線原則、場面調度、剪輯等。通過對《影視動畫視聽語言》的學習,可以開拓讀者創作思維,提高動畫創作水平。
❸ 電影動畫。電視動畫。網路動畫的特點分別是什麼。。有什麼區別。。
電影動畫特點是數字技術與電影技術結合,使畫面達到完美的效果。
電視動畫特點是對觀眾的層次、故事的拓展、角色的鮮明等針對性較強。
網路動畫特點是具有成本低廉、收看免費、帶有實驗性質。
電影動畫、電視動畫、網路動畫區別為:渠道不同、劇情模式不同、動畫類型不同。
一、渠道不同
1、電影動畫:是指在電影上播放的動畫作品。
2、電視動畫:是指在電視頻道上播映的動畫作品。
3、網路動畫:是以通過互聯網作為最初或主要發行渠道的動畫作品。
二、劇情模式不同
1、電影動畫:電影動畫劇情環節多為統一的模式,即展開、起伏、高潮直至完整結局。
2、電視動畫:電視動畫在創作構思上,依據劇情流暢的節奏,通過長片敘事給人視覺樂趣。
3、網路動畫:網路動畫劇情精簡、劇情模式風格多樣化。
三、動畫類型不同
1、電影動畫:電影動畫的動畫類型以3D動畫為主,取代了2D動畫。
2、電視動畫:電視動畫的動畫類型以平面的二維動畫居多,非原創,重播率高。
3、網路動畫:網路動畫的動畫類型以原創的短片為主。作品既有二維,也有三維的動漫作品。
❹ 為什麼說影視動畫作品的批評是影視藝術鑒賞的完成形態
動畫片是現代綜合藝術,是在多種傳統藝術和不斷探索的基礎上成長起來的,也是在現代科技成果的物質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動畫藝術除了其自身的影視元素外還融合了美術造型藝術元素,形成了獨特的審美特性:造型性與運動性、寫實性與假定性、時空性、誇張性與抽象性的綜合性藝術。動畫片是以繪畫的形式進行人物、場景的造型設計來作戲,這些人物角色都是畫出來的,但又區別於單純的繪畫作品,而是用繪畫的形式來表達運動的過程,這就是動畫的造型性和運動性。一般的電影都是以寫實為主,有聲音、有活動,具有真實性,而動畫片在寫實的基礎上做一些非現實、非常規的假設如造型的設定、故事情節的安排等構成了動畫片的寫實性和假定性。電影可以模擬表現時空的跨越,既可以壓縮時空,也可以拉長時空,尤其是動畫片更能利用時空的轉換增強故事的敘事性,利用影視語言豐富時空的變化,這就是動畫片的時空性的特殊所在。影視藝術離不開誇張創造,動畫片更是把誇張性發揮到極致,誇張的表情和動作給觀眾帶來無窮的歡樂,動畫片由於是畫出來的,除抽象的表現形式外,還包括抽象的敘事方式等,這就是動畫的誇張性和抽象性。動畫片是以美術形式為主,綜合以上因素形成獨特的音畫效果,這就是動畫的綜合性。
動畫片要具有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力,能把不可能變成可能,把非現實變成現實。動畫創作者們用自己的奇思妙想在銀幕上把一個簡單的故事、情節、動作賦予生命和活力。動畫影視作品是由多種藝術要素組成的多維層面的綜合,它包含著編劇、導演、造型設計、原畫設計、攝影、錄音等許多人員的思維和藝術創造。因而影視動畫作品的鑒賞也是多層面的。我們把影視動畫鑒賞宏觀地分為:文學因素的鑒賞、影視語言和表現手段的鑒賞、影視藝術風格的鑒賞。由於鑒賞者的文化知識結構、審美經驗、興趣愛好、欣賞能力等方面的差異,觀眾所選取的鑒賞角度和審美取向不同,也就形成了影視動畫鑒賞因素選擇的多樣性和復雜性。
❺ 試論影視配音和動畫配音的不同點
在《電影藝術詞典》中將配音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類型。廣義上的配音是指,在影視作品的後期製作過程中對任何聲音要素進行處理加工的藝術創作活動。如音樂的選配、動效的製作以及解說、台詞的錄制等等。狹義上的配音是指,在影視作品中專門為對白、獨白、內心獨白、解說和旁白等語言的後期配製而進行的一系列創作活動。影視配音和動畫配音都屬於配音藝術,但兩者卻有著各自不同的特點。
一、創作依據不同
影視人物配音簡單地說就是替人物說話;復雜地說就是由於某種原因,由配音演員為已經完成或已基本完成的影視劇中的由某一演員飾演的角色完成台詞的錄制;通過聲音塑造和有聲語言再創造准確生動地塑造出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為影視劇配音是配音演員以原創人物的語言、性格、音色、音量、語音、語調、情緒、節奏為依據,需要對作品有深刻的感悟和體驗,是藝術再創造的過程。配音演員只能在原片所提供的語境中,說人物「正在」說的話,哪怕他並不完全認同原片演員的表演,但是他不得不迅速調整,向人物靠攏,努力把握劇中人物的性格特點,把握劇中表演者的表演風格,讓自己的聲音完全融化在角色之中,具有強烈的規定製約性。
動畫配音是配音演員以文字形象和動畫設計師繪出的畫面形象,也就是視覺形象為依據,通過自身對作品的深刻理解,運用自己的聲音展現動畫人物造型的個性,把握語言節奏的藝術創造,而不是再創造。由於動畫電影是一種極端假定性的藝術,不受任何物理性質的約束,它無需模仿生活而只需解釋生活,所以動畫片的思維本身也不會受到任何物質現實的制約。
二、創作基礎不同
1. 人物和原作是影視配音創作的基礎。深刻理解原片,用心體會人物,是配音中獲得准確的心理依據的根本途徑和重要保證。配音創作的任務不是創造「另一個」不同的角色,而是創造性地完成「這一個」角色的語言塑造。配音創作的最高任務就是還原——通過配音演員的有聲語言創造給每一個角色「還魂」,進而恰如其分地還原作品的整體面貌。在國外影視片的譯制配音中,還原的特點和要求顯得尤為突出。從一種語言譯製成另一種語言,無論翻譯、導演還是演員都必須付出創造性的勞動。還原不僅是靠單純的聲音和語調的模仿,而且還需要對原片嚴格的分析觀賞、看懂吃透原片的創作、理解和體會原片演員的表演,才可能准確還原。
2. 動畫片與傳統的真人演出的電影不同,因為它的服務對象主要是少年兒童,因此動畫片的創作內容大量取材於通話和科幻故事,片中的卡通角色在真實生活中可能並不存在。但在片中卻要給這些現實生活中不會說話的事物配音,用聲音的加入為這些卡通角色注入生命和活力,使觀眾相信它的真實,認同它的存在。在動畫片中,配音的主體得到了無限的延伸,無論是客觀世界存在的,還是主觀創造出來的物體,都可以具有說話的功能。因此配音演員需要充分發揮想像力,加上自己對動畫畫面的理解,通過自己有特色的聲音來塑造有特點的卡通形象。例如在日本動畫片《蠟筆小新》中,為小新配音的演員故意發出有些略顯遲鈍的悶悶聲音,那句「小白,小白」已經讓小新的聲音成為一種符號。經典動畫片《米老鼠與唐老鴨》中唐老鴨那句「啊哦」至今仍讓不少觀眾念念不忘,這句配音沒有太多的實意,卻通過誇張的語氣,幽默的表達和略顯扁平、類似鴨叫的聲音塑造了一個經典的卡通形象。
三、聲音造型不同
1. 影視配音的聲音造型是以原創人物的聲音造型、人物形象、人物性格為依據的。影視配音必須根據已經完成的樣片,通過語言藝術,豐富、完成劇中的人物形象。它必須統一在影視劇導演對人物形象的整體構思中,與演員所體現的人物形象達到音貌的和諧與統一。由於影視劇表現的都是比較真實的現實生活,為影視劇配音的演員在聲音造型上追求的也是自然、真實的風格。
2. 動畫配音的聲音造型與影視劇中的配音大不相同,對於外國動畫片來講,我國的動畫創作人員在翻譯並配音的時候是把原創人物的聲音造型作為參考;對於我國原創的動畫片來講,聲音造型則更多地是從生活中尋找依據。但無論是外國的還是中國的動畫片在聲音造型上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誇張。動畫片的視覺形象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繪畫造型大部分都是漫畫式的,給誇張的視覺形象配以誇張的聲音也是很貼切的。前文也提到過,由於動畫片中的卡通形象本身並不會說話或者可能並不存在,當配音人員從生活中也無法找到靈感依據時,便只有通過大膽的想像來創造聲音造型,因此動畫配音中音色的表現可以是無限的,而音色則決定著角色的根本特徵和直接印象。例如《怪物公司》中的蘇利文,與《冰河世紀》中的曼弗雷德都是體格健碩、沉穩寡言的英雄人物,代表正義的聲音自然需要堅定、有力的音色來詮釋,但二者的音色又有略微的差異。蘇利文為人善良憨厚,樂觀親切,內心情感豐富。為他配音的演員音色低沉卻不沉悶,既符合其外表的健碩,又符合其性格中陽光可愛的特質。毛象曼弗雷德從一出場就是冷峻的獨行者,外表威嚴,行動遲緩,沒有太多機會展現可愛童真的一面。其配音演員的音色堅定有力,但缺乏溫暖和活力,有些許沉悶。與這兩個角色搭檔的第二主角,大眼麥克與樹獺希德都是喋喋不休又有些神經質的樂天派,二者略顯扁平卻易於變化的聲線都與第一主角形成了強烈的反差。雖然其形象是作為第一主角的陪襯,但其配音卻更加出彩,給觀眾留下了更深的印象。
四、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不同
1.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國產影視劇以同期聲也就是演員本人的聲音代替後期配音的活動趨勢越來越明顯。隨著觀眾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國外譯製片以字幕形式直接播放,也逐漸地取代了大量的後期配音活動。大部分觀眾看原版電影,一句「鍛煉聽力」的背後是對配音版的不信任和失望。遇到英文電影還能聽懂絕大部分,可遇到了德國、法國電影,影迷們只顧得上看字幕,根本就來不及仔細欣賞畫面上的內容。而國產影視劇的同期聲錄音效果也是良莠不齊,因為有些演員雖具有過硬的演技,但不一定有過硬的普通話和台詞的表現力,現場錄音的效果不夠完美,當然不能滿足觀眾的試聽。
2. 動畫片配音之所以能夠長盛不衰的主要原因在於,無論科學技術怎麼發展,畫家也不可能讓筆下的動畫人物自己說話,因此,動畫配音一直在不斷發展和前進。但近幾年來,動畫片配音明星化的現象也越來越熱,用明星為動畫片的宣傳造勢和炒作,已成為一種被默認的手段。但應該明確的是,動畫角色的配音並不是由配音演員的音色和經驗來決定的,最重要的是演員的聲音與角色是否合適。即使是明星,在配音方面也有優劣之分,《寶蓮燈》當年宣傳時打的就是明星配音的牌,甚至以這些明星配音演員們為原型進行創作,但票房依然不夠理想。觀眾們懷著獵奇的心態看被明星配音的動畫人物,已經忽視了電影本身的情節和藝術。
❻ 如何從視聽語言的角度分析動畫電影的攝影機機位
所謂, 一個人的鏡頭沒有越軸 就像一個點可以有無數條散發性的射線,兩個人有一... (不是突然的 一般為左右搖)從而達到某種需要的視聽語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