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一部動畫電影,是幾個小人影響小女孩的心情
樓主你好是迪斯尼出品的動畫電影《頭腦特工隊》一共五個小人兒樂樂 ; ;怕怕 ;;怒怒 ; ;厭厭 ; ;憂憂 ; ;代表五種情緒有圖有真相求採納
❷ 《Inside Out》——你的悲觀情緒也是拯救你的力量
《Inside Out》是一部兼具幻想力和心理學思考的動畫電影,辭典直譯這個名字的意思是「裡面翻到外面」,而也許大部分人對它的中文譯名更加熟知——《頭腦特工隊》。英文原名雖然聽起來怪怪的,但了解了這個故事後,你會漸漸發現:比起「頭腦特工隊」這個牽強的名字,「inside out」才是點睛之題。
這個故事由內外雙線進行。外線講述了從小在明尼蘇達州快樂長大的小女孩萊莉,由於父親工作變動,一家人搬到了舊金山生活。然而新的環境並不美好,萊莉對新生活的不適和對過往的懷念,讓她逐漸陷入沮喪、憂傷、憤怒的情緒變化中。
內線則是進入了萊莉的腦內世界,繽紛的大腦天地中,住著掌管萊莉主要情緒的五個小人——樂樂、憂憂、怕怕、厭厭和怒怒。根據外界環境變化,五個情緒小人各自對萊莉施加不同的反應。樂樂一心想排除會帶來悲傷的憂憂,但意外卻讓她和憂憂都脫離了大腦控制台,掉入了大腦迷宮中。在只有怕怕、厭厭和怒怒的情況下,萊莉變成了一個憂郁憤怒的孩子。樂樂和憂憂為了重新回去,開始了在萊莉腦內世界的冒險。
整個故事最精彩的地方莫過於對大腦世界的描繪了。龐大麴折的記憶迷宮,為人格提供能量的核心記憶,組成人之特性的人格島,幻想的朋友冰棒,思維列車,造夢工廠,潛意識地牢,恐懼小丑,薯條森林,雲霧鎮,抽象思維分解車間,廢棄記憶處理工人……一切都那麼不可思議,卻又那麼合情合理。對於大腦怎麼運作的疑惑,這部電影以一種生動具體的形象解答了出來。讓人不得不感嘆,一個人的大腦真是最迷人也最神奇的世界!
《Inside out》內外兩線的表現形式也深深啟發了我對自我認知的思考。
故事中的萊莉在來到舊金山後,她不得不和過去告別,離開曾經的朋友,離開習慣的生活。她的記憶不再只有快樂,還加入了悲傷。樂樂以為萊莉的悲傷是憂憂造成的,所以她一心排擠憂憂,想方設法不讓憂憂有機會去控制萊莉。但是樂樂不知道的是,隨著萊莉的長大,她不可能不遭遇挫折,也不可能永遠保持快樂。
我們終會遇到各種各樣不順心的事,悲傷的時候就坦誠地發泄出來,不要壓抑自己,更不要試圖逼自己去強顏歡笑。
因此,在故事的結尾,當其它情緒都束手無策時,只有悲傷的憂憂阻止了失控的萊莉。悲傷並不像我們所認為的那樣是件壞事,大多數時候,它是人在應對生存環境中所需要的一種情感。
更何況,正因為有悲傷的情緒,一個人會對他人的遭遇產生共情心理,對苦難和不幸抱以同情。就像故事中,憂憂對失去「火箭」的冰棒所做的那樣,這是樂樂根本無法做到的。
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說:
故事中,萊莉的腦內世界存在著各式各樣的「人格」島,而「人格」島的驅動能量來源於她的核心記憶——這正是應和了「一個人的人格是他過去所有體驗的總和」的含義。過去萊莉的記憶都是快樂而豐富多彩的,那些構成了她的人格,所以她是一個樂觀開朗的孩子。然而,隨著悲傷體驗的到來,萊莉的記憶不再只有單純的快樂,還有著悲傷。這豐富了她的人格,也成為了她性格成長不可缺少的部分。
武志紅在其文章《越懂接受,越自由》裡面這么寫道:
萊莉對於舊金山的新生活那麼抗拒,對於過去在明尼蘇達的生活那麼懷念,甚至為此情緒奔潰,正是因為尚在年幼的她無法接受失去。她越是逃避現在,越是想否定自己無法再回到過去的事實,她越是痛苦驚慌。
幸而最後,萊莉放棄了離家出走,接受了過去不可再來的事實,在她發泄著痛哭之時,她完成了第一次心靈意義上的成長。而在腦內世界中,樂樂也成長了,她接受並肯定了憂憂的價值。自此,她不必是萊莉的頭號司令官,更不必強迫自己讓萊莉一直快樂——讓情緒適應外界環境自然的改變,這才是他們存在的意義。
我想像自己的大腦中也有那樣一個司令部,裡面有控制著我所有喜樂哀怒的情緒小人們!感謝我的樂樂,她努力讓我體會到人生的快樂;感謝我的憂憂,因為她的悲哀,讓我學會同情和慈悲;感謝我的厭厭,讓我不至於變成一個自以為是的「聖母」;感謝我的怕怕,他雖然膽小,卻使我躲過了無數危險;還要感謝我的怒怒,他的怒火讓我沒有對不公逆來順受,也沒有把變成麻木當作理所當然。
不管是樂觀的情緒還是悲觀的情緒,其實都是在幫助我們全力活下去。
365極限挑戰營第009天
❸ 5種情緒的動畫電影
是皮克斯動畫電影
《頭腦特工隊》
是由華特·迪士尼電影工作室、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聯合出品的3D動畫電影
❹ 什麼動畫片好看
現在好看的動畫片的畫像,國產的完美世界天行九歌畫江湖系列,還有斗破蒼穹,這些都是挺優秀的,值得一看的
❺ 什麼動畫片有吞噬人類負面情緒
《青色杜馬》。
有一個男孩和一匹可以吞噬負面情緒的馬尋找男孩的父親。
《青色杜馬》是1989年發行的一部日本動畫片。講述一個名叫卡克的男孩,他的父親是一個童話小說家,因寫作的一篇童話揭露了黑暗皇帝的野心而遭到黑暗皇帝綁架,而踏上了拯救父親的道路。一路上始終有一匹青色的小馬——布林克在幫助著他,當卡克遇到困難的時候呢,布林克就會給他勇氣,使他戰勝了很多黑暗皇帝的勢力,慢慢的尋找父親的隊伍也逐漸擴大,他的身邊有一個公主,兩個小偷,一個司機,大家共同努力,成為了親密不可分的朋友。
❻ 《頭腦特工隊》五個情緒小人是什麼
《頭腦特工隊》五個情緒小人是樂樂、憂憂、怕怕、厭厭和怒怒。他們就是人類的五種主要情緒。樂樂作為團隊的領導,她協同其他夥伴致力於為小主人營造更多美好的珍貴回憶。
看這五種情緒在萊利的腦海中如何分工合作很有意思,但更重要的是,從動畫片中你也會對自己的情緒有更多的了解。
《頭腦特工隊》的核心創意之一,一群小人在大腦里作為控制中樞指揮人的一舉一動,這是一個關於成長,關於親情,關於自我認知,關於情緒與情感的故事。
電影的核心,是以五種情緒,解釋小主人公的一言一行,以及性格的形成,也言之有理。五種性格化為小人後,在電影中似乎也有自己的思維邏輯,只是大多數決策與行為都與其情緒符合,那麼是不是人的行為舉止都只是由情緒來主導而已呢,現實中我們常常會說,理智佔了上風,或者情緒佔了上風。
而在電影中,理智似乎就混合在五個情緒小人身上,而沒有了與情緒相抗衡的存在。五個情緒小人住在大腦控制中樞,悉心呵護著萊利。整個故事向所有觀眾展示了一個天馬行空卻又嚴密自洽的世界。
❼ 《頭腦特工隊》,皮克斯腦洞大作,這部動畫電影有哪些亮點
《頭腦特工隊》是一部極具皮克斯特色的動畫,是一部面對全年齡段的電影,更是一部送給所有觀眾的一件治癒禮物。《頭腦特工隊》最大的精彩看點無疑是看導演是如何將頭腦中的各種情緒具象化,如何讓喜怒哀樂以動畫形象呈現在我們面前;其次我們也對這樣一部動畫電影會講述怎樣一個故事感到十分好奇,畢竟在我們的記憶中,還沒有過類似的作品。
❽ 有部喜怒哀樂的動畫電影叫什麼名字
《頭腦特工隊》是由華特·迪士尼電影工作室、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聯合出品的3D動畫電影,由彼特·道格特執導,艾米·波勒、比爾·哈德爾、敏迪·卡靈等聯袂獻聲配音。該片講述了小女孩萊利因為爸爸的工作變動而搬到舊金山,她的生活被這五種情緒所掌控。 盡展腦內情緒的繽紛世界。影片於2015年6月19日在美國上映,2015年10月6日以2D、3D、IMAX 3D、中國巨幕全格式在中國內地上映。2016年2月,該片在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獲得最佳動畫長片獎。
望採納,謝謝
❾ 《頭腦特工隊》五個情緒小人是誰
《頭腦特工隊》五個情緒小人是控制萊莉快樂情緒的小人,黃色樂樂。控制萊莉悲傷情緒的小人,藍色憂憂。控制萊莉憤怒情緒的小人,紅色怒怒。
還有另外兩個情緒小人,厭厭和怕怕。綠色厭厭對萊莉接觸各種事物都保持著謹慎的態度,她表明了萊莉厭惡的情緒。紫色怕怕是為了保護萊莉的安全,他對周圍的環境和人物都很小心,避免受到傷害。
還是小時候的萊莉是快樂的,她的腦海中一直都是樂樂在操控著全局。
直到11歲那年,因為爸爸工作的失利而搬家來到了陌生的舊金山,失去了熟悉的環境,沒有了親密的夥伴,萊莉漸漸意識到,只有回到過去的那個地方,她才能找回快樂的自己。
於是她偷走了媽媽的銀行卡,自己踏上了回家的班車。這個時候的她,並沒有任何一個主導情緒在控制著她。
當她真實感受到其他的情緒時,便立刻沖回家把所有的一切告訴爸爸媽媽,這一刻,她也想明白了,要坦然面對現在的一切,才能找回快樂的自己。
她開始重新玩起自己喜歡的曲棍球,開始結交新的朋友,她開始主導自己的情緒。
影片介紹:
《頭腦特工隊》是由華特迪士尼公司、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聯合出品的3D動畫電影,由彼特·道格特執導,艾米·波勒、比爾·哈德爾、敏迪·卡靈等聯袂獻聲配音。
該片講述了小女孩萊莉因為爸爸的工作變動而搬到舊金山,她的生活被這五種情緒所掌控。 盡展腦內情緒的繽紛世界。
影片於2015年6月19日在美國上映,2015年10月6日以2D、3D、IMAX 3D、中國巨幕全格式在中國內地上映。
2016年2月,該片在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獲得最佳動畫長片獎。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頭腦特工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