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3d電影院大概要投資多少錢
1、要開3D電影院,先要做好自己的人群定位,在那個地方開,要做多大的場地規模,開多少個影廳,多少個座位,裝修什麼檔次,要上什麼型號設備。
2、一般3D同步電影院需要加盟院線,加入院線的最低標準是三個廳,每個影廳的成本在50萬到100萬之間,具體看你要做什麼檔次的電影院,採用什麼設備型號的放映器,還有是否考慮做大型的巨幕,巨幕一般花費會比較高。
如果以上還有那些不懂歡迎追問或者私聊米高梅影業小李!
② 為什麼現在都是2D的沒有3D電影的
其實製作一部3D電影耗費的成本是很大的,而且並不是所有的電影,都適合做成3D的3D的電影,是需要一些場面比較震撼的比如說,賽車或者是一些動畫片之類的電影就適合做成3D。
③ 3D電影畫面是如何製作的
簡單來說,3D電影畫面製作大體分為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接利用雙鏡頭攝影機進行拍攝,另一種是前期2D拍攝加上後期轉制。或者由兩種製作方式共同合作而成。
雙鏡頭攝影機拍攝就是拍攝前期採用雙攝像機、雙鏡頭的3D拍攝設備同步錄制,然後把兩個素材分別處理,最後是在3D電影院里用3D顯示技術,也就是紅藍顯示、偏光、主動快門式顯示等技術,把兩路視頻分別傳輸到人的左右眼睛裡,得到立體圖像,《復聯4》3D版就是以這種技術為主拍攝而成。
另一種則是通過2D電影拍攝完畢,再轉成3D電影。2012年4月4日《泰坦尼克號》以3D版形式再上映,全球票房3.44億美元,總票房變為21.87億美元。據悉,《泰坦尼克號》由2D影片變為3D版耗資巨大,300多名科技人員共耗費60周時間才製作完成,其成本高達1800萬美元,而耗資巨大的2D版本,總投資也不過二億美元。從目前電影市場來看,一部2D大片轉3D,需要藉助專業團隊加專業軟體,需要很強的專業技術,製作費用至少要200萬美元起。對於普通的製片方來說,要想做一部成功的3D電影,成本非常之高,投資風險也會加大,很多製片方對此都不敢涉足。
④ 3D製作的電影成本大不大
其實所謂現在的特效電影成本很高,其實是發展發展的必然,如果不用特效想要拍出同樣的效果其花費就是幾何倍的增長也未必能達到,從最早的模型到CG電腦製作,3D 特效 這些都是點因發展的需要所產生。每一項新的科技的誕生就會使點因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並不是但已成本上的增加了。
但特效永遠是應該為電影本身服務的,不能被特效所奴役。像詹姆斯 卡梅隆 就是特效的領軍者,都是各項科技的先行者。值得我們敬佩!!
⑤ 3d動畫和2d動畫哪個更耗費資金
就成本而言我認為是3d動畫,首先我們知道3d和2d動畫都有高質量和低質量的區別,所以要區分二者的話就必須同等比較,都拿頂級製作來比較,就製作而已2d和3d動畫都有自己難做的地方,現在可能有些人說2d動畫需要一張張的畫出來,但是如今的技術已經進步了不少,並不需要如此繁瑣了。
這些高成本的3d動畫電影僅僅一分鍾就要用掉幾百萬美元,像是《魔法奇緣》這樣驚人的大製作動畫電影的話,一分鍾就要260萬美元。
所以說二者都有費錢的地方,但就花錢的上限來說還是3d更燒錢。
⑥ 一般要做一個3D電影的播放場,並且做一些3D影片,要多少經費請把各項數據列出來!求大家幫忙!
大概好的要幾百萬吧'也可以用電視機帶3d眼鏡就行了
⑦ 2D電影和3D電影在成本上有何差別
純粹從成本上來討論,3D電影的成本一定是高於2D版本的。獲取3D畫面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接利用雙鏡頭的攝影機進行拍攝(聽說最近又出了單鏡頭的方案,通過支架搖擺拍攝,不太了解),另一種是前期2D拍攝加上後期轉制。
關於直接拍攝的部分,我了解的不是特別的多。實際上目前國內能夠熟練使用雙鏡頭進行拍攝的攝影師並不多,而3D拍攝很大程度上還依賴一個經驗參數,跟2D拍攝相比存在一定的虛焦可能性。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快速移動、爆炸、飛車等等鏡頭上。就目前的技術來說,尚未有比較好的方案解決這個對焦的問題。那麼成本的增加在對比2D實拍來說,主要就是設備(雙鏡頭vs單鏡頭)、人員(會3d拍攝的貴一點)、take數(多了廢鏡頭)。
作為永遠都站在尖端科技的電影行業來說,怎麼輕易妥協默默忍受這樣直接的成本增加呢?於是眾多後期公司計算機圖形學的博士們研究出了一系列軟體,來通過軟體搞定3d製作。關於後期製作的流程我在另一個問題裡面回答過了。主要的成本在於軟體、硬體和人力的增加上。
直接用3D攝影機拍攝的話: 首先雙鏡頭的攝影機更昂貴,配套鏡頭等設備增多,使用成本更高 攝影機更沉重,移動不便,片場操作要求更高 當然,現在的數字技術免去了雙倍膠片的成本增加,但存儲容量的翻倍也是成本 後期製作如特效處理的都是雙倍數據,都是增加成本
轉制3D那就是成片後花錢請專業公司負責轉,一部兩小時電影的花銷大約在兩千萬美元。
⑧ 中國第一部3D電影是什麼
中國第一部3D電影是《堂吉可德》。
2010年5月16日,由導演阿甘執導的亞洲首部全片3D立體電影《堂吉可德》在京舉行「破吉尼斯記錄立體地畫海報全國巡展啟動儀式」。郭濤、王剛、林嘉欣、劉樺、李菁等十幾位主創共同出席。
這部中國版的《堂吉訶德》耗資7000萬人民幣,同時也是全亞洲首部全片都採用3D手段拍攝的電影,而諸多影視圈的一線藝人也參與客串這部電影。該片上映至2010年10月30號,回收票房共計3200萬,投資人的投資資金基本上回收無望。
(8)3d電影製作成本擴展閱讀:
《堂吉可德》電影以西班牙著名長篇小說《堂吉訶德》為原型,將故事背景移植到中國的唐代,而主人公名唐吉,字可德。演員郭濤飾演主人公,王剛則飾演騎著毛驢的僕人「桑丘」,對於這個角色王剛有著特殊的情懷。
王剛透露道,自年輕時候看蘇聯的黑白片《堂吉訶德》,就一直對小人物「桑丘」感受很多,也冥冥之中覺得會有人來找自己演這個角色。這次和阿甘導演是第一次合作,之前沒有過太多交流,想不到在導演找到自己的時候竟是「桑丘」這個角色,真是一種緣分。
為了這個夢寐以求的角色王剛老師著實吃了不少苦頭,其中有一場戲他不僅被吊在懸崖邊上,還要在空中作出扭動爬行的姿勢,拍完之後很久腿還一直哆嗦著,他自己透露說,這次吊威亞距離上一次都已經有10年了,這把年紀確實有點吃不消不過真是很值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堂吉可德
⑨ 3D電影成本貴在哪
主要還是貴在那些特技上。 看3D就是要看那些炫目的特技所帶來的視覺沖擊 爽
⑩ 中國的3D電影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2010年,阿甘導演「大作」《魔俠傳之唐吉可德》
《魔俠傳之唐吉可德》是2010年8月上映的國語電影,導演阿甘。是中國也是亞洲的首部全片3D立體電影,由阿甘執導,郭濤主演,
於英國完成後期製作工作。脫胎於西班牙作家作家米蓋爾·塞萬提斯的代表作《唐吉可德》
票房約3000萬,製作成本7000萬。評價基本上是負面,劇情爛到極點,從頭到尾不知所雲,看不出導演想說點什麼,如果你只是想看熱鬧、看場面,對不起,你也會失望,技術成不成熟倒在其次,感覺攝制人員根本還沒搞懂3D的概念,壓根不會表現畫面,只能說是一個3D電影的嘗試吧。唯一值得一提的是演員表演黑賣力,只是從全局來看,賣力也成了吃力。
《龍門飛甲》
徐克導演2010年作品
《龍門飛甲》是中國第一部用3d技術拍攝的imax3d電影,徐克導演2010年拍攝的作品,是《新龍門客棧》的續集,是中國大陸繼香港後大中華區的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3D武俠電影。影片投資3500萬美金,是導演徐克與動作巨星李連傑繼《黃飛鴻》系列之後再度合作的電影作品,並匯聚周迅、陳坤、李宇春、桂綸鎂及范曉萱等實力影星傾情加盟。出品方博納影業集團已與IMAX公司正式簽約,《龍門飛甲》也成為了繼粵語後華語電影史上第一部獲得官方認證的IMAX 3D電影。該片於2011年12月15日上映。徐克坦言,其實3D的計劃原本應在《狄仁傑之通天帝國》中實現的,但當時的技術並沒有完全成熟。《龍門飛甲》如果只是作為普通效果來看沒什麼出彩的,要到影院里去體驗imax3d的震撼效果
附註:
IMAX-3D的立體效果確實強於數字3D,
現在世界上3D技術有很多種,而IMAX-3D採用的是目前公認的最好的3D立體技術,這種3D技術,可以呈現更為立體的效果,但代價就是用來播放的3D設備價格非常昂貴,不是所有電影院都能擁有的,因此導致IMAX-3D的票價居高不下。如果看普通電影,IMAX巨幕可能不劃算,但看3D立體電影,雖然票價仍然很高,但更為逼真的3D立體影像,倒也物有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