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3d電影巨幕屏哪年開始有的

3d電影巨幕屏哪年開始有的

發布時間:2022-11-07 10:38:16

1. 3d電影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3D電影是1953年5月24日首次出現。

3D電影一般指立體電影,立體電影是一種電影,是好萊塢推出的一種電影。

戴著特殊眼鏡的觀眾像在觀看《布瓦那魔鬼》及《蠟屋》這類驚險片那樣,發現自己躲在逃跑的火車及魔鬼的後面。從而為我們帶入了立體電影的時代。


(1)3d電影巨幕屏哪年開始有的擴展閱讀:

發展歷程

1982年,迪士尼拍攝了短片《魔法之旅》,雖然這部短片只有16分鍾,但通過CGI與真人表演的混合,打造出了在當時令人驚訝的3D效果。

1982年,《13號星期五》第三部上映,本片令80年代的3D電影慢慢復甦。

1983年,3D版的《大白鯊第三集》轟動一時,放映首周就賺得1300萬美元的票房。但因為電影本身水準低下,3D效果也無過人之處,很快就讓觀眾失去了興趣。

1985年,《魔晶戰士》成為世界首部3D動畫長片。

2004年,第一部IMAX 3D長片《極地特快》誕生。該片在2000塊普通2D銀幕上放映,3D IMAX銀幕只有75塊。然而就是這75塊3D IMAX銀幕,獲得的票房佔全片總票房的百分之三十。3D+IMAX的「超強組合」,讓發行方看到了巨大的商業潛力。

2005年,迪士尼的動畫片《雞仔總動員》採用了新型投影技術放映,消除了以往看3D電影時容易產生的眼睛疲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3D電影



2. dmax的中國巨幕誕生記

很多人認為中國巨幕就是大:搞一個大的空間,弄一個大的銀幕,多裝幾台大音箱就好了,
但他們卻並不了解,把東西做細做薄不容易,做大同樣不容易
凌晨1點,巨幕影廳的最後一場電影結束了。散場觀眾從黑乎乎的影廳里摸出來,有的拿著吃了一半的爆米花桶,有的揉著惺忪的眼皮,還有的直奔洗手間。昏暗中只看得見綠色的出口指引和幾個不耐煩的保安。
而這個時候,勾磊和他的兩個同事悄悄進入了巨幕影廳的放映室,他是中影數字巨幕(北京)有限公司實驗室主任。他們的工作剛剛開始。
在接下來的這個深夜,為調試出最優的呈現效果,勾磊與他的技術團隊要在真實的影廳里測試中國巨幕格式的影片。他們要看同一部電影的20多個版本。調試結束,天已大亮,不時還會遇到趕來看早場電影的觀眾。
勾磊的工作,復雜且艱苦。而這只是中國巨幕研發過程中的一個片段。在這條自主研發的路上,像這樣沒日沒夜地瘋狂工作,是幕後的中國電影人的常態。
也正是由於他們的辛苦工作,在被外國人壟斷的電影技術中,第一次出現了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原創產品。
從一代到二代
中國巨幕的研發,要追溯到15年前。
早在2000年,中影股份有限公司就聯手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開始了解國外市場的高端巨幕技術領域。2008年,中國巨幕雛形形成了。本想繼續按部就班地研發,孰料《阿凡達》IMAX版來了。
「2010年初,《阿凡達》出來後,一大批觀眾都追著去看IMAX版,巨幕影院第一次引爆眼球。」中影數字巨幕(北京)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京民對《瞭望東方周刊》說。
在陳京民看來,《阿凡達》IMAX版的成功,給中國巨幕的研發打了一針強心劑:中國巨幕必須趁勢跟上,打破外國人的技術和市場壟斷。
在2011年3月,中國巨幕實驗室正式建立。8個月後,2011年11月,中國巨幕技術研發成功。
北京UME影城雙井店,成為了第一塊試驗地。
「這是中國巨幕第一代系統,是一個很大的機器,還用鐵箱子鎖起來,很笨重。」勾磊向《瞭望東方周刊》介紹。
這個像伺服器一樣被鎖得密密實實的大鐵箱,是中國巨幕的核心硬體,全名叫「雙機放映圖像優化器」。通過它,雙機放映2D電影不會重影,放映3D電影圖像更為精確。這是中國巨幕的最核心技術。
勾磊也坦言,一代產品並不完美。除了笨重,還存在其他問題。優化器主要靠物理防盜,依然存在用數據線盜取電影拷貝的安全隱患。而散熱則是更大的問題。
「我們的機器拿到深圳去,濕度太高,機器散不了熱出現死機情況。」勾磊回憶起一代產品的不穩定,笑稱這是「南北差異」,後來只得通過重新布置線路解決。
而隨著技術的發展,實驗室在硬體上繼續突破。2013年,自主設計研發的板卡成功上線,優化器從一個大鐵箱,瘦身成一個機頂盒大小的小盒子,不但在產品優化上進步明顯,還打消了不少人的質疑。
「當初還有人懷疑我們山寨,因為大鐵箱和國際上同類產品長相差不多。但等我們的二代產品出來後,產品都是符合DCI標準的,國際上都很肯定我們的技術。」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技術分會會長林民傑告訴《瞭望東方周刊》,中國巨幕的圖像優化器技術,已經得到了好萊塢的認可,並申請了專利,這是「中國電影百年來第一次在電影技術上走到了前頭」。
巨幕影廳不易建
目前,中國巨幕一代系統已擴展至全國60家影城,二代則有35家,還有5家在建。從2012年4月在安徽合肥中影國際影城1912店引入中國巨幕開始,短短3年間,中國巨幕影城擴展至100家的規模。
然而,建一家巨幕影廳並不容易。
「很多人認為中國巨幕就是大:搞一個大的空間,弄一個大的銀幕,多裝幾台大音箱就好了。但其實根本不是這樣,把東西做細做薄不容易,做大同樣不容易。」勾磊向本刊記者坦言,除了優化器外,銀幕、放映機、音箱等巨幕影廳的硬體整體設計和選擇,都經過了艱苦的研發和運作。
以銀幕為例,由十幾米長的銀幕塊無縫拼成,如何把這些巨長的銀幕運進影院,是第一道門檻。而怎麼搭銀幕架,如何把銀幕做得沒有褶皺,都是技術含量很高的活兒。此外,因為銀幕得有四層樓高,工作人員還得坐電梯上去噴塗層,這就要求十足的安全保障。
「一個銀幕,就需要考慮成本最優化、技術最優化、人員最優化、安全保障等等問題,這些東西都不是現成的,得一步一個腳印去摸索。」勾磊感嘆道。
他告訴本刊記者,巨幕影廳是個系統工程,硬體之間的協作更需要精心設計。「因為空間大,所以得配備更多更好的音箱,我們連天花板上都吊著音箱。作為設計者,我們首先得保障沉重的音箱不掉下來,其次再考慮全景聲的效果。」
艱苦的研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些外國人慕名而來了。2015年5月,在澳大利亞的布里斯班擁有5家電影院的山姆第一次來到北京,為的就是中國巨幕。
「中國巨幕的音響效果很出色,一般影院只有7個功放,而中國巨幕有28個。」山姆告訴《瞭望東方周刊》,倘若合作成功,他將修建一座新的中國巨幕影院,而這有可能是南半球史上第一個中國巨幕影院。
林民傑樂觀地認為,像這樣的「第一個」,會在世界范圍內越來越多。「我們有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又有世界領先的硬體配備,價錢還比競爭對手低,為什麼不與我們合作呢?」
蝙蝠俠的製版考驗
當然,作為影院,優秀與否的最終衡量指標仍歸結於觀影效果。
在UME影城雙井店試運營還不到1個月,勾磊就發現,放映效果不如在實驗室中好,原因在於「每部影片放到巨幕後一些東西會凸顯出來,如模糊感、噪點等等。」於是,勾磊決定和團隊一起,開始對電影的後期處理進行研發,也是中國巨幕的第二項核心技術:製版。
這時,如何說服製片方提供電影原版拷貝,進而進行中國巨幕版本的製作,成為一大難題。
「一般好萊塢的影片原片都不會出加州的,電影還沒公映,要把原片拿到國外,被盜版的風險不小。」勾磊說,為說服好萊塢片商提供原版拷貝,實驗室還經過了美國放映協會的物理安全認證,「有專門的會計師事務所來考察了一周,包括門、窗、攝像頭、運輸環境、人員管理等等,一系列的硬指標都要通過。」
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中影拿到了不少片方提供的未上映的影片原片,而代價則是減免製版費。「基本上頭幾十部影片,我們都沒有收取製版費,免費做的中國巨幕格式影片。」勾磊說。
這其中,最令勾磊印象深刻的是《蝙蝠俠:黑暗騎士》。
「這部片子是我們接到的第一部4K影片,一幅圖片就4096X2160個像素點,數據量很大,還是用膠片拍的,不好處理。而且全片色調非常暗,十分難調。」勾磊向本刊記者解釋,在數字電影時代,影片表現更為清楚,而膠片拍的電影,有它獨特的韻味。
為了保持這種韻味,同時又調和觀眾對清晰度的需求,勾磊和他的團隊每天凌晨1點在影院電影放映結束後,拿著新調整的版本往UME影城雙井店跑,調試畫面。這一工作連著幹了整整7天。有時候還得按每秒24幀圖像,手工一幀一幀地進行微調,勾磊說,往往調試完,就能碰見趕來看早場電影的觀眾。
「其實很多細小的調節,觀眾根本看不出來的。但我們還是會精益求精,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做出自己的品牌。」讓勾磊欣喜的是,製片方對最後的效果也十分贊許。由此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好萊塢幾大片商都主動找上門來,製作中國巨幕版本。當然,現在製版可不是免費的了。
隨著影片製版數量的增多,實驗室已開發出一套較完善的軟體,「大部分工作都由軟體完成,人工調整的部分不多。」勾磊說,現在他的團隊只需偶爾去影廳調試畫面效果。
如今,製作2D影片的中國巨幕版本,大概花3~5天即可,而3D版本的影片,最多不超過一周時間即可製作完成。
不做下一個IMAX
截至2015年5月,勾磊的實驗室共製作了96部進口片和118部國產片的中國巨幕版本,共計214部。這么大的影片庫存量,給中國巨幕與最大對手IMAX的競爭,增添了籌碼。
在國內,IMAX一個月只供應1~2部片子,在同期只允許一部IMAX電影上映。並且,它還要與影院和片商分票房。這樣的模式,並不能讓院線滿意。
勾磊舉例稱:《畫皮2》上映火爆,IMAX上的卻是一部票房並不好的好萊塢大片,院線成績慘淡;而IMAX與《1942》合作時,為騰出《1942》IMAX檔期,撤掉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IMAX版,最後結果更不如意。
「不管是國產片,還是進口片,IMAX的放映邏輯,並不把院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勾磊總結道。
這就給中國巨幕撬開IMAX長期壟斷的市場提供了生機。
在林民傑看來,中國巨幕還有一個技術層面的利好,就是全面數字化的技術浪潮來臨,抹平了IMAX與中國巨幕的技術差異。「我們的片源都是電影數字拷貝,來源都一樣,只是用了不一樣的方法達到一個相同的高質量放映效果。」
陳京民則告訴本刊記者,發展到現在,中國巨幕在技術上已經可以與IMAX相媲美,並且還不幹涉院線選片(反而為影院提供更多的片源選擇),也不參與製片方和院線的票房分成。
這些差異,讓中國巨幕迅速擴張。
更難能可貴的是,中國巨幕還在不斷創新。
勾磊向本刊記者透露,他的實驗室已經有新技術的應用儲備了,包括為適應高幀率的4K電影制式所作出的硬體調整,以及用最新的激光技術替換放映機的氙氣燈等等。或許不久之後,勾磊又得凌晨一點回到電影院,調試硬體更新的散熱問題,校對光源更換的畫面問題,或許還要研發新的3D眼鏡,或是新的座椅。

3. 世界上第一部IMAX電影和IMAX3D電影分別是哪部

世界上第一部IMAX電影和IMAX3D電影分別是《虎之子》、《我們生為明星》。

IMAX,即Image Maximum的縮寫,意指巨幕電影,是一種具備更高解析度、清晰度和亮度、更大對比度以及更全色域覆蓋的電影攝制、轉制、放映系統。

IMAX影院特點:

IMAX影院的構造與普通電影院有很大的分別。根據形狀的不同,IMAX銀幕分為矩形幕和球形幕兩種,標准IMAX幕尺寸指矩形幕,而球形幕的直徑可達三十米。

球形幕主要放映全天域電影(IMAX Dome,舊稱OmniMax),球形幕電影採用魚眼鏡頭拍攝,使左右視野180度的景物能成像於平坦的膠片上,放映時再用另一個魚眼鏡頭讓全景重現銀幕。

4. 3D電影的發展歷史

1、膠片立體電影的形式和特點

紅綠分色技術和線偏振光分光技術

在膠片立體電影時代,使用最多的是紅綠分色技術以及線偏振光分光技術,紅綠分色技術最大的優點是兼容性好,應用范圍廣,任何有35mm膠片放映設備的單位,只要購買廉價的紅綠眼鏡,都可以放映膠片立體電影,大規模的應用導致現在一說到立體電影,人們就想到硬紙殼做的紅綠眼鏡。其缺點是容易出現重影,放映的畫面穩定性差、畫面不清晰、立體效果差,觀眾容易產生疲勞感。

線偏振光技術最大的優點是立體效果稍好於紅綠眼鏡,但仍然有明顯的重影,放映的畫面仍不夠穩定性、畫面仍不夠不清晰,較長時間觀看仍產生疲勞感,觀眾的頭部傾斜角度不能大於15°,否則會影響觀看效果。

IMAX

IMAX 3D利用偏振光分光原理,所使用的70毫米15齒孔電影膠片的面積是普通35毫米膠片的10倍,是一般70毫米寬銀幕膠片的3倍。IMAX巨幕3D畫面大、視野寬廣、視覺效果好,但成本高,所需放映的場地和空間巨大,製作費用高昂,而且需要使用70毫米15齒孔的設備進行放映。目前IMAX放映系統也在進行數字化,剛剛推出IMAX數字立體放映機,但其數字放映系統的價格和膠片IMAX系統基本一樣。總的來說,IMAX 3D投資高、經營成本高,不是一般影院所能承受的,不適合在普通商業影院推廣。

2、數字3D電影發展現狀和優點

數字立體電影依託目前數字影院放映設備(2K)的平台,只需增加放映數字立體電影的輔助設備和更換金屬銀幕或高增益白幕就可放映數字立體電影。數字立體電影比膠片立體電影的放映具有畫面清晰、穩定、無明顯重影、亮度高、與普通數字放映設備相兼容等眾多優點,克服了觀看傳統膠片立體電影時的頭暈、疲勞等弊端,能給觀眾以特殊的觀影體驗和視覺享受。自從2005年11月美國迪士尼首次推出數字立體影片《小雞快跑》以來,目前在全球已經出品了10多部數字立體影片(全部是動畫、科幻、歷險類主題,主要追求立體觀感效果,片長一般與普通故事片相同),兩年以來世界上已安裝了1500多塊數字立體銀幕。這種特殊類型的電影在商業影院一推出就受到各國觀眾的喜愛,雖然在國外數字立體電影的票價比普通電影的價格高出1-2.5美元,但觀看電影的人次卻遠遠高於普通電影,據統計,一塊數字立體銀幕的放映收入一般要比普通銀幕高出2-5倍,以2007年3月30日上映的《拜訪羅賓遜一家》為例,首映當天每塊銀幕的3D版本票房約12000美元,而2D版本票房只有4000美元,該片在美國總票房9800萬美元,其中三分之一來自數字3D放映,而數字3D銀幕只佔放映總銀幕的六分之一。票房的成功極大地激發了影院經營商、影片製作商和設備生產商的積極性。目前國外發達國家已掀起了發展數字立體影院的熱潮,美國和歐洲的放映商紛紛開始實施數字3D系統安裝計劃,預計到2009年全球數字影院中放映立體電影的銀幕將超過5000塊;美國好萊塢夢工廠去年宣布2009年以後出品的動畫影片全部採用數字立體格式,迪士尼最近宣布從今年起生產的動畫片也全部採用數字立體格式。根據我所得到的消息,今明兩年全球將推出10部以上數字立體新影片。國際同行一致認為數字立體電影改變了人們在影院的觀影方式和體驗,已成為電影新的增長點,並將有效地增加了盜版的難度,加快了全球數字影院的發展進程。雖然現在國際上安裝數字立體系統的熱情空前高漲,但關於數字立體電影的相關技術標准尚在制定之中,節目母版的格式已在DCI組織的規范下基本實現了統一,關於放映系統格式還沒有計劃進行規定,數字立體放映系統在有些指標上尚不滿足DCI規范的要求,如:色彩深度等。

數字3D放映系統相比膠片放映系統具備以下優點:

1) 數字3D放映技術提供了良好的立體顯示效果
數字放映技術在原理上相比膠片立體有較大的改進,使用了液晶開關技術、圓偏振光分光技術及光譜分光技術等,這些技術抗干擾性強、畫面穩定、立體效果好、無明顯重影,畫面清晰度高。由於目前數字立體放映系統亮度還不夠高、光效率還不夠大,因此在大銀幕上放映(14米寬以上)仍然有待改進和提高,或採用雙機放映的方式。但隨著技術發展,較大功率放映機或者使用雙機放映,都有可以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而且隨著放映尺寸的增加,也能解決窗口感的問題,將挑戰IMAX立體電影,會給觀眾一個更加精彩的立體世界。

2) 數字立體放映系統安裝方便、操作簡單
膠片放映機使用機械方式進行控制,人工裝卸拷貝,操作復雜、精度低;數字放映機使用數字方式進行控制,操作簡單、精度高,數字放映系統只需要在鏡頭前或者是放映機內部光路上添加一個濾光器件,可方便進行拆卸

3) 數字技術簡化了立體影片製作工藝
製作膠片立體電影因為要處理兩條同步的負片,因此不論是剪輯還是洗印都費時費力,還容易出錯,所以願意製作膠片立體電影的人不多。現在數字技術的應用大大簡化了立體影片在後期製作時剪輯、特效、配光調色等方面的工序,而且如果是製作動畫立體影片,還可以利用數字技術虛擬另外一個攝影機,用一條影片的內容就可生成兩隻眼對應的影片。但是拍攝真人實景立體影片在攝制方面依然存在較大的難度,不過國際上已經有許多人在嘗試用數字攝影機於拍攝立體電影和,相信真人實景拍攝的數字3D影片將很快面世並逐漸增多。

4) 數字技術豐富了節目內容
膠片立體電影由於製作技術的限制,很難加入特技,再加上膠片立體電影製作困難,所以能吸引觀眾的片源稀少,這在膠片時代是造成立體電影難以發展的最大的一個問題。
現在數字技術的應用降低了人們製作動畫立體影片的難度,數字動畫特技的大量使用擴展了製作人的創作空間。而且除了數字動畫立體電影之外,還可以用數字攝影機拍攝數字3D影片,可通過數字技術將普通2D膠片電影轉成數字3D格式,國際上已經有一些大導演例如喬治•盧卡斯等對此非常感興趣。這樣將較大地拓寬數字立體電影的片源,增加了數字立體影片的題材和數量,能夠為影院吸引更多的觀眾。

5) 數字立體電影可以提高票房收入
由於使用了數字立體放映技術,良好的視聽效果吸引了大批觀眾,在國外即便影院把票價提高1到2.5美元,仍然有大量觀眾慕名而來,使得數字3D影片比2D影片高出2到5倍的票房收益。優異的票房成績調動了多方面的積極性,製片廠紛紛推出各種題材的數字立體影片拍攝計劃,放映商積極安裝數字立體放映系統,設備商努力改進和推廣產品,搶占市場份額。

5. 寬銀幕電影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20世紀50年代出現新型電影,採用比標准銀幕還寬,可以使得觀眾看到更加廣闊的景象。

6. 中國的第一部3D電影是哪年開始上映

1962年,我國的天馬電影製片廠拍攝了國內第一部3D立體電影《魔術師的奇遇》。

7. 中國3d電影從哪一年開始流行

1922年第一部3D電影誕生;1962年中國的3D電影第一部『魔術師的奇遇』誕生

8. 中國巨幕的發展歷史

中國巨幕是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及相關科研單位以「產學研用」的形式聯合開發的「中國巨幕系統」,完成了從巨幕版影片的製作到圖像優化核心技術的研發,並對放映系統進行了改造升級,在核心技術、關鍵技術方面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中國巨幕系統的研發和應用示範的成功,標志著我國數字電影放映進入到世界先進高格式、全景聲效的技術行列。同時,必將帶動我國數字電影放映設備的國產化研發和應用,亦將引領國內高端影院的建設發展。
中國巨幕自面世以來得到了相關領導的高度重視及支持,亦獲得國內外業內人士的高度關注。
中國巨幕在2012年舉辦了多項活動,引起行業內熱烈的反響。 經過近三年的研發和技術攻關,在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牽頭研發的「中國巨幕」系統於2012年4月9日在安徽合肥中影·國際影城成功舉辦了「中國巨幕·影動中國」活動,標志著中國巨幕已由初期的實驗性放映正式進入了商業運營階段,拉開了中國巨幕市場推廣的序幕。
同年5月17日,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代表參加了第6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正式發布「中國巨幕」系統實驗完成並正式推入電影市場的消息之後,引起國外行業內人士的關注及國外眾多媒體的爭相報道。
同年7月,中影星美電影院線與中影數字巨幕(北京)有限公司正式簽約,購置18套「中國巨幕」系統,此次雙方友好合作進一步表明「中國巨幕」在巨幕市場上的發展前景。
截至2012年8月,中國巨幕將有8塊銀幕正式投入商業運作。 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為積極配合及推動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中國巨幕」、為使中國巨幕系統達到世界一流的放映質量,建立了具備世界水平的中國巨幕實驗室,並組成專業研發團隊,對巨幕專用控制系統、巨幕專用母版製作、巨幕多聲道系統等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中國巨幕實驗室近半年來不斷加大對母版製作工藝及設備放映技術的研究力度,精益求精,以滿足廣大電影愛好者對巨幕電影的需求。
自中國巨幕實驗室建立以來,我們邀請國內外的知名導演、製片人和發行商考察觀摩中國巨幕的製版技術,如陳凱歌、張藝謀、馮小寧、寧浩、彼德·博格等導演,得到了他們的一致認同。 中國巨幕的母版製作工藝是一項具有自主工藝、流程的製版技術。中國巨幕實驗室特有的母版製作技術,得到了國內外大製片廠商的青睞。
已陸續製作了《黃金大劫案》、《畫皮2》(3D)、《搜索》、《甲午大海戰》、《筆仙》、《聽風者》等多部優秀國產影片「中國巨幕」版,與此同時,「中國巨幕」得到好萊塢大製片廠的大力支持,如環球製片廠、索尼影業以及20世紀福克斯,均為中國巨幕提供了製版素材,已成功製作了《泰坦尼克號》(3D版)、《超級戰艦》、《特工爭風》、《老雷斯的故事》等影片的中國巨幕版。 中國巨幕系統緊跟世界新的技術,我們還在積極進取研發高幀率、新光源等前沿技術以提高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同時,我們亦繼續與業內各界人士共同合作,以進一步提升中國巨幕的科技與市場價值,為廣大電影觀眾奉獻高質量的巨幕影片。

9. 3D電影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中國第一部3D電影是哪部

中國第一部3D電影是《定軍山》,在1905年,不過那時候大多數人連電影都沒看過,更不用說3D電影了,所以其實3D電影並不普及。1905年,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在北京的豐泰照相館誕生,著名京劇老生表演藝術家譚鑫培在鏡頭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幾個片斷。片子隨後被拿到前門大觀樓熙攘的人群中放映,萬人空巷。這是有記載的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電影,標志著中國電影的誕生。

1905,適逢譚鑫培60壽辰。北京豐泰照相館老闆任慶泰獲得了拍攝中國人自己的電影的靈感。這一年,離狄克遜發明電影放映機過了16年,離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放映《火車到站》過了10年。

《定軍山》取材於《三國演義》第70和71回,是講三國時期蜀魏用兵的故事。建安廿年,即公元215年,曹操平漢中,並派大將夏侯淵、張郃等留守,駐兵定軍山和天盪山各隘口。劉備趁曹操立足未定,同年率將進兵漢中,老將黃忠打敗了駐守天盪山的張郃後,又奮勇取定軍山,經法正指點,奪得定軍山以西的擋箭牌山的山頭,踞高臨下,直取夏侯淵,夏措手不及,被黃忠腰斬,從而奪得了定軍山。

中國3D電影什麼時候開始的

動作片做為華語電影的主力類型,這么多年來,華影在國際市場也都靠著它搶灘登陸,有遠見的華語電影人知道3D是必經之路,早早謀求著搶佔先機。華語電影人花了50多年的時光,一步一步地在實現著華語3D電影的脫胎換骨。

紅藍立體是最早期最傳統的3D電影技術,1960年代就已經誕生。這種技術,簡單來說就是利用兩部攝影機拍攝,然後再用兩部放映機放映,從不同位置投射紅藍兩色畫面到幕布上形成重迭,再透過紅藍眼鏡觀看就能產生「視差」,從而讓觀眾眼前出現立體效果。

在我國,1960年代就已經出現了利用這種技術拍攝的影片。1962年,由天馬電影製片廠拍攝、桑弧導演、陳強主演的《魔術師的奇遇》,算是國內第一部3D立體電影。將3D電影技術運用到武打片拍攝,是由台灣電影人首創。

在1970年代末,因功夫片題材抄襲成風,已逐現衰落跡象。為了挽留日益減少的觀眾,台灣富華影業公司嘗試用紅藍技術拍攝立體武打片,先後推出了由導演張美君執導的3D立體功夫片《千刀萬里追》及《十三女尼》。

這兩部立體電影雖好看,但看著看著觀眾總會有暈眩嘔心的感覺,這便是當時3D技術最大缺陷之一:紅藍立體最早大都用於黑白電影畫面。比如《魔術師的奇遇》就是,對畫面品質沒什麼影響,然而用在彩色電影畫面,便有了色彩不清晰、不自然的問題,加之兩色影像迭合很不穩定,很容易會讓觀眾適應不良。

雖然觀眾會感覺不舒服,但效果新奇刺激,還是具有相當高的吸引力。事後也證明,3D立體技術確實適合拍功夫片,因為其中的動作、兵器的出現頻率很高,「劍指觀眾」、「萬箭穿心」的立體效果讓銀幕外的觀眾避閃不及,震撼無比。

立體武打片在台灣成功後,也相繼在日本及香港上映,轟動一時,當年還參加法國戛納影展會外市場展覽,獲得影展大會金箭獎等五項榮譽。可惜的是,在一次視察外景場地時,兩部影片的製片人被直升機螺旋槳擊斃。

當時一部立體電影所用的膠片,至少是普通影片的兩倍。因為投資實在太大,3D立體電影逐漸在影院消失了。

10. 中國的3D電影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2010年,阿甘導演「大作」《魔俠傳之唐吉可德》
《魔俠傳之唐吉可德》是2010年8月上映的國語電影,導演阿甘。是中國也是亞洲的首部全片3D立體電影,由阿甘執導,郭濤主演,
於英國完成後期製作工作。脫胎於西班牙作家作家米蓋爾·塞萬提斯的代表作《唐吉可德》
票房約3000萬,製作成本7000萬。評價基本上是負面,劇情爛到極點,從頭到尾不知所雲,看不出導演想說點什麼,如果你只是想看熱鬧、看場面,對不起,你也會失望,技術成不成熟倒在其次,感覺攝制人員根本還沒搞懂3D的概念,壓根不會表現畫面,只能說是一個3D電影的嘗試吧。唯一值得一提的是演員表演黑賣力,只是從全局來看,賣力也成了吃力。

《龍門飛甲》
徐克導演2010年作品
《龍門飛甲》是中國第一部用3d技術拍攝的imax3d電影,徐克導演2010年拍攝的作品,是《新龍門客棧》的續集,是中國大陸繼香港後大中華區的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3D武俠電影。影片投資3500萬美金,是導演徐克與動作巨星李連傑繼《黃飛鴻》系列之後再度合作的電影作品,並匯聚周迅、陳坤、李宇春、桂綸鎂及范曉萱等實力影星傾情加盟。出品方博納影業集團已與IMAX公司正式簽約,《龍門飛甲》也成為了繼粵語後華語電影史上第一部獲得官方認證的IMAX 3D電影。該片於2011年12月15日上映。徐克坦言,其實3D的計劃原本應在《狄仁傑之通天帝國》中實現的,但當時的技術並沒有完全成熟。《龍門飛甲》如果只是作為普通效果來看沒什麼出彩的,要到影院里去體驗imax3d的震撼效果

附註:
IMAX-3D的立體效果確實強於數字3D,
現在世界上3D技術有很多種,而IMAX-3D採用的是目前公認的最好的3D立體技術,這種3D技術,可以呈現更為立體的效果,但代價就是用來播放的3D設備價格非常昂貴,不是所有電影院都能擁有的,因此導致IMAX-3D的票價居高不下。如果看普通電影,IMAX巨幕可能不劃算,但看3D立體電影,雖然票價仍然很高,但更為逼真的3D立體影像,倒也物有所值

閱讀全文

與3d電影巨幕屏哪年開始有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原版動畫電影 瀏覽:723
地雷戰怎麼寫電影分享 瀏覽:563
抖音上傳電影怎麼樣一次過 瀏覽:939
播放電視連續劇電影吸血鬼 瀏覽:302
平度市哪個電影院好 瀏覽:481
近視能不能去3d電影 瀏覽:683
油油電影網 瀏覽:397
熊天平許茹芸愛情電影 瀏覽:261
肉肉動畫電影觀看 瀏覽:493
俄羅斯愛情電影劇 瀏覽:497
2015電影印度 瀏覽:708
2017夏天美國電影 瀏覽:17
陳百祥電影大全笑死人 瀏覽:717
關於新冠肺炎疫情的新電影有哪些 瀏覽:62
央視電影頻道播過的國外動作片 瀏覽:787
電影美國龍 瀏覽:182
wddyw電影網 瀏覽:818
電影院男友舔我 瀏覽:410
成龍和曾志偉演的電影作品 瀏覽:599
有哪些好看的愛情電影日本 瀏覽: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