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怎樣拍三段動漫電影

怎樣拍三段動漫電影

發布時間:2022-11-07 20:58:48

㈠ 什麼是電影三段式結構

簡單來說三段式結構是一種非常普通的故事情節布局,大致分為開頭,中段和結尾。

三段式還是有講究的:開頭是故事的開始,主要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理念都是在這個階段介紹給讀者。這個部分大概占據整個故事的1/4,以第一個小高潮告終。

第二部分是中段,這個部分用來描述主要的沖突,對抗,困難和主角對抗沖突與困難的選擇。中段有兩個小高潮,第一個發生在中間的地方,第二個發生在中段的末尾。中段是整個故事最長的部分,大概占據故事的1/2還要多。

第三部分是故事的結尾,也就是高潮篇。這個部分包括最終的大高潮,在第三部分的末尾,應該看到主人公很幸福的達到了自己的目的,或者很悲催的沒有達到自己的目的。



(1)怎樣拍三段動漫電影擴展閱讀:

三段式結構例子:

《肖申克的救贖》是傳統的好萊塢劇情片,選擇這樣的敘事策略,是為了首先把主人公推出來,從而利用觀眾對主人公的移情作用和對主人公命運的擔憂,把觀眾引入故事。

當然也有像希區柯克的《精神病人》那樣的影片,作為主人公的那個精神病人半個小時後才出現銀幕上,這樣的電影也同樣可以成為經典影片,雖然沒有遵循好萊塢傳統的三段式敘事規律,但是同樣獲得了名譽。

由此可見,選擇合適的敘事策略在創作電影劇本的過程中至關重要。

㈡ 在快手以面的一部電影 他們怎麼給他分成三段的 然後每一段就只有幾分鍾還是連

這個就是一種技巧了,就和咱們拍視頻是一樣的,他把電影分成很多的小節,然後把小節貫穿,分成很多視頻,用他們自己的技術分成很多段就可以了。

㈢ 動畫片是如何拍攝成電影的

淺談動畫片中鏡頭畫面的設計
鏡頭畫面設計,這個在實拍故事片中耳熟能詳的名詞,在動畫電影中也一樣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近年來大家也開始關注動畫片製作中這個較為重要的環節。我論述的鏡頭畫面設計這個主題,是我個人對動畫觀念的一種認識。鏡頭畫面設計在這里只是作為我在論文中的一個代名詞。鏡頭畫面是電影視覺流程中最基本的單位,同樣是動畫片中構成的基本要素。它涉及的東西非常廣泛,比如:在文學分鏡頭中,鏡頭畫面設計要參與到畫面敘事,安排鏡頭組接;在分鏡頭中,鏡頭畫面設計又要設計好鏡頭的調度;在設計稿中,鏡頭畫面設計又擔任著畫面構圖、光影等設計工作;在動畫片前期錄音中,鏡頭畫面設計者還得考慮旁白、對白、音樂等因素。由於動畫片的本質所決定,整個影片成功的關鍵都在於前期製作的工作中,所以鏡頭畫面設計對於整個動畫片來說是尤為重要的。

從我個人而言,我認為動畫片的鏡頭畫面設計應該綜合分鏡頭、美術設計和一些設計稿的工作。

一、 溯本求源

動畫片鏡頭畫面設計作為動畫創作中的一種,也是以藝術設計的形式而存在的,而動畫本身和繪畫也有著深深地淵源。回溯到遠古時期,山洞中茹毛飲血的祖先們用他們那極富有創造力的雙手,描繪了最早的繪畫--岩畫。可是聰明的祖先漸漸發現,在單獨的圖畫中只能表現自己心中最美的一瞬間,卻無法表達瞬間產生的過程,這個瞬間產生的過程就是時間差帶來的影像需求。30000年前一個西班牙畫家拿起了神來之筆--第一次把連續的動作畫在同一作品中,可以說這是具有偉大意義的。(見圖1)

[[image1]](圖1)[[image2]](圖2)

這種用靜態繪畫表現連續動作的作品也許可以算是世界上第一個動畫意味的畫面設計;之後,到了2000年前,埃及畫家們又對動畫進行了新的嘗試。(見圖2)

把一張畫放在一個固定的地方,在圖上可以看出有著不同的動作,會讓人感到這些肢體的不同姿態是在表達一種意境;在1826年,根據視覺原理,希臘人Joseph Plateau完成了一個真正的動畫設計,在一個環形的滾軸中,幾幅有著不同姿勢的馬,當人們把滾軸轉起來時,馬跑起來!從這當中來看,如果讓我來分類的話,我想:美術可以分為"動"的美術、"靜"的美術。當然,在這里"動"和"靜"只是相對而言,所以油畫、版畫、國畫等現代美術繪畫所要表現的只是一種"靜"的美術,而動畫則與之不同,它所要表達的是一種"動"的美術。

我們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動,就是 1895年,法國人盧米愛爾這位天才由照相術的演變而發明了電影。1907年美國人,斯圖亞特·勃拉克頓發明了"逐格拍攝法"攝制了最早的動畫片。我們可以看出這兩偉大事物的本質是何其的相似:他們都是根據"視覺暫留"的原理以來達到"動"的效果。我們同時也知道動畫屬於電影的一種形式--"動畫電影",但動畫也有它自己的特點,它的存在是故事片等實拍電影影片在某些程度上所達不到的;而從另一個方面來講動畫又離不開電影,動畫片中許多的鏡頭畫面設計都是得益於電影,有的甚至模仿電影。

由於,動畫與繪畫、電影的淵源,動畫片具有了繪畫性和電影性。作為動畫片視覺流程中最基本的單位,鏡頭畫面設計不僅需要有深厚的美術繪畫功底,而且需要地運用各種電影語言的技巧。

二、鏡頭畫面設計

什麼是鏡頭畫面設計?

要談鏡頭畫面設計,首先要談什麼是鏡頭畫面?像我們所知道的那樣:"鏡頭是畫面構成的基礎,每一個畫面無不是鏡頭最終的外在體現。鏡頭是畫面的潛在形式,鏡頭也是構成畫面的最基本的元素。"
鏡頭和畫面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但從藝術傾向來說可分成傾向繪畫的畫面設計和傾向電影的鏡頭設計。在這里所講的鏡頭設計和畫面設計,它們只是我個人在分開論述時的兩個名稱,我認為它們之間並不是並列關系,也不是對立關系,而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溶為一體的。

1. 鏡頭中的畫面設計

動畫片的鏡頭畫面設計最終是以銀幕為載體出現的。如果把銀幕看作是畫面,那麼鏡頭畫面都是圍繞銀幕這個畫面來設計的。對於鏡頭中的畫面設計,我主要從三個方面來講:

首先,構圖。構圖是畫面的精髓,自然也是鏡頭畫面設計的重點。構圖可分為靜態構圖和動態構圖。

我先來講靜態構圖。靜態構圖更加傾向於繪畫。繪畫中對畫面設計構成的定義是:"畫面構成是指在四邊形的畫面中,繪畫者為了表現主題時所進行的圖形配置"。而電影中對構圖的定義是:"為表現某一特定的內容和視覺美感效果,將鏡頭前被表現的對象以及攝影的各種造型因素有機地組織,分布在畫面中,以形成一定的畫面形式。" 構圖就是要在每一個鏡頭畫面中體現一種畫面布局,一種畫面結構。從定義上看來,電影與繪畫構圖除運用形式外,還是有相通之處的。它們二者都是在四邊形的畫面中,為了表達自身的主題,而對畫面中的所有的造型因素進行一種合理的配置。比如1998年夢工場出品的《埃及王子》中,美術風格相當的鮮明。有一場戲:摩西和雷蒙斯在外面闖禍後,來到大宮殿向父王認錯。(見圖3)

[[image3]](圖3) [[image4]](圖4)

如圖可以看到:宏偉的氣勢,震撼的畫面,讓人瞠目。在這里畫面構圖就採用了傳統繪畫的散點透視圖法,以強調突出古埃及宏偉建築,而近景的大殿的建築物由舞台似的幕幔構成。這樣,在全景構圖中效果非常(圖3) 強烈,並產 生了位置上的空間感和對比感。著名畫家法庫尼的作品《催眠師》也是用舞台空間形式來作為一種繪畫構成。《埃及王子》中的這個鏡頭畫面設計者把古埃及的繁華建築物構入大殿的遠方,這組鏡頭的設計已經把視覺中心體現得很透徹,這樣一幅完美的畫面就此產生了,我們可以說它是一件藝術品,在觀眾的心理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可見構圖在影片中的作用是很大的。當然這件藝術品自然也有它的視覺中心,幾何中心。就以視覺中心來講,它是根據西方的"黃金分割率"的分法或中國的傳統繪畫中的"九宮格"的分法構成畫面中的四個交叉點,兩種圖形四個點的位置略有不同,但基本上是一致的。這個視覺中心在《埃及王子》一片中這個近景鏡頭也被很好的利用了。(見圖4)

此片的畫面設計在設計中是(圖4) 有繪畫的傾向,但是與繪畫本身還是有差別的。鏡頭畫面和繪畫都是同屬於視覺效果的作品,但最後傳播途徑不一樣,所以設計時也不一樣。繪畫是以畫紙、畫布為媒介傳播給觀眾的,而電影則是以銀幕為媒介傳播給觀眾的。繪畫作品可以長時間的觀摩,研究作品;可在一般條件下,看動畫片的觀眾卻不行,他們只能由設計者帶有強制性、安排在一定的時間內來決定觀眾看什麼,所以作為鏡頭畫面設計者來說很"幸運"了。而這一點對於繪畫設計者來講是辦不到的,如果《埃及王子》一片中都用"大宮殿"的構圖,而且都用長時間的定格,很難想像那製作出來的影片將會是什麼樣子,對於觀眾而言將是以一種什麼樣的眼光來對待?

所以作為動畫片中的鏡頭畫面設計者來說,除了設計像《埃及王子》中的"大宮殿"鏡頭的靜態構圖外,還必須得注重動態構圖。
動態構圖是指:"在畫面構圖中,造型因素和造型結構,甚至攝影機處於運動狀態中,畫面構圖組合會發生連續或間斷的變化"。動態構圖是由三種動態所產生:

(1)攝影機固定,畫面中元素在運動;(2)攝影機在運動,畫面中元素不動;(3)攝影機在運動,畫面中元素也在運動。
動態構圖是電影所特有的,而繪畫作品是不能表現的。我還以《埃及王子》為例。在《埃及王子》的鏡頭設計中,有這么一組動態的鏡頭畫面設計。(見圖5)

[[image5]](圖5) [[image6]](圖6)

有摹仿電影中升降機的效果,鏡頭由摩西臉部特寫開始,拉到摩西的全身,直至摩西被煙霧所彌漫的全景,設計者模擬實拍攝影機運動的效果,在這個鏡頭中運用動態構圖,由一個鏡頭表現人物的(圖5) 表情和人物所處的環境,以達到設計者對於這一場景的氣氛效果的渲染,這時的鏡頭畫面設計在影片中參與了敘事,並且突出了畫面運動的流暢性。
另外,有些時候動畫片為了加強某種效果,把畫面作傾斜處理,把人物成對角線關系處理在畫面中。這在鏡頭畫面設計中是很常見的。如《埃及王子》、(見圖6)

日本的動畫影片《MEMORIES》、香港的動畫影片《小倩》等等。
最後,作為影片設計者之一,鏡頭畫面設計者設計構圖時,應注意整部影片的風格,如中國的動畫影片《三個和尚》和《鷸蚌相爭》 (圖6) 等,設計者把中國的國畫、民間裝 飾畫溶入到畫面設計中,雖然影片運動鏡頭運用的不多,但是其中靜態構圖卻非常講究,成為動畫片中具有中國風格的經典動畫片之一。
其次,是色彩。在美國迪斯尼動畫製作過程中,有一個程序是專門做色彩氣氛圖的,在這里色彩只作為畫面的一個因素來討論。色彩是視覺沖擊力最強,心理效應最深刻的畫面構成因素。動畫片的色彩是最豐富的,因為設計者在畫面中所創造的一切元素都是由自己來定的顏色,不像故事片電影拍攝中,主觀色彩都受被拍攝物體本身的色彩所影響。動畫片中的色彩要更主觀一些,更有創造力一些。當然,這些情況只是在主流影片中,而在非主流影片中,如果導演有自身的追求,把一切客觀性的基礎都拋開,那就得另當別論了。

要講色彩,首先要知道色彩對於人的心理有一種基本的效應,簡單的說:在高興、喜慶等好的傾向時,色彩效應就該是明快、亮麗的色彩;而在悲傷、憂慮的時候,色彩效應多是沉悶、陰暗的顏色。當設計者根據文學故事情節來定色調,冷暖色調的對比是渲染氣氛、烘托環境的最佳方法。比如美國動畫影片《獅子王》中,木法沙統治時代的榮耀石和土狼成群時的榮耀石進行對比,影片設計者把暖色調、冷色調分別設計在同一塊榮耀石中,給觀眾的心理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前者給人以宏偉、振奮的感覺;後者給人以破落、頹廢的感覺。設計者另外再加入音樂、音效等一系列元素來烘托,對比就更明顯了。還比如美國動畫影片《大力神》中,有一場大力神海格利斯和多個蛇頭怪獸決斗時的場景,冥神凱地斯在台上觀察底下的一切。決斗前和海格利斯勝利以後的色彩對比,(見圖7)

[[image7]](圖7)

這只是在鏡頭畫面中一個或多個鏡頭畫面對色彩的運用。同樣整部影片也有色彩對比傾向。色彩在這里是情緒的表達。
又如動畫片《花木蘭》中設計者考慮到影片 是以中國傳統故事為題材,而中國大都喜歡用藏青、黑灰、土黃、土紅等顏色。這些顏色均被很好的運用到影片中來,所以《花木蘭》整部影片的色彩反差較小。為了表現古代中國的故事,人物、服裝、道具的色彩做了暗部選擇和處理,通過這些色彩定位,從而奠定了全片充滿著東方氣息的視覺基調,成為影片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而同樣是迪斯尼的動畫片《獅子王》的色彩卻完全不同,全片特別是影片上半部都運用強烈的色彩對比,這和非洲大草原的地理位置大有關系。色彩在這里受題材的影響,已經成為風格化的處理。

此外,色彩在鏡頭畫面設計中,還和構圖等其它元素共同渲染氣氛,在某些時候,構圖中需要對某些物體進行加強或削弱,色彩可以加以變化以達到這種效果。

㈣ 什麼是三段式影片,請介紹詳細點

三段式電影在我看來是非線性敘述結構的一種特殊形式,不同點就是各段故事情節有聯系,但是並非穿插聯系的,而是一個完成以後繼續下一個。三段式電影是非主流電影藝術形式中,最重要的形勢之一,說其非主流並不是說不精彩,而是情節鬆散,很難讓人捕捉關鍵點,這也讓很多人忘而卻步。這種形勢的電影意不在向人闡釋什麼道理,而是向人們展現一定的社會風貌,內心傾向等等,這類電影偶爾會有一個高度概括的開端或者結局,其中三個故事並非完全隔離,其實某種意義上是一個故事,必定會有一條隱線把三個故事串起來,或者是人,或者是物。

㈤ 怎樣自己製作動漫

1、Autodesk Maya

Autodesk Maya是美國Autodesk公司出品的世界頂級的三維動畫軟體,應用對象是專業的影視廣告,角色動畫,電影特技等。Maya功能完善,工作靈活,易學易用,製作效率極高,渲染真實感極強,是電影級別的高端製作軟體。

(5)怎樣拍三段動漫電影擴展閱讀:

動畫的概念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動畫片,動畫是一種綜合藝術,它是集合了繪畫、漫畫、電影、數字媒體、攝影、音樂、文學等眾多藝術門類於一身的藝術表現形式。最早發源於19世紀上半葉的英國,興盛於美國,中國動畫起源於20世紀20年代。

動畫是一門年青的藝術,1892年10月28日埃米爾·雷諾首次在巴黎著名的葛萊凡蠟像館向觀眾放映光學影戲,標志著動畫的正式誕生,同時埃米爾·雷諾也被譽為"動畫之父"。動畫藝術經過了100多年的發展,已經有了較為完善的理論體系和產業體系,並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深受人們的喜愛。

動畫技術較規范的定義是採用逐幀拍攝對象並連續播放而形成運動的影像技術。不論拍攝對象是什麼,只要它的拍攝方式是採用的逐格方式,觀看時連續播放形成了活動影像,它就是動畫。

㈥ 拍一部動漫需要什麼類型的攝像機,拍的過程是怎樣的好的再加30分,不要從網上抄,越詳細越好

現在大部分的動漫都是靠電腦本身製作出來的,因為像FLASH、MAYA等軟體,除建模,製作動畫以外,還有軟體自身帶的攝像機選項,可以通過軟體內部的攝像機去找出你要的位置或者說理想的鏡頭感覺……
當然了,除了這個以外,後期合成的時候也可以通過PREMIERE這個軟體進行鏡頭的調整。
如果是像木偶動漫之類的,拍的過程就是擺造型,將場景和人物擺好,一個鏡頭一個鏡頭的拍,最後串聯起來,通過後期合成,製作完成。
攝像機的類型,當然是越專業的越好

㈦ 動畫片電影是怎麼製作的

動畫片製作分工極為細致,通常分為前期製作、中期製作、後期製作。前期製作又包括了企劃、作品設定、資金募集等,中期製作包括了分鏡、原畫、中間畫、動畫、上色、背景作畫、攝影、配音、錄音等,後期製作包括剪接、特效、字幕、合成、試映等,主要製作流程如下:1、故事板,導演根據文字劇本繪制出類似連環畫的草圖,將劇本描述的動作表現出來。故事板在繪制鏡頭的同時,動作、台詞、時間、攝影指示、畫面連接等都要有相應的說明; 2、設計,設計工作包括角色設計、場景設計、道具設計和鏡頭畫面設計等,設計應按照嚴格的標准進行,以便下一製作環節的工作人員參考方便;3、原畫分鏡,製作動畫也有專門的分鏡紙,上面有印好的矩形格,在這些格里畫出動畫每個場景的大致布局(背景、人物)並要在一旁用文字註明這個場景中人物的動作和台詞;4、配音剪輯,動畫片和電影一樣需要剪輯,但剪輯相對較簡單,將逐個鏡頭按順序結合在一起,適當刪減沒用的部分,在各鏡頭結合處編輯結合方法後即可。

㈧ 自己如何製作動畫片啊

在Flash動畫尤其是短片的製作中或多或少都要表現一些較復雜的動作,而Flash本身功能的限制使我們在製作動畫時感到手腳受到牽制,或者為此付出過多的時間和精力。這里筆者總結了自己動畫短片製作中的一些經驗,給大家碰到此類問題時作個參考。

一、簡化主體

首先,動作主體的簡單與否對製作的工作量有很大的影響,擅於將動作的主體簡化,可以成倍地提高工作的效率。

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小小的「火柴人」功夫系列,如圖可見,動畫的主體相當簡化,以這樣的主體來製作以動作為主的影片,即使用完全逐幀的製作,工作量也是可以承受的。試想用一個逼真的人的形象作為動作主體來製作這樣的動畫,工作量就會增加很多。

註:對於不是以動作為主要表現對象的動畫,畫面簡單也是省力良方。

二、盡量使用變形

Motion
Tween

Shape
Tween是flash提供的兩種變形,它們只需要指定首尾兩個關鍵幀,中間過程由電腦自己生成,所以是我們在製作影片時最常使用來表現動作的。

但是,有時候用單一的變形,動作會顯得比較單調,這時可以考慮組合地使用變形。例如,通過前景、中景和背景分別製作變形,或者僅是前景和背景分別變形,工作量不大,但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動畫1:組合後(下載原文件)
動畫2:背景動畫(下載原文件)
動畫3:中景動畫(下載原文件)
動畫4:前景動畫(下載原文件)

如上面例子中兔子翻跟頭的動作(動畫1),它由動畫2、3、4三個部分組成,動畫2,主要是背景的簡單上下移動變形,動畫3是中景白雲的旋轉縮放,都是簡單的Motion
Tween,動畫4稍微復雜一點點,兔子是有一個2幀的Movie
Clip(由正立倒立的兔子構成的翻跟斗動作),跳起落下,也都是簡單的縮放變形,此三者組成的動畫1,就是一個比較和諧的組合動畫,沒有了過於單調的缺點。

註:學習一些鏡頭語言,對你製作動畫很有幫助。
三、使用一定的技巧

對於許多不能採用Motion
Tween和Shape
Tween來表現的動作的時候,我們常常要用到逐幀動畫,也就是一幀一幀地將動作的每個細節都畫出來。

顯然,這是一件很吃力的工作,我們盡量避開逐幀製作,當避無可避的時候,使用一些小的技巧能夠減少一定的工作量。

1、循環法

這是最常用的方法,將一些動作簡化成由只有幾幀、甚至2、3幀的逐幀動畫(如前例中兔子的翻跟頭動作是2幀組成)組成的Movie
Clip,利用Movie
Clip的循環播放的特性,來表現一些動畫,例如頭發、衣服飄動,走路、說話等動畫經常使用該法。
逐幀動畫(下載原文件)
逐幀動畫第1幀
逐幀動畫第2幀
逐幀動畫第3幀

上例中天篷元帥斗篷的飄動的動畫就是由三幀組成的Movie
Clip,聰明的讀者一定想到了,只需要畫出一幀,其他兩幀可以在第一幀的基礎上稍做修改便完成了。

註:這種循環的逐幀動畫,要注意其「節奏」,做好了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2、節選漸變法

在表現一個「緩慢」的動作時,例如手緩緩張開,頭(正面)緩緩抬起,用逐幀動畫能讓你噎死。我們可以考慮將整個動作中節選幾個關鍵的幀,然後用漸變或閃現的方法來表現整個動作。

在本例子中,通過節選手在張合動作中的四個「瞬間」,繪制了四個圖形,定義成Movie
Clip之後,用Alpha(透明度)的變形來表現出一個完整的手的張合動作。

如果完全逐幀地將整個動作繪制出來,想必會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這種方法可以在基本達到效果的同時簡化了工作。
手掌的張合(下載原文件)

註:該方法適合於「慢動作」的復雜動作,另外,一些特殊情景,如D廳,由於黑暗中閃爍的燈光,也是「天然」的節選動作,這時無需變形直接閃現即可。

3、替代法

這是比較聰明的方法,就是用其他東西,替代復雜的動作,這個其他,可以是很多東西,例如影子、聲音。下面的兩個例子分別用影子和聲音來表現了動作。
用影子表現動作(下載原文件)
用聲音表現動作(下載原文件)

註:該方法精髓就在於「避實就虛」,至於怎麼虛,就得多動動腦子了。
4、臨摹法

初學者常常難以自己完成一個動作的繪制,這時候可以臨摹一些video等,將它們導入flash中,因為有了參照,完成起來就比較輕松。而在臨摹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再加工,使動畫更完善。
臨摹video的動畫
(下載原文件)
(下載video圖片系列文件)

上面的邊例子中,蒙古摔交手的動作完全是由一段video「描」出來的。

具體的操作是從用解霸從video將需要的動畫截取出來,輸出成系列圖片(flash
mx就可以直接導入video了),導入到flash後,依照它描繪而成,具體的風格就由你自己決定了。

註:一般video與flash的播放速度之間的區別,flash一般是12fps,video可能是24或25fps。

5、再加工法

下面例子中牛抬頭的動作,是以牛頭作為一個Movie
Clip,用旋轉變形使頭「抬起來」,由第1步的結果來看,牛頭和脖子之間有一個「斷層」,第2步,我們將變形的所有幀轉換成關鍵幀,並將其打散,然後逐幀在脖子處進行修改,最後我們做一定的修飾,給牛身上加上「金邊」整個動畫的氣氛就出來了。
第1步:旋轉變形(下載原文件)
第2步:打散修改(下載原文件)
第2步:最後修飾(下載原文件)

註:藉助於參照物或簡單的變形,進行加工,可以得到復雜的動畫。

6、遮蔽法

該方法的中心思想就是將復雜動畫的部分給遮住。而具體的遮蔽物可以是位於動作主體前面的東西,也可以是影片的框(即影片的寬度限制)等。

在本例子中,復雜動作部分(腳的動作),由於「鏡頭」仰拍的關系,已在影片的框框之外,因此就不需要畫這部分比較復雜的動畫,剩下的都是些簡單的工作了。

當然如果該部分動作正是你要表現的主體,那這個方法顯然就不適合了。
腳的動作被遮蔽
(下載原文件)

7、其他

其他方法還有很多,如更換鏡頭角度(例如抬頭,從正面表現比較困難,換個角度,從側面就容易多了),或者從動作主體「看到」的景物反過來表現等。

㈨ 如何把長達半小時的電影剪輯成三段十分鍾的短片

繪聲繪影有些格式不支持
建議用xp自帶的windows movie maker
還有兩個videosplitter和rm剪切器
你自己試試看吧

㈩ 抖音上的動漫視頻怎麼拍攝製作的,軟體是什麼

抖音動漫視頻拍攝方法;以蘋果手機為例:


1、打開蘋果手機的簡訊功能,在簡訊界面中找到左下角的拍照按鈕並點擊打開。


閱讀全文

與怎樣拍三段動漫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文昌億嘉國際電影院排場 瀏覽:399
2018魔人在線電影 瀏覽:892
十七歲電影2015在線下載 瀏覽:315
周星馳電影十佳 瀏覽:998
女朋友看電影都要做第一排 瀏覽:513
歐美科幻電影希臘 瀏覽:998
平輿哪裡有電影院 瀏覽:439
適合孩子看的美國電影 瀏覽:86
中美星影國際影城電影票 瀏覽:850
洛克王國3聖龍的守護大電影 瀏覽:864
南瓜電影怎樣在電腦上下載 瀏覽:254
黃大胸電影 瀏覽:16
鄒兆龍電影全集有哪些 瀏覽:707
彭州太平洋電影院 瀏覽:203
皮皮電影大全 瀏覽:251
賽爾號大電影4聖魔之戰淘米 瀏覽:438
有播電影網只有芸知道 瀏覽:402
美國特異功能人好多電影 瀏覽:916
美國電影末日逃亡免費看 瀏覽:787
如何看待2017年電影市場 瀏覽: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