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院不提供3d眼鏡是國家規定嗎
法律分析:顧客在電影院購買3d電影票的這種行為已經與電影院形成了一種合同關系,合同雙方當事人應當嚴格遵守合同中明確的權利義務。電影院不提供3d眼鏡已經違反了合同約定,作為消費者可以拒絕電影院讓自行購買3d眼鏡的要求,並可以要求電影院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七十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⑵ 進電影院看3D電影時,電影院發不發3D眼鏡
發的,電影散場時會收走~祝你觀影愉快
⑶ 為什麼電影院看3D電影它沒有眼鏡呢!是不用嗎
有種3D電影技術叫裸眼3D是不用佩戴電影,到這種技術還不夠普遍效果沒有眼鏡的效果好。
⑷ 成都部分影院不提供免費3D眼鏡,觀看3D電影該怎麼辦
現在很多影片為了能夠讓觀眾們有一個更好的視覺效果都會做成3D效果的,尤其是觀眾們戴上3D眼鏡以後,再觀看這部影片時的確是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但是同樣3D影片的票價也要比普通電影貴一些,因此大部分的影院在觀眾觀看3D電影的時候都會免費給觀眾提供3D眼鏡。然而沒有想到在成都的一家影院,他們居然強制要求顧客購買3D眼鏡。
雖然說一副3D眼鏡的價格也不貴,買下來也就5塊錢,但是這件事情想想就讓人感覺到非常的生氣了。提供3D眼鏡本身就是電影院應該提供的服務,如果消費者們遇到這種情況的話也可以直接去投訴影院。假如說大家考慮到疫情期間不想與別人共用一個眼鏡的話,那麼我們可以自行購買一個,然後每一次看電影的時候把3D眼鏡帶著就好了。
⑸ 去電影院看3d電影要帶眼鏡嗎
一般來說影院播出3D電影都會發放或者售賣眼鏡,可以不用帶,但是自己有3D眼鏡的話,自帶會更加衛生,因為鏡架上會殘留使用者的汗液和皮膚分泌物,鏡片也容易被弄臟,容易感染。
偏光式3D技術現普遍用於商業影院和其它高端應用。在技術方式上和快門式是一樣的,其不同的是被動接收所以也被稱為屬於被動式3D技術,輔助設備方面的成本較低,但對輸出設備的要求較高,所以非常適合商業影院等需要眾多觀眾的場所使用。不閃式就是利用此原理。
3D眼鏡佩戴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1-2個小時左右即可停下來休息會,否則眼睛會很疲勞,越是低端的3D眼鏡,可佩戴3D眼鏡的時間就越短。
⑹ 看3D電影,影院不提供3D眼鏡你覺得合理嗎
不合理,8 年前,《阿凡達》向我們普及了「 3D 電影」所帶來的視覺體驗以及獨特的震撼效果。只可惜,史詩級的大片必須耗費巨額的成本來製作,這讓後來的 3D 電影在可觀賞性上達到《阿凡達》這樣級別的並不多見。
而在《阿凡達》之後, 3D 似乎成了一個國內外電影趨之若鶩想貼上的一個標簽。縱使是金牌導演大牌影星,若是少了個 3D,似乎就少了那麼一點大片的感覺。
但問題就在於,一些本作為 2D 格式的電影,轉成 3D 輸出到熒幕上並不能帶來更好的體驗。《銀翼殺手2049》這部電影起初並沒有採用 3D 攝像機拍攝,在經過後期簡單的 3D 轉制後,不僅在視覺體驗上沒有大的提升,畫面亮度和細節,以及攝影和美術體驗都大打折扣。
⑺ 看3d電影沒有眼鏡怎麼辦
在家裡面看3D電影的話,只需要要用紅藍眼鏡或者紅綠眼鏡就行了。如果在電影院看的話,電影院會發一個偏光鏡給你的,不過那個鏡只能在電影院用,在家裡看3D電影的話用不了。我是賣3D眼鏡的,需要眼鏡的話可以聯系我。在淘寶有店,淘寶旺旺名:酷酷河
⑻ 萬達imax3d會發眼鏡嗎
會,一般的3d影院都會配發3d眼睛。3d眼鏡大多數採用了「時分法」,與顯示器同步的信號來實現兩隻眼鏡看到的是不同的畫面角度,形成立體效果,達到欺騙眼睛的目的。
3d眼鏡
當顯示器輸出左眼圖像時,左眼鏡片為透光狀態,右眼鏡片為不透光狀態;而當顯示器輸出右眼圖像時,則右眼鏡片透光而左眼不透光。兩種信號交替同時經行,這樣眼鏡看到的就是一個立體的動態。
現如今陸續出現了一些裸眼3d影院,不用藉助3d眼鏡等外部工具,就可實現立體視覺效果。隨著電影行業的不斷發展,影院的投影技術也越來越發達,未來看電影將更舒適、更身臨其境。
⑼ 看3d電影電影院會發眼鏡嗎
你好
一般電影院都會發的
是哪個電影院啊?
個別電影院需要自帶
請及時查收
如有疑問 請追問
滿意的話 望採納
謝謝
⑽ 成都部分影院不提供免費3D眼鏡,這種行為違法嗎
我覺得部分影院不提供免費3d眼鏡,這種行為不是違法的,但是這種行為會造成很多人去電影院看電影,非常不方便,而且影院這么做,實際上就是讓消費者在消費這一方面又多了一項。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一件事情,就是在看三d眼鏡的時候呢,有很多電影院它是免費提供3d眼鏡的,你看完之後還給他就好了,但是有的電影院不是這樣的,有一次我買了一張電影票就是3d電影去那邊之後呢,我並不知道他不免費提供3d眼鏡,我進去的時候我就問他3d眼鏡去哪裡,他告訴我要自己買。
當然這個行為不違法,我只是覺得給消費者造成了很大的不便,以及增加了消費者的消費負擔。希望能夠不要實行這項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