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薩蒂亞吉特·雷伊的人物簡介
薩蒂亞吉特·雷伊(Satyajit Ray)(1921年5月2日-1992年4月23日),印度導演、劇作家、作曲家。印度新電影運動的創始人。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十一位導演之一。
1921年5月2日生於加爾各答一個藝術世家。其父為孟加拉文學史上著名的詩人作家。他最初對物理學和經濟學感興趣,19歲獲得名譽經濟學士學位。雷伊對電影與音樂的興趣始於少年時代,他經常閱讀好萊塢的電影雜志和英國電影雜志《視與聽》(Sight & Sound)。1940年—42年,雷伊對繪畫產生興趣,立志做一名插圖畫家。他在泰戈爾主持的森林大學研究美術。不久後,他到倫敦廣告公司的加爾各答分公司美術部工作,創造了揉和現代西歐和印度傳統的廣告樣式,開拓了新作風。
1947年他與人一起創立了印度第一個電影協會。發現許多當代傑出的美國導演,包括他最喜歡的約翰·福特。1950年雷伊在英國看了德西卡導演的《偷自行車的人》對電影有了新認識。1951年,法國導演讓·雷諾阿來到加爾各答,為新片《大河》找尋外景。雷諾阿抵埠後,素昧平生的雷伊直接去到他下榻的酒店相見。很快,他就伴隨著這位法國人在加爾各答的郊區尋找外景。當雷諾阿問雷伊是否想過投身電影時,雷伊向他講述了《道路之歌》的大綱。
1955年雷伊拍攝了影片《道路之歌》(1956年獲戛納國際電影節獎)。這部影片是根據達拉巽格爾·邦多帕代的兩部曲的第一部小說改編而成的。一年後他又將小說的第二部拍成兩部影片《不可征服的人》(1956)和《米爾·阿布》(1959)。在這兩部影片中雷伊分析了20世紀上半期孟加拉鄉村裡古老的宗法制度衰亡的過程。他在拍片時啟用了一些業余演員,採用外景拍攝和平穩舒緩的節奏。1957年執導了充滿幻想情節的喜劇片《占金石》。1958年拍攝了悲劇片《音樂沙龍》。表現70年代加爾各答政治形勢的政治三部曲《森林中的日日夜夜》(1970)、《仇敵》(1970)、《不負責任的伴侶》(1971)表現了他對印度社會的看法。
他的作品還有:《女神》(1960)、《三個女兒》(1961)、《恰魯洛塔》(1964,1965年獲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獎)、《旅行》(1962)、《干城章嘉峰》(1962)、《大都市》(1963,1964年獲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獎)、《懦夫與怪人》(1965)、《演員》(1966)、《反對者》(1970)、《股份有限公司》(1971)、《中間人》(1975,1976年獲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獎)、《和平與家園》(1983)。他的許多影片獲印度國家獎。1966年他獲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榮譽獎,1979年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紀念獎,1982年榮獲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紀念獎。為了表彰他對世界電影藝術所作的貢獻,1985年印度政府授予他尼赫魯獎 。1992年他被授予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② 薩蒂亞吉特·雷伊的作品特點
雷伊電影的最大特色是一種舒緩的詩意和被這種詩意包裹的悲劇感。「現實主義」並不是藝術電影的標准,在雷伊的影片中,人物在崇高和卑微、信仰和誘惑、苦難和幸福中走過,他盡可能用充滿詩意的電影語言去呈現。
他的影片多反映印度的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寓意深刻、見解獨到、手法細膩、抒情優美,而且具有強烈的民族風格。
由於早年的美術經歷,他對於畫面的感覺非常敏銳。雷伊的電影在表演、攝影音樂的水準不遜於同時代的任何一個國家的電影。
雷伊電影在國內成績並不好。印度觀眾覺得「他的電影不娛樂。」
③ 賽爾號五大電影全集
《賽爾號大電影1—尋找鳳凰神獸》
《賽爾號大電影2—雷伊與邁爾斯》
《賽爾號大電影3—戰神聯盟》
《賽爾號大電影4—聖魔之戰》
《賽爾號大電影5—雷神崛起》
④ 求1963年薩蒂亞吉特·雷伊導演的印度電影《大都會》網盤
鏈接:https://pan..com/s/1SNiDFwMm_t7vBVpC0xu7Yg
Bhambal承擔撫養全家的重任:妻子Arati,父母和兩個孩子。由於經濟拮據,妻子也不得不出去工作。結果出人意料妻子取得了成功並樂在其中,但對於這個傳統的家庭來說卻引發了巨大的爭議:全家陷入冷戰當中。特別是當丈夫Bhambal丟掉工作以後,妻子的工作成為全家唯一的經濟來源,丈夫已經顏面無存,兩人之間的隔閡也在加劇。Arati也在猶豫是否該讓女兒繼續上學。工作期間,她和一位歐印混血兒成為了好朋友,Edith既會抽煙也會抹口紅,還把Arati介紹給了善良的老闆認識。她的工作沒有保障卻一直很努力地過著,有誰能明白她的動機呢?
⑤ 薩蒂亞吉特·雷伊的作品賞析
1952年,他當上了編劇與導演,1954年攝制《道路之歌》,取材於浦山·班納吉的自傳體長篇小說,這部小說被孟加拉人視為與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朵夫》相同的作品。在20世紀初印度孟加拉的一個小村莊里。生活的艱辛使得村裡窮苦人家充滿了苦悶、憂慮與不和。哈里哈爾寫了一首首詩,一個個劇本,但到處碰壁,無法出版。六年過去了,哈里哈爾家的房子更加破敗不堪,貧窮一步不舍地伴隨著他們。無窮無盡的煩惱,糾纏著他們。富人丟了東西,就賴杜爾加偷走了,盡管妻子薩爾博加婭不願忍受這種侮辱,卻也只能拿孩子撒氣。哈里哈爾希望通過一舉成名來重振早已破落的「門第」,可是,他每月八個盧比的微薄收入,以及沉重的家庭負擔,致使他始終無法實現其各種美好的計劃,就連維持家裡人填飽肚子也做不到。他只好去異地他鄉尋找一條出路,進城去賺了一筆血汗錢,誰料回到家時,等待他的卻是巨大的災難:暴風雨把房子沖塌了,十二歲的女兒杜爾加也病死了,薩爾博加婭痛哭起來。見此凄慘情景,哈里哈爾只好帶領著妻兒離開故鄉,去另謀生路,只有杜爾加長眠在這里。本片以一位不滿十歲的少年的視線界來觀賞人類與大自然生活的共通性,是本片最突出的地方。
《音樂室》拍攝於1958年,是雷伊的第四部電影,雖然在他的作品中並不具有突出的代表性,但是我們一樣可以感受到一種朴實的力度與震撼。影片中人物一舉手一投足一個眼神,都極具吸引力,在和緩之中透出一種幾於凝滯的鈍態美感和厚重氣息。鏡頭的推拉搖移彰顯出一種井然有序的調度,運用順暢且不事張揚,大巧若拙。這種返璞歸真的純凈與特質,將使觀者忘掉情節的推動,把分散的心力收束起來和影片同步的前進,因為這時沒有心理預期的靜態欣賞本身,已經成為一種享受。
在《不可征服的人》中,那個男孩子已經長大成人,同他全家來到聖城貝拿勒斯,以後又遷居加爾各答,進了大學求學。對影片的導演來說,再現1930年前後殖民時代的印度城市似乎還需要更多的物質手段。這部影片在威尼斯獲得大獎,這一點證實一個極偉大的電影藝術家已經誕生,他使印度電影名列前茅,但這部影片又被這個三部曲的最後一部《阿普的世界》所超過,後一影片是當代電影的傑出作品之一。
1963年的《大都會》是一部說教味濃烈的科幻寓言,但是拍攝得細膩精彩,一氣呵成。在這個「大都會」中,階級嚴明,領導者 Johhan Fredersen 住在「新巴別塔」,他的子嗣 Freder Fredersen 則跟其它領導階級的子嗣一起在「人子之塔」;真正維持城市運作的勞工則居住在地底深處的「工人都市」,過著苦無天日的生活。這部片子的視覺風格相當強烈,你可以看到各種驚人壯麗的都市景觀,甚至連字幕都格外用心:訴說階級對立的文字被排列成金字塔狀,呼應著這樣的階級象徵。 M 機器的工人們,彷佛也是機器一般,做著全然機械化的勞力工作;爆炸後的 M 機器幻化成煉獄,無止盡地把人拉扯進去,這一景可以說是預先埋下了伏筆,跟之後的場景呼應。同樣在序章里,你還可以見到機器人 Futura 的位置上方,正是象徵惡魔的倒五角星,這跟中場在修道院的七宗罪雕像、後段手持金杯騎乘七頭十角獸的舞女互相呼應,象徵著這機器人的邪惡命運。事實上你可以注意到,在 Rotwang 屋內的每一扇房門、以及新巴別塔的頂部,也都有著這樣的倒五角星,揭示著這些機器、創作、發明、成就的邪惡本質。
1971年的《不負責任的伴侶》是雷伊的「中產階級三部曲」之一(前兩部為《森林中的日日夜夜》、《仇敵》)。影片劇情並不曲折,卻拍得精緻而有味道。故事大要為任英資電扇公司出口部主任的男主人公年輕英俊,並有良好的交際手腕。原本幸福的他卻因太太的小妹前來暫住而產生了強烈的人生悸動,他的感情竟然深深地凝聚在這個美麗的小姨子身上,二人產生了無可名狀的戀情。而此時,他的公司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危機,為了公司和個人的前途,他不惜損害工人的利益,和人事部主任串通製造了工人罷工事件。雖然解救了出口電器退貨危機,但小姨子卻從中看穿了他的為人,含怨離去。雖然因製作費用和環境所限,部分場面處理得有點避重就輕,然而導演的敘事和寫情手法均為一流,為本片增添了不少色彩。
⑥ 《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中雷伊究竟是什麼身世
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終於在萬眾期待中登陸中國,上映第一天票房累計就過2.1億,僅此與《速度與激情7》的首日記錄,超過港囧位居第二位,目前票房累計已經過3.32億。不過觀眾的評論分別走向兩個極端,豆瓣評分也一直再降目前為7.6分。有的認為非常好,有的認為非常差甚至是對星戰系列的一種褻瀆。
這本片子最大的謎團就是Ray(雷伊)的身世之謎,在試圖解開這個謎團的過程中小編堅定了這本電影是一本真正的好片的看法,在以下的分析中大家也許會同意小編的觀點。那麼Ray的父母到底是誰呢?大家的共識是她應該是SKY WALKER(天行者)家的孩子,但是答案在網路上流傳著這么幾個版本。
4.當Ray回到叛軍基地的時候,被Luke設置成節能模式的R2D2自動蘇醒了。
5.Luke這個名字來源於拉丁文的名字Lucas,所以毫無懸念的星球大戰是某人YY自戀的產物,這個名字的意思是Light Giving, 帶來光的人,再想想Ray這個名字。
6.BEN拿著光劍面向他的父親HAN的情節和最後Ray拿著光劍面向Luke的情節呼應。
7.HAN除了向Ray還曾經向LUKE提供過在飛船的工作,理由都是猩猩喜歡他們。
8.在宣傳片中有一段Luke說:「我們Skywalker家的人都有充沛的原力,我的爸爸有,我有,我的姐姐有,你也有」。在片中並沒有出現這段台詞,但片中唯一有機會和Luke說話的人只有Ray, 另外如果是和Ben說的話不會說小編的姐姐有,而會是說你的媽媽有。
9.從雪中遙控奪取光劍也是Ray和Luke的呼應。
10.當Ben一聽說Ray的存在以後的大驚失措,是因為他當初並不確定Ray是否真正死了而懷疑Ray的身份。
11.還有無數其他的細節等待星戰迷們挖掘,比如Ray的書架上叛軍的X戰斗機模型是從哪裡來的。
很多人說星戰8有許多情節和星戰4呼應是一種致敬,也有人說這只是一種抄襲。但小編覺得其實這些都是在隱藏著Ray的身世之謎的線索,絕不是簡單的致敬那麼簡單。
⑦ 賽爾號一共有多少部電影
電影一共四部電影。四季動畫片。暑假會出第五部電影。
1尋找火鳳凰
2雷伊與邁爾斯
3賽爾號3之戰神聯盟
4賽爾號4之聖魔之戰
⑧ 賽爾號之雷伊的死亡大電影
我猜測:雷伊死後,可能是米咔去救,賽爾號第五季已經揭開,米咔的家族滅亡了,那麼米瑞斯肯定有深不可測的力量!如果真有《雷伊的死亡》大電影,也只有光系精靈可救,其他系都互相剋制。我認為賽爾號肯定會在哪一季大結局曝出米瑞斯的家族肯定有剩下的精靈,不會完全滅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