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十部最好看的抗日電影
十部最好看的抗日電影有:《紫日》、《我的上高》、《天若有情3烽火佳人》、《明月幾時有》、《五月八月》、《太行山上》、《一個和八個》、《捍衛者》、《黃河絕戀》、《七七事變》。
抗日題材影視劇受眾定位與傳播渠道較廣。我國能在當時侵華戰斗中取得勝利離不開愛國人士的支持與付出。這些電影的製作都擁有二個宗旨,那就是貫徹革命浪漫主義和讓觀眾真正感受到抗日時期的感覺。按照今天電影的詞彙來說,這就是大片,大場面,是需要一流的特效才能支持的。而我們感受到的,是看抗日片能夠得到的滿足。
現在的我們沐浴在陽光之下,根本不可能想像到之前的戰士們是怎麼度過一段段艱難的歲月的,現在的我們也只能通過這些電影、電視劇的方式去認識他們,去感受他們當時經歷的磨難和辛苦,也讓我們看到了其中的智慧和感情。
這些電影中帶給我們新一代的人的不只是單純的感動,還有從中學到的一些教育,以及堅定了自己更加愛國的信念,一定會做一個為國奉獻、對社會有用的人。
⑵ 介紹幾部好看的抗日電影
《勝利進行曲》、《日本間諜》、《民族的火花》、《中國之抗戰》、《普通一兵》、《中華女兒》、《趙一曼》、《人民的戰士》、《劉胡蘭》、《無形的戰線》、《大地重光》、《白毛女》、《和平保衛者》、《抓壯丁》、《六號門》、《南征北戰》、《新兒女英雄傳》、《關連長》、《翠崗紅旗》、《雞毛信》、《沙家店糧站》、《渡江偵察記》、《天羅地網》、《平原游擊隊》、《董存瑞》、《鐵道游擊隊》、《為了和平》、《撲不滅的火焰》、《沖破黎明前的黑暗》、《柳堡的故事》、《寂靜的山林》、《地下尖兵》、《不夜城》、《邊寨烽火》、《紅霞》、《萬水千山》、《永不消逝的電波》、《戰斗的山村》、《英雄虎膽》、《狼牙山五壯士》、《紅孩子》、《黨的女兒》、《長空比翼》、《沙漠追匪記》、《前哨》、《烈火真金》、《糧食》、《老兵新傳》、《回民支隊》、《戰上海》、《戰火中的青春》、《星星之火》、《突破烏江》、《我的長征》、《英雄小八路》、《洪湖赤衛隊》 、《紅珊瑚》、《紅色娘子軍》、《自有後來人》、《小兵張嘎》、《舞台姐妹》、《大浪淘沙》、《沙家浜》、《獨立大隊》、《紅日》、《金沙江畔》、《地雷戰》、《軍歌嘹亮》、《兵臨城下》、《白求恩大夫》、《烈火中永生》、《地道戰》、《打擊侵略者》、《小八路》、《渡江偵察記》、《烽火少年》、《大決戰》、《巍巍昆侖》、《挺進大西南》、《東京審判》、《南京》、《太行山上》、《佩劍將軍》、《七七事變》、《血戰台兒庄》、《閃閃的紅星》、《夜襲》、《烈火金剛》、《鐵道游擊隊》、《雞毛信》、《英烈千秋》、《八百壯士》、《集結號》、《大捷》、《戰爭子午線》、《紫日》、《開國大典》、《白山黑水》、《黃河絕戀》
⑶ 推薦幾部抗日題材的電影或電視劇,特別劇情要刻畫的細膩點,我喜歡劇情片
《中國兄弟連》、《殺虎口》、《生死十日》、《大刀》。《亮劍》
《血色湘西》《功勛》《暗算》《紫日》、《黃河絕戀》、《八道樓子》、《海軍突擊隊》《記憶之城》《中天懸劍》《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雪豹》《紅日》《內線》《碟中戰》《戰後之戰》《喋血孤城》《十三省》《潛伏》《中華兒女》《絕密檔案》《沂蒙六姐妹》《海狼行動》《彭雪楓》《中國兄弟連》《血濺津門》《七七事變》《戰爭目光》 《周恩來在重慶》 《五月的鮮花》 《追夢英雄》《天大地大》 《礪劍》《重慶諜戰》《厄爾尼諾報告>
《零號特工》《亮劍》《歷史的天空》《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八路軍》《五號特工組》《狼毒花》《遠東特遣隊》《烈火金剛》《鐵道游擊隊》《新四軍》《白求恩》《軍刀》《江塘集中營》《呂梁英雄傳,》《陳賡大將》《敵後武工隊》《楊靖宇將軍》《兵變1938》暫時就想起這些
⑷ 潘長江演的抗日搞笑電影有哪些 搞笑到失去了正常的反應
潘長江應該是搞笑藝人中最不按常理出牌的你一個人,在這些人心中還是希望能夠繼續看到他,不知道為什麼潘長江總是自帶喜感,可能他也比較嚴肅,自己都不覺得好笑,但是別人會覺得很好笑啊!那麼就來簡單的看一看潘長江演的抗日搞笑電影有哪些吧?不過也是搞笑到失去了正常的反應!
電影其實沒有什麼很多實質的內容,只是通過高效的方式讓人們看到了不一樣的色彩,不過給予人們的印象什麼還是很深刻,對於潘長江是有著自己的一個認知,是有著自己的一個想像,關於潘長江本身中到底會承受什麼,本人也是和周星馳一樣,只是兩個人性格不一樣,一個是真正的開心,一個則是真正的不開心啊!
⑸ 經典抗日喜劇電影有哪些
《絕境逢生》,《三毛從軍記》,《舉起手來》,《巧奔妙逃》(又名飛虎隊)
⑹ 介紹幾部好看的抗戰喜劇電視劇
例如:《地下交通站》、《非凡英雄》、《敢死隊》等。
《地下交通站》是由英達總執導的抗戰題材的情景喜劇。由吳樾、鮑大志等人共同主演。
以下是喜劇的相關介紹:
喜劇片指以笑激發觀眾愛憎的影片。常用不同含義的笑聲,鞭笞社會上一切丑惡落後現象,歌頌現實生活中美好進步事物,能使觀眾在輕松愉快的笑聲中接受啟示和教育,以及得到愉悅的心情。
多以巧妙的結構,誇張的手法,輕松風趣的情節和幽默詼諧的語言,著重刻畫喜劇性人物的獨特性格。種類較多,常見的有歌頌性喜劇和諷刺性喜劇,如《假鳳虛凰》、《今天我休息》、《小鬼當家》、台灣影片《稻草人》和周星馳的<<喜劇之王>>等。以及內地的《私人定製》《舉起手來》《少莊主追愛記》《謊言大爆炸》等等。
以上資料參考網路——喜劇
⑺ 中國抗日戰爭電影大全
《血戰台兒庄》
中國大陸首部正面描寫國民黨抗戰的戰爭巨片,製作非常精良,公正客觀,在海外的影響力很大。影片高度還原了當時的軍服和武器,其嚴謹的程度是國內其他抗戰片遠遠不能及的(即使官方政策片《大決戰》也免不了有搞錯軍服和武器之處)。
《鐵血昆侖關》
是《血戰台兒庄》的姐妹篇,感覺遠不如《血戰》。本片曾在西班牙電影節上獲獎,並被破例連映兩場。
《梅花》
台灣四大抗戰片之一。講述八年抗戰期間百姓們的生活,帶有些詩情畫意,更難得的地方在於片子中對愛國人士的刻畫有著更深的層次,就連敗家子也有愛國的一面,可惜的是本片的日軍沒有使用日語,稍顯遺憾。ps:主題曲很經典。
《英烈千秋》
台灣四大抗戰片之一。張自忠的個人傳記,拍得有些意識形態,片尾處還對共產黨進行了貶低。
《八百壯士》
台灣四大抗戰片之一。林青霞的成名作,片中她扮演的是楊惠敏(林青霞和她本人見過面)。影片中搞錯了一些武器裝備,引起了抗戰老兵的不滿。
《七七事變》
雖然意識形態很濃,日軍也說著一口漢語,但片子拍得還比較嚴謹,主要人物包括在盧溝橋上第一個以身殉國的排長,都有確切可查的事跡,現在中國的片子很少拍得如此認真了。
《大捷》
很多人認為《集結號》是第一部表現士兵怯懦一面的國產影片,但其實早在90年代的《大捷》就已經突出了這一點。雖然是個好題材,但其實影片的拍攝水平很一般。
《三毛從軍記》
《三毛流浪記》的抗戰版,上世紀的經典搞笑巨作,片子對國民黨進行了醜化。
《天若有情ⅲ烽火佳人
》
天若有情系列的第三部,劉德華主演。
⑻ 求幾部抗日題材的喜劇片!(除了舉起手來,巧奔妙逃,三毛從軍記)
向我開炮
絕境逢生
富貴兵團
巧斗鬼子
小鬼特種兵
鬥牛
老少爺們打鬼字
財神之橫掃千軍
希望喜歡
⑼ 抗日戰爭的電影有哪些
1、《紫日》- 抗日戰爭末期(中國) :
《集結號》是一部由馮小剛執導,張涵予、王寶強、廖凡等主演的傳記、歷史、劇情類型的電影,於2007年12月20日在中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解放戰爭時期,連長穀子地探明當年集結號的真相,為九連犧牲的戰友們爭取榮譽的故事。
2008年,張涵予憑借該片獲得第45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劉恆憑借該片獲得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2009年,該片獲得第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獎;同年,該片獲得第2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馮小剛憑借該片獲得最佳導演獎,呂樂憑借該片獲得最佳攝影獎,王黎光憑借該片獲得最佳音樂獎。
⑽ 經典國產電影抗日戰爭舊片有哪些
《一江春水向東流》(1947年)
電影內容:上海某紗廠女工素芬,賢淑善良,在夜校讀書時,結識教師張忠良,結為夫婦。婚後一年,抗戰爆發,孩子呱呱墜地,取名抗生。忠良參加救護隊,奉命隨軍轉移。忠良在南京險遭敵人槍殺,後來又被敵人俘虜,備嘗艱辛。家鄉淪陷後,忠良的弟弟忠民及其在鄉村小學的同事婉華加入了游擊隊;他們的父親被敵人活活弔死;素芬帶著孩子和婆婆被迫逃回上海。素芬進了難民收容所,悉心照管孤兒。
《八千里路雲和月》(1947年)
電影內容:女學生江玲玉在上海某大學就讀。抗日戰爭爆發後,玲玉不顧姨母和表兄周家榮的阻止,毅然參加救亡演劇隊,沿京滬線宣傳抗日。不久,她與同隊青年音樂家高禮彬相愛。抗戰勝利後,玲玉與禮彬成婚。是抗戰中難得的喜劇片。
《地道戰》(1965年)
抗日電影內容:1942年,日軍對冀中抗日根據地發動大「掃盪」。當地高家莊群眾在黨支部書記高老忠、民兵隊長高傳寶的領導下,及時應變,把土洞、地窖改造成幾家相通的多口地道。某夜,黑風口據點的日軍偷襲高家莊,高老忠為敲鍾報警獻出了生命,地道遭到破壞,幸虧區長趙平原帶領游擊隊和民兵及時趕到,群眾倖免於難。次年初夏,日偽特務冒充武工隊混進庄內刺探情報。
《鐵道游擊隊》(1956年)
電影內容:抗日戰爭時期,一支由劉洪為大隊長、李正為政委的鐵道游擊隊,活躍於山東臨城、棗庄一帶鐵路線上。日本侵略軍小林部隊及其特務隊長岡村視他們為心腹之患,千方百計進行圍剿。不久,抗戰勝利,李正傷愈歸隊,率隊赴臨城阻遏國民黨軍隊北上,救出了芳林嫂,並迫使小林殘部投降。
《平原游擊隊》(1955年)
電影內容:1943年秋,為粉碎日本侵略軍「掃盪」華北抗日根據地的陰謀,游擊隊隊長李向陽奉命牽制日軍駐守縣城的松井部隊,阻敵進山增援,同時保住李庄的糧食。松井恐老窩有失,被迫撤出李庄急返。最終李向陽終於全殲松井部隊。
《地雷戰》(1962年)
為對付地雷陣,日軍中隊長中野特地從青島搬來了工兵,攻入趙家莊,大肆燒殺搶掠。趙家莊的民兵總結了教訓,不斷改進地雷技術,使敵人的工兵無法起雷。麥收季節,日偽軍乘聯防民兵搶收麥子的機會,又一次偷襲了趙家莊,擄走一部分村民。他們讓被俘村民在隊伍前踩地雷,再次進攻趙家莊。趙虎領導民兵巧擺地雷陣,用子母雷、連環雷、釘子雷、碎石雷、鐵夾子雷、頭發絲雷等各種各樣的土造地雷打擊敵人。在八路軍主力部隊的配合下,經過一場激烈的戰斗,終於解救了被俘的群眾,全殲進犯之敵。
《血戰台兒庄》(1986年)
電影內容: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軍製造了駭人聽聞的「南京慘案」後,改編了華中方面軍戰斗序列,新任司令官一到任,即打算與華北方面軍南北夾攻,合圍徐州,一舉打通津浦線。與此同時,國民政府軍第五戰區司令官李宗仁也飛抵徐州,部署這一重大戰役。中國守軍堅守二十餘日,傷亡慘重。最終幾百名日軍傷殘士兵絕望地剖腹自殺,引火自焚。
《紅高粱》(1987年)
電影內容:抗戰初期,「我」奶奶——山東高密縣某村一個美麗的姑娘九兒,被貪財的父親嫁給有麻風病的燒酒坊主李大頭。當花轎經過一片高粱地時,遇上了劫路的土匪,危急時刻,「我」爺爺轎夫余占鰲率眾殺了土匪,救了九兒,經過一番波折,兩人終於成為夫妻。不久,日本侵略軍進了村,激起了村民們強烈的仇恨和反抗情緒。在九兒和余占鰲的帶領下,燒酒坊的伙計們用自製的土槍土炮在高粱地里伏擊日軍的軍車。
《國歌》(1999年)
電影內容: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軍佔領了東三省,大批學生流亡關內。田漢、聶耳正在籌備一部抗日題材的話劇《亂鍾》,此間,他們結識並邀請流亡在滬的東北學生參加演出,不料《亂鍾》的正式開演被「一·二八」淞滬抗戰的炮火聲打斷,東北學生齊白山、林雪麗積極投身前線,田漢、聶耳等藝術家在中國共產黨的指揮下也奔赴戰場,用電影記錄下抗日軍民的感人畫面。目睹了戰斗的慘烈與悲壯,田漢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他與聶耳決心以創作藝術作品來鼓舞人民抗戰。一部新創作的抗日電影《風雲兒女》誕生了,這時突然傳來齊白山和林雪麗犧牲的消息,田漢等人心情悲痛、五內俱焚,激情之下田漢寫下了《風雲兒女》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
《黃河絕戀》(1999年)
電影內容:黃河絕戀》是馮小寧導演繼《紅河谷》之後創作的又一部以戰爭和愛情為主題的影片。同他以往的許多作品一樣,馮小寧在片中貫穿對戰爭與人性的思索,把主人公置於生死絕地,在冷酷無情的環境中突出了他們心中燃燒著的生命火焰。影片圍繞驚險的護送過程展開,充分展示了人物之間的個性沖突和心靈溝通,在洶涌澎湃的黃河壺口瀑布邊演繹了一曲雄渾壯烈的贊歌。全片以回憶為線索,創意獨到、場面壯觀、風光瑰麗,強烈激昂地謳歌了中華民族抵禦外來侵略者所表現出來的不屈不撓的英雄氣概和對國際友人的真摯關愛,是一部融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於一體的優秀影視作品。
《舉起手來》(2005年)
《舉起手來》是由中國兩大笑星郭達、潘長江攜手打造戰爭喜劇巨片。該片2005年上映,是導演馮小寧的第一部喜劇電影。該片延續了馮小寧對戰爭題材情有獨鍾的偏好,講述的是一位農民和幾位八路軍戰士,為了保護國寶與一群日本兵展開周旋,並徹底消滅日本鬼子的故事。本片上映於2005年6月23日。
拓展資料:
抗日戰爭電影(1937-1945),1937年以後,中國進入全面抗戰時期,電影創作主要圍繞民族戰爭這一主題展開。其中有宣傳軍民團結的《好丈夫》,描寫附逆分子覺醒的《火的洗禮》,揭露日軍在東北滔天罪行的《日本間諜》。
港電影也注入了時代血液,拍攝了《血濺寶山城》《民族的吼聲》《孤島天堂》等影片。 馮小寧的中國抗日戰爭三部曲其中的《黃河絕戀》,《紫日》也是抗日戰爭的代表作之一。
參考資料:網路—抗日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