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阿凡達之前有哪些3d電影
《愛情的力量》1922年第一部膠片3D黑白電影
《非洲歷險記》1952年第一部彩色3D電影
《終結者2》1996年迷你版3D續集
《深淵幽靈》3D紀錄片
《極地快車》2004年
《四眼天雞》2005年
《阿凡達》2009年
『貳』 第一部公開放印的3D電影是哪一年片名是什麼
根據《外灘畫報》報道,關於3D電影的最早嘗試,可追溯至19世紀末電影發明之初。當時,英國電影先驅者威廉·弗萊斯·格林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套放映與觀看3D電影的設備。直到1922年9月27日,世界上第一部膠片3D黑白電影《愛情的力量》在洛杉磯大使飯店公映,這也是3D電影的第一次商業化運用。但是遺憾的是,隨著二戰的爆發,3D電影並沒有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1996年。導演卡梅隆對3D電影進一步的探索,當年,他為《終結者2》製作了一部迷你版的3D續集
2000年,卡梅隆首次與好萊塢著名攝影師文斯·佩斯取得聯系,隨後兩人開始研發新型3D攝影機,並在次年的3D紀錄片《深淵幽靈》中得以應用。
《阿凡達》的橫空出世標志著3D電影開始走上高投入、高產出的新道路。2009年也被業內稱為新時期的「3D元年」
『叄』 4D電影與3D電影的區別
1、4D電影比3D電影多了燈光(電影里的閃電),音響(全立體聲,每個座位上都有喇叭,根據電影情節的不同而發聲處也不同)
2、片源的區別:3D電影一般是長的電影,注重的是情節,其次才是3D效果。而4D一般只有十幾分鍾,注重的是效果,情節都是很簡單的甚至沒有情節。
3、4D電影會根據電影情節,會有水雪霧(從影院頂層噴水霧或者雪花),還有震動(根據電影情節適當震動),而3D電影沒有。
3D電影是利用人雙眼的視角差和會聚功能製作的可產生立體效果的電影。出現於1922年。
這種電影放映時兩幅畫面重疊在銀幕上,通過觀眾的特製眼鏡或幕前輻射狀半錐形透鏡光柵,使觀眾左眼看到從左視角拍攝的畫面,右眼看到從右視角拍攝的畫面,通過雙眼的會聚功能,合成為立體視覺影像。
4D電影是立體電影和特技影院結合的產物。除了立體的視覺畫面外,放映現場還能模擬閃電、煙霧、雪花、氣味等自然現象,觀眾的座椅還能產生下墜、震動、噴風、噴水、掃腿等動作。
這些現場特技效果和立體畫面與劇情緊密結合,在視覺和身體體驗上給觀眾帶來全新的娛樂效果,猶如身臨其境,緊張刺激。
『肆』 電影院3D電影原理是什麼
3D電影就是立體電影,原理就是:
用兩個鏡頭如人眼那樣的拍攝裝置,拍攝下景物的雙視點圖像。再通過兩台放映機,把兩個視點的圖像同步放映,使這略有差別的兩幅圖像顯示在銀幕上,這時如果用眼睛直接觀看,看到的畫面是重疊的,有些模糊不清,要看到立體影像,就要採取措施,使左眼只看到左圖像,右眼只看到右圖像。
從放映機射出的光通過偏振片後,就成了偏振光,左右兩架放映機前的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互相垂直,因而產生的兩束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也互相垂直,這兩束偏振光投射到銀幕上再反射到觀眾處,偏振光方向不改變。
觀眾使用對應上述的偏振光的偏振眼鏡觀看,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機映出的畫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機映出的畫面,這樣就會看到立體景像,這就是立體電影的原理。
(4)膠片3d電影擴展閱讀:
1、1839年,英國科學家查理·惠斯頓爵士根據「人類兩隻眼睛成像不同」的現象發明了一種立體眼鏡,讓人們的左眼和右眼在看同樣圖像時產生不同效果,這就是今天3D眼鏡的原理。
2、而最早出現立體電影的是在1922年。這種電影放映時兩幅畫面重疊在銀幕上,通過觀眾的特製眼鏡或幕前輻射狀半錐形透鏡光柵,使觀眾左眼看到從左視角拍攝的畫面,右眼看到從右視角拍攝的畫面,通過雙眼的會聚功能,合成為立體視覺影像。
3、立體電影照片可應用到藝術人像寫真、個性婚紗攝影、時尚兒童攝影、寵物寶貝攝影、商業產品攝影、室內裝潢攝影、建築雕塑立體展示、旅遊風景攝影等等。
『伍』 第一部3d電影叫什麼名字
世界上第一部3D電影是《愛情的力量》,遺憾的是,影片很早之前就已經遺失了。早期的3D電影都是以展示立體效果為主,片中常以指向觀眾的槍、扔向觀眾的物體為噱頭。
1952年,講述非洲探險的《非洲歷險記》被認定為是史上第一部真正的3D長片。該片的口號是「獅子在你腿上,愛人在你懷里」。盡管《生活》雜志在當時稱該片「廉價、荒謬」,但觀眾們仍然熱情地擠進電影院去體驗片中的「自然視角」。
3D電影發展歷史
1962年,中國的天馬電影製片廠拍攝了國內第一部3D立體電影《魔術師的奇遇》,桑弧導演,陳強主演。後來又陸續出現了《歡歡笑笑》《快樂的動物園》《靚女阿萍》《俠女十三妹》等。
1985年,《魔晶戰士》成為世界首部3D動畫長片。
2004年,第一部IMAX 3D長片《極地特快》誕生。該片在2000塊普通2D銀幕上放映,3D IMAX銀幕只有75塊。然而就是這75塊3D IMAX銀幕,獲得的票房佔全片總票房的百分之三十。3D+IMAX的「超強組合」,讓發行方看到了巨大的商業潛力。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立體電影
『陸』 電影院里的數字版、膠片版、3D版分別是什麼意思
數字版就是以數字信號記錄畫面,聲音的電影內容,是以一台數字放映機也可以叫投影機放映電影。操作簡單就跟放DVD差不多,開機後就不用管它了, 畫面清晰,明亮但刺眼,對眼睛不好。立體聲效果不如膠片機。
膠片版是以膠卷記錄的畫面,聲音的電影內容,寬度樣子就跟135交卷的一樣,一部100分鍾電影大約不到2700米,大本分5---6本是要以二台膠片放映機人工裝片交替放映,操作需要人工,比較操心,畫面柔和,立體聲效果音是最好的。
3D版就是立體電影,需要戴立體眼鏡看的,現在都是以光學數字製作立體版的。實際應該叫3D版數字電影。
3D版同前二個是不同,是必須戴眼鏡才能看清畫面的,不戴眼鏡看畫面是重影,聲音同數字版電影一樣。
『柒』 數字電影和膠片電影什麼意思4D電影和3D的電影有什麼區別謝謝了
數字電影和膠片電影的區別就是:存儲方式不一樣、播放方式不一樣,數字電影的存儲和傳輸都是用硬碟來完成,膠片電影需要用膠片拷貝存儲,數字電影播放直接是伺服器播放,中間不需要倒片、掛片,播放一次完成,比膠片方便多了。4D電影是指畫面、聲音、包括場景都是立體的,簡單說就是不單是聲音、畫面立體,場景比如說下雪地震你都可以感覺到,3D電影主要是指視覺效果是3D 有立體層次感。
『捌』 3D與IMAX3D電影的區別
3D與IMAX3D電影的區別
1、概念不同
3D是一種成像技術,而IMAX3D則是一種放映技術。
2、屏幕解析度不同
3D的屏幕解析度一般在2K左右。
IMAX3D分數字IMAX和膠片IMAX,前者解析度可達6K,是普通屏幕的3倍。後者則有著8K的驚人解析度。
3、膠片格式不同
3D一般使用傳統的35mm膠片。
IMAX3D前期使用特殊的65mm膠片及其IMAX專用攝影機拍攝,後期沖印成70mm膠片格式。
4、效果不同
3D是將二維平面化的電影轉化為3D立體格式,給人逼真的觀影感受。
IMAX3D除了可以具有3D的效果,畫面也更大、圖像更清晰。
『玖』 電影《阿凡達》數字、膠片、3D都有什麼不同
上面的都是在亂說-
-
首先數字和膠片是指放映的載體,一種是傳統膠片放映,一種是數字拷貝的放映,簡單點比喻就好像一個是要膠卷的相機
一個是數碼相機
3D的就是指立體電影,平常的電影都是平面的,3D的能讓觀眾感到更真實,就像是真的存在在你面前一樣
另外3D的電影也分膠片和數字兩個版本的,有些影院用的是膠片有些用的數字,至於區別,其實膠片有膠片的好處,數字有數字的好處,膠片清晰度同等情況是比數字高的,但膠片拷貝成本高,再加上膠片的放映多後膠片就會出現刮痕,這就是為什麼有些老電影播放時會有黑斑等東西出現,由於成本也高,所以現在很多影院都改數字的了
數字的優勢就和膠片相反,成本低,但數字的據說比膠片的亮度要高一些等等.究竟哪個好,這個也沒定論的,LZ無防挑家好點的影院觀看便是.
至於你補充的問題.確實是有3個版本,一個2D,也就是平時常看的那種電影,一個是3D,就是立體電影.上面已經解釋過了.至於IMAX你可以理解為大屏幕的電影,一般IMAX的屏幕都有五六層樓那麼高,當然有機會看IMAX最好,但全國也就11個地方有.眼鏡的電影院提供的,看完要歸還.
票價各地不一,幾十到一百多不等,你可以向當地電影院咨詢一下
『拾』 請問3D和膠片電影有什麼區別
3D是指三維空間。國際上是以3D電影來表示立體電影。
人的視覺之所以能分辨遠近,是靠兩隻眼睛的差距。人的兩眼分開約5公分,兩隻眼睛除了瞄準正前方以外,看任何一樣東西,兩眼的角度都不會相同。雖然差距很小,但經視網膜傳到大腦里,腦子就用這微小的差距,產生遠近的深度,從而產生立體感。一隻眼睛雖然能看到物體,但對物體遠近的距離卻不易分辨。根據這一原理,如果把同一景像,用兩隻眼睛視角的差距製造出兩個影像,然後讓兩隻眼睛一邊一個,各看到自己一邊的影像,透過視網膜就可以使大腦產生景深的立體感了。各式各樣的立體演示技術,也多是運用這一原理,我們稱其為「偏光原理」。
膠片電影是普通的膠片電影,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觀影效果,3D的更逼真更真實,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膠片電影則達不到這種感覺,至於聲音方面差別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