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的兄弟叫順溜是哪個劇組拍的
我的兄弟叫順溜片名:我的兄弟叫順溜
時間:2008年9月2日開機
首映:2009年6月18日央視一套19:55兩集連播
7月1日東方衛視、山東衛視、江西衛視、天津衛視、南寧衛視黃金檔播出
2009年7月11日起CCTV-8 19:30三集連播
類型:連續劇
題材:戰爭/軍事
地區:中國大陸
主演:王寶強 張國強
語言:國語(帶部分方言) 日語
片長:26集(每集約45分鍾)
收視率:5.7%
片尾曲:我親愛的兄弟
出品單位:北京小馬奔騰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南京軍區政治部前線文工團
製作人員
出品人:李罩數凳明 應志琪 吉曾和
總製片:張申燕
監制:柳江南 蔡敦成 張文武 徐華 陳菲 田紅年 雲燕 劉郡 孔令泉 王艷平
總監制:李洋 楊玲玲 萬克 韓國強 陳梁 曾國歡 畢述林 康寶 鍾麗芳 高晗 李莉
總策劃:唐蒙 程關生 高山 祝麗華 楊文紅 霍振江 張曉建 陳永光 陳建德 袁力麗 王長利 張援朝 孫雅娟
製片人:嵇道青 蔡傳道 邵嘉強 徐煒 李立功
軍事顧問:李祥雲
責任編輯:李偉
責任製片人:李長江
化妝設計:李安
服裝設計:錢小松
攝影:陸一帆 李好 孫俊超
導演:花箐
編劇:朱蘇進
導演簡介
花箐,1963年10月出生於中國江蘇淮安,1989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
1990年,第一次擔任故事片《北京,你早》攝影指導工作。因此片的成功,躋身中國電影攝影指導行列。
從1990年到1996年,花箐擔任了六部故事片的攝影指導工作。
1995年以後,花箐從電影攝影指導工作轉向廣告片和MTV的製作。其間,他還為中央電視台製作了大量頻道包裝宣傳片。
2001年,花箐為中國廣西電視台製作拍攝的形象宣傳片《山篇 水篇 海篇》,獲得了2001年第31屆莫比電視廣告節最高獎金獎,2002年中國電視畢衫星光獎一等獎。
2003年,花箐籌備並拍攝了故事片《楠溪江》。
2005年,花箐擔任電影《頤和園》的攝影執導工作。
2008年,花箐擔任《我的兄弟叫順溜》導演。
演員名單
王寶強[1] 飾 順溜(陳二雷)
張國強 飾 陳大雷
戰菁一 飾 荷花
郝蕾 飾 順溜姐姐
黃詩佳 飾 順溜姐姐(童年)
徐洪浩 飾 翰林(文書)
孫遜 飾 三營長
霍青 飾 一分區劉司令(劉強)
楊子驊 飾 吳大疤拉(吳雄飛)(偽軍司令)
常鋮 飾 李歡(國軍55師師長)
寧曉志 飾 大司令
鄭玉 飾 政委
劉圓圓 飾 小王記者
馬境 飾 吳妮
淺野長英(耿長軍)飾 坂田(日軍少佐)
董波 飾 山本泰一郎(日軍狙擊手)物旅
楊山 飾 三排長
葉鵬 飾 連長
許新宇 飾 排長
蘇小丁 飾 班長
米岡 飾 石原(日軍華東總司令)
馬衛軍 飾 松井(日軍軍官)
談天 飾 副官(偽軍)
蘇東生 飾 老宋(維持會長)
郭曉秋 飾 參謀長(國軍參謀長)
小侯勇 飾 順溜姐夫
王曉 飾 順溜母親
參加演出
徐丹丹 葉挺 王志 庄羽 郭磊 紀卓瑜 劉帥 趙陽 陳庭輝 吳小蒙 鄭嘯螢 趙智 董明 張呈祥 陳忠志 李竹 吳言
② 在國產抗戰劇中,中國人飾演日本人可以排名前十的有哪些
喜歡看抗戰劇的朋友們,可能對窮凶極惡的日本鬼子特別有影響!而在革命題材閉敏的電影電視作品中,由於劇情的需要,就要有人來飾演日本人。像矢野浩二這樣願意為藝術而獻身的日本人並不多,而抗戰片中的日本人大多數都是中國人飾演的,今天就讓我們來盤點一下,那些飾演「日本鬼子」的中國人。
1.馬衛軍
看到他,大家一定特別熟悉了吧?也是一位老戲骨,飾演日本人的專業戶,他自學了日語,出道以來一直就是飾演的日本人,而且都是日本將軍。他有一種趾高氣昂的氣質,以及冷峻不禁的神態,所以演起日本人來特別有感覺!
楊清文在《亮劍》里也有出色的表現,出演的日本將軍。而在《殺虎口》飾演的日本「狙擊之王」山崎,《永不磨滅的番號》中的寺內勇,也被觀眾們戲稱為「不是日本人的日本人」。
以上三位雖然不是日本人,但演起日本人來那叫一個傳神,很遭人恨!不過也證明他們的演技特別好!比敬態起現在的小鮮肉要強多了
③ 中國人扮演的日本人,在國產抗戰劇中最成功,能排到前十的有哪些
自從抗日劇出現開始,鬼子專業戶就成為一個新的代名詞,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到如今,陪伴抗戰劇一路走來的。
就是那些深入人心的鬼子專業戶們,要說起最為成功飾演日本的,我看過的作品中,我認為有以下扮演的日本人最成功的:
楊聯春2005年李幼斌版《亮劍》里的筱冢義男還記得不?日軍第1軍司令官,長期駐扎華北,特工隊大佐山本一木的上司。他最先重視起李雲龍,提出給李雲龍畫像。
2014年,在田七導演的公益電影《金甌》中飾演一位畲族便衣刑警雷霆。計春華是個形象突出,表情兇悍,演戲非常認真的人,品性很憨厚,談吐頗率真,是個很隨和的人。
生活中,說說笑笑,很健談,並不像在諸多影片中飾演的反面人物那樣可怕。計春華形象突出,光光的腦袋,兇悍的表情,演好人實在艱難,不過演的壞人卻是深入人心;不少新生代演員受到其指點,做出不少貢獻。
④ 演抗日戰爭的男演員有哪些
李幼斌、張子健、王挺、於震、矢野浩二等。
一、李幼斌
矢野浩二,男,1970年1月21日出生於日本大阪府,在中國發展的日本籍影視演員,主持人。
2000年,首次參演中國電視劇《永恆戀人》。 2008年8月4日,加入湖南衛視綜藝節目《天天向上》主持團。 2011年,獲得《環球時報》頒發的」2010全年最優秀的外國藝人「獎,成為首位獲得此獎的日本人;同年十月,在日本出版了個人日文自傳《大陸俳優》。 2012年,出演電視劇《盛宴》。
代表作:《烽火雙雄》、《少帥》、《戰神》。
⑤ 馬衛軍是中國人嗎
馬衛軍,1956年12月3日出生,影視演員,代表作:《緊急剎車》《戴勛章的走私犯》《南京!南京!》等。
電影:《緊急剎車》、《帶勛章的走私犯》《南京南京》
話劇:《香港大亨》、《神帽》、《大幕已經拉開》、《死環》、《死要面子》、《揚漢秀》、《十五的月亮》、《扎西啦母的廢墟》
電視劇:
《小白鷺回來吧》、
《斷線之後》、
《江油烽火》、
《紅岩》、
《太陽城的召喚》、
《死刑已經判決》、
《帶刺的玫瑰廳飢》、
《難忘的年華》、
《邪惡的黑森林》、
《魔鬼的荒漠》、
《中國兄弟連》、
《走出荒漠》、
《呼喚青山》、
《潘金蓮》、
搏彎《巴拿馬行基伏悶動》、
《橋殤野史》、
《上海人在東京》、
《我的兄弟叫順溜》飾日軍松井聯隊隊長 合作演員:王寶強 張國強
⑥ 電影雪豹主演是誰
雪豹 (2010)
主演: 文章 / 陶飛霏 / 朱傑 / 潘泰名 / 於震 / 杜玉明 / 喬鵬樾 / 吳秀波 / 侯天來 / 馬衛軍 / 王奎榮 /張政勇 / 黃俊鵬 / 何政軍
類型: 劇情 / 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首播: 2010-07-08
⑦ 大客棧村上大佐扮演者
大客棧演員大佐是馬衛軍扮演的。芹褲
同時他也是抗日劇里的『大佐專業戶』。
馬衛軍,1956年12月3日出生於甘肅酒泉,中國內地著名男演員。
2014年,出演抗戰愛情劇《我叫劉傳說》。2015年,參演電影《激戰》中飾演野村大佐。2017年,參演中國西部電影《逆路》。2021年,參演的醫療劇《一起深呼吸》播出。2022年,在電視劇《運河邊的人們》中飾演楊開泰。
代表作品有《火線三兄弟》《鎖定美軍特使》《槍神傳奇》《我的兄弟叫順溜》等多部電視劇作品。
《大客棧》是由車父執導,韓棟、左小青、小叮當等主演的抗戰劇。
該劇講述了林卓英為完成任務留守趙紫蘭的客棧並應對各路試探,成功組織抗日小分隊與日本人周旋的故事。
劇情簡介:
1940年,日佔偽滿洲國哈爾濱城。深受日本人信任的哈爾濱最大客棧女嫌判簡掌櫃漂亮寡婦趙紫蘭,錯將共產黨從延安派遣到哈爾濱執行接應抗聯任務的干將林卓英,誤認成死去五年的丈夫。為了完成使命,林卓英將錯就錯,冒充趙紫蘭男人,留守客棧。
他成功應對各路試探,安全潛伏,恪守紀律底線同時用大義逐步感化趙紫蘭。二人將失散的抗日武裝齊聚客棧,一支全新的抗日小分隊成立。他們劫糧倉沖喊救濟百姓和狡猾的日軍司令村上鬥智斗勇。
村上布下驚天陷阱,在萬難之中,他們卻最終發現日軍暗中進行的足以顛覆戰爭的冰血計劃。冰血計劃事關新型重金屬能源,為摧毀冰血計劃,抗聯眾人犧牲,趙家客棧成為眾矢之的。林卓英用生命保護了趙紫蘭。趙紫蘭繼承林卓英的遺志,敵人不亡,戰斗不止。
⑧ 電視劇麥香她爹的扮演者是誰
電視劇《麥香》的爹麥子黃的扮演者是馬衛軍亂激
馬衛軍,1956年12月3日出生,著名影視演員。多次出演反面人物,演技逼真鬧雀,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2014年馬衛軍參嘩彎襪演愛情劇《我叫劉傳說》,2015年參演電影《雪豹》中飾演近衛文。 2017年參演中國西部電影《逆路》。 代表作品有《火線三兄弟》、《我的兄弟叫順溜》等多部電視劇作品。
⑨ 雪豹的演員表以及演員圖片
1、周衛國(男主角)——演員:文章
曾在中央軍校學習,畢業後被派往德國留學。在南京保衛戰失敗後痛失戀人蕭雅,負傷逃亡到清風寨,落草為寇。恨鬼子入骨,帶領清風寨的兄弟們一連打了一線天伏擊戰、騎風口之戰兩場以少許兵力全殲鬼子的戰役,由此在鬼子里的名聲越來越大。最終成為優秀八路軍指揮官悄橘。
與周衛國這個職業軍人不同,書卷氣啟物團很濃的張楚專攻製造武器。
⑩ 演「鬼子」最深入人心的6位男星,被騙了好久,以為他們是日本人
建國以來,熒幕上不乏 「抗日題材」的作品,比如中年的 《平原游擊隊》、《 三進山城》、 《鐵路游擊隊》等。
進入新千年後,內地影視行業崛起,抗日劇更是如雨後春筍,後來甚至一度演變成「抗日神劇」。
在這些劇中,有很多「鬼子」形象,有些是邀請日籍演員扮演,有些是由本土演員擔綱。很多本前正土演員由於演技太好,演得太過深入人心,而一度被誤會是日本人。
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盤點一下演日本人最出色的6位男演員。
排名不分先後
一、方化
方化原名方德海,1925年出生於遼寧大連,1994年因病離世,享年69歲。
從1947年開始出演電影,到去世那年還在姜文的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里客串,他的藝齡長達47年。早年,他與劉江、葛存壯、陳強、項堃是電影里常見的「五大反派」。
方化小時候被家人寄予厚望,希望他將來做一名商人,賺錢改善家裡的環境。中學畢業後,他按照父親的意思考入大連商業學堂,但畢業後他並沒有下海,而是到了東北電影製片廠的前身株式會社滿洲映畫協會攝影科做了一名小工。
抗戰勝利後,方化經人介紹開始投身舞台演話劇。1947年,他被選中出演電影 《 松花江上 》,飾演的是反派角色日本伍長。
該片是他的處女作,也是他反派生涯的開端,從這個時候起他正式改名為方化。
當年方化在大連商業學堂學習時,學校有很多日本人插手教育,態度囂張而蠻橫。這些形象對於他之後刻畫「鬼子」有一定的助力作用。
後來他先後出演了《哈爾濱之夜》里的松田、《平原游擊隊》里的松井、《甲午風雲》中的伊東佑亨、《三進山城》里的小野等日本軍官形象。
他常常兩眼放著凶光,把人物的殘暴和毒辣演繹得惟妙惟肖,多部影視作品的累積,讓他一步一步成為稱霸銀幕的「鬼子王」。
因為演了太多次鬼子,「運動」開始後,他被下放到農村改造慧純悔。多年後被調回 長春電影製片廠,之後長春製片廠翻拍《 平原游擊隊 》,所有的角色都換成了新人演員,只有松井一角因為挑不到更適合的人,依舊由49歲的方化擔綱。
方化幾乎是一輩子都在反派里打轉,69歲的時候終於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演了一次正面人物。
姜文是方化的粉絲,他曾在采訪說自己對演員有認知就是從方化開始的。當他決定拍攝《陽光燦爛的日子》時,第一時間向方化發出了邀請。老爺子特別激動,直給姜文鞠躬,說: 謝謝你給了我第二次藝術生命。
本來方化只是客串,戲份並不多,但他提前找姜文要了服裝,天天穿著它在家裡走著、練習著。
遺憾的是,這部影片還沒有上映,他就因病離世了,終究沒有看到自己演的將軍。
二、 陸鵬
陸鵬19 68 年出生於 江蘇徐州,2005年在《亮劍》中出演山本一木一角而被觀眾熟知。
陸鵬是 娛樂 圈少有的高學歷,他是02級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學院的研究生,後在北京師范大學電影學院攻讀博士學位,精通英語和日語。
他褲脊也算半路出家,在從事影視劇表演工作前,他是有著12年教齡的大學講師。2005年,他出演《亮劍》中的山本一木正式開始了自己的演藝生涯。
山本是一個有 軍事頭腦、非常可怕的對手,陸鵬憑借扎實的演技以及純熟的日語,將這個角色演得鮮活立體,讓人恨得牙癢癢。
劇播完之後,不少觀眾以為他就是一個日本人。
在這之後,他 又 出演了《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里的矢野毅,《草原春來早》里的板垣征郎,《軍刀》里的山田,《百年榮寶齋》里的井上村光,《松花江上》里的川口正雄,《箭在弦上》里的竹木純一等角色,儼然已成為「鬼子專業戶」。
據說拍攝《松花江上》時,陸鵬飾演的「川口正雄」本來只在前31集中有戲份,因為表現得太出色,導演陳國軍不斷讓編劇給他加戲,一直讓他「活」到了大結局。
陸鵬的眼睛比較小,但眼神銳利,非常適合塑造狡猾、城府深的鬼子形象。
除了外型,一口流利的日語也是他扮鬼子得天獨厚的優勢。
三浦研一曾評價他:日語說得比日本人都好。
三、盧芳生
2011年 《 永不磨滅的番號 》播出,在劇中飾演日軍團長山下奉武的盧芳生引起了觀眾的注意,有人問這是他的原聲嗎?他會日語嗎?
答應是肯定的,他不僅會日語,還在日本生活過11年。
盧芳生 1978年出生於上海,在上海讀完小學後,其父作為交換教授到日本九州國際大學教學,盧芳生也一同前往。在日本完成了高中學業後,他考入 日本千葉大學讀了 經濟管理系。
畢業後他非常順利地在當地找到了一份白領工作,本以為以後的人生軌跡會按部就班地往下繼續,不曾想有星探發掘他勾起了他的表演欲。
2002年,在父母強烈反對的情況下,24歲的盧芳生還是毅然回了國,准備學習表演。
因為沒有表演基礎,他一開始只報了北電 進修班,與黃渤是同學。後來他又參加了考試考到了本科班,與 劉亦菲 、羅晉、 朱亞文 、 江一燕成了同班同學。
由於是二次上大學,他比班裡的孩子都大不少,比羅晉大3歲,比朱亞文大6歲,比劉亦菲大了9歲。
讀了四年本科之後,盧芳生又考了研究生,畢業已經三十齣頭了。
2011年他在 《 永不磨滅的番號 》里演日本軍官開了先河之後,又在《 黑狐 》、《 中國騎兵 》、《 獨狼 》、《 剃刀邊緣 》等多部劇中演日本人。
從此,他在反派的路上越走越遠,哪怕是偶爾演個皇帝,都是腹黑型的。
他的演技是值得肯定的,雖然一直算不上大紅大紫,但作品觀賞性都是很強的。
四、 馬衛軍
馬衛軍,1956年出生在甘肅酒泉。
很多人認識他是因為《雪豹》里的近衛文,但其實他出道很早,本是話劇演員的他,早在80年代就已經通過《 紅岩》、 《戴勛章的走S犯》等劇中嘗試向大小熒幕進軍了。
但在這些劇中,他一直是不出彩的配角設定,劇播出之後對他的名氣並沒有很大的提升。
此後的十幾年,只要劇團里沒有表演任務,他便會出來接戲過戲癮。90年代後期,珠江電影製片廠製作的《安居》和《天字碼頭》等電影里他都驚鴻一現過。
馬衛軍同樣在日語方面造詣頗深,能說一口流利的日語,加上本身有多年的話劇功底,在演鬼子上非常有優勢,出來的成品單從口型上就贏了一大半。另外,他在演出之前查閱了大量的 歷史 文獻,每一個角色都盡量還原最真實的一面。
馬衛軍曾在采訪中表示,他不接「神劇」,那種手撕鬼子的戲他是不能接受的。他說每次接戲前要先看劇本,他能理解藝術的表達要把咱們自己寫得強大一些,但也必須是一半一半,不能把抗戰表現得跟玩似的。
他說他接的戲90%是以他的死來劇終。
五、 楊清文
楊清文1961年出生於河北承德,高中畢業後沒有考上大學,開始以跑貨車為生。
80年代初,日本柏市與河北發展成友好城市,預感到有商機的他買了台收音機,每天雷打不動地跟著廣播學習日語。為了快速搭上時代的順風車,他還去報了夜校學習日語,經過兩年時間,終於能聽說讀寫了。為了能用上日語,他把貨車賣了買了計程車,想著能拉拉日本客人,但硬是沒有遇到。
跑了多年計程車後,楊清文小米換步槍換了一輛大客車, 專門拉客人去 承德風景區 ,有時候也會拉一些過去拍戲的影視劇劇組。時間久了,有的製片人會在劇組差群眾演員的時候會拉上楊清文客串一把沒有台詞的角色。
1996年,他拉《天球傳奇》劇組進山,又客串了一次,這次還有了台詞。不久導演告訴他劇組的資金運轉不周了,要他幫忙借錢,劇組把三輛大車抵押給他。一心想改變現狀的他回家跟妻子商量了一下,借到幾十萬給了導演。然而,劇還沒拍完,導演就消失了。
更加可怕的是不久警察也找上了門,原來抵押給他的車都是租賃公司的。他不僅損失了幾十萬,還以幫人銷贓的罪名被判了三年刑。
服刑期間,妻子對他不離不棄,每周都帶著一雙兒女去看他,2000年,他刑滿釋放,繼續跑客車拉劇組。
2003年,他拉了《亮劍》組劇,副導演要找會日語的臨時演員,楊清文毛遂自薦當場秀了一把技能,導演大喜過望,給他安排了 「黑島森田」 這個角色。
就這樣,年過四十的楊清文從司機一腳邁進了演員行列。
此後他在 《 雪豹 》、《 永不磨滅的番號 》、《 鐵血刀鋒 》等多部劇中扮演大佐之類的角色, 略帶幾分陰狠的面容,犀利的眼神,以及流利的日語口語,讓觀眾誤以為他是來這邊發展的日本藝人。
六、 王孝忠
王孝忠1928年出生於遼寧沈陽,曾在 八一電影製片廠 、 珠江電影製片廠工作多年。 2016年逝世,享年88歲。
王孝忠也是一個半路出家的演員,他14歲考入 「奉天鐵路學院」電訊專科,畢業後在錦州鐵路局工作過一段時間。解放後他加入東北軍區文工團,在團里擔任話劇演員,與 王心剛 、張良、田華、邢吉田等隸屬同一個工作單位。
王孝忠的經歷跟方化差不多,都是早年上過 日本人開設的學堂,裡面有一部分教師是退役軍人。這些人即便退下了戎裝,骨子裡還是帶著 武斷、偏執和粗暴 ,他們的形象在年幼的王孝忠心裡扎了根,為他之後在影視劇作中演繹這類角色有很大的借鑒作用。
從1956年參演 《戰斗里成長》開始,王孝忠就被定位在反派上,此後他幾十年的演藝生涯中反派佔大多數,其中鬼子更是佔了一半以上。《永不消逝的電波》中的中村、《地道戰》中的山田、《野火春風斗 古城 》中的多田等等。
一個個壞透了的角色,讓王孝忠被觀眾恨得咬牙切齒不說,連他女兒都不願意跟他一塊走路。每次回家都委屈巴巴地說:我同學說你是壞蛋。
除了以上六位演員,其實還有許多演這類角色的演員。說起來,演鬼子演出彩並不容易,因為大部分都是非常臉譜化的形象,壞得很單純,從人設上來說沒有記憶點, 這種情況下就是拼演技的時候了。
你印象中,還有誰是演鬼子演得入木三分,讓人誤會是日本人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