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動畫片跟海洋海人馬有關的
《海底總動員2:彩虹魚歷險記》,彩虹魚、小藍魚、小海馬三個自命不丹的小英雄,不甘心海底的平靜生活,觸動了人類運動鞋,引發了深海灣地區的一場災難,小蝦切爾曼加入了他們的沉船探險彩虹魚在深海峽谷救了鯊魚大聲公,聯手戰勝八爪魚;此時,新的一場探險又開始了,異人族捉走了國王的侄女海馬小姐,彩虹魚受封為「七彩光芒伯爵」去死亡海拯救海馬小姐。
2. 有沒有大海這部動漫電影
准確的全名是大魚海棠。
是一部國產的動漫電影,製作相當不錯……
但是至今還只有預告片……網路一下大魚海棠就出現了……網路裡面大魚海棠的貼吧里有最新的消息。
3. 關於海底潛艇的動畫電影
【懷舊動畫】海底兩萬里【1~39全集】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4429868.html
《海底兩萬里》(ふしぎの海のナディア,另外 31 個中文譯名見下),一部以儒勒·凡爾納的小說《海底兩萬里》為藍本,由GAINAX製作的日本電視動畫作品。1990年4月13日至1991年3月29日在NHK綜合頻道每周五19:30播出,共39話。導演庵野秀明,人物設計貞本義行。這部動畫曾於1991年至1992年在香港的無線電視及台灣的中視播映。
製作公司之後又推出了一部相關電影:《The Secret of Fuzzy》。(電視版動畫的陣營大多未參與此部電影的製作)。此電影只是以娜汀亞隱居後寫回憶錄為主軸,將39集動畫的內容剪輯濃縮而成。
中文譯名
這一套日本動畫有很多中文譯名,主要因為各媒體對主角「ナディア」都有不同譯名,再加上網上誤傳,現在已無法確定哪個譯名才是「正確」的。下為比較多人用的:
香港
《冒險少女娜汀亞》
《不可思議之海的娜汀亞》
台灣
《藍寶石之謎》←台灣早期動漫雜志使用(例:先鋒動畫、神奇地帶)
《海底兩萬里》←出自中國電視公司。在中都卡通台、JET等頻道接連使用之後,現在本譯名幾乎是台灣的通用譯名。
《冒險少女蘭麗亞》←出自衛視中文台。
概要
本企劃的原案本是由製作過《柯南的未來世界》(未來少年コナン)等作品的宮崎駿來導演,但未經採用。宮崎便將本企劃用在吉卜力工作室最初的動畫電影《天空之城》上。但原本的企劃書還留在NHK,之後成了本作品。這使得本作有許多讓人聯想到《天空之城》的設定(少年遇見少女、少女擁有一顆充滿謎團的藍色石頭、以及超古代文明的存在等等)。製作由NHK和Group TAC進行,GAINAX則是動畫製作。電視播畢後推出了電視版總編集加上新部分的電影。本電影也是由GAINAX執行動畫製作,但因預算不夠而未能完成,剩下的部分便由Group TAC完成。這筆債一直到《新世紀福音戰士》之後才終於還清。
當時,只有製作過動畫電影、OVA、成人向電腦游戲《美少女夢工場》等而使得只有少數人知道的GAINAX,因製作了本NHK播出用的電視動畫而讓更多的人得知了它的存在。其他還有「殺必死」(service cut)場面的登場等,加入了在當時的NHK動畫是無法想像的要素而成了話題。本作不止是電視版動畫,還展開了電影版動畫、小說、CD、錄像帶、VCD(已絕版)、LD、DVD(額外劇場)、游戲等的媒體混合。
本作大量取材凡爾納的名著《海底二萬里》,包括使用尼犘 (Nemo) 為船長名稱、用「鸚鵡螺號 (Nautilus)」作潛艇名字、用亞特蘭蒂斯作為背景、甚至安排一個與原作主角相似的角色 Elton。此外,本作亦使用了非常多的舊約聖經的創世紀神話、歷史、科幻小說、漫畫、特攝、電影、動畫的戲仿及致敬。
還有,本作日文原名經常被誤寫為「不思議の海のナディア」,正確的寫法為最前面的三個文字不寫作漢字而寫成假名,並且海為日文漢字舊字體(同該字的正體/繁體中文寫法)的「ふしぎの海のナディア」。
本動畫香港原創主題曲由吳國敬主唱。
故事簡介
敘述發生於1889年巴黎世界博覽會,在埃菲爾鐵塔上相遇的兩人和一隻─擁有神秘藍寶石的馬戲團少女娜迪亞、愛好飛機和發明的少年約翰以及娜迪亞的好友小獅子小獅王的故事。
娜迪亞和約翰從覬覦她所持寶石的葛蘭蒂斯一行人逃跑,並開始了尋找娜迪亞的尋找故鄉之旅。途中,他們巧遇邪惡組織「尼奧亞特蘭帝國」(或譯新亞特蘭帝國)的總統卡格伊所佔據的島嶼上倖存的少女瑪莉。但是,娜迪亞、瑪莉和小獅王被卡格伊拐走。為了拯救他們,約翰和葛蘭蒂斯三人組聯手,並且和萬能潛水艇鸚鵡螺號及尼莫船長等人相遇,最終還被捲入了和卡格伊的戰斗。
本作品的主要構成是以傳說中的擁有超古代文明的大陸帝國─亞特蘭蒂斯帝國為主軸,第一部為鸚鵡螺號和尼奧亞特蘭雙方使用從前亞特蘭蒂斯人所造之先進機械來進行海底及空中戰爭,但第二部 為無人島悠閑生活的故事和在非洲發生的趣事,第三部彷彿宇宙戰艦大和號般的新鸚鵡螺號和尼奧亞特蘭的宇宙戰爭。
主題曲
日本
片頭:『ブルーウォーター』(歌:森川美穂、作詞:來生えつこ、作曲:井上ヨシマサ、編曲:ジョー・リノイエ)
片尾『Yes, I will...』(歌・作詞:森川美穂、作曲・編曲:ジョー・リノイエ)
台灣
『海底兩萬哩』(歌:歐陽菲菲、作曲:井上ヨシマサ)
香港
『海』(歌:吳國敬)
4. 和海洋有關的動畫片
美國劇場動畫<海底總動員>,<鯊魚故事>,<小美人魚>
日本的tv動畫<海王子><不可思議之海的娜迪亞/海底兩萬里>
日本ova動畫<青之六號><沉默的艦隊>
日本劇場動畫<孤立子之惡魔>
最經典的國產動畫之一,鏡花緣
最近的宮的《懸崖上的金魚公主》
日本獲獎油畫動畫片《老人與海》。優酷上面就有視頻~
太陽之子,好象是~《海洋歷險記》
5. 2000年到2010年的關於海底的動畫電影
《海底總動員》 Finding Nemo (2003)
導演: 安德魯·斯坦頓 / 李·昂克里奇
編劇: 安德魯·斯坦頓 / 鮑勃·彼德森 / 大衛·雷諾茲
主演: 艾伯特·布魯克斯 / 艾倫·德傑尼勒斯 / 亞歷山大·古爾德 / 威廉·達福 / 布拉德·加內特
類型: 喜劇 / 動畫 / 家庭 / 冒險
6. 求關於海底世界的動畫片電影
海底總動員/海底奇兵
鯊魚故事
小美人魚
崖上的金魚姬
海綿寶寶大電影
7. 動畫電影《海洋奇緣》觀後感影評
看完影片,其實最讓我震撼的,不是迪士尼新公主元氣少女莫阿娜,不是花臂少年逗逼半神毛伊,而是火山惡魔惡卡。作為終極大BOSS存在的惡卡,一直是個迷,負責推進影片的緊張情緒。惡卡曾經打敗毛伊,讓毛伊失去了魔法魚鉤。莫阿娜要完成這次“連環闖關任務”,就必須在最後一關打敗惡卡,才能歸還“海洋之心”。然而,故事的最後,當毛伊試圖拚死一搏的時候,莫阿娜看到了惡卡的內在——原來她是海洋女神,因為失去了真心,才變成了惡魔。失去了真正的自我,神會變成惡魔。光明會變成黑暗。所謂的黑暗力量原來來自於此。這就是這部電影最深層的寓意了吧!
莫阿娜的航行是為了找尋到自我——尋路人。
毛伊的歷險是為了找尋到自我——人類的英雄。
“海洋之心”歸位之後,惡卡找到了自我——光明的生命之源海洋女神。
當莫阿娜返回家鄉,一直自給自足、閉關鎖島的莫圖魯尼人找到了自我——自由的航海家。
他們找到了自我,忠於自我,才取得了未來幸福的通行證。
對於我們來說,生活看似忙碌不停卻不一定是因為熱愛自己做的事情。多少孩子在學校里悶悶不樂,心染塵埃;多少大人疲憊不堪,難負重壓。甚至不少身患心理疾病,最終自殘自殺,讓人痛惜。這樣的“黑暗力量”如何被光明驅散呢?
因為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在遇到各種各樣的選擇時,特別是學業上、事業上的重大選擇,上什麼學校,做什麼工作,我們不是為選擇項的豐富自由而欣喜,反倒是像枷鎖,無從下手,平添壓力。說到底,還是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就像我喜愛的漫畫家蔡志忠說過的,“我認為一個人,要選擇自己最拿手,最喜歡的事物,然後全力以赴,把它做到極致,沒有不成功的。”
所以,從電影院回家的時候,我看著女兒許下心願,願你及早了解自己想要什麼,把人生過成你自己想要的樣子。
前一段時間,每天晚上和女兒一起讀的床邊書是米切爾•恩德的《永遠講不完的童話》。開頭一個故事是《願望國》,願望國有一所魔法學校,孩子們可以學習魔法。魔法的秘訣不是像《哈利波特》那裡的咒語、葯水,而是一個人內心真正的願望。
女兒問,什麼是真正的願望?
我想了一下舉了兩個例子,就像你看的歷史故事裡,明熹宗朱由校自幼沉迷於刀鋸斧鑿油漆的木匠活,技巧嫻熟,一般的能工巧匠都比不上他。而另一位皇帝宋徽宗趙佶如果心無旁騖專研書法,肯定是一個名垂青史的書法家。
哦,這兩個皇帝真正的願望不是當皇帝,而是當木匠和寫字。女兒似懂非懂地說。
直到昨晚,搶鮮觀看最新上映的《海洋奇緣》,發現這部迪士尼最新奇幻音樂片更好地回答了女兒的問題。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
影片中,三歲的莫阿娜到海邊,海水自動分開給她讓路,給她送上美麗的貝殼。你相信這樣的神跡嗎?我相信。因為喜歡一種東西,內心會有一個聲音告訴你。
莫阿娜從小就喜歡大海,盼望著有一天能走出部落去探索外面的世界。然而她的父親卻一直期待她接任部落的下一任酋長。幸好睿智的祖母說,目標能夠給你提供前進的方向,但是錯誤的目標卻會引你走向深淵。一定要遵循內心的聲音。
莫阿娜也曾妥協過,她聽從父親的教導,努力為成為下一任酋長而努力。在部落議事會上,應對得體。學習如何成為一名強而有力的首領,保護部落子民,保證他們富足安康。然而在危難來臨的時候,莫阿娜內心真正的願望復甦了。她揚帆出海,乘風破浪。真正的願望有強大的內驅力,讓一人“自燃”,像發動機一樣引爆人的生命。
所以作為父母,我們盡力讓孩子做自己真心喜歡的事,進入真正擅長而喜愛的領域,就會成為那個“被選中的人”,如有神助! 正如紀伯倫在詩中說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喬布斯說得更明白: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是的,你要聽自己的聲音,並認真聽清楚。
珍愛天賦,讓堅定的心汲取無窮的力量
作為一名老師,我深深地體會到,有的孩子確實有知識學習的天賦,有的孩子有體育的特長,有的善藝術,有的愛音樂。比如,老虎伍茲為什麼成為高爾夫王子,有其天賦的原因。巴菲特接受《財富》雜志采訪的時候說:我生來就知道怎樣利用資本。
我接觸過很多家庭,最失敗的家庭教育是養出了一個長不大的孩子。經常有些五六年級的孩子,書包還是由媽媽給收拾的。忘帶作業的時候,打電話責怪媽媽。更奇特的是,媽媽還軟聲細語地道歉。這樣的孩子都不把學習當成自己的事情,何談了解自己的天賦呢!
要知道有些路需要孩子自己去走,幫助孩子及早找到真正的自己,為自己負責,是父母最大的責任。就像莫阿娜,父親把自己懂得的關於一個首領所需的知識和本領悉心傳授,雖然她最終沒有走父親給安排好的`路,但父親那句“沒有什麼事是解決不了”,成為了她的信念。所以後來在大海上遇到一次次打擊的時候,她才會很快想到辦法,轉敗為勝。
當然,天賦是一方面,卻並非天生做某件事做得比較好,就一定能出類拔萃。鼓勵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第二步更要激發他堅持努力的信念。
其實和家庭一樣,作為教育者,也要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真正擅長和喜歡的東西,默默地跟隨內心,在時間里磨礪、積累,最終才有燦爛爆發的一天。
做自己,才有可能在未來得到幸福。
在這個政治正確在你球全面崩塌的寒冬,再開女權視角來談迪士尼“公主電影”的這部新片,也多少有了些莫名其妙的心理負擔。但還是要來港一港!因為,實在是太暖了啊。陽光,海島,鮮花、歌舞,皮膚黝黑的部落公主,性情頑劣的遠古半神,海洋選擇的少女,聆聽心底的聲音,夢想和勇氣,友誼和冒險……一連串的詞堆砌下來,會發現這回的故事依然是迪士尼百試不爽的傳統配方,但那又怎麼樣?看完後你還是會像我一樣默默點開網站,查查機票和酒店,最後去下了一首Rock版《You’re welcome》。(哈哈哈原聲碟里竟然最愛他!)
Moana是迪士尼的第14位公主,也是首位來自大洋洲、或說是波利尼西亞人的公主,當然,“公主”在今日的語境下早已談不上是令小女孩艷羨的身份,而狡猾的迪士尼爸爸也乾脆借著Moana和Maui吵架來先吐槽為敬——
Maui:“If you wear a dress and have an animal sidekick, you're a princess!”
穿裙子帶寵物就是公主了?現場起碼會有二十個女生起立“那我也是公主!”但是現在沒人嚮往公主了好嘛,大家都已經進化到仙女、到神奇女俠了。“公主”背後隱藏的嬌滴滴一無所長又富有聖母心的刻板印象,說來也算是迪士尼開的先河,立完靶子如今再自己打,又成了喚醒新世代女性意識的先驅,永遠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不過方式還算巧妙,像是航海時上躥下跳的Moana,體育成績大約能在歷任公主中排到前列,但從頭至尾依然一條小裙紙、帶一隻“可能是迪士尼史上最蠢的動畫角色”(導演語)的公雞出海,但內心OS卻活脫脫是:“我穿裙子、披長發、有一隻豬、一隻雞,但我知道我不是公主!”但事實上,是公主,或是酋長的女兒,都不是關鍵,關鍵在於Moana作為故事的主角,有夢想,更有勇氣;她是冒險的主宰者,不等待別人來拯救,還去喚醒和拯救他人。而最最重要的是,她善良卻不盲從,懂得傾聽內心的聲音,用身體力行的冒險給天下所有的小女孩示範了那堂永恆的成長課:know who you are & listen to your inner voice.
所有的小女孩都終將會面對Moana經歷的那道考驗——但你一定要跨過那道他們不準你踏足的礁,因為跨過之後才會發現,你原本屬於海洋。
夏天的時候曾經去采訪本片的主創,兩位導演是2D時代攜手走過的好基友,作品包括大名鼎鼎的《小美人魚》和《阿拉丁》。兩人興致勃勃講了五年製作期的許多點滴,從Maui的紋身靈感到將海洋擬人化的挑戰,但如他們所言,最大的挑戰還是故事。
盡管大家很早就確定這會是個英雄拯救家園的冒險故事,但最開始英雄未必是女性,確定是女性後,早期的故事也沒逃出英雄救美和美救英雄的套路。直到南太平洋的一場采風之旅,那些關於波利尼西亞人的航海傳說促使導演們推翻了全部設定,這場夢想與勇氣的冒險才是今天的模樣。
女性力量耀眼地裝點了這場奇妙的航程,如母親的包容,如祖母的理解,如女神的一體兩面,熔岩或青山,暴烈與溫柔只在一念之間。當然最厲害的是Moana,她是父親與Maui的反叛者,打破陳規和舊有信條,同時亦是他們的拯救者,帶去身體與心靈的重生之機——當然啦他們也是很厲害的,沒有Maui的力量我們的Moana也無法獨自完成冒險,反正我們又沒有要追求女極權,政治正確的世界當然是攜手共進,只是我們想先給能乾的姑娘們起立鼓掌三分鍾。
最後的最後,這是你在《Brave》《Frozen》之後第幾次看到公主們淪為高貴的單身狗了?總之這幾年,迪士尼的女主角們普遍表示——談戀愛,沒興趣。
莫非這是貴圈的未來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