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哪吒》為什麼拿不了奧斯卡
近日有消息稱《哪吒之魔童降世》落選奧斯卡提名,並且中國選送的三部影片已經全軍覆沒。然而已經有部分網友開始奏起了「凱歌」,在一片「不自量力」和「《哪吒》就是送人頭去了」等等評論中,菜鳥倒是想說一句,影片再差那也是中國製造,至少不能連夢想都失去,更何況那還是中碧埋談國夢呢!
B. 《肖申克的救贖》那麼經典,為什麼在1998年卻沒有獲得奧斯卡獎
魯迅曾這樣評價《紅樓夢》:「經學家見易,道學家見陰,才子見纏綿,革命家見滿排,信使見宮中秘事。」
可見,一部好的作品是可以全方位呈現給讀者和觀眾的,而不是指向明確的單一事物。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這樣一部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看完這部電影,有人想到自由,有人想到生活,有人想到制度,有人想到民主,有人想到各種法律和社會感悟。
瑞德的自我救贖之路,更像是我們這樣普通人的自我救贖之路。我們沒有安迪那樣的知識和能力,可以在許多艱難的逆境中找到擺脫困境的方法。我們只能像瑞德一樣,在機會來臨之前決不放棄,機會來了就牢牢抓住。
C. 教父3為什麼沒拿奧斯卡
教父3拿到奧斯卡的提名,但最終未獲獎。因為那年拿到奧斯卡的是另一部經典電影《與狼共舞》。
《與狼共舞》是一部美國西部題材的電影。由凱文·科斯特納執導,凱文·科斯特納、瑪麗·麥克唐納、凱文·科斯特納等主演。
影片從一個為蘇族印第安人翻案的角度,描述美國白人軍官鄧巴在南北戰爭之後自願到西部前線駐守,結果跟語言不通、文化不同的蘇族戰士交上了朋友的故事。1990年10月19日,影片在美國上映。1991年,該片在第63屆奧斯豎段卡獎上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在內的七項獎項 。
劇情簡介:
鄧巴中尉是南北戰爭中的英雄,但是他想尋找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於是他騎著馬西斯科來到了神奇的西部。鄧巴被「海斯要塞」的范布魯少校派到了最偏僻的哨所「塞奇威克」。鄧巴獨自在無人的哨所住下,大草原的壯美深深吸引了他。
不久范布魯少校自殺了,他的車夫也被波尼人殺死,於是鄧巴與外界失去了聯系。這無邊無垠的蒼天原野彷彿就是他的天堂,鄧巴獨自過著平靜而單調的生活,還和一隻兩條前腿都是白色的野狼交上了朋友,並給它取名為「兩只白襪」。
鄧巴和印第安蘇族人有了接觸之後,生活便不再平靜。蘇族人為鄧並塵巴的到來而議論紛紛,在如何對待鄧巴上起了爭執。鄧巴決定主動去找蘇族人,在去的途中他救起了一位想要自殺的蘇族婦女「站立絕纖禪舞拳」,她原先也是白人,但自小就失去了親人並被蘇族人收養。
在把「站立舞拳」交還給蘇族人之後,鄧巴騎馬離去。鄧巴的來訪極大地震動了蘇族人,印第安人頭領們一致同意去回訪鄧巴。第二天,幾個印第安人來到鄧巴的駐地。就這樣,雙方開始了緩慢而友好的接觸,漸漸地鄧巴成了蘇族人的朋友,他還有了一個印第安名字,叫做「與狼共舞」。
D. 有什麼值得推薦的動畫電影
你好
1、《尋夢環游記》
這是皮克斯繼《超人總動員》之後又一部以人類為主角的動畫電影,該片不僅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還獲得最佳影片的獎項。影片中卡爾與妻子相親相愛直至妻子老去的這一片段,不知道感動了多少人,甚至成為了影史經典。該片可以說是奠定了皮克斯動畫電影的地位。看完影片不得不佩服皮克斯,竟能將如此沉重的話題演繹得如此輕松有趣又令人感動。
2、《飛屋環游記》
講述了,老伴去世後,卡爾回想起老伴生前一直沒有實現的夢。
毅然放棄安逸的養老生活,帶著一整棟屋子飛天環游,去看老伴想看的大瀑布。
但看到了是不是就沒有遺憾了?
有些事,如果年輕時能鼓起勇氣去做,就不要等到老。
畢竟,身體虛弱,身邊人早已離開,再酷的環游也會有遺憾。
「我想有一天和你去旅行,去那沒有去過的地方,沒有行李,沒有背包,不帶電腦更不要手機,走一個地方停一個地方。在我心裡最美好的就是和你一起老在路上,捕捉最後的流星,坐在最高的山頂上,聽音樂,聊電影,吃東西....當日出越過山澗,我未老,你依然。」
3、《超人總動員》
這部影片一上映就票房和口碑雙豐收,以6.3億美元的全球票房成績成功擊敗《怪物史萊克2》,並獲得奧斯卡的最佳動畫長片和最佳音效剪輯兩項大獎。
講述了,14年前,皮克斯就已經有了自己的超級英雄家族。
超英不安於現狀,為了拯救世界,不能繼續縮頭當普通人。
美式家庭喜劇和英雄主義的交錯,在逗人捧腹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一份屬於家的美好溫馨,這部皮克斯動畫作品的成功,並不僅只在於特效與包袱,更讓人流連忘返的是源於現實主義的中年危機同天馬行空奇想的出色融合。
皮克斯不止於這個超前於時代的超英議題,還把中年危機、家庭矛盾、社會矛盾全都玩了一遍。
4、《千與千尋》
眾多大牌光芒加身。
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最佳影片、動畫安妮獎最佳動畫長片……
但宮崎駿和故事本身的光芒,更亮眼——
這么溫柔講述遺忘和成長的神作,去哪找第二個
千尋誤入的冒險世界,有一去不復返的火車,有小白放開手之後說的「去吧,記得別回頭」。
每次刷新,總有觸動心靈的句子鼓勵我前行,這次」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確,不管多麼崎嶇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5、《起風了》
宮崎駿少有的,和政治沾邊的動畫。
飛機設計師的原型,是二戰時期發明零式戰機的堀越二郎。
戰爭、飢餓、天災不斷的年代,二郎滿腦子想的只有造飛機,連最愛的菜穗子生病了都只是匆匆看望。
飛機最終隨風飛上天,沒等到二郎的菜穗子也去了天堂。
零式戰機很美,但也帶來了屍山血海。
起風了,我們必須用一種更加殘酷的方法活下去。
E. 好萊塢十大動畫電影
好萊塢十大動畫電影:
1.機器人總動員
《機器人總動員》,於2008年6月27日在美國上映,主要講述了地球上的清掃型機器人瓦力偶遇並愛上了機器人伊娃後,追隨她進入太空歷險的一系列故事。該影片獲得了第81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
F. 哪部電影讓你覺得沒有拿到奧斯卡太可惜了
《肖申克的救贖》,如果排奧斯卡遺珠榜,99%的概率都會出現這部影片。IMDB歷史排飢棗名第一,已經足以證明這部電影的地位。在監獄這個孫臘強制剝奪人身自由的特殊環境,講述一個人與命運抗爛凱拆爭的恆久主題。
G. 誰能給我介紹幾部沒有獲得奧斯卡最佳電影和奧斯卡提名,卻也是相當經典的外國!!電影!!
飛行家,肖申克的救贖,我最喜歡的。 沒有獲獎的還有一些商業片,恐怖系列的。 最佳的(自認為) 印第安納瓊斯系列。 法國的難兄難弟, 兩只老虎,大鼻子情聖,天使艾米麗, 小宇宙, 熊的故事,求偶二人組。
與奧斯卡失之交臂的十部最佳影片
每年奧斯卡長達四小時的頒獎典禮上,最壓軸的好戲就是宣布「最佳影片獎」,相信那一剎很多人都發出了遺憾之聲。
事實上有許多傑出的作品,理應成為最佳影片獎的有力競爭者的,卻在提名之時就已飲恨而歸,完全沒沾上邊。
一、《第凡內早餐》(Breakfast at Tiffany s,1961)獲提名電影:《春江花月夜》(fanny)、《六壯士》(guns of navarone)、《江湖浪子》(hustler)、《紐倫堡大審》(Judgment at Nuremberg)得獎電影:《西城故事》(west side story-robert wise)如果要選出導演布萊克愛德華斯值得拿下奧斯卡獎最佳影片的一部作品,那麼當然是非《第凡內早餐》莫屬了。布萊克愛德華一向瘋狂古怪的導演風格(例如《粉紅豹》《狂歡宴》《雌雄莫辨》等),在《第凡內早餐》中卻被控制的相當好。何況鏡頭下還有優雅美麗、閃閃動人的奧黛麗赫本呢!
《第凡內早餐》是根據Truman Capote的小說改編而成,奧黛麗赫本在片中演出一個出身貧窮的高級伴遊女郎,過著無羈的生活,整天在格林威治村閑逛渡日,一心想找個有錢的金龜婿。她時常在清晨徘徊在知名的珠寶店外,看著閃發亮的首飾,她想忘了自己的過去,但是過去的陰影卻不時出現纏繞著她。
或許這就是問題的所在,觀眾都已習慣她扮演氣質優雅的女子,不忍心看她有所污染;或許是影藝學院的投票者認為,奧黛麗赫本所飾演的荷莉看起來像是一個高級妓女。1971年,簡芳達曾以《柳巷芳草》的妓女一角拿下奧斯卡獎,當時奧斯卡會提名一個妓女的角色,被視為相當繪的一件事。但是《第凡內早餐》上演時,還是民風保守的60年代,很多人都無法接受這樣的演出。
所謂同病者相憐,布萊克愛德華與奧黛麗赫本應該會覺得心裡好過一點,因為約翰休斯為瑪麗蓮夢露與克拉克蓋博所拍攝的經典電影《亂點鴛鴦譜》,也是當年奧斯卡的遺珠之憾。
二、《亂》(Ran,1985)獲提名電影:《紫色姐妹花》(Color Purple)、《蜘蛛女之吻》(Kiss of the Spider Woman)、《現代教父》(Prizzi s Honor)、《證人》(Witness)得獎電影:《遠離非洲》(Out of Africa)奧斯卡金像獎之於排外心態,就好比美國之於蘋果派,根本是就很平常!這可以用來解釋為何日本大導黑澤明改編自《李爾王》的史詩大作《亂》,沒有被提名最佳影片獎。
日本電影大師黑澤明,曾以《七武士》等享譽國際,他處理戰爭的場面的手法,無人能出其右。《亂》是日本電影史上耗資最昂貴的一部電影,片中的戰亂場面是黑澤明至今最令人難以忘懷、也無人能匹敵的,宛如雷電轟鳴的馬蹄聲、響徹雲霄的號角聲、加上紛亂的刀劍舞影,《亂》是一部充滿了聲音與憤怒的作品,其意義格外深遠。
雖然片中有著華麗的當代服飾、浩瀚的歷史背景,但是它的意義對好萊塢而言,還是太深奧了。劇情描寫日本當時的封建君主,因為國土家園分崩離析而感到絕望,這樣的題材,並不符合一部好萊塢佳片的條件。
但是,這部片未受青睞最致命的原因,還是來自於好萊塢普遍的恐懼:字幕!大家都知道,好萊塢的人是不懂得如何閱讀的。
三、《非洲皇後》(The Africa Queen,1951)獲提名電影:《血戰萊茵河》(Decision Before Dawn)、《郎心如鐵》(Place in the Sun)、《暴君焚城錄》(Quo Vadis?)、《慾望街車》(Streetcar Named Desire)得獎電影:《花都舞影》(American in Paris)大陣容、異國場景、加上一段浪漫的冒險故事,《非洲皇後》聽起來就是一部適合奧斯卡口味的電影,但是它卻沒有被提名。
故事描寫第一次大戰期間一個沿河賣貨的河船船長(亨佛萊鮑嘉飾演),護送一個拘泥女教士(凱瑟琳赫本飾演)到下游的非洲,亨佛萊鮑嘉與凱瑟琳赫本都是鬥嘴的高手,將片中互相攻訐的對話,表現的可圈可點。赫本的演技真是栩栩如生,亨佛萊鮑嘉也毫不遜色,《非洲皇後》可說是他在影壇最高的成就。
當年《北非諜影》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時,亨佛萊鮑嘉的最佳演員獎項就落空。而在1951年,奧斯卡糾正了這個錯誤,他們終於將最佳演員頒發給他,但是卻犯下另一個錯誤:他們提名了《非洲皇後》的女演員、劇本與導演,但是卻讓他們空手而歸!
一部電影怎麼可能獲得其他主要獎項的提名,卻沒有獲得最佳影片的提名呢?原因就是老話一句,因為好萊塢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麼。
四、《大都會》(Metropolis,1927-1928)獲提名電影:《最後命令》(the Last Command)、《非法圖利》(the Racket)、《七重天》(Seventh Heaven)、《血肉之路》(the Way of All Flesh)得獎電影:《鐵翼雄風》(Wings)這是多麼重要的奧斯卡獎的第一次頒獎典禮,但是他們還是搞砸了!第一次的奧斯卡完全是一次「政治事件」,因為當年成立奧斯卡獎時,好萊塢正因為勞工問題而動盪不安,或許創辦人認為,一個盛大的宴會、頒一些光彩奪目的獎項,就能安撫好萊塢那些滿腹勞騷的員工們。
正因為如此,奧斯卡的創辦人認為,第一次最佳影片的提名電影一定都要是國產的。不幸的是,佛烈茲朗的《大都會》是德國片,所以被三振出局!
《大都會》的故事,是描寫在地下的勞工們揮汗工作,在地面上的老闆們卻冷酷無情的在獰笑著,或許這會讓所有人聯想到他們的工會問題。無論如何,我們等了50年後,才等到《銀翼殺手》這部類似《大都會》的巨片。但是,該片的功力還不及這部德國表現主義經典作品《大都會》的一半。
更糟的是,後來《大都會》甚至受到了雙重冷落,米高梅電影公司的路易斯梅爾知道奧斯卡需要一些國際獎項,所以德國導演F.W.莫諾的作品《日出》(Sunrise,直譯),獲得了所謂的最佳藝術品質獎,這個令人困惑的獎項,後來被剔除出奧斯卡獎項中。
五、《為所應為》(Do The Right Thing,1989)提名電影:《生於七月四日》(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春風化雨》(Dead Poets Society)、《我的左腳》(My Left Foot)、《夢幻成真》(Field of Dreams)得獎電影:《溫馨接送情》(Driving Miss Daisy)這部由黑人導演史派克李所拍攝的煽動影片,叫做《為所應為》,但是奧斯卡並沒有讓它受到應有的待遇。諷刺的是,當年提名影片中,有三部都是以偏見與政治為題材。《為所應為》描寫在布魯克林區最熱的一天中,因為種族問題所引發的爆炸性事件,同樣都是探討種族與偏見,但是它卻沒有像《溫馨接送情》一樣獲得奧斯卡的提名。
很奇怪的是,一個美國黑人導演探討種族緊張情勢的電影,竟然會輸給澳洲導演布魯斯貝瑞斯福德描寫美國南部種族偏見的《溫馨接送情》。
從一開始,蘿西培瑞茲挑釁的舞蹈,到最後「打擊權力」的宣告,《為所應為》將觀眾的情緒炒到最高點。史派克李這部經典作品並沒有讓人失望,當初電影中名不見經傳的角色,後來都在影壇上竄紅,包括了:蘿西培瑞茲、山繆傑克森、丹尼艾洛、約翰特托羅、馬丁羅倫斯等,導演史派克李在片中演出比薩外送小弟莫基,其演技也是一流。
六、《熱情如火》(Some Like it Hot,1959)提名電影:《桃色血案》(Anatomy of a Murder)、《安妮少女日記》(the Diary of Anne Frank)、《修女傳》(the Nun s Story)、《金屋淚》(Room at the Top)得獎電影:《賓漢》(Ben-Hur)比利懷德歷久彌新的經典電影《熱情如火》,是一部黑道喜劇電影,由傑克李蒙與湯尼寇提斯主演,他們因為目睹謀殺案而被黑道追殺,為了逃命,兩人化妝成女人,混在一個女子交響樂團中。不久後他們發現,逃命根本是小事一樁,要如何向性感的樂團女子瑪麗蓮夢露表白,才是比較重要的呢!
比利懷德因此片獲奧斯卡最佳劇本獎,劇本中充滿了詼諧的智慧,加上傑克李蒙(獲最佳男主角提名)、湯尼寇提斯與瑪麗蓮夢露頂尖的演技,還有比利懷德指導的攝影,也獲得奧斯卡最佳攝影獎的提名。但是,這樣一部好片中的好片,卻沒有獲得最佳影片的提名。
七、《搜索者》(The Searchers,1956)提名電影:《四海一家》(Friendly Persuasion)、《巨人》(Giant)、《國王與我》(the King and I)、《十誡》(the Ten Commandments)得獎電影:《環游世界八十天》(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y Days)奧斯卡對西部片一直採取放牛吃草、置之不理的態度,所以,對於《搜索者》的命運,我們一點也不意外。曾有人問導演約翰福特他作品的類型,他回答:「我拍攝西部片。」如果根據奧斯卡的偏好來回答,他一定不會這么說。
約翰福特曾四次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但是每一部都不是西部片。他為影壇創立了西部片的類型電影,是美國電影少數原創的藝術類型之一,但是奧斯卡卻視他的《搜索者》為一隻破輪胎。
此片可說是男主角尊榮最精彩的演出之一,片中以逼真的槍戰、刺激的追逐,描寫一個南北戰爭的退伍軍人,窮盡畢生精力,追查被印地安人擄走的小侄女下落。
八、《城市之光》(City Lights,1930-1931)提名電影:《伊斯特林傳》(East Lynne)、《頭條新聞》(the Front Page)、《史凱派》(Skippy)、《交易者的號角》(Trader Horn)得獎電影:《壯志千秋》(Cimarron)很多人都認為卓別林的最後一部默劇《城市之光》是他演藝事業中最高的藝術成就,道理很簡單,故事描寫一個小流浪漢愛上一個瞎眼賣花女,於是一心一意幫助她恢復視力。片中充滿了淡淡的哀愁,但是卓別林細膩、直率又幽默的肢體語言,巧妙的將其平衡。
片中,小流浪漢與一個百萬富翁酒鬼之間的友誼,為此片增添了不少笑料,但是最令人津津樂道的代表片段,還是片中的一場拳擊賽與在餐廳中的一場瘋狂的舞蹈。
這部片為何是遺珠之憾呢?因為奧斯卡發現「沉默已不再是金」,默劇的時代已經過去,有聲電影當道,但是卓別林在片中卻始終一語不發。
我們應該踢奧斯卡一腳,美國國會圖書館將《城市之光》列入他們的國家電影目錄中,但是當年獲提名的電影,卻沒有一部列入該圖書館。這樣子看來,小個子卓別林還是獲得了最後的勝利!
九、《萬花嬉春》(Sinin in the Rain,1952)提名電影:《青樓情孽》、《日正當中》(High Noon)、《劫後英雄傳》、《蓬門今始為君開》得獎電影:《戲王之王》(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就某方面而言,《萬花嬉春》之所以沒有被提名奧斯卡最佳影片,男主角金凱利可說是罪魁禍首,因為如果他沒有演出1951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花都舞影》,隔年也不會降低《萬花嬉春》的得獎率了。
《萬花嬉春》今日被視為奧斯卡最棒的歌舞劇,它的每一個條件都符合奧斯卡的口味,它是一部有關好萊塢的電影,獲得雅俗一致的推崇,加上詼諧優美的編舞、攝影、導演、配樂、歌曲、舞蹈與演技。
片中的歌曲都是上上之作,包括了唐納歐康諾滑稽逗趣的「Make em Laugh 」、唐納歐康諾與金凱利天真純朴的「Moses Supposes 」、還有金凱利笨拙可愛的「Broadway Melody 」。
事實上,《萬花嬉春》不僅是最佳影片的遺珠之憾,它在所有的主要獎項中都缺席,甚至奧斯卡連最佳配樂都不頒給它,反而頒給了另一部片《With a Song In My Heart》。
十、《後窗》(Rear Window,1954)提名電影:《凱恩艦事變》(the Caine Mutiny)、《鄉下姑娘》(the Country Girl)、《七對佳偶》(Seven Brides for Seven Brothers)、《羅馬之戀》(Three Coins in the Fountain)得獎電影:《岸上風雲》(On the Waterfront)奧斯卡有時就象脫韁之馬,誰也不知道它會往哪兒去?所以,恐怖大師希治閣的電影從來也沒有獲得最佳影片的提名。試想:1959年的《北西北》沒有提名、1960年的《驚魂記》未受青睞、1963年的《鳥》三振出局!
但是,如果我們要選出一部希治閣克的電影,值得奧斯卡雙手奉上一個獎座,那《後窗》絕對會脫穎而出。(有人可能會覺得是《迷魂記》,但是這部片對奧斯卡而言太復雜、太騷動,而且它還有結構上的問題。)《後窗》擁有最閃耀的陣容、最刺激的劇情,是好萊塢至今最完美的懸疑片,每一個鏡頭都安排的恰到好處、毫無浪費。它描寫一個因為腳受傷而行動不便的記者(吉米史都華飾演),在自家的後窗,意外以望遠鏡目睹一宗謀殺案,於是他在美麗女友(葛麗絲凱莉飾演)幫助下,試著找出謀殺案的真相。
對於奧斯卡,或許希治閣是自掘墳墓,因為他曾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演員都是畜牲。」後來他又修正為:「我的意思是,演員都應該像畜牲一樣被對待。」這部句真是太經典了!但是對於那些奧斯卡獎的投票委員們而言,他們怎麼受得了呢?
H. 《幽靈公主》有得到過奧斯卡提名么
幽靈公主 所獲獎項:
第1迴文部省文化廳媒體藝術祭動畫部門大賞
第52回每日電影獎日本電影大賞
第21回日本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獎
報知電影賞・特別賞
日刊體育電影大賞・最佳導演獎
東京體育電影大賞・最佳導演獎
石原裕次郎賞
第39回毎日藝術賞・影像・電影部門
エランドール賞・特別賞
藍絲帶賞・特別賞
大大阪電影祭・特別賞
高崎電影祭・最佳導演獎
電影鑒賞團體全國連絡會議・日本電影作品賞
文化廳優秀電影・優秀電影作品賞
讀賣電影・演劇廣告賞優秀賞
日本唱片大賞大賞・作曲賞
日本多媒體藝術100選動畫部門選出
橫濱電影節年度10大優秀電影 第10位
入圍安妮獎最佳導演(動畫長片製作)
入圍衛星獎最佳動畫片
入圍拉斯維加斯影評人獎 最佳動畫片
《幽靈公主》 沒有奧斯卡提名哦~ 《哈爾的移動城堡》在2006年得過 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提名
只有《千與千尋》得過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
其中 千與千尋 得過
日本
第19屆全國興業環境衛生同業組合連合會:最優秀金獎、組合連合會特別獎
電影旬報讀者票選為日本電影第一名
東京國際動畫博覽會:大獎賽
日本雜志協會金箭獎:特別獎
映畫鑒賞団體全國連絡會議:作品獎、導演獎
2001年第5屆文部省文化廳媒體藝術祭動畫部門大獎、動畫特別獎。
2001年第6屆Animation神戶:作品獎(劇場部門)
2001年報知電影賞:導演獎
2001年日刊體育映畫大賞:作品獎
2001年第56屆毎日電影競賽:日本電影大獎、動畫電影獎、日本電影影迷獎、導演獎、音楽獎
2001年藍絲帶獎:作品獎
2001年第25屆日本電影金像獎:最優秀作品獎、會長功労獎、協會特別獎(主題歌)
2001年日本網路電影大賞:日本電影作品獎
2002年Élan d'or Award(エランドール賞):作品獎、製作獎
2002年第二屆日本OTAKU大賞:赤熊獎※(挪諛DVD畫面偏紅的獎項)
2009年Oricon公信榜網路票選:歷屆日本電影金像獎中最想再重看一次的電影
國際
波士頓影評人協會:特別獎
加州電影展:最佳劇情部門獎、最受觀眾歡迎獎
2002年法國電影手冊:年度最佳電影第8名
2002年安妮獎:長編電影動畫獎、導演獎、劇本獎、音樂獎
2002年第7屆衛星獎:動畫電影獎
2002年第8屆放送電影批評家協會:最優秀動畫電影獎
2002年線上電影批評家協會:最優秀動畫電影獎
2002年第68屆紐約影評人協會:動畫電影獎
2002年第28屆洛杉磯影評人協會:動畫電影獎
2002年國家評論協會:動畫部門獎
2002年第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獎
2002年第29屆土星獎:最佳動畫電影獎
2002年2月17日第52屆柏林影展:金熊獎
2003年3月23日第75屆奧斯卡: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獎
2005年IGN電子娛樂評論網站:最佳動畫電影第12名
2010年Empire Magazine雜志:世界前100名電影作品第10名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I. 未獲得奧斯卡獎的經典電影有哪些
以下這些經典作品都沒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 《肖申克的救贖》:從電影發行以來至今,《肖申克的救贖》在互聯網電影資料庫(IMDb)的史上最佳250部電影影迷評選中,一直以來都和《教父》形成第一名與第二名之間的拉鋸戰,也是至今最多影迷參與評分的電影。 《計程車司機》:《計程車司機》是斯科西斯最具里程碑意義的一部作品,影片所蘊涵的現實意義和深刻思想足以被列為世界百年電影中的極品。 《現祥拍代啟示錄》:2009年,倫敦影評人協會(LFCC)評選《現代啟示錄》為30年來的最佳影片。倫敦影評人協會主席傑森·索羅蒙斯盛贊該片中的反戰訊息對於今天的意義和30年前一樣,電影高超的技術與表演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 《低俗小說》:影片融會了黑色電影、黑幫電影等多種電影流派,堪稱九十年代最重要的電影之一。從這部電影開始,獨立電影中宴橘開始獲得主流電影的全面認可,《低俗小說》創造了全球影評人一致贊譽的評論界神話賣團。 未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經典電影還包括:《閃靈》、《斷背山》、《阿凡達》、《大獨裁者》、《羅馬假日》、《慾望號街車》、《發條橙》、《鋼琴師》、《人鬼情未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