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變成西瓜的動畫電影

變成西瓜的動畫電影

發布時間:2023-05-24 02:38:40

㈠ 《打,打個大西瓜》為什麼要取這個名字是部很好的片子,可講的是戰爭,跟西瓜有什麼關吶本人很疑惑。

這個名字是這個原因,還記得周星馳演的鹿鼎記吧 !就是在電影最後周星馳演的韋小寶和一個反派在東陵打架的時候,不小心掉到了東陵裡面,裡面有個龍脈吐黃金出來,他們都是貪財的人,看到了這個,周星馳說了句話「打,打個大西瓜」 所以這個動畫片的作者就用了這幾個字起了動畫片的名字。謝謝採納!哈哈

㈡ 《哪吒之魔童降世》創動畫電影最快破億紀錄 探訪成都大本營

今年暑假檔,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成為最大的黑馬,票房一路高歌猛進。7月26日,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正式公映,上映1小時29分,票房破億,創國內動畫電影最快破億紀錄。7月27日晚,影片票房破4億,創國內動畫電影單日票房新紀錄,成為中國影史首部單日票房破2億的動畫電影。截至記者截稿時影片的票房已經破5億,業內人士分析,影片總票房破10億已毫無懸念。

《哪吒之魔童降世》未映先紅,在還沒正式上映就受到了觀眾的極大關注,電影的豆瓣評分達到8.7分,超過了之前《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的8.3分。特別值得一提這是一部「成都造」的電影,不僅導演餃子和配音導演陳浩是四川人,電影的幕後製作「大本營」可可豆動畫影視有限公司(簡稱可可豆)也在成都高新區。近日,紅星新聞記者獨家探訪了位於高新區的可可豆,這個熱映國漫電影的幕後製作團隊比較年輕,近百人的製作團隊大多數是90後。

↑動畫製作人員正在建模

90後角色特效師

「每個至少要返工五六次」

今年22歲的馬良蜀畢業於四川傳媒學院,參與到《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製作時間大約有一年多,他主要負責角色特效部分,尤其是動畫角色的毛發。接受紅星新聞記者采訪的時候,馬良蜀表示其實一開始家裡人並不太支持他從事這個行業,但是自己還是堅持了下來,「我比較好的朋友就說你想做就去做,但是你不能放棄。這次看到成片的時候,特別有成就感,也很欣慰。」

馬良蜀向紅星新聞記者介紹,他們整個角色特效組有十幾個人,製作毛發的工程比較大。他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僅僅只是哪吒一個人物角色,大概就有一百多萬根毛發,製作起來非常耗時間,再加上導演要求很嚴苛,每個至少都要返工五六次,「一百多萬根毛發,製作出來整個過程大概要一個月,甚至可能要更久。最難做的大概就是哪吒魔化之後的那個造型,當時我做了一個月,而且大半個月是在做他的靜態造型,靜態造型不僅是在技術上面有難度,而且在靈感上面也有很大的難度,做的時候比較頭痛。」

「餃子導演有時候腦洞特別特別大,而且大到有可能你的技術方面跟不上,比如說哪吒魔化之後的頭發,他就說要像火一樣的燃燒,那個時候你也只能靠自己的想像力去跟上他的腦洞。」談到餃子導演,馬良蜀表示導演雖然要求很嚴格,但是不會對他們發脾氣,甚至當他們理解不到導演意思的時候,餃子還會「親自過來演示,這個該怎麼動呀,就像海綿一樣啊,然後身體就會跟著扭。發脾氣我還沒有見過,有時候返工比較久,他就會比較嚴肅地告訴你一定要認真去做,不要敷衍了事」。

↑導演餃子,片方供圖

此外,據紅星新聞記者了解,除了馬良蜀,還有近20多位四川傳媒學院數媒學院動畫專業的學生參與了「哪吒」的創作。

3D模型

「每一束草叢,都必須根據每個鏡頭的畫面效果擺一遍」

來可可豆已經兩年的丁戀晶,今年23歲,她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可可豆是她進的第一家公司,能夠參與到這一次電影的製作自己很幸運。丁戀晶是個喜歡笑的女生,她告訴紅星新聞記者自己最喜歡電影里說川普的太乙真人,因為他很 搞笑 。丁戀晶以前學的是美術設計,這一次主要負責的是動畫中的3D模型,「模型就是我們看動畫之前,它有一個固體的人物在那裡,還有它所在的那個場景,都是模型,我負責的場景比較多。電影的每一個畫面出來,比如說裡面的每一束草叢,都必須根據每一個鏡頭的畫面效果擺一遍。」當紅星新聞記者問到這份工作是否枯燥時,丁戀晶笑著說自己對模型很感興趣,不會覺得無聊。

丁戀晶眼中的餃子導演是一個很注重細節的人,經常會給他們提細膩的意見,她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可能那個東西它只是電影畫面的一小點點,觀眾可能都不會注意到,但他還是一定要嚴格把關。」提及到此次製作的不易,丁戀晶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每個場景的模型工程量都很大,電影中有些涉及到中國古代建築的場景,他們也要搜集很多資料,「我主要負責陳塘關的場景,當時確認陳塘關的風格也是搞了蠻久的。」

↑《哪吒之魔童降世》動畫製作人員繪制的海報

與此同時,丁戀晶還談到了跟同事們在一起的幕後趣事,「電影里有一個在李府表演的場景,當時我們是在地面擺了很多東西,最後全被一場大霧蓋住了,什麼都看不見,最 搞笑 的是在地上擺東西的和擺大霧的是同一個人。」

↑《哪吒之魔童降世》動畫製作人員建立的模型

動畫師

「特別慶幸有餃子這樣的人在」

「我們的工作就是讓所有的東西都活化,賦予他們生命力。大家所看到的他們的性格,以及喜怒哀樂那些表情,都是我們動畫師做出來的。」26歲的舒麗是一名動畫師,她興奮地告訴紅星新聞記者自己的工作比較有意思,可以讓角色生動起來,就像自己在演戲,比如電影中哪吒那種雅痞走路的模樣,就是通過他們的手錶現出來的。她還向紅星新聞記者透露,導演在指導他們工作的時候,經常會自己演一遍給他們看,「最有趣的地方就是自己能表演,其次就是可以看到導演不為人知的某一面,我覺得導演是個戲精。」(笑)

可是這份聽上去還比較有意思的工作,要製作出精品也並不容易。舒麗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一個角色的身上有很多控制器,比如說一個角色的手臂上面就是十幾個甚至幾十個控制器,每一個動作都需要去調,「我印象最深刻是做敖丙變身的那個,我覺得做得很驚艷。那是我們組長熬夜做了一個多月做出來的,甚至還找了很多參考,去盡量的做得比較真實。」與此同時,《哪吒之魔童降世》作為國漫電影,獲得的口碑很不錯,這也讓舒麗很感慨,「我覺得中國還有人這么努力地去做這些事,挺感動的,也特別慶幸有餃子這樣的人在,我以後也會繼續去做這一塊。」

↑《哪吒之魔童降世》動畫製作人員建立的模型

「成都有舒適的創作環境」

影片融入成都文化元素

說可可豆是一個年輕的團隊,不僅僅在於工作室的平均年齡很小,還在於它給了很多新人鍛煉自己的機會。幾位90後主創表示,他們非常喜歡成都,成都有著舒適的創作環境。因為喜歡成都,影片中還融入了成都文化元素。片中的兩只青銅結界獸造型和設計,參考的是成都金沙遺址出土的黃金面具和三星堆青銅像造型。說著一口「川普」的太乙真人成為影片一大亮點。

↑《哪吒之魔童降世》動畫製作人員建立的模型

今年剛剛大學畢業的周思含,她作為可可豆的實習生,此次也參與了電影2D美術的製作。她告訴紅星新聞記者,雖然自己這一次沒有獨立完成的作品,但是也很慶幸參與到了當中,「我來這里實習,也是想看看自己未來的一個方向,來提高自己。」

對於專業上面的東西,周思含談論的比較少,但她多次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自己在這次的經歷中學習到了很多東西,工作室的前輩也給了她很大幫助,「我這方面經驗不足,工作有時候也不知道怎麼去完成。但我們組很多人很熱心地來幫我,這個東西該怎麼畫呀,該怎麼處理,都會給我講解。導演也跟我講了很多東西,對我幫助特別大。」

做動畫要用心

希望能推動成都動漫產業發展

成都可可豆的前身是業內知名的「餃克力動畫工作室」,團隊創立於2008年,創業之初,工作室只有幾個人,經過十年的發展壯大,可可豆目前已擁有近百名的員工。公司以創作頂級國產原創動畫為目標,現已成長為一傢具備創作「電影級」動畫的大型動畫企業。

說到可可豆,不得不提當年曾風靡一時的動畫短片《打,打個大西瓜》。截至目前,《打,打個大西瓜》已獲得國內外27個專業大賽30多個專業獎項,並被網友評為「2009年華人最牛網路原創動畫短片」。導演餃子,畢業於華西醫科大學,原本學的是醫學,大三時開始自學動畫。畢業後,他在廣告公司工作了一年。因為覺得商業項目限制太多,於是辭職在家裡專門創作《打,打個大西瓜》,用了三年半才完成了這部作品。

↑導演餃子,片方供圖

↑製片人劉文章

從當初窩在家裡三年單打獨斗創作出《打,打個大西瓜》,到現在蟄伏四年帶領近百名員工打磨《哪吒之魔童降世》,餃子感觸頗深,他表示:「做動畫要用心,要真誠,要能克服來自各種方面的困難,我經常問自己,如果堅持了那麼久,最終什麼都沒有得到怎麼辦?我的內心回答我,其實我已經得到了很多,創造一個東西出來的過程是獨一無二的。」

對於將來,劉文章說,「未來可可豆動畫希望立足成都高新區,成長為一個能夠持續產出高品質影視作品的國內頂尖動畫公司,在動畫作品創意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在生產製作環節打造出一整套工業化流程,希望能推動成都動漫產業發展。」劉文章說。

㈢ 找一部動畫片的名字

是因為兔子媽媽叫它去買西瓜,而它嫌西瓜太重,所頌梁返以把西瓜放地上,一路滾著回家的,所以到家後切開西瓜就全是水了,我記得是這情野飢節,名字真記渣升不得了。。。。

㈣ 還記得小時候第一次看到的國產動畫電影的名字嗎

小時候的我,最喜歡的就是在放學之後跑回家看動畫片了,那時候看過許多動畫,寶蓮燈、黑貓警長、葫蘆娃、數碼寶貝、神奇寶貝、獅子王、火影忍者、藍貓虹兔七俠傳、小鯉魚歷險記、龍珠、四驅兄弟、百變小櫻、蠟筆小新、櫻桃小丸子等等

但是要說第一次看到的國產動畫電影,我記得應該是 寶蓮燈

寶蓮燈真是小時候看過最好看的電影之一,哪怕現在來看這部電影也一樣會覺得很優秀。

在清澈的湖水上,孩童伴隨著荷花,與青蛙一起嬉戲,母親在舟上看著,多麼溫馨的畫面呀,但是好景不長,在小沉香睡去的時候,沒想到就再也見不到自己的母親。

三聖母去找他的孩子,與楊戩對持,為了她的孩子,被壓在五指山下。

從此,他踏上了尋母之路。

在路途中,他遇到了他的舅舅但是他舅舅卻讓他忘掉自己的母親,這怎麼可能,他繼續去尋找,遇到了小猴陪伴著他,遇到了膽小但是正義的土地公,土地公告訴他,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讓他去找大聖。


在去找大聖的路上,也遇到過騙子,但是也經歷了成長,走過森林,越過群上,他長大了,也找到了成佛後的孫大聖。在這個版本中的大聖最後捲起袈裟的時候超帥氣。

大聖也沒有交沉香武功,但是他讓沉香明白,光靠打架是救不了母親的,最後再次告訴了沉香八個字

精誠所至 金石為開

最後沉香用神斧打敗了二郎神,劈開了華山,救出了自己的目前

當沉香和三聖母伴隨著歌聲,在彩虹相遇的時候,真的很感人


除了劇情以外,還有寶蓮燈的配樂都很好聽

看完真的很溫暖,超級好看

小時候看到的國產動畫電影《大鬧天宮》《哪吒鬧海》《小蝌蚪找媽媽》《天書奇譚》


《葫蘆娃》《黑貓警長》《哪吒傳奇》

藍貓淘氣三千問 數碼寶貝

喜羊羊與灰太狼

1、大頭兒子與小頭爸爸

2、大臉貓與藍皮鼠

3、老糊塗神與小糊塗神

4、海爾兄弟

5、大風車

大風車吱呀吱喲喲地轉

這里的風景呀真好看

天好看 地好看

還有一起快樂的小夥伴



作為80後來說,在我上小學的時候就接觸到了電視機,所以有機會看到了很多的動畫片。時至今日,依然有很多動畫中的故事情節會時不時地浮現在腦海中。但是要說第一次看到的國產動畫電影,確實想不起來到底哪部才是「第一次」,回憶一下,大概也無外乎以下這六部吧。

1、《神筆》,這是一部「木偶動畫片」,講的是酷愛畫畫的放牛娃馬良用神仙送的神筆懲惡揚善的神話故事。當時我們還沒有動畫片的概念,所以在相當長地一段時期內,只要是動畫片我們都稱作是「木偶片」。還記得我們那時小學的語文課本上還有《神筆馬良》這篇課文,老師在講台上繪聲繪色地講,學生們看著老師也聚精會神地聽,人人都在想「如果我有一支神筆那該多好啊」。

2、《小蝌蚪找媽媽》,這是我國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學的語文課本上也有《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還記得當時暑假裡和一大幫小夥伴都拿個罐頭瓶去小河溝里捉蝌蚪,回家放在清水裡,看著小蝌蚪一天天尾巴越長越長,又長出四肢後尾巴退化,真是兒時莫大的樂趣啊。現在我還會給正在上幼兒園的女兒看這部動畫電影,在看到小蝌蚪找到媽媽的那一刻,女兒居然激動起來,一邊拍著手鼓掌一邊告訴我「小蝌蚪找到媽媽了,小蝌蚪找到媽媽了」。

3、《豬八戒吃西瓜》,這是一部「剪紙動畫片」,結合了民間皮影戲和剪紙窗花的藝術特點,把家喻戶曉的《西遊記》中的豬八戒塑造成生動豐滿的動畫形象(後來的《葫蘆兄弟》系列動畫片也是剪紙動畫片)。之所以會想到這部動畫電影,也是因為女兒的睡前故事書上也有《豬八戒吃西瓜》的故事,不同的是故事書上的情節過於簡單,畫面雖然顏色豐富,但是人物形象遠不如早期動畫片上的更加生動和豐滿。

4、《大鬧天宮》,這部經典的動畫電影可以說是影響了國內外幾代人,毫不誇張的說它是中國動畫史上的一座豐碑,特別是孫悟空腰束虎皮裙、手舞金箍棒的形象,真可謂是「神采奕奕,勇猛矯健」,也為日後西遊記題材的電影和電視劇中孫悟空的形象樹立了標桿。很慶幸近幾年看到了《大鬧天宮》的高清修復版,現在看來也依然很有趣味,更多的是對兒時的美好回憶。

5、《三個和尚》,這部動畫電影的人物設計別出心裁,寥寥數筆便描繪出了小和尚、高個子和尚和胖和尚三個性格迥異的人物形象。故事簡單,全片沒有台詞,完全從畫面、場景、人物的肢體和表情加上配樂來表現故事情節的發展,不僅通俗易懂,幽默風趣,而且還有深刻的教育意義。小時候看的是熱鬧,現在還能想起幾個小夥伴圍著電視機哈哈大笑的場景。

6、《天書奇譚》,這部動畫片當年我是在鄰居家的電視上看的,當時打開電視就在演沒看開頭,最後看到白衣服的神仙被天庭抓走還很好奇,幸好那時的電視台有的會放重播,於是在放重播時我搬個小凳子端坐在電視機前認真地看了一遍。後來在學校里跟同學一起聊這個動畫片,一時興起還拿個本子捲起來說我這是「天書」,讓他們喊我「師傅」,呵呵。

應該是1960年的水墨畫《小蝌蚪找媽媽》,一群可愛的小蝌蚪游啊游啊去找媽媽,一路上遇到的都不是自己的媽媽,最後找到媽媽的時候自己也都長成了小青蛙。很有愛的動畫片,還是一部青蛙生長科普型的動畫片,印象很深刻[大笑]

《大鬧天宮》

中國動畫的經典之作,融合了中國傳統戲曲的表演,無論是配樂或者畫風都充滿了中國的民族藝術特色,是中國動畫史上里程碑式的巔峰之作。

《小虎還鄉》

一部有關勵志,冒險,親子的動畫。能把人看哭,也引人深思。為了回到自己的家鄉,小白虎開始了一場艱辛的旅程。在回鄉途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有偷獵者的追捕,有生存的考驗,有大自然的危險,還有來自其他動物的威脅。但,即使一路上充滿荊棘與坎坷,也阻擋不了小白虎前進的信念。風雪之中,它用自己的智慧、善良、勇敢和熱情克服了重重阻礙,它智斗偷獵者,勇救小動物,收獲了一份份珍貴的友情,收獲了最好的朋友小驢和一路幫他回家的小男孩的真情。他們在一次次的重逢和分別中,各自成長,各自成熟,告訴我們成長和生命的意義,教會我們要敬畏自然,敬畏生命。

《三個和尚》是根據中國民間諺語改編,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81年製作的動畫短片。短片由徐景達、馬克宣擔任導演,包蕾任編劇 。

該片通過三個和尚沒水吃、寺廟失火、三個和尚齊心協力救火直至後來三人合作吊水的情節,既批評了「三個和尚沒水吃」這種 社會 上存在的落後思想,又提倡了「人心齊,泰山移」的 社會 新風尚,與現實生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㈤ 關於西瓜的故事 ``

《豬八戒吃西瓜》,現代著名童話家包蕾的作品:

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途經荒山野地,唐僧派孫悟空去尋找瓜果食 品,豬八戒也要同去嘩輪灶。兩人沒走多遠 ,八戒就假裝肚子痛,悟空只得獨自前去。八戒剛要入睡,忽見前面山崖下有個大西瓜, 連忙把它搬到樹蔭下,切成四塊。

先把屬於自己的一塊吃了,但覺得不過癮,便想了各種借口,相繼把屬於悟空、沙僧,以至師父的西瓜全吃了。

為了教訓八戒,悟空變成一塊西瓜皮,一路跟隨八戒回去。西瓜皮故意捉弄八戒, 使他摔了不少跟頭。最後,八戒只得在師父面前承認了自己的錯誤。

(5)變成西瓜的動畫電影擴展閱讀:

1958年導演萬古蟾根據該故事製作了同名剪紙動畫片《豬八戒吃西瓜》。

1956年,萬氏三兄弟之一的桐困萬古蟾受內地動畫電影創作發展的感染以及政府對動畫事業重視的感召,從香港返回上海進入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工作,他要實現早就產生過的一個設想-拍攝剪紙動畫片。

1957年初,萬古蟾帶領陳正鴻、詹同、劉鳳展、謝友根、車慧及杜春甫、胡進慶等組成剪紙片試驗小組,開始籌拍剪紙片,他們第一次試拍沒有成功,操縱時人物沒有定位,所以拍出的人物動作很抖動。1

958年初,開始第二次試拍,由於接受亂扮了第一次試拍的教訓,經過一年多的艱苦奮戰,《豬八戒吃西瓜》這部中國第一部剪紙動畫片終於在1958年9月試製成功。

㈥ 一個動畫片 其中每集講一個故事 主人公是一個私塾老師 學生 的名字和 瓜有關系

《七彩瓜瓜園》——百集少兒系列電視劇。劇情簡介 · · · · · ·
不知是哪一朝哪一代,古瓜瓜集上有四戶人家七個孩子。冬瓜、香瓜、南瓜是兄妹仨;甜瓜、苦瓜是姐弟倆;西瓜、木瓜都是獨苗苗。
他們在一塊兒讀書寫字畫畫唱歌做游戲,他們在一塊兒吃飯睡覺探奇歷險發脾氣。娃娃們的缺點他們也全有,娃娃們的優點他們都具備。
家長們也都有時清醒,有時糊塗,有時教管孩子,有時放任孩子,但總的來說都是把孩子們往正路上引……
就這樣,七位家長,七個孩子,演繹出一幕幕七彩斑斕,豐富多彩的有趣故事。
真正是七彩童年,七彩人生,七彩光華照大地。既蘊藏著中華民族真、善、美的道德傳統,又折射出當代人撫兒育女的現代意識。
摒棄了說教式的教育方式,真實有趣地敘述發生在孩子中間的故事。

㈦ 很小時看過一部動畫片,有一個小公主,留著一個西瓜頭,挺搞笑的。有哪位仁兄告訴我是什麼動畫

是不是《櫻桃小丸子》啊

㈧ 電影有哪些西瓜豬八戒吃西瓜還是西瓜還剩多少

題主是否想詢問「電影豬八戒吃西瓜西瓜還剩多少」?一口不剩。《豬八戒吃瓜》是由包蕾宴伍編劇,萬古蟾執導的剪紙動畫電影,1958年在中國內地上映。畝祥螞電影《豬八戒吃瓜》西瓜一口不剩。該影片豬八戒的頭部造型不同於一般剪紙中多用線條棱迅埋角分明設計,而是以卡通為主,使整個動畫更為觀眾所喜愛,形象也更為生動有趣。

㈨ 中國第一部的多種動畫片和獲獎動畫片有哪些

1、《鐵扇公主》,中國第一部長篇動畫

《鐵扇公主》是由萬籟鳴、萬古蟾、萬超塵 、萬滌寰執導,王干白編劇,白虹、嚴月玲、姜明、韓蘭根、殷秀岑參與配音的動畫電影,於1941年在中國上海上映。影片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受阻於火焰山三借芭蕉扇的故事。

2、《哪吒鬧海》,第一部大型彩色寬銀幕動畫長片

《哪吒鬧海》是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一部動畫電影,它是中國第一部大型彩色寬銀幕動畫長片,在國內外各大電影節上均獲得過多個獎項,1980年獲得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動畫電影獎,1983年獲得菲律賓馬尼拉國際電影節特別獎。影片主要講述了陳塘關李靖之子李哪吒與東海龍宮之間的恩怨情仇。



3、《豬賣汪如八戒吃西瓜》,中國第一部彩色剪紙片

《豬八戒吃西瓜》是由包蕾編劇,萬古蟾執導的一部剪紙動畫電影。該電影於1958年在中國內地上映。

劇情簡介: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途經荒山野地,唐僧派孫悟空去尋找瓜果食品,豬八戒也要同去。兩人沒走多遠,八戒就假裝肚子痛,悟空只得獨自前去。八戒剛要入睡,忽見前面山崖下有個大西瓜,連忙把它搬到樹蔭下,切成四塊。

先把屬於自己的一塊吃了,但覺得不過癮,便想了各種借口中啟,陵敬相繼把屬於悟空、沙僧,以至師父的西瓜全吃了。為了教訓八戒,悟空變成一塊西瓜皮,一路跟隨八戒回去。西瓜皮故意捉弄八戒,使他摔了不少跟斗。最後,八戒只得在師父面前承認了自己的錯誤。

4、《小蝌蚪找媽媽》,中國第一部水墨動畫片

《小蝌蚪找媽媽》根據方慧珍、盛璐德創作的同名童話改編,取材於畫家齊白石創作的魚蝦等形象,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60年製作的中國第一部水墨動畫片。由盛特偉、錢家駿、唐澄擔任導演,方慧珍、盛璐德擔任編劇。

該片講述了青蛙媽媽產下蝌蚪卵後離開了,蝌蚪卵們慢慢長出尾巴變成一群小蝌蚪,在蝦公公描述了它們母親的特徵後,它們決定去尋找媽媽。一路它們錯把金魚、螃蟹、烏龜、鯰魚當做了母親。最後,小蝌蚪們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媽媽。

5、《小鯉魚跳龍門》,第一部獲「百花獎」最佳美術片獎獲獎影片

《小鯉魚跳龍門》是根據民間傳說「鯉魚跳龍門」的故事改編,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於1958年攝制的一部國產彩色動畫片。短片由何玉門擔任導演,金近擔任編劇,段孝宣擔任攝影。

該片主要講述了鯉魚奶奶給小鯉魚們講了一個鯉魚祖先跳龍門的故事, 小鯉魚們聽了就想去跳龍門。於是在長得最大的黑鯉魚的帶領下,小鯉魚們瞞著奶奶,出發去找龍門了。

閱讀全文

與變成西瓜的動畫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二龍湖浩哥推薦的電影 瀏覽:155
初中女主角的電影 瀏覽:228
怎麼還有電影 瀏覽:848
手機倫理電影在2017韓國免 瀏覽:619
衡陽哪個電影院上映 瀏覽:153
電信寬頻電視怎麼搜電影很難 瀏覽:487
pr怎麼導出電影的視頻格式 瀏覽:262
經常在華語電影日本男演員 瀏覽:95
楊冪演的古裝玄幻電影有哪些 瀏覽:496
俄羅斯電影回歸圖解 瀏覽:603
電影俄羅斯之戀 瀏覽:638
農行電影票便宜 瀏覽:949
大白天幹嘛出自哪個電影 瀏覽:707
First電影節長片駱駝 瀏覽:743
電影加菲貓第一部全集 瀏覽:394
怒鳥大電影 瀏覽:652
電影免費看哪個app 瀏覽:375
泰國電影小孩在家 瀏覽:777
攀登者電影怎麼沒了 瀏覽:480
兩個人怎麼一起看電影愛奇藝 瀏覽: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