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去電影院買2d的票自己帶個3d眼鏡可以看出3d效果嗎
這個是看不出來的,3d眼鏡只對3d電影有效果。
不管是3D成像還是全息投影,他們的起源與發展都離不開科學不停的探索與進步。就拿3D電影來說,如果沒有我們對於人腦成像規律以及光的性質的了解,現在就不會出現如此逼真的3D電影。
3D電影的發展
1839年,英國科學家查理·惠斯頓爵士根據「人類兩隻眼睛成像不同」的現象發明了一種立體眼鏡,讓人們的左眼和右眼在看同樣圖像時產生不同效果,這就是今天3D眼鏡的原理。
1922年,世界上第一部3D電影是《愛情的力量》,遺憾的是,影片很早之前就已經遺失了。早期的3D電影都是以展示立體效果為主,片中常以指向觀眾的槍、扔向觀眾的物體為噱頭。
1936年利用雙鏡頭攝影機和偏振片可以造出具有立體效果的影片,但此技術具有不少限制。之後從RealD三維等技術發展、阿凡達等電影流行之後,立體影片才進一步被廣泛推廣。
⑵ 哪些片子用3D眼鏡看比較好
支持3D觀看的影片不帶3D眼鏡時看影像是重影,很模糊
用3D電視播放3DDVD當然和影院一樣的效果,3D的DVD播放時就是重影,我就有幾張
像「特工小神童3」,一般這種片子不是從頭到尾都有3D片段的,為了保護眼鏡會穿插到2D的
影片中,畫面上快有3D片段時有提示,你可以帶上眼鏡,片段完了就摘掉,常帶著3D眼鏡
對眼睛傷害很大
3D影片的原理是用兩台攝像機在不同的角度同時拍攝,經過後期加工在把影像投影到眼鏡上
的兩個鏡片上,我們的左眼和右眼看到的影像是不一樣的,在大腦的作用下就會生成虛擬的
空間感覺,這就是3D
3D電視工作時裡面有2個顯像管同時工作,和影院兩步放映機一起播放一樣
有3D效果的光碟在盤盒右下角有很大的3D標致,很好識別
⑶ 電影院買的3d眼鏡能看什麼3d電影嗎
需要眼鏡和放映設備共同作用才能起效
我們平時看東西時之所以能感覺到立體是因為左眼和右眼有視差而形成的。
看3d電影的的時候
使用左右兩部放映機放映帶有視差的影片
然後通過眼鏡(或者紅藍鏡,或者偏振鏡)使左眼只能看到左側放映機的畫面,右眼只能看到右側放映機的畫面
從而強制使雙眼產生視差
進而令我們感覺到如同身臨其境的感覺
如果你想在家裡看的話
現在可以買到支持3d的顯示器
另外如果用普通顯示器看3d電影的話
則只能看紅藍3d
同時需要佩戴紅藍眼鏡
⑷ 電影院的3D電影是什麼格式還有家裡的3D電視與3D眼睛能看什麼格式的電影
電影院目前的3D成像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雙機偏振光式,主要分三種:IMAX 3D、RealD 3D、MasterImage 3D三種。
一種是採用的DLP快門技術,不同的成像方式使用的片源都不相同的,這是電影公司在推出電影的時候就會轉制相應的格式,在這裡面最好的3D技術就是IMAX的。IMAX使用提專用標準的IMAX膠片。
家裡的3D電視機和3D眼鏡能看什麼格式,取決於你的電視機具體型號,一般就3D格式來說是支持左右格式和上下格式,如果是視頻格式來說,一般是TS和MKV格式,SONY的電視機只支持MP4的格式。
那個是要放3d電視節目的時候戴上才有效果的,你可以去電腦上試試 搜一下3d電影,然後戴上眼鏡看就有效果了。
立體電影(ANAGLYPH):將兩影像重合,產生三維立體效果,當觀眾戴上立體眼鏡觀看時,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亦稱「3D立體電影」。
立體電影是利用人雙眼的視角差和會聚功能製作的可產生立體效果的電影。出現於1922年。這種電影放映時兩幅畫面重疊在銀幕上,通過觀眾的特製眼鏡或幕前輻射狀半錐形透鏡光柵,使觀眾左眼看到從左視角拍攝的畫面,右眼看到從右視角拍攝的畫面,通過雙眼的會聚功能,合成為立體視覺影像。
立體電影就是用兩個鏡頭如人眼那樣的拍攝裝置,拍攝下景物的雙視點圖像。再通過兩台放映機,把兩個視點的圖像同步放映,使這略有差別的兩幅圖像顯示在銀幕上,這時如果用眼睛直接觀看,看到的畫面是重疊的,有些模糊不清,要看到立體影像,就要採取措施,使左眼只看到左圖像,右眼只看到右圖像,如在每架放影機前各裝一塊方向相反的偏振片,它的作用相當於起偏器,從放映機射出的光通過偏振片後,就成了偏振光,左右兩架放映機前的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互相垂直,因而產生的兩束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也互相垂直,這兩束偏振光投射到銀幕上再反射到觀眾處,偏振光方向不改變,觀眾使用對應上述的偏振光的偏振眼鏡觀看,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機映出的畫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機映出的畫面,這樣就會看到立體景像,這就是立體電影的原理。互補色、開關、柱鏡、狹縫光柵等都是在保證左眼看左圖,右眼看右圖這一基本原理上的幾種屏幕觀看立體的不同方式。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在屏幕上看立體的方式會更多。
⑸ 電影院的3D眼鏡怎麼使用
電影院的3D眼鏡的使用像戴眼鏡一樣戴在眼睛上即可,用於3D電影。3D電影眼鏡是配合3D電影或顯示器顯示3D效果所需要的配件。
自從電影《阿凡達》之後,3D眼鏡迅速的在中國的市場流行起來,3D電影、3D游戲,甚至一些網站的首頁也都是3D效果的。
(5)影院3d眼鏡看的電影擴展閱讀:
觀看3D電影小貼士:
如果在3D觀影過程中,感覺沒畫面立體感、頭暈、畫面不清晰??等等不適,也許這並非3D技術本身的問題,而是放映的問題。
因為此前有國內不同地區的多個影城的多起放映事故報告:如影片的左右影像放反(反戴眼鏡可解決)、調焦不準、燒片等等,此時建議各位消費者大膽維權,向院方討一個公道。
Dolby 3D系統的眼鏡偏小,如果觀看者本身是近視戴眼鏡的話,想再套上3D眼鏡就比較困難,不推薦。
不同的技術使用的眼鏡不同的,不會每場電影用的眼鏡不同的,因為同一個影廳,設備是相同的,那麼無論在這個廳放多少部3D電影都是用相同的眼鏡的,雙機偏光裡面三種技術的眼鏡也不通用。
⑹ 為什麼我用電影院裡面的3D眼鏡,在自己家電腦上看3D電影沒有效果呢
電腦上的3D電影和影院的3D電影類型不同。3D影片分為紅藍立體和偏振立體。
電影院的是偏振分色技術,用兩種不同偏振方向的光來代替一紅一藍,所以眼鏡也是一個鏡片只能透過一種偏振光。電影院送的眼鏡是偏光眼鏡,影院使用的是線偏光投影系統,所以你在家也要使用類似的投影系統才可以使用,並且偏光的角度要一致,否則用電影院的3D眼鏡是沒有3D效果的。
電腦上的是紅藍3D電影,用紅色藍色(或綠色)做分色技術,紅藍立體的3D影片,可以在電腦上進行播放和觀看,只要在觀看的時候戴上紅藍的立體眼鏡就可以看到立體效果。
(6)影院3d眼鏡看的電影擴展閱讀:
人以左右眼看同樣的對象,兩眼所見角度不同,在視網膜上形成的像並不完全相同,這兩個像經過大腦綜合以後就能區分物體的前後、遠近,從而產生立體視覺。
立體電影的原理即為以兩台攝影機仿照人眼睛的視角同時拍攝,在放映時亦以兩台放影機同步放映至同一面銀幕上,以供左右眼觀看,從而產生立體效果。
拍攝立體電影時需將兩台攝影機架在一具可調角度的特製雲台上,並以符合人眼觀看的角度來拍攝。
兩台攝影機的同步性非常重要,因為哪怕是幾十分之一秒的誤差都會讓左右眼覺得不協調;所以拍片時必須打板,這樣在剪輯時才能找得到同步點。
放映立體電影時,兩台放影機以一定方式放置,並將兩個畫面點對點完全一致地、同步地投射在同一個銀幕內。
在每台投影機的鏡頭前都必須加一片偏光鏡,一台是橫向偏振片,一台是縱向偏振片(或斜角交叉),這樣銀幕就將不同的偏振光反射到觀眾的眼睛裡。
觀眾觀看電影時亦要戴上偏振光眼鏡,左右鏡片的偏振方向必須與投影機搭配,如此左右眼就可以各自過濾掉不合偏振方向的畫面,只看到相應的偏振光圖象,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機放映的畫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機放映的畫面。
這些畫面經過大腦綜合後,就產生了立體視覺。
⑺ 3D眼鏡能看手機里的電影嗎
可以看電影,但是看不出3D效果。
一般3D電影分兩種,比較古老的紅藍3D和偏振光3D,而目前影院都是後者,你用手機看可以下載紅藍3D片源,帶紅藍眼鏡,但是偏振光的,以目前的技術是看不了的。
(7)影院3d眼鏡看的電影擴展閱讀----3D眼鏡的分類
1.色差式:色差式可以稱為分色立體成像技術,是用兩台不同視角上拍攝的影像分別以兩種不同的顏色印製在同一副畫面中。
2.偏振光:偏光式3D技術目前普遍用於商業影院和其它高端應用。在技術方式上和快門式是一樣的,其不同的是被動接收所以也被稱為屬於被動式3D技術,輔助設備方面的成本較低,但對輸出設備的要求較高,所以非常適合商業影院等需要眾多觀眾的場所使用。
3.時分式:時分式又稱主動快門式3D眼鏡,快門式3D技術可以為家庭用戶提供高品質的3D顯示效果,這種技術的實現需要一付主動式LCD快門眼鏡,交替左眼和右眼看到的圖象以至於你的大腦將兩幅圖像融合成一體來實現,從而產生了單幅圖像的3D深度感。
⑻ 電影院的3D眼鏡可以用來看電腦上的3D片嗎
不可以。電腦上的是紅藍3D電影,用紅色藍色(或綠色)做分色技術,需緩鉛培要用紅激洞藍眼鏡看。電影院的是偏振分色技術,用兩種不同偏振方向的光來代替一紅一藍,所以眼鏡也是一個鏡片只能透過一種偏振光。
原理不同,電影院的不能看電腦上的,偏振是比紅藍更先進的3D技術。
音像店可以買到3D片。
3D眼睛分類:
1、紅藍眼鏡:用於擾唯立體電影,3D電視,3D游戲,立體圖片,火星立體圖片。
2、紅綠眼鏡:(煙花眼鏡)用於觀看焰火。
3、日、月蝕眼鏡:可完全吸收紅外線,以及絕大部分的紫外線,並且不會改變景物原來的顏色。
4、偏光眼鏡:採用偏光片製作,用於野外活動,釣魚,登山,滑雪,IMAX影院。
3D技術分類:
1、色差式3D技術:配合使用的是被動式紅-藍(或者紅-綠、紅-青)濾色3D眼鏡。這種技術歷史最為悠久,成像原理簡單,實現成本相當低廉,眼鏡成本僅為幾塊錢,但是3D畫面效果也是最差的。
2、被動偏光式3D技術:配合使用的是被動式偏光眼鏡。偏光式3D技術的圖像效果比色差式好,而且眼鏡成本也不算太高,當前比較多電影院採用的也是該類技術,不過對顯示設備的亮度要求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