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被低估的動作電影

被低估的動作電影

發布時間:2023-05-28 22:42:42

⑴ 外媒評全球被低估10大動作片,《毒戰》第六,人心是否真比毒品更毒

《毒戰》這部劇很不錯,無論是劇情還是演員的演技都值得點贊。至於劇中劇情沖突的處理,則是劇情真實性盡量符合作品審查規范的結果,可以說,這樣的處理方式,也是比較完美的方式了。

讓我們看影片的第一場戲——收費站抓捕戲。其實對於一部電影來說,前十分鍾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你要在十分鍾內構建出人物,事件,世界以及節奏。

反而在這樣一個限制之下《毒戰》仍然能呈現出如此之高的娛樂水準,是讓人不得不佩服的:吸白粉,燒人民幣,警察被大量射殺這些場面都看得我目瞪口呆,我在想這是怎麼過審的?

除了創作上的刻意規避和暗喻(審問時嚴禁逼供的牌子是個不錯的諷刺),我想還有主創們不斷去與審查機構碰撞和爭取有關,事實上婁燁在《浮城謎事》上映前也遇到了這樣的問題,但由於婁燁的據理力爭他保住了藝術者應有的尊嚴,這些例子都是國內製片公司很好的榜樣。

有很多的「也許」,也許這部片把背景換成香港,它能夠更豐滿,更完整。但是大陸在類型片的空白是迫切需要成熟並且高娛樂性的電影重建票房信心的,所以暫時拋開這些「也許」是必要的。

「也許」只是一個假設,不過「但是」卻是發生後的轉折。對於這部最大限度碰撞審查制度、開創大陸警匪片新標桿的影片,我想給予4星的評價是毫不過分的。

⑵ 被「低估」的電影,《鬥牛》上榜,還有哪些被「低估」的電影呢

殺生(2012)

這部劇是管虎+黃渤,一對完美的金牌搭檔,但是這部劇當時並沒被看好,原因倒是很簡單:看不明白,多年後看到各種影評才發現其中隱藏的深意層次太多了。這部影片講述的故事,發生在一個封閉的山中小鎮—長壽鎮,裡面的人思想保守,生活規則一成不變,唯獨黃渤飾演的牛結實,是一個另類。

與《心迷宮》相比,製作水準提升了,演員咖位也上來了,但商業感嚴重限制了劇本與故事本身的發揮。不同的階層有著不同的命運,無聲的隱喻感十足,甚至比有聲更難表達,但社會從來如此。而且作為懸疑犯罪電影,細節埋得很好。保民雖然生活在鄉下,環境荒蠻,但最有人情血氣;律師和煤老闆生活在城市,但人性已經在無聲無息的泯滅干凈。只要站得夠高,格局夠大,手段夠強,草民的暴怒就是慶祝的歡呼。

⑶ 哪些是最好的、被低估的動作電影

1844年,日本江戶時期,施虐狂松代拉成立肅(matsudaia Naritsugu)恣意強暴、折磨、肢解、殺害貴族和平民。

他是屏蔽的,因為Shō槍是他的同父異母的兄弟。

Doi Toshitsura爵士Shō槍的司法部長,意識到惡意必須結束。

爵士Doi尋找一個值得信賴的老武士,島田Shinzaemon、曾在前shō槍,並秘密僱傭他去執行任務。

新金剛招募了11個武士和一個獵人。這13人;那些發誓要不惜一切代價保護日本的人,開始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刺殺成立sugu。

此外,這是整個努力的關鍵因素,值得重復- Naritsugu是一個神奇的反派。不是那種你又愛又恨的那種,而是那種你從心底里完全鄙視的那種。

《刺客13》是一部光榮的武士電影。

⑷ 16年前被罵爛片,如今卻被封為經典,成龍的《神話》是否被低估了呢

成龍大哥拍攝的電影不在少數,雖然不能說每一部影片都是經典,但是對於成龍參演的動作片,在香港電影市場有足夠的地位的,但是就像如今電影市場發生的變化一樣,曾經的香港電影的繁榮也隨著時間漸漸出現了改變,而成龍大哥一直引以為傲的動作片也漸漸失去了大眾的喜歡。

《神話》時期正好屬於穿越系列並未大熱之時,這個題材算是新穎,愛情塑造,輪回塑造也並不低級。包括胡歌後來的電視劇版《神話》我也一直覺得是精品之作。劇情緊湊有沖勁,電影版中更融合了成龍大哥的功夫。包括現在響起《美麗的神話》時還會有所共鳴。不敢說這個片子多麼藝術,但也算是優質的作品。

⑸ 香港電影新宿事件豆瓣評價7.4,是不是被低估了

確實是被低估了。個人認為在港片沒落的當下,《新宿事件》確實是少有的優質港片,無論是故事劇情還是深度都有值得被津津樂道的地方。下面我就詳細講講自己的看法。

⑹ 10部最被低估的華語電影,《蜀山傳》僅排第8,《劍雨》未進前三

和張藝謀,陳凱歌這種文藝片導演不同,一些商業電影因為故事過於晦澀難懂,或者表現形式超出當時的同類影片導致口碑崩塌。

有奉為經典的電影在上映之初並沒賣座。

這些因為票房或者意識超前被評為 「爛片」 的電影在若干年後被不少影迷平反。

最經典莫過於如今被推上神壇的《大話西遊》,在當年虧掉了2000多萬,直接讓周星馳的 彩星電影公司破產。

由於過於意識流,陳凱歌的《無極》被很多觀眾批評無聊,如今卻又很多人為其翻案。

就讓叉叉帶大家回顧那些曾經因為檔期、演員等因素造成票房失敗,被評為爛片。

如今卻被奉為經典的10大華語電影,看看有沒有你知道的電影上榜吧:

上榜理由:徐克的心血之作,電影時代、戰爭場面足夠宏大,卻因為越南背景沒有討好到觀眾

雖然標榜是《英雄本色》續集,但《夕陽之歌》和前兩部劇情上沒有任何聯系。

身為越南華僑,徐克希望把越南發生的不幸遭遇拍攝成電影。

剛開始徐克找到好友吳宇森,可吳宇森感覺這種題材不會在市場上吃香。徐克只能親自上陣執導。

可惜徐克錯就錯在為了票房把故事取名為《英雄本色3》,雖然找到了靈魂人物周潤發,並延續「小馬哥」的名字。

但觀眾並沒有看到前兩部中宋氏兄弟和小馬哥的相關故事。

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行徑,遭到眾多影迷的抵制。

如果拋開《英雄本色》續集這個噱頭,《夕陽之歌》的觀賞性還是極高的。

有激烈槍戰,也有戰爭大場面,徐克甚至找來了坦克等重型裝備。

戰爭讓百姓流離失所,人們在亂世中風雨飄搖。

梁家輝、周潤發和梅艷芳的三角戀纏綿悱惻,都讓此片成為經典港片的代表。

梅艷芳演唱的《夕陽之歌》更是被廣為傳唱。

《夕陽之歌》被名字耽誤,成為錯誤營銷的經典案例。

上榜理由:馮小剛最用心的作品,片中主演受盡各種折磨,因為錯誤選擇檔期遭遇票房滑鐵盧

在大眾的認知中,馮小剛似乎成為了賀歲喜劇專業戶。

雖然靠《甲方乙方》《沒完沒了》等電影,為華誼兄弟賺足了錢,可馮小剛一直嘗試拍攝一些有深度的作品。

而改編自1942年河南大旱真實事件的《一九四二》無疑是馮小剛最用心的作品。

張國立,陳道明,李雪健,張涵予等一眾明星出演。長達一年的拍攝周期。

為了極力還原當時難民飢寒交迫的狀態,演員們更是瘦身挨餓,受盡苦頭。

錯誤選擇檔期,讓內容沉重的《一九四二》並沒有佔到便宜。

觀眾更喜歡看到輕松的喜劇片,《一九四二》2億投資,只賺回來3億票房,按照1比3的回報率,絕對算得上是血虧。

受到《一九四二》的刺激,馮小剛在次年還是干起了老本行,拍了部口碑很差但票房很好的《私人訂制》。

上榜理由:華語電影特效天花板,被譽為最符合仙俠小說氣質的電影,由於電影晦澀難懂導致票房慘敗

即使到了現在,叉叉仍認為《蜀山傳》是 華語特效的天花板。

作為21世紀的第一部華語特效大片,《蜀山傳》用8000萬打造了大多數人心目中的仙俠世界。

影片中出現的各種神器叫人大為觀止,昆侖派的日月金輪,丹辰子羽毛狀的天龍斬,峨眉派的天雷雙劍,南明離火,昊天鏡都華麗至極。

徐克其實早在1983年就拍攝過《蜀山:新蜀山劍俠》,鄭少秋,林青霞,元彪等演員的加盟,讓徐克在香港影壇站穩腳跟。

看到特效大片劉偉強的《風雲雄霸天下》賺得盆滿缽滿,徐克也准備把《蜀山》的故事再次搬上銀幕。

《蜀山傳》的卡司陣容堪稱豪華,鄭伊健,洪金寶,古天樂,張柏芝,吳京,林熙蕾都是當打之年。

影片視覺奇觀此起彼伏,令人應接不暇。

觀眾真正體會到什麼是「萬里長空,劍氣橫秋」。

昆侖、峨眉、五台山三大門派大戰血魔的戲碼驚險異常。

由於《蜀山傳》過於注重視覺特效,導致故事邏輯雲里霧里,很多觀眾表示看不懂;

再加上特效熱鬧非常,每個角色的出場都缺乏過度,直接導致演員的演技無法體現。

種種元素直接導致影片口碑崩盤。8000萬的投資才換來了3000萬票房。

其實如果徐克當時把《蜀山傳》拍成三部曲,或者能補充影片中的不足。

但無論從哪個角度上,《蜀山傳》都是華語電影特效的里程碑。

上榜理由:15年內最好的武俠片,由於過度消費吳宇森招致差評,11萬人打出高分

即使到了現在仍有很多影迷把《劍雨》譽為15年內最好的武俠電影。

考慮到導演蘇照彬在內地名氣不高,所以在《劍雨》宣傳初期,都以吳宇森出品為主要賣點。

可惜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影迷絲毫沒有在該片找到一點吳宇森的美學暴力。

導致此片口碑兩極分化嚴重。

再加上正好遇到同檔期演員陣容更加豪華的《狄仁傑之通天帝國》。

最後《劍雨》8500萬的投資只獲得了8000萬的票房,可謂血虧的典型。

其實導演蘇照彬的作品履歷一直都是精品頻出。

被譽為千禧年後華語恐怖片天花板的《雙瞳》,《詭絲》都出自蘇照彬之手。

對中華文化的深入考究,是蘇照彬導演的特色。

影片中武器造型新穎:

主角手中能綿軟反折的 辟水劍,男主角一長一短的參差劍,能燃燒火焰的彩戲師雙刀等等令人耳目一新。

除了影片對女主角細雨退出江湖,卻身不由己的困惑外,影片中還金句頻出。

武學奇才陸竹的那句「 我願化身石橋,受五百年風吹,五百年日曬,五百年雨打 」成為經典台詞。

被黑石組織趕盡殺絕的張仁鳳喬裝易容成江阿生,在影片後半段邊磨劍邊保護妻子細雨的戲碼,堪稱最帥救場瞬間。

有江湖,有恩怨,動作戲過癮,《劍雨》將人們對武俠世界的嚮往用寫意的方式呈現出來。

即使到現在超過11萬人給這部影片打出高分,可見質量之高。

上榜理由:實驗性極強的武俠電影,趙文卓巔峰之作,武打設計新穎酷炫

和其他風格溫潤的武俠片不同,《刀》的影片基調極其狂野乖張。

趙文卓一直被當做第二個李連傑培養,而這部影片卻成了他和自己角色定位的分水嶺。

徐克在致敬邵氏武俠經典《獨臂刀》的同時,也讓趙文卓在影片中苦練獨臂刀法。

無論是熊欣欣飾演的反派馬賊,還是其他江湖人物都像是山野莽夫。

徐克用回憶的方式,將女主和鑄刀廠弟子定安、鐵頭三人之間的感情糾葛,江湖恩怨緩緩道來,讓故事增加了滄桑感。

正是由於此片實驗性太強,導致很多觀眾難以接受這種風格。

所以導致該片口碑兩極分化極其嚴重,最終票房只有330萬。

但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影迷發現《刀》粗狂鏡頭下的陽剛魅力。

上榜理由:李連傑,邱淑貞,張敏全明星陣容,世上最腹黑的張無忌,由於票房慘淡導致續集計劃擱置

現在回看《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觀賞性依舊很高。

王晶在此片中展現了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我的戰鬥力只有六千,他起碼一萬以上」

咸濕猥瑣的華山二老自稱「紅十字會」等橋段令人捧腹。

得益於李連傑扎實武術根基,無論是太極拳還是乾坤大挪移都展現了極高的觀賞性。

邱淑貞,張敏,黎姿,洪金寶,吳鎮宇等一眾選角更是恰到好處。

張敏的白馬回眸,邱淑貞的驚為天人成為當時不少觀眾心中最好的回憶。

而針對原著中張無忌優柔寡斷的性格,王晶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編。

李連傑飾演的張無忌腹黑多謀,身中玄冥神掌,時刻想著為自己的父母報仇。

可就是這樣一部5000萬投資,眾多明星加盟的武俠巨制,卻只獲得了一千多萬票房。

觀眾對於《魔教教主》無厘頭的魔改似乎難以接受,再加上當時的香港電影產業動盪不安。

作為主演的李連傑當時一直在內地等種種因素,《倚天屠龍記》的續集計劃就被暫時擱淺。

2022年春節,王晶終於在30年後實現了承諾,帶來了《倚天屠龍記》的續作,可原本盼著看張無忌去大都的觀眾們早已長大成人。

原班人馬早已物是人非,登錄網路的《倚天屠龍記》也收獲一片差評。

《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更像是觀眾對港片美好時代的緬懷,超出了一部商業電影的簡單范疇。

上榜理由:華語動作片天花板,李連傑最強電影,影片中的打鬥設計堪稱教科書

要挑選李連傑最好的作品,叉叉肯定首推《精武英雄》。

作為李小龍的《精武門》珠玉在前,作為翻拍片的《精武英雄》在口碑上絲毫不亞於前者,本身就是奇跡。

作為虛構人物,李連傑將留學日本,之後回到國內替恩師霍元甲報仇的陳真復雜的心路歷程展現給觀眾。

精武門的權力斗爭,中國人對女友光子的仇恨等情節,擴充了故事的復雜性,充分展現了民國亂世的人心惶惶。

《精武英雄》神就神在能把文戲和武戲完美的融洽,不會讓觀眾產生「為打而打」的突兀感。

閱讀全文

與被低估的動作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80s電影如何去水印 瀏覽:270
媽媽你到底在哪裡電影片段 瀏覽:218
華隸電影城 瀏覽:519
電影院餐食 瀏覽:940
兔呱呱電影網 瀏覽:95
迷蝶電影網 瀏覽:854
如何委婉拒絕男生請看電影 瀏覽:617
豫劇全劇大全100部電影 瀏覽:551
美國神話電影有哪些好看的 瀏覽:270
美國電影超脫 瀏覽:536
大鵬講電影 瀏覽:167
宿舍男生唱的哪個最長的電影 瀏覽:163
超級搞笑的少兒電影推薦 瀏覽:935
琪琪電影網2017 瀏覽:770
喜羊羊與灰太狼我愛灰太狼大電影2 瀏覽:910
動漫死神電影 瀏覽:690
泰國男男電影名稱 瀏覽:807
無辜囚徒電影插曲 瀏覽:219
最好看非vip動畫電影 瀏覽:433
電影日本人在首爾 瀏覽: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