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兼職電影院 在兼職做學到東西
兼職電影院是一個很不錯的想法,其實很多人一開始都認為自己可以免費地在電影院內看電影,這是非常爽的,下面就有小編攜手上上介紹一下兼職電影院的相關資訊吧。
兼職電影院
一、做這方工作的緣由
這份兼職是在大三寒假做的,是15年1月份,過年沒有回家,找了這份工作。其實找這份工作是因為舍友在另外一家電影院工作,對大概的情況差不多了解。那時候也是出於好奇,畢竟電影在那幾年的發展速度的確是迅猛。就找了這份工作。
二、電影院的工作內容
其實在影院工作其實也跟做其他的工作一樣,許多的工作都是重復著同樣的事情,電影院工作無非就是三個工作崗位(管理層除外),票房、賣品和影務這三塊。
票房就是賣電影票(我沒有接觸這一塊);賣品就是銷售吃的東西,以爆米花和各種水為主,工作流程也很簡單,早晨盤點東西,領取備用金,檢查糖漿氣泡,有時間爆一些爆米花,結賬的時候盤點,入賬等工作;影務就是發發3D眼鏡,開廳之後確保影片正常放映,過程中看看客人有沒有什麼違規的行為,結束之後打開散場門。就是這么的簡單。感覺自己就在說流水賬一樣,接下來談談自己的收獲。
三、電影商業化的發展史
電影的歷史,我真的沒有怎麼了解,只是那時候剛上班,海報上看到第五代導演吳天明的去世,說是這個人的影響,回去搜了一下,知道了中國電影商業化的開始。中國電影商業化的開始是從2002年開始,而吳天明卻是商業化的反對者。
但是他也無法阻擋市場經濟和人口紅利帶來的中國票房的井噴式上漲,2010年之前,每年中國電影票房保持了20%-35%的增長速度,2010年達到了頂峰,電影票房突破了100億,增長了將近50%。直到2015年中國電影票房突破440億大關,不管是在影院數量還是銀幕數量都在迅速增長。整個電影市場一排祥和。
四、一部影片的產生
現在想想其實很簡單,但是針對於當時自己來說,那就是新鮮,許多人可能都知道出品人是做什麼,但是那時候我卻不知道。
普及一下,出品人就是出錢拍電影的人,電影雖然是導演拍出來的,其實大多數情況下,導演也是拿著工資,並不是自己的創業。當然編劇大多都是寫劇本的人,這個《雷雨》劇本我們也看過,最多就是你一句,我一句的那種對話。發行方就是為電影做宣傳的公司,當然經典的發行案例當屬《美人魚》的手法,以後有時間具體談談。
五、中國電影主要院線
眾所周知的萬達院線,基本全國布局,哪裡有萬達廣場,哪裡就有萬達院線。最近幾年以為位居行業老大。
其次就是有地方特色的院線,上影聯合院線,中影星美,中影新干線,廣東大地,廣州金逸,浙江時代,江蘇幸福藍海。院線好比什麼,就和通道的入口一樣,有了排片才能有票房,這就是為什麼去年王思聰和馮導大吵大鬧的原因。這幾大院線占據了中國80%左右的票房,特別是萬達佔到了將近50%,馮導只能著急。
六、爆米花和可樂的暴利
電影的利潤大家應該都知道,其實爆米花的利潤真的超出我們的想想,可以達到70%-80%,具體內容大家可以到網上搜一搜,肯定比我專業,當時只是了解了一點皮毛。
可樂是水,糖漿和氣泡的混合物,飲料的利潤我想不言而喻,2012年當宗慶後再次成為首富的時候,王健林曾吐槽,大家都說房子貴,我一個賣房的賣不過一個賣水的。
說了半天,這些東西其實都跟自己真正的工作關系不大,但是我想說的是,如果沒有這份工作,我也就不可能去了解這個行業,了解這個行業的發展,其實在上影和萬達上市之前就很看好他們的股票,但是出於謹慎還是沒有推薦,沒有想到萬達能夠漲到240元一股。各行如隔山,只有接觸的多了,才能想的多,也許這份兼職就讓自己掌握了一些基礎的行業知識。
大學生在電影院內兼職也是非常不錯的,在電影院你可以學到很多的電影文化和一些播放技巧,如果你想了解很多,那就關註上上吧。
❷ 在電影院里看3D電影 是不是會發一個3D眼鏡 免費的還是要付租金呢多少錢呢還有 我是近視眼
是免費的,進電影院之前會在門口發給你,看完電影後會回收,3D眼鏡比較大,完全可以戴在近視眼鏡上的
求採納,謝謝
❸ 電影院提供3d眼鏡嗎
影院是提供觀影服務的一方,3D眼鏡作為觀看電影必不可少的工具,是與電影相捆綁的,所以3D眼鏡應該由電影院免費提供。況且現在電影票的價格上漲的厲害,觀影成本處在上升趨勢,電影院沒那麼缺錢。而且3D眼鏡並不是一次性的,而是經過消毒反復使用,這對於一家規模較大的電影院來說並不算一項十分過分的開支。
所以,電影院有義務,也有經濟實力來負擔一副基礎的3D眼鏡,這既能夠提高觀眾的觀影體驗,也有利於營造競爭優勢,擁有更多回頭客。3D眼鏡本來製作成本低廉,而且不易損壞,可以多次利用,電影院也不需要為此多支付很多金錢,總之,電影院作為服務者,提供一副眼鏡十分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