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邵氏十大武俠電影
邵氏十大武俠電影如下:
1.金臂男孩:
《金臂男孩》由張徹執導,倪匡編劇,郭追、羅莽和孫建主演。上映時間:1979年。
2.五毒:
《五毒》是一部由張徹執導的動作片,由江生、羅莽、孫建、郭追、白微、馮路和王龍威主演。它於1978年發行。
3.多情劍客無情劍:
《多情劍客之無情劍》由楚原導演執導並拍攝,狄龍、董成義、艾立特·恩戈克、余安安、艾菲等人主演。上映日期:1977年10月14日。
4.封神劫:
由導演華山執導,劉雪華、莫少聰、柳永、龍天翔、王戎等主演。上映日期是1983年5月27日。
5.殺無赦:
《殺無赦》由華山導演執導,徐少強、林珍奇、谷峰、詹森狄龍等主演。它於1978年發行。
6.劍俠情緣:
《劍俠情緣》是一部由楚原執導的動作片,由狄龍、董成義、傅盛、楚湘雲、李京、谷峰等主演。上映時間:1981年。
7.沾有皇室血統的劍:
《染有皇室血統的劍》由導演張徹執導,郭追、薛爾文、李京、龍天翔等主演。它於1981年發行。
8.風流斷箭刀:
《斷箭刀之戀》由導演執導,狄龍、傅、、等主演。1979年4月12日上映。
9.十虎與廣東最後五虎:
《粵十虎與最後五虎》是一部由執導,狄龍、傅、錢小豪、等主演的港片。它的上映日期是1979年12月13日。
10.少林的傳人:
《少林後裔》由導演唐佳執導,狄龍、董成義、白彪主演,黃培智、元彬、元華、李海生、姜泉等主演。它於1983年發行。
❷ 回顧那些經典香港動作大片,哪一部讓你最捨不得快進
很多人喜歡香港電影,都是從動作片開始的,從最早的李小龍,然後到成龍,再到李連傑,這幾位巨星,代表了動作片一個又一個的輝煌時期。
不過,也正是隨著科技的進步,動作片也有了很大的改變,近30、40年內,香港動作片,每個時期都有代表作。
1、《少林三十六房》
本片的上映,預示著成龍的動作片又到了另一個階段,簡單來說,從以前的民國小子,變成了現代警察。
除了保留詼諧幽默的喜劇效果外,動作戲也進入了升華期,擯棄了一些民國時雜耍的動作,卻加入了大量的搏命動作,包括其他成家班的成員,也就是說,不止成龍一個人在玩命,整個成家班都在玩命。
❸ 一部比較老的邵氏動作片
電影《街市英雄》
由張徹執導的動作片,郭追、羅莽等參加演出。該片於1979年3月24日上映。
講述洪熙官(白彪飾)被投靠清廷之武林敗類高進忠(鹿峰飾)追殺,身受重傷,市井英雄朱才(孫建飾)、陳阿全(羅莽飾)、梁天寶(郭追飾)安排洪藏身於豆腐店中,並為他買葯治傷。 高進忠探得洪藏身之處,暗囑手下廣布眼線,以便將洪一舉成擒……
❹ 香港邵氏系列電影,大家究竟喜歡哪些電影
邵氏電影可以說是香港電影的頂樑柱,在70-90年代時拍攝了很多好看的電影,邵氏電影廣告語就是《邵氏電影、必屬佳片》,可見這個名氣不小,正如以上說的,邵氏電影不管恐怖片還是武俠片都是很有劇情的,看起來感覺你最後才能猜到結局,邵氏電影小編基本上都看過,下面給大家介紹幾部我個人認為最經典的,而且還是最好看的電影。
1、《五毒》是由張徹執導的動作片。由江生、羅莽、孫建、鹿峰等參演。
故事講述了:劊子手袁德泰(王羽 飾)手段高強,金刀斬過,人犯尤不知死。徒弟二五(錢小豪 飾)與公差等每每看得五體投地。是日,袁德泰斬殺悍匪「鬼八仙」團伙三名成員,幾近完成千人斬記錄。鬼八仙頭目朱七被擒,依法亦當斬,行刑前夜,鍾馗之妹(王小鳳 飾)拜訪袁德泰,請托其失手,以延長朱七痛苦,袁德泰畏懼惡鬼尋仇,將這差事交給二五。行刑時,鬼八仙最後一人——玉殘花(王祖賢 飾)伺機營救無果,卻決心向袁德泰一家尋仇。當夜,二五被朱七鬼魂附體,幸而袁德泰身手敏捷躲過一劫,袁德泰之女巧銀(陳法蓉 飾)為二五驅魔不表。不久,袁德泰自感殺孽深重,轉行開酒鋪謀生,玉殘花混入袁家尋仇,某日鍾馗(午馬 飾)拜訪袁家,拆穿了玉殘花真實身份。
❺ 求香港邵氏經典武俠動作片
邵氏電影大全
1. 大醉俠(1966)
2. 十三太保(1970)*
3. 星際鈍胎(1983)
4. 流星蝴蝶劍(1976)*
5. 香江花月夜(1966)
6. 江山美人(1959)*
7. 成記茶樓(1974)
8. 傾城之戀(1984)
9. 大軍閥(1972)*
10. 愛情的代價(1970)
11. 七十二家房客(1973)
12. 花心大少(1983)
13. 花田錯(1960)
14. 花月良宵(1967)
15. 藍與黑(1966)
16. 無名英雄(1971)*
17. 傾國傾城(1975)*
18. 天涯明月刀(1976)*
19. 何日君再來(1966)
20. 天 網(1974)*
21. 楚留香(1976)*
22. 藍與黑續集(1966)
23. 三 笑(1969)
24. 檸檬可樂(1982)
25. 紅伶淚(1964)
26. 刺 馬(1973)*
27. 瀛台泣血(1975)*
28. 妲 己(1963)
29. 江湖奇俠(1965)
30. 乾隆下揚州(1978)*
31. 三少爺的劍(1977)*
32. 人皮燈籠(1982)
33. 大哥成(1975)
34. 西遊記(1964)
35. 釣金龜(1968)
36. 方世玉與洪熙官(1974)
37. 不了情(1961)
38. 盤絲洞(1967)
39. 我愛金龜婿(1971)
40. 城市之光(1984)
41. 十二金牌(1970)
42. 小雜種(1973)
43. 蛇殺手(1974)*
44. 雲 泥(1968)
45. 一樂也(1973)*
46. 猩猩王(1977)
47. 表錯七日情(1983)*
48. 愛 奴(1972)*
49. 乾隆皇與三姑娘(1980)
50. 娃娃夫人(1971)
51. 邊城三俠(1966)*
52. 鐵扇公主(1966)
53. 蝙蝠傳奇(1978)*
54. 壁 虎(1972)
55. 花團錦簇(1961)
56. 緣 份(1984)
57. 如來神掌(1982)
58. 哪 吒(1974)*
59. 拳 擊(1971)*
60. 少林寺(1976)*
61. 大刀王五(1973)
62. 少林三十六房(1978)*
63. 萬古流芳(1964)
64. 鑽石艷盜(1971)
65. 萬花迎春(1963)
66. 三十年細說從頭(1982)*
67. 文素臣(1966)
68. 千門八將(1981)
69. 花街時代(1985)
70. 宋宮秘史(1965)
71. 酒 簾(1976)
72. 千王斗千霸(1981)
73. 保 鑣(1969)*
74. 憤怒青年(1973)
75. 金菩薩(1966)
76. 毒 女 (1973)*
77. 書劍恩仇錄(1981)*
78. 風流韻事(1973)*
79. 梁山伯與祝英台(1961)
80. 捉鼠記(1974)
81. 啞巴與新娘(1971)
82. 斷腸劍(1967)
83. 青春戀(1969)
84. 報 仇(1970)*
85. 倩女幽魂(1960)
86. 中國超人(1975)
87. 霹靂十傑(1985)*
88. 油鬼子(1976)
89. 女人面面觀(1974)*
90. 金瓶雙艷(1974)*
91. 背叛師門(1980)
92. 女兒國(1968)
93. 女巡按(1966)
94. 青春1000日(1982)
95. 面 具(1974)*
96. 水兒武士(1985-沒此片資料)
97. 楊過與小龍女(1983)
98. 錦衣衛(1984)
99. 夕陽戀人(1971)
100. 欲焰狂流(1969)*
❻ 邵氏電影中的武打片都有哪些
你提問都好幾天了,都沒人回答,我來告訴你吧,不過請務必採納最佳答案!
這是武俠的:
133通天小子紅槍客(孫仲作品)
132鐵旗門(張徹作品)
131奪棍(袁浩泉作品)
130冰天俠女(羅維作品)
129雜技亡命隊(張徹作品)
128倚天屠龍記大結局(楚原作品)
127倚天屠龍記(楚原作品)
126文素臣(薛群作品)
125影子神鞭(羅維作品)
124武林聖火令(魯俊谷作品)
123五虎屠龍(羅維作品)
122來如風(鄭昌和作品)
121黑蜥蜴(楚原作品)
120洪拳小子(張徹作品)
119唐山五虎(羅馬作品)
118圓月彎刀(楚原作品)
117如來神掌(黃泰來作品)
116洪拳大師(唐佳作品)
115玉羅剎(何夢華作品)
114火並(楚原作品)
113請帖(孫仲作品)
112群英會(張徹,岳楓,程剛作品)
111俠客行(張徹作品)
110天龍八部(鮑學禮作品)
109連城訣(牟敦芾作品)
108魔殿屠龍(楚原作品)
107無翼蝙蝠(楚原作品)
106七俠五義(徐增宏作品)
105豪俠傳(程剛作品)
104虎膽(羅維作品)
103盜兵符(申江作品)
102御貓三戲錦毛鼠(劉家良作品)
101洪文定三破白蓮教(羅烈作品)
100廣東十虎與後五虎(張徹作品)
99飛刀手(張徹作品)
98插翅難飛(楚原作品)
97三闖少林(唐佳作品)
96碧血劍(張徹作品)
95方世玉與洪熙官(張徹作品)
94大殺四方(張徹作品)
93俠士行(何夢華作品)
92獨臂刀王(張徹作品)
91飛狐外傳(張徹作品)
90新飛狐外傳(劉仕裕作品)
89洪拳與詠春(張徹作品)
88神打(劉家良作品)
87方世玉與胡惠乾(張徹作品)
86蕭十一郎(楚原作品)
85十二金牌(程剛作品)
84弟子也瘋狂(劉家榮作品)
83背叛師門(魯俊谷作品)
82清宮大刺殺(程剛、華山作品)
81殘缺(張徹作品)
80鍾馗娘子(何夢華作品)
79爛頭何(劉家良作品)
78少林與武當(張徹作品)
77血滴子(何夢華作品)
76冷血十三鷹(孫仲作品)
75刺馬(張徹作品)
74風流斷劍小小刀(孫仲作品)
73情俠追風劍(何夢華作品)
72盪寇志(張徹作品)
71玉面俠(嚴俊作品)
70六指琴魔(龍逸升作品)
69出籠馬騮(羅馬作品)
68馬哥波羅(張徹作品)
67鐵羅漢(嚴俊作品)
66英雄無淚(楚原作品)
65鷹王(張徹作品)
64邊城三俠(張徹作品)
63鹿鼎記(華山作品)
62教頭(孫仲作品)
61楚留香(楚原作品)
60蝙蝠傳奇(楚原作品)
59新獨臂刀(張徹作品)
58五毒天羅(楚原作品)
57五郎八卦棍(劉家良作品)
56神刀(程剛作品)
55游俠情(龍逸升作品)
54鐵手無情(張徹作品)
53獨臂刀(張徹作品)
52大刺客(張徹作品)
51金燕子(張徹作品)
50天下第一拳(鄭昌和作品)
49陸阿采與黃飛鴻(劉家良作品)
48洪熙官(劉家良作品)
47少林三十六房(劉家良作品)
46十八般武藝(劉家良作品)
45霹靂十傑(劉家良作品)
44螳螂(劉家良作品)
43斷魂谷(羅維作品)
42陸小鳳之決戰前後(楚原作品)
41十字鎖喉手(何夢華作品)
40十二金錢鏢(徐增宏作品)
39南少林與北少林(張徹作品)
38陸小鳳傳奇之綉花大盜(楚原作品)
37決殺令(孫仲作品)
36十四女英豪(程剛作品)
35金毛獅王(何夢華作品)
34赤腳小子(杜琪峰作品)
33楊過與小龍女(華山作品)
32大醉俠(胡金銓作品)
31魔劍俠情(楚原作品)
30紅粉動江湖(魯俊谷作品)
29書劍恩仇錄(楚原作品)
28雙俠(張徹作品)
27鷹王(張徹作品)
26殺絕(華山作品)
25大俠沈勝衣(楚原作品)
24游俠兒(張徹作品)
23電影香江之刀光劍影
22電影香江之功夫世家
21流星蝴蝶劍(楚原作品)
20水滸傳(張徹作品)
19少林寺(張徹作品)
18保鏢(張徹作品)
17十三太保(張徹作品)
16大旗英雄傳(張鵬翼作品)
15幫規(徐小明作品)
14小毒龍(岳楓作品)
13蕭十一郎(徐增宏作品)
12南北少林(劉家良作品)
11天下第一劍(潘壘作品)
10埋伏(何夢華作品)
09大刀王五(張徹作品)
08清宮啟示錄(魯俊谷作品)
07天蠶變(魯俊谷作品)
06天蠶變之布衣神相(魯俊谷作品)
05少林五祖(張徹作品)
04白玉老虎(楚原作品)
03三少爺的劍(楚原作品)
02浣花洗劍(楚原作品)
01天涯明月刀(楚原作品)
動作冒險片系列
59暗渠(藍乃才作品)
58流氓千王(程剛作品)
57龍虎少爺(劉家榮作品)
56黃飛鴻義取丁財炮
55搏盡(桂治洪作品)
54大劫案(楚原作品)
53小子有種(孫仲作品)
52長輩(劉家良作品)
51朋友(張徹作品)
50南北獅王(錢月笙,徐蝦作品)
49龍虎鬥(王羽作品)
48掌門人(劉家良作品)
47大盜歌王(張徹作品)
46千門八將(孫仲作品)
45瘋猴(劉家良作品)
44唐人街功夫小子(張徹作品)
43七面人(鮑學禮作品)
42年輕人(張徹作品)
41死角(張徹作品)
40仇連環(張徹作品)
39八萬罪人(程剛作品)
38賭王大騙局(程剛作品)
37八道樓子(張徹作品)
36小雜種(楚原作品)
35中華丈夫(劉家良作品)
34亡命徒(張曾澤作品)
33八國聯軍(張徹作品)
32城寨出來者(藍乃才作品)
31江湖行(張曾澤作品)
30武館(劉家良作品)
29無名英雄(張徹作品)
28大地兒女(胡金銓作品)
27後生(狄龍作品)
26的士大佬(鮑學禮作品)
25大決斗(張徹作品)
24叛逆(張徹作品)
23報仇(張徹作品)
22獵魔者(王晶作品)
21沙膽英(孫仲作品)
20吸毒者(姜大衛作品)
19五虎將(張徹作品)
18惡客(張徹作品)
17逃亡(孫仲作品)
16皇家大賊(章國明作品)
15死囚(姜大衛作品)
14海軍突擊隊(張徹作品)
13天網(程剛作品)
12拳擊(張徹作品)
11小煞星(張徹作品)
10五大漢(鮑學禮作品)
09吉祥賭坊(張曾澤作品)
08大哥成(桂治洪作品)
07蔡李佛小子(張徹、午馬作品)
06霹靂拳(張一湖作品)
05成記茶樓(桂治洪作品)
04差人大佬搏命仔(華嶼作品)
03香港73(楚原作品)
02絕不低頭(華山作品)
01馬永貞(張徹作品)
❼ 1997年,邵氏為元奎、元彪投拍了一部動作經典,票房卻僅三百多萬
在華語功夫片、武俠片的發展歷程之中,「邵氏電影」的廠牌,可謂是影響深遠。
《獨臂刀》三部曲、《大醉俠》、《十三太保》、《刺馬》、《大決斗》、《少林三十六房》、《武館》、《楚留香》、《天涯明月刀》、《流星蝴蝶劍》、《三少爺的劍》,這些經典的武俠、功夫題材作品,無一不是出自邵氏之手。
80年代中期的邵氏電影,因為功夫片、武俠片的市場衰退,選擇了大規模的減產。昔日的港片霸主,也隨著時代洪流的沖擊,失去了曾經的光輝與榮耀,很快歸於沉寂。
90年代初,香港電影進入了發展的巔峰期。看到不斷被突破的票房紀錄,邵氏電影也決心重新布局港片市場。1992年,邵氏為梅艷芳、周星馳策劃了《審死官》, 「邵氏老闆娘」方逸華,親自為該片擔任了監制工作 。
《審死官》上映後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之後,邵氏又陸續打造了《赤腳小子》、《回魂夜》、《無味神探》等作品。但這些電影上映後的表現,卻是起起落落、有虧有盈,都不似《審死官》那樣表現亮眼。
90年代中期,邵氏電影開始布局動作片市場。此時,元奎與李連傑合作了《給爸爸的信》之後,便離開了「正東電影」。而元彪也因為「寶祥影業」的結業,離開了洪金寶。
邵氏抓住機會,將元奎、元彪拉入麾下,並在1997年策劃翻拍了功夫片經典《馬永貞》。
這部翻拍的經典作品製作精良,上映後票房成績卻只有3百多萬港幣。邵氏電影的市場復興之路,也因為該片遭遇了不小的打擊。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元奎、元彪合作的這部《馬永貞》。
在聊元奎、元彪版的《馬永貞》之前, 我們先來說一說:馬永貞是如何從一位「馬販」變成「功夫高手」的 。
「馬永貞」的故事,起源於1879年「申報」中的一篇報道。
馬永貞原本是一名馬販,騎術出眾。咸豐十一年秋,馬永貞曾在馬術大會上戰勝英國騎術冠軍,由此出名。光緒五年,也就是1879年。馬永貞因為與馬販顧忠溪發生債務糾紛,在上海「一洞天」茶樓被人襲擊身亡,之後登上了申報。
在那個沒有廣播、沒有電視,更沒有手機、互聯網的年代。報紙是大眾獲取信息的唯一途徑。而「馬永貞事件」的登報,也讓「馬販」馬永貞,成為了街頭巷尾的熱議話題。說書藝人們,更是根據申報上的報道,編寫了不少故事。
1927年,「中國電影之父」鄭正秋編寫了《山東馬永貞》的劇本,並與導演張石川合作,將這個故事搬上電影銀幕。
為了吸引觀眾的目光,在這部《山東馬永貞》里,鄭正秋將「馬永貞參加騎術比賽,打敗英國騎手」的故事改編成了「參加拳賽,打敗英國大力士」。馬永貞這個人物也在此時,從「騎術高手」變成了「功夫高手」。
鄭正秋、張石川兩位導演,對華語功夫片、武俠片的發展,可謂是影響深遠。二人聯手拍攝的《火燒紅蓮寺》,被譽為「華語武俠片的開山之作」。而兩人合作的這部《山東馬永貞》,更是成為了華語功夫片的雛形。
自1927年的《山東馬永貞》之後, 在擂台上打敗外國高手,也成為了中國武術家難以擺脫的電影宿命 。
1962年,香港導演賀賓翻拍了《山東馬永貞》。在這一版的故事裡,賀賓為馬永貞添加了一個「報仇」的宿命。馬永貞之所以從山東老家來到上海,就是為了給自己的哥哥報仇。
賀賓導演的《山東馬永貞》上映後,獲得了不錯的評價。而邵氏名導張徹、鮑學禮,也在1972年對「馬永貞的故事」進行二次創作,拍攝了電影《馬永貞》。
而在這一版的故事裡,馬永貞也不再只是一名「馬販」、一名「拳師」,他又多了一個身份,那就是「黑幫大哥」。
元奎、元彪在1997年拍攝的《馬永貞》,就是翻拍自張徹、鮑學禮這部1972年版的《馬永貞》。 當然,為了尋求內容突破、嘗試市場創新 ,元奎在97版的《馬永貞》中,也融入了不少自己的想法,對故事進行了不少大膽的修改。
在張徹、鮑學禮版的《馬永貞》里,來上海打工的馬永貞,因為看到了衣著光鮮的譚四,便產生了成為「黑幫大哥」的夢想。之後,他在擂台上打敗外國大力士,又趕走了欺壓大眾的斧頭幫爪牙,逐漸樹立了自己的威望,同時也擁有了自己的地盤。
然而,屠龍勇者終成惡龍。獲得名利之後的馬永貞,逐漸迷失了自我,也開始和其他的「黑幫大哥」一樣,到處搶地盤、收保護費。
「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譚四沒能躲過慘死街頭的宿命,而馬永貞最終也死在了「斧頭幫」的利斧之下。在張徹、鮑學禮的手中,馬永貞被塑造成為了一個魯莽匹夫的形象。馬永貞的故事,也變成了一個「黑幫爭斗」的權利寓言。
而在1997年版的《馬永貞》里,元奎雖然延續了72版《馬永貞》的故事脈絡,但卻加重了故事中愛情線的表達, 馬永貞的角色形象,也從之前的江湖草莽,變成了一個不羈浪子 。
80年代中後期,隨著齊秦、王傑等人的歌壇走紅,「浪子人設」開始在當時的港台 娛樂 圈風靡。而《阿郎的故事》、《天若有情》、《阿飛正傳》等作品的誕生,也將這股「浪子風潮」帶到了電影銀幕之上。
為了跟上當時的市場趨勢,同時也為了嘗試內容創作的創新,元奎在翻拍《馬永貞》時, 沒有像張徹導演那樣,通過一個江湖草莽的發跡與滅亡,展現「黑幫爭斗」的黑暗與殘酷。 反而是通過一個「浪子回頭」的故事,表現江湖人物的情與義。
可能正是因為將主人翁從「江湖草莽」變成了「不羈浪子」,所以這部《馬永貞》才邀請了金城武擔任故事男主角。
在張徹導演的72版《馬永貞》里,譚四的角色只有兩次出場,而金鈴子與馬永貞的感情故事,也是輕描淡寫、一筆帶過。
但在97版《馬永貞》里,元奎加大了「譚四」、「金鈴子」這兩個角色的戲份,同時還增加了「艷陽天」這個角色。感情戲的增加,也讓這個「浪子回頭」的故事,顯得更加飽滿,且富有張力。
除了創新化的故事改編,精彩的動作戲碼,也為這部97版《馬永貞》增色不少。
在這部97版《馬永貞》里,元奎致敬了張徹導演的「暴力美學風格」。片中血肉橫飛、暴力感十足的動作設計,刺激了不少影迷的眼球。而元彪、元德的精彩打鬥表演,也獲得了許多觀眾的好評。
元奎、元彪合作的這部《馬永貞》雖然劇情設計、打鬥編排都十分出色,但90年代末港片市場的衰退,卻註定了該片悲慘的命運。
1997年的香港電影市場之上,票房突破3000萬港幣的本土作品僅《一個好人》、《黃飛鴻之西域雄獅》、《97家有喜事》三部。而在低落的市場大潮之下,這部《馬永貞》也僅拿到了300多萬港幣的票房成績。
雖然被時代洪流淹沒,但憑借過硬的質量,這部97版《馬永貞》,還是在華語電影長河中,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輕觀眾,成為了不少影迷心中,難以磨滅的動作經典。
❽ 邵氏經典動作電影
邵氏經典動作電影:
1、《殘缺》
《天蠶變之布衣神相》講述了雲飛揚(徐少強飾)練就天蠶神功後,雖然躍為江湖上兩大高手之一,卻厭倦江湖,無心爭霸,與愛侶倫宛兒(劉雪華飾)隱居;反之獨孤無敵卻閉關苦練滅絕魔功。隨著二人暫息分爭,東瀛甲賀派教主織月蒼龍軒卻欲稱霸中原。
❾ 香港邵氏電影最好看的十大武俠片
邵氏經典武俠電影推薦
1、大醉俠(電影)
《大醉俠》是由香港邵氏兄弟有限公司出品,胡金銓執導,鄭佩佩、岳華及陳鴻烈共同主演的動作片。該片講述了金燕子在大醉俠范大悲的幫助下成功剿滅 「索命五虎」以及救出兄長的故事。《大醉俠》是傳統的武俠電影與新武俠電影的一種過渡,因為它既保持著良好的傳統的空間感、故事感等,也在鏡頭的使用、節奏的掌握等方面流露出現代的特色,而呈現出「新」的特點。影片1966年04月07日於香港上映。
2、刺馬(電影)
香港電影《刺馬》由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於1973年出品。該片改編自清朝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馬案,由張徹執導,姜大衛、狄龍、陳觀泰、井莉等領銜主演。主要劇情是:原是黑道中人的馬新貽當上兩江總督後,沉迷功名利祿,竟與結拜二弟黃縱之妻有染,並設計把二弟殺死,三弟張汶祥激於義憤,拚死混入大軍中,為兄報仇。
3、新獨臂刀(電影)
《新獨臂刀》是邵氏兄弟有限公司出品的動作電影,由張徹執導,姜大衛、狄龍、李菁、谷峰主演。該片於1971年2月7日在中國香港上映。該片講述了擁有「鴛鴦刀」絕技的少年雷力被龍異之使計陷害,自廢右臂,在客棧中做店小二,並與封俊傑結為好友。封俊傑被龍異之殺害後,雷力為友復仇的故事。
4、保鏢1969(電影)
《保鏢》是由張徹執導的武俠動作電影,於1969年上映,姜大衛、狄龍等主演。講述了武林正派無敵庄莊主殷可風每年為洛陽府押解二十萬兩黃金,從無失手,怎料意外武功盡失的故事。[無敵庄]莊主殷可風每年為洛陽府押解二十萬兩黃金,[飛虎寨]盜寇焦雄(谷峰)圖謀洗劫。獨行俠駱逸(姜大衛)途中於此,遇上有份護鏢的雲飄飄(井莉)和未婚夫向定(狄龍),不打不相識...
5、獨臂刀(電影)
《獨臂刀》是由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出品,張徹執導的武俠片,王羽、焦姣等參與演出的一部劇情、動作、武俠、古裝電影。該片講述了方剛以殘疾之身練成偏門奇功的傳奇故事。《獨臂刀》是張徹的成名作,在香港影史上首創百萬票房,首創用手提攝影機拍攝的先例。其動作的節奏感與美感,處理暴力的手法,也都是後世談論不休的話題。該片除豐富的鏡頭感外,更將傳統中國的尚武俠義精神賦予現代的生命力,還把現代青年的反叛形象投射在古之俠者身上,與時代毫不脫節。該片於1967年7月26日在香港上映。
6、少林英雄(電影)
《少林英雄》是鮑學禮、午馬導演,李修賢、狄龍、施思等主演的電影。該片講述了幾名少林弟子的故事。《少林英雄》的上映時間為1980年10月23日。滿清年間,朝延視少林寺的正義之士為眼中釘,派官兵剿滅之,率領清兵的副總管高飛揚原是少林大師兄。少林被滅,各弟子遭拘禁,高飛揚將之勞役,實則藉此令各人強健體魄,精練武功...
7、游俠兒(電影)
《游俠兒》是由張徹執導的邵氏經典電影,於1970年上映,姜大衛、李麗麗等人主演。該片講述了武功高強,劫富濟貧的游俠兒無意中救了威勝鏢局總鏢頭的妹妹江靈而發生的一系列故事。武功高強雲游四方的游俠兒來到黃河邊的一個小鎮,恰好聽到兩名歹徒預謀搶劫。游俠兒躲在暗處將歹徒搶來的財寶劫下,並全部施與當地窮苦百姓,被百姓們稱為活神仙。但他自己到酒館吃飯,卻因身上沒有錢無法結賬...
8、流星蝴蝶劍(電影)
《流星·蝴蝶·劍》是由楚原執導,宗華、井莉、岳華、陳萍等人主演的一部香港武俠片。影片改編自古龍武俠小說《流星蝴蝶劍》,1976年上映。影片講述了孟星魂為了愛情與正義鏟除武林敗類律香川的故事。龍門幫是江湖上最大的幫會。幫主[老伯](谷峰),樹大招風,不少黑道中人慾殺之。女兒小蝶(井莉)美麗多情,愛上殺手(凌雲),可是……
9、江湖奇俠(電影)
《江湖奇俠》由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於1965年出品。該片由徐增宏執導,秦萍、王羽、凌波、馮寶寶、羅烈、羅烈等領銜主演。該片改編自平江不肖生所著武俠小說《江湖奇俠傳》 中的《火燒紅蓮寺》一段。主要劇情是:少年桂武奉師命下山,辦理三件事:一到蟠龍谷甘家堡學藝,二找尋姑母,三為父母報仇。桂武到甘家堡後,與堡主甘龍之女甘聯珠結婚。桂武發現了甘龍與劫鏢有關,帶聯珠出走。桂武憑機智武功,逐一闖關。
10、龍門客棧(電影)
《龍門客棧》是由胡金銓執導,上官靈鳳、石雋、白鷹等主演的武俠電影。影片以明朝中期為背景,講述了武林俠士為救助忠良之後,與以太監曹少欽為首的東廠高手在龍門客棧展開激烈拼殺的故事。該片於1967年10月21日在台灣上映。故事以明朝中期為背景,太監曹少欽掌管錦衣衛和東廠特務機關,權重一時。他迫害兵部尚書於謙後,為斬草除根,又派東廠特務去殺害於謙流放在北疆的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