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3d電影有什麼效果
3D電影能呈現出「立體效果」
2D和3D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2D僅僅只能看一個平面,而3D則能感受到一個空間的存在。而動畫人物近在眼前是一種叫「IMAX 3D」的技術(巨幕電影),要比3D更加的科技感,在3D基礎上加上IMAX,這樣IMAX 3D裡面的立體人物就對焦清晰,立體感很強。出現的畫面更加的真實。
3D立體電影的製作中廣泛採用的是偏光眼鏡法。它以人眼觀察景物的方法,利用兩台並列安置的電影攝影機,分別代表人的左、右眼,同步拍攝出兩條略帶水平視差的電影畫面.
放映時,將兩條電影影片分別裝入左、右電影放映機,並在放映鏡頭前分別裝置兩個偏振軸互成90度的偏振鏡。兩台放映機需同步運轉,同時將畫面投放在金屬銀幕上,形成左像右像雙影。
(1)3D電影帶來作用擴展閱讀:
3D電影不適宜人群
1、獨眼、雙眼矯正視力相差3行以上、斜視、閉角型青光眼患者及高危人群、眼部手術恢復期的患者。
2、高血壓、心臟病、眩暈症、恐高症者,精神抑鬱或狂躁者。3D電影的畫面內容多為飛行、旋轉、快速切換、穿越起伏的運動場景,對於有恐高、暈車症狀的觀眾易產生精神緊張和心理不適,此外3D電影音樂和畫面比較刺激,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能會發生血壓升高、頭暈、胸悶等不適。
3、高度近視眼患者、遠視眼患者、老年人、有閉角型青光眼家族史的人、以及「淺前房、窄房角」的觀眾都屬於青光眼的高危人群,不宜觀看3D電影。
❷ 為什麼看「3D電影」能讓你「身臨其境」
去電影院看了3D電影的朋友們都了解,戴上3D眼鏡便會讓你有配對的體會,是啥讓電影這般的栩栩如生起來的呢?這主要是因為大家的二隻眼睛能夠分辨物件的間距,造成立體的覺得。在拍攝電影的過程中用上下兩個拍攝同拍攝,而在播映時所拍的兩個電影同步到顯示器上邊,當觀眾們戴上3D眼鏡的情況下,根據相應的光學原理,就可以造成立體的實際效果。
3D電影在特效上比較下功夫,而且3D眼鏡和那個屏幕效果是相接的,不帶3D眼鏡是不會產生特效的,但不是每個特效都會讓人們身臨其境,只有關鍵環節的特效會有感覺。
❸ 為什麼3D電影能讓你身臨其境
科技在慶早不斷的發展,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來越精彩了。相信看過「3D電影」都知道去電影院都會領取一副3D眼鏡,看電影的時候汪滑帶上3D眼鏡,銀幕上會出現了凹凸有致的景物,人物會迎面向你來,你甚至會緊張地起身,唯恐避之不及。究竟是怎麼回事,為什麼「3D電影」能讓你「身臨其境」,下面就由我來給大家解答一下疑惑吧。
人的雙眼能夠判斷距離,產生立體視覺,是因為左眼和右眼在觀察同一個對象時,形成於各自視網膜上的像略有差異,在科學上稱為「視差」。大腦對不同的兩個像進行處理,「合二為一」,外部世界就變得立體了。換言之,不幸只有一隻眼睛的殘障人士,是不具有立體視覺的。
普通電影拍攝時,只使用一部攝像機;製作「3D電影」時,則需要一左一右架設的兩部攝像機同時參與,以模仿雙眼各自看到的'畫面。放映時,所拍攝的兩部影片被同步投射到銀幕上。觀賞者佩戴特製的眼鏡,通過一定的光學原理,可以使左眼只看到「左攝影機」拍攝的圖像,右眼亦然。如此一來,雙眼所見景物既相關,又有差別,效果就和觀察真正的立體世界時別無二致了。此時如果摘下眼鏡,倒會發現銀幕上的圖像有「重影」,有礙觀賞。
某些不需「3D眼鏡」、僅憑裸眼即可觀察的「3D立體圖」,遵循的也是相同原理。這些圖乍一看往往難以分辨它們所要表達的內容,其實每幅都混有一對根據雙眼的位置關系繪制或拍攝的、略有不同困差臘的圖片。觀察者正確地聚焦目光,使兩個眼睛分別關注其中之一,立體圖像便躍然紙上了。
最後問一句:有沒有不需要特製眼鏡就能看的「3D電影」呢?答案是肯定的。這就是所謂的「全息電影」,不用輔助手段,從任何角度看,這種電影中的一切都是立體的。它已經在一些科技展館現身,但是因為造價高昂,還遠未到「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地步。但是,隨著科技的突飛猛進,「全息電影」,甚至比之更逼真的電影,總有一天會成為人們尋常的娛樂夥伴。
❹ 3D電影有什麼效果
簡單來說 就是立體效果
讓你體驗電影中各個場景的實地情境,能夠更好的融入電影,觀影更加身臨其境,更加刺激
❺ 3D電影越來越多,對生活有哪些影響
3D技術,怎麼說都是人類的進步,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但是你要想到,3D一類的高科技是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的。這部分少數人用3D電影替代真正具有深度的電影,將電影變為從最低端完全娛樂人民的工具,那麼我們應該說電影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我們的生活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
現在很多人都在抵制3D電影,我覺得也不一定那麼絕對。有些電影當做刺激視覺感官還是不錯的。
總之電影從黑到彩色,從無聲到有聲,在從以前的2D主流到今天的3D狂潮都證明了人類對電影的要求就是:身臨其境。
3D只要不斷革新,不斷把缺點改掉(對觀眾的健康危害)。早晚會成為絕對主流。我也期待那一天。我也希望能舒舒服服的看3D.
也希望現在的3D愛好者冷靜些。別接受不了任何人對3D的批評。要明白沒有批評哪有進步。
❻ 3D電影為什麼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人的雙眼能夠判斷距離,產生立體視覺,是因為左眼和右眼在觀察同一個對象時,形成於各自視網膜上的像略有差異,在科學上稱為“視差”。大腦對不同的兩個像進行處理,“合二為一”,外部世界就變得立體了。
3D電影給我們左右眼輸入的圖片需要不一樣,這樣圖像經過我們大腦的處理就會變成立體圖像。這也就是為什麼在觀看3D電影時,我們需要佩戴特殊的眼鏡, 而現在大多數電影院採用的都是偏振光3D眼鏡。 而偏振光3D眼鏡,每個鏡片只允許特定的偏振光通過。左右鏡片的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互相垂直,它們攜帶的成像信息略有差別,這樣最後我們看到的就是立體的3D圖像了。
❼ 3D電影效果體現在哪些方面
科幻電影:造成如雲霄飛車上下俯沖,太空漫遊,子彈射出等原本真人電影無法呈現的驚訝式特效。
珍寶欣賞:對於珍藏的古董及珠寶,無法如臨現場可以透過三維技術攝影保存,透過三維完全詳細檢視。
遠距醫學:對於遠距離的開刀,必須有兩眼存在的距離感,三維可以提供最佳的解決。
立體電影(ANAGLYPH)將兩影像重合,產生三維立體效果,當觀眾戴上立體眼鏡觀看時,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❽ 看3d電影究竟有什麼效果看過的進來描述一下。
3D電影的原理其實就是拍攝出的是雙畫面,而這兩個畫面的差別正是模仿人眼的左右兩眼的角度的差來拍攝出來的,現實中的角度差可以讓你的眼睛一眼就能看到物體離你的遠近,而立體電影就是利用這種感觀來實現的3D。
1,3D尤其其實是用3D引擎做出來的游戲,但是3D是否是立體視覺,那要看你的顯示設備是否支持立體視覺顯示,如果可以,那麼就可以戴著眼鏡來觀看立體視覺的游戲,如果不能,那隻能是在平面的顯示器上來看的。3D游戲的普通視覺顯示和立體視覺顯示最大的區別是普通視覺仍然能讓你感覺到是在一個平面上的顯示的東西,而立體視覺顯示的游戲則是讓你突破了屏幕的那層「玻璃」的阻擋,能讓你感覺到所看到的東西是超出屏幕或者在屏幕遠處的。
2,三種3D眼鏡效果,在看電影方面,分別是偏色最差,偏光在中間,快門最好。
快門的原理是把普通的60HZ刷新的LCD換成120HZ,即把每秒種在顯示器上顯示60幅畫面的速度加大一倍,分別交替顯示左眼和右眼的畫面,而在顯示設備顯示左眼看的畫面時,通過信號的同步,這個時候你眼鏡的左眼是可以看到東西的,但是右鏡片是關閉著看不到任何東西的。當右畫面在顯示設備上顯示時,你的右鏡片可以看到東西,但是左鏡片是關閉著的。這樣就分別讓你的左右眼看到各自的畫面,但是由於閃動的頻率很高,為每秒120次,每隻眼睛60次,人的眼睛有一定的延遲,所以感覺不到眼鏡的閃動(中國的日光燈電壓頻率為50HZ,由於頻率不同,所以快門眼鏡看日光燈時會閃得厲害)
所有3D片源在3D顯示設備上顯示都是有重影的,因為是雙畫面的。快門其實在某一瞬間看到的不是重影,但是由於交替顯示的頻率高,所以肉眼看上去是重影的。一個畫面重影越大,那麼3D效果就越好。如果某一個片斷沒有重影,那麼就是這個沒有3D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