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歌劇白毛女在濰坊什麼時候上映
電影歌劇《白毛女》在濰坊 2016年03月25日上映,全國都是這一天上映。
電影簡介:
中文名:白毛女
其它名:白毛女3D舞台藝術片
製片地區:中國大陸
導 演:侯克明
編 劇:賀敬之
類 型:戲曲
主 演:雷佳,張英席,高鵬,錢治國,巨有燕
片 長:122分鍾
上映時間:2016年3月25日
對白語言:漢語普通話
劇情簡介:
佃農楊白勞(高鵬 飾)與女兒喜兒(雷佳 飾)相依為命,喜兒與同村青年農民大春(張英席 飾)相愛。楊白勞因生活所迫向惡霸地主黃世仁(武猛 飾)借了高利貸,之後外出逃債。在除夕之夜楊白勞偷偷回家。黃世仁聞訊後強迫楊白勞賣女頂債,楊白勞喝做豆腐用的鹵水自殺。喜兒被搶進黃家,遭黃世仁姦汙,逃入深山,頭發全白。兩年後,大春隨八路 軍回鄉,在山洞裡找到喜兒,替她申冤雪恨。
創作歷程:
《白毛女》這部誕生於延安的經典歌劇,形式、劇情經歷了多次改編,凝聚了幾代人的情感記憶,「薪火相傳」的含義在這一次復排中得到了最好的體現。
歌劇《白毛女》3D舞台藝術片由《白毛女》原作者賀敬之同志親自為劇本把關。著名歌劇表演藝術家郭蘭英、王昆和解放軍藝術學院原政委喬佩娟擔任藝術顧問。
歌劇《白毛女》3D舞台藝術片運用國際上最先進的數字立體電影技術和環繞立體聲,極大拓展了《白毛女》的舞台空間,讓觀眾能夠在影院身臨其境地感受舞台表演的魅力,進一步增強了舞台藝術精品的感染力、影響力和輻射力。全片拍攝場景多達15個,特效鏡頭超過600個。特別是攝制組使用的3D電影拍攝控制系統,實現了計算機實時調制和現場同步審看立體畫面,在確保獲得高質量3D影像的同時,大大縮短了後期製作時間。
㈡ 白毛女最後的結局是怎樣的
白毛女最後的結局:
在全村公審會上,黃世仁、穆仁智二人受到嚴懲。地主被鎮壓了,喜兒報了仇伸了冤。她重又回到自己的村莊,與大春建立了幸福的家庭,頭發也漸漸變黑了。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之後,電影局局長袁牧之和藝術處處長陳波兒決定把舞台歌劇《白毛女》拍成電影。舞台歌劇《白毛女》產生在解放區延安。
拍成電影以後,可以把延安產生的新文藝推廣到全中國。生產任務落實到東北電影製片廠,編劇和導演的任務落實到導演王濱和導演水華的肩上,他們聯合導演,王濱是第一導演。
(2)3d歌劇電影白毛女在線觀看擴展閱讀:
《白毛女》是在毛澤東1942年5月《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的精神指引下誕生的大型新歌劇。
歌劇通過楊白勞和喜兒父女兩代人的悲慘遭遇,深刻地揭示了地主和農民之間的尖銳的階級矛盾,憤怒控訴了地主階級的罪惡,熱烈歌頌了光明的新社會,形象地說明了「舊社會把人逼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人」的主題,指出了農民翻身解放的必由之路。
創作者在張庚的領導下,對《白毛女》重新進行結構,重新進行創作。導演王濱一開始採用秦腔的藝術形式來排演,唱腔是秦腔,音樂伴奏也是秦腔的曲調和鑼鼓點。
請周揚來看試排,劇組的這一創作未能令他滿意,受到他嚴肅地批評。他認為無論從立意、藝術形式還是從表演格調上看,《白毛女》這出戲都缺乏新意,沒有走出舊劇的窠臼。他說:「這樣寫,這樣排,怎麼能把舊社會把人變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人的思想內容表現得好呢?
從形式上看,音樂和表演都很陳舊,我們不要洋八股,但也不能不加改造地照搬土八股、封建八股。我們要創作我們民族自己的新歌劇,在音樂方面要有我們自己民族風格的創作,不能搞舊瓶裝新酒。」
他對劇組強調:要賦予新歌劇以新的主題,體現勞動人民的反抗意識,以鼓舞人民鬥志,去爭取抗戰的最後勝利。」
㈢ 《白毛女(1950)》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白毛女》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tU5yb2OlH1XZ35OWQ-bBYg
㈣ 白毛女 的故事
故事梗概
佃農楊白勞與女兒喜兒相依為命,喜兒與同村青年農民大春相愛。楊白勞因生活所迫向惡霸地主黃世仁借了高利貸,之後外出逃債。在除夕之夜楊白勞偷偷回家。
黃世仁聞訊後強迫楊白勞賣女頂債,楊白勞喝做豆腐用的鹵水自殺(在芭蕾舞中被黃世仁用手槍打死)。喜兒被搶進黃家,遭黃世仁姦汙,逃入深山,頭發全白。
兩年後,大春隨八路軍回鄉,在山洞裡找到喜兒,替她申冤雪恨。結尾處,村民們和喜兒一起開會聲討黃家的罪行,慶賀窮苦人的重見天日。
(4)3d歌劇電影白毛女在線觀看擴展閱讀:
「白毛女」故事情節起源於晉察冀邊區「白毛仙姑」的民間傳說。1945年,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據此集體創作出歌劇《白毛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根據此歌劇題材,改寫成電影故事片、京劇、舞劇。「文革」期間,上海舞蹈學校根據同名歌劇改編的芭蕾舞劇《白毛女》被列入八個革命樣板戲之一。
《白毛女》是根據民間傳說改編的歌劇、電影故事片、京劇、舞劇。故事情節起源於晉察冀邊區白毛仙姑的民間傳說:一個山洞裡,住著一個渾身長滿白毛的「仙姑」,她法力無邊,懲惡揚善,扶正祛邪,主宰人間的一切禍福……這就是《白毛女》故事最原始的由來。
1945年,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據此集體創作出歌劇《白毛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根據歌劇題材,改寫成電影故事片、京劇、舞劇、歌劇。延安魯迅藝術學院集體創作。賀敬之、丁毅執筆,馬可、張魯、瞿維、煥之、向隅、陳紫、劉熾等作曲。
1945年初作於延安,同年4月為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演出,受到熱烈歡迎,後在解放區各地陸續上演,深受廣大人民和八路軍官兵的喜愛。
㈤ 白毛女的故事
佃農楊白勞與女兒喜兒相依為命,喜兒與同村青年農民大春相愛,農民楊白勞因欠地主黃世仁的地租無法還清,之後外出逃債。在除夕之夜楊白勞偷偷回家,黃世仁聞訊後強迫楊白勞賣女頂債,楊白勞喝做豆腐用的鹵水自殺。
喜兒被搶進黃家,遭黃世仁姦汙,逃入深山,頭發全白。兩年後,大春隨八路軍回鄉,在山洞裡找到喜兒,替她申冤雪恨。結尾處,村民們和喜兒一起開會聲討黃家的罪行,慶賀窮苦人的重見天日。
白毛女是根據民間傳說改編的歌劇、電影故事片、京劇、舞劇。故事情節起源於晉察冀邊區白毛仙姑的民間傳說。1945年,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據此集體創作出歌劇《白毛女》。
《白毛女》是東北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劇情電影,由王濱、水華執導,田華、陳強、胡朋、張守維、李百萬、李壬林等主演。該片於1951年3月11日在中國上映。
解放前的華北農村,貧苦佃農楊白勞(張守維飾)早年喪妻,膝下一女名喜兒(田華飾),相依度日;鄰居王大嬸(胡朋飾)及其子王大春(李百萬飾)常給楊家父女多方照顧,兩家融洽和睦。喜兒和大春相處日久,情投意合,兩老商定秋後為他倆完婚。
惡霸地主黃世仁(陳強飾)欲霸佔年輕貌美的喜兒,遂與管家穆仁智(李壬林飾)設計,以重租厚利強迫楊白勞於年內歸還欠債。舊歷除夕,楊白勞終因無力償還重利,被黃世仁威逼在喜兒的賣身契上畫押。楊白勞痛不欲生,回家後飲鹽鹵自盡。初一早上,喜兒被搶入黃宅後,受盡折磨。黃世仁為斬斷喜兒對大春的情絲,奪回王家租地,驅逐王大嬸母子,又伺機將喜兒姦汙。
大春救喜兒未成,投奔紅軍。懷有身孕的喜兒在黃家女傭張二嬸的幫助下逃離虎口,途中生下嬰兒,旋即夭折。後獨自入深山穴居,餐風宿露。由於長期缺少鹽分攝入,一頭青絲變成白發。喜兒因常至破廟中取供品充飢,被村人迷信視為「白毛仙姑」下凡顯靈。
抗日戰爭爆發後,大春隨八路軍回到家鄉。此時,黃世仁借村人迷信,製造「白毛仙姑」降災謠言惑眾。留鄉工作的大春為發動減租減息,提高群眾覺悟,十五之夜,親往跟蹤查探,竟在山洞中與喜兒相逢。
在全村公審會上,黃世仁、穆仁智二人受到嚴懲。地主被鎮壓了,喜兒報了仇伸了冤。她重又回到自己的村莊,與大春建立了幸福的家庭,頭發也漸漸變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