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中國拍西方動漫電影

中國拍西方動漫電影

發布時間:2023-07-24 04:13:36

1. 為什麼中國的導演去了外國拍電影動漫拍的都很好,為什麼中國的導演在國內拍電影卻越拍越不好看

是因為拍現代題材的沒人家發達國家的現代,特別是特技技術和人家差了很多,所以不適合拍那種好萊塢大片。而且各類電影展上獲獎的都是有很多那種種族啊,國內國家矛盾啊之類的。今年《斷背山》又是同性題材的,我們這些方面沒有人家那種社會現實和文化底蘊做基礎,沒辦法拍的。所以我們拍農村題材的,並不是拍農村題材的就說明我們貧窮,而是我們電影的取材角度。通過電影來反映中國普通民眾的生活——中國人有80%是農民。這種內容才是我們的優勢~~~~~~~~:)
希望採納

2. 中國與外國合拍那些動畫

1(中日)《熊貓的故事》(1981年中國第一部與他國合作拍攝的動畫片 )

2 中美)《大草原上的小老鼠》

3(中加)《鴨子偵探》很好看~~~~

4(中法)《馬丁的早晨》

5中澳)《牙刷家族》

6中日)《三國演義》

7中德)《功夫小子》好像只是德國投資,製作全是中國的。

8中日)《銀發的阿吉德》(中國和日本第一部合拍的動畫電影)雖說是中日合作,其實製作上沒有中國的事~~~~只是發行公司是中國電影集團公司

3. 叫板好萊塢,上映3天即撤檔,中國動畫怎麼了

實在是太快了。



好好的「橫空出世」,轉眼變成「橫空出事」。



上映 3天 即撤檔,票房收入 787萬 豆瓣上超過60%的人,都給它打了一星。



再看一眼評論區——


建模隨意、台詞尷尬、山寨、廉價、奇葩、無腦、幼稚......



如果說《上海堡壘》關上了國產科幻的大門,那《木蘭:橫空出世》估計就把國產動畫的大門鎖死了。


《木蘭:橫空出世》就連製作都一無是處:


你看這草率的建模:



頁游般的戰場:



木蘭反派附體式的微笑:



也難怪編劇能開出, 木蘭與敵國王子談戀愛 這樣的神奇腦洞。



《木蘭辭》中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果敢和英武,到這兒也只剩網路爽文式的功利。


「我在軍中只有一個目標,立下戰功,封個大官回去。」




就這改編,上映前導演還發博踩迪士尼的《花木蘭》呢。



所幸《木蘭:橫空出世》出事的快。


要是讓迪士尼看到國人拍的這版花木蘭,那可真就被笑掉大牙了。



多少還是利用了,大家對國漫的特殊 情感 。


畢竟,面對劇本和人物塑造上有明顯瑕疵的《姜子牙》。


不喜歡的人,也常常就是一句:


「吹不出口,罵不出聲。」



你有點懷疑,這種 「特殊 情感 」 到底從何而來?


我隨便聊幾部,自己比較熟悉的動畫電影,大家就能看明白。


>>>>做動畫電影有多難?


2002年接拍 《風雲決》 時,林超賢 (近期作品《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 在內地的名氣,還不像現在這么大。


作為一個拍了10多年真人電影的導演,林超賢能有這份自信。


全憑他是個20年的「風雲迷」。



然而,在正式開拍後,摧毀信心的事,卻接踵而來。


先是 動作場面。


做動畫不比拍真人。


《風雲決》是武俠風,想要做好打戲,每個人物的一招一式,慢鏡頭的演示,每場戲的資金如何分配,都要導演親自拿捏。


林超賢似乎一夜間變成了新人。


但他也犟。


一場2分鍾的打戲,硬生生磨了9個月。



然後是 人物設計。


最開始,每個角色的服裝都做得很有質感,表面有很多圖案。


這放在真人電影里,很容易做到。


可2d動畫,牽一發而動全身。


衣著太華麗只要動起來,工作量就會呈幾何倍數的增長。


最終,林超賢放棄了好看的服裝,毀容的第二夢也在《風雲決》里改成臉上有胎記。



最後是 細節表現。


當被問到拍動畫電影,最難的地方。


拍過10多部真人電影的林超賢,只用了6個字:


「想像不出的難。」


打個比方:


同樣拍著火,真人電影只要把火點著,然後控制一下火勢就好了。


而動畫需要用畫面呈現火怎麼燒,火苗往哪飄,怎麼製作才能得到想要的效果。


更要命的是,很多時間都要消耗在,與各個分工部門的溝通上。


《風雲決》從開拍到完成,前後耗時5年,最終豆瓣評分6.6。



當時的中國動畫電影,想要擺脫低幼的標簽。


沒有成熟的團隊,沒有規范的流程,甚至連導演都要從真人電影領域找。


《風雲決》之後林超賢再沒碰過動畫,但他還不知道中國動畫電影即將 「變天」。


>>>>艱難中崛起


2011年暑期檔, 《魁拔之十萬火急》 問世。


它憑借宏大的世界觀,豐滿的人物,以及優秀的製作,很快就俘獲了無數青少年。



當日本三大民工漫在國內攻城略地時,《魁拔》的出現彷彿在向觀眾高呼:


中國動畫不再只有喜洋洋和熊大、熊二。


慶幸之餘,大家應該還不知道,《魁拔》的誕生經歷過什麼。


7年之前,有一個叫青青樹動漫的公司剛在北京成立。


當時在動畫行業里,流傳著這樣一個段子——


應聘時,動畫師向面試官表態:「為了中國動漫事業我可以去死!」


面試官趕忙勸慰:「這可犯不上,你只要能把結構畫准就行。」


動畫師脫口而出:「那可畫不準。」


也正因此,在青青樹動漫決定打造工業體系後。


最初200人的團隊,很快就銳減到7人。


可青青樹動漫並未因此,停下腳步。


從2011到2014年,《魁拔》大電影接連出了3部,評分部部8分+。



《魁拔》當年的野心很大,大電影一下就制定了5部計劃。 (第四部原名《魁拔之梅零落》,第五部原名《魁拔之沖天 槊 》)


可惜,影片的受眾是青少年群體,這些初高中生根本無法撐起票房。


再加上三部《魁拔》少有宣發投入,又沒有周邊回血。


前三部的嚴重虧損,直接讓兩部續集被無限期擱置。


17年8月,青青樹做了個眾籌。



4天之間100萬的眾籌目標,以370多萬收入告捷。


隨後,第4部正式更名《最後的魁拔》。


這家幾乎最早打造工業流程的動畫公司,如今終於有了一線生機。



時間到了2015年。


《西遊記之大聖歸來》 (以下簡稱《大聖》) 經歷4年籌備,4年製作,艱難問世。


導演田曉鵬花光投資,用掉積蓄,向父母、岳父岳母全借了個遍。


直到影片上映的前一年多,資金匱乏的《大聖》才只做了10分鍾。



此時出品人路偉的加入,幫《大聖》成功完成眾籌。


江流兒被山妖追的段落,磨走了N個動畫師;


影片超過80%的段落,經過反復潤色。


《大聖》中的山妖


在《大聖》上映後,中國動畫崛起的呼聲達到頂峰。


為了給優質的國產動畫撐腰,無數觀眾報復性的2刷、3刷、4刷......


最終累計票房9.56億,是這部片給中國動畫電影,找到了新出路。


分析起《大聖》的成功,拋開常提到的精心製作和走心劇情。


我認為是它在用熱血主題抓住青年觀眾的同時,並沒有放棄低齡觀眾。


影片的故事簡單,劇情通俗易懂,時長也被控制在90分鍾以內。


這其實就是為了照顧,兒童觀眾群體。


另外,三維動畫對盜版資源的抗壓力更強,這一點也很重要。



然而,後來談起《大聖》,田曉鵬說過最多的,還是 遺憾。


部分情節太跳躍,許多想法實現不了,插曲混音太突兀......


可也是這部充滿遺憾的電影,徹底扭轉了中國動畫少人問津的僵局。



因為《大聖》的出現,彩條屋與田曉鵬的十月動畫達成深度合作。


另一方面,彩條屋也結識了一位鬼才導演——


不思凡。


2017年的 《大護法》 ,憑借暴力的畫風,隱晦的內核,直接把動畫電影的觀眾年齡,往上拉了10多歲。



如果說《大聖》是為中國動畫,求得了生路;


那《大護法》就為這條路,開辟了分支。


導演不思凡,在開拍前因為動畫上的失利,正准備轉投漫畫。


這部電影,其實是他破釜沉舟的一次嘗試。



說起來,意外獲得8000多萬票房的《大護法》,還真有點野蠻生長的感覺。


不過,它也沒那麼任性。


比如,片中酷似徐錦江的太子角色,就是為了增加成片趣味性,而後設計的角色。


你可以認為,糙漢外形王子的設計,存在不思凡反類型的惡趣味。


但這個人物,的確為《大護法》的破圈,起到了不小的推動。



一年後的 《女他》 ,觸及了國內更小眾的定格動畫。


從籌備到拍攝,導演周聖崴足足准備了6年。



要問成本?


相機是媽媽送的,場地是家裡的小房間,道具基本上都是從同學那搜集來的生活垃圾。


有何付出?


6年間周聖崴累計製作模型268個,拍攝照片58000餘張。



這部電影辯證的討論了男權壓制和極端女權,兩種均不正常的 社會 形態。


風格上很靠近歐洲超現實藝術家楊·史雲梅耶。


思考深度和藝術造詣都挺高,並且還在當年的上影節上拿了獎。


然而過於深刻的議題,以及比較抽象的表達,也讓發行公司將《女他》拒之門外。


最後,這部電影只好在愛奇藝低調上線。


我想,它的影響,更多還是在行業內。


《女他》復雜的設計手稿


同時段內,還有黑色風格的 《大世界》。


導演劉健的處女作《刺痛我》就別具一格,被譽為 「中國第一部黑色動畫長片」



因為風格太獨特,一開始根本沒人願意與劉健合作。


而出名後,與他共事過的人,無不訝異於——


這位大佬僅靠一台電腦,一部手寫板,就能完成配音前的全部工作。



《大世界》雖然是動畫,但它已經徹底改成了寫實風格。


別人做動畫,都是害怕掉幀,逐幀潤色,保證畫面的精美。


到劉健這,卻常常都是低幀數,有時甚至故意抽幀。


劉健對此,這樣解釋:


「《大世界》是現實題材,我希望它是有質感、有力量的。」


也正因為這份獨特,《大世界》前後拿到柏林、金馬、平遙等多個電影節的多項提名。



中國動畫電影的這些年——


克服了工業化困難,找到了商業化的出路,開發了不同年齡層的觀眾,還在藝術 探索 上頗有造詣。


於是,2019年年初,綜合實力更強的 《白蛇:緣起》 出現了。


這部動畫電影,無論是藝術審美,還是文學改編,不管談水墨風格,還是畫面構圖。


與此前的國產動畫相比,《白蛇:緣起》都是絕對領先的。



這不僅因為出品公司追光動畫,是製作過《小門神》、《阿唐奇遇》和《貓與桃花源》的業內老油條。


也因為,影片大膽啟用了趙霽和黃家康兩位年輕導演。


畢竟動畫電影最主要的觀眾群體,還是在青年。


更年輕化的審美和內容,會更容易被主流觀眾接受。


《白蛇》導演:趙霽(左)黃家康(右)


因此,《白蛇:緣起》在檔期內,遭遇《大黃蜂》和《死侍2》的前後夾擊,卻依然砍下4.68億票房。


年輕化的創作者,更容易接受新理念和新事物,他們也更清楚——


現在的觀眾,更喜歡看什麼。



不過,要論誰更懂觀眾,趙霽和黃家康肯定還是比不過《哪吒之魔童降世》 (以下簡稱《哪吒》) 的導演餃子。


稱霸2019年暑期檔的《哪吒》,豆瓣評分8.4,狂收票房50億,比《瘋狂動物城》票房的3倍還多。



人們總喜歡聊「逆天改命」的熱血,談影片對於《封神演義》的優秀改編。


其實不少人都忽略了,《哪吒》在很多地方,借鑒了 老港片 的風格。


因為請不起動作指導,餃子和團隊里的動畫師蘇葉,幾乎看遍了成龍和李連傑,包括洪金寶、徐克以前的武俠片也在參考。


前半段的笑料,本身也有不少港式喜劇的影子。


用餃子的話來說:


「老港片的味道,其實很有中國特色。」



然而在《哪吒》驚人的數據背後,你可能不知道——


餃子也有遺憾,因為結尾混元珠合體部分的特效,曾因為拮據的預算被砍了;


與《姜子牙》幾乎同時立項,《哪吒》之所以先完成,其實是因為動畫公司就要撐不下去了。



而剛剛提到的《白蛇:緣起》,看起來順風順水。


作為一部三維動畫,它的成本僅有8000萬,是迪士尼項目預算的1/20。


即使已經做出了成績,中國動畫電影與迪士尼、夢工廠的差距依然真實存在。


我們年年都能聽到,有人喊「國漫崛起」。


但即使像《哪吒》這樣價值觀普世、 娛樂 性兼備的作品,在北美也僅拿到369.55萬美元票房。


換句話說, 中國動畫電影依舊沒能成功走出國門。



當然,這篇文章還有很多優秀的動畫電影沒有提到。


比如玄機 科技 的 《秦時明月》 ,有妖氣的 《十萬個冷笑話》 ,木頭導演的 《羅小黑戰記》 ......


其實大家做動畫的過程,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既要面對捉襟見肘的製作費用,還要做出自己的特色來。


對於許多動畫人來說, 游戲 行業的收入往往更高,能留下的基本全憑熱愛。



>>>>中國動畫人的苦旅


1921年,美術出身的萬籟鳴看到美國的動畫短片 《跳出墨水瓶》。


這讓他一直以來「讓畫面動起來」的想法,變成現實。


萬籟鳴喜出望外,他想做出中國第一部動畫片,並立即向創作者詢問技術。


然而美方全面封鎖動畫技術,始終沒給他做答復。


回到家,萬籟鳴拉來三個弟弟,決定自己研究方法。


萬超塵(左)、萬籟鳴(中)、萬古蟾(右)


7平方米的住所,被他們改成工作室。


省吃儉用湊錢買的舊照相機,被他們改成攝影機。


幾兄弟參考了走馬燈、皮影戲,沒事就窩在家裡,整整研究了5年。


終於在1926年,完成了一部短片 《大鬧畫室》


不久後,迪士尼做出了《白雪公主》,在上海掀起觀影狂潮。


萬氏兄弟暗中較勁,又在1941年推出了動畫長片 《鐵扇公主》


這部長片動畫的票房,超過當時所有故事片的票房之和。



當年的中國動畫電影,也是在追趕西方的腳步中艱難成長。


如果沒有萬氏兄弟的堅持和付出,整個中國動畫,都不知道要晚起步多少年。


我們對中國動畫電影抱有「特殊 情感 」,喜歡聽到有人說「國漫崛起」。


必須承認,這里的確有中國動畫電影,近幾年進步迅猛的原因。


但我想更多的,還是大家對中國動畫人們的敬佩和喜愛。



他們清楚內地與國際水平上的差距,自己打造工業體系:


他們甘願面對國產動畫的窘境,在開放的市場環境下,為中國動畫電影尋求生路;


他們不怕資金短缺,不怕費時費力,只怕 「中國動畫」 這四個字,會跟不上時代。


雖然有時候他們的嘗試,並不能被大部分觀眾接受;


偶爾也會出現《木蘭:橫空出世》,這樣跟風蹭熱度的爛片。



但我想,大家最期望的,並不是出一部動畫電影,就聽到那句讓人耳朵起繭的「國漫崛起」。


而是有一天,我們能向來自不同地方,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信心十足的說:


「看,這就是中國動畫!」

4. 中國引進的國外電影動漫為什麼越來越少

「禁播」有利扶植國內動畫發展

早在2005年,國家廣電總局便出台相關規定,要求各級電視台禁止在黃金時段播放境外動畫片,並對違規播出非法或盜版境內外動畫片、超時超量播出引進動畫片的單位給予嚴肅查處。但某些電視台仍以收視率為指向,違規播放境外動畫片。對此,王太華昨日再次重申:這些政策措施「我們必須旗幟鮮明地堅持,不折不扣地執行」。

王太華說,境外動畫禁播令一出,便引來眾多爭議。「特別是一些國外客人,他們經常問我這是為什麼,我說這是所有中國家長和孩子的希望。」王太華說,每個家長都希望用中國傳統文化來教育孩子,而國產動畫的內容裡面便往往蘊含著濃厚的中國文化。另外,中國動畫的發展仍處於起步階段,政府部門有責任對其進行引導和扶植,包括出台一系列優惠政策。為此,王太華重申,「不管什麼原因,不管別人說什麼」,全國各級電視台在17∶00-20∶00之間,均不得播出境外動畫片,不得播出介紹境外動畫片的資訊節目或展示境外動畫片的欄目;動畫頻道和少兒類頻道,每天國產動畫片播出數量不得少於70%。

近日,廣電總局發布了《廣電總局關於加強電視動畫片播出管理的通知》的通知,通知要求,自2008年5月1日起,全國各級電視台所有頻道不得播出的境外動畫片、介紹境外動畫片的資訊節目以及展示境外動畫片的欄目的時段,由原來的17:00-20:00延長至17:00-21:00。中外合拍動畫片在這一時段播出,需報廣電總局批准。這也就意味著,在電視熒屏的黃金段,將看不到境外動畫片的身影。
此外,通知還規定:各動畫頻道在每天17:00-21:00必須播出國產動畫片或國產動畫欄目;各少兒頻道、青少頻道、兒童頻道和其它以未成年人為主要對象的頻道在這一時段必須播出國產動畫片或自製的少兒節目,不得播出境內外影視劇。各級電視台引進境外動畫木偶劇、動畫人偶劇需報廣電總局批准。各級電視台不得播出未經廣電總局批准引進的境外動畫木偶劇、動畫人偶劇。
各級電視台在每天17:00-21:00之間,不得播出境外動畫木偶劇、動畫人偶劇。所有國產動畫片必須經省級以上廣播電視行政部門審查通過,並取得國產動畫片發行許可證,方可在電視台播出。合拍動畫片、引進動畫片必須經廣電總局審查通過,並取得動畫片發行許可證,方可在電視台播出。各級電視台不得播放未取得動畫片發行許可證的境內外動畫片。動畫頻道、少兒頻道、青少頻道、兒童頻道和其它以未成年人為主要對象的頻道,要嚴格執行每天國產動畫片與引進動畫片播出比例不低於7∶3的規定。

5. 動漫電影《哪吒》《大聖》在中國爆火,在海外市場反響不大的原因是什麼

為何動漫在我國風靡一時,哪吒在海外商場反響不大?2015年上映的《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票房累計達9.56億。國外上映後,俄羅斯的票房僅為50,000美元。

電影中的特效與光影效果,相對於劇情而言,在海外購物中心並無太大吸引力,其實國外也有太多類似的特效大作。然後,在劇情沒有得到認同,特效又沒有吸引力的情況下,國產電影在海外商場上的反響不大的現象,也就不難理解了。

閱讀全文

與中國拍西方動漫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院會計如何做合並報表 瀏覽:908
電影男主角是個攝影師女主警 瀏覽:466
2015八到12月電影 瀏覽:427
恐怖變異人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54
成龍大哥拍的最新電影片 瀏覽:185
關於西藏動畫電影 瀏覽:305
韓國影片中的電影字幕如何翻譯 瀏覽:167
金融電影電視推薦 瀏覽:247
1905電影如何轉格式 瀏覽:671
英男是日本什麼電影 瀏覽:350
類似愛情電影上映 瀏覽:226
多a夢哆大電影大全 瀏覽:584
好看的大俠電影推薦 瀏覽:740
國內搞笑電影推薦 瀏覽:998
15電影網電影城宅男 瀏覽:456
有關音樂與愛情的電影 瀏覽:167
印度電影主角勇者 瀏覽:634
電影院基金 瀏覽:924
蘇州大光明電影 瀏覽:242
淺淺電影網 瀏覽: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