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科幻電影推薦100部
科幻電影推薦100部如下:
1、《獨立日》(1996)
2、《藍白紅三部曲之紅》(1994)
3、《二零一零》(1984)
4、《超人》(1978)
5、《湮滅》(2018)
6、《沖出寧靜號》(2005)
7、《阿爾伐城》(1965)
8、《五百年後》(1971)
9、《飛向太空2002》(2002)
10、《街區大作戰》(2011)
11、《天生愛神》(1984)
12、《奇異的旅程》(1966)
13、《少數派報告》(2002)
14、《博命》(1962)
15、《太空英雌芭芭麗娜》(1968)
16、《人間大浩劫》(1971)
17、《科學怪人》(1931)
18、《科幻雙故事片》(1936)
19、《頭腦特工隊》(2015)
20、《鋼鐵巨人》(1999)
21、《星際迷航》(2009)
22、《攻殼機動隊》(1995)
23、《電路世界》(1973)
24、《阿凡達》(2009)
25、《降臨》(2016)
26、《星球大戰3:絕地歸來》(1983)
27、《飛俠哥頓》(1980)
28、《美國宇航員》(2001)
29、《脫胎換骨》(1966)
30、《致命魔術》(2006)
31、《鋼鐵俠》(2008)
32、《逃離地下天堂》(1976)
33、《西部世界》(1973)
34、《怪人》(1951)
35、《深淵》(1989)
36、《地球爭霸戰》(1953)
37、《傻瓜大鬧科學城》(1973)
38、《我略知她一二》(1967)
39、《極光追殺令》(1998)
40、《瘋狂的麥克斯2》(1981)
41、《火星人地球大襲擊》(1967)
42、《地心引力》(2013)
43、《死亡幻覺》(2001)
44、《沙丘》(1984)
45、《時空大挪移》(1960)
46、《報信的人》(1984)
47、《超世紀諜殺案》(1973)
48、《光明戰士阿基拉》(1988)
49、《鐵血戰士》(1987)
50、《原始星球》(1973)
51、《皮囊之下》(2013)
52、《星河戰隊》(1997)
53、《捉鬼敢死隊》(1984)
54、《超時空接觸》(1997)
55、《她》(2013)
56、《第九區》(2009)
57、《星際旅行2:可汗之怒》(1982)
58、《全面回憶》(1990)
59、《第五元素》(1997)
60、《極度空間》(1988)
61、《機器人總動員》(2008)
62、《暗淡的星》(1974)
63、《人體異形》(1978)
64、《命運之門》(2004)
65、《盜夢空間》(2010)
66、《天降財神》(1976)
67、《銀河追緝令》(1999)
68、《宇宙靜悄悄》(1972)
69、《變種異煞》(1997)
70、《地球停轉之日》(1951)
71、《侏羅紀公園》(1993)
72、《人猿星球》(1968)
73、《堤》(1962)
74、《發條橙》(1971)
75、《天外魔花》(1956)
76、《十二猴子》(1995)
77、《機械姬》(2014)
78、《人工智慧》(2001)
79、《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2004)
80、《回到未來》(1985)
81、《禁忌星球》(1956)
82、《蒼蠅》(1986)
83、《人類之子》(2006)
84、《索拉里斯》(1972)
85、《終結者2:審判日》(1991)
86、《潛行者》(1979)
87、《月球》(2009)
88、《黑客帝國》(1999)
89、《怪形》(1982)
90、《外星人E.T.》(1982)
91、《星球大戰2:帝國反擊戰》(1980)
92、《終結者》(1984)
93、《大都會》(1927)
94、《妙想天開》(1985)
95、《星球大戰》(1977)
96、《異形2》(1986)
97、《第三類接觸》(1977)
98、《異形》(1979)
99、《銀翼殺手》(1982)
100、《2001太空漫遊》(1968)
科幻電影簡介
科幻片是類型片的一種,該類作品採用科幻元素作為題材,以建立在科學上的幻想性情景為背景,在此基礎上展開敘事的影視作品。
科幻片所採用的科學理論並不一定被主流科學界接受,例如外星生命、外星球、超能力或時間旅行等等。科幻電影常常使用可能的未來世界作為故事背景,用宇宙飛船、機器人或其他超越時代的科技等元素彰顯與現實之間的差異。
許多科幻電影會表現出對於政治或社會議題的關注,以及哲學方面如人類處境的探討。一些科幻電影是從科幻文學作品改編而成,但科幻電影會注重擷取其中的文學或人文方面的元素。而無視科幻文學比較注重的科學嚴謹性和邏輯性,兩者不可相提並論,同樣的標准不能同時適用於科幻小說和科幻片。
『貳』 誰能推薦幾部科幻片,描述未來世界的生活的
LZ問的是能描述未來生活的科幻劇,怎麼連些現代生活的科幻劇都發上來了?
我覺得要描述未來世界,就不能離開我們自己本身,也就是完全的人類的生活,而不是介入了什麼外星人什麼的……
這個,就好象《機械公敵》《AI人工智慧》《銀翼殺手》(不錯的經典,但是要看得懂)《12猴子》《駭客帝國》(很不錯的構思,但是未來是不是這樣就……相同題材的有《13樓真理格殺令》老片)《後天》(個人覺得這部比較實際點)《發條橘》
對了,還有,《諸神混亂之女神的陷阱》(有點寫到外星人,但是說的是古代埃及的神突然降臨未來地球的事情,當神已被人遺忘的時候)……
其實很多,針對未來生活要找那些比較符合實際的,不要什麼2009年就外星人來這樣……但3000年就遇到什麼什麼星人我覺得也不合實際,至少,我們看不到,我喜歡的是以後可能會出現的真實中的科幻片!
『叄』 有什麼類似《頭號玩家》虛擬現實題材的電影
幻影英雄,尋夢環游記,飛屋環游記,黑客帝國,未來戰警,感官游戲,這些都是虛擬現實題材的電影。
『肆』 關於說到未來世界的科幻片有那些
暈,《勇敢者的游戲》跟未來世界有啥關系?
90年代以前,人們心中的未來世界是美好的,其中最具代表的是《回到未來》,那裡的未來世界色彩明快充滿魅力,在《星球大戰》系列中也是如此,即使有黑暗勢力也最終被消滅,當然,也不排除像庫部里克(《2001太空漫遊》《奇愛博士》)這樣的「先知」,《銀翼殺手》也是如此,或許,正是因為這種先見之名,這《2001太空漫遊》《銀翼殺手》才會被評為科幻電影史上的第一、二名。呂克貝松的處女作《最後的決戰》也類似。
90年代以後,隨著世紀末的到來和全球環境的變化,這種幻想出現了變化,以《終結者》為先例,《未來水世界》、《移魂都市》、《信使》、《人工智慧》、《12隻猴子》、《駭客帝國》都無一例外的表達了對未來的絕望,在這些電影,我們看到是壓抑,是黑暗,是人類作為一個物種的岌岌可危。並且,這已經成為了主流,只不過在商業片中,導演大多會給留下我們一個希望。當然,也有少數,《星戰前傳》和《第五元素》算做異類,不過《星戰前傳》是和《星戰》相關的,而《第五元素》是純粹的商業電影,時間也是較早95年。
庫布里克的電影普遍比較悲觀,他的三部涉及未來的電影《2001太空漫遊》《奇愛博士》《發條橘子》都是這樣
《2001太空漫遊》比較晦澀,據我所知看懂的人不多,《奇愛博士》夠諷刺,而《發條橘子》所表的的悲觀是那樣的露骨而鮮明。
《銀翼殺手》是我最喜歡的科幻電影,強烈推薦。
《最後的決戰》讓人們開始關注呂克貝松。
《星球大戰》系列就不用說了吧。
《回到未來》講的是一個穿梭時空的故事,電視上放過。
《未來水世界》《信使》都是柯斯特納導演的,雖說《未來水世界》不怎麼樣,但都表達了導演對人類未來的擔憂
《移魂都市》值得一看,《駭客帝國》大量借鑒了這部電影。
電影的具體內容還是樓主自己慢慢品味吧!
『伍』 未來世界的介紹
《未來世界》是1995年上映的美國電影,由詹姆斯·吉里肯赫斯導演。喬安娜·帕庫拉,jesse cameron-glickenhaus,森田則之主演。《未來世界》講述公元2006年,地球在經歷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核武毀滅戰之後成為一片廢墟。來自遙遠銀河系的競技星球派出使者到地球浮虜人類當作競技棋盤的卒子。在競技星球上的外星人眼中,地球是玩物,舉凡戰爭、暗殺、災難等,一切能改變地球歷史的大事件,都操控在競技者手裡,藉由穿越行平時空改變過去與未來,進行致命賭注,換取珍貴的藍色生命液,競技賽的豪賭,輸家賠上的性命被吸取為藍色生命液,供給贏家實踐永生之夢。傑西的父母被外星人擄去成為競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