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足球的電影,電視劇
為了與世界盃火熱的氣氛相配,北京部分影院再次放映《一球成名》。而《一球成名2》將在世界盃賽場上開拍,有借雞下蛋之勢。
如果電影與足球聯盟,是否能催生出一部真正賣座的足球電影?其實,足球電影的整體票房不像足球本身那麼值得驕傲。《一球成名》講的是美國人去紐卡素踢球,在美國其票房才300多萬美元。
縱觀電影史,經典的足球題材不乏佳作,如第一次把足球和電影完美結合的《勝利大逃亡》、最先獲得大獎的《足球是我們的生命》,還有反映女足的影片,也有影片比較現實,表現賽場上的黑哨。
最讓人失望的影片
《防守反擊》
本指望能賺影迷和球迷雙重喝彩的《防守反擊》,因其業余的足球水平而讓影迷和球迷失望,盡管片中的「包子」隊員們鼓著胖肚子在場上很業餘地帶球的動作很搞笑,但整部影片因其製作成本的限制和准備的草率,最終以一場力不從心的業余足球而宣告失敗。類似的電影還有凱拉耐特麗的《像貝克漢姆一樣踢》,以及最近剛拍的小貝和其他幾位球星客串的《一球成名》。
票房最高的中國足球電影
《少林足球》
《少林足球》成為2001年最賣座的港片,並獲得該年度7項香港電影金像獎。該片在亞洲上映以來創下一連串紀錄,2002年世界盃期間在日本收得9000多萬票房,觀看人次超過100萬,創下該片亞洲最高紀錄。2002年5月17日在韓國上映,雖然票房不如香港,只有3000多萬港幣,但已創下了15年來港片在韓國的紀錄。之後,在台灣上映也只收回3000多萬台幣,但已可與《卧虎藏龍》媲美,創下近幾年港片票房紀錄。
最黑的足球影片
《罰球區》
正當我們的球迷為充斥於我們稚嫩的聯賽機體上的黑哨痛心疾首的時候,一部前捷克斯洛伐克電影《罰球區》進入了我們的視野。該片描述了俱樂部老闆們為了在球賽中獲利,大搞幕後交易,行賄裁判和教練,踢假球吹黑哨,最終鬧出人命。盡管此片最終落入偵探片的俗套,但其頗具現實意義的切入角度,依然有極強的關注意義。
借星造勢電影不說賽事
記者調查球迷,發現他們可以目不轉睛地看一場90分鍾的球賽,哪怕沒有進球,但他們並不願意在同樣的時長里看一部類似「進球回放」的足球電影。很多球迷表示,足球電影只是借球說事,沖淡了對球賽的渲染。
因此,足球電影吸引人的往往不是賽事的精彩,而是足球運動背後的精神力量。往往類似的電影反倒能取得不錯的成績,如《勝利大逃亡》。
扮相「酷」的球星上銀幕,是因其知名度高會引來大批球迷看電影,這是增加票房的妙棋,因此足球電影的一個共同特點是喜歡找真實球員上場「真踢」,而球星也越來越愛從影,「踢而優則演」。像前法國隊隊長坎通納掛靴後就主演了多部電視劇和影片。據悉,「第一鋼門」雅辛也客串過守門員角色。
曼聯隊中場主力、「傳球大師」貝克漢姆也在《一球成名》中獻藝——雖然未出腳。
★足球影片大搜索
球星最多的足球電影
《勝利大逃亡》
如果不是因為54屆奧斯卡獎的評委集體打盹的話,這屆奧斯卡的小金人無疑會頒給有史以來最好的一部足球電影《勝利大逃亡》。這部由美國和英國於1981年聯合攝制的足球巨片除了由當時如日中天的硬派巨星史泰龍領銜主演之外,還囊括了球王貝利和足球皇帝貝肯鮑爾、英格蘭隊長博比·莫爾、阿根廷球星阿迪萊斯等一大批上世紀80年代初紅得發紫的足球巨星。
影片高潮迭起,驚險曲折,特別是在結尾之處,足球巨星們在綠茵場上一個個精彩絕倫的表演鏡頭,至今仍深深留在許多球迷和影迷的夢幻中。
最早一部女足影片
《勝利女孩》
盡管中國導演謝晉不顧年齡傾全力投入《女足九號》的拍攝中,但這個領域的第一還是被英國人搶了去,這部拍攝於上世紀90年代末的《勝利女孩》,講述的是足球發源地英格蘭的第一支女子足球隊的故事。一大群女孩子自發組織起來,向男性壟斷的足球運動發起挑戰,並取得成功。盡管英格蘭女子足球至今仍乏善可陳,但這部《勝利女孩》還是讓我們看出了比足球勝負更重要的意義——即追求與堅持的意義。
作者: 貝蒂特 2006-8-8 19:05 回復此發言
--------------------------------------------------------------------------------
2 縱觀足球題材電影市場 不如足球本身那麼值得驕傲
最先獲大獎的足球影片
《足球是我們的生命》
2000年,德國電影獎把男主角金像獎授予《足球是我們的生命》的主演烏韋·奧克森內希,這是電影史上第一部足球電影獲得電影大獎。這是《勝利大逃亡》在54屆奧斯卡敗給《戰火烈車》之後第18年的事。
中國最早的足球影片
《2:1》
1928年由上海電影公司為李惠堂拍攝了以足球為背景名為《2:1》的影片,1933年上映。據李惠堂自己記載,「我記得影片有三部我有份在其中表演,第一部是《上海三女子》,第二部是《同居之愛》,第三部是《2:1》。老牌明星韓雲珍、楊耐梅、丁子明、朱飛、龔家農等主演,拍電影而不拿一分錢,所以我叫自己做業余影星。」
李惠堂,1923年被譽為「亞洲球王」,1966年被評為世界五大球王之一。
最讓人哭笑不得的足球電影
《京都球俠》
這是由一大群相聲和喜劇演員演出的一部悲劇片,姜昆、陳佩斯、唐傑忠等人所飾演的角色組成的一支愛國球隊「青龍隊」,在與外國水手組成的「海盜隊」進行的一場比賽中艱苦地勝戰了對手,保住了民族的尊嚴,他們的勝利卻成為賣國的朝廷殺他們的理由。這部由謝洪導演的影片巧妙地運用了黑色幽默手法,這部比《少林足球》早15年拍攝的影片開了使用武功踢足球的先河。
還有<<足球流氓>>
<<足球尤物>><<越位>><<足球工廠>><<伯爾尼的奇跡>>
還有記錄片<<皇家馬德里>><<德國:一個夏天的童話>>.都是出來不久的.
❷ 中國有那些體育題材的電影
《五一九》————————中國足球體育題材電影
《黑眼睛》————————盲女跑步運動員的故事
《體育皇後》———————中國的體育電影可說是源遠流長,早在默片時代孫瑜就拍出了此片
《女籃五號》———————中國最有名的籃球電影無疑是
《女足九號》———————姐妹篇
《戰斗年華》———————1982年,西安電影製片廠還拍攝過一部籃球題材影片。影片以抗日戰爭為背景,講述八路軍一二O師中一批青年人組成的「戰斗」籃球隊在球場上的痛苦與歡樂,戰場上的犧牲與斗爭。本片中的「戰斗隊」確有原型,系賀龍軍長親手創建,該隊先後與「抗大隊」、「東干隊」及閻錫山騎兵籃球隊進行過比賽。在1941年10月於延安舉行的一場比賽後,朱德總司令曾贈給該隊錦旗一面:球場健兒 沙場勇士。
《沙鷗》—————————中國在三大球中曾經雄霸世界的唯有女子排球,五連冠的佳績著實讓國人驕傲,但已故女導演張暖忻拍攝的排球題材電影
《神行太保》———————中國是自行車大國,每天上班時分大城市街道上如潮水般的自行車流一度是外國人感到新奇的東西,但是中國的自行車運動水準卻一直不是世界一流,關於自行車運動的電影至今只能找出一部《神行太保》。
《拳擊手》————————影片故事頗為曲折,講述一名拳擊手在一次比賽中錯手將對手打死,經過文革的磨難後,他最終將亡友之子訓練成新一代的拳手。這種矛盾設計很是尖銳,但是導演表現手法和演員表演都是平平,影片公映後毫無反響。
《現代角鬥士》———————也是講述年輕的錫伯族摔跤運動員錫林的成長過程,在片中扮演摔跤運動員的主要是新疆、內蒙的少數民族選手。
《五虎將》—————————乒乓球應該算是中國的國球,稱得上是打遍世界無敵手,可是關於乒乓球的電影卻少得可憐,能找到的只有一部兒童電影
《一個女教練的自述》————曲棍球是在中國普及率肯定是很低的,會有曲棍球題材的電影更讓人感到奇怪,該片由內蒙古電影製片廠攝制,名為《一個女教練的自述》,大概這項運動在少數民族地區比較流行吧?
《女跳水隊員》———————跳水是中國隊的強項,游泳也正逐漸接近世界先進水平,但關於這項運動的電影比較少見,八十年代初有過一部
《美人魚》—————————花樣游泳
❸ 中國足球電影有哪些
《球迷心竅》
片長:1870米
類型:現代生活喜劇片
編劇:王余昌、趙嚴華
導演:崔東升
主要演員:何偉、劉莉莉、張考、孫海英、潘長江、鄧淑麗、劉文治、張艷秋
故事梗概:本片通過展示左前鋒(何偉飾)一家因足球引起的悲歡離合,向人們描繪了正在蓬勃發展的小學生足球運動和我國足球運動的巨大潛力。
身為某廠推銷員的「左前鋒」是個鐵桿球迷,不僅看球、迷球,還自發辦少兒足球班。在誤打誤撞之中認識了老教練甄家林(劉文治飾)和球迷邊後衛(孫海英飾)、甄珍(張艷秋飾)……也在誤打誤撞之中被妻子常淑芬(劉莉莉飾)誤解,鬧得夫妻不和。
在一次與農民隊的比賽中,以老左為首的工人隊以1比8慘敗,原因是守門員賈大個(潘長江飾)個子太矮。
鏡頭又轉至中韓之戰,中國隊最終失利。左前鋒身披綵帶站在高建築物上,抖出標語並發表感人肺腑的即興演講。常淑芬終於理解了丈夫。
《我也有爸爸》
片長:2770米
類型:故事片
編劇:郭玲玲
導演:黃蜀芹
攝影:潘峰峰
主要演員:吳大維、王泉、馬曉晴、薜佳凝、張曄
故事梗概:影片通過一群身患白血病的孩童與醫務人員、足球明星乃至整個球隊之間的動人故事,表現了當今社會中可貴的真情、愛心和人道主義。
流浪兒大志(王泉飾)身患白血病,被病房的小病友誤認為是足球明星林天海(吳大維飾)的兒子。為充面子,大志尾隨護士劉梅(薜佳凝飾)去球隊找到林天海,要他假冒爸爸。
林天海的登場使病房鬧開了鍋,也讓大志心滿意足地炫耀了一番。接下來的日子,大志和「爸爸」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赴日比賽,林天海發點球失誤,球隊與勝利失之交臂。與此同時,大志的病友小幺妹(張曄飾)去世了。
為掙獎金給大志治病,林天海與教練據理力爭,爭取到了上場機會。球場上,林天海奮力拚搏,射入關鍵一球,為球隊爭得了勝利。隊友們和孩子們一起歡呼,分享著勝利的喜悅……
《京都球俠》
片長:2860米
類型:彩色遮幅式故事片
主要演員:張豐毅、拉芳、陳佩斯
故事梗概:清末,秉切切愛國之忱浪跡江湖的原翰林編修周天置生死於度外,冒死罪與西洋足球聯隊簽下攸關民族尊嚴的足球賽約。
然而獨膽英雄孤掌難鳴。於是周天在躲避清廷鷹犬追殺的同時,四處訪得六名各懷絕技的江湖好漢組成一支「青龍隊」。
比賽當天,慈禧太後卻令由御林軍組成的足球隊上場迎戰。頓時,球場成了大戲台,御林軍們根本不踢足球,反而在場上表演整齊化一的隊列體操,比分一會兒便變了0比6。關鍵時刻,青龍隊的好漢們沖破清兵攔阻出場應戰,並馬上扳回一球。
洋人惱羞成怒,在場上以粗魯的動作,甚至拳打腳踢毆擊青龍隊員。這時,各位好漢各使絕技,或氣功,或放蛇,或搔人腋窩……場上一時大亂。
青龍隊最後贏得了球賽。然而由於觸犯了賣國求榮的腐敗王朝的天威,眾球俠被綁縛刑場候斬……
《球迷》
類型:黑白故事片
編導:徐昌霖(根據余振家「足球場外」話劇改編)
攝影:石鳳岐
主要演員:鐵牛、陳述、關宏達、孫景路
故事梗概:一個周日的下午,交通隊與醫療隊進行足球友誼賽,吸引了不少球迷。
一位球迷司機載著球迷醫生夫婦和一位胖球迷去球場看球。到場之後,球迷司機卻發現自己的入場券不見了,焦急萬分。
此時,球迷司機的妻子無意中在家中的烙餅里撿到了球票,便去球場給丈夫送去,不料匆忙中卻被擠進了球場看球。
突然,一足球被踢出了場外,球迷司機本想將球踢回,不料卻一腳將球踢到了河裡。
球迷醫生正在球場看得興起,門口卻來了一位老太太找他回去幫女兒接生,醫生遂將票送給了球迷司機。而球迷司機見他們找不到車回去,遂熱心地送醫生出診。
當司機與醫生趕回球場時,比賽已經結束了。不過他們的妻子都買了下一場比賽的球票,兩家人都變成了球迷,也成了好朋友。
《來吧!用腳說話》
片長:2639米
類型:故事片
編劇:王興東
導演:蕭鋒
攝影:林間
主要演員:朱多多、林春放
故事梗概:中國足球隊在1985年5月19日輸給香港隊後,中國足球也隨之走進了低谷。影片描寫了國家隊兩名隊員在國家隊解散後,卧薪嘗膽,立志從娃娃抓起,嘔心瀝血地訓練少年隊的過程。講述了兩代人前赴後繼,為中國足球「沖出亞洲,走向世界」不懈奮斗的感人故事。
《防守反擊》
片長:標准
類型:賀歲故事片
編劇:謝園、吳彤
導演:梁天
攝影:路明
主要演員:曾志偉、李湘、李成儒、孫鳳英、袁德旺等故事梗概:某市足球隊的一場保級大賽,電視台體育欄目主持人任小雨(李湘飾)正在做比賽直播的場外報道。路邊一家中式快餐店裡也聚集著一幫球迷收看實況。任小雨即興采訪了對市隊牢騷滿腹的食客王大山(李成儒飾),一時氣盛之下,王大山對著話筒誇下海口,要親自組建一隻「包子隊」與市隊叫板。不料這天方夜譚式的信口開河被任小雨播報了出去,引起了球迷的極大興趣。球迷對這場無中生有的比賽期望值越來越高,電視台和王大山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騎虎難下之時,任小雨想出一個折衷方案,她和王大山說服快餐店店主曾大偉(曾志偉飾),讓曾是足球運動員的曾大偉組織伙計們開始緊急「集訓」。於是,一隻體能、球技、年齡都參差不齊,但熱情萬丈的「球隊」,在綠茵場上開始了防守反擊……
還有(少林足球)
《少林足球》成為2001年最賣座的港片,並獲得該年度7項香港電影金像獎。該片在亞洲上映以來創下一連串紀錄,2002年世界盃期間在日本收得9000多萬票房,觀看人次超過100萬,創下該片亞洲最高紀錄。2002年5月17日在韓國上映,雖然票房不如香港,只有3000多萬港幣,但已創下了15年來港片在韓國的紀錄。之後,在台灣上映也只收回3000多萬台幣,但已可與《卧虎藏龍》媲美,創下近幾年港片票房紀錄。
《2:1》
1928年由上海電影公司為李惠堂拍攝了以足球為背景名為《2:1》的影片,1933年上映。據李惠堂自己記載,「我記得影片有三部我有份在其中表演,第一部是《上海三女子》,第二部是《同居之愛》,第三部是《2:1》。老牌明星韓雲珍、楊耐梅、丁子明、朱飛、龔家農等主演,拍電影而不拿一分錢,所以我叫自己做業余影星。」
李惠堂,1923年被譽為「亞洲球王」,1966年被評為世界五大球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