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個國外電影,男主人收養了個孩子,後來和她相愛了,是什麼電影
法國電影《駝背騎士》。
Ⅱ 老頭在漁船上收養一個小女孩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弓》是由金基德編導,韓業雲、全成煥主演的愛情電影。
影片講述了一位花甲老人和17歲女孩之間跨越年齡的愛情故事。該片於2005年5月12日在韓國上映。
Ⅲ 男子收養孤兒長大後成為戀人的日本電影叫什麼
電影《我的男人》
是日活製作發行的129分鍾劇情影片。由熊切和嘉執導,淺野忠信、二階堂富美主演。於2014年6月14日在日本上映。影片根據日本小說家櫻庭一樹原創小說改編。
Ⅳ 我看電影《佳人蓓爾》
文/阿斌
影片簡介
2013年上映的英國電影《佳人蓓爾》 , 由阿瑪·艾桑特執導,由古古·瑪芭塔勞、馬修·古迪、湯姆·威爾金森、艾米麗·沃森、湯姆·費爾頓等聯合主演 。該片講述了一位被貴族家庭收養的混血女孩蓓爾愛情與追求事實真相並影響了廢除英國奴隸制的故事。
影片的背景是1769年,當時的英國做為殖民帝國是奴隸交易的中心。
影片中的女主角名叫迪多·伊麗莎白·蓓爾·林賽(由古古·瑪巴塔勞飾演),她是一個混血女孩,是英國海軍上校與一名加勒比黑奴的私生女,媽媽是一位黑人,死在了西班牙的船上。父親林賽將軍把這個混血女兒帶回英國,帶到叔父家,希望叔父能夠收養她。
她在貴族叔父曼斯菲爾德勛爵(湯姆·威爾金森飾)和他的妻子(艾米麗·沃森飾)撫養下長大,並受到良好教育。但她的黑人混血身份使她不能和客人們同桌用餐,她的膚色阻撓了她參與社會交往的權益。
黑人身份
蓓爾的混血身份使她愛到了許多限制,影片中有一個鏡頭意味深長,那就是蓓爾對著鏡子,抓撓自己皮膚的橋段。她要把她褐色的皮膚抓扯下來。就是因為這膚色讓她受到不公的待遇。
後來,蓓爾繼承了生父林賽的一大筆遺產,她成為了上流社會男人追求的目標。而與她一起長大的表姐伊麗莎白卻因為沒有得到財產繼承,受到貴族的情感戲弄。
在影片中,蓓爾性格塑造是成功的,她冷靜、堅毅,勇敢,不畏權貴勢利,她敢於追求自己的愛情,她幫助牧師的兒子想方設法拿到了當年「宗號貨船」船主為詐騙保險,將132名生病的黑奴扔到海中淹死的關鍵證據。
兩條線索
在影片中,這兩條線索交叉進行,一條是蓓爾的成長,愛情,一條是她為推翻黑奴制度做出的努力。最終蓓爾幫助自己的養父首席大法官曼斯菲爾德勛爵做出了正確的宣判,從而結束了英國的奴隸制。與此同時,她也獲得了牧師之子——一位理想主義青年之間的愛情。
《佳人蓓爾》有著優雅的筆調,豪華的庄園,講究的室內陳設,貴族們的歌舞昇平,英國華麗的時裝,盛宴及上層社會的奢華派對,影片有著簡·奧斯汀筆下的浪漫主義唯美,同時又是對人性的直擊。
歷史背景
《佳人蓓爾》這部電影所講述的歷史事件發生在18世紀的英國。當時的英國是殖民貿易中心,經濟高速發展的背後催生的是人類歷史上慘痛而丑惡的黑奴貿易!
黑奴貿易,又稱「三角貿易」,發生於16~19世紀。奴隸販子們將本國的貨物運往非洲,在非洲換成由當地黑人,打上印記,防止逃脫。像畜生一樣被販賣,然後再把這些黑人奴隸運往美洲等沿海地區,賣給當地的種植園主,在美洲獲取大量的金銀、煙草、糖等貨物滿載而歸。
在漫長的航程中,黑人甚至用鐵鏈鎖住,所獲得極其有限的食物和飲水。一旦黑奴得了病,就會被立即推進大海里。
《佳人蓓爾》這部電影恰恰就是在揭露132名黑人死亡的真相。他們因疾病和缺水而死,船主在沿途有八次加水的機會。但船主為了騙保,至黑人的生死於不顧。
當時,販賣黑奴是英國一項很重要的經濟來源。在上層社會里,這是不爭的事實。也因此,影片中的英國最高大法官曼斯菲爾德承受著來自上流社會的巨大壓力。
是向著公理,還是違背良心?最終大法官曼斯菲爾德做出了公正的裁定,他的裁定成為廢除奴隸制度最關鍵的一步。
父愛如山
在影片中大法官曼斯菲爾德並不是蓓爾的親生父親,當初蓓爾的親身的父親林賽把蓓爾交給他時,他是抵觸的,認為收養混血兒有辱家族。但隨後隨著影片的向前推進,大法官的看法逐步改變。
但從蓓爾進入他家家庭後,他就給了蓓爾父親般的愛護。最初母親還質疑收養蓓爾的理由是否充分?認為蓓爾的混血身份會讓我們家庭蒙羞。但曼斯菲爾德說,按照生育權法案,她有權利住在肯伍德家。
當初蓓爾剛來到曼斯菲爾德家時,父親給她家裡掛著的畫像,給她介紹他的家族。
在後來的家庭聚會上,觀眾看到了蓓爾精彩的鋼琴表演,說明了她在家裡受到的良好教育。
父親希望蓓爾能嫁給有身份的男士,以保障她以後的生活。
在影片的最後,父親大法官同意了蓓爾與牧師的兒子戴維尼爾的感情,並讓戴維尼爾有法院謀得職位。
總之,這是一部很好看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