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解放戰爭電影都有哪些部
早一點的有《渡江偵察記》、《林海雪原》、《智取華山》、《黑山阻擊戰》、《南征北戰》、《紅日》、《戰上海》等,稍後一點有《小花》、《車輪滾滾》、《從奴隸到將軍》等,再後來有《遼沈戰役》、《平津戰役》、《淮海戰役》等。
② 講述解放戰爭的電影有哪些
《暴風驟雨》:描繪東北土改時期激烈斗爭與農民翻身的影片。
《林海雪原》:反映了解放戰爭初期東北剿匪,英雄智勇並施的壯舉。
《南征北戰》:聚焦萊蕪戰役,揭示了戰爭的殘酷與人民軍隊的英勇。
《紅日》:再現殲滅整編74師孟良崮戰役,展示了解放軍的戰力。
《停戰以後》:聚焦軍調談判,描繪和平的曙光與復雜的政治博弈。
《巍巍昆侖》、《延河戰火》:反映黨中央轉戰陝北,展現革命精神。
《挺進中原》:展現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戰略決戰的序幕。
《兵臨城下》:講述了解放戰爭圍困長春,國民黨軍隊起義的歷史瞬間。
《黑山阻擊戰》:聚焦遼沈戰役,展現決戰時刻的緊張與激烈。
《濟南戰役》:反映解放濟南,戰役的艱難與勝利的喜悅。
《佩劍將軍》:描繪國民黨軍隊淮海戰役賈汪起義,展現時代風雲。
《車輪滾滾》:展現人民群眾支前的無私奉獻與支持。
《難忘的戰斗》:聚焦征糧剿匪,描繪戰爭與人民的緊密聯系。
《董存瑞》:反映革命英雄人物的犧牲與奉獻,弘揚愛國精神。
《渡江偵察記》、《風雨下鍾山》:描繪渡江戰役,突出偵察兵的智慧與勇氣。
《偵察兵》:聚焦偵察兵戰斗生活,展現他們的專業與犧牲。
《湘西剿匪記》:反映解放大西北,揭示剿匪反霸的斗爭。
《智取華山》:描繪押送被俘國民黨將領,展現軍隊的智慧與策略。
《碧海丹心》:反映解放海南島,描繪人民軍隊的英勇與智慧。
《海魂》、《長虹號起義》、《破霧》:聚焦國民黨海軍、空軍官兵起義,展現時代轉折。
《保密局的槍聲》、《代號213》、《拂曉前的爆炸》、《與魔鬼打交道的人》:展現隱蔽戰線斗爭的復雜與智慧。
《今夜星光燦爛》:聚焦淮海戰役背景,描繪戰爭中的英雄與犧牲。
《斗鯊》、《英雄虎膽》、《虎穴追蹤》、《地下尖兵》、《拂曉槍聲》、《絕密行動》、《總統行動》、《霓虹燈下的哨兵》:反映解放戰爭時期的反特題材,突出情報與戰斗的緊張與智慧。
《戰火中的青春》:聚焦軍中花木蘭郭俊卿,展現女性英雄的英勇與犧牲。
《邊寨烽火》、《山間鈴響馬幫來》、《勐壠沙》、《冰山上的來客》:反映解放戰爭後期少數民族題材,描繪多元文化與時代變遷。
③ 求國內老電影(抗戰之類)大全
抗戰:
平原游擊隊
地道戰
地雷戰
小兵張嘎
鐵道游擊隊
狼牙山五壯士
趙一曼
雞毛信
野火春風斗古城
回民支隊
鐵道游擊隊
白求恩大夫
三進山城
共赴國難
獨立大隊
小八路
解放戰爭(內戰):
渡江偵察記
南征北戰
智取華山
烈火中永生
刑場上的婚禮
中華女兒
革命家庭
董存瑞
英雄虎膽
黨的女兒
永不消逝的電波
水手長的故事
海鷹
戰上海
戰火中的青春
大決戰
抗美援朝:
打擊侵略者
英雄兒女
上甘嶺
三八線上
奇襲
鐵血大動脈
長空雄鷹
碧海紅波
烽火列車
青雲曲
心靈深處
神龍車隊
較量
賣花姑娘
④ 紅色電影有哪些(10部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老電影)
革命歷史題材,是國產電影的重要門類。這一類型的電影,對於賡續紅色血脈和砥礪理想信念,有著極其巨大的作用和意義。
今天,在這里盤點十部當年轟動一時,而且流傳百代的電影,都是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老電影。
第一部《開天闢地》
這部電影於1991年上映,講述了建黨的光輝而且艱辛的歷程。
當年這部電影上映的時候,絕對開創了一個全民觀影的熱潮。人們為這部電影所反映的那段歷史心潮澎湃,為電影中呈現出來的人物喝彩不已。
這是一部全景式的歷史故事片,場面恢宏,氣壯山河,在細節刻畫方面也是精雕細刻,極具時代感和史詩氣質。
這部影片中的經典台詞至今依然令人熱血沸騰。比如:
百姓在呻吟,青年在流血,國土在淪喪,山河在破碎,要高舉社會主義的大旗來救國救民
再比如:
能驅走鬼神的不是龍王爺,而是共產黨。
第二部《開國大典》
這部電影於1989年上映,用紀實的手法展現了從中國共產黨取得三大戰役的勝利開始,直至10月1日在北京舉行開國大典的歷史過程。
這是第一部全景式講述建國偉業的輝煌大片,星光璀璨程度絕對不遜色之後拍攝的《建國大業》,而且史詩感極強,如同一幅徐徐鋪展的畫軸。
古月老師,孫飛虎先生,這樣的老藝術家保證了影片的良心品質。
純粹個人觀點,在我國特型演員群體中,真正達到形神兼備、雄渾大氣的,古月老師無疑是第一人。
這部電影的經典台詞中,最具氣壯山河的氣勢的台詞,必然是這句話: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第三部《巍巍昆侖》
這部電影也是在1989年上映,是國慶四十周年獻禮片,以解放戰爭為背景,描寫了中共中央徹底粉碎蔣介石的黃河計劃,消滅胡宗南王牌軍的故事。
這部電影中,偉人的扮演者是張克瑤,與古月老師不同,張克瑤相對來說更儒雅一些,而且聲音模仿更突出一些。
影片中,反一號人物,由孫飛虎先生飾演,形神俱佳,不做第二人想。
經典台詞有:
這一仗, 讓他們一定要狠狠地打下去!
第四部《西安事變》
這部電影在1981年上映,講述了張學良、楊虎城兩位將軍發動西安事變,推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的歷史故事。
在這部電影中,張鐵成老師飾演周公,古月老師飾演偉人,孫飛虎先生飾演反一號。
這部電影,應該是張鐵成老師第一次作為特型演員出現在大銀幕上,戲份很吃重,瀟灑俊逸,的確演出了神韻。
經典台詞奉上:
當下情勢危急,不抗日無以圖存,不團結無以救國,我黨願以中華民族為先。
第五部《長征》
這部電影於1996年推出,講述了紅軍完成銘刻在人類史冊上的長征的壯闊往事和風雲歷程。
在這部影片中,唐國強作為特型演員主演。應該說,唐國強塑造歷史人物的經驗非常豐富,注重內在刻畫,特別是他對於飾演偉人的角色極為投入。
關於長征的這段歷史,很多文學作品和影視劇都有過展現,這部電影做到了完成使命,在驚艷度上並非絕唱。
關於長征,我們必須記住這首詩: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這在電影中有所展現。
第六部《南昌起義》
這部電影在1981年上映,講述了1927年,我們黨組織發動南昌起義的歷史故事。
這部電影是群像類型的革命題材片,驚心動魄和氣勢磅礴表現得淋漓盡致。
影片中,各大主演的表現都可圈可點,非常具有時代的風雲氣象。
經典台詞:
把這面紅旗插到鼓樓上去
第七部《大決戰》
《大決戰》是關於解放戰爭時期三大戰役的系列電影,分為 《大決戰之遼沈戰役》、《大決戰之淮海戰役》、《大決戰之平津戰役》 三部六集,《大決戰之遼沈戰役》和《大決戰之淮海戰役》分別於1991年上映,《大決戰之平津戰役》於1992年上映。
三部電影以宏偉逼真的氣勢再現了解放戰爭中三次決定性的偉大戰役。
這個系列的電影,毫無疑問就是史詩,就是吞吐天地之氣的歲月壯歌。
在這個系列的電影中,古月老師擔綱主演,眾多藝術家傾情出演,是真正意義上的鴻篇巨制。
經典台詞一:
照一般規律,總兵力和裝備不超過對方,絕不可進入戰略決戰。也不盡然。解放戰爭兩年多,我們滾大了,我們打精了,我們積累了有利決戰的條件。好比凹凸鏡,向著炎炎的烈日,百倍、千倍的光度聚合到一點上,白熱化了,冒煙了,不能不燃燒了!
經典台詞二:
不惜一切代價,佔領曹八集!不惜一切代價!佔領曹八集!哪個失事,軍法從事!
第八部《大轉折》
《大轉折》是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分為上集《鏖戰魯西南》和下集《挺進大別山》兩集,於1996年上映。
影片描述了1947年中國革命處於危機關頭,為粉碎國民黨軍隊對陝北和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扭轉戰局,中原野戰軍南渡黃河,挺進大別山,在極為艱難的戰爭環境中,實現了中央的戰略意圖,使解放戰爭形勢發生了根本性轉折,人民解放軍提前進入戰略進攻階段的故事。
在這部電影中,盧奇作為特型演員擔綱演出。古月老師和孫飛虎先生等眾多藝術家都呈現了神級別的表演。
經典台詞:
狹路相逢勇者勝這是我的黨費
第九部《百色起義》
這部電影在1989年上映,講述了我們黨領導廣西百色起義,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的革命往事。
這部電影主演是盧奇,這部電影之後,盧奇奠定了自己特型演員的地位。
經典台詞:
這次我們還要打著他們的旗號,做他們的官,不過,我們做官不是為了發財嘛
第十部 《四渡赤水》
這部電影在1982年上映,講述遵義會議後,紅軍四渡赤水,勝利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的故事。
這部電影由古月老師主演,場面宏大,人物豐滿,無疑是給觀眾進行生動的革命歷史、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的教育的典範之作。
經典台詞:
雲橫烏蒙家何在,敵擁江關馬不前。
⑤ 解放戰爭的經典電影
解放戰爭的經典電影有:《開國大典》、《大決戰之淮海戰役》、《大決戰之遼沈戰役》、《集結號》、《南征北戰》。
1、《開國大典》
《開國大典》是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革命歷史題材劇情片,由李前寬、肖桂雲聯合執導,古月、孫飛虎主演,於1989年9月21日首映,2021年10月18日,其4K修復版公映。
該片用紀實的手法展現了從中國共產黨取得三大戰役的勝利開始直至10月1日在北京舉行開國大典的歷史過程。
⑥ 求一些好看的解放戰爭時的電影
《回到自己的隊伍來》
大戰寧滬杭
導 演:韋廉、石偉、小江
編 劇:李平分、韋廉、宋國勛
主 演:古月、孫飛虎、盧奇、劉錫田、謝偉才
上 映:1999年
地 區:中國大陸
該片是為了慶祝建國50周年,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於1999年拍攝。繼承了「大決戰」和「大進軍」的「大」之風格,宏觀壯闊的展現了從渡江戰役到解放上海的這個歷史階段。人物性格鮮明,戰爭場面宏大,台詞精準。
這部電影表達方式較之前《大決戰》的常規手法有所不同,片中穿插了戰場親歷者的自述和一些珍貴的紀錄片,充分保證了改片的史實性。 影片大量採用蒙太奇,時空轉換的鏡頭,並在戰場營造上初步運用了特技,又保證了該片的觀賞性;該片曾獲1999年五個一工程獎和華表獎。
劇情簡介
1949年4月,經過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之後,國共雙方的軍事力量對比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人民解放軍根據毛澤東主席和朱德總司令「向全國進軍」的命令,向尚被國民黨當局控制的廣大地區發起了大規模的戰略進攻,矛頭所指首先對准了國民黨重兵盤踞的京(指南京)滬杭地區。1949年4月20日,我百萬雄兵分中、東、西三個集團發起渡江戰役,國民黨苦心經營的千里長江防線在人民解放軍排山倒海的攻勢面前土崩瓦解。
人民解放軍乘勝南下,繼而攻克南京,切斷浙贛線,佔領杭州,直逼上海。為保護上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市區建築,解放軍經過周密部署並作出很大犧牲後,終於在5月27日解放了中國最大的城市——上海。
本片是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革命歷史題材電影「大進軍」系列的第一部。影片著重表現了渡江戰役和上海戰役兩大戰役。影片以恢宏的氣勢再現了渡江戰役萬船競發的浩大場面。在上海戰役中,為了避免對城區造成嚴重破壞,解放軍成功將國民黨軍主力調出城區,並在城區作戰中不使用重武器。在老電影《戰上海》中著重描繪的四川路橋戰斗也在這里出現。
與該系列電影的其他幾部不同,這部電影採用了三種視角:攝制組的視角:僅出現過一次,即開頭處展示了攝制組的一艘氣墊船通過拍攝現場進行的攝影;講述者的視角:幾位親歷當年歷史的老人在電影中對當時的歷史進行了一些講解;記錄電影的視角:再現當年的
⑦ 解放戰爭電影有哪些
解放戰爭電影有:《大決戰》、《大轉折》、《大進軍》、《集結號》、《上甘嶺》等。
一、《大決戰》系列電影
《大決戰》是一部全面展示解放戰爭歷史宏篇的系列電影。該系列電影通過一系列戰役的再現,呈現了人民解放軍在戰略決戰中的英勇無畏和戰爭的殘酷。電影通過精彩的劇情和視覺效果,讓觀眾身臨其境地感受到那個時代的緊張和戰爭的慘烈。
二、《大轉折》
《大轉折》是一部展現解放戰爭轉折點的電影。該片著重描繪了戰爭中一些關鍵戰役的情景,展現了當時人民解放軍在困境中如何通過巧妙的戰術和堅定的意志取得勝利。這部電影不僅展示了戰爭的殘酷,還展現了人性的光輝,讓觀眾深刻感受到那個時代的英雄精神。
三、《大進軍》
《大進軍》是一部全景展現解放戰爭進程的電影。該片通過一系列戰役的敘述,展示了人民解放軍在戰爭中的英勇善戰和戰略智慧。電影通過真實的歷史背景和人物塑造,讓觀眾感受到那個時代的激情和信仰。
四、《集結號》
《集結號》是一部以戰爭中人性的角度為切入點的電影。該片主要講述了解放戰爭中一支軍隊在接到集結號命令後的故事。電影通過人物的塑造和劇情的展開,讓觀眾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和人性的光輝,引發觀眾對於戰爭和和平的深思。
五、《上甘嶺》
《上甘嶺》是一部以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上甘嶺戰役為背景的電影。該片通過戰爭的描寫,展示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英勇無畏和堅守信仰的精神。這部電影不僅展示了戰爭的殘酷,還展現了人性的光輝,讓觀眾深刻感受到那個時代的英雄氣概和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