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動作電影中的銜接剪輯技巧
動作電影中的銜接剪輯技巧
動作電影又稱為驚險動作片,是以強烈緊張的驚險動作和視聽張力為核心的影片類型。下面給大家介紹動作電影中的銜接剪輯技巧,歡迎閱讀!
一 音樂是重中之重
預告片牛不牛逼,音樂權重佔70%以上。
一段旋律有范、節奏變化豐富的音樂,是動作電影預告片的核心。適用於所有類型的電影預告片。
剪輯技藝再牛逼,音樂平庸,預告片就平庸;音樂品位高,曲子編輯的好(音樂不是拿來直接一整條用的,需要經過延長、縮短、拼接、變速、變音等處理),那麼剪得糙一點都沒關系。
音樂是最直觀給你「感覺」的東西,2分鍾的音樂包含著巨大的情緒流,一個字也不用講,音樂一起,就能讓你感到「興奮」「感動」「愛情」「幻滅」「哲學」「宗教」「緊張」「恐懼」「壓抑」等情緒,這些抽象的大主題裡面又能細分出無數具體的意象。
而畫面和對白,在預告片的幾分鍾時間里,只能呈現出零星的「信息」。
所以,音樂最關鍵。
二 剪輯技巧
先明確一點,我們剪預告片時,幾個鏡頭剪成一組,幾組鏡頭構為一幕,三幕或者四幕就能組成一條完整的預告片。
新來的剪輯師往往會出現「剪得比較亂」的問題,為什麼?
1、一組鏡頭只需說清楚一個意思。如果你加入了不是這個意思的鏡頭,就會突兀。顯得亂。
2、一組鏡頭講完後,再去講下一組鏡頭,邏輯上或者情緒上要有承接或者遞進。新手會瞎跳亂跳,一組鏡頭還沒講完就開始下一組鏡頭。
3、幕與幕之間,要有大的邏輯串聯。拿《小時代1》的先導預告舉例子,第一幕起勢,第二幕主角亮相正常世界,第三幕關系惡化進入低谷,第四幕事件和人物有了更豐富的變化進入高潮。(舉小時代 預告片 的例子是因為,它是業內外公認的高水準預告片)
1、鏡頭之間的視點和動勢最好接上。
A視點就是視覺重點,上個鏡頭的視點結束在畫面左側,下一個鏡頭的視點就盡量從左側起。
B動勢變化要順。這個看具體情況處理。如果你僅僅把動勢順著方向或者快慢「接上」,那麼看起來雖然舒服,但是有些楞。好看的動勢要像書法。有斷有連,有急有停,有粗有細,有開有合。這個看感覺了。
2. 根據音樂,普通鏡頭的剪輯要故意不壓在節奏上,只把重要鏡頭壓在節奏上。
為什麼這樣呢?所有鏡頭全壓著節奏上,第一很楞,第二看起來像MV,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你每個鏡頭都壓在節奏上,都很爽,到了牛逼鏡頭或者該強化的鏡頭時,再壓在節奏點上就沒那麼爽了,效果就出不來了。
這樣是先抑後揚的一種做法。
3. 「刺激——反應」鏈條。
劇情片里,說出的一句話,要接住。(用別人的反應、事件、另一句話等來接)
愛情片里,拋出的一個媚眼,要接住。(別人的媚眼,幸福的表情等來接)
動作片里,射出的一顆子彈,要接住。(東西被打爛,炸彈爆炸,人死亡等來接)
「刺激——反應」鏈條,是一組鏡頭最常用的敘事方式之一。給了刺激就一定要有反應,一組鏡頭才有結束感,結束之後再開始下一組鏡頭。路一步一步走,話一句一句說。新手剪片子,最常犯的毛病就是給了刺激,沒反應。不知道怎麼就到下一組鏡頭了。就好像你給別人講故事,每句話都講一半,觀眾不知道哪裡出了問題,只覺得不舒服、不好,其實是你挖的坑沒填上,絆到觀眾了。
4. 跳切、快放、快閃夾黑幀、慢鏡頭
鏡頭節奏要變化:幾個快的',就插一個慢的。幾個近景,來一個遠景。幾個格鬥,加個大場面。幾句對話,來個爆炸……永遠要給出變化,要有能量的起伏。帶觀眾做過山車。
有時人物動作慢我會跳切或適當快放,顯得有力一些。快閃夾黑幀這塊,《匹夫》先導預告1分10秒處有例子,學生服日本刀砍人。
5. 如果一場戲很牛逼,就整場放。(並不是說你不去處理它)
國外預告片最愛用的技巧,為什麼?因為人家電影拍的牛逼,場面撐得住。
常常最後一個鏡頭(就是最高潮那個),就用片子里的一個牛逼的場景鏡頭做結尾。不像我們,用高速剪輯或者凌厲的剪輯堆砌出一個高潮來。《獨行俠》的許多款預告片都是這么乾的,一整場動作場面碼上去。很過癮。
6. 起高潮之前壓低,高潮後要安靜,再起更高的高潮。
通常,開槍爆炸之前,我們會剎住音樂,讓整個音響安靜下來,說句話或者什麼的,再起開槍或爆炸。這樣做是為了讓高潮顯得更高更有力。通過能量差產生對比,做強效果。
再舉《小時代1》先導預告的例子。第四幕是高潮,所以第三幕要低谷一點壓抑一點(不管剪輯節奏、速度還是音樂能量都比其他幾幕要低),而且,在起第四幕之前,先猛地安靜,唐宛如喊叫「沖啊!」後,音樂再響起,進入高潮。
三 音響音效設計
評論里有位朋友說覺得音效最關鍵,實際上,沒有最關鍵的,所有的步驟都是關鍵。創意、剪輯、音樂、音效、特效等方面全都做到高完成度,才能出一支好預告片。
好萊塢預告片的音效使用量是非常小的,隨便打開一支好萊塢大片的預告,旁白和音樂占音響總量的90%,只有在關鍵的地方才有一兩個音效。他們最重要的是對白,對白一起,音樂都會降好幾個量級。
為什麼呢?因為好萊塢重故事,而且好萊塢演員的念白都很棒,隨便一句話都可以撐起來,,加上人家電影畫面牛逼,音效這種東西要你用好音響才能感受的到,所以想要看預告片真正的音響設計,還得去電影院里看前面的貼片。(最近看imax版本的《007幽靈黨》,前面有《火星救援》的全長貼片,那個錄音水準和音響設計水平可以說是世界最高水平了,快去看吧)
話說話來,音響設計涉及到的聲音層次有三層:音樂、旁白、音效。原理是:「此起彼伏,有起有伏」。
1、有起有伏
從大的音樂結構來看,必須做到「有起有伏」,音樂的能量不要一直高或一直低,需要變化。我們一般做音樂,同一個旋律走兩小節,就要變化。要遞進、中斷或者旋律發生變化。否則觀眾看的時候會疲。
2、此起彼伏
這里主要指音效和對白需要此起彼伏,簡單來說就是「有音效的地方別有對白,有對白的地方別有音效」「音效和對白不要打架」。這個以剪輯師為主,在剪輯時就應該注意,音響設計師做輔助。
觀眾在一定時間流裡面能夠注意到的信息是有限的,預告片屬於高強度的信息流,對於觀眾注意點的設置一定是排列有序而不是擠在一起的。
所以大家看標准範式的好萊塢預告片,大的節奏設計通常是固定的:「說幾句話」+「插個音效」, 完成一組鏡頭。對應剪輯就是:幾個敘述鏡頭加對白或旁白+能出音效的鏡頭。
3、其他
音響在頻率上大致有「高、中、低」三個頻率段,許多新的預告片公司作品,往往聽起來不夠飽滿、音效怪怪的、銜接不夠順滑。原因有三。
一是忽視了氛圍音,主要是低音的填補。有一些耳機幾乎聽不出來的長長的「嗡」「嗚」的低音,我們是會隨著音樂能量的起伏,壓在音樂下面。這一層很重要,缺少了就會讓音響變得很「薄」。
二是音效的融合度不夠。同一個聲音,比如開槍的聲音,樂庫裡面可能有一千種音效,你要找到能夠融合進整體音響裡面的那一個。找不到,就試,試不出來就自己做變音處理,把它融合進去。融合度低的音效,就像一段光滑木板上面的倒刺,很扎手。
三是銜接處理要順滑。一部電影預告片會用到好幾段音樂,成百上千種音效。這么多的元素拼在一起,要把他們的接縫處打磨順滑,不扎耳朵。
;② 電影史上有哪些剪輯驚為天人的電影
黃金三鏢客,三小時的西部片,影片從163分鍾起,三位鏢客在墳地進行決斗,這段三人的場景調度和剪輯模式,配合上激揚的音樂,被後來的好多電影致敬。
③ 如何用手機剪輯一部電影
我們在使用視頻軟體觀看電影時,經常會想截取電影中的精彩片段,但是又不知道應該如何操作,今天我就來介紹一下,以騰訊視頻為例;
首先打開【騰訊視頻】,搜索想要截取片段的電影,點擊【立即播放】,接著點開【全屏播放】 ,選擇界面右側的【GIF】,即可生成視頻;
④ 電影史上有哪些剪輯驚為天人的電影片段
戈達爾《筋疲力盡》,這部片子出來以後電影界震驚了,原來電影還可以這么剪!因為戈達爾創造了跳切。維爾托夫《持攝影機的人》,一部紀錄片竟然拍得如此先鋒,最經典的便是人的眼睛特寫和觀看到的景物快切,這也印證了維爾托夫「電影眼睛」理論。
⑤ 影視剪輯怎麼剪出精彩片段
影視剪輯剪出精彩片段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精準定位:
巧妙剪輯:
音效配樂:
綜上所述,影視剪輯需要剪輯師在深入了解素材的基礎上,靈活運用剪輯技巧和音效配樂,才能創作出引人入勝、令人難以忘懷的精彩片段。
⑥ 怎麼把電影剪輯成小視頻
將電影剪輯成小視頻,首先需要對原始電影進行分段和篩選,選出最具代表性和吸引力的部分,然後利用專業的視頻編輯軟體進行剪輯和後期處理,最後導出成短視頻格式。
詳細來說,剪輯電影成小視頻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 選擇片段:根據想要表達的主題或情感,從電影中挑選出關鍵片段。這些片段可以是電影的精彩瞬間、關鍵對話、重要劇情轉折等。例如,如果要將一部動作電影剪輯成小視頻,可以選擇其中的打鬥、追逐等場面。
2. 剪輯軟體:使用如Adobe Premiere Pro、Final Cut Pro等專業的視頻編輯軟體,將選定的片段導入到軟體中。在這里,可以對片段進行進一步的裁剪、拼接,以及添加轉場效果等。
3. 添加音效和配樂:音效和配樂在短視頻中同樣重要。可以根據視頻的內容和氛圍,選擇合適的背景音樂和音效,增強視頻的感染力。例如,在緊張刺激的場景中,可以選擇動感的背景音樂。
4. 後期處理:在剪輯完成後,還可以對視頻進行色彩調整、添加字幕、特效等後期處理,使視頻更加完善。
5. 導出和分享:最後,將剪輯好的小視頻導出成常見的視頻格式(如MP4),就可以分享到社交平台或視頻網站上了。
剪輯電影成小視頻不僅是一種技術活,更是一種藝術。它需要剪輯者充分理解電影的內涵,同時運用自己的創意和技巧,將電影的精華濃縮在短短的幾分鍾內,讓觀眾在短時間內就能感受到電影的魅力。
⑦ 剪輯動作片的四個技巧
剪輯動作片的四個技巧
准備一場打戲的時候,你需要考慮到很多的點:動作的編排,電影藝術,特技,音樂甚至是爆破效果。這些元素在製作一場電影感十足的打戲中十分的重要,但是,如果想要表現更具動態效果,更加的逼真,那就離不開後期的剪輯了。下面我為大家介紹剪輯動作片的四個技巧,希望能幫到大家!
需要大量的動作鏡頭和反應鏡頭
動作鏡頭毋庸解釋。反應鏡頭實際是把你帶入情緒和情景的。例如,A砍了B,B的反應鏡頭是很疼,但是依然站了起來,向A反攻,你知道此時的`B已經不顧一切了。你被B的反應鏡頭帶進了打鬥的情緒中。這樣的打鬥戲才是既有動作又有情緒的
加速度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李小龍——事實上,按照他們對電影製作的影響,他們通常是相反的,典型的動作演員應該是在一個完整動作的關鍵動作點上(也許只是其中的幾幀)將其加速,來使動作看起來更真實,更有力,而不是強迫製作者降低素材播放的速度來使觀眾看到他出拳或伸腿。
整體的剪掉幾幀畫面
與其放慢每幀的播放速度,不如整體剪掉幾幀畫面,來使畫面呈現更緊張的效果。這個需要結合看上面的視頻理解,語言真的很難描述。
製作音效
單純的把音效拖拽到時間線上,是不足以使人們產生演員是在屏幕內互毆的錯覺的。你需要為音效加上一些過濾,使他們聽起來像是在現場錄制的,以求不失真。
以上就是今天要講解的幾個有用的後期剪輯技術,你可以用他們來使你的動作場景看起來更真實,更吸引人。如果你有哪些更好的方法,不妨在下邊分享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