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老電影農村故事片大全

老電影農村故事片大全

發布時間:2025-08-05 21:46:35

㈠ 70年代農村生產隊電影有哪些

1、電影《金光大道》

簡介:1976年年末,拍攝時多災多難的《金光大道 中集》終於殺青。當時,影片下集的劇本已經完成,卻由於「文革」已經結束,影片中某些帶有時代色彩的內容顯然已經不合時宜,所以下集未能拍成。

但歷史的鏡頭歷歷在目,《金光大道》劇組親歷了驚心動魄的唐山大地震,並留下了那個特殊時代的故事。

㈡ 七八十年代的農村老電影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分享三部七八十年代的經典農村老電影。

一、《甜蜜的事業》

這部電影真的很朴實,卻也讓人感到非常美好。它以農村為背景,展現了當時農村的生活和人們的思想變化,真是讓人感嘆時光流轉,時代變遷啊!

導演謝添真的很有想法,他深入調查訪問,發現當時農村還存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於是就選擇了這個切入點。他通過輕松幽默的表達方式,將所要傳遞的思想融入到生動有趣的情節中,真是寓教於樂啊!

演員們的表演也特別成功,特別是馬琳和李秀明,她們在鏡頭前的表現自然流暢,細膩傳神,令人叫好。特別是李秀明,她的笑容比陽光還要燦爛,真是讓人心動啊!

這部電影也留下了許多美好的記憶,比如那些動人的插曲、五寶追招娣的鏡頭以及那條飄逸的紅紗巾,都讓人難以忘記。那個時代的人真是淳樸啊,每個人都呈現出積極樂觀、蓬勃向上的精神狀態,真是令人羨慕啊!

二、《喜盈門》

這部電影的編劇和導演都是「新手」,但他們真的是用心去做每一件事。辛顯令編劇是第一次寫電影劇本,趙煥章導演也是第一次獨立執導影片,但他們真的是做到了貼近生活、突顯真實。

這部電影真的充滿了喜慶氛圍,尤其是那些觀眾的笑聲,真的是讓人心生歡喜啊!而且,這部電影還拿下了第五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和第二屆金雞獎榮譽獎呢!楊紹櫚還獲得了金雞獎最佳音樂獎!

現在回想起來,這部電影真的是經典之作啊!那鮮明的的人物形象、生動的語言、幽默的風格以及充滿鄉土氣息的音樂,都讓人難以忘懷。而且,現在的年輕人翻看這部電影,也是贊不絕口呢!

我覺得啊,現在的電影工作者應該向這些老一輩的電影人學習,用心去做好每一部電影,讓觀眾感受到真誠和用心。只有這樣,我們的電影才能真正成為經典之作,經受住時間的考驗。

三、《月亮灣的笑聲》

這部電影的導演手法很實在,演員的表演也很實在。影片中所表現的內容,都是我們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事情,所以大家看這部電影時,都感覺很親切。

這部電影還有一個成功之處,就是演員的選擇。尤其是張雁和仲星火兩位老演員,他們的表演簡直將農民形象給「演活了」。

張雁這位演員真的太棒了,他對農村生活非常熟悉和了解,為了演好江冒富這個角色,他還是再次進入農村,住到老鄉家,去感受和體會人物在真實環境下的心理狀態。而在表演中,他也摒棄許多技巧,而是從生活出發,真實再現人物的情感。

片中有好幾場戲,都令人難以忘記,如冒富大叔聽訓時的誠惶誠恐,如他砍樹時的悲憤和絕望,都被張雁通過傳神的表演,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達到了與觀眾產生共鳴的效果。而張雁質朴的外形,略帶憨厚的性格,也為他塑造江冒富這個角色,提供了幫助。以至於當他帶妝出現在拍攝現場時,許多當地的村民,都以為他是一位真正的老農呢。

仲星火演過許多農村戲,《李雙雙》就是其中的一部。他所塑造的喜旺哥,已經成為一個經典的銀幕形象。按理說演農村人,對於他來說,是他手到擒來的事情。然而在《月亮灣的笑聲》中,他卻以嚴謹的創作態度,演繹了一個與喜旺哥截然不同的農民形象。他通過惟妙惟肖的表演,將慶亮這個眼界窄、骨頭軟的「牆頭草」,塑造得活靈活現,給觀眾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因為《月亮灣的笑聲》的成功,上影廠於1984年又拍攝了《月亮灣的風波》,由中叔皇擔任導演,張雁、仲星火擔任主演,同樣很受歡迎。這部電影目前的豆瓣評分也是7.6分呢!

㈢ 國產老電影目錄大全)

國產老電影目錄大全

  1. 《紅石鍾聲》

    • 出品方:北京電影製片廠
    • 導演:傅傑
    • 類型:劇情
    • 簡介:講述了郭長青從紅石村調到富屯當領導後,富屯變得富裕,但紅石村卻因隊長車富滿足於現狀而生產停滯的故事。
  2. 《山村新苗》

    • 出品方: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
    • 導演:章超群
    • 類型:動畫紀錄片
    • 簡介:影片表現了農村少年兒童在黨、團組織的關懷下參加社會實踐和活動的成長故事。
  3. 《新媳婦來了》

    • 出品方:西安電影製片廠
    • 導演:劉斌
    • 類型:喜劇/短片
    • 簡介:講述了王大娘的兒子王志良娶新媳婦巧紅的故事,巧紅是回鄉務農的能手。
  4. 《老保管》

    • 出品方:西安電影製片廠
    • 導演:劉斌
    • 類型:劇情/短片
    • 簡介:生產隊里的農具保管員包老爹工作認真負責,把集體利益看得比什麼都重。
  5. 《一串項鏈》

    • 出品方:西安電影製片廠
    • 導演:吳村
    • 類型:戲曲/短片
    • 簡介:講述了母親扎西吉為了給女兒丹木朵結婚買一串珊瑚項鏈,辛苦積攢牛毛並賣掉的故事。
  6. 《哈爾濱之夏》

    • 出品方:長春電影製片廠
    • 導演:榮磊
    • 類型:戲曲
    • 簡介:講述了1965年8月在哈爾濱市工人文化宮舉行的黑龍江省第五屆「哈爾濱之夏」音樂舞蹈觀摩演出會的故事。
  7. 《青春紅似火》

    • 出品方:八一電影製片廠
    • 導演:王蘋
    • 類型:舞台藝術
    • 簡介:在工地上,王傑所在的部隊正在為一項國防項目緊張施工,王傑在勞動中被瀝青燙傷但仍堅持工作的故事。
  8. 《女飛行員》

    • 出品方:北京電影製片廠
    • 導演:成蔭/董克娜
    • 類型:劇情
    • 簡介:講述了新中國未來的第一批女飛行員在林雪征等學員的帶領下學習飛行的故事。
  9. 《雁鴻嶺下》

    • 出品方:長春電影製片廠
    • 導演:常甄華
    • 類型:家庭
    • 簡介:在祖國南方某地雁鴻嶺,流傳著許多紅軍英雄的革命故事,鐵路職工子弟學校的學生們經常到雁鴻嶺進行「軍事演習」。
  10. 《天天向上》

    • 出品方:長春電影製片廠
    • 編導:於彥夫
    • 類型:京劇/兒童
    • 簡介:影片通過描述某學校對思想活躍學生的不同態度,強調和說明了在學校教育中必須貫徹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

這些電影均為1966年在中國大陸上映的國產老電影,每一部都有其獨特的背景和故事。如需更多電影信息,建議查閱相關電影資料庫或訪問專業電影網站。

㈣ 有哪些講述經典農村題材的老電影

1. 《喜盈門》以其溫馨的鄉村生活為背景,展現了一個個平凡而又充滿人情味的家庭故事。
2. 《咱們的牛百歲》以農村老牛為線索,描繪了農耕文化與人情倫理的交織,讓人回味無窮。
3. 《咱們的退伍兵》以退伍軍人的回歸農村為切入點,展現了軍人與土地的深情厚誼,那份質朴的愛國情懷讓人動容。
4. 《張燈結綵》的熱鬧場景,如同一幅生動的民俗畫卷,傳遞著鄉村節日的喜慶氣氛。
5. 《冤家路寬》講述的是農村鄰里之間的糾葛與和解,它以細膩的情感描繪,讓觀眾在歡笑與淚水中體驗到農村生活的酸神橋甜苦辣。
6. 《我們村裡的年輕人》聚焦青年人的成長,他們的夢想與追求,如同農村的希望之光。
7. 《青松嶺》與《槐樹庄》則以自然景觀為背景,展現農村生活的寧靜與和諧,每一幀畫面都彷彿是一首田園詩。
8. 《艷陽天》和《北國江南》則帶我們領略了不同地域的農村風貌,以及其中蘊含的豐富文化內涵。
9. 《江山多嬌》以壯麗的農村風光為載體,講述了人與自然的共生共榮,而《暴風驟雨》則以農村改革為題材,揭示了歷史的變遷與人性的光輝。
10. 《男婦女主任》以其獨特的農村視角,展現了村民們幽默而又質朴的生活態度。
這些電影不僅記錄了農村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反映了社會變遷和人文關懷。它們以電影語言詮釋了農村的美麗與哀愁,幽默與深沉,是值得我們反復品味的文化遺產。

㈤ 1966年至1976年拍攝的故事片電影有哪些

謝謝提問,就個人看到過的如下,歡迎補充。

火紅的年代、春苗、艷陽天、青松嶺、長城新曲、偵察兵、金光大道、紅雨、閃閃的紅星、打擊侵略者、奇襲、飛虎、激戰無名川、南海長城、南海風雲、海霞、海島怒潮、鄉村新人、征途、黑三角、獵字99號、405謀殺案、沸騰的群山、楓樹灣決裂、歡騰的小涼河、創業、沙漠的春天向陽院的故事、平原游擊隊(新)、渡江偵察記(新)、南征北戰(新)、延河戰火、小字輩、雁鳴湖畔、刑場上的婚禮、紅牡丹、傷痕、生活的顫音、天雲山傳奇難忘的戰斗、年輕的一代(新)、紅河激浪、她從霧中來、海外赤子、柳暗花明、天山紅花、自豪吧!母親、

在特殊的十年,中國的電影市場,並不像某些人說的,只有八個樣板戲,有些電影拍攝的相當不錯,堪稱經典。

其中的代表作是《閃閃的紅星》,電影內容情節緊湊,引人入勝,畫面干凈,最讓人耳熟能詳的,是電影中的三首插曲,《紅星照我去戰斗》,《紅星歌》和《映山紅》至今傳唱不衰。
還有一部戲劇電影,河北梆子《寶蓮燈》,郭德綱演唱的《叫小番》也是河北梆子唱腔,這部拍攝於1975年的電影,唱腔優美,扮相俊俏,尤其是二郎神的哮天犬出場,每次都能引得觀眾們鬨堂大笑。

在那個年代,除了樣板戲,還有一類題材,也受到觀眾的追捧,那就是戰爭片。50年代,一些經典的黑白戰爭故事片,重新拍攝成彩色電影,《南征北戰》《渡江偵察記》……總體來說,翻拍的不如老版的經典,有些畫蛇添足的感覺。

還有一部《平原作戰》
,雖然是新電影,卻是向50年代拍攝的《平原游擊隊》致敬的作品,《平原作戰》中的趙永剛,雖然塑造的英雄形象完美無缺,但和致敬作品中的雙槍李向陽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

我個人覺得,當時最出色的
戰爭片,是《激戰無名川》,那時候的演員是真正的赴湯蹈火,爬冰卧雪,志願軍戰士用高射炮打飛機,拆除定時炸彈,當時看的緊張的不得了,雖然已經過去這么多年,這些經典鏡頭還歷歷在目。

這十年不就是文革十年的電影嗎!有哪些不知道,肯定也不會少吧!有些還是翻拍的呢!如《渡江偵察記》、《平原游擊隊》等!這里就說本人看過的,小學一年級時包場看電影,看過的是《青松嶺》,此外還有《紅雨》,看的最多的就是樣板戲《沙家浜》、《杜鵑山》《智取威虎山》《奇襲白虎團》《海港》,還有好像是《磐石灣》吧?有一次還包場兩部樣板戲,一下午!

1966年—1976年拍攝的電影故事片按順序是:1966年長影《雁鴻嶺下》、北影《紅色郵路》《女飛行員》《紅石鍾聲》、珠影《大浪淘沙》,1973年長影《艷陽天》《青松嶺》(重拍)《戰洪圖》(重拍),1974年長影《鋼鐵巨人》《向陽院的故事》《創業》《平原游擊隊》(重拍)、北影《偵察兵》《南征北戰》(重拍)、上影《火紅的年代》《渡江偵察記》(重拍)《無影燈下頌銀針》《一副保險帶》、八一《閃閃的紅星》,1975年長影《車輪滾滾》《長城新曲》《金光大道》(上集)《黃河少年》《沙漠的春天》、北影《烽火少年》《海霞》《紅雨》《決裂》、上影《第二個春天》《小將》《戰船台》《春苗》、八一《激戰無名川》《雷雨之前》、珠影《小螺號》、西影《碧海紅波》《阿勇》,1976年長影《雁鳴湖畔》《長空雄鷹》《鎖龍湖》(上集)《芒果之歌》《山村新人》《金光大道》(中集)、北影《沸騰的群山》《牛角石》《青春似火》《海上明珠》《山花》《反擊》(未發行)、上影《征途》《難忘的戰斗》《金鎖》《年青的一代》(重拍)《阿夏河的秘密》《歡騰的小涼河》《江水滔滔》《新風歌》、八一《南海風雲》《南海長城》、珠影《楓樹灣》《山裡紅梅》、西影《開山的人》、峨眉《寄託》、廣西《主課》。

不管有哪些,凡正這一時期拍攝的影片是深受人民大眾喜愛的,不管從形式到內容都是正能量,能鼓舞啟迪人的智慧和力量。

《金光大道》《艷陽天》《青松嶺》《年青的一代》《第二個春天》《春苗》《紅雨》《火紅的年代》《山村新人》《無影燈下頌銀針》《長城新曲》《牛角石》《雁鳴湖畔》《渡江偵察記》《偵察兵》《紅燈記》《沙家浜》《海港》《龍江頌》《戰洪圖》《智取威虎山》《紅色娘子軍》《白毛女》《沂蒙頌》《紅雲崗》《向陽院的故事》《祖國啊母親》《豹子灣的戰斗》《沙漠里的春天》《閃閃的紅星》《杜鵑山》《盤石灣》《平原游擊隊》《平原作戰》《紅石村》《反擊》《盛大的節日》《創業》《海霞》《小螺號》《奇襲白虎團》《審椅子》《長空雄鷹》《激戰無名川》《沸騰的群山》《漁島怒潮》《決裂》《青春似火》《 難忘的戰斗》《江水滔滔》《十月的風雲》《青春》《兩個小八路》

66年至76年,10年文化大革命,距今日30多年啦,是我兒時的回憶,記得上小學二年級,學校組織看電影《閃閃的紅星》,第一次去電影院看電影, 陋天電影看的不少>,同一去的,回來時幾個要好的一起回家。第二天學校談觀後感,潘東子成為我們那一代人的偶像。在就是樣板戲,記憶深刻。其他的《南征北戰》《奇襲》《春苗》《渡江偵察記》,有一部戰斗片《偵察兵》王新剛老師主演的,是戰斗片的精典。寫了不少,是不是文不對題?





十年間,拍攝了屈指可數的故事片,滿打滿算也不超過一巴掌!就這幾部故事片,它們背後充滿著鮮為人知的 故事!

《創業》:作家張天民根據開發大慶油田的創業事跡,創作出的故事片。審核時遭江青刁難未通過,作者致信當時主持中央工作的鄧小平,鄧小平馬上把信轉交毛澤東,經批示後才公映。


《決裂》:反映大學從工農兵中招生,否定十七年教育成就的故事片。公映後,兩句流行語隨之產生: 馬尾巴的功能;這就是資格 (指手上有老繭子就是上大學資格,見圖片)


《偵察兵》:1974年上映,偵察兵神乎其神,敵人都是草包。此片後被封存。


《春苗》,以赤腳醫生春苗為主要人物,反映農村衛生醫療領域的階級斗爭,不久被封存。



《青松嶺》,以農村階級斗爭為主題的故事片。老貧農張萬山與富農後代錢廣之間圍繞著生產隊趕大車的車老闆子的故事,展開了 貧下中農必須牢牢掌握「鞭桿子」 的斗爭。張萬山反復說:旱煙一經錢廣過手,保證跑了味……


《閃閃的紅星》:根據作家李心田的小說改篇。以紅軍後代潘冬子為中心人物的故事片,1975年公映。故事好,布景好,歌曲好。其歌曲《紅星歌》《小小竹排》《紅星照我去戰斗》《映山紅》等,久唱不衰。


—※4月25日於長春※——

首先我是80後,我小的時候經常看的兩部電影,電影就是閃閃紅星和平原游擊隊。

我們小的時候都嚮往閃閃紅星裡面的小演員潘冬子。勇敢機智,智斗胡漢三。

應該說閃閃的紅星是一部愛國電影,是讓青少年看了心情澎湃,激情昂揚的一步少兒電影。在那個年代,我們小的時候,電視里邊閃閃的紅星幾乎是隔兩個月或者一個月播放一次。小的時候我記得家裡面有一個14寸的黑白電視機還是熊貓牌的。現在這個牌子的電視機好像已經在市面上看不到了。每當電視里播放閃閃的紅星這部電影的時候。我家裡就有好多小朋友聚在一起看,看完了以後,我們就扮演電影里的角色,有的演胡漢山,有得演潘冬子,然後就這樣相互嬉鬧,好不熱鬧。這部電影給我們的童年帶來了很多快樂,很多歡樂,尤其是李雙江演唱的閃閃的紅星,這首歌曲也深深的映入了我們的心中。

平原游擊隊,反映滄州一帶,德州一帶游擊隊,抗日戰爭的題材的一部電影。李向陽這個名字也深深的映入在我們80後這一代 社會 主力青年的心中。

這部電影也是每逢過年過節,各電視台必放的一部電影。90年代的農村彩色電電視機幾乎很少。這部黑白的老電影,讓每一個家庭看到了英勇無畏的李向陽。每次看完這部電影,都點燃了我們心中激情昂揚的細胞,那麼奮進,那麼興奮。我記得那時我們還要揚言,長大以後也要參軍,到部隊做戰斗英雄,保家衛國。那時的雄心壯志,現在想起來還歷歷在目。

60年代和70年代的中國電影。是我們這代八零後童年時光的回憶,沒當再次看到這樣的電影都能點燃我們心中的激情

㈥ 70年代農村生產隊電影有哪些

70年代農村生產隊電影有《上甘嶺》、《英雄兒女》、《紅日》、《劉三姐》、《五朵金花》、《特急警報333》、《我們村裡的年輕人》、《喜盈門》、《甜蜜的事業》等。

一、我們村裡的年輕人

看到電影名顧名思義就是講一群年輕人的故事,這部電影一上映就受到了全國觀眾的喜愛,電影演員也都是年輕人,他們也成為那個年代年輕人學習的榜樣,就像現在的青春勵志偶像片一樣,這部電影稱之為那個年代的青春勵志偶像片。

不過與現在的青春偶像片不同,它表現的那個年代年輕人積極、樂觀的精神風貌。村裡的年輕人為解決村裡吃水、用電的問題,在改變家鄉的過程中,年輕人也收獲了屬於自己的愛情。這部電影對我們現在的年輕人觀看仍有很大的積極意義。

㈦ 七八十年的國產喜劇片,農村題材的都有哪些

1,《月亮灣的笑聲》,上映時間:1981年。

《月亮灣的笑聲》是徐蘇靈執導的喜劇片,張雁、仲星火等出演,於1981年在中國大陸上映。該片講述了老實本分的農民江冒富在十年動亂時期幾起幾落的坎坷經歷,以及拔亂反正後農村生活的新氣象。

2,《甜蜜的事業》,上映時間:1979年。

《甜蜜的事業》是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謝添執導的喜劇影片,由馬琳、凌元、李秀明、李連生主演,於1979年上映。該片講述了農村婦女唐二嬸在田大媽的幫助下,摒棄落後的傳統觀念,樹立計劃生育、男女平等的社會主義新風尚的故事。

3,《小小得月樓》,上映時間:1983年。

《小小得月樓》是由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盧萍執導的一部蘇州話的喜劇電影,是由毛永明,陸辰生,顧薌,葉霞珍等主演,於1983年上映。影片講述的是改革開放初期,蘇州的一群青年開辦飯店「小小得月樓」的故事。

4,《瞧這一家子》,上映時間:1979年。

《瞧這一家子》是由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王好為執導,陳佩斯、陳強等主演的喜劇片,於1979年上映。影片講述了毛紡廠車間主任老胡,女兒嘉英是車間的擋車工,與車間的修理工鬱林相戀,兒子嘉奇是文工團演員,一次他和大阮,張嵐逛公園時,奮不顧身去救根本沒落水的孩子。

5,《二子開店》,上映時間:1987年。

《二子開店》是王秉林執導的喜劇電影,由陳強、陳佩斯主演,於1987年6月13日在中國上映。該片是喜劇系列片《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第二部,講述了待業青年二子和朋友們自謀職業,開辦個體旅店的故事。

㈧ 求一部國產農村題材老電影的片名

酸辣姻緣 (1985)

地桐備處膠東半島的梨花寨,正是美麗宜人的初夏季節。青年農民趙勇騎著嶄新的自行車帶著對象梨花姑娘高高興興地趕集去了。可梨花的母親張大媽卻為了兒女的婚事愁得心亂如麻。她喜歡趙勇,但是,為了給兒子換一房媳婦,又必須將趙勇和梨花拆散。兒子張愷為人善良、正直,好學習,懂科學,論人品、論文化都是百里挑一,只可惜前幾年在部隊上施工時砸傷了一條腿,成了殘疾人。復員幾年了硬是找不上對象。張大媽是個老腦筋,說什麼也不能讓張家斷了香火,忍痛要拿梨花換親。她去找媒婆鴨巴嘴合計,說定跟王家寨王跡輪鄭春安兄妹倆換親。張大媽和女兒一商量,梨花堅決不同意;又跟兒子去說,也沒得到支持。張愷說,寧肯自己一輩子娶不上媳婦,也不能拿妹妹的眼淚當酒喝。張大媽這下可沒了主意。梨花看到哥哥拖著殘疾的腿堅持搞養兔的副業,年邁的媽媽為哥哥的親事終日愁苦,她心裡也很不安。這一天夜裡,母親又求她換親,她進退兩難,真想成全了媽媽的計劃。可她跟哥哥一說,哥哥狠狠地批評了她,要她堅定地跟趙勇好下去。張大媽說服不了兒了,硬是做主和王家訂了親。到了換親那天,女兒梨花躲到趙勇家,又被媽媽找了回來。在路上,梨花從村武術隊的隊友口中得知來換親的王春安膽子很小,姿頌於是,她靈機一動,故意走到王的面前連呼帶喊地耍了一頓拳腳,王春安哪還敢和她結親?但梨花也沒想到,母親為了張家有個後代,不顧一切一定要換親,她到王家領了彩禮,回家又跪下求女兒。梨花無奈只得離家出走。張愷在一次集市上看到春曼賣長毛兔,他以內行的眼光看出來兔子的缺點,攪了春曼的生意,姑娘把他罵一頓。沒想到,在縣里專業戶大會上兩個人又相遇了,春曼聽說張愷是個有文化有技術的養兔能手,對他改變了看法,兩人從此經常來往,春曼向張愷主動表達了愛情。春曼的母親鴨巴嘴也不敢再提給張愷換親一事。梨花又回到家裡,一家人沉浸在幸福之中

㈨ 60騫翠唬鍐滄潙棰樻潗鐨勮佺數褰辯墖鍚

60騫翠唬鍐滄潙棰樻潗鐨勮佺數褰卞寘鎷銆婃垜浠鏉戦噷鐨勫勾杞諱漢銆嬨併婃潕鍙屽弻銆嬨併婇潚鏉懼箔銆嬪拰銆婂皬浜岄粦緇撳氥嬬瓑銆

鍦60騫翠唬鐨勪腑鍥界數褰卞彶涓婏紝鍐滄潙棰樻潗鍗犳嵁浜嗛潪甯擱噸瑕佺殑浣嶇疆錛岃繖涓庡綋鏃剁殑紺句細鑳屾櫙鍜屾枃鍖栨斂絳栨伅鎮鐩稿叧銆傞偅鏃訛紝鏂頒腑鍥芥垚絝嬪悗涓嶄箙錛屽啘鏉戠殑鐢熶駭鐢熸椿鍙戠敓浜嗙炕澶╄嗗湴鐨勫彉鍖栵紝榪欎簺閮借鏁忛攼鐨勭數褰卞伐浣滆呮崟鎹夊埌錛屽苟閫氳繃閾跺箷灞曠幇緇欏箍澶ц備紬銆

銆婃垜浠鏉戦噷鐨勫勾杞諱漢銆嬫槸涓閮ㄩ潪甯稿吀鍨嬬殑60騫翠唬鍐滄潙棰樻潗鐢靛獎錛屽畠璁茶堪浜嗕竴緹ゅ勾杞諱漢鍦ㄥ啘鏉戝緩璁句腑鎸ユ磼闈掓槬銆佽壈鑻﹀壋涓氱殑鏁呬簨銆傝繖閮ㄧ數褰變笉浠呭睍鐜頒簡鍐滄潙鐨勯庡湡浜烘儏錛屾洿閫氳繃騫磋交浜虹殑濂嬫枟錛屼紶閫掑嚭縐鏋佸悜涓娿佸姫鍔涙嫾鎼忕殑鏃朵唬綺劇炪

鍙︿竴閮ㄧ數褰便婃潕鍙屽弻銆嬪垯閫氳繃濂充富瑙掓潕鍙屽弻鐨勫艦璞★紝灞曠幇浜嗗啘鏉戝囧コ鐨勭嫭絝嬭嚜涓誨拰縐鏋佸悜涓娿傛潕鍙屽弻鍦ㄧ數褰變腑涓嶇晱寮烘潈錛屾暍浜庝笌涓嶆d箣椋庢枟浜夛紝濂圭殑褰㈣薄娣卞叆浜哄績錛屼篃鎴愪負浜嗛偅涓鏃朵唬濂蟲х殑妤鋒ā銆

銆婇潚鏉懼箔銆嬩互鍐滄潙鐨勯樁綰ф枟浜変負鑳屾櫙錛岃茶堪浜嗘潙姘戜滑鍦ㄥ厷鐨勯嗗間笅錛屼笌鍦頒富闃剁駭榪涜屽潥鍐蟲枟浜夌殑鏁呬簨銆傝繖閮ㄧ數褰卞厖婊′簡闈╁懡鐨勬縺鎯呭拰鏂楀織錛屾槸閭d釜鏃朵唬闈炲父鍏鋒湁浠h〃鎬х殑浣滃搧銆

鏈鍚庤佹彁鍒扮殑鏄銆婂皬浜岄粦緇撳氥嬶紝瀹冩牴鎹璧墊爲鐞嗙殑鍚屽悕灝忚存敼緙栵紝閫氳繃騫介粯璇欒皭鐨勬柟寮忥紝灞曠幇浜嗗啘鏉戦潚騫寸殑鐖辨儏鐢熸椿鍜岀ぞ浼氶庤矊銆傝繖閮ㄧ數褰卞湪褰撴椂娣卞彈瑙備紬鍠滅埍錛屼篃涓轟腑鍥藉啘鏉戦樻潗鐢靛獎鐨勫彂灞曞紑杈熶簡鏂扮殑閬撹礬銆

榪欎簺60騫翠唬鐨勫啘鏉戦樻潗鑰佺數褰憋紝涓嶄粎鍏鋒湁鏋侀珮鐨勮壓鏈浠峰礆紝鏇存槸閭d釜鏃朵唬鐨勭敓鍔ㄥ啓鐓с傚畠浠閫氳繃閾跺箷涓婄殑鏁呬簨錛岃╂垜浠鐪嬪埌浜嗛偅涓鏃朵唬鐨勯庨噰鍜岀簿紲為潰璨屻

㈩ 找一部八十年代的老電影,國產喜劇

1.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1981):這部電影講述了老農許茂和他的四個女兒在農村生活中的種種趣事,展現了那個時代中國家庭的溫馨與幽默。
2. 《月亮灣的笑聲》(1981):本片以鄉村生活為背景,通過一系列輕松詼諧的故事,表現了農村人民的智慧和樂觀精神。
3. 《喜盈門》(1981):這部電影以一個家庭的故事為主線,展現了80年代初中國農村生活的美好變化和家庭關系的和諧。
4. 《喜鵲嶺茶歌》(1982):影片以茶農的生活為背景,通過一系列喜劇情節,展現了當時中國農村社會的風貌。
5. 《咱們的牛百歲》(1983):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普通農民牛百歲的故事,以幽默的方式反映了農村生活的多個方面。
6. 《鼓鄉春潮》(1983):影片描繪了湖南鼓鄉的風土人情,通過一系列生動的故事,展現了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7. 《月亮灣的風波》(1984):本片以月亮灣村為背景,講述了一群農村人在改革開放初期面臨的一系列波折和笑話。
8. 《瞧這一家子》(1979):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大家庭的喜怒哀樂,體現了70年代末中國家庭的日常生活。
9. 《甜蜜的事業》(1979):影片講述了一對青年農民在改革開放初期創業的故事,充滿了樂觀和幽默。
10. 《她倆和他倆》(1979):這部電影以兩個家庭為線索,展現了當時中國社會的家庭關系和婚姻觀念。
11. 《小字輩》(1980):本片講述了一群年輕人在工廠里的生活故事,反映了80年代初中國工人階級的精神面貌。
12. 《赤橙黃綠青藍紫》(1982):影片通過一個家庭的故事,展現了80年代初期社會生活的多彩多姿。
13. 《鍋碗瓢盆交響曲》(1983):這部電影以一個普通家庭的生活為背景,通過幽默的情節展現了家庭生活的樂趣。
14. 《小小得月樓》(1983):本片講述了一群孩子在得月樓酒店的有趣經歷,充滿了童真和歡樂。
15. 《快樂的單身漢》(1983):影片以單身漢的生活為線索,展現了當時中國城市青年的生活狀態。
16. 《郵緣》(1984):這部電影以郵政工作為背景,通過一系列溫馨的故事,展現了人與人之間的美好情感。
17. 《阿混新傳》(1984):本片講述了一個名叫阿混的年輕人的故事,以幽默的方式反映了城市青年的生活態度。
18. 《黑炮事件》(1986):這部電影講述了一位普通人在尋找丟失的象棋棋子「黑炮」過程中發生的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
19. 《頑主》(1988):影片講述了一群年輕人在改革開放時期追求夢想和愛情的故事,充滿了時代特色和幽默感。
20. 《哥們發財記》(1988):這部電影講述了一群朋友共同努力,最終實現發家致富的故事,展現了當時中國社會的創業精神。

閱讀全文

與老電影農村故事片大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解說怎麼找詞 瀏覽:295
韓國千牛電影 瀏覽:651
2018年喜劇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瀏覽:36
日本小說圖片電影電腦在線 瀏覽:97
法國電影熱心腸2018介紹 瀏覽:387
港澳動作電影推薦 瀏覽:490
島國動作愛情電影h站 瀏覽:700
電影2017外出 瀏覽:974
2015年的美國特工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瀏覽:410
第五屆浙江省微電影節 瀏覽:186
蚯蚓電影韓國圖解大全 瀏覽:265
南瓜電影手機電視片源不一致 瀏覽:898
嘎納電影節獲獎中國導演 瀏覽:918
美國十部動物電影下載 瀏覽:249
古裝喜劇電影大全集 瀏覽:416
電影愛情片段配音 瀏覽:369
美國電影怪胎超能力在線觀看 瀏覽:972
電影票代理怎麼自己出票 瀏覽:960
南瓜電影電視apk 瀏覽:420
電影票房超李煥英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