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影《Soul》觀後感(1):如新生兒一般去看這個世界
電影Soul里有這樣一幕,當Joe意外去了The great before後,他小心翼翼地問其他人,「這里是天堂嗎」?別人答不是。他又想問這里是不是地獄,卻不直接說出口,而是問:Is here H-E-double L?而那些還未去地球的靈魂寶寶們,馬上就爭先恐後地直接說出了hell這個詞。
寶寶們是如此的坦誠,想想剛出生的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是何時開始我們不願直接說出心裡的話語?我們或許想著直接說出來會沒面子,又或許是沒有直面的勇氣,又亦或是擔心害怕對方是什麼樣的反應。成人的世界太復雜,思維總是無時不刻地控制著我們的生活,總是想著自己過去的經歷,以往的經驗。或許我們應學著給自己創造一個純凈的無思維空間,就如新生兒一般,勇敢地,坦誠地說出自己所思所想。
電影里還有另外一個別有深意的鏡頭,當22佔用著Joe的身體第一次來到這個世界,聽到街頭賣藝者的音樂被打動,他扔了半塊麵包給藝人。作為成人的我們可能會啞然失笑,或許現在連打發乞討都不會只給半塊麵包,可是這正是22表達他喜歡的方式,因為在他的眼裡,麵包太美味了,他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吃時的快樂,於是他把自己覺得最好的東西分享出來,不用管別人的目光,而我們卻總是受到各種條條框框的限制,害怕展示出真實的我們。
當Joe回到地球,想著22用他的身體感受第一次吃披薩時的喜悅,第一次可以奔跑時的快樂,第一次吹風時的興奮,第一次觸摸落葉時的感動,又回憶起自己第一次聽到另他難以忘懷的爵士樂,第一次感受海水拂過腳面。他才明白,這才是生活啊。
如果我們能如新生兒一般,一直用「第一次」的態度去感受生活,去喚起我們對生命的熱愛,這個世界該是多麼的美好。
是的,Take a look. What a wonderful world !
B. 電影《Soul》觀後感(2)-the great before里的美好生活
電影里The great before世界裡,似乎一切看起來都那麼美好,靈魂寶寶們想歡樂地玩耍著,可是它們沒有任何感知的能力,聞不到花香,嘗不出食物的味道,連挨打也不會疼。而一直在忙忙碌碌中的我們,是不是也開始隨著對生活的麻木,逐漸變得沒有了感知能力?於是吃飯不香,聽不不到身體的聲音,感受不到生命的美好。The great before里沒有悲傷,沒有疼痛,卻也少了快樂。沒有經歷過風雨如何能感受到彩虹的絢爛?所以電影里的22是無聊的,覺得生命是無趣的,可是他又害怕到地球上去走一遭。
當22看到紐約街頭密密麻麻的人群,聽到各種嘈雜刺耳的聲音,恐懼加劇,只想趕緊逃離。想想我們又何嘗不是?當我們遇到我們不熟悉或者是不舒適的環境,總是有一種本能地想要逃跑的沖動。而這時候如果我們能夠再多堅持一會,我們的舒適區就於無形中增大,或許就會如22一樣去收獲這藏在不適後面的美好。
讓我們走近這充滿煙火氣的人間,找回對生命的熱情。
C. 《心靈奇旅》這部動畫片 你真的看懂了嗎
在疫情肆虐,全球恐慌的2020年底,皮克斯上映了新的動畫片《soul》(中文譯作《心靈奇旅》),溫暖有趣,治癒人心。皮克斯公司用小孩子們喜歡的動畫片,給大人們提出了深刻的問題——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很多人從不去思考,或者迴避這樣的問題。可是如果人生是一條路的話,我們連自己為什麼要走這條路,要去哪裡都不曉得,豈不是很荒誕的事情?看到最後,影片好像給出了答案,又闡述得似是而非。那麼,這部影片你真的看懂了嗎?
我們每個人小時候都被問過一個問題:你長大以後想要做什麼?就像是導師幫助小靈魂們尋找「火花」一樣,而我們通常把它稱作「夢想」。近些年,夢想至上更是被社會推崇,導師們會在選秀節目中問:你的夢想是什麼?電影里告訴我們:沒有夢想和咸魚有什麼區別?因為有了夢想就有了人生目標,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就有了奮斗拼搏的動力,我們就會不枉此生。
Joe是個幸運的傢伙,他有夢想,有非凡的音樂天賦,一彈起他的鋼琴,他就會靈魂出竅進入「忘我之境」。因為他有夢想,他時常向二十二炫耀,並為二十二沒有夢想,找不到火花感到惋惜。
直到,他完成了自己夢寐以求的演出,夢想實現以後。他興奮的問同伴:「那麼然後呢?」 「然後,明天同樣的時間地點繼續表演」。生活還是如常的繼續,夢想實現的欣喜之後仍然是周而復始的每一天,這就是每個人平凡的人生。那一刻,Joe迷惑了,夢想實現了,那麼然後呢?
生之來處的一個隱秘入口是通往另一空間的荒漠,荒漠中的忘我之境中漂浮著沉醉於夢想的靈魂,Joe也曾在彈奏鋼琴時來過。而荒漠中還游盪著許多被塵埃緊緊包裹,行屍走肉一般的執念靈魂。一個基金交易員被工作捆綁,他的靈魂只是不停的重復著:成交!成交!成交!
原來夢想和執念離的很近,就像天才和傻瓜只有一步之遙。當我們為了夢想不顧一切,拋棄所有去追逐它,眼中除了自己想要的達到的目的地再無他物,甚至為此不擇手段的時候,可能夢想已經變成了執念。夢想是那麼美好,而執念啃噬人心。我們身邊的人甚至我們自己豈不是執念靈魂中的一個,心裡口裡不停的重復:名利!名利!名利!掙錢!掙錢!掙錢!
二十二沒有夢想,他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也不屑去找能夠讓他能夠成為人類的「火花」。可他卻陰錯陽差進入了Joe的身體,體驗了一把Jazzing的人生。他第一次品嘗到了披薩的味道;在摔倒了無數次後掌握了從走到跑的技巧;他沉醉在地鐵通道吉他手的歌聲中;他作為Joe跟理發師聊到了很多他們從來不曾聊起的話題,才知道理發師本來的夢想是成為一名獸醫,然而做了理發師他仍然很快樂;他作為Joe和媽媽吐露心聲,大聲向媽媽表明自己對音樂的熱愛,得到了媽媽的理解和支持。經歷了這許多以後,二十二的卡片被填滿了,他的火花被找到了!
大多數的普通人沒有天賦異稟,也沒有執著的夢想,只是每天周而復始平凡的生活著。但是一顆糖果的香甜;一縷陽光的溫暖;一句舒心的問候都是我們活著的意義。這部電影告訴我們一個感動人心的道理:平凡人,不管你是懷揣夢想的Joe,還是胸無大志的二十二,夢想並不是我們活著的意義。
如果夢想不是火花,不是足以點亮我們生命的之火,給我生活的動力和勇氣的那盞燈,那麼電影中的火花又是什麼?每一個小靈魂必須獲得火花才能填滿卡片,獲得通往地球,成為人類的機會,說明火花是成為人類來到地球的必要條件。當下的時代中,擁有天賦、才能與夢想被視為成功的基礎;但沒有這些的普通人就不配活著,生而為人就該感到抱歉嗎?
當二十二品嘗到披薩的美味;當他沉醉在美妙的吉他樂曲聲中;當他和朋友們敞開心扉談天說地;當他與母親溫情擁抱;每一個時刻都激發了二十二去感受這個世界,愛人愛世界的心,於是他的火花被找到了。
夢想天賦使命不是身而為人的必要條件,但感受這個世界,與身邊的人產生愛的連接卻是我們活著必須具備的能力。二十二學會了去感受,去愛,於是他獲得了成為人類的通行證。
相反的,當Joe實現了他的夢想,他本該感到滿足,但是短暫的歡喜過後,卻是無盡的空虛。當人們太執著和沉迷於天賦所帶來的快感、成就時,以至於把自己的慾望、夢想看得無比崇高,以為那就是畢生追求的目標,就是人生的意義和全部,反而會喪失與世界、與他人的聯系,喪失愛的能力和願望,變成心靈荒漠中的執念靈魂,活成行屍走肉的模樣。
所以,火花是愛世界愛人,感受與分享幸福的能力,是我們活著的必要條件,就像陽光、空氣和水。天賦和夢想賦予我們使命,是我們感受這個世界,愛這個世界的方法和手段,而並不是生活的意義和目的,更不是全部!
回到最初的問題,究竟什麼是人生的意義?影片最後Joe回到自己的身體中,他發現小靈魂二十二放在他口袋裡的半塊披薩,一顆糖果,線軸和門票,他抬起頭望向天空,Joe彷彿明白了,活著的意義並不在於是否有崇高的理想,而在於感受活著的每一天。
這使我聯想到皮克斯公司17年的影片《尋夢環游記》,當一個已故的人再也不被任何人記起來的時候,這個人的靈魂也將在陰間徹底的消失。《尋夢》在兩年以前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而2020年的《soul》又對這個命題做了更深入的表達和補充。
活著的時候,運用好我們所具備的天賦能力和使命,不要被慾望吞噬,努力的去愛,去感受這個世界吧!當我們離開這個世界以後,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故事,我們給這個世界留下的一切,會被活著的人繼續回憶和傳講。因為我們把愛留給了這個世界,而愛我們的人還活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