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哥斯拉美國版有幾部
美國版《哥斯拉》有兩部,分別是1998年版《哥斯拉》和2014年版《哥斯拉》。
影片《哥斯拉》1998年版講述因為核試驗造成的氣候異常,使一個高90英尺的龐大怪物復活,並讓整個紐約陷入一片混亂。科學家、新聞記者、電視台攝影師、軍人和保險公司的核查員,聯合起來對付這個巨大的怪物。
2014年版《哥斯拉》2014年5月16日以2D/3D/IMAX 3D格式在北美上映,6月13日在中國內地上映,影片圍繞一位人類大兵的生活展開,講述了沉睡的古代巨型怪獸被人們意外喚醒,醒來後的怪獸展現出強大的破壞能力,它的存在也震驚了世界。
影片中的特效具有華彩片段的效果,可以滿足了或者說是所有人的觀影慾望——那種你一直期待但是從未見過的影片「這部看似是冗餘、無用的翻拍,其實還是很有意思的。
2014版的哥斯拉108.2米的身高相當於一個30多層樓高的建築,是1954年初代哥斯拉的兩倍高,其尾部更是長達167.74米,相當於50多層樓。在體型上,新版哥斯拉也相當驚人,89724立方米的總體積如果用等量的水充滿將重達90000噸。
哥斯拉的設計參考了多種動物外形。如臉部正面設計,更多借鑒了熊的腦部輪廓;在鼻子及唇部細節方面,又有狗的影子;如果從側面看,眼睛與鼻樑連成的線條,又讓人聯想到老鷹。
㈡ 《哥斯拉》劇情簡介
1954年,美國發現因為核子武器而被喚醒、具有超強破壞力的巨獸「哥斯拉」,並試圖使用原子彈將其消滅,然而最後僅能使其沉睡於太平洋深處。此後各國便聯合展開所謂「君主計劃」,以研究徹底消滅怪獸之方法。1999年,菲律賓某礦區發生地震,參與「君主計劃」的學者芹澤豬四郎前往調查,懷疑並非因地殼變動所引發,在陷坑中發現了蟲形怪獸「穆透」的石化卵囊,還發現有隻孵化的穆透已經逃逸。
日本一所核電廠,因為不知原因的地震引發輻射外泄,美國工程師喬·布羅迪的妻子任職於此核電廠,因而遇難。
15年後,喬·布羅迪的兒子福特,現為美國海軍上尉,專長為拆彈爆破。他居住在舊金山,與擔任護士的妻子艾麗育有一子。某日,福特接到日方的來電,他的父親因擅闖廢核電廠管制區遭逮捕,需要親人前往保釋。原來喬15年來一直執著於輻射外泄真相之追查,為此與試圖忘卻喪母傷痛的福特漸漸疏遠,艾麗鼓勵福特前往日本順道修補父子關系。
(2)哥斯拉大電影3d擴展閱讀:
由傳奇影業與華納兄弟影業公司合拍,英國導演加里斯·愛德華斯執導的美國科幻怪獸電影,是「哥斯拉系列」的重啟、美國拍攝的第二部有關「哥斯拉」的影片,上一部同名影片於1998年上映。該片由亞倫·強森、布萊恩·科蘭斯頓、伊麗莎白·奧爾森、渡邊謙等主演。
該片重塑日本哥斯拉「可怕的自然之力」形象,於2014年5月16日以2D/3D/IMAX 3D格式在北美上映,上映首日以3850萬的票房成績開創2014年度北美地區首日票房新紀錄並以以9320萬獲得周冠軍。
該片於6月13日在中國內地上映,首映日以7000萬人民幣刷新2014年引進片記錄,截止到6月15日哥斯拉北美票房累計1.91億美元,全球累計4.396億美元,並以3800萬美元獲得海外票房周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