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影中經常出現的摩斯密碼是什麼
摩爾斯電碼(又譯為摩斯密碼,Morse code)是一種時通時斷的信號代碼,通過不同的排列順序來表達不同的英文字母、數字和標點符號。它發明於1837年,發明者有爭議,是美國人塞繆爾·莫爾斯或者艾爾菲德·維爾。 摩爾斯電碼是一種早期的數字化通信形式,但是它不同於現代只使用零和一兩種狀態的二進制代碼,它的代碼包括五種: 點、劃、點和劃之間的停頓、每個字元之間短的停頓、每個詞之間中等的停頓以及句子之間長的停頓。
標准摩爾斯電碼對照表
摩爾斯電碼表
常用縮寫
縮寫和同一符號不同,縮寫保留著字元中間的間隔,它們並沒有被連成一個使用。
A - All after (問號後用於請求重復)
AB - All before (同樣)
ARRL - American Radio Relay League(美國無線電中繼聯盟)
ABT - About(關於)
ADS - Address(地址)
AGN - Again(再一次)
ANT - Antenna (天線)
ABN - All between(之間的所有)
BUG - Semiautomatic key(半自動的關鍵)
C - Yes(是,好)
CLG - Calling(撥打)
CQ - Calling any station(連絡任一站台)
CUL - See you later(待會見)
CUZ - Because(因為)
CW - Continuous wave(連續波)
CX - Conditions(狀況)
DE - From(來自)
DX - Distance (sometimes refers to long distance contact)(長程通訊)
ES - And (和)
FB - Fine business (類似於「確定」)
FCC -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
FER - For (為了)
FREQ - Frequency(頻率)
GA - Good afternoon or Go ahead (depending on context)(午安)
GE - Good evening(晚安)
GM - Good morning(早安)
GND - Ground (ground potential)(地表)
GD - Good(好)
HI - Laughter(笑;笑聲)
HR - Here(這里)
HV - Have(有)
LID - Poor operator(可憐的運營商)
MILS - Milliamperes(毫安)
NIL - Nothing(無)
NR - Number(編號)
OB - Old boy(老男孩)
OC - Old chap(老兄)
OM - Old man (any male amateur radio operator is an OM)(任何男性業余無線電操作員是一個OM)
OO - Official Observer (官方觀察員)
OP - Operator(操作員)
OT - Old timer(老手)
OTC - Old timers club (老前輩俱樂部)
OOTC - Old old timers club (老老前輩俱樂部)
PSE - Please(請)
PWR - Power(功率)
QCWA - Quarter Century Wireless Association (四分之一世紀無線協會)
R I - acknowledge or decimal point (承認或小數點)(根據上下文確定)
RCVR - Receiver(接收器)
RPT - Repeat or report)(重復或報告)(根據上下文確定)
RST - Signal report format (Readability-Signal Strength-Tone)(收訊指標)
RTTY - Radio teletype (無線電電傳)
RX - Receive(接收)
SAE - Self addressed envelope (自我處理的信封)
SASE - Self addressed, stamped envelope (自我解決,蓋章信封)
SED - Said(說)
SEZ - Says (說)
SIG - Signal(訊號)
SIGS - Signals (信號)
SKED - Schele(行程)
SN - Soon(很快=不久將來)
SOS -(緊急呼救=國際通用)
SRI - Sorry(抱歉)
STN - Station(電台)
TEMP - Temperature(氣溫)
TMW - Tomorrow(明日)
TNX - Thanks(感謝)
TU - Thank you(感謝你)
TX - Transmit(發射器)
U - You (你)
UR - Your or you're (您或您已經)(根據上下文確定)
URS - Yours (你的)
VY - Very (非常)
WDS - Words (詞語)
WKD - Worked (工作)
WL - Will (將)
WUD - Would (會)
WX - Weather(天氣)
XMTR - Transmitter(發射機)
XYL - Wife(妻子)
YL - Young lady (used of any female)(年輕女子)
73 - Best regards(最好的祝福)
88 - Love and kisses(愛與吻之告別)(注意應該使用在「異性」之間)
99 - go away(被要求離開,非友善)
參見詞條:Q簡語
1997年,當法國海軍停止使用摩爾斯電碼時,發送的最後一條消息:「所有人注意,這是我們在永遠沉寂之前最後的一聲吶喊!」[3]
如何交談
電台聯絡
要使用摩爾斯碼進行明白無誤的交流,只需要字母就夠了。為了使交流更有效率,有很多國際上通用的模式。
這是一個CW通訊的例子,發生在電台甲(s1)和電台乙(s2)之間:
s1:CQ CQ CQ de s1 K[呼叫任何人(CQ),這是(de)s1,結束(K)。]
s2:s1 de s2 K(呼叫s1,這是s2,結束)(兩個電台就建立通訊連接了)
s1:SK(再見。)
s2:SK(再見。)
作為一個例子,上面的電台之間並沒有交談什麼內容,這只是演示一次聯絡的情形罷了。
求救信號SOS
1909年8月,美國輪船「阿拉普豪伊」號由於尾軸破裂,無法航行,就向鄰近海岸和過往船隻拍發了「SOS」信號。這是第一次使用這個信號。
1912年,著名的泰坦尼克號游輪首航遇險時,發送的是CQD(英國馬可尼無線電公司決定用CQD作為船舶遇難信號),但因D(—··)易於其他字母混淆,周圍船隻並未意識到是求救信號,沒有快速救援,在快沉沒時才使用的新求救信號SOS(···———···)發報。泰坦尼克號沉沒後,SOS才被廣泛接受和使用。
事實上,雖然SOS信號在1906年即已制訂,但英國的無線電操作員很少使用SOS信號,他們更喜歡老式的CQD遇難信號。泰坦尼克號的無線電首席官員約翰·喬治·菲利普一直在發送CQD遇難信號,直到下級無線電操作員哈羅德·布萊德建議他:「發送SOS吧,這是新的調用信號,這也可能是你最後的機會來發送它了!」然後菲利普在傳統的CQD求救信號中夾雜SOS信號。求救信號直到第二天早上才被加州人號收到,因為她並沒有24小時都監聽無線電。
Ⅱ 電影oo7表述是什麼意思
007是風靡全球的一系列諜戰電影,007不僅是影片的名稱,更是主人公特工詹姆斯·邦德的代號。詹姆斯·邦德(英語:James Bond)是一套小說和系列電影的主角名稱。小說原作者是英國作家伊恩·佛萊明。在故事裡,邦德是英國情報機構軍情六處的間諜,代號007,被授予可以除去任何妨礙行動的人的權力。此外,詹姆斯·邦德總是有美女相伴,那些女士被稱為「邦女郎」。[1]
他冷酷但多情,機智且勇敢,總能在最危難時化險為夷,也總能邂逅一段浪漫的愛情。歷任007都是大帥哥,再加上性感漂亮的邦女郎,以及扣人心弦的精彩劇情,讓這部影片直至今天仍被廣大影迷所熱愛。 第一部007電影於1962年10月5日公映後,007電影系列風靡全球,直到今天歷經五十餘年長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