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蝌蚪找媽媽》中的動物形象是來自哪一位大師的作品
齊白石。
《小蝌蚪找媽媽》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中國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其中的小動物造型取材於畫家齊白石創作的魚蝦等形象。主角小蝌蚪們原型出自於齊白石的水墨名作《蛙聲十里出山泉》。
該片講述了青蛙媽媽產下蝌蚪卵後離開,一群小蝌蚪根據蝦公公描述的母親特徵,去尋找媽媽的故事。一路上它們錯把金魚、螃蟹、烏龜、鯰魚當做母親。最後,小蝌蚪們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媽媽。
《小蝌蚪找媽媽》以筆調細致的水墨畫和細膩的動作設計,讓國際動畫界贊嘆不已。獲得過第十四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短片銀帆獎、第四屆法國安納西國際動畫電影節短片特別獎等等。這既是老一輩的動畫工作者在中國這塊傳統水墨藝術的厚重土地上,數十年中國傳統藝術精神的積累、沉澱,也是中國傳統美學理念的啟迪下迸發出來的結晶。
② 小蝌蚪找媽媽主要內容講了什麼
《小蝌蚪找媽媽》該片講述了青蛙媽媽產下蝌蚪卵後離開了,蝌蚪卵們慢慢長出尾巴變成一群小蝌蚪,在蝦公公描述了它們母親的特徵後,它們決定去尋找媽媽。一路它們錯把金魚、螃蟹、烏龜、鯰魚當做了母親。最後,小蝌蚪們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媽媽。
原文:
春天到了,小蝌蚪孵化出來了,它們在水裡快樂地游呀游,然後看到岸邊的小雞跟著它們的媽媽很親熱,小蝌蚪們十分羨慕,於是決定去尋找自己的媽媽。它們先遇到了蝦公公,忙向蝦公公打聽媽媽的長相,蝦公公告訴它們,它們的媽媽長有兩只大眼睛。小蝌蚪們看到金魚有兩只大眼睛,便高興喊金魚「媽媽」,但金魚說小蝌蚪的媽媽有個白肚皮。
小蝌蚪們繼續尋找,見到有白肚皮的螃蟹,又對螃蟹齊喊「媽媽」,但螃蟹說它們的媽媽只有四條腿兒。小蝌蚪們見烏龜正好是四條腿,又以為烏龜是自己的媽媽,但小烏龜卻說這是它的媽媽,因為它與烏龜媽媽長得一樣。後來,小蝌蚪們遇見鯰魚,覺得它與自己長得很相象,應該就是媽媽,結果差一點被鯰魚吃掉。這時,青蛙媽媽趕來相救,小蝌蚪們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媽媽。過了不久,它們也終於長成了媽媽的樣子。
(2)動畫電影小蝌蚪找媽媽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小蝌蚪找媽媽》是中國第一部水墨動畫片,當時上海美 術電影製片廠為創造出這部作品,用大量精力在技術加以探索,雖然國畫技法的特殊性在實現連貫的動態效果方面存在很大困難,但通過拍攝技術手段解決了這個難題,並且營造出了的單純、質朴、簡潔的童話世界。
1961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是一部一個劃時代的作品 。
1960年,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誕生,其中的小動物造型取自齊白石筆下,一群小蝌蚪不過是一組墨點,影片卻利用它們游動隊形的變化和快慢節奏,表現出細膩的感情,表現出了中國山水畫的韻味 。
影片創作源自徐景達先生提出的「齊白石的畫可以印在臉盆上,看上去很逼真,能不能把它做成動畫」的構想。陳毅副總理在參觀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時候了解這個構想後支持了這個想法。
③ 小蝌蚪找媽媽是中國第一部什麼風格的動畫片
第一部水墨動畫片。
本美術片是中國第一部水墨動畫片,集體編導,藝術指導為特偉,美術指導為錢家駿。影片拍竣後的十多年,在多個國際電影節上獲得榮譽,並在1962年第一屆中國電影百花獎上榮獲最佳美術片獎。
青蛙媽媽產下的寶寶們慢慢長出尾巴變成一群小蝌蚪,它們在水塘里游啊游,遇到兩只小雞,雖然彼此不認識認識,可是也很快成了好朋友。
小雞和媽媽的親密讓小蝌蚪們羨慕不已,它們決定去找自己的媽媽,路上,它們從蝦爺爺那裡知道了媽媽的模樣,以為能順順利利地把媽媽找到。可是找起來,還真不是一件簡單事。
(3)動畫電影小蝌蚪找媽媽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1959年,徐景達希望嘗試製作水墨風格的動畫,他找到找到攝影師段孝萱。
談到:「齊白石的畫可以印在臉盆上,看上去很逼真,能不能把它做成動畫」。兩人還找了時任美影廠總技師錢家駿一起研究。1960年中國美術電影展覽會上,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陳毅聽了匯報後說:「你們能把齊白石的畫動起來就更好了。」
這個消息傳回美影廠後,他們開始了水墨動畫實驗。第一個實驗鏡頭是「一隻青蛙從荷葉上跳下來」。這樣,探索到基本方法後,開始了更大規模的實驗。全廠所有原動畫工作人員都開始製作蛙、魚、蝦、馬等片段。
3個月後,《水墨動畫實驗》完成,描繪不同動物的多個幾十秒片段組成了一個短片。根據實驗的成果和成片的需要,美影廠創作團隊在原有的三四個故事環節的基礎上,又加入六七個環節,豐富劇情,並加入彩色的金魚形象。
1960年7月,時長15分鍾的首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就這樣誕生了。
④ 小蝌蚪找媽媽是中國第一部什麼電影
中國第一部水墨動畫片
《小 蝌 蚪找媽媽》根據方慧珍、盛璐德創作的同名童話改編,由盛特偉、錢家駿、唐澄擔任導演,方慧珍、盛璐德擔任編劇。該片講述了青蛙媽媽產下蝌 蚪 卵後離開了,蝌 蚪卵們慢慢長出尾巴變成一群小蝌蚪,在蝦公公描述了它們母親的特 征後,它們決定去尋找媽媽。一路它們錯把金魚、螃蟹、烏龜、鯰魚當做了母親……
⑤ 小蝌蚪找媽媽是什麼風格的動畫片
小蝌蚪找媽媽是水墨動畫風格的動畫片。
水墨動畫片可以稱得上是中國動畫的一大創舉。它將傳統的中國水墨畫引入到動畫製作中,那種虛虛實實的意境和輕靈優雅的畫面使動畫片的藝術格調有了重大的突破。代表作有《小蝌蚪找媽媽》,曾獲得巨大成就。
《小蝌蚪找媽媽》取材於畫家齊白石創作的魚蝦等形象,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60年製作的中國第一部水墨動畫片。
小蝌蚪找媽媽角色介紹:
1、小蝌蚪
小蝌蚪生下來後就開始到處遊玩,先遇見小雞看到小雞和雞媽媽一起後受刺激了就開始找媽媽,先遇見過,蝦公公打聽了青蛙媽媽的長相,然後遇見螃蟹,烏龜,金魚,鯰魚,最後遇見青蛙媽媽把小蝌蚪從鯰魚中救了出來。
2、小雞一家
小雞和小蝌蚪成了好朋友,然後雞媽媽過來找小雞,小蝌蚪就聯想到了自己的媽媽,開始找媽媽。
3、蝦公公
小蝌蚪們們先遇到了蝦公公,忙向蝦公公打聽媽媽的長相,蝦公公告訴它們,它們的媽媽長有兩只大眼睛。
4、金魚
由於長著兩只大眼睛,小蝌蚪們看到金魚便高興喊金魚「媽媽」,但金魚說小蝌蚪的媽媽有個白肚皮。
⑥ 《小蝌蚪找媽媽》是中國第一部什麼風格的動畫片
《小蝌蚪找媽媽》是中國第一部水墨風格動畫片。
《小蝌蚪找媽媽》根據方慧珍、盛璐德創作的同名童話改編,取材於畫家齊白石創作的魚蝦等形象,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60年製作的中國第一部水墨動畫片。由盛特偉、錢家駿、唐澄擔任導演,方慧珍、盛璐德擔任編劇。
影片評價
1960年,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誕生,其中的小動物造型取自齊白石筆下,一群小蝌蚪不過是一組墨點,影片卻利用它們游動隊形的變化和快慢節奏,表現出細膩的感情,表現出了中國山水畫的韻味。
白石世所珍,俊逸復清新,榮寶擅復制,往往可亂真。何期影壇彥,創造驚鬼神。名畫真能動,潛翔栩如生。柳葉亂飄雨,芙蕖發幽香。蝌蚪找媽媽,奔走詢問忙。只緣執一體,再三認錯娘。莫笑蝌蚪傻,人亦有如此。認識不全面,好心辦壞事。莫笑故事誕,此中有哲理。畫意與詩情,三美此全具。
⑦ 小蝌蚪找媽媽是中國第一部什麼風格的動畫片
小蝌蚪找媽媽是中國第一部水墨動畫片,這部動畫片從畫風到配樂到節奏都是很中國風元素。取材於經典魚蝦形象齊白石的畫作,使得畫面格外的生動形象。
《小蝌蚪找媽媽》根據方慧珍、盛璐德創作的同名童話改編,取材於畫家齊白石創作的魚蝦等形象,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60年製作的中國第一部水墨動畫片。由盛特偉、錢家駿、唐澄擔任導演,方慧珍、盛璐德擔任編劇。
簡介
開頭影片銀幕上出現一本素雅的中國畫畫冊,封面打開後,是一幅幽靜的荷塘小景,鏡頭漸漸向畫面推去,古琴和琵琶樂曲悠揚而起,把觀眾帶進一個優美抒情的水墨畫世界,池塘里的小蝌蚪慢慢蠕動起來。
春天到了,小蝌蚪孵化出來了,它們在水裡快樂地游呀游,然後看到岸邊的小雞跟著它們的媽媽很親熱,小蝌蚪們十分羨慕,於是決定去尋找自己的媽媽。它們先遇到了蝦公公,忙向蝦公公打聽媽媽的長相,蝦公公告訴它們,它們的媽媽長有兩只大眼睛。
⑧ 我國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創作於哪一年
1960年。
取材於畫家齊白石創作的魚蝦等形象,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60年製作的中國第一部水墨動畫片。由盛特偉、錢家駿、唐澄擔任導演,方慧珍、盛璐德擔任編劇。
該片講述了青蛙媽媽產下蝌蚪卵後離開了,蝌蚪卵們慢慢長出尾巴變成一群小蝌蚪,在蝦公公描述了它們母親的特徵後,它們決定去尋找媽媽。一路它們錯把金魚、螃蟹、烏龜、鯰魚當做了母親。最後,小蝌蚪們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媽媽。
主要角色
1、小蝌蚪生下來後就開始到處遊玩,先遇見小雞看到小雞和雞媽媽一起後受刺激了就開始找媽媽,先遇見過,蝦公公打聽了青蛙媽媽的長相,然後遇見螃蟹,烏龜,金魚,鯰魚,最後遇見青蛙媽媽把小蝌蚪從鯰魚中救了出來。
2、青蛙媽媽生下小寶寶不久後就走了,小蝌蚪歷經千幸萬苦後最終找到了青蛙媽媽。青蛙媽媽在本劇中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出現是在小蝌蚪就快被鯰魚吃掉的時候出來救了蝌蚪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