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普通3D電影電影院版

普通3D電影電影院版

發布時間:2022-06-27 23:02:06

『壹』 在電影院原版3D:和3D有什麼區別啊 ,

劃時代的好萊塢大片《阿凡達》馬上就要上映了,國內的影院也紛紛開始促銷,IMAX3D,數字3D版大作廣告,而傳統的數字2D和普通膠片版也會同時上映。許多新名詞也冒了出來,比如4K,realD什麼的。在此筆者就總結一下,幫助大家選擇合適的影院和電影版本來觀看。

- 2K數字版(畫質指數:2K)
就從現在大家越來越熟悉的全高清FULLHD說起。現在大家采購電視或攝像機時都熟悉了全高清和1080p的說法,即畫面解析度達到1920X1080,標準的藍光碟BD的節目也支持這一解析度。與此對應,DVD格式的最大解析度只有720X480,不到藍光的一半。
而大家在電影院看到的數字版電影,目前主流的是2K,2048×1556解析度(國內還有一些低檔的1.3K的投影機,1280×1080解析度)。其實也就比BD高了一點,所以家裡用PS3看BD,清晰度已經和電影院差別不大了。

- 35mm膠片版(1K-2K)
而傳統的膠片版就復雜一些。本來電影膠片一般不標稱解析度,一定要推算,優質的35mm電影膠片對應解析度約4K,或略好於4K;而且後期製作的母帶的解析度視製作水平也是有分別的,好的大概4K左右,差點的3K。然而我們有幸看電影母帶的可能性無限接近於零!因為電影院播放的是經過N次「拷貝」的拷貝。拷貝質量好的,解析度大概也就剛過2K的水平,差的解析度甚至不足1K,而且會隨著放映次數增多而衰減。拷貝放映場次一多,就會被劃傷,畫面上會有黑雨絲;影片受到多次高溫烘烤,畫面會褪色,片基翹曲就會導致失焦。看起來膠片版的畫質不會超過2K的主流數字版。不過,膠片電影的優勢在於碩大的畫面能造成的強烈震撼感和膠片特有的質感、色彩風格和景深效果,也會有偏好者。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們在電影院里觀看的電影的畫質水準主要有4個決定因素。前兩個是攝制載體:A.攝影設備,B.製作規格;後兩個是放映載體:C.拷貝規格,D.放映設備。

- 4K數字版(4K)
目前商業故事片70%還是採用35mm膠片的電影攝影機。剛才提到這類膠片素材可以製作4K(解析度為4096x3112)的母帶,這里有個DI數字中間片的概念。它是基於膠片拍攝的生產流程,利用膠片掃描儀將膠片掃描成高分辨數字圖像,利用數字後期生產流程創作完整的數字母版成片,最終再將成片轉回膠片、或超高清分辨度的數字影院系統(2K或4K)。目前SONY公司旗下的電影大都採用4K規格做後期製作。
雖然絕大多數的連鎖影院裝備的放映設備依然是標準的2K-DLP系統,採用了德州儀器開發的數字光學處理(DLP)技術。但索尼公司也推出了世界上目前唯一商業化的4K放映設備占據了少數高端市場,並發行了如《蜘蛛俠3》等影片的數字4K版本。目前上海新開業的金逸影院中環店就采購了一台4K數字放映機,另外港匯的永華也有一台。

也有越來越多的電影採用了全數字攝影,比如盧卡斯星戰前傳2和3、超人歸來等。但目前這些大片採用的數字電影攝像機其實只有1920X1080的解析度,正好與2K放映水準相當。所以目前用數字電影攝像機拍攝的影片反而無法製作出數字4K版本。


- IMAX膠片版(6K)
說到此就要講IMAX的概念了。IMAX(指ImageMaximum「最大影像」)是一種能夠放映比傳統底片更大和更高解像度的電影放映系統。標準的IMAX銀幕為22米寬、16米高,但可以在更大的銀幕播放。目前上海只有和平影都一家商業IMAX廳,科技館只放映科教記錄片,而北京有3家了。IMAX為了大幅增加影像的解象度,採用了特別的70mm底片,而真正的IMAX影片應該以70mm的膠片攝影機拍攝。
使用IMAX攝像機的理論解析度達18K(每幀18000X13433像素),但是電影工作室無法處理這樣大小的畫面,相應的他們將解析度降低至不到原先的一半,到只有8K這一電影膠片掃描的最大解析度。因此目前電影工業母帶製作的極限就是8K,而IMAX影院放映70mm膠片時解析度可以達到6K,也算是商業放映的極限了吧。
雖然從技術角度來看,IMAX是相當出色的電影格式,但一直以來它並未能普及。製作與播放IMAX的費用與運送困難使它的播放時間較普通電影為短(一般為40分鍾,近年亦有90分鍾的IMAX影片出現),題材大多為適合於科技館等機構播放的紀錄片。目前真正部分採用IMAX規格攝制和放映的商業片僅有的2部,《蝙蝠俠:黑暗騎士》有30多分鍾,《變形金剛2》4個場景。前者在中國沒有公映,後者我在北京UME華星影院看過,那水晶版剔透的巨幅影像,真是享受。

- IMAX DMR版(4K-6K)
而IMAX為了推廣其影院系統,推出了一個DMR技術應用於更多商業片的發行。處理過程是這樣的,首先,製片公司把影片的35mm膠片拷貝交給IMAX,後者運用DMR技術,以最高解析度掃描35毫米膠片的每個畫格,將其轉為數字畫面;然後,使用專有圖像增強技術,對每幅畫面進行優化,最後沖印在70mm膠片上。像今年上映的《哈利波特:混血王子》和《變形金剛2》(該片的大部分場景)等絕大多數IMAX的故事長片都是IMAXDMR。其畫質我想是高於4K、低於6K的水準吧。

- IMAX數字版(2K-4K)
然而,IMAX膠片拷貝製作費用抑制了其發展。公司又大力推廣所謂的IMAX數字影院系統。該系統原理是:IMAX把製片公司送來的電影拷貝,使用DMR技術加工,製作成「數字影院打包」(DCP),這種格式的解析度能達到4K,然後就可以使用硬碟等方式保存並送交給影院放映了,這樣一份拷貝的成本就低了。影院需要配置的IMAX數字放映系統的主要部件包括:兩台2K解析度的數字放映機,這種數字放映機採用了德州儀器開發的數字光學處理(DLP)技術;一台由DoremiLabs公司特製的播放伺服器;以及IMAX自有的圖像增強設備。兩台放映機投射的畫面是迭加的,所以一副影片畫面的實際解析度還是2K,但新的IMAX放映系統能夠增強圖像的保真度,畫質要比使用一台放映機時更好。像北京石景山萬達就號稱是亞洲第一家數字IMAX影院,但其實他的畫質是打了折扣的,只有高於2K、低於4K的水準。IMAX為了經濟效益反而要不遺餘力推廣這種次優的東西,今年的《星際迷航》就只發行了數字IMAX版本。

中國還有更山寨的做法。為了不使片源少的IMAX廳閑置,北京UME華星搞了個數字巨幕,實際就是把普通數字2K的素材投到IMAX的巨幕上,達不到品質硬被放大後清晰度當然慘不忍睹,這是有點涉嫌欺騙消費者的行為了。



現在說到3d電影了,隨著2008年第一部真人3D數字電影《地心游記》在中國受到歡迎,越來越多的3D電影走進人們視線。當然動畫電影做3G有天然的優勢,從09年開始,幾乎所有的動畫巨制都會發行3D版本了。這次的《阿凡達》,將把真人3D電影推向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所以說是電影史上的一次革命。

目前世界上3D的放映系統主要分為5類,在中國的影院也都有採用。
* XPAND系統
數字的3D從技術上分主動式和被動式。所謂主動式就是利用眼鏡左右鏡片的高速切換來實現3D效果,這個主要是使用XPAND系統nuvision3D技術。主動的系統安裝很方便,影院只要一個控制影院內所有眼鏡什麼時候切換的信號控制器就行。但是缺點是眼鏡成本很高,一副一般要一兩百美元。大家如果去看3D電影,發現眼鏡做工很好有XPAND的LOGO,接受信號的那就是用這種系統的了。中國影院採用的比較多,比如上海金逸中環店就是用這個技術。


* RealD系統
被動系統現在影院用的比較多,被動系統的眼鏡很便宜。RealD就是這一類,在北美市場有80%以上的份額。但由於要專門的金屬屏幕,不同於平常播放2D的白幕,在中國只有上海美羅城的柯達一家採用這個技術。

* 杜比系統
考慮到採用主動式眼鏡及金屬幕的不便,杜比3D技術的設計理念和實現優勢就是採用被動式眼鏡和適用於白色銀幕。所以大部分中國影院用的這個系統。

以上這些3D技術現階段都有致命的缺點那就是亮度太低,無論使用主動還是被動的放3D時候的發光效率只有原來的10%(RealD是15%)換算成亮度大概是2D的1/4到1/5。所以如果影院本來燈泡的壽命就差不多了,看3D會覺得非常暗。這也是為什麼在中國看3D電影都覺得太暗影響觀感,而柯達的RealD相對而言最獲好評。

* 雙機3D 或單機雙鏡頭3D
現在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使用雙機3D分別放映左眼和右眼內容,亮度可以大大提高,但是由於成本問題國內影院使用的很少,現在就是傳奇時代影城有一套BARCO雙機3D放映系統。另外蘇州馬上要開業的嘉禾影城也裝了一套。這兩家影院的3D效果會比使用單機的影院好很多很多。
而索尼在其4K數字放映機的基礎上推出了單機雙鏡頭的3D解決方案。由於4K超高清晰的晶元可以輕松容納2個2K的畫面,單機同時輸出兩個2K畫面,3D放映平滑流暢,全無高頻閃爍和畫面模糊現象,消除了3倍頻時差式單機3D系統放映的視覺疲勞和眩暈感,是目前圖像質量最好的單機3D放映系統。我估計其效果比雙機3D還是要差一點。上海金逸中環影城不知道是否會將它的4K索尼放映機應用到3D電影的播放(這個大家要注意,如果它放映的阿凡達的XPAND廳,不採用4K索尼機的話,就和其他影院的數字3D廳沒有優勢了。而它即使用於放映2D數字,因拷貝只有2K,也遠遠無法輸出4K的內容。我印象中索尼放映機主要是搭配RealD的技術)。

*IMAX 3D
IMAX3D則是IMAX立體影片的放映技術,IMAX3D使用兩盤IMAX專用的70mm膠片,一盤膠片對應一隻眼睛,通過偏振過濾眼鏡(被動式)或紅外同步系統(主動式)配合電子眼鏡以提供兩個單獨的圖像。結合IMAX巨幕,IMAX3D能夠產生逼真的全視野立體效果。IMAX3D技術不僅使用世界最大的IMAX底片,並且使用雙膠片分開錄制、播放左眼及右眼的影像,使得影像更立體清晰,色彩也更鮮明。
不過真正用IMAX 3D攝制的片子非常少,都是些記錄片,比如DeepSea。當然多數時候是放映由數字3D技術攝制的、經過DMR技術轉制的影片。播放時又有膠片和數字兩個系統。應該膠片系統效果會好一點,因為有6KX2的潛力,數字則還是2KX2。另外,由於無論是膠片版還是數字版,IMAX播放3D是雙機系統,因此其整體表現一定是優於單機的普通數字3D的。台灣的發燒友也證實了數字IMAX 3D的版本好於索尼4K RealD(雙鏡頭系統)的版本。

不過,阿凡達主要是表現3D效果的,其畫質解析度本身並不算頂尖。整部電影大約使用了8部SONY的HDC-F950數字電影攝影機,和8部CineAlta F23數字電影攝影機。其中兩兩組合,共開發了8套雙機的3D攝制系統。此3D攝影系統被命名為:Fusion Camera-3DSystem。而這兩種機型雖屬頂尖,但都是1920X1080的解析度水準的。IMAX數字3D和雙機3D都是輸出2個2K的畫面,應該和攝影規格匹配的。當然,其後期電腦製作和DMR轉制是否會明顯提高IMAX膠片版的品質,或使得IMAX數字3D明顯優於雙機3D的版本,就有待觀影證實了。

綜上所述,選擇觀看阿凡達的版本排序是:
IMAX膠片版(上海和平影都)> IMAX數字版(北京石景山萬達)> 雙機3D數字版(北京傳奇時代)> 索尼4K3D數字版(上海金逸中環也許是)> RealD單機3D數字版(上海美羅城柯達)> 其他單機3D數字版 > 2D數字2K版> 2D膠片版


可以說,隨著藍光播放系統和家庭影院系統的普及,傳統35mm膠片和2K數字2D電影已經沒有多少優勢了,除了時效性和社交需要,能把人們吸引進電影院的,就是超高清、超大銀幕的IMAX或4K版本,以及栩栩如生的3D了。這是電影技術的未來。
從未來發展看,用兩個4K數字電影攝影機組成的3D攝影系統攝制,並由2個4K數字電影放映機播放的解決方案,應是未來3D電影的發展方向。而在畫質上,希望採用IMAX水準攝影機的電影越來越多,更多的欣賞到《黑暗騎士》那樣驚艷的畫面。而無需改造的普通影院,更多的播放4K版本的數字電影。

『貳』 電影院的普通3D是哪種3D

不閃式 左右格式 上下格式效果比較好,對人眼鏡沒什麼害處,電影院放的都是紅藍格式的,那個對眼睛不太 好!

『叄』 電影院里的數字版、膠片版、3D版分別是什麼意思

數字版就是以數字信號記錄畫面,聲音的電影內容,是以一台數字放映機也可以叫投影機放映電影。操作簡單就跟放DVD差不多,開機後就不用管它了, 畫面清晰,明亮但刺眼,對眼睛不好。立體聲效果不如膠片機。
膠片版是以膠卷記錄的畫面,聲音的電影內容,寬度樣子就跟135交卷的一樣,一部100分鍾電影大約不到2700米,大本分5---6本是要以二台膠片放映機人工裝片交替放映,操作需要人工,比較操心,畫面柔和,立體聲效果音是最好的。
3D版就是立體電影,需要戴立體眼鏡看的,現在都是以光學數字製作立體版的。實際應該叫3D版數字電影。
3D版同前二個是不同,是必須戴眼鏡才能看清畫面的,不戴眼鏡看畫面是重影,聲音同數字版電影一樣。

『肆』 什麼是普通3D電影

目前來說3D都是有眼鏡的(未來將開發裸眼3D)。簡單來說,普通3D電影就是電影院里的普通屏幕的立體電影。另外還有IMAX 3D電影。但,實際上,如果分開來說,其實IMAX 與3D是完全兩個概念。IMAX是巨幕,image max的縮寫,也就是屏幕最大化的意思。提供的是一種超大畫面的視覺震撼,同時配上水晶般的超強環繞數字音響,讓觀影者體驗前所未有的視覺盛宴。而3D則是讓觀影者體驗到影片的立體效果,體驗換面的縱深感。觀影者觀看3D影片,不會跟普通電影一樣所有物體都在一個平面上,而是置身其中,與影片中的角色為伍,體驗身臨其境的超凡感受。所以可以這樣說,普通3D電影就是電影院里的普通大小屏幕的立體電影;IMAX 3D電影就是一種超大畫面的視覺震撼,同時配上水晶般的超強環繞數字音響的3D立體電影,讓觀影者體驗前所未有的視覺盛宴,場面更加震撼。

此外,你還可以了解一下普通3D與雙機這方面的知識,與你分享一下:

目前主要3D影城所使用的技術,按照主觀來進行一次評分,這里我們暫時不考慮不同3D影城的銀幕大小和座位情況。

3D技術名稱 評分
IMAX數字&金屬幕 100
IMAX膠片&白幕 99
IMAX數字&白幕 97
IMAX膠片&白幕 96
雙機3D&金屬幕 92
索尼4K 3D&金屬幕 91
雙機3D&白幕 89
索尼4K 3D&白幕 88
RealD&金屬幕 86
MasterImage&金屬幕 82
2D&白幕 80
MasterImage&白幕 78
XPAN-D&金屬幕 76
XPAN-D&白幕 70
杜比3D&白幕 66

說明:

白幕指普通白幕,若使用高增益白幕評分可上調1-2分。
除RealD主要採用金屬幕以外(不排除個別影城為節省成本使用普通白幕),其他技術國內皆以普通白幕和高增益白幕為主,使用最廣泛的XPAN-D和杜比單機3D更是以普通白幕為主。
雙機3D包含各種杜比雙機,Polar雙機,MasterImage雙機等各種雙機放映系統。
MasterImage和杜比3D都指的是單機系統。
如果影城更換了大功率燈泡,則評分可上調1-3分。

常見電影拷貝及其解析度(多少K指寬度上的像素數)

1.3K數字:只能上映國產片和進口批片,阿凡達無此類拷貝。
2K數字:非膠片版阿凡達,不管2D還是任何種類的3D皆為此解析度
4K數字:目前最高解析度的數字拷貝。放映3D電影時解析度只有2K。
35mm膠片:普通影院的膠片放映機都是用的35mm膠片。解析度約等同於3k。
70mm膠片:膠片IMAX使用,解析度則約等同於6k。但是因為阿凡達是數字拍攝,而且膠片IMAX拷貝是DMR轉制而來,所以實際清晰度尚不如數字IMAX。

推薦版本影城分布(一般不會所有3D廳都是推薦版本,注意不要弄錯,括弧內為推薦廳銀幕寬度)

IMAX數字:
北京UME華星影城(26米),石景山萬達影城(21.3米)
天津中影國際影城(21.5米)
長春萬達影城歐亞店(21.8米)
蘇州科技文化中心(21.3米),但無IMAX版阿凡達上映
無錫大世界影城(19.1米)
武漢環藝影城(22米)
長沙萬達影城(22.5米)
昆明百老匯影城(21米)

IMAX膠片:
北京中國電影博物館(27米)
上海和平影都(20米)
東莞萬達影城(28米)

雙機3D:
北京UME雙井影城,UME安貞影城,傳奇時代影城,CBD萬達影城
南京河西萬達影城(18米)
蘇州嘉禾影城
深圳金逸影城
廣州金逸影城太陽城店
重慶萬達影城
PS:金逸院線一共購買了7套雙機3D設備,廣州和深圳的兩家率先安裝,其他5套將陸續在各地的金逸影城亮相。

索尼4K 3D:
上海金逸影城中環店,他家大部分3D廳都是單鏡XPAN-D的,只有4K巨幕廳才是雙鏡(該影城官方稱呼是雙3D),注意不要弄錯。

RealD:
北京金寶匯百麗宮影城,也屬於百老匯旗下
沈陽中影百老匯影城
上海美羅城柯達電影世界
杭州慶春銀泰盧米埃影城(18米)
深圳百老匯影院
重慶盛世金源盧米埃影城(24米)
南寧百老匯影城
PS:百老匯和盧米埃都跟RealD公司簽了合作協議,將會有更多的旗下影院安裝RealD設備。

MasterImage:
北京傳奇時代影城
大連影城
廣州青宮電影城
廣州飛揚影城天河城店
廣州飛揚影城正佳廣場店
廣州五月花電影城
廣東佛山大明星電影城

大家都知道3D放映重點在於如何把兩眼的影像分開,而分開的過程一般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步是左右眼的圖像分開投射在屏幕上,第二步是把左右眼的圖像通過眼鏡分別接收。

投射分開最好的方式是用兩個放映機分別投射左右眼的圖像(所謂雙機3D),這是最直接效果最好的,亮度、對比度、飽和度、解析度都沒有損耗。雙機 3D 包括IMAX 3D都是這樣做的。索尼4K放映機的3D系統則是單機雙鏡分別投射兩個2K畫面,本質上跟雙機3D是一樣的。雙機系統要使用兩個放映機所以造價昂貴,使用 很少。

其他的方法都是單機3倍頻時差式交替顯示,也就是投影機連續切換投射左右眼的畫面。這樣會直接導致亮度的損失,同時容易出現曳影。這類系統都需要要麼在鏡頭處要麼在眼鏡出使用同步裝置。而一旦使用同步裝置則很可能因為同步不當而出現左右眼圖像對應錯誤而出現重影。

對於單機系統接收分開可以分為主動式和被動式兩種。

主動式的如是加裝同步電子裝置控制左右眼鏡片快門的同步開關。國內常見的XPAN-D即是此類。此類裝置雖然眼鏡比較貴(700塊一副),但是因為 放映系統便宜,所以在國內使用廣泛。但是XPAN-D的同步是最容易出現錯誤的。而且因為使用快門眼鏡,是所有技術中最暗的,會有強烈沖動想摘眼鏡。

被動式則是通過在鏡頭處加裝同步的分像裝置,對左右眼圖像進行不同的處理,再在眼鏡處通過左右鏡片的不同分別接收。
國內常用的一般是杜比3D,是通過在鏡頭處加裝同步的濾光輪將光按不同波段分開再通過眼鏡分別接收。杜比3D系統改裝容易而且眼鏡便宜(幾十塊一副),國內應用也很廣泛。但是杜比3D對色彩的表現影響非常大。

RealD在發達國家是主流而國內用的比較少,這種技術是通過在鏡頭處加裝同步的Z屏,然後通過圓偏振眼鏡接收。現在的RealD都加裝了消除鬼影的設備,所以效果比較好。因為必須加裝金屬幕,成本較高。

MasterImage的原理跟RealD差不多,也是圓偏振,只是比RealD出現的更早些,鏡頭前加裝的同步設備是較落後的轉輪而非Z-屏,也沒有鬼影處理設備。國內一些老3D廳有用這種技術的,具體效果推測與RealD相近。

雙機和單機雙鏡系統的接收只有被動式,而且都是使用偏振鏡。IMAX 3D使用的是比較落後的線偏振,缺點是看的時候頭不能歪。杜比雙機3D,polar雙機3D和索尼4K 單機雙鏡3D使用的圓偏振則沒有這個問題。杜比雙機3D和polar雙機3D原理都是雙機+圓偏振,觀影效果相近。

另外根據深圳金逸影城的新聞稿,引進的雙機系統是MasterImage的雙機系統,這個的具體技術細節我還沒有讀過相關資料,推測應該也是圓偏振。

幕布種類對亮度的巨大影響(金屬幕>高增益白幕>普通白幕)

3D放映在分像中亮度損耗是最嚴重的問題,所以一般要將普通白幕換為更高反射率的屏幕彌補這一問題。RealD系統全部是金屬幕,杜比3D則全部不是金屬幕,其他系統使用的銀幕種類請咨詢影城工作人員。

決定3D電影觀感的幾個指標(按重要程度排序)

串擾度:即左右眼圖像的干擾程度,觀感體現為重影。所有雙機和雙鏡系統這一點都做的很好。而單機系統因為需要同步,普遍串擾多,但是其中 RealD>MasterImage>杜比3D>XPAN-D。特別值得注意的是,XPAN-D很可能出現同步錯誤,觀感表現為長期高度重影,此時請立即與服務員聯系調換。

亮度:單位是流明,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投影機燈泡的功率。觀眾離屏幕距離越遠,亮度到達人眼時衰減也越多。不考慮幕布的話,雙機系統好一些,而單機系 統則問題更嚴重(如果不使用金屬幕,則XPAND只有2D電影的1/5-1/6,杜比單機3D則在1/3-1/4)。如果使用了金屬幕(如RealD,杜 比雙機3D,具體情況請咨詢影城),則可以大大改善這一問題。

視覺變形:所在位置觀影視線跟投影光線夾角越大,視覺變形就越大。離放映窗口最近的座位肯定變形是最少的。視覺變形對立體效果的展現是致命的。坐在 很偏的位置上,將會直接導致你實際看到的畫面,跟投影機投射的原始畫面差別巨大,嚴重影響立體效果。所以對於3D電影的觀看來說,挑個好位置至關重要,甚 至比看什麼版本更重要。

視野:一個是視野中畫面的大小——取決於屏幕大小和離屏幕距離;另一個是正常坐姿觀看時畫面在視野中的位置是否太偏——一般倒數幾排中間的位置是最好的。另外最好不要被腦袋擋住。這個主要看影院前後排座椅高度差的設計。

對比度:最亮部位和最暗部位亮度差。

飽和度:色彩的鮮艷程度,取決於含色成分和消色成分——灰色的比例。杜比單機3D已經不僅是飽和度的問題了,色彩還原都有問題。

眼鏡重量:自然越小越好,特別是眼鏡輕的話方便近視的同學套兩個眼鏡觀看(對於兩眼視力不同的同學來說,一定要戴眼鏡,否則會頭暈)。RealD,杜比雙機3D,索尼4K 3D<IMAX 3D,杜比單機3D,MasterImage 二代眼鏡<<XPAN-D。

清晰度:取決於解析度,也就是像素數,膠片格式的可以用膠片顆粒數計算。離銀幕越遠,解析度越不重要。對於現在商業影院比較高的解析度范圍和比較遠的觀影距離來說,人眼一般難以區分。故重要性排在最後。

單機和雙機的差別有個比喻很形象,前者像看槍版,後者則是高清DVD版。

另外,似乎IMAX 3D可能因為特別處理過的緣故,突出來的感覺比其他技術要明顯很多,更容易產生景物浮在身邊的感覺。

常見電影拷貝及其解析度(多少K指寬度上的像素數)

1.3K數字:只能上映國產片和進口批片,阿凡達無此類拷貝。
2K數字:非膠片版阿凡達,不管2D還是任何種類的3D皆為此解析度
4K數字:目前最高解析度的數字拷貝。放映3D電影時解析度只有2K。
35mm膠片:普通影院的膠片放映機都是用的35mm膠片。解析度約等同於3k。
70mm膠片:膠片IMAX使用,解析度則約等同於6k。但是因為阿凡達是數字拍攝,而且膠片IMAX拷貝是DMR轉制而來,所以實際清晰度尚不如數字IMAX。

『伍』 電影院的IMAX,UltraAVX,普通3D,VIP,和D-box有什麼區別

一、類別不同

3D是從維數上面說的,IMAX是從屏幕大小上面講的。UltraAVX 是採用比普通屏幕稍大一些的屏幕(Wall-To-Wall Screen),D-box全稱為D-BOX動感座椅,又俗稱為D-BOX電影。是一種新型的觀影體驗。vip廳一般很小,像是私人影院,服務相對的好。

二、效果不同

3D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3D則能感受到一個空間的存在。而IMAX,那麼就會有一個超大屏幕、超豪華的視覺享受。UltraAVX更清晰的畫面及細節更豐富的音響系統。VIP座椅是真皮,服務周到。

三、含義不同

IMAX是英文 Maximum的縮寫,中文意思是圖像最大,它是一種能夠放映比傳統膠片更大和更高解析度的電影放映系統。

整套系統包括以IMAX規格攝制的影片拷貝、放映機、音響系統、銀幕等。標準的IMAX銀幕為22米寬、16米高,但完全可以在更大的銀幕播放,而且迄今為止不斷有更大的IMAX銀幕出現。

3D是英文「Three Dimensions」的簡稱,中文是指三維、三個維度、三個坐標,即有長、寬、高。今天的3D,主要特指是基於電腦/互聯網的數字化的3D/三維/立體技術,也就是三維數字化。

D-BOX的全部包括一個沙發和一個控制沙發4軸運動的電子裝置。可根據觀看的電影,提前設置好和電影情節匹配的運動軌跡。

UltraAVX 號稱採用比普通屏幕稍大一些的屏幕(Wall-To-Wall Screen),目前木有感覺和普通的 3D 電影有什麼區別。

(5)普通3D電影電影院版擴展閱讀:

立體電影(ANAGLYPH):將兩影像重合,產生三維立體效果,當觀眾戴上立體眼鏡觀看時,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亦稱「3D立體電影」。

立體電影是利用人雙眼的視角差和會聚功能製作的可產生立體效果的電影。出現於1922年。這種電影放映時兩幅畫面重疊在銀幕上。

通過觀眾的特製眼鏡或幕前輻射狀半錐形透鏡光柵,使觀眾左眼看到從左視角拍攝的畫面,右眼看到從右視角拍攝的畫面,通過雙眼的會聚功能,合成為立體視覺影像。

『陸』 3D電影一般的電影院看的了嗎

當然可以了

目前在電影院里主要是播放採用兩種不同原理的3d影片,一種以imax大屏幕立體電影為代表的,這種技術是效果最好的,即所謂的偏振光技術,在播放是,用兩部帶偏振鏡的放映機同步放映兩路視差影像,即左右眼分別應該看到的影像.因此如不帶電3d偏振光眼鏡的話,在屏幕上看到的就是重影影像,而觀眾配帶的3d眼鏡就是兩個偏振光鏡片,通過它們,就能讓我們的左右眼分別看到屏幕上放映的左右眼視差圖像,產生立體效果.imax影院的屏幕有高達七十多米高的,圖象非常清晰,3d效果強烈,音響也很棒,是目前立體影院中最好的.另外一種稱為紅藍補色立體電影,中國以前放的都是這種電影,觀看影片時,影院會給觀眾發一個幾塊錢就能買到的左紅右藍的濾色眼鏡,帶上後,左眼就能看到屏幕上的紅影圖象,右眼看到藍影圖像,從而產生立體影像,這種立體電影比imax要差很多,立體感要差一些,但它的成本較低,也可以在普通的電影銀幕上放映,可以讓更多的人體會到立體電影帶來的視覺魔術

『柒』 關於電影院的3D電影。想體驗下3D電影,請問下是不是基本電影都有3D版的,比如現在的十二生肖,泰囧等。

3D電影的片源也有不少,看3D電影有指定的版本,不是所有的電影都有3D效果的,《十二生肖》《泰囧》不是3D電影。普通的液晶電視和顯示器也可以看3D電影,但須下載紅藍格式的片源及佩戴紅藍眼鏡觀看,但效果不是很好。《冰河世紀4》《龍門飛甲》《阿凡達》《泰坦尼克號》等這些片子的3D效果不錯,但一定得用3D電視加3D眼鏡觀看。

『捌』 imax和普通3d電影有什麼區別

1、含義不同

IMAX是英文Image Maximum的縮寫,中文意思是圖像最大,它是一種能夠放映比傳統膠片更大和更高解析度的電影放映系統。3D電影通過觀影鏡將熒幕映射成一個三維空間效果(具有長度、寬度和高度),觀影者帶上眼睛後就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2、類型不同

IMAX電影並不一定是3D電影,其類型可分為IMAX Dome、IMAX 3D、IMAX 3D和數碼IMAX四種。IMAX 3D是立體版本的IMAX技術,其採用的是截止2013年公認的最好的3D立體技術。這種技術可以呈現更為立體的效果,但代價就是用來播放的3D設備價格非常昂貴,因此導致IMAX-3D的票價居高不下。

3、表現力不同

IMAX的雙機3D投影意味著,屏幕上一直都有著100%的畫面,所以屏幕上的3D感覺更加穩定、逼真。普通的3D投影必須在投射的「左眼畫面」和「右眼畫面「之間來回切換,這種來回閃動一下子就降低了3D成像的表現力。

4、屏幕效果不同

IMAX銀幕巨大,面積是一般電視屏幕面積的4500倍,銀幕向觀眾略微傾斜,銀幕寬度一直延伸到觀眾周圍視覺范圍之外。3D電影熒幕與以前的普通電影區別不大,增加的立體效果則能感受到一個空間的存在。

閱讀全文

與普通3D電影電影院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8校園超甜電影 瀏覽:927
吳孟達與古天樂合作了哪些電影 瀏覽:807
2016年戛納電影節 瀏覽:61
阻擊戰爭電影大全 瀏覽:987
第一滴血5史泰龍電影完整版 瀏覽:678
美國尿床小孩獲馬拉松冠軍的電影 瀏覽:226
史詩電影在哪裡可以看 瀏覽:615
哆啦夢電影2018 瀏覽:781
寒山戀是哪個電影的歌曲 瀏覽:185
電影中beyond的插曲 瀏覽:310
杭州保利國際影院今日電影院 瀏覽:318
四川電視電影學院舞蹈 瀏覽:54
成龍電影裡面的跑車 瀏覽:101
姬騎車立立動漫電影 瀏覽:260
西瓜視頻電影推薦老師學生 瀏覽:240
湯日本的一部電影 瀏覽:433
生活是一部魔王電影什麼意思 瀏覽:556
史前鯊魚電影大全集 瀏覽:300
電影天氣觀後感 瀏覽:745
電腦網上看電影自動儲存位置 瀏覽: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