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3d列印與電影行業

3d列印與電影行業

發布時間:2022-07-17 03:50:50

⑴ 3D列印技術可以進入哪些行業,它們的發展前景怎麼樣呢

1、 市場規模增長迅速

我國3D列印技術日漸成熟,在航空航天汽車、船舶、核工業、模具等領域均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並不斷深化。目前,3D列印技術已經實現在航空航天等領域中進行製造,修復,以及再製造的重要技術,在汽車、船舶、核工業、模具等領域也成為了產品設計、快速原型製造的重要實現方式。

2017-2020年,我國3D列印產業規模逐年增加,增加速度要略快於全球整體增速,促使我國3D產業佔全球的比重在不斷增加。根據CCID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3D列印產業規模為157.5億元,同比增長31%;2020年前期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後期國內經濟強勁反彈,行業增長迅速,3D列印設備出貨量翻倍,初步測算產業規模突破200億元,達到205億元。

綜上所述,國內3D列印產業增長迅速,技術較為成熟。目前,我國3D列印技術大多運用於工業,但服務業的增速較快,預計未來的3D列印產業在服務業的運用將逐步擴大,趕超工業領域。

——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3D列印產業市場需求與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⑵ 3d列印的應用領域有哪些

隨著製造業升級步伐的加快,越來越多的產業開始利用3D列印技術提高自身產品在設計階段的效率。而3D列印技術的最大優點就是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列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其精度和效率都非常高。近些年汽車產業也在越來越多的將3D列印技術應用其中,也直接促進了汽車模型設計的發展。目前在全球范圍內通用、大眾等知名汽車集團都開始使用3D列印技術,尤其是通用旗下的福特品牌其在設計模型階段大規模了採用該項技術。而自主品牌車企中一汽、上汽、長安汽車也開始應用3D列印技術用於模型設計製造。

⑶ 工業級3D列印機主要用在哪些行業

工業級3D列印機的應用對象可以是任何行業,只要這些行業需要模型和原型。具體應用領域包括:

1、工業製造:產品概念設計、原型製作、產品評審、功能驗證;製作模具原型或直接列印模具,直接列印產品。3D列印的小型無人飛機、小型汽車等概念產品已問世。3D列印的家用器具模型,也被用於企業的宣傳、營銷活動中。

2、文化創意和數碼娛樂:形狀和結構復雜、材料特殊的藝術表達載體。科幻類電影《阿凡達》運用3D列印塑造了部分角色和道具;3D列印的小提琴接近了手工藝的水平。

3、航空航天、國防軍工:復雜形狀、尺寸微細、特殊性能的零部件、機構的直接製造。

4、生物醫療:人造骨骼、牙齒、助聽器、假肢等。

5、消費品:珠寶、服飾、鞋類、玩具、創意DIY作品的設計和製造。

6、建築工程:建築模型風動試驗和效果展示,建築工程和施工(AEC)模擬。

7、教育:模型驗證科學假設,用於不同學科實驗、教學。在美國的一些中學、普通高校和軍事院校,3D列印機已經被用於教學和科研。

創想三維CR-5PRO工業級3D列印機是一款集高顏值、強實力、性價比於一體的3D列印機,擁有300*225*380mm大型列印尺寸,創意完美再現,滿足立體成型的所有想像。

⑷ 圍觀3D列印是如何成就好萊塢電影明星

一般來說,進到劇組的道具庫,感覺如同進入一個車間般,看到這些稀奇古怪的玩意,想必大家都很好奇,這里充斥這角磨肌,奇怪鑽頭,還有各種奇形怪狀的不明物體,還會看到一絲不苟的檢查細節的工人們。黑暗的角落中,或許你會看到模仿爆炸的場景,但電影道具正在進行這一場風雲巨變,3d列印代替了這些傳統的製作方式。
3D技術應用於影視劇中
其實在十幾年前,3D列印就已經進入了影視特效製作的流程,面對好萊塢有限的特效項目製作周期,3d美術設計師結合3D列印技術有效的提高了整個行業的設計流程,回頭在看看傳統的2D概念設計或者雕塑草稿設計,3D技術更顯涉及多樣性的優勢。貌似更適合這個行業的發展,3D模型數據的尺寸,動勢以及細節等可以在電腦中進行快速修改,在運用3d列印機製造成實體模型供片方審核,節省了寶貴的時間和陳本,隨著3D列印技術的不斷成熟,好萊塢更是將3D列印運用的贏刃有餘,可謂把3D列印推向了藝術高峰。

⑸ 3D列印目前的應用有那些

航空工業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就開始使用增材製造技術,之前增材製造在航空製造業只扮演了做快速原型的小角色。最近的發展趨勢是,這一技術將在整個航空航天產業鏈占據戰略性的地位。包括波音、空客、Lockheed Martin,霍尼韋爾以及普惠都做出了表率行動。

新一代飛行器不斷向高性能、高可靠性、長壽命、低成本方向發展,越來越多地採用整體結構,零件趨向復雜化、大型化,從而推動了增材製造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增材製造技術從零件的三維CAD 模型出發,無需模具,直接製造零件,可以大大降低成本,縮短研製周期,是滿足現代飛行器快速低成本研製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滿足航空航天超規格、復雜金屬結構製造的關鍵技術之一。

激光直接沉積技術的特點如下:(1)無需模具;(2)適於難加工金屬材料制備;(3)精度較高,可實現復雜零件近凈成形;(4)內部組織細小均勻,力學性能優異;(5)可制備梯度材料;(6)可實現損傷零件的快速修復;(7)加工柔性高,能夠實現多品種、變批量零件製造的快速轉換。

在我國,西安鉑力特的LSF設備就是這類技術的代表。除此之外,典型企業還有美國的OPTOMEC公司,法國BeAM公司,德國通快以及專為CNC機床公司提供增材製造包的HYBRID公司。

激光直接沉積技術是20世紀90年代首先從美國發展起來的。1995年,美國Sandia 國家實驗室開發出了直接由激光束逐層熔化金屬粉末來製造緻密金屬零件的快速近凈成形技術。此後,Sandia 國家實驗室利用LENS 技術針對鎳基高溫合金、鈦合金、奧氏體不銹鋼、工具鋼、鎢等多種金屬材料開展了大量的成形工藝研究。1997年,Optomec Design 公司獲得了LENS 技術的商用化許可,推出了激光直接沉積成套裝備。1995年,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和海軍研究所聯合出資,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賓州州立大學和MTS 公司共同開發一項名為「鈦合金的柔性製造技術」的項目,目標是利用大功率CO2激光器實現大尺寸鈦合金零件的製造。基於這一項目的研究成果,1997年MTS 公司出資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賓州州立大學合作成立了AeroMet 公司。為了提高沉積效率並生產大型鈦合金零件,AeroMet 公司採用14~18kW 大功率CO2激光器和3.0m×3.0m×1.2m大型加工艙室,Ti-6Al-4V合金的沉積速率達1~2kg/h。AeroMet 公司獲得了美國軍方及三大美國軍機製造商波音、洛克希德·馬丁、格魯曼公司的資助,開展了飛機機身鈦合金結構件的激光直接沉積技術研究,先後完成了激光直接沉積鈦合金結構件的性能考核和技術標准制定,並於2002年在世界上率先實現激光直接沉積Ti-6Al-4V 鈦合金次承力構件在F/A-18等飛機上的裝機應用。

自「十五」開始,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國家863計劃、國家973計劃、總裝預研計劃等國家主要科技研究計劃資助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中航工業北京航空製造工程研究所等國內多個研究機構開展了激光直接沉積工藝研究、力學性能控制、成套裝備研發及工程應用關鍵技術攻關,並取得了較大進展。

C919大客翼身組合體大部段中的關鍵零部件鈦合金上、下翼緣條是由西安鉑力特激光成形技術有限公司使用金屬增材製造技術(3D列印)所製造,上、下翼緣條中最大尺寸3070mm,最大重量196kg的左上緣條,僅用25天即完成交付,大大縮短了航空關鍵零部件的研發周期,實現了航空核心製造技術上一次新的突破。

⑹ 3D列印機平時可以應用在哪些領域

產業發展的浪潮下,工業機器人、3D列印、雲計算、虛擬現實、人工智慧等都得到了快速發展,並在各行各業大放異彩。3D列印作為一種新興技術,在我國及行業發展規劃中具有相對重要的地位,那麼,3D列印在哪一個領域可以應用?3D列印又可以做什麼呢?
3D列印的應用領域主要涉及消費電子、工業設備、汽車、航空、醫療、建築、科學研究等領域。經幾年的發展,3D列印技術已在個人使用中得到了更廣泛的應用,並逐漸擴展到家用領域。
一:私人領域
經過這些地方的開發,就個人使用而言,桌面級的3d列印機具有性價比高、運行穩定、列印精度高的特點,可以不斷滲透到各種家居環境中。在不斷開發和優化的產品中,目前列印機的價格已經達到1000元左右,這使得價格不再是消費者選擇的障礙。
二:家庭范圍
在家庭領域中應用桌面級的3d列印機是未來的一大趨勢。3D列印機製造商希望將每台3D列印機,如衣架和衣架,成為必不可少的產品。餐具、餐具等日常用品均用3D列印機列印;如使用者遺失某件物品,亦可自行設計或下載通用型號,這是一種自我創造的方法,而不是去購物來增加家庭氣氛。
三:教育界
目前,教育領域3D列印的應用是最普遍的,很多學校都在探索3D列印技術與教學,開設3D列印特色課程,促進3D列印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伴隨著3D列印技術在教育領域的發展,社會對3D列印技術有了更多的認識,相信3D列印的相象空間在未來還會進一步拓展。
四:企業范圍
一些企業藉助3D列印來優化生產流程,從而達到節約成本、提高效益。利用桌面級的3d列印機,降低產品研發和樣品製造的時間成本,可以大大提高一些快速消費品行業的競爭力。
3D列印可以大大降低生產過程中原材料的損耗,傳統的製造技術在復雜、精密、個性化等領域很難實現3D列印。我相信,在不遠的未來,3D列印將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改變。3D列印可以更加深入我們的生活,並且可以應用到更多的領域。

⑺ 3D列印技術目前主要應用於哪些領域

3D列印的應用領域很廣泛。教育、醫療、服飾、廣告、建築、手辦、工業製造、原型開發、模具、文物修復等眾多行業中都有應用。

因為3D列印是一種增材製造技術,上游取決於材料,有別於傳統生產工藝流程,所以基本上解決了材料問題是萬物皆可列印。

下面例舉部分行業例子說明一下:

1.3D列印應用於醫療科技

之前某期節目中閃妹無意間看到了3D列印血管模型,用於新型研發的醫療儀器現場展示使用(如下圖)。

以上是部分行業舉例,3D列印的應用還有很多。

未來,3D列印還將運用到更多的領域、更多的研究及實際應用中。也許,有許多人還未真正了解3D列印,也有許多人對3D列印的未來感到迷惑。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3D列印結合各種應用已漸漸惠及我們的生活。技術畢竟還掌握在人的手中,如何有效切實地用好它,以及利用它創造更便捷美好的生活,還在於行業中每個人的努力。

⑻ 3D列印在影視行業有哪些應用

越來越多的影視劇中出現了3D列印的元素,有些影視可以加入3D列印的道具,在科幻片中也能以科技元素展現3D列印技術——OFweek3D列印網

⑼ 3D列印技術目前應用到電影模型和道具製作上了嗎

3D列印在電影道具中用上了,而且用得很多。我司在溫哥華起家時就是干3D列印的,有幾部溫哥華拍攝的電影電視劇用我們列印過道具。15年時,X-files在溫哥華拍攝,本地的一家叫WCT的實體特效公司聯系了我們。電視劇成本較低,而且拍攝周期緊張,不管是成本還是周期考慮都不允許這個生物角色用CG替掉,那麼只能做成實體特效了。可以看到身體細節是有重復或接近重復的區域的,WCT設計了幾塊「磚面」,例如胸上、腿,我們把這些磚面3D列印出來再由WCT繼續翻模製作。現在不管是3D掃描還是3D列印,精度已經可以到毛孔級別的細節,因此傳統的人臉倒模逐漸被取代。除演員極其抗拒這種做法外,人臉在躺著的時候臉皮和肌肉是會下垂的,加上硅膠的重量後變形更大,因此翻模出來後外形會不準確。還有在另外某個簽了保密協議的製作中,一個主角的巨大的道具製作周期來不及,是我們數字雕刻出模型,然後用橡膠三維列印出來的。使用橡膠的原因是,不小心干到人身上不容易受傷。如果用傳統道具流程的話,首先原型雕刻需要3天時間,硅膠模具固化24小時,橡膠注塑固化24-48小時,再上色用一天時間,而且劇組還需要倆,一個拍攝,一個備用。而且道具尺寸很大,從實際操作角度來說,傳統流程需要至少兩周,而拍攝檔期根本不允許。用數字雕刻加三維列印,我們一周就做出來了兩個,製片十分開心。生物角色設計過程中也可以用到,三維數字雕刻,然後列印出來拿在手掌上把玩,觀察起來更直觀,更有利於獲得反饋。

閱讀全文

與3d列印與電影行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國電影紅發火燒 瀏覽:671
四個女兒法國電影 瀏覽:131
2017年中國印度電影產量 瀏覽:147
黃渤和一群美女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653
印度新上映的電影 瀏覽:415
日本電影kiss 瀏覽:573
有名的電影網站有哪些 瀏覽:265
沈陽3d電影院 瀏覽:134
芭比娃娃大全電影 瀏覽:152
電影美國類 瀏覽:712
電影中的血是什麼鐵 瀏覽:973
宇宙第一名著電影 瀏覽:75
獵鷹演員新電影叫什麼 瀏覽:822
日本電影父母毒打兒子 瀏覽:550
韓國電影虐待小孩的有哪些 瀏覽:787
2018上映的口碑電影 瀏覽:983
機器人小女孩電影大全 瀏覽:187
沉靜如海2017電影 瀏覽:799
成龍國際電影周第四屆完整版 瀏覽:850
美國電影紅色鞋 瀏覽: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