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想看一部電影,但要會員,手機上有沒有免費看會員的軟體什麼的
你用微信加一個公用號 愛生活vs哎生活,再下載一個網路雲盤。輸入喜歡電影進行閱讀,然後登陸網路雲盤的賬號進行保存就ok了,這個公眾號相當於一個電影院,什麼電影都有,加勒比5,金剛狼3反正上映的電影大部分都有,所以你找對人啦。
② 超級女特工電影內,1944年的玻璃有磨砂的了嗎
44年應該有了
不過那時候沒有現在的磨砂設備..但是做幾塊磨砂玻璃還是沒有問題的...就在平板透明玻璃出來過後人們就努力想辦法改變它的透光度.最開始是用河沙用兩塊玻璃合起來佳入沙子平面摩擦得出的效果..但要做圖案還是有很多局限. ....我想44年已經遠遠超過這個水平了
③ 朱一龍:為了媽媽當演員,爆紅後依然謙遜低調,你怎麼看
諜戰片《叛逆者》是時下最受歡迎的國產電視劇,在其中出演朱一龍又最受關心。他營造的男一號「林楠笙」,獲得了觀眾們的廣泛認同和鍾愛。6月26日,《叛逆者》圓滿結束,許多觀眾們還沉浸在故事情節中,為林楠笙的運勢浮沉流淚。朱一龍成名出道十年才走紅,是頂級流量大牌明星,也是實力派男演員。實際上,當時做藝人並不是朱一龍的心願,他走演出這條道路徹底是為了更好地母親……
朱一龍家裡有超級大明星孩子,但朱一龍的父母也很不張揚,從來不在外面顯擺孩子,日常生活也一如既往地勤儉。如今父母較大的願望,便是期待孩子能有著一份極致的情感。毫無疑問有很多出色異性朋友追求完美朱一龍,祝福他能尋找一位彼此相愛的心上人!
④ 檳榔是什麼
檳榔
[1]betel
學名∶檳榔(Areca catecthu L.)
別名∶檳榔玉、檳門、檳楠、尖檳
科屬∶棕櫚科Palmae,檳榔屬Areca L.
亦作Areca Nut、Pinang或Penang。
兩種不同植物種子的總稱,在南亞和東印度人們取之咀嚼。估計世界上有1/10的人有嚼檳榔的習慣。檳榔子是棕櫚科(Palmae)檳榔樹(Areca catechu)的種子。而檳榔葉是胡椒科(Piperaceae)蒟(Piper betle)的葉。檳榔樹在印度、斯里蘭卡、泰國、馬來西亞和菲律賓都有栽培。樹干不分枝,高達12∼15公尺(40∼50遲),直徑約45公分(18吋)。葉大,6∼9枚簇生於莖頂。果略小於雞蛋,果皮纖維質,內含一粒種子,即檳榔子。胚乳堅硬,具灰褐色斑點。於8∼11月果實完全成熟之前即予採收,去皮,煮沸,切成薄片曬乾,干後呈深褐色或黑色。咀嚼時,卷少許於蒟葉內,加少量酸橙共嚼,以促使唾液分泌和放出刺激性的生物鹼。有時還加入少許小豆蔻、姜黃或其他芳香劑。結果產生大量磚紅色的唾液,把嘴、嘴唇和牙齦都染成橘紅色。但愛嚼檳榔者的牙齒並不是被檳榔汁液染黑,而是人為染黑的。檳榔子是劣等兒茶(catechu)的原料,其主要生物鹼是檳榔鹼,獸醫用作驅蟲葯。
[編輯本段]特徵與特性
(一)植物特徵 樹干筆直,圓柱形不分枝,胸徑10~15厘米,高10~13米以上。莖干有明顯的環狀葉痕,幼齡樹干呈綠色,隨樹齡的增長逐漸變為灰白色。葉叢生莖頂,羽狀復葉,長1.3~2米,葉柄三棱形,環包莖干。小葉長披針形,表面平滑無毛。肉穗花序,佛焰苞黃綠色;花單性,雌雄同株,花被6;雄花2列,互生於花序小穗頂端,花小而多,約2000餘朵;雌花著生於花序小穗基部,花大而少,約250~550朵。雄檳榔樹(Areca catechu)的種子花有退化雄蕊6枚,花桂3枚,子房上位,一室。堅果,卵圓形;種子1粒,圓錐形。
(二)生物學特性 檳榔生長在熱帶季風雨林中,形成了一種喜溫、好肥的習性。最適宜生長溫度為25~20℃。16℃時落葉;5~6℃時落果;3℃時葉色變黃,果實發黑脫落;-10℃以下植株嚴重死亡。一般在海拔低的地區生長較好。其喜濕而忌積水,雨量充沛且分布均勻則對生長有利。一般年降雨量在1200毫米以上的地區都能生長。空氣相對濕度高(80%左右)又長期穩定對生長有利。一般幼苗期蔭蔽度宜50%~60%,至成齡樹應全光照。檳榔經濟生命長短,土壤是關鍵。喜歡生長於土層厚、表土黑色、有機質豐富的砂質壤土,底土為紅壤或黃壤最為理想。其一般定植後7~8年開花結果,20~30年為盛果期,壽命最高可達100年以上。果實採收後種子有果內後熟的特性。黃色成熟果實發芽率64.3%。果實失水即降低發芽率。在室內催芽,日均溫26.41℃,日溫變化平均差1.8℃,發芽率98%。
[編輯本段]分布狀況
主要分布在中非和東南亞,如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馬來半島、新幾內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緬甸、泰國、越南、柬埔寨等國。我國引種栽培已有1500年的歷史,海南、台灣兩省栽培較多,廣西、雲南、福建等省(區)也有栽培。
[編輯本段]中葯規格等級
現行檳榔規格標准如下:
一等 干貨。呈扁圓形或圓錐形。表面淡黃色或棕色。質堅實。斷面有灰白色與紅棕色交錯的大理石花紋。味澀微苦。每1000g 160個以內。無枯心、破碎、雜質、蟲蛀、霉變。
二等 干貨。呈扁圓形或圓錐形。表面淡黃色或棕黃色。質堅實。斷面有灰白色與紅棕色交錯的大理石樣花紋。味澀微苦。每1000g 160個以上,間有破碎、枯心不超過5%;輕度蟲蛀水超過3%。無雜質、霉變。
[編輯本段]栽培技術
1.選地與整地 宜選無低溫地區和潮濕疏鬆肥沃的土壤。坡變較大的可開行距3米的等高環山梯田。梯田面向坡內傾斜角15°左右。定植前1~2個月按株距2米挖穴。讓土壤充分風化。穴寬50厘米,深40厘米,每穴施土雜肥或廄肥10千克作基肥,同時回表土至滿穴。另外,可在行間種速生快長的飛機草或豆科植物作臨時蔭蔽,有抑雜草生和保土壤濕度作用。
2.繁殖方法
(1)選種 母樹應選擇15~30年生,結果正常無病蟲害,單株結果不少於300個,果托不少於3托,葉片8片以上,莖幹上部節間較短的植株。一般選第二、第三托的果實作種適宜。成熟的果實以卵形、橢圓形為好,果熟時呈金黃色為最佳。
(2)催芽 產區多採用堆積催芽法。果實採下後曬1~2天,果皮剪去1/4。然後在選好的地上堆種,一般堆種厚度20厘米以下,若種子多應每隔1~1.2米留一條人行小道,以便淋水、檢查等管理工作。堆好後,蓋上一層稻草保溫,經15~20日後每7~8日檢查1次發芽情況,同時揀出發芽種子育苗。苗床日平均溫度低於36.1℃。日最高溫度低於36.5為宜。若超過上述溫度時就可能爛果。
(3)育苗
①營養袋育苗 營養袋為長25厘米、寬18厘米的塑料薄膜製成。袋下有4個小孔以便通氣透水。營養土按1:1的表土與腐熟牛糞混勻,占袋4/5,再裝入河沙至滿袋,以免表面土板結,每袋放1粒種子,淋透水,保持濕潤。
②苗床育苗 選近水源土質疏鬆肥沃砂質壤土或壤土為育苗地,經犁翻耙平施下廄肥或塘泥作基肥與土壤拌勻做畦,畦長4~5米,寬1米左右,高12~15厘米,並在畦面鋪一層4厘米的細沙。按20厘米×30厘米株行距挖穴,每穴1粒種子。待第一片小葉展開時施稀薄人糞尿或硫酸銨,每月1~2次,年除草及培土3~4次。
③定植 檳榔苗生長約1年,高50~60厘米,5~6片葉便可定植。海南以春季2~3月或秋季8~10月,雲南以5~6月,溫暖多雨時節定植。最好選陰天定植,定植前1~2天澆透水。定植時去營養袋,蓋草、淋足定根水,保持蔭蔽和土壤濕潤。
3.田間管理
(1)幼齡樹每年除草2~4次,並進行培土。
(2)追肥以有機肥為主,配施化肥。幼齡期3年內每季度施肥1次,在樹冠外圍挖穴或開溝,按四個方向交替施肥。每次每株施人糞尿約5千克或硫酸銨25~50千克,混合綠肥5千克,並覆土澆水。3齡以後呈開花結果前每年春、秋季各施肥1次,每次每株施綠肥或廄肥10千克,混合硫酸銨100~150克、過磷酸鈣150~250克。開花結果樹每年3月及10月各施肥1次,每次每株施綠肥或廄肥10千克,加入尿素100~150克、過磷酸鈣250~500克、氯化鉀100~150克。
(3)排灌 檳榔喜潮濕環境,但不要積水,以防爛根。
(4)蔭蔽 定植後3年為檳榔幼齡期,需蔭蔽以保濕。間作物可選灌木葯材,但要增施肥料,保證其茁壯成長。
4.病蟲害及其防治
(1)葉斑病 主要有以下幾種:葉點霉葉斑病(Phylio-sticta arecae Diedecke.),多毛孢屬葉斑病
(2)果腐病 (Hyalodendron sp.)和(Fusarium sp.)引起青果蒂褐色腐爛,導致落果。防治同上。
(3)果穗枯萎病 (Colletotri 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為害果穗、果實。防治方法:清除落果落葉,集中燒毀。幼果、青果期間用炭疽福美、多霉靈噴霧防治。
(4)根腐病 (Phytophthora sp.)為害苗。防治方法:控制土壤濕度;發生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800~1000倍液灌根;發現病株即時拔除並用石灰消毒病穴。
(5)紅脈穗螟(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是檳榔主要害蟲。防治方法:清園,春季3、4月結合施肥施3%呋喃丹顆粒劑0.25千克/株,施在根際挖深約10厘米半環溝,並覆土壓實,或於4、5月和8、9月噴葯兩次,葯劑用Bt乳劑100倍液加3%苦楝油或Bt乳劑100倍液加10%可百可乳油10毫克/升噴霧。
[編輯本段]採收與加工
1.採收 一般採收分兩個時期。第一個時期,11~12月採收青果加工成榔干。以採收長橢圓形或橢圓形,莖部帶宿萼,剖開內有未成熟瘦長形種子的青果加工成榔干品質為佳。第二時期,3~6月採收熟果加工榔玉。以採收圓形或卵形橙黃或鮮紅熟果,剖開內有飽滿種子的成熟果實加工成榔玉為佳品。
2.加工
(1)榔玉 將成熟果實曬1~2天,然後放在烤灶內用乾柴火慢慢地烤乾,約7~10天取出待冷,砸果取榔玉再曬1~2天即可。一般100千克鮮果可加工成榔玉17~19千克。
(2)榔干 採下青果去枝,然後置果實於鍋內加水煮沸約30分鍾,撈出涼干,再將果實放置於烤灶內用濕柴文火烘烤。約烤2~3天翻炒1次,連翻兩次便可。約8~10天用木棒從上面直插底層,如一插便入,說明底層已干,此時取出即成榔玉。一般100千克鮮果可烤得20~25千克。
(3)大腹皮 將成熟果實縱剖成半,剝下果皮,曬干,打松乾燥即得。
(4)檳榔花 取尚未開放的雄花乾燥而成。以土黃色或淡綠色為佳品。
[編輯本段]作用
種子可入葯,有殺蟲、破積、下氣、行水的功效,是我國名貴的「四大南葯」之一。主治蟲積,食積、氣滯、痢疾、驅蛔、外治青光眼,嚼吃起興奮作用。
檳榔果實中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元素和有益物質,如脂肪、檳榔油、生物鹼、兒茶素、膽鹼等成分。檳榔具有獨特的御瘴功能,是歷代醫家治病的葯果,又有「洗瘴丹」的別名。因為瘴癘之症,一般都同飲食不規律、氣滯積結有關,而檳榔卻能下氣、消食、祛痰,所以在葯用性能上被人們廣泛關注。
草葯名: 檳榔(betel nut)
常用的驅蟲葯。為棕櫚科植物檳榔的乾燥成熟種子。主產於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及中國的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檳榔味苦、辛,性溫 。歸胃、大腸經。功效殺蟲,消積,下氣,行水。主治蟲積,如蛔蟲、絛蟲、蟯蟲、薑片蟲等,食積氣滯,脘腹脹痛,水腫,腳氣,瘧疾等病證。現代葯理實驗證明,檳榔有驅蟲、抗病毒和真菌等作用。
略有人吃了老打咯.屬正常現像.
[編輯本段]來源
為棕櫚科植物檳榔的種子。
[編輯本段]採集
冬、春果實成熟時採收。摘下果實,將果皮剝下,取其種子,曬干。
[編輯本段]葯材
乾燥種子呈圓錐形或扁圓球形,高1.5~3厘米,基部直徑2~3厘米,表面淡黃棕色或黃棕色,粗糙,有顏色較淺的網形凹紋,並偶有銀色斑片狀的內果皮附著。
[編輯本段]食用
檳榔果可以食用,沾鹵水咀嚼,初次咀嚼者會面紅、胸悶,屬於正常現象
[編輯本段]毒性
檳榔本身有致癌性,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於2003年8月發表專論公布「檳榔果實本身即是第一類致癌物」,亦即檳榔果實即使不加添加物,也有致癌風險。
過量檳榔鹼引起流涎、嘔吐、利尿、昏睡及驚厥,甚至胸悶,出汗,頭昏致休克,不可吞食,.如系內服引起者可用高錳酸鉀溶液洗胃,並注射阿托品。
害處
根據醫學上的統計,嚼食檳榔與口腔癌有密切的關系。例如:
1.台灣的口腔癌患者80%以上有嚼食檳榔的習慣。
2.口腔癌的發生率因近年來嚼食檳榔人口的增加而逐年上升。
3.嚼食檳榔的人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比一般人高20倍。
由此可見,嚼檳榔對我們的身體健康影響很大。
其次,亂吐檳榔汁與殘渣,不僅會影響市容,且有礙觀瞻,有些不肖的檳榔業者,常用盡各種花招來招攬客人,尤其是『檳榔西施』到處可見,對於兒童們的身心健康與社會的善良風俗,都有不良的影響。
再者,由於販賣檳榔的利潤很高,有些人就在並不適合種植檳榔的山坡地大肆種植,而造成水土流失,當台風來時,很容易產生土石流,造成人民生命與財產的損失。
(一)常見之危害:
嚼食檳榔,除了使牙齒變黑、磨損、動搖、牙齦萎縮造成牙周病,口腔黏膜下纖維化及口腔黏膜白斑症外,還會導致口腔癌。據調查,百分之八十八的口腔癌患者有嚼食檳榔的習慣。
(二)嚴重之健康危害:
1.檳榔誘發的癌症前期病變:
(1)口腔黏膜下纖維化:
常見於頰黏膜,其次為顎區。口腔黏膜會有燒灼感,潰瘍、變白,最後造成張口及吞咽困難。其中有部分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的病人,會變成口腔癌。
(2)口腔黏膜白斑症:
常見於頰黏膜、舌、口底及唇角。黏膜白斑會慢慢由清白變混白,其中亦有一部份白斑病人會變成口腔癌。
2.口腔癌:
檳榔俗稱菁仔,其成份中的「檳榔素」具有致癌性。其添加的「石灰」則為助癌劑。世界衛生組織經回顧嚼檳榔與癌症之相關文獻,所作之結論:
(1)煙草伴同檳榔一起嚼食確定為人類致癌原因。
(2)抽煙且嚼食檳榔,易導致口腔癌及咽喉癌。
為了您的健康請勿嚼檳榔,如吸煙者更須戒除,因為兩者合並使用,更容易引起口腔癌、喉癌、咽癌和食道癌,且吸煙、嚼檳榔又合並喝酒,則有更加乘的致癌效果。
3.牙齒之傷害
因嚼食動作頻繁,超出正常負荷,造成牙齒咬耗(磨損),以及牙床動搖。
嚼食檳榔的人口急劇的在成長,在台灣估計已超過260萬人;嚼食檳榔者之平均年齡層亦有逐漸下降之趨勢;而嚼食檳榔之普遍性也從低社會經濟地位和勞動階級人口,擴展到白領階級高知識分子。檳榔為「紅唇族」的最愛,農民眼中的「綠色黃金」,但它卻是台灣人民健康和水資源的最大殺手。根據統計台灣5萬多公頃的檳榔園(相當2個台北市大),除每年造成水資源損失約40億公噸及嚴重破壞林地外,國人一年花費在吃檳榔的金額更高達900多億,相當於半條高速公路之造價,相當驚人。更可怕的是它的致癌和促癌作用,更使得國人之口腔癌,躍升為十大癌症死亡原因之列。因此如何推動檳榔防治工作,減少國人嚼食檳榔之嗜好,亦成為衛生單位的工作重點之一。
·生理的危害:除可能罹患口腔疾病、口腔癌外,食用過量會產生中毒症狀,輕則興奮、眼神呆滯、全身發抖、走路不穩、行為怪異或粗暴;重則導致急性精神病,包括聽幻、自我膨脹、被迫狂想、譫妄亂神等。
·經濟的危害:隨地吐檳榔汁,會被取締罰鍰;食用檳榔價錢昂貴,增加支出負擔;醫療費用。
·社交的危害:吃久了,牙齒變黑、嘴巴變紅,外觀相當不雅。
·環境的污染:隨地吐檳榔汁不但污染環境有礙觀瞻,吐出檳榔汁中的細菌會隨風飄散,吸入大眾的肺里。
·水土保持: 由於檳榔樹屬淺根性,大量面積種植,會嚴重破壞水土保持。
[編輯本段] 炮製
檳榔:揀去雜質,以清水浸泡,按氣溫情況換水,至泡透為止,撈起,切片,晾乾。
炒檳榔:取檳榔片置鍋中,文火炒至微微變色,取出,放涼。
焦檳榔:用武火把檳榔片炒至焦黃色時,噴灑清水,取出,放涼。
[編輯本段]性味
苦辛,溫。
性狀
為類圓形。表面有灰白色與棕色交錯得大理石紋理。質堅脆易碎。氣微,味澀而苦。
歸經入脾、胃、大腸經。
[編輯本段]功用主治
殺蟲,破積,下氣,行水。治蟲積、食滯,脘腹脹痛,瀉痢後重,瘧疾,水腫,腳氣,痰癖,症結。
[編輯本段]考證
出自李當之《葯錄
1.《南方草木狀》:檳榔,樹高十餘丈,皮似青桐,節如桂竹,下本不大,上枝不小,調直亭亭,千萬若一,森秀無柯。端頂有葉,葉似甘蕉,條派(脈)開破,仰望眇眇,如插叢蕉於竹杪;風至獨動,似舉羽扇之掃天。葉下系數房,房綴數十實,實大如桃李,天生棘重累其下,所以御衛其實也。味苦澀。剖其皮,鬻其膚,熟如貫之,堅如干棗,以扶留藤、古賁灰並食,則滑美,下氣消谷。出林邑。
2.《雷公炮炙論》:凡使檳榔,取好存坐穩、心堅、文如流水碎破、內文如錦文者妙。半白半黑並心虛者,不入葯用。
3.陶弘景:檳榔有三、四種:出交州,形小而味甘;廣州以南者,形大而味澀;核亦有大者名豬檳榔;作葯皆用之。又小者,俗人呼為檳榔孫,亦可食。
4.《綱目》:大腹子出嶺表、滇南,即檳榔中一種腹大形扁而味澀者,不似檳榔尖長味良耳,所謂豬檳榔者是矣。蓋亦土產之異,今人不甚分別。按劉恂《嶺表錄》雲,交、廣生者,非舶上檳榔,皆大腹子也、彼中悉呼為檳榔,白嫩及老,采實啖之,以扶留藤、瓦屋子灰同食之,以祛瘴癘,收其皮入葯,皮外黑色,皮內皆筋絲如椰子皮。又《雲南記》雲,大腹檳榔每枝有三、二百顆,青時剖之,以一片蔞葉及蛤粉卷和食之,即減澀味。觀此一說,則大腹子與檳榔可通用,但力比檳榔稍劣耳。
5.《本草新編》:檳榔,味辛、苦,氣溫,降,陰中陽也,無毒。入脾、胃、大腸、肺四經。消水谷,除痰癖,止心痛,殺三蟲,治後重如神,墜諸氣極下,專破滯氣下行。若服之過多,反瀉胸中至高之氣。善消瘴氣,兩粵人至今噬之如始。古人疑其耗損真氣,勸人調胃,而戒食檳榔。此亦有見之言,然而非通論也。嶺南煙瘴之地,其蛇蟲毒瓦斯,借炎蒸勢氛,吞吐於山巔水溪,而山嵐水瘴之氣,合而侵人,有立時而飽悶暈眩者。非檳榔口噬,又何以迅解乎。天地之道,有一毒,必生一物以相救。檳榔感天地至正之氣,即生於兩粵之間,原所以救兩粵之人也。
⑤ 《Leon》(這個殺手不太冷)
是一種萬年青。
《這個殺手不太冷》第一次出現蘭花盆景是在殺手的房間,蘭花盆景是怪怪的姿態。這個蘭花盆景,是在中年男主人公萊昂與少年女主人公瑪蒂爾達首次正式遭遇的時候,出現的。也就是在這一個時候,影片相當洗練精緻地表現到了萊昂更為細微的人物個態:燙衣服,喝牛奶,洗拭花葉,摟著武器,坐著睡覺,等等,等等,一系列純粹視覺化的電影語言,讓東方的觀眾深入感到了西方的殺手不同於我們銀幕上的《英雄》那種千百年束習慣式的凜然之流。顯眼得很,這一盆花草在影片《這個殺手不太冷》當中,表白得總是那麼的人情濟濟。真的有一點是這個殺手不太冷了。
電影當中萊昂的蘭花盆景,顯然是作為這個殺手不太冷的一處置關重要的陪襯物而存在的。確實也是,人家萊昂的那一蘭花盆景,並不同於我們某些國產電影當中的花魚蟲鳥隨心所欲。
電影最終,殺手萊昂成為了少女瑪蒂爾達的忠實的佑護者。僅僅從這一個視點看出去,萊昂無疑屬於真正的英雄一派。足夠好漢。反過來,電影當中的那一幫法式的街頭警察,就顯得過份胡做非為了。在直接觀感萊昂與警察的自身爭斗的行為中,如果拿好人和壞人加以簡單度衡的話,那麼誰好誰壞,我們的觀眾心間,自然會有屬於自己的價值與道德判斷。在那一個變態警長的屠手之中,究竟死得屬於什麼人?而且那些人該不該死?都成為了這一部電影的一出問題症結。萊昂在整個後半部電影的場面中,彷彿統統都在舍己為人?相形之下,那盆蘭花的映襯作用就顯得更為有用。由此一來,就不能不欽佩導演呂克 貝松給於這盆蘭花的按插。舊照從前對電影的習慣欣賞,萊昂為了搭救別人,死了之後,銀幕上頭,是不是好象應該亮出一些翠蒼青松呢?抑或還有激昂的進行曲?伴曲節奏起碼應當類同《十面埋伏》什麼的吧?對呀,一定要庄嚴。假裝也成。
不料,在這么一部《這個殺手不太冷》裡面,藝術氣息尤重的法國人等,居然沒有搞什麼青松或者大山什麼的,卻弄出了一盆兒比較陰柔的蘭花花兒草。真的不知道青松翠柏跟嫵媚蘭花的催情效果是否能夠類同,或是異曲同工?影片《這個殺手不太冷》收尾時份,少女主人公瑪蒂爾達把萊昂的那一盆蘭花花取出了盆景,種植到了一處看上去很是陽光暖照,人際和睦的地方。瑪蒂爾達栽花的時候,沒記得瑪蒂爾達流了悲壯的眼流。也沒哭爹喊娘什麼的。只是自言自語朝著萊昂的盆景講了一句:我們現在安全了,萊昂…… 這一個時候,瑪蒂爾達的表白顯得,那麼干凈可人,叫人難忘。電影人物那麼那麼簡單而又明鮮的表白,反叫視聽者覺到了越加多重的東西?起碼,我們現在安全了,萊昂。這一句只是少女式的純潔話語,讓我們聽上去,更加象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在說話。少女在言。而且說得正好是這一個時刻應該說的話。如果振臂高呼萬歲或者萊皍我愛你,那就是我們的國產片方法了。
也許,法國導演呂克 貝松覺得電影里的話語還是不夠說得釋懷吧?所以他在影片當中特別加入了一曲音樂。一曲比較「另類」一些的主題歌《心的形狀》(Shapeof My Heart)。本首電影曲,據說好象是英國大名鼎鼎的歌星斯汀為《這個殺手不太冷》量身定做的。其中的歌辭寫得微妙出彩,詠嘆了殺手萊昂將殺人比成了一出紙牌游戲,黑桃,梅花,方抉什麼都在手心握著,唯獨只差那一張紅心。其實影片深處的潛在用意,恐怕也是把殺手萊昂的心間自我比成游戲?比成一張紅心來的?於是在殺手的清道夫游戲中不斷尋找,不斷游移,不斷測試自己的心?影片以悲劇終結,那個黑須,黑鏡,寡語的殺手萊昂,也許永遠不能找到那一張游戲中的紅心了。但是殺手萊昂終於尋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一顆愛心。這一顆心,好像是用那一盆的蘭花草充當他流離失所生命中疵護傘的。真是將心換心,少女瑪蒂爾達在影片最尾,一邊種栽蘭花,一邊自言自語著。話說得那麼的殷切與朦朧。席草依跪,動容撫靈:這里安全了,萊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