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尋烏調查紀念館的開館信息
2003年11月25日下午,馬蹄崗上花團錦簇、鼓樂喧天,我縣毛澤東尋烏調查紀念館舉行了開館儀式。
省委常委,宣傳部長之上洋、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作兼秘書長楊勝群、中共黨史研究學會副會長、原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作石仲泉、原全國政協常委、省政協副主席劉建華,中央文獻研究室原室務委員、毛澤東研究組組長汪裕堯、中央文獻研究室原室務委員、毛澤東研究組副組長馮蕙、古柏同志的親屬古益民、市委副書記羅春濤、市人大副主作楊金雲、市政協副主席潘其樂等出席開館儀式。縣四套班子在家領導,各鄉鎮負責人,縣直各單位,省市駐尋單位負責人參加開館儀式,劉上洋、楊勝群、石仲泉、劉建華、羅春濤、楊金雲、潘其樂、魏運亭、馬玉福為毛澤東尋烏調查紀念館開館剪綵,縣委副書記李偉平主持開館儀式,縣委副書記張克喜在開館儀式上作了講話,他首先代表縣委、縣政府向前來參加開館儀式的中央有關部門和省市領導、各位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張克喜說:1930年5月,毛澤東同志在這里開展了為期近一個月的調查,此後,寫成了《尋烏調查》、《反對本本主義》這兩篇光輝著作,在《反對本本主義》一文中提出了「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中國革命斗爭的勝利,要靠中國同志了解中國的情況」的著名論斷,這對當時黨內盛行的照抄照搬共產國際和蘇聯經驗的錯誤傾向是一種有力的回擊,毛澤東同志在尋烏進行的偉大實踐,不僅體現了黨的思想路線,群眾路線以及獨立自主的根本觀點,標志著毛澤東思想的初步形式,在尋烏這一塊土地上孕育毛澤東思想的萌芽,是歷史賦予尋烏人民的光榮,尋烏決定對毛澤東《尋烏調查》舊址進行重修,對原紅軍醫院舊址進行重修目的就是要充把這種寶貴的政治歷史資源,並在馬蹄崗建立一個全縣乃至全市、全省黨員幹部的教育基地,紀念館的開館是尋烏黨的思想政治建改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得有力地推進尋烏黨的建設,並為實現尋烏經濟的新跨越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和作風保障。
毛澤東尋烏調查紀念館前身為尋烏革命歷史館,為有效地保護國家重點文物,充分發揮其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社會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今年上半年我縣投資300萬元對紀念館進行整體改進維修,包括重建原《紅軍醫院》改建《尋烏調查陳列館》,維修《尋烏調查舊址》和充實革命歷史資料,重建後的紀念館基本恢復了原貌,革命歷史資料也比以前更豐富,充實。
開館儀式上,中央文獻研究室主任兼秘書長楊勝群還代表中央文獻研究室向毛澤東尋烏調查紀念館捐贈圖書,副縣長何世林代表紀念館接受捐贈。
Ⅱ 尋烏縣景點
石崆寨風景區、尋烏調查舊址、尋烏青龍岩風景區、項山甑、馬蹄崗紅軍醫院舊址等。
1、石崆寨風景區:北到雁洋村通信塔,西臨留龍公路,東至伯公坳,南臨果園運輸便道,是以休閑、健康、生態為基調,將山水風光、漂流探險,古山寨文化與歷史遺跡資源相結合,打造的特色文化景區。
2、尋烏調查舊址:是毛澤東尋烏調查紀念館的簡稱,位於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馬蹄崗上,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
3、尋烏青龍岩風景區:青龍岩風景區洞室中以大型鍾乳石集合及壁流石為主,形態各異。上洞發育於山腰,為青龍岩主體。有南、東、北三個進出口,均為狹窄洞口,外觀隱蔽,入內洞室始變高、寬,豁然開朗。
4、項山甑:自然景觀分大甑和小甑兩部分,其特點為高、奇、險。海拔1529.8米,高聳入雲,位於粵、閩、贛三省交界處是贛南第二高峰。地形地貌上看,它不是丹霞地貌,全是花崗岩石,這是閩、粵、贛獨一無二的。
5、馬蹄崗紅軍醫院舊址:始建於1917年,原為耶穌教教會醫院。1930年5月,紅四軍來到尋烏,接管了該醫院,改組為紅四軍醫院,成為安遠、平遠、尋烏的中心醫院。同年6月,紅四軍離開尋烏時,移交給尋烏地方政府管理,成為地方紅軍醫院。
Ⅲ 哪位學霸可以以觀建軍大業有感寫一遍觀後感,不少於800字
中國共產黨在陳獨秀的帶領下決定實施不抵抗政策,會議上毛澤東因為不贊成這個政策而被驅趕出會議大廳,以此引出了後面周恩來和毛澤東的會面,爭取外援,爾後再攻取廣州,留下朱德帶領三千部隊斷後,錢大鈞部隊發動最後的總攻的時候,在最後一天,高度還原了當初中國共產黨建立軍隊的困難,其顏色,有種熱血沸騰的感覺,葉挺等人的部隊與朱德會面,一起商討如何拿下南昌城。而此時的毛澤東則回長沙看望自己的妻兒,為後續劇情的發展做了鋪墊。
劇情根據時間的推移,周恩來率賀龍。8月1日這天,周恩來率領的共產黨部隊正式攻克南昌城,汪精衛在此之後急令發張發奎,很燃。其二就是朱德率3000人死守三河壩,以3000人抵抗錢大鈞部隊1萬人,中國國民黨內的蔣介石集團和汪精衛集團,勾結帝國主義和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在上海和武漢等多地在全國范圍內發動反革命政變,指揮起義軍分批撤出南昌,體現了老一輩革命者開創新中國的決心,計劃經瑞金《建軍大業》是一部描寫中國軍隊建軍的影片。
本片因劇情內容的原因,所以整部影片都很熱血,背景音樂的搭配讓整部劇的情緒達到最高點,為先行軍爭取寶貴的時間,是他們的犧牲才換來我們的今天。
整部片子。劇情抓住兩個點去描寫,很有空間感,不會跳出去,能緊緊的抓住影片的中心。
本片有兩處高潮片段。其一是周恩來等人率軍進攻南昌城,久攻不下南昌城的制高點,此時葉挺挺身而出,讓人看了很激動。最後朱德率領殘余部隊追上先行軍,發現先行軍南下失敗,細細品味又不會過於冗長,最後整合部隊前往井岡山與毛澤東會和。而且裡面的場景很貼合實際,不浮誇,很精緻,不失大體又面面俱到。影片的節奏不快不慢,恰到好處,秋收起義為輔線的形式呈現出來的,朱德部隊留下的部隊嚴防死守,沿撫河南下,全片以1927年南昌起義這一事件為主線。
本片開頭從「四一二政變」開始,1927年4月和7月、尋鄔(今尋烏)進入廣東省,先攻佔東江地區,發展革命力量,准備發動農民起義,發起秋收起義,最終與錢大鈞部隊同歸於盡。最後的悲壯讓人唏噓,讓我們對革命先烈肅然起敬,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朱培德等部向南昌進攻。8月3日起,中國共產黨前委按照中國共產黨中央原定計劃,主動請戰,率炮兵部隊轟炸制高點
Ⅳ 建軍大業的觀後感怎麼寫五百字左右
其實我也不會寫。1921中國共產黨成立。
Ⅳ 尋烏有什麼好玩的
尋烏目前最好玩的是石崆寨旅遊景區。
石崆寨旅遊景區位於素有「世界臍橙、蜜桔之鄉」,「稀土王國」「小水電之鄉」等美譽的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景區距濟廣高速尋烏南出口15公里。
景區擁有驚險刺激的夏季漂流;紅色丹霞地貌特色的冬季漂流;客家特色的餐飲休閑農庄;向日葵花海;自由採摘葡萄園、百果園;紅色丹霞地貌景區;紅色古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天然游泳池;野外影劇院;真人CS;商務會議;露營;水上樂園;攀岩等項目。
景區目前已全面營業的有冬夏漂流、農庄、觀光採摘項目。
石崆寨漂流是「東江源頭第一漂」,國內最原生態的峽谷漂流之一。位於鄺任農將軍故里——江西省尋烏縣留車鎮雁洋村的石崆寨旅遊景區。
石崆寨漂流驚險、刺激、安全,野趣橫生。景區負氧離子含量達每立方厘米15萬個單位,是全國罕見的天然氧吧。漂流兩岸綠影婆娑、層巒疊嶂、怪石嶙峋、飛瀑流泉;河灘水流湍急,浪花飛濺;深潭水色清碧,波光悠悠,倒影如畫。這里層巒疊嶂、林莽蒼郁、風光旖旎,您既可領略到鬼斧神工的大自然風光,讓您有返璞歸真之感;又可體驗到原始漂流的狂野與激情。與浪共舞,盡顯漂流本色!在這里我們遠離了都市的喧囂與紛繁,尋找到了一份心靈的自由與狂野,在這里您將盡情體驗石崆寨漂流的刺激與快感!
石崆寨漂流全長十里,落差190餘米,共有急灣80餘處,險灘50餘個,水潭20餘個。途經「愛情谷」、「大象戲水」、「石崆寨戰爭歷史遺址」、「神龜下水」、「神仙島」等50多個天然景點,令您嘆為觀止、流連忘返。
·更高:單個最高落差三米90度,順水狂漂直下,一路心跳!
·更險:險灘達50餘個,水流湍急,驚險刺激,一路尖叫!
·更長:2000餘米超長丹霞地貌大峽谷,體驗曲徑通幽處的快感與刺激!
·更原生態:上游為原始森林,漂流水源為常流水、山泉水,達到國家一級飲用水的標准,是附近多個鄉鎮的飲用水源。漂流兩岸,綠蔭掩映、鳥鳴猿啼,動植物資源保存完好,是國內漂流人工元素最少的漂流之一。
·更具觀賞性:石崆寨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丹霞地貌、石群連連、奇山怪石、生態果蔬藤棚、時光隧道等,在漂流觀光區域,享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更具樂趣:石崆寨漂流不但可以體驗具有刺激的有氧運動,又能觀賞最原生態的紅色丹霞地貌景觀,觀光、採摘奇花異果等,極具樂趣。
Ⅵ 尋烏電影城以前播放的速度與激情7多少錢票
您好, 速度與激情在下方,提取時輸入正確密碼即可。
這是樓主要的資源(請及時下載,以防止失效哦)
鏈接: http://pan..com/s/1eQYNwTc 密碼: ujqx
下載後,按照提示操作,即可觀看!
還望及時採納,謝謝!
PS: 您想知道的看完就能找到答案!
Ⅶ 江西贛州尋烏縣晨光鎮結婚風俗有哪些具體一些
江西贛州尋烏縣晨光鎮結婚風俗有
一、採茶戲
採茶戲是江西地方小戲的總稱,主要發源於贛南信豐、安遠一帶,由民間採茶歌和採茶燈演唱發展而來,繼而成為一種有人物和故事情節的民間小戲,由於它一般只有二旦一丑,或生、旦、丑三人的表演,故又名「三角班」。
贛南採茶戲形成後,即分幾路向外發展,與當地方言和曲調融合,形成贛東、西、南、北、中五大流派,每個流派中又有不同的本地腔。江西採茶戲總的特點是:表演歡快,恢諧風趣,載歌載舞,喜劇性強,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頗受群眾喜愛。
解放以後,江西各路採茶戲經挖掘整理,推陳出新,有了較大的發展,其中贛南採茶戲《怎麼談不攏》、《茶童戲主》,高安採茶戲《小保管上任》、《孫成打酒》,撫州採茶戲《秧》等,曾在全國性地方戲匯演中獲獎並拍成電影上映。
二、江西方言
漢語目前可分為七大方言,即北方方言、吳、湘、贛、閩、粵方言和客家方言。江西大部分地區通行贛方言,最有代表性的是南昌話和撫州話。贛方言的語音特點是一般沒有濁音,因而贛方言許多詞語的讀音與普通話有很大差異,甚至會發生歧義。贛方言的詞彙特點是保留了許多古代詞彙,被漢語史專家稱為古代漢語詞彙的「活化石」。如南昌、撫州話稱「白天」為「日上」,稱「談話」為「話事」,稱「多少」為「幾多」,稱「臟」為「腌臢」等等。
三、贛劇
贛劇是江西傳統的地方代表性劇種,源於元末明初我國南戲四大聲腔之一的弋陽腔,迄今已有五百餘年的歷史.弋陽腔發源於江西弋陽縣,亦稱「高腔」,曲調高亢激越,粗獷奔放,所演劇目以群眾喜聞樂見的連台戲為主,加之它善於「錯用鄉語」,即能入鄉隨俗,故在明代便風行全國,並由此產生出很多不同的流派如青陽腔、義烏腔、徽州腔、京腔等。清代以來,贛劇在弋陽腔的基礎上,吸取了崑腔等諸腔,在藝術表演方面,注重程式化的同時,仍保持了接近生活、細膩逼真的特點,傳統劇目,包括聯本戲和摺子戲,共有三百多種。新中國成立以後,贛劇得到了恢復和發展,除贛東北各縣專業劇團外,南昌還成立了由周恩來總理題名的「江西贛劇團」,該團的傳統劇目《珍珠衫》、《還魂記》曾被拍成舞台藝術影片在全國上映。
四、波陽節節高
節節高」由學齡前兒童扮演群眾喜愛的歷史或小說人物,每8人為一節,組成三百多節,稱「節節高」。表演時,龐大的隊伍或川流不息,或排列陣式,或組成造型,令人目不暇接,贊嘆不已。
五、金閣老龍燈
進賢李家渡一帶百姓為紀念神話傳說造福於此地的金閣老龍而扎制的巨形彩燈,用木、竹、藤、稻草、絲綢、金屬等為原料。龍身長百餘米,上置數百個花盆、花籃及農產品模型,龍頭高數米,長數米、上掛宮燈、花籃燈、八寶燈、鯉魚燈及包公、孔明、穆桂英等人物造型。須幾十上百人扛在肩上游動,使整條「金閣老龍」上下起伏,左右蜿蜒,周身熠熠閃光,大有倒海翻江之勢。
五、江西老表
「江西老表」的稱謂源於朱元璋在贛遇難獲救,報答恩情之說。元末農民起義領袖朱元璋在平定江西時曾在康山負傷後被百姓救護,為感激江西百姓的搭救之恩,朱元璋許諾若得天下,江西人遇事可以「老表」名義直接找他。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有一年,江西大旱,便選出代表去南京以「老表」名義進見皇帝,要求減免賦稅,朱元璋為籠絡天下,果然下令減免了稅收。從此,江西人樂於自稱、亦被別人稱作「江西老表」。
六、江西山歌
江西山歌以贛南客家歌為代表,尤以興國山歌著名。據《贛州府志》記載:贛南客家山歌起源於伐木客,伐木工人邊伐木邊唱歌,山鳴谷應,引起樵夫、農民的唱和。
客家山歌的特點是,運用比興、誇張、擬人、反襯、諧音、重疊等多種手法,觸景生情,因事起興、即興而歌。內容根據需要,可長可短;音調因情而異,或慷慨激昂、或委婉低回;表現形式有對花、猜花、鎖歌、盤歌、撿腳跟、丟觀音、綉褡褳等。唱腔開頭是一聲獨具韻味的「吱呀嘞「,接著是一句或兩句歌頭,定下一首山歌的內容和韻腳,結束句前有句呼應聲「心肝哥」或「心肝妹」等襯詞,它使山歌有親切感,同時也預示了結束句的到來,形成贛南客家山歌獨一無二的風格。 客家姑娘小夥子常常以歌代話,相互敘說衷腸,結交知己。每逢節日、山歌會、婚嫁等喜慶場合,客家男女老少用山歌來表達自己的智慧和祝願,直唱得山舞水笑如痴如醉,客家山歌無歌不傳情,無情不成歌。
七、鄱陽魚燈
鄱陽湖的漁民們將各種魚類彩燈順序排列,頭燈為鰲魚。其次為春鰱、夏鯉、秋鮭、冬鯿,象徵四季太平,接著還有其他魚類燈,最後是風稍尾魚燈。各種魚燈色彩繽紛,相互輝映,使水鄉澤國充滿了豐收的喜悅。
八、節日食品
節日食品是豐富多彩的。它常常將豐富的營養成分,賞心悅目的藝術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巧妙地結合起來,成為比較典型的節日飲食文化。大致可分為三類:
(一)是用作祭祀的供品。在舊時代的宮廷、官府、宗族、家庭的特殊祭祀、慶典等儀式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在當代漢族的多數地區,這種現象早已結束,只在少數偏遠地區或某些特定場合,還殘存著一些象徵性的活動。
(二)是供人們在節日食用的特定的食物製品。這是節日食品和食俗的主流。例如春節除夕,北方家家戶戶都有包餃子的習慣,而江南各地則盛行打年糕、吃年糕的習俗,另外,漢族許多地區過年的家宴中往往少不了魚,象徵「年年有餘」。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千百年來傳承不衰。中秋節的月餅,寓含了對人間親族團圓和人事和諧的祝福。其他諸如開春時食用的春餅、春卷,正月十五的元宵,農歷十二月初八吃臘八粥、寒食節的冷食,農歷二月二日吃豬頭、咬蠶豆、嘗新節吃新谷,結婚喜慶中喝交杯酒,祝壽宴的壽桃、壽桃、壽糕等,都是節日習俗中的特殊的食品和具有特殊內涵的食俗。
飲食中的信仰、禁忌
漢族多在正月初一、二、三日忌生,即年節食物多於舊歷年前煮熟,過節三天只需回鍋。以為熟則順,生則逆,因而有的地方在年前將一切准備齊備,過節三天間有不動刀剪之說。再如,河南某些地區以正月初三為穀子生日,這天忌食米飯,否則會導致穀子減產;過去在婦女生育期間的各種飲食禁忌較多。如漢族不少地區婦女懷孕期間忌食兔肉,認為吃了兔肉生的孩子會生兔唇;還有的地方禁食鮮姜,因為鮮姜外形多指,唯恐孩子手腳長出六指。過去漢族未生育的婦女,多忌食狗肉,認為狗肉不潔,而且食後容易招致難產等。
Ⅷ 尋烏澄江祖墳事件
關於澄江「4.5」聚眾擾亂社會秩序情況的通報
一、事情的主要經過
3月26日,羅珊鄉華齊村邱氏村民在澄江鎮黃崗村掃墓時,發現其祖墳右下角建有一座新墳,系黃崗村王冬聖、王冬明兄弟父親墳墓。邱氏村民認為:王冬聖兄弟在此建其父親墳墓妨礙他們邱氏的風水,26日晚華齊邱氏村民商議,明天每家每戶去一個人,要求王冬聖27日將其父親地墳搬走,如果不搬走,就將其挖掉。3月27日,邱氏聚集60多人,手持鐮刀、鋤頭來到黃崗村,要求王冬聖馬上將其父親墳墓搬走,王冬聖沒有答應。邱氏村民便不顧在場的縣鄉兩級幹部和政法幹警的勸阻,強行將王冬聖兄弟父親墳墓的碑石、墳頭、墳堂等挖掉,並揚言如果其不在4月5日前將骨灰移走,將再次組織人員挖掉其骨灰。當時,王冬聖兄弟情緒激動,手持鋤頭要去挖邱氏祖墳,被在場的澄江鎮幹部勸阻,後經縣有關部門和鎮村幹部做工作,王冬聖口頭答應不去動邱氏祖墳,並在清明節前將其父親的地墳搬走。
但隨後事情發生變化,在少數村民的煽動下,黃崗村王氏村民認為華齊村邱氏是在欺負他們整個黃崗村王氏,紛紛表示同情、支持王冬聖兄弟,在這種情況下,王冬聖兄弟及王氏村民態度變得強硬,明確表示:一是王冬聖父親地墳不在清明節前搬遷;二是要求依法處理邱氏家族為首人員並賠償損失;三是恢復被損壞地墳原貌。如果不在4月5日前恢復被損壞地墳原貌,將挖掉邱氏祖墳。至此,該起地墳糾紛升級為黃崗村王氏和華齊村邱氏的宗族糾紛。
接到信息報告後,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在第一時間召集澄江、羅珊兩個鄉鎮以及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進行了專題研究部署,並明確了「依法處理、尊重歷史、尊重風俗、長期化解矛盾」的處置原則。3月31日上午,縣委馬玉福***、縣政府譚學忠縣長又指示縣委政法委郭賢富***召開處置工作會,抽調政法幹警、鄉鎮幹部和原籍幹部組成黃崗村工作組、華齊村工作組、調查取證組,進村入戶,全力做好兩個村村民的教育疏導、法律政策宣傳和調查取證處理工作,緩解群眾情緒,引導村民通過調解和司法程序解決問題。
4月1日晚,根據事態發展形勢,縣委馬玉福***、縣政府譚學忠縣長又親自召開緊急處置工作會議,研究了對策,強化了工作組力量,繼續深入到每家每戶宣傳法律、政策和政府的處理意見,做好村民穩控工作,明確告誡雙方,政府已經介入調處,任何人再企圖使用暴力行為解決問題,政府將堅決依法打擊。同時,成立了調查取證工作組收集固定證據。
華齊村邱氏村民通過工作組座談走訪,召開村民會等多種形式,態度明顯緩和,表示清明節不再聚集毀墳,願意賠償王冬聖損失,並答應工作組在4月4日上午派出代表到縣城協商調處事宜。
但黃崗村王氏少數村民不聽勸阻,不顧政府已經介入,正在調查處理的事實,暗中慫恿、唆使王冬聖兄弟,多次組織策劃鬧事,不但在4月4日上午不派出代表與邱氏進行協商,反而於當日晚上聚集部分村民在王冬聖家中進行密謀策劃,並商議決定:如在4月5日上午12時之前邱氏未恢復王冬聖兄弟父親地墳原貌,則先堵塞國道,向政府施壓,然後挖掉邱氏祖墳。同時,為防邱氏報復,以敲鑼為號,並要求4月5日王姓每戶出1人,每人自帶棍棒,手臂上系一條紅色包裝帶,於4月5日早上7時在祠堂集中。
針對初步掌握的黃崗村王氏村民的思想動態後,4月4日晚,縣委、縣政府又召開了專題會議進行布置,成立了應急處置指揮部及現場處置組、政策法規宣傳組和民兵應急分隊、土地規劃執法大隊、森林消防、公安消防、婦女維穩隊伍、青少年維穩隊伍等13個機動應急小組,共計548人集結待命,做好了各項應急准備工作。
4月5日上午8:00許,黃崗村王氏100多名村民在少數人的組織煽動下,聚集在206國道黃崗路段,不顧縣鄉幹部的勸阻疏導,於10時、11時左右先後兩次堵塞國道,12時左右,又乘縣領導正與王氏代表協商調處之機,聚集人員上山損毀邱氏祖墳。13:10分左右,華齊村邱氏獲知祖墳被損毀消息後,情緒非常激動,迅速在村委會集聚,執意要赴邱氏祖墳現場,現場的縣、鄉、村幹部和法院、檢察院幹警極力勸阻,但仍有部分邱氏村民從小路繞道趕赴現場,縣委、縣政府及時增派警力將其在中途攔截。隨後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與其進行了對話,對話後,邱氏村民情緒趨緩,並陸陸續續返回華齊村。
二、採取的主要措施
澄江「4.5」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的情況發生後,縣委、縣政府採取了以下果斷措施:
1、第一時間向市委、市政府進行了報告。「4.5」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的情況發生後,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進行指揮調度,並在第一時間向市委、市政府進行了報告,市委、市政府接到報告後,給予高度重視,第一時間派出市公安局有關領導和專案組趕赴我縣,並迅速調集瑞金、定南、安遠、會昌的警力趕赴我縣應急待命(其中會昌縣的警力在筠門嶺待命)。同時,市委常委、市政法委***、市公安局長殷金水同志於4月5日下午親率660名贛州市武警和特警趕赴現場進行指揮調度和應急處置。
2、迅速啟動了應急預案。一是在206國道各個主要路口實行了交通管制,確保無車輛在現場堵塞。二是為了避免雙方發生正面沖突,迅速派出警力,全力加強華齊邱氏村民的勸阻攔截工作,在華齊村攔截了部分村民後,又迅速在去黃崗的小道上設置了第二道警戒線,成功攔下了抄小道趕往黃崗的邱氏村民,有效制止了群體性械鬥情況的發生。三是迅速調集法院、檢察院幹警、民兵應急分隊、土地規劃執法大隊、森林公安機動組、森林消防機動組、應急消防機動組、醫療救護組、婦女維穩和青少年維穩隊伍等13個應急機動組,按照責任分工,原地待命。
3、迅速成立了專案調查組。縣委、縣政府專門從縣公安、法院、檢察院、紀委等單位抽調精幹力量,成立專案組,負責對事件發生過程進行了詳細地調查和取證。
4、成立了專門維穩工作組。迅速調集在家縣領導、全縣縣直各單位副科級以上幹部以及澄江鎮、羅珊鄉兩個鄉鎮的原籍幹部赴兩個村做好群眾的思想穩定工作。
5、全力解決好訴求。按照「依法處理、尊重歷史、尊重風俗、長期化解矛盾」的處置原則,縣委、縣政府召集兩姓代表進行糾紛調解,通過工作組耐心細致地做思想工作,4月6日下午13時10分許,王冬聖父親墳墓已搬遷,並於6日下午16時許雙方派代表在縣城進行協商調處,至7日凌晨5時左右雙方達成調處協議並簽字。
6、依法嚴厲打擊組織者和肇事者。公安機關依法對13名肇事者、組織者和策劃者進行了刑事拘留。同時,縣委、縣政府按照「教育為主、投案從寬、區別對待」的原則,對其餘參與村民進行法律宣傳教育和治安警告。
三、事情處置的結果
由於處置及時、措施得力,沒有發生群體性械鬥,有效化解了黃崗村王氏和華齊村邱氏存在的長期矛盾隱患,依法打擊和震懾了一批違法犯罪分子,教育了廣大人民群眾。
四、縣委、縣政府的態度
澄江「4.5」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是有組織、有預謀、有策劃的,是黃崗、華齊兩村少數不法分子為謀取個人、宗族的一已私利,蓄意挑起事端、要挾對抗政府、挑戰法律的一起極端行為。造成了國道交通堵塞、墳墓破壞,構成了犯罪,危及社會穩定,影響極壞。對這種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縣委、縣政府的態度是鮮明的、堅決的,對組織、策劃、煽動、參與擾亂社會秩序的為首分子,將鐵心硬手依法查處、依法打擊,決不手軟。縣委、縣政府對這起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的情況及時進行通報,主要目的就是要讓各鄉鎮、各部門以及廣大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了解事實真相,統一思想認識,全力維護社會穩定。同時,也希望各鄉鎮、各部門要認真吸取經驗教訓,積極化解各類矛盾,及時把矛盾和不穩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狀態,並教育和引導廣大人民群眾要依法依規表達合理訴求,通過合法、正當渠道來維護合法權益,凝心聚力創建和諧平安社會。
Ⅸ 求建軍大業觀後感800字
《建軍大業》是一部描寫中國軍隊建軍的影片,全片以1927年南昌起義這一事件為主線,秋收起義為輔線的形式呈現出來的,高度還原了當初中國共產黨建立軍隊的困難,體現了老一輩革命者開創新中國的決心。
本片開頭從「四一二政變」開始,1927年4月和7月,中國國民黨內的蔣介石集團和汪精衛集團,勾結帝國主義和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在上海和武漢等多地在全國范圍內發動反革命政變,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中國共產黨在陳獨秀的帶領下決定實施不抵抗政策,會議上毛澤東因為不贊成這個政策而被驅趕出會議大廳,以此引出了後面周恩來和毛澤東的會面,為後續劇情的發展做了鋪墊。
劇情根據時間的推移,周恩來率賀龍,葉挺等人的部隊與朱德會面,一起商討如何拿下南昌城。而此時的毛澤東則回長沙看望自己的妻兒,准備發動農民起義,發起秋收起義。8月1日這天,周恩來率領的共產黨部隊正式攻克南昌城,汪精衛在此之後急令發張發奎、朱培德等部向南昌進攻。8月3日起,中國共產黨前委按照中國共產黨中央原定計劃,指揮起義軍分批撤出南昌,沿撫河南下,計劃經瑞金、尋鄔(今尋烏)進入廣東省,先攻佔東江地區,發展革命力量,爭取外援,爾後再攻取廣州,留下朱德帶領三千部隊斷後,為先行軍爭取寶貴的時間。最後朱德率領殘余部隊追上先行軍,發現先行軍南下失敗,最後整合部隊前往井岡山與毛澤東會和。
本片因劇情內容的原因,所以整部影片都很熱血,讓人看了很激動,有種熱血沸騰的感覺。而且裡面的場景很貼合實際,不浮誇,很精緻,不失大體又面面俱到。影片的節奏不快不慢,恰到好處,細細品味又不會過於冗長。劇情抓住兩個點去描寫,很有空間感,不會跳出去,能緊緊的抓住影片的中心。
本片有兩處高潮片段。其一是周恩來等人率軍進攻南昌城,久攻不下南昌城的制高點,此時葉挺挺身而出,主動請戰,率炮兵部隊轟炸制高點,其顏色,背景音樂的搭配讓整部劇的情緒達到最高點,很燃。其二就是朱德率3000人死守三河壩,以3000人抵抗錢大鈞部隊1萬人,在最後一天,錢大鈞部隊發動最後的總攻的時候,朱德部隊留下的部隊嚴防死守,最終與錢大鈞部隊同歸於盡。最後的悲壯讓人唏噓,讓我們對革命先烈肅然起敬,是他們的犧牲才換來我們的今天。
整部片子,大部分劇情還原了歷史事實,是一部老少皆宜的歷史劇,值得大家前往電影院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