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動畫電影賞析角度
2002年,第5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第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獎這兩個耀眼的獎項全部頒給了一部動畫長片,出自日本動畫導演宮崎駿之手的《千與千尋》,2005年,宮崎駿本人也被授予了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獎。動畫片作為一種特殊的電影類型,伴隨著其低齡定位的固定印象常常被置於電影學術視角之外。10年前,宮崎駿以其作品動畫長片《幽靈公主》打破動畫界為兒童觀眾製作電視動畫短片的時代,紅遍亞洲電影院線;10年後,《千與千尋》以動畫這一類型片形式史無前例地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最高獎項;這足以留給我們許多思考:顯然動畫片作為電影的特殊類型之一,看似單薄的畫面、出自畫筆或電腦軟體的人物也能超出我們想像地成功承載導演試圖傳達的思想、成功傳遞人類特有的感情,動畫電影在票房與藝術上都取得了一定成就,並逐漸走出淺薄單純的刻板印象,在審美與藝術價值上得到了承認。
一、具有分析意義的動畫電影及其美日兩大風格
根據動畫電影的表現風格與文化影響,人們普遍認為全球動畫電影中執牛耳的美國與日本動畫電影是兩種具有明顯不同風格的流派。動畫電影的生成機制依賴於人在腦海中的想像與筆在白紙上的描繪,由於背離了傳統電影的真實本性,歷來以幼稚、簡單等刻板印象在各種電影學術視角的邊緣徘徊,這種印象的形成與沃爾特·迪斯尼及他的迪斯尼王國通過系列改編自世界童話的動畫電影在全球大眾通俗文化中產生的重要影響緊密相關。從1923年迪斯尼的第一部有真人參與的動畫電影《愛麗絲在卡通王國》開始,諸如《美女與野獸》、《獅子王》等經典動畫影片屢屢在全球取得票房成就,在皮克斯、夢工廠等動畫工作室出現之前,奧斯卡最佳卡通片獎項長期為迪斯尼所獨占。以迪斯尼為代表的美國好萊塢動畫生產線歷來以兒童為主要觀眾群,考慮到美國復雜的電影分級制度,動畫影片往往迴避時事主題與性主題等成年人才能理解的內容,以改編、創編經典童話故事為主,並且始終貫穿著好萊塢對電影技術的崇拜。如最新賣座電影《功夫熊貓》中,其導演與敘事力量已經完全為CG動畫造型所帶來的震撼所取代,製作商也坦言其生產路線就是製造「針對兒童的夢幻」,其終極目的是讓家長掏錢購票,領著孩子走入電影院享受一次娛樂。
與美國動畫電影具有的「兒童化」、「超級英雄」、「3D」等風格關鍵詞相比,日本動畫電影就有著更寬泛的路線。從上世紀50年代起就開始在日本社會普及的動畫產業如今擁有非常廣泛的觀眾覆蓋面,如2007年日本本土電影票房排行中動畫電影就占據半壁江山,這些票房冠楚大多是具有各種不同目標觀眾與風格的本土動畫電影,特別是知名連載電視動畫的劇場版:如以兒童為觀看對象的《寵物小精靈》、《哆啦A夢》;還有講述清純戀愛內容的《秒速5厘米》等以少女為觀看對象;以及熱血格鬥主題的《海賊王》、偵探類《名偵探柯南》等以青少年為觀看對象;其次才是《美食總動員》這部皮克斯作品[1]。日本作為全球動漫大國,其總人口中視閱動漫的比率高達87%,居全球之冠,動漫產業成為其第三大產業[1];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日本動畫電影就開始了「輸出」之旅,而日本動畫電影在全球范圍內贏得廣泛關注與贊譽多要歸功於目前日本國內公認的動畫界三大權威:宮崎駿、押井守和大友克洋。這「三大權威」所製作的動畫電影以構思復雜、思想深邃、主題哲意為共同特徵,在世界范圍內擁有大批擁躉,其中大部分是成年人。宮崎駿自《風之谷》後便在亞洲享有盛譽,2002年更是憑借《千與千尋》一舉贏得全世界矚目,其作品就此邁入全球關注的時代。押井守則是以根據日本科幻漫畫教父士郎正宗的漫畫原著改編製作的《攻殼機動隊》電視動畫片與動畫電影成名,在全球范圍尤其是美國產生了強烈反響,2004年製作的《攻殼機動隊》第二部劇場版《Innocent》在戛納電影節上展播,2008年以《空中殺手》與宮崎駿一齊角逐威尼斯電影節。而大友克洋早在1988年就以由自身創作的連載漫畫《阿基拉》改編的同名動畫電影驚艷於西方世界,這部承前啟後的作品甚至深刻影響了整個西方的科幻電影思想[2],2004年他製作的《蒸汽男孩》也在當年威尼斯電影節上展映,並成功在國際市場發行。雖然三人的作品風格各異,但目前從影片國際發行數量、所獲國際獎項這些標准來看公認宮崎駿是最有影響力與代表性的。
從電影分析的角度來說,電影作為一個獨立自主的藝術作品,它可以衍生一個在敘事結構上以及視覺、音響上建立意義,並對觀眾產生特殊效應的文本[3]。雖然傳統電影分析的視角並未將動畫電影置於其中,電影藝術的論述著作中也常常僅將動畫作為一種影片類型寥寥簡介,但是以宮崎駿及其系列作品為代表的日本動畫電影具有顯著的美學特徵與導演風格痕跡,具有與商業電影對應的票房成果;在影片主題構思、創作水準、藝術效果、視聽音像、目標人群上都具有了超越迪斯尼經典改編童話動畫電影的高度;其進入國際市場的高品質作品以深沉的內容哲思與獨特的畫面風格獲得了觀眾與影評人的認可。如此2002年《千與千尋》才獲得了除柏林電影節大獎與香港金像獎以外,當年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長篇動畫電影獎、紐約電影批評家協會最佳動畫片獎、波士頓電影批評家協會特別獎、第30屆Annie Awards長篇動畫片電影獎、導演獎、腳本獎、音樂獎、第9屆好萊塢電影節最佳動畫片獎、紐約電影批評家協會最佳動畫片獎、日本電影大獎導演獎動畫片電影獎等幾乎所有動畫電影評選的獎項[4]。這樣一部動畫電影能超越國界得到藝術與市場同時好評,為動畫電影這一常常被電影學術界忽略的類型具有放入電影思想與文化視域進行解析的價值做出了旁證。
二、日本動漫產業語境下的宮崎駿電影賞析
日本動漫產業市場除了數量繁雜眾多的印刷出版物,還包括動畫電影、動畫電視片和動畫音像(錄像帶、DVD)與周邊產品。在這個巨大的市場內產品內容無所不包,目前全日本有400多家動漫製作公司,科幻、靈異、偵探、戀愛、格鬥、人際關系、倫理批判、個人奮斗等各種題材與內容的動畫產品每天在這些公司中生產出來,其中也不乏暴力、血腥、尚武、頹廢、色情、肉體刺激等充滿負面內容的動畫作品。在這樣一個龐大蕪雜的環境內,靠觀眾以自身脆弱的感知與判斷在消費中來辨別動畫產品的良莠實在過於勉強,但也正是因為這樣,宮崎駿、押井守和大友克洋這「三大權威」所代表的這部分深刻、人性化、富有哲思並激勵感悟的動畫電影作品才得以以標桿的位置豎起日本動畫電影的發展旗幟。「動畫電影作品」與立足於短期收益的「動畫電影商品」是不同的,並不是說提倡只觀看欣賞權威導演的作品,但是對於日本動畫電影的消費與賞析,必須首先選擇在內容與思想上有品質與品位,其次是能傳遞出一定的導演通過世界觀、價值觀設定所欲表達的創作與人生理念的電影。
對於本文欲討論的日本動畫電影主要代表人物宮崎駿,其作品無論是美學視域還是導演的作者角色都具有十分鮮明的特色,尤其是成立個人主創的吉卜力動畫工作室後,其個人風格在所有作品中一貫延續,並且在這背後還能看到日本民族文化性格的輪廓。
1、「吉卜力」的作者印章
「電影作者論」的命名者、倡導者、實踐者是法國電影新浪潮的主將「三劍客」之一的弗朗索瓦·特呂弗;電影作者角色的倡導與實踐意義始終限定在三個層面之上:通過編導合一賦予導演在影片視聽構成與總體風格的掌控權利;將文學研究中的作家作品論研究方式實踐進入電影評價,以導演作品的視角考察其電影;以導演作為劃分並指稱電影作品的方式,取代此前的主演明星或大製片廠的標示來勾勒電影現象與電影作品[5]。「電影作者論」與其說是一種理論,不如說是一種態度,導演在堅持藝術理想與平衡大眾口味之間取捨,持續培育自身的風格。
原作與編劇、編劇與導演在電影作品內容的理解上產生矛盾與沖突是十分常見的,製作人與投資方提出修改意見也常有發生,編導的沖突與磨合在動畫領域中主要表現在原作與腳本間、製片人與導演間。宮崎駿的吉卜力動畫工作室創立之初推出的動畫電影《魔女宅急便》就是根據小說家角野榮子的原作改編,因為影片加入魔女奇奇失去魔力的情節,曾被原作者認為有違展現魔女奇妙生活的作品精神而遭到強烈反對[2],雖然最後雙方做出了改編的妥協,但無疑原作者的意圖是導演意圖的干擾因素之一。或許是出於這一原因,宮崎駿創辦的吉卜力工作室至今只製作了《魔女宅急便》與2004年《哈爾的移動城堡》兩部由原著小說改編的電影,其餘作品的原作、腳本、導演、人物設定、分鏡全由宮崎駿一人完成,配樂設計也是由合作數十年的老搭檔久石讓完成。吉卜力工作室的合作製片人德間康快、高田熏等人則是以有名的從不幹預導演的任何製作工作而與宮崎駿保持了長時間的合作關系。可以說在宮崎駿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中,真正實踐了「導演作者」的自覺意識。宮崎駿作品的主要題材與重復主題也是十分明顯的,以《風之谷》聞名於世的關注自然,批判戰爭與破壞的「環保教父」頭銜在其後的《幽靈公主》、《天空之城》中得到反復印證;每部影片中必然出現的「飛行」場景;每部影片必然出現風格細膩的水彩寫實風格自然景觀;絕大多數影片主角都是特定年齡段的青少年;絕大部分鏡頭由細致的手繪畫面製作…這些主題與表現上的特點已經形成導演本人的獨特烙印,成為宮崎駿的個人風格標志。
可以說,即使沒有任何真人明星演員,宮崎駿及其吉卜力動畫工作室通過系列動畫影片已經建構了一個完整的「宮崎駿世界」,打上了本人鮮明的藝術烙印,在很長的一個時期「吉卜力出品」甚至成為票房的保證,每部影片都是當年日本國內票房冠楚。即便是常被人忽視的動畫形態,只要打破「給兒童看」這個藩籬,導演也能實踐自己的藝術意圖,甚至由於人物、背景、色彩等畫面設定上的自由性還能更方便的以一以貫之的方式實踐導演個人的主題與風格追求。
2、寫意的美學追求
寫意本是與「工筆」相對的中國畫技法,強調以簡練的筆墨寫出物象的形神,從而表達作者的意境。簡言之,寫意是以看似簡單的筆觸體現出描繪對象的精髓。宮崎駿的動畫電影畫面線條都十分簡單,無論是人物還是背景近景等,都是以手繪原圖為基礎製作出來的2D畫面,畫面立體感全部依賴色彩表現,主色調突出,色彩柔和豐富。但所有的宮崎駿電影都以流暢的視覺觀感與明亮的色彩成功傳達出影片的情緒,令觀看者腦海中久久留下那簡單卻純凈的意境。以任何美術研習者都能具備的技巧繪畫製作的電影如何給人們產生觀看的愉悅?這就是寫意的境界。
動畫藝術本身是綜合性的,它包括造型、動作、語言、繪畫和聲音等表現手段。這些手段又以不同的方式在動畫形象上集中表現,構成了獨特的審美價值[6]。宮崎駿的寫意手法就在於動畫形象的整體意境描繪上。蘇珊·朗格在《藝術問題》中提出,一部繪畫作品打動觀眾的方式在於以畫布、色彩等物質事物達到一種平衡的形狀,從而組成一個蘊含著畫面要素的能動關系、充滿著張力與馳力的空間,即所謂的藝術作品的「幻象」[7]。借鑒這種分析畫作的觀點來分析宮崎駿電影中的畫面,即是以色調、角色造型、表情細節、背景設計等合力營造出整體的獨特「畫風」空間。比如《龍貓》中的大龍貓,以簡單的灰色調與毛邊橢圓造型,配上尖耳朵大嘴巴與富有變化的眼睛和鬍子,並添上與巨大身材不相稱的小爪子與尾巴這些細節,寥寥幾筆背後是深厚的畫風積累,成功塑造出具有毛茸茸質感又富有童趣的造型;龍貓出現的場景設計在臨近森林的農田中或者是樹上,以淺綠這種生動活潑的色調為主要背景,既有細膩得連經絡都畫出來的樹葉,又有以簡單化高光與明亮色彩背景化交代的農田,再加入幾束陽光投射的光線細節描繪,便將畫面襯托的生機勃勃。宮崎駿式「幻象」的營造在於對畫面傾注的充沛情感,以寫意的手法描繪角色,但是又利用畫面的每個細節同時向觀眾傳遞關於角色的情緒,因而成功營造出獨特的浪漫主義意境。
宮崎駿本人比較排斥電腦技術,他堅持在其製作的動畫電影中不使用任何電腦技術,看似簡單實則深厚的寫意意蘊才是他真正打動觀眾的美學理念。
3、民族文化的輪廓
同樣是「毛茸茸的巨大生物」,可以將龍貓這一角色與迪斯尼2001年製作的影片《怪獸公司》中的主角毛怪做個對比;皮克斯在設計表現「毛怪」這一主角時所採取的是全球最先進的3D技術,毛怪身上的絨毛多達300萬根以上,為了詳細表現出每根絨毛,並且在動作上同時表現出重力感與靈巧度,皮克斯花了近兩年的時間專門開發了一種用於建模設計的電腦軟體[8]。製作方花了巨大的代價試圖表現一隻「可以亂真」的怪獸,影片中以毛怪的動作為表現重點,解救小女孩阿布的情節安排緊湊令人印象深刻,但其角色性格與心理的刻畫反而略顯牽強。而輪廓化二維化的龍貓雖然沒有一句台詞,卻以鄉間森林中憨胖可愛的精靈形象留在了每個孩子的心中,「龍貓」一詞與「巨大柔軟憨胖精靈」建立起了意指鏈,影片播出後龍貓形象的毛絨玩具在整個亞洲大受歡迎,至今仍在生產。也許這兩位主角甚至這兩部動畫電影的審美差異折射出的也是東西方之間的審美差異,以漢文化圈為代表的東方文化中歷來貫穿「天人合一」的理念,從觀看畫面時的視覺習慣到把握概念時的認知習慣,東方文化都傾向於從「整體」上著手,具有追求整體和諧的習慣;尤其是宮崎駿的美學理念向來在於以柔美舒緩的筆觸營造整體意境,以欲言又止的含蓄與意境美觸摸觀眾的心靈。而發軔自歐洲的西方文化則以「人物對立」的理念來統攝其世界觀,視覺習慣上關注主要部分,概念把握上關心結論,西方觀眾尤其是美國觀眾也更習慣接受主角在畫面中心不斷地行動、打鬥。
藝術無時無處不與主體、社會及其文化等深刻地聯系在一起,它總是某種社會文化類型的模型。文化在賦予一個民族以表達方式時,也賦予了該民族觀察這些藝術的眼光。在宮崎駿的所有作品中都深深浸潤著日本社會文化的審美特性與個性輪廓。
(1)日本社會與平民主角
在《菊與刀—日本文化的諸模式》中,本尼迪克特認為日本是一個強調團體與一致,以「恥感」為道德標準的社會,各自擁有固定的角色與責任、傾向合群低調的人群就像同質的汪洋。低調與寡言的日本人面臨著職業與家庭的角色責任,背負著社會既定的壓力。「中庸」作為儒家思想的核心要素之一被完整移植到了日本社會,並在此之上置入「國家神道」的信仰核心,個人主義在這個社會是不被提倡的。在這種提倡團隊精神與社會規則的社會精神下,我們在以宮崎駿為代表的日本動畫電影中看不到天賦異稟的美國式超級英雄,片中的主角都是凡人,普通的中小學生少女少年,連魔女都是穿著灰袍自食其力(《魔女宅急便》),即便有位見義勇為的飛行員也是一頭豬(《紅豬》);嚴格來說他們根本不算英雄,他們只是通過戰勝生活與心靈的挫折重新找到自信,幫助了身邊的人也幫助了自己。
也正是因為如此導演在每部影片中並不僅是講一個故事,而是將故事中每個角色的性格、心理細細鋪陳開來,讓觀眾目睹著身邊的平凡人與普通孩子如何在成長的荊棘路中發生變化,找到自己的方向。「平民主角」源於社會文化性格對個人英雄的摒棄,給觀眾帶來的是心靈的貼近與更多的自我感觸。毫無疑問在觀感撼動性沖擊與心理撫慰式感觸間,宮崎駿所選擇的是後者。
(2)自然神靈與和而不同
日本社會的主要特點是多種宗教並存[9],與此對應的便是多神的觀念。多神觀念的源頭是日本原始宗教神道教,神道教認為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界諸神,日本各地可見的神道神社就多出於山嶽信仰而修建。敬畏山嶽、河流、森林等自然神靈雖然看起來與現代社會的開發背道而馳,但多神與自然神靈的觀念伴隨著人類學傳承而滲入了日本的民族文化。《龍貓》的創作就直接源於宮崎駿本人幼年聽過的傳說;而《千與千尋》的原片名為《千與千尋的神隱》,「神隱」就是日本文化中用來表示孩子突然不見或失蹤的說法,意為被神靈藏起來了;在宮崎駿的作品中,自然神靈的存在理所當然。
在對自然神靈的崇拜中目睹的是摧殘自然的現狀,被稱為「環保教父」的宮崎駿常常在影片中展現人類對信仰的漠視與大自然沉默的報復,也許不只是對於環境惡化現狀的危機感使然,導演更想從自然神靈與現代社會和諧存在的理想圖景中召喚那逝去的尊敬自然的崇敬之心。不論是《幽靈公主》中人類與森林生靈血淋淋的戰爭,還是《千與千尋》中各路神靈悠然自得的異世界,「和而不同」是導演在其所有作品中設定的一以貫之的世界觀,在這種世界中徜徉的觀眾也能回味起日本民族敬畏自然的時代。
(3)含蓄深遠的淡雅之美
「含蓄」可以說是概括以儒文化為代表的東方文化美術、文學理念的關鍵詞之一。表現在影片的審美領域,即是「其中深意,欲說又止」的敘事方式,以及傳承自「物哀」情結的婉轉淡雅氣氛的營造。
宮崎駿動畫電影常常在120分鍾以上的時間里陳述一個完整的世界觀架構,並安排一段極其復雜的劇情,在人物關系與背景架構交代清楚後,影片便圍繞一個核心情節展開,但高潮的鋪陳舒緩,主題立意深遠,導演有意無意不交代徹底的一些細節為觀眾留下了無盡的回味與想像空間。如《幽靈公主》中著名的結尾台詞「一起,活下去」,又如《千與千尋》中帶著些許悵然的千尋離開異世界的腳步,再如《天空之城》中載著生機緩緩升空的大樹之城等等,沒有「從此幸福快樂」的結論讓人安下心來,這種欲說還休的敘事方式以及一些刻意的細節懸念交代,類似於繪畫中的「留白」技法,於空白處留出想像的空間,邁入這處空白的觀眾以自己的方式參與導演的世界,這與好萊塢動畫電影的直白單調相比是一種別樣的體驗。
「物哀」則是由《源氏物語》在日本社會所開啟的一種審美意識,淡淡的哀傷,婉轉的情意自公元1世紀以來就隨著一代又一代的詩人、散文家、物語作者流傳了下來[3],就連日本的國花櫻花也是充滿著繁茂枝頭轉瞬即逝的哀婉與悲傷,而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也是以小說《古都》、《雪國》中物哀、風雅、幽玄這一獨特美感與日本文化的內在精神而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可以說浸潤在日本文化中的藝術家無不受到「物哀」情結的影響,宮崎駿的作品當然也不例外,即便具有充滿異域文化的場景設計,影片的情節內容等仍是十足的東方味。如《天空之城》中孤獨的機器人伴隨著大樹上的都市飛向太空,《幽靈公主》中為了各自生存註定要斗爭下去的雙方,《紅豬》中寧願變豬、常常留給吉娜期望與等待的波魯克等等情節的安排,充滿著無奈與感傷。而體現在人物關繫上,導演則常常描繪一種少年少女間的朦朧傾慕或嚮往之情,人物細膩的表情、目光移動與面紅向觀眾訴說著心中情愫,婉轉淡雅,甚至根本不曾言說過的情感以無聲勝有聲的方式有力感染觀眾,以意蘊取勝。
三、結語
作為人類想像的產生物,動畫電影這一類型與傳統電影源起同步,目前不少優秀動畫電影都能以深刻的思想與意蘊在藝術與市場上取得巨大成功,同時不少動畫電影導演還能以獨特的作者意識使動畫這一形式在更大范圍內產生影響,因此我們有必要從客觀的立場與審美角度出發,在與傳統電影平等的視角下對動畫電影給予應有的關注與解析。有趣的是,隨著全球電影廣泛使用進而依賴CG技術,流行商業電影的畫面開始有了追求「以假亂真」境界的傾向,也許押井守曾預言過的「所有電影都將成為動畫」的時代真的並不遙遠
Ⅱ 電影賞析 要文字 100分求 回答就給分
修改答復如下,增加《千與千尋》,《逃之夭夭》,《阿甘正傳的》
見2.,3.,4.
1. 關於《肖申克的救贖》
未看這部片子之前,聽朋友說,這片子是《越獄》的電影版。
剛看完,感觸頗深。我想,如果說《越獄》是對生的渴望,那《肖申克的救贖》更多的便是對生的思考了。
我想,朋友所認為的這部片子與《越獄》的關系,只是因為兩者都是以越獄為主題罷。只是,作為兩個多小時時長的電影,註定它給人咀嚼的蘊味要深刻得多.
《越獄》是上學期看的連續劇,印象中,那時候對社會這個無形的監獄感觸很大。有形的監獄與無形的監獄,到底哪個才能讓人找到安全的歸宿?~
在《肖申克的救贖》這部片子里,彷彿已找到了答案。
當在監獄里生活了50年的博斯獲假釋時,面對陌生的世界,他惶恐迷茫,「我不喜歡這地方,它令我太焦累」——世界變化得直快,或許,監獄才能給人一種安全?對於監獄,「開始,你恨它們;接著,你適應了它們;日子久了,你開始依賴它們。」博斯最終選擇了解脫,當看到他上吊時畫面固定了的那一幕,留給生的人又是怎樣的一種思考與無奈呢?「不再有痛苦的感覺了」——這是他離別前最後一句的感恩。或許,就像瑞德說的——「他應該死在這里(監獄)」。
影史上真正的無冕之王!如果一個人一生只看一部電影的話,那就應該看《肖申克的救贖》。
人人都知道,知識改變命運。其實,電影更能改變人的命運,特別是陷入低潮中的人,《肖申克的救贖》公認是史上最能改變一個人的電影,沒有誰能否認這一點。
我們每個人一生都會面臨許多無奈和困難,甚至是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對無法自控的現實,我們應該怎樣面對這個真實的世界?我們要以怎樣的姿態活下去呢?肖申克的救贖給了我們答案,讓芸芸眾生看到了一個真實的人一些真切的舉動,給我們力量和勇氣。
《肖申克的救贖》又名《刺激1995》,雖然它在奧斯卡敗給了當時另外一部偉大的影片《阿甘正傳》,但我依然認為它是最有現實意義的電影,最能告訴我們如何活的快樂生活的勇氣。它告訴我們,面臨災難,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上帝,勇氣和堅強才是最大的救贖。
銀行家安迪被當作是殺害妻子以及妻子情夫的兇手,盡管這些是強加在他身上的冤獄,但他卻無力改變這一切。他也從此開始了他漫漫的監獄生涯。故事一開始就將他定位在一個被飛來橫禍強加於身的人,在監獄裡面,安迪要面對變態的性騷擾,更要面對監獄長和獄警的殘暴,他始終保持著低調,他彷彿很無力的承擔著這一切。漸漸的他利用他銀行家的特長幫監獄其他人做帳,以至於最後幫監獄長以及其他監獄的管理人員做帳,逃稅,只道他最後成功越獄,獲得自由和新生。
故事情節彷彿有些老套,但卻表現如此有張力,情節安排緊湊,以至於倒最後當他成功越獄的時候,我都不知道他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他每天用一個小鋤頭挖一點土,然後第二天早上把土放在口袋裡面,散步放風的時候再把土悄悄的撒在地上,每次土不能多,不然就會被發現。安迪要忍受怎樣的煎熬,他也知道這樣做太慢,他縝密的思維和強大的意志讓我為他嘆服,我在想,如果是我,我是否能做到呢?我會不會因為太過於心切而導致失敗呢?
除了這些,在獲取圖書館經費問題上,讓我看到了安迪的執著和樂觀。他為了監獄的圖書館,一次次的給州長寫信,他不知道寫了多少封信,最後終於如願以償。這份執著和毅力,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呢?
電影對於生活習慣和人的惰性給予了深刻的批判,當老人離開監獄的時候,他什麼都不會做,最後他終於上吊自殺了。是的,是社會造成了他的悲劇,但是他自己一點責任都沒有嗎?
電影一次次的用一個普通人的執著和堅強告訴我們,只要不放棄希望,只要堅強,我們就會得到很多,盡管我們不得不失去很多,面對災難,面對不公,堅強是最好的註解,勇氣是最好的救贖。安迪最後把監獄長的錢騙光,監獄長的賬本也被送到了檢察官手裡,等待他的是法律的審判。
生活存在於細節中,當最後安迪准備好一切的時候,我當時不明白他為什麼要帶上監獄長的皮鞋,最後只倒他出現在銀行,只有擦亮的皮鞋和西裝革履才能讓他如此輕松的提走如此大額的現金而不被懷疑,安迪永遠是安迪,冷靜,執著,信心,樂觀,只有他才能戰勝生活,獲得新生,我們何嘗又不是呢?
每次當我沮喪無奈的時候,我都會看這部電影,每次看我總能從那裡獲取勇氣,因為我知道,我沒有面對安迪承受的那麼多災難,我沒有理由放棄勇氣和希望,努力就是救贖,就有希望。這部電影,用普通人也普通的情節展示了一個偉大人物的偉大內心世界,也告訴生活中的每個人: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上帝,勇氣才是最大的救贖。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成為安迪,引用尼採的那句話說:那些不能將我置於死地的東西,只會讓我變得更加有力量!
2. 關於《千與千尋》
2001年出品
導 演:宮崎駿
·第七十五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獎
·第五十二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國際動畫電影協會動畫片大獎
·第二十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獎
《千與千尋》是日本著名動畫大師宮崎駿獻給曾經有過10歲和即將進入10歲的觀眾的一部影片,它以現代的日本社會作為舞台,講述了10歲的小女孩千尋為了拯救雙親,在神靈世界中經歷了友愛、成長、修行的冒險過程後,終於回到了人類世界的故事。
佛教說,入世的生活是物質的、感情的、人群的生活,《千與千尋》正是藉由小女孩千尋的經歷,在積極探索一條入世的道路。千尋由一個物質世界跌入一個對於她來說全然陌生和充滿著困境的神靈的世界,「回歸」將是一切努力的終極目標,取勝的魔法只有一句話——「為了他人而做一件事」,不屈的千尋最終發現了自身存在的意義,她於是努力以成長的主題去實現自己對世界的懷疑與期待。
「在萬物重生的早晨,來到靜寂無聲的窗前,一切歸零之後漸漸充實,不再去追尋海的彼岸,耀眼的寶物一直就在這里,在我身上就可以發現。」
宮崎駿沒有迪斯尼那麼花哨,他甚至有些落伍,直到現在,他還堅持用手工繪畫而不是電腦繪圖來完成自己的卡通片。但他懂得一部卡通片,或者說是一部電影,用什麼去打動別人,這就是人文。所以,宮崎駿筆下的形象是一個個人,而不是一個個沒有知覺的卡通。
電影的力量在於動人,卡通的力量在於純真,宮崎駿掌握了這些力量,他取得了理所當然的勝利。
——《新聞晚報》
這是一個沒有武器和超能力打鬥的冒險故事,它描述的不是正義和邪惡的斗爭,而是在善惡交錯的社會里如何生存。學習人類的友愛,發揮人本身的智慧,最終千尋回到了人類社會,但這並非因為她徹底打敗了惡勢力,而是由於她挖掘出了自身蘊涵的生命力的緣故。現在的日本社會越來越曖昧,好惡難辨,用動畫世界裡的人物來講述生活的理由和力量,這就是我製作電影時所考慮的。
——本片導演 宮崎駿
《哈利·波特》和《千與千尋》都是很流行的幻想文學作品,都很受歡迎,但從想像力這點來看,前者不如後者。日本漫畫家宮崎駿的《千與千尋》非常好,把孩童時期的想像力都發揮出來了。如果比較兩部作品,可用搭積木來做比,有一堆各色的積木,《哈利·波特》很好地使用這些積木搭了一座非常好的建築物,而《千與千尋》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創造了另一套積木。
——評論人 楊 鵬
10歲的小女孩千尋和父母一起在森林裡迷了路,走過了一條神秘的隧道之後進入了一個小鎮。奇怪的是整個鎮子里一個人也沒有,千尋的父母看到有一處店鋪里存放著大量新鮮的食物,按捺不住誘惑便瘋狂地吃了起來。千尋卻感覺這里令她很不安,看到父母只顧著吃,她只得自己到別處轉悠轉悠。
天色漸暗,千尋忽然看到鎮子里有很多幽靈和妖怪出現,嚇得趕緊去找她的父母,誰知她看到父母竟然因為貪婪而變成了豬。無助的千尋只能逃跑,可她驚奇地發現自己的身體竟開始變成透明,就快要消失了。
這時,少年白龍出現了,他救了千尋,並告訴她這個鎮子是精靈棲息的世界,人類是不許進入的。一旦人類不幸進來了,想要生存下去必須遵守兩個條件:第一條是要為掌管鎮中大浴場的魔女湯婆婆工作;第二條是要被她剝奪名字。少年告訴她自己曾經叫白龍,如今被稱為白。千尋也被奪去一字,叫做千。
為了不被變成動物,孤獨的千在大浴場里拚命地工作,在這里,她還認識了很多朋友:指導她工作的小玲、負責煲洗澡水的鍋爐爺爺、煤炭屎鬼、入侵浴場搗亂的無顏以及各式各樣的客人等,每日都遇上超乎想像的奇幻事情,令她對生活有很多新體驗。
一天,千發現一條受了重傷的小白龍,並發現它其實是少年白龍的化身。因為他受湯婆婆的指使,偷了湯婆婆的死對頭兼孿生姐姐錢婆婆的寶物而遭錢婆婆追殺。錢婆婆為此還一氣之下把湯婆婆寵愛的孩子和僕人變成了小白鼠和小鳥。為了救白龍,千與湯婆婆進行了一項交易,她幫湯婆婆救回兒子,並要求湯婆婆把她的父母變回人類。湯婆婆答應後,千便拿著白龍偷來的寶物去找錢婆婆,並歸還了寶物,白龍也向錢婆婆道了歉。實際上,錢婆婆遠不像想像中那麼可怕,反倒是個通情達理的老太太,所以一切都很順利。
最後,湯婆婆終於放千尋和她的父母離開小鎮,回到人類世界。千尋的父母全然忘了小鎮的事情,而千尋卻還若有所思地回過頭去,看著身後,回想著不久前那些驚險離奇的事情……
與宮崎駿共話《千與千尋》
《千與千尋》是動畫大師宮崎駿的又一次巨大的成功,它不但創下日本國內票房的最高紀錄,而且還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了最高榮譽,據說本片在美國上映後同樣引來一片贊賞聲,更是取得了史無前例的強勁口碑,許多人驚呼:「迪斯尼拜倒在宮崎駿的腳下!」據全美各種統計,《千與千尋》成為美國歷史上首部獲得全美影評100%贊好的電影。這一切不僅是對宮崎駿的肯定,也是對動畫片地位的肯定。
以下是對宮崎駿的訪談,它可以讓我們進入宮崎駿大師的內心世界,更深入地了解他的創作和心路歷程。
問:這部電影的創作是什麼時候開始的?何以會想到創作這樣一部動畫片?
宮崎駿:《千與千尋》是我為5位小朋友而創作的。這5位小朋友是我朋友的女兒,都在10歲左右,每逢夏季,她們都會到我山邊的小屋來。有時我想,我們製作過不少關於小孩子的電影,卻沒有一出是為10歲女孩而製作的,大概也該為她們做點什麼吧。
問:你怎麼去了解10歲女孩喜歡些什麼呢?
宮崎駿:為了創作這樣一個故事,我看過好些時下女孩所看的漫畫——都是些俗不可耐的浪漫愛情故事。我深信這絕不是一個10歲女孩所渴求的。難道我們就不能創作一些能引起她們共鳴的故事嗎?
問:能夠引發這么多人的喜愛和共鳴,《千與千尋》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宮崎駿:《千與千尋》有別於其他故事,也有別於我過往的創作。以往,我筆下的主角都是我所喜愛的,但這次我刻意將千尋塑造成一個平凡的人物,一個毫不起眼的日本女孩。我要讓每個10歲的女孩都從千尋那兒看到自己,她不是一個漂亮的可人兒,也沒有特別之處,而她那怯懦的性格和沒精打採的神態,甚至會惹人生厭。最初創造這個角色時,我還真有點替她擔心呢;但到故事將近完結時,我卻深信她會成為一個討人喜歡的角色。
3. 關於《逃之夭夭》
弗朗索瓦就是安東尼·齊默,只是整了容,以另一種身份在女友身邊.但是後來女友沒有揭穿他,兩人一起逃之夭夭了.
安東尼·齊默(Anthony Zimmer)是個天才的洗錢高手,作案多年,一直逍遙法外,沒人知道他的真實面目,更別說抓到他了。除了受到警方通緝外,他也是俄國黑幫的眼中釘。在所有想要抓到安東尼的人當中,只有專門負責金融案件的海關警察阿卡爾曼(薩米·弗雷飾)掌握了安東尼的唯一弱點:他美麗迷人、鮮為人知的女友吉雅拉(蘇菲·瑪素飾)。
弗朗索瓦(伊萬·阿達勒飾)是個剛遭女友拋棄的普通男人,打算去法國南部的藍色海岸散心度假。在南下的火車上,弗朗索瓦邂逅了神秘而美麗的吉雅拉,旋即被這個風情萬種的美女所深深吸引。這位熱情大膽的美女建議兩人一起共度周末,弗朗索瓦立刻欣然同意,他簡直不能相信自己的好運氣,整件事如同一場童話般的美夢。
可惜美夢總是醒得太快,吉雅拉突然無故失蹤,弗朗索瓦一下子由天堂墮入了地獄。他決心不惜一切代價也要讓吉雅拉重新回到他的懷抱,但是事情遠非他所想的那麼簡單……
當齊默以弗朗索瓦的身份與女友吉雅拉周旋時,我仔細揣測他的心理,發現其中有許多秘而不宣的快樂。這種快樂來自用陌生眼光對熟悉事物進行重新審視時的新鮮感,來自破壞某種道德戒律時的刺激感。說穿了,《逃之夭夭》是一個男人偷窺自己女友的故事,這種偷窺不是通過陽台上的高倍望遠鏡進行的,而是通過另外一個堂而皇之的身份(名叫弗朗索瓦的男人)進行的,因此相比前者,後者要盡情盡興得多。
有一種說法,聲稱電影的發明就是為了滿足人們的偷窺慾望。明亮的銀幕上是靚麗的男女明星,黑洞洞的台下坐滿面目晦暗的觀眾,這樣的場景最符合窺視心理的發生機制。不管這種說法是否適合每一部電影,至少《逃之夭夭》是這樣的。在《逃之夭夭》里,所有的觀眾都可以跟隨齊默的目光,把蘇菲•瑪索的美麗盡收眼底。懸念曝光,雖然少了猜謎的樂趣,但那種窺視的快樂,卻是翻倍的。我甚至猜想,《逃之夭夭》在法國的高票房,恐怕大部分是回頭客們的貢獻。
用車廂里吉雅拉試圖勾引弗朗索瓦的一場戲作例子。未知謎底前,你看到的是一個不露聲色、手段高明的漂亮女人,和一個心猿意馬卻強作鎮靜的男人;然而謎底揭開後,還是那些動作那些台詞,你對人物的印象卻截然相反:一個自以為得計的女人和一個洋洋得意、一切盡在掌握的男人。
對於齊默來說,他在這場游戲里的雙重身份為他帶來了雙重收獲,他既可以作為陌生男人,享受他和吉雅拉的一段嶄新關系,甚至憑借自己的出色表現,令吉雅拉再次愛上自己。又可以作為吉雅拉的舊男友,欣賞她對自己的忠貞不渝(吉雅拉不止一次在關鍵時刻,強調自己愛的人是齊默)。而且可以在真相大白時,將吉雅拉對兩個男人的愛集中在他一人身上。這是何等榮耀。只是在這種時候,萬一有人問,齊默所做的一切,對吉雅拉是否公平,那就大煞風景了。不過在這樣一部男性主導的電影里,如此擔心純屬多餘,因為就連吉雅拉自己都不曾記得為自己抱不平,她一心想的都是,這樣優秀的男人是多麼值得女人犧牲了自己去愛啊。
4.關於《阿甘正傳的》
導演:羅伯特·澤梅基斯 Zemeckis·Robert
主演:湯姆·漢克斯 Hanks·Tom
加里·西尼斯 Sinise·Gary
羅賓·懷特 Wright·Robim
薩莉·菲爾德 Field·Sally
獲1995年第67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最佳劇本改編、最佳剪輯、最佳視覺效果六項大獎。
阿甘是個智商只有75的低能兒。在學校里為了躲避別的孩子的欺侮,聽從一個朋友珍妮的話而開始「跑」。
他跑著躲避別人的捉弄。在中學時,他為了躲避別人而 跑進了一所學校的橄欖球場,就這樣跑進了大學。阿甘 被破格錄取,並成了橄欖球巨星,受到了肯尼迪總統的 接見。
在大學畢業後,阿甘又應征入伍去了越南。在那裡, 他有了兩個朋友:熱衷捕蝦的布巴和令人敬畏的長官鄧 ·泰勒上尉。
這時,珍妮已經墮落,過著放盪的生活。甘一直愛 著珍妮,但珍妮卻不愛他。在戰爭結束後,甘作為英雄 受到了約翰遜總統的接見。在一次和平集會上,甘又遇 見了珍妮,兩人匆匆相遇又匆匆分手。在「說到就要做 到」這一信條的指引下,甘最終闖出了一片屬於自己的
天空。在他的生活中,他結識了許多美國的名人。他告 發了水門事件的竊聽者,作為美國乒乓球隊的一員到了 中國,為中美建交立下了功勞。貓王和約翰·列儂這兩 位音樂巨星也是通過與他的交往而創作了許多風靡一時 的歌曲。最後,甘通過捕蝦成了一名企業家。為了紀念
死去的布巴,他成立了布巴·甘公司,並把公司的一半 股份給了布巴的母親,自己去做一名園丁。甘經歷了世 界風雲變幻的各個歷史時期,但無論何時,無論何處, 無論和誰在一起,他都依然如故,純朴而善良。
在隱居生活中,他時常思念珍妮。而這時的珍妮早 已誤入歧途, 陷於絕望之中。 終於有一天,珍妮回來 了。她和甘共同生活了一段日子。在一天夜晚,珍妮投 入了阿甘的懷抱,之後又在黎明悄然離去。醒來的甘木 然坐在門前的長椅上,然後突然開始奔跑。他跑步橫越
了美國,又一次成了名人。 在奔跑了許久之後,甘停了下來,開始回自己的故 鄉。在途中, 他收到了珍妮的信。 他又一次見到了珍
妮,還有一個小男孩,那是他的兒子。這時的珍妮已經 得了一種不治之症。甘和珍妮三人一同回到了家鄉,一 起度過了一段幸福的時光。
珍妮過世了,他們的兒子也已到了上學的年齡。甘 送兒子上了校車,坐在公共汽車站的長椅上,回憶起了 他一生的遭遇。
《阿甘正傳》評析:
在1995年的第六十七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的角 逐中,影片《阿甘正傳》一舉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男 主角、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剪輯和最佳視覺 效果等六項大獎。影片通過對一個智障者生活的描述反 映了美國生活的方方面面,從一個獨特的角度對美國幾 十年來社會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作了展現。影片改編 自溫斯頓·格魯姆的同名小說。只不過原著是一本充滿 了諷刺意味的荒誕小說,而影片則對故事進行了修飾和 美化。摒棄了原著的荒誕和揭露諷刺意味,為影片增添 了一種溫情。這無疑使影片更合觀眾和評委的口味,但
卻犧牲了原著的叛逆斗爭精神,使影片成為了一種理想 化道德的象徵。
阿甘在影片中被塑造成了美德的化身,誠實、守信、 認真、勇敢而重視感情。在影片中,阿甘是十分純潔的 形象,而珍妮則成了墮落的象徵。這與原著有著極大的 出入。對於所敘述的一切,影片自始自終都是以一種溫
情和善意的態度來表現的,甚至還加入了詩意化的成分, 這使得影片顯得柔和而無傷害性。影片對傳統道德觀念 的宣揚和體現。使影片變得易為人們所接受,導演高超 的編排技巧和電影語言的運用也使影片十分吸引人。影 片的內容為影片商業上的成功提供了保證,而導演藝術 上的處理也使得影片更加精彩,這就是影片成功的原因 所在。《阿甘正傳》成了美國當年最為賣座的電影之一。 湯姆·漢克斯在影片中的表演十分朴實自然。他以 在此片中的表現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桂冠。這已 是他連續獲得的第二個影帝金像。《阿甘正傳》的成功, 也使湯姆·漢克斯成了好萊塢最受歡迎的影星之一。對 湯姆·漢克斯來說,那兩年是他演藝生涯中最為幸運的 一段日子。
Ⅲ 怎樣寫好電影賞析
談談如何寫好影視評論 1.要有正確的立論 要使一篇影視評論的成功.首要要有正確的立論.也就是說文章的中心思想必須堅持馬克思}義的立場、觀點和力一法.運用馬克思主義精典文藝理論來揭不評論對象的木質.概括規律性的認識這樣的評論才會有深刻的思想內容己故著名電影評論家鍾貼斐在評論影片《人生》中這樣論述:「高加林和巧珍結婚是可能的.但是往後的日了會怎樣?巧珍固然是個悲劇.造成這個悲劇的是高加林.I(IJ高加林不是悲劇么?這是個復雜的悲劇.而根木的點是社會沒有給他們提供廣闊的大地高加林懷著上聯合國的雄心不得不回到高家溝」這篇文章的一個基木立論.就是說應該走出黃土地.還是在高家溝刨挖一輩了.是勇於改革開放還是抱殘守缺這個立論思想貫穿全文.滲透於字里行間.統帥著每一個段落.每一句話 2.要有一定的理論色彩 看了一部電影、電視.人們難免要議論議論、談談體會.發點感慨.這種感想式、隨筆式、零星的評論文章.大量地充實著宣傳媒體.當然這也屬於影視評論的范疇.但作為一名影視評論工作者.如果把影視評論僅僅局限於此.就實在是將影視評論庸俗化了影視評論是文學批評的一個分支.囚此必須有定的理論深度要求影視評論工作者要學點馬克思}義文藝理論.學點中國歷代文學理論.學點西力一文學理論沒有理論色彩.評論便難以完成它所應擔負的任務 3.要有獨到、深刻的見解 影視界「浮躁」.影視評論亦然。大量的評論為了「浮名」而發表或一味吹捧或人石亦石.全而客觀公正的少.真正有獨到見解的更少有生命的評論必然有獨到、深刻的見解.能使讀者被准確的表述、精闢的分析、透徹的說理所折服.產生共鳴評論就是對一部作品提出合理問題和作出合理的回答.這種分析越有見解.評論越深刻.生命力就越氏電影《末代皇帝》上映後.引起轟動.們{很多觀眾對影片}人公兒時藏在金鶯殿上的幗幗.幾}一年不吃不喝還活在那感到不可思議、荒誕其時.美國哈佛大學著名人文教授杜維明先生從這一小小的細節入手.洋洋灑灑幾千言.寫了一篇封建}義和封建意識在全世界死I}u不僵的文章.見解獨特.說理透闢深刻他的著名觀點「從他律走向自律.從執法走向立法」就曾兩次出現在這篇文章中.後被譽為與傳奇、影片相獨立存在的仕作.編入廣院文編系的教材.一時間洛陽紙貴爭相閱讀讀者從批評家的智慧、幽默和思想的穿透力中豐富和調整了自己對作品、對社會、對人生的再認識.從{}u擴大了作品影響力.形成推動時代文化前進步伐的社會力量 4.要有點影視專業知識 影視評論既從屬於文學批評.又具有自己的特點電影、電視是一種綜合的藝術.它有別於詩歌、小說一也有別於戲曲文學的}要載體是語言.I(IJ視覺形象則是影視最重要的囚素.囚此影視評論不能僅僅沿用文學評論的力一法來評論影視作品如果在影視評論中.僅僅對作品的內容、}題進行分析、評論.I(IJ迴避對諸如演員的表演.鏡頭的運用.導演的手法.甚至某此高利技在影視中的應用等影視所具有的特徵進行研究分析.顯然就是把影視評論棍同於文學評論了試想如果要評論電視劇《lt]城》.如只談城裡的人想沖出來.城外的人想沖進去.那看錢鍾書的原著就可以了.何必看電視劇呢.顯然要評論電視劇《圍城》就不能不談陳道明、呂朋萍、葛優的演技.不能不談導演黃蜀芹再現}o年代典型環境的功力.不能不談道具、服裝對環境的烘托等採取視而不見和迴避的態度顯然是寫不出全而、准確、令人折服的影視評論的所以作為影視評論工作者不但要了解文學理論.還要有點影視力一而的專業知識只有不斷學習.掌握影視作品的規律.刁一敢於觸及諸如表演、導演、音樂、攝影等領域.只有能提出自己的見解.才能真正稱得上是一名影視評論工作者
Ⅳ 科幻片的評析
科幻片在它誕生之日起便遠離了具有現實意義的社會題材,遠離了真實的社會矛盾和人性悖論。正如每個時代都有清談的士人和幻想的狂徒,當今世界的科技背景下,人們在高度緊張的生存競爭中,也需要一些超現實的夢境來寄託遐思。科幻無疑取代了過去神話所具有的社會功能,電影已然成為新的精神放逐地。科幻所創造的幻象使得觀眾暫時脫離了現實的世界,獲得片刻的超脫和升華。
正如瑪麗·奧勃萊恩所描述的科幻電影的誕生:
「一門新的藝術就這樣誕生了,這是一種由它自己的巫師們在黑屋子裡表演的部落的儀式,它引導觀眾進入鬆弛、半睡眠的狀態,如同莎士比亞在《仲夏夜之夢》里描述的那種夢境:
睡眠有時會使哀傷的眼睛閉上,
把我從自己周圍人們那裡暫隔開 。」
科幻電影對於現實關注的虛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可以轉移民眾對現實的不滿情緒,將理想寄託於遙不可及的未來,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社會的不穩定因素。
這個時代,世界上可供幻想的領域已經所剩無幾,但人類畢竟有著超脫現實的需要。在科幻片的世界中,受過良好科學教育的人們,號稱最不可救葯的人們,這些據說沒有信仰的人們,在科幻的催眠下,嚼著口香糖和爆米花睡著了。 與其他電影相比,科幻片這種歷史最悠久、票房最具價值的電影類型又似乎最難被嚴肅的藝術家、研究家所正視,科幻電影也很少登上各大影片評獎的領獎台,即使在最重視電影商業價值的奧斯卡獎頒獎記錄中,人們也很難看到科幻電影在最佳影片、最佳男女演員、最佳導演、最佳編劇等重要獎項中獲取榮譽,這不得不說是一種宿命——科幻電影從在誕生之日起便沒有什麼嚴肅的社會思想性、現實批判意義和所謂藝術價值。但是,票房數據讓我們相信仍有無數的人們為之狂熱和迷戀。尤其是年輕人,社會的未來,他們的價值取向和世界觀更容易受到科幻片的影響和引導。
潘尼洛普·豪斯頓在本世紀50年代初就曾指出,「人們能夠從(科幻片)對待科學本身的整個態度中發現某些有意義的啟示。那些半是煉丹術士、半是召魂巫師的邪惡科學家已經變成多少顯得陳腐不堪的人物,他們整日整夜或忙於製造致人死命的射線,或忙於把人變成猩猩、把猩猩變成人。如今,人性的力量已經微乎其微,而作為對科學某種抽象理解的替代物—火箭、原子彈、電子設備、受控大腦機等等卻一發不可收拾。人們可以推斷,恐怖電影正是由於社會暴露出來的某種難言之隱—迷信,才能以這類令人驚驚的裝備使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心迷神亂 。」
「……無論它的社會學重要性如何,科幻電影仍是一種激起美感的基本手段。它是原子能時代的詩,是使我們意識到自己現在是何物和將會成為何物的警句。它還是對奇麗的美感及高雅的幽默感的傳統的承繼者,而這種傳統已被某種想像出的技術從我們身上剝奪殆盡。正如40年代的流行音樂使人更多地聯想到那個時代的躁動和時尚而不是它自以為附麗的文學,科幻電影這樣的現象或許終會有一天被人們視為比較其它藝術門類更完整地代表著產生它的這個年代的歷史性煩憂 。」
這些評論可能言之過高,但是,科幻片的確不僅僅是一種娛樂,它所具有的詩性和神性更適合於放鬆當下的人類主體。上帝已經死了,科學還活著,那麼,就讓科學來代替上帝,讓新的神話和傳說來救贖人類的靈魂吧。 《黑客帝國》被認為是繼《月球之旅》、《太空漫遊2001》之後的又一部科幻片里程碑。且不論這個評價是否恰當,但僅從《黑客帝國》的影響力而言,它的確創造了科幻類型片的一個典範。
從某種意義上說,《黑客帝國》雖然具有科幻片的各種類型特徵,但它卻顛覆了部分科幻類型片的舊有模式,它首次以一種近乎玄思的哲學思辯貫穿全片,不斷的糾纏於現實和靈境、客體和本體之間。片中充滿了哲學的意味:子彈時間讓人聯想到古希臘哲學家芝諾的「飛矢不動」;決定論和偶因論不禁令人想起讓萊布尼茨的名字;母體與錫安的分化更是一個莊周夢蝶般的遐思,一個柏拉圖式的洞穴隱喻,一個笛卡爾關於真實與夢幻關系的第一深思。
與此同時,影片還大量運用了符號化的隱寓和暗示:尼奧的原名叫「安德森」,意為「人之子」;「尼奧」(neo)是「新」的意思,是「one」的顛倒,意為「第一個人」;女主角的名字「特蕾尼蒂」意為「三位一體」;而「墨菲斯」則是希臘神話中的睡眠之神……甚至有人從中看到了東方神秘主義、中國哲學以及佛教的影響。
但是無論如何,《黑客帝國》仍然是一個類型片。超豪華的場景設計,高投入的特技效果,平面化的人物塑造,以及仍然擺脫不了的例行打鬥,近乎泛濫的生死戀情以及機器人造反的大眾題材……特別是當人們看到尼奧在最後一分鍾的解救時,一切的一切都那麼熟悉——觀眾仍然在好萊塢的掌控之中。
可以說,《黑客帝國》的成功,相當大部分仍然得益於對好萊塢科幻片元素的排列重組,加上特技效果的登峰造極,劇本的哲學意味和網路時代的與時俱進。
……似乎一切都順理成章,一切都在預料之中。似乎玩轉了好萊塢類型電影的奧秘,我們沒有做不了的大菜。但是,意料之外的是什麼?我不敢妄言。
「上帝存在於細節中」。我們了解了好萊塢科幻片的每一個元素,但是未必能照葫蘆畫瓢。更深刻的理解,或許需要我們以更扎實的摸索和實踐來體驗。
參考文獻:
喬治·薩杜爾 《世界電影史》
瑪麗·奧勃萊恩 《電影表演》
約翰·巴克斯特 《電影中的科學幻想》
曾耀農《論科幻影片》
路春艷《對類型電影的認識》
劉亞冰 《類型電影與類型批評》
張東林《科幻電影:在幻象和本體之間》
虞吉《電影的奇觀本性》
黨昊 《類型電影探因》
李瑞光趙方《好萊塢電影中不同敘事結構的人物塑造》
Ⅳ 《蝴蝶效應》電影深度解析是什麼
伊萬(艾什頓·庫奇 Ashton Kutcher 飾)曾經有一個糟糕的童年,因為他行為闖下了大禍,令他童年充滿不堪回憶的往事。而事實上,他確實只是依稀記得一點可怕的情景,這些情景一直糾纏著他的正常生活。伊萬接受心理學家建議,把瑣碎生活記在記事本里,卻偶然發現通過記事本回到過去。
這時他才清楚記起,童年時候的自己做了那麼多的錯事。他幻想著用現在的意識,潛入童年的身體,去彌補種種過失給人們帶來的傷害,尤其是希望與當年暗戀的凱西最終走回一起。然而他一次次的跨越時空的更改,只能越來越招致現實世界的不可救葯。一切就像蝴蝶效應般,牽一發而動全身。
蝴蝶效應 鏈接: https://pan..com/s/11BXrj67mGhD8XmYTTLR6Pw
Ⅵ 經典電影片段賞析
經典電影片段賞析
片段:
別看面孔,姑娘,要小心。
英俊青年的心常常很醜陋,
有些人的心盛不下愛情。
姑娘,松柏不好看,
沒楊樹那麼好看,
但冬天能留住綠色。
唉!說這些有什麼用?
醜人生來就是錯,
美的就是美的,
四月只會背對一月。
美的至高無上,
美的無所不能,
美是唯一完整的東西。
烏鴉只在白天飛,
貓頭鷹只在夜裡飛,
天鵝白天夜裡都能飛。
這是卡西莫多的歌聲,「歌聲凄涼而古怪,很像催眠曲。那是不押韻的詩,只有聾子才作這樣的詩。」
賞析:
浪漫主義在那個時代代表了一種革命的、左的思想,是這個勇敢的思想的勇敢的形式,當然,現實主義也是這個思想的勇敢的形式,但是現實主義同時還懷疑/反思/比較/對照/提問,而浪漫主義幾乎就是呼喊,認准死理並且竭力呼喊。
巴黎聖母院不是為了講述愛情故事而寫的,完全不是,愛情只是主題之一。巴黎聖母院是對革命的呼喚/對革命者的贊美/對統治者的痛恨/對苦難民眾的同情/對愚昧的鞭笞與揭露/對人性的深入思考。
不過,對於那個偉大的時代我的理解還是很膚淺的,我不想讓自己在膚淺的時候對重大的主題進行不自量力的涉獵,寧可先說點不那麼沉重的,我這里想重點說說裡面最微小的那個主題,愛情。
我每次讀到這里,都深深同情這個不幸的人。也許現實生活中並沒有這樣湊巧的事情,一個醜八怪之王,卻擁有世界上最美麗的心靈,最男人的愛情。雨果將美和丑進行尖銳的對立也許只是因為浪漫主義,可是留下的遺憾卻讓每個人都覺得特別現實。
一個是水晶花瓶,十分漂亮,閃閃發亮,但有裂縫,裡面的水已經全部漏光。一個是陶制花瓶,粗糙、平凡,但保留著滿滿的水。這簡直可以用來當高考作文題目了。
可是我知道愛斯梅拉達永遠會拿起水晶瓶里那束發蔫的花,一整天都把她抱在胸前。
這不是浪漫主義的誇張,這是現實。
(《巴黎聖母院》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義小說。)
Ⅶ 《中國機長》的+影片影評+藝術特徵進行鑒賞分析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14
Ⅷ 有關於《千與千尋》電影深層次解析的影評
我是在迅雷電影上看到的很多關於 《千與千尋》的影片的解析,挺不錯很有深度。很多影評人說《如果全世界的電影只剩下一部,我願意是它》。全世界當然不會只剩一部電影,但在這段電影票更貴而票補稀少的歲月里,許多人在一個周末只會選擇一部電影,尤其是動畫電影,而更多的人,選擇了宮崎駿。
還有人說:小時候看《千與千尋》,看到的是一個小女孩闖入異世界的冒險之旅。
初高中看《千與千尋》,看到的是白龍、千尋和無臉男的愛情故事。
現在再看《千與千尋》,感受更多的,其實是千尋在成人世界跌跌撞撞的成長歷程......
建議你可以去看下,很精彩
Ⅸ 20部電影中的經典台詞的賞析
80後經典電影台詞賞析
有些人一輩子都在騙人,而有些人用一輩子去騙一個人。—《開往春天的地鐵》
當一個女人結了婚,有了自己的孩子就……意味著,生活的起點,也意味著……終點。—《廊橋遺夢》
伏特加是我們擁有的一種奢侈品,魚子醬也是我們擁有的一種奢侈品,但時間不是。—《兵臨城下》
我和你在一起,是因為我選擇和你在一起。我不想按別人的方式去生活。— 《走出非洲》
沒有法律。沒有限制。只有一條規則:永遠也別墜入愛河。—《紅磨坊》
我不想家庭是從說謊開始的,這令人厭惡。—《莫斯科不相信眼淚》
如果有一天我忍不住問你,你一定要騙我。就算你心裡多不情願,也不要告訴我你最愛的人不是我。
— 《東邪西毒》
愛情這東西,時間很關鍵。認識得太早或太晚,都不行。—《2046》
一個受傷的人,不知道如何接受和給予愛。—《菊花香》
世界上有那麼多的城市,城市中有那麼多的酒館,而她卻偏偏走進了我的。—《卡薩布蘭卡》
我不知道該說什麼,我只是突然在那一刻很想念她。—《開往春天的地鐵》
往往都是事情改變人,人卻改變不了事情。—《無間道》
人生下來的時候都只有一半,為了找到另一半而在人世間行走。有的人幸運,很快就找到了。而有人卻要找一輩子。—《玻璃樽》
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你怎麼退出。—《笑傲江湖》
小時候,看著滿天的星星,當流星飛過的時候,卻總是來不及許願。長大了,遇見了自己喜歡的人,卻還是來不及。—《停不了的愛》
心裡有就有,心裡沒有就沒有。—《周漁的火車》
姐姐,你千年修行,為了一個許仙值得嗎?—《青蛇》
當我站在瀑布前,覺得非常的難過,我總覺得,應該是兩個人站在這里。—《春光乍瀉》
我們現在是談生意,不是談戀愛。—《喜劇之王》
擁抱真是很奇妙,雖然兩顆心靠得很近,卻看不見對方的臉。—《妙手仁心》
感情就是這樣,你傷了別人,無論有意無意,就總會有一個人來傷你。—《我和春天有個約會》
我這一輩子不知道還會喜歡多少個女人,不到最後我也不知道會喜歡哪一個。—《阿飛正傳》
傻丫頭,回去泡個熱水澡,睡個好覺,明天早上起來滿街都是男人,個個都比豹哥好。—《甜蜜蜜》
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紅玫瑰與白玫瑰》
我甚至連他的一張照片都沒有。他只活在我的記憶里。—《泰坦尼克號》
如果我知道怎麼舍棄你,那該有多好。——《斷臂山》
不是子彈,而是美女殺死了野獸。——《金剛》
所謂深情摯愛,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原來,一個人吃飯沒有兩個人吃飯開心。——《天下無雙》
這么多年,牽著你的手,就象左手牽著右手沒有感覺,但砍下去也會生疼。——《一聲嘆息》
我曾聽人說過,當你不能夠再擁有,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記。——《東邪西毒》
其實愛一個人並不是要跟她一輩子的。我喜歡花,難道你摘下來讓我聞;我喜歡風,難道你讓風停下來;我喜歡雲,難道你就讓雲罩著我;我喜歡海,難道我就去跳海?——《縱橫四海》
我要你知道,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個人是會永遠等著你的。無論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地方,總會有這么一個人。——《半生緣》
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
他們在完全對對方沒有任何了解和認識的情況下
竟然會在一個清晨
擁抱在一起
他們在渴求的是什麼
他們不是在要對方,他們在要自己
我們在所有經過的愛情當中,都不是看到的對方
只是看到了自己
——黃磊 《似水年華》
我知道要想不被人拒絕,最好的辦法就是先拒絕別人。—《東邪西毒》
你知不知道有一種鳥沒有腳的?他的一生只能在天上飛來飛去,飛累了就在風里睡覺,一輩子只能落地一次,那就是他死的時候。—《阿飛正傳》
2008-8-4 08:02 回復
為一個人幸福
0位粉絲
2樓
黎耀輝,不如我們重新開始。—《春光乍瀉》
我猜著了開頭,但我猜不中這結局。—《大話西遊》
如果我走了,你會像馬達一樣去找我嗎?
會。
會一直找嗎?
會。
會一直找到死嗎?
會。
你撒謊。—《蘇州河》
Ⅹ 經典電影的賞析和對白
1、 《泰坦尼克號》經典對白
You must do me this honor. You must promise me that you will survive..
(Both Rose and Jack are in the icy-cold sea now.)
ROSE: I love you, Jack.
JACK: No... Don't you do that. Don't say your good-byes. Not yet. Do you understand me?
ROSE: I'm so cold.
JACK: Listen, Rose. You're going to get out of here. You're going to go on and you're going to make lots of babies and you're going to watch them grow and you're going to die an old, an old lady, warm in your bed. Not here. Not this night. Not like this. Do you understand me?
ROSE: I can't feel my body.
JACK: Winning that ticket was the best thing that ever happened to me. It brought me to you. And I'm thankful for that, Rose, I'm thankful. You must do me this honor. You must promise me that you will survive... that you won't give up...no matter what happens...no matter how hopeless. Promise me now, Rose, and never let go of that promise.
ROSE: I promise.
JACK: Never let go.
ROSE: I will never let go, Jack, I'll never let go.
你要幫我個忙。答應我活下去……
(露絲和傑克都在冰冷的海水中)
露絲:傑克,我愛你。
傑克:別,別這樣。不要說再見。還不是時候。你明白了嗎?
露絲:我覺得很冷。
傑克: 聽我說,露絲。你一定能脫險的。你要活下去,生許多孩子,看著他們長大。你會安享晚年,安息在溫暖的床上。而不是今晚在這里,不是像這樣死去。你明白了嗎? 露絲:我失去知覺了。
傑克:贏得船票是我一生中最幸運的事。讓我認識了你。感謝上蒼,露絲,我是那麼感激它!你要幫我個忙。答應我活下去……無論發生什麼……無論多麼絕望……永不放棄。答應我,露絲,永不放棄你對我的承諾。
露絲:我答應你。
傑克:永不放棄。
露絲:我不會放棄的,傑克,我永遠不會放棄。
2、《亂世佳人》經典對白(如果要簡短點,個人認為選後面的一節要好點,用藍色標出的)
Rhett : I'm leaving you, my dear; all you need now is a divorce and your dreams of Ashley can come true.
瑞德 :我要離開你,我親愛的。你現在唯一需要的是離婚!然後你的阿希禮之夢就能實現了。
Scarlett: Oh, no! No! You're wrong! Terribly wrong! I don't want a divorce! Oh, Rhett, when I knew tonight that I? when I knew I loved you, I ran home to tell you. Oh, darling, darling!
斯佳麗:不!不!你錯了!大錯特錯了!我不想離婚!瑞德,當我今天夜裡意識到我……我愛的是你,我就跑回家來告訴你。哦,親愛的,親愛的……
Rhett : Please don't go on with this. Leave us some dignity to remember out of our marriage. Spare us this last
瑞德 :斯佳麗,請你別這樣。給我們分手之後留一點值得回味的尊嚴吧。留下這最後一點吧。
Scarlett: "This last?" Oh Rhett, do listen tome! I must have loved you for years only? I was such a stupid fool I didn't know it. Please believe me! You must care! Melly said you did.
斯佳麗:最後的一點兒?瑞德,請聽我說!我多年來肯定一直是愛你的,只不過……我太傻了,沒有意識到。請相信我!你肯定在意!梅拉尼說你是在意的。
Rhett : I believe you, but what about Ashley Wilkes?
瑞德 :我相信你。可是阿希禮•威爾克斯怎麼辦呢?
Scarlett: I?I never really loved Ashley.
斯佳麗:我……我從未真心愛過阿希禮。
Rhett :You certainly gave a good imitation of it up till this morning. No, scarlet, I tried everything, and if you'd only met me halfway, even when I came back from London?
瑞德 :那你裝得可夠象的,一直裝到今天早晨。沒用了,斯佳麗,一切努力我都嘗試過了,即使在我從倫敦回來的時候,如果你能做些讓步……
Scarlett: Oh, I was so glad to see you! I was, Rhett, but?
斯佳麗:我見到你非常高興!這是真的,瑞德!可是……
Scarlett: But you were so nasty! (RHE: And then when you were sick and it was all my fault,)
斯佳麗:可是當時你卻大發脾氣!(瑞德:當你由於我的過錯病倒的時候,)
Rhett : I hoped against hope that you'd call for me, but you didn't
瑞德 :我仍幻想著你會叫我到你身邊去,可你沒有。
Scarlett: I wanted you. I wanted you desperately! But I didn't think you wanted me.
斯佳麗:我需要你。我非常需要你!可我沒想到你也需要我。
Rhett : It seems we're been at cross purposes, doesn't it? But it's no use now. As long as there was Bonnie there was a chance we might be happy. I liked to think that Bonnie was you, a little girl again, before the war and poverty had done things to you. She was so like you, and I could pet her and spoil her, as I wanted to spoil you. When she went, she took everything.
瑞德 :看起來我們相互有誤解,是嗎?不過現在說什麼都沒用了。邦妮在的時候,我們還有幸福生活的可能。我常把邦妮當成你,小姑娘時代的你,重新回到未經歷戰爭與貧窮的。她非常象你——我寵愛她,嬌慣她,就象我想嬌慣你一樣。她走了,也把一切都帶走了。
Scarlett: Oh, Rhett! Rhett, please don't say that! I'm so sorry! I'm so sorry for everything!
斯佳麗:噢,瑞德!瑞德,請不要這么說。我是那麼對不起你!我為每一件事後悔!
Rhett : My darling, you're such a child. You think that by saying "I'm sorry," all the past can be corrected. Here, take my handkerchief. Never, at any crisis of your life, have I known you to have a handkerchief.
瑞德 :親愛的,你真是個孩子。你以為只要說聲對不起,過去的一切錯誤便可以糾正了嗎。喏,拿去我的手絹。緊要關頭,我從未見你帶過的手絹。
Scarlett: Rhett! Rhett! Where are you going?
斯佳麗:瑞德!瑞德!你要去哪裡?
Rhett : I'm going to Charleston, back where I belong.
瑞德 :我要回查爾斯頓,那兒是我的家。
Scarlett: Please! Please take me with you!
斯佳麗:求你把我也帶上吧!
Rhett : No. I'm through with everything here. I want peace; I want to see if somewhere there isn't something left in life of charm and grace. Do you know what I'm talking about? (SCA: No)
瑞德 :不。我已厭倦了這里的一切。我需要安靜。我想看看生活中有沒有留下一點美好優雅的東西。你知道我再說什麼嗎?(斯佳麗:不知道。)
Scarlett: I only know that I love you.
斯佳麗:我只知道我愛你。
Rhett : That's your misfortune
瑞德 :那就是你的不幸了。
Scarlett: Oh, Rhett! Rhett! Rhett! Rhett! But, Rhett, if you go where shall I go? What shall I do?
斯佳麗:瑞德!瑞德!瑞德!瑞德!可是,瑞德,你走了我到哪兒去?我怎麼辦呢?
Rhett : Frankly, my dear, I don't give a damn.
瑞德 :坦率的說,親愛的,這一點兒也不關我的事。
Scarlett: I can't let him go! I can't! There must be some way to bring him back.
斯佳麗:我不能讓他走!不能!一定有辦法讓他回來。
Scarlett: All right, I can't think about this now! I'll go crazy if I do! I? I'll think about that tomorrow? But I must think about it! I must think about it! What is there to do? What is there that matters?
斯佳麗:好了,我現在不去想這件事!不然我會發瘋的!我……明天再說吧。可我必須想!我必須想一想!到底該怎麼辦呢?究竟什麼才有意義?
Gerald : Do you mean to tell me, Katie Scarlett O'Hara, that Tara doesn't mean anything to you? Why, lt's the only thing that matters-it's the only thing that lasts.
傑拉德:你是不是想告訴我,凱蒂•斯佳麗•歐哈拉,塔拉對你毫無疑義?只有土地才是有意義的,是永恆不變的
Ashley : Something you love better than me, though you may not know it- Tara!
阿希禮:有一樣東西你愛它勝過愛我,盡管你自己並不知道——塔拉!
Rhett : it's this from which you get your strength-the red earth of Tara!
瑞德 :塔拉的紅土地是你力量的源泉。
Gerald : Why! Land's the only thing that matters - it's the only thing that lasts.
傑拉德:只有土地才是有意義的……
Ashley : Something you love better than me -
阿希禮:有一樣東西你愛它勝過愛我……
Scarlett: Tara home .I am going home .I will find some way to get him back .After all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3、《羅馬假日》英文經典對白
Princess Ann: Have I been here all night, alone?
安娜公主:我是整晚在這里嗎,一個人?
Joe Bradley: If you don't count me, yes.
喬•布拉德雷:要是不把我算在裡面,就是。
Princess Ann: So I've spent the night here - with you?
安娜公主:那麼我是和你在一起--過了昨晚?
Joe Bradley: Well now, I-I don't know that I'd use those words exactly, but uh, from a certain angle, yes.
喬•布拉德雷:是的那麼,我,我不知道我該說什麼,事實上,但是,換了角度來說,是的。
Princess Ann: How do you do?
安娜公主:你好!
Joe Bradley: How do you do?
喬•布拉德雷:你好!
Princess Ann: And you are - ?
安娜公主:那麼你是?
Joe Bradley: Bradley, Joe Bradley.
喬•布拉德雷:布拉德雷,喬•布拉德雷。
Princess Ann: Delighted.
安娜公主:很高興。
Joe Bradley: You don't know how delighted I am to meet you.
喬•布拉德雷:你不知道我遇見你有多高興呢。
Princess Ann: You may sit down.
安娜公主:你可以坐下了。
Joe Bradley: Thank you very much. What's your name?
喬•布拉德雷:非常感謝。你的名字是什麼?
Princess Ann: You may call me Anya.
安娜公主:你可以叫我安雅
4、《阿甘正傳》經典片段
You know it』s funny what a young man recollects. 『Cause I don』t remember being born. I don』t recall what I got for my first Christmas. I don』t know when I went on my first outdoor picnic. But I do remember the first time I heard the sweetest voice in the wide world.
阿甘:年輕人的記憶很怪.我不記得自已怎麼出世,不記得第一次聖誕禮物是什麼,也不記得我第一次出去野餐是什麼時候,但我記得第一次聽到世界上最甜美的聲音.
Jenny: You can sit here if you want.
珍 妮:如果你願意,可以坐在這兒.
Forrest: I had never seen anything so beautiful in my life. She was
like an angel.
阿 甘:我從沒見過這樣美麗的人.她就像天使.
Little Jenny: Well, are you going to sit down or aren』t you? What』s wrong with your legs?
珍 妮:你到底坐不坐?你的腿怎麼了?
Gump: Nothing at all, thank you. My legs are just fine and Dandy.
阿 甘:沒什麼,謝謝你.我的腿很好,好極了
Forrest: I just sat next to her on that bus and had a conversation all the way to school.
Gump: The doctor says my back』s crooked like a question mark. These are going to make me as straight as an arrow.
Forrest: Next to mama, no one ever talked to me or asked me questions.
阿甘:我就坐在她旁邊,跟她一路上談個不停.除了媽媽外,從來沒有人跟我說
話,或者問我問題.
Little Jenny: Are you stupid or something?
珍 妮:你是傻還是什麼?
Gump: Mama says 「Stupid is as stupid does.」
阿 甘:媽說傻人有傻福.
5、《暮光之城》對白
Isabella Swan:"You've got to give me some answers."
伊莎貝拉:「你必須給我些解釋。」
Edward Cullen:"I'd rather hear your theories. "
愛德華:「我寧可聽你的推測。」
Isabella Swan:"I have considered radioactive spiders and kryptonite. "
伊莎貝拉:「我考慮過放射性變異蜘蛛和氪石。」
Edward Cullen:"That's all superhero stuff, right? What if I'm not the hero? What if I'm... the bad guy?"
愛德華:「那不都是些超級英雄之類的嗎?那如果我不是那些英雄的話呢?如果我是...壞人呢?」
Edward:And you』re worried, not because you』re headed to meet a houseful of vampires, but because you think those vampires won』t approve of you, correct?
愛德華:你有點擔心,不是擔心要去見一家子吸血鬼,而是擔心這些吸血鬼不喜歡你,對吧?
Isbella Swan:Now I'm afraid.
伊莎貝拉:「現在我害怕了。」
Edward:Good.
愛德華:「是嗎。」
Isabella Swan:I'm not afraid of you. I'm only afraid of losing you. "
伊莎貝拉: 「我不是害怕你。我只是害怕失去你。」
6、《勇敢的心》經典對白
Uhh! 我們應該以牙還牙!
And I say we hit back now! We cannot fight them! It's suicide!我們不能這么做! 這簡直就是去自殺!
Wallace is right! We fight them! 華萊士說的對!打吧!
Every nobleman who had a will to fight was at that meeting.所有主戰的貴族都在這次會議上死了.
We cannot beat an army. 我們無法對付一支軍隊.
Not with 50 farmers. 我們只夠湊足 50 人.
We do not have to beat them, just fight them. 我們不一定要打敗他們, 只要和他們戰斗.
Now, who's with me? 現在,誰跟我去?
I am, Wallace. 我去,華萊士.
All right, all right. 好吧,好吧.
Ready. 好.
Where do you think you're going? 威廉,你想去哪兒?
I'm going with you. 跟著你.
Ah, you're going with me, are you? 你想和我在一起,是嗎?
And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你想干什麼?
I'm going to help. 我要去幫你.
Hey, and a good help you'd be, too, but I need you to stay here and look after the place for me while I'm away.嘿,你會成為好幫手的,但是我要你留在這兒, 在我不在的時候照看好這地方.
I can fight. 我能打仗.
I know. I know you can fight. But it's our wits that make us men.. See you tomorrow. 我知道. 我知道你能打仗. 不過 真正的男子漢還要會用腦子。我會回來看你的.
7、《兄弟連》對白
Richard Winters: These men have been through the toughest training the Army has to offer, under the worst possible circumstances, and they volunteered for it.
'Buck' Compton: Christ, Dick, I was just shooting craps with them.
Richard Winters: You know why they volunteered? Because they knew that the man in the foxhole next to them would be the best. Not some draftee who's going to get them killed.
'Buck' Compton: Are you ticked because they like me? Because I'm spending time to get to know my soldiers. I mean, c'mon, you've been with them for two years? I've been here for six days.
Richard Winters: You're gambling, Buck.
'Buck' Compton: So what. Soldiers do that. I don't deserve a reprimand for it.
Richard Winters: What if you'd won?
'Buck' Compton: What?
Richard Winters: What if you'd won? Don't ever put yourself in the position where you can take from these 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