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天堂 > 香港45屆電影節咨詢電話

香港45屆電影節咨詢電話

發布時間:2022-08-17 04:03:12

1. 香港的所有的電影節及獎項

香港所有電影節及獎項:

1 香港電影金像獎

2 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3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獎

4 亞洲電影節

5 香港國際電影

6 亞洲電影大獎

2. 第46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為什麼郭富城能連續四年擔任大使

第46屆香港國際電影節,郭富城已經連續4年擔任大使了,主要原因是郭富城演技特別的好,並且在香港的地位很高,所以有這個資格。

最後,郭富城在電影界已經到達了一定的高度,現在主要的想法就是將電影節推廣給更多的人。

3. 各類電影節的參賽時間和官方網站

熟悉國際電影節的朋友都知道,世界各地電影節之多,真的是難以盡數。如果你打算什麼電影節都參加,告訴你,從年頭一月一日到年終十二月三十 一日,你幾乎可以每天都在電影節中度過。
眾所周知,世界最頂尖的電影要數歐洲的戛納、威尼斯和柏林,但並非表示法國就只有戛納電影節,義大利就只有威尼斯電影節。它們的其他城市,同樣都定期舉辦不同形式、不同定位的電影節,像義大利的烏迪內斯電影節和米蘭電影節,同樣具有知名度。

其他國家更不用說了,俄羅斯、瑞典、丹麥、瑞士、荷蘭、西班牙、葡萄牙,還有東歐的捷克、波蘭等地,通通都有自己的電影節。埃及、土耳其也不甘人後。總之,名目之多令人目不暇接。

亞洲地區近年隨著經濟的穩定亦紛紛辦起電影節。你想想,連新加坡那麼小的一個地方也有個新加坡電影節,其他如泰國、菲律賓就不必說了。台灣已將金馬獎和台北電影節分開。日本除了每年秋天的東京電影節外,年初在北海道也有另一個電影節。韓國的釜山電影節成為後起之秀,而且韓國政府不甘如此,一定會再多搞個名堂擴大其影響力。

我們中國除了有上海國際電影節之外,還有長春電影節。此外,前幾年還有個珠海電影節,只辦了兩屆就停下來,要不然真夠忙的。在香港,三月底四月初舉行的那個香港國際電影節,香港影痴們,從1976年開始已每年朝聖一次。

北美洲地區,電影節也有很多,美國除了紐約電影節之外,還有聖丹斯電影節、丹佛電影節、夏威夷電影節等,此外加拿大也有多倫多和蒙特利爾電影節。告訴你,墨西哥也有。

南美洲當然亦不甘落於人後,加上澳大利亞和南非都有電影節,全世界恐怕只有南極和北極兩個地方沒有電影節了!

4. 第46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發布會,郭富城古天樂劉嘉玲亮相,他們有什麼新作

古天樂和劉嘉玲有一部即將上映的科幻電影《明日戰機》,這是一部末世科幻機甲風格的電影,劇情跌宕起伏精彩刺激,非常值得期待。

5. 各種華語電視、電影節的名稱及頒獎時間(幾年一次大概在幾月份頒獎),最好再說一下獎項的分量,謝謝

電影:台灣金馬獎--中國台灣地區的電影獎項,在華語圈中它歷史最為悠久,與香港電影金像獎和大陸電影金雞百花獎並稱為華語電影最高成就的三大獎.金馬獎每年舉辦一屆,其中1964年和1974年停辦,1998年台北電影學會另行組織台北電影節與之分庭抗禮。金馬獎的主持人過去常有「一港一台」搭配的傳統,但近年也有都由台灣主持人擔當的情況。
香港金像獎--香港電影金像獎創立於1982年,當年正值香港電影新浪潮蓬勃發展之時,金像獎的設立大大鼓舞了電影人的創作,讓香港電影佳片涌現。從創辦之初,金像獎已經立足於香港本土,並打破叢叢壁壘完全接納來自台灣、大陸以及全球華語電影作品,因此是兩岸三地同類電影獎項中,最早容納各地華語片種的電影獎項,因此奠定在華語電影圈中具有舉足輕重的超然地位。
大陸金雞獎--由中國電影家協會於1981年創辦的,是中國電影界專業性評選的最高獎。目前已舉辦了27屆,金雞獎獎品為銅制鍍金的金雞。它以獎勵優秀影片和表彰成績卓著的電影工作者為宗旨,對促進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百花獎 金雞獎 華表獎一起並稱中國電影的三大獎.百花獎是觀眾獎 金雞獎是專家獎 華表獎是政府獎..這三個獎是經中共中央批準的三項常設全國性文藝大獎. . 金雞獎誕生於1981年,因當年屬中國農歷雞年.故取名中國電影金雞獎.以金雞啼鳴象徵百家爭鳴並激勵電影工作者聞雞起舞。金雞獎每年評選一次,評獎委員會由電影專家組成,因此又被稱為「專家獎」。自2005年起,金雞獎與百花獎隔年評選一次,金雞獎逢單數年評選。1992年,應廣大電影工作者的熱切要求,中國電影家協會在大眾電影百花獎和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活動的基礎上,創辦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電影節年年舉辦。
百花獎--中國群眾性的電影獎,由中國發行量最大的電影刊物《大眾電影》雜志編輯部主辦。百花獎創辦於1962年.是由周恩來總理特地指明舉辦的電影大獎.1963舉辦第二屆之後,一直中斷了17年,直到1980 年才恢復舉辦了第三屆.此後每年舉行一次,自2005年起,金雞獎與百花獎隔年評選一次. 1992年,應廣大電影工作者的熱切要求,中國電影家協會在大眾電影百花獎和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活動的基礎上,創辦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電影節年年舉辦。
華表獎--中國電影華表獎是中國電影界的最高獎,其獎杯採用的是北京天安門城樓前的華表造型,每年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對前一年度完成的各片種影片進行評選。華表獎的前身是文化部優秀影片獎,每年評選一次。始評於1957年。中斷了22年後,從1979年繼續進行評獎活動,一年一屆。1985年文化部電影局整建制劃歸廣播電影電視部後,更名為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影片獎。1986年與1987年,1989年與1990年合並舉辦,1994年該稱華表獎。
電視:金鷹獎--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辦的全國性電視藝術綜合獎,其前身為「《大眾電視》金鷹獎」,是國家級的唯一以觀眾投票為主評選產生的電視藝術大獎。第16屆起改名為「中國電視金鷹獎」,從2000 年第18屆開始, 經中宣部批准,「中國電視金鷹獎」全面升級為規格更高的「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 每年在長沙舉行。自2005年起,改為每兩年舉辦一次。
飛天獎--創辦於1980年,於1981年開始評獎,每年舉辦一屆,原名「全國優秀電視劇獎」。中國電視劇飛天獎是中國電視劇最高「政府獎」。創辦於1980年,於1981年開始評獎,每年舉辦一屆,原名「全國優秀電視劇獎」。1981年4月3日至13日,中央廣播事業局在北京召開了第三次全國電視節目會議,對1980年1月1日至1981年3月31日在中央電視台第一套節目播出的電視節目進行評選,有28部電視劇獲獎。到1983年3月,廣播電視部(原中央廣播事業局)委託《電視文藝》、《中國廣播電視》、《電視周報》三家報刊聯合主辦第三屆全國優秀電視劇評獎活動,並把這一活動正式定名為「全國電視劇飛天獎」。1992年改為現名「中國電視劇飛天獎」。2005年,改為兩年一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由中國廣播電影電視部主辦,為電視類的「政府獎」,是對上一年(或兩年度)電視劇思想藝術成就的一次檢閱和評判。
台灣金鍾獎--中國台灣地區傳媒年度獎項,創始於1965年。設獎之初以廣播為主,1965年設頒獎新聞節目、音樂節目、廣告節目等獎項、1966年增設個人技術獎。1971年將電視納入獎勵范圍,自此正式以廣播電視為獎勵對象。1965年起由台灣當局「新聞局」所舉辦。1968年由台灣當局「文化局」接辦,1975年恢復由「新聞局」辦理。自2000年後,交由財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接辦,至2008年廣電基金解散為止。此外,另有中國音樂金鍾獎,由中國文聯和中國音協會共同主辦,亦簡稱金鍾獎,是與戲劇梅花獎、電視金鷹獎、電影金雞獎並列的國家級藝術大獎。
香港萬千星輝獎--香港TVB的電視頒獎典禮。頒獎禮評選范圍為TVB本年度製作的劇集和節目,以及出演的藝人。舉辦日期為TVB每年台慶前後(11月中或12月初),最受矚目的獎項為每年的最佳男女主角,一般被稱為「視帝」、「視後」。

6. 誰能提供著名電影節的歷年獲獎紀錄的網頁

奧斯卡最佳影片
1屆《翼》
2屆《百老匯的旋律》
3屆《西線無戰事》
4屆《壯志千秋》
5屆《大飯店》
6屆《亂世春秋》
7屆《一夜風流》
8屆《叛艦喋血記》
9屆《歌舞大王齊格菲》
10屆《左拉傳》
11屆《浮生如夢》
12屆《亂世佳人》又名《飄》
13屆《蝴蝶夢》
14屆《青山翠谷》
15屆《米尼弗夫人》又名《忠勇之家》
16屆《卡薩布蘭卡》又名《北非諜影》
17屆《與我同行》
18屆《失去的周末》
19屆《黃金時代》
20屆《君子協定》
21屆《哈姆雷特》
22屆《當代奸雄》
23屆《彗星美人》
24屆《一個美國人在巴黎》
25屆《戲中之王》
26屆《永垂不朽》
27屆《在江邊》
28屆《馬蒂》
29屆《環球旅行八十天》
30屆《桂河大橋》
31屆《琪琪》
32屆《賓虛》
33屆《公寓》
34屆《西區故事》
35屆《阿拉伯的勞倫斯》
36屆《湯姆.瓊斯》
37屆《窈窕淑女》
38屆《音樂之聲》
39屆《永遠走紅的人》
40屆《炎熱的夜晚》
41屆《奧利弗!》
42屆《午夜牛郎》
43屆《巴頓將軍》
44屆《法國販毒網》
45屆《教父》
46屆《騙》
47屆《教父(續集)》
48屆《飛越瘋人院》
49屆《洛奇》
50屆《安妮.霍爾》
51屆《獵鹿人》
52屆《克萊默夫婦》
53屆《普通人》
54屆《火的戰車》
55屆《甘地》
56屆《母女情深》
57屆《莫扎特》
58屆《走出非洲》
59屆《野戰排》
60屆《末代皇帝》
61屆《雨人》
62屆《為戴茜小姐開車》
63屆《與狼共舞》
64屆《沉默的羔羊》
65屆《殺無赦》
66屆《辛德勒的名單》
67屆《阿甘正傳》又名《福雷斯特.岡普》
68屆《勇敢的心》又名《驚世未了緣》
69屆《英國病人》又名《英倫情人》
70屆 《泰坦尼克號》又名《鐵達尼號》
71屆 《沙翁情史》
72屆 《美國麗人》
73屆 《角鬥士》

7.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歷屆之最

獲得金獅獎最多的導演(兩次)路易·馬勒1980年《大西洋城》獲得第三十七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1987《孩子們,再見》獲得第四十四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成為威尼斯電影節史上第一位雙金獅導演。 張藝謀1992年憑借《秋菊打官司》獲得第四十九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1999年《一個都不能少》獲得第五十七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成為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史上第二位雙金獅導演。 李安2005年《斷背山》獲得第六十二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2007年《色戒》獲得第六十四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成為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史上第三位雙金獅導演。 獲得金獅獎的女導演(4人)瑪格雷特·馮·特洛塔1981年第37屆憑《德國姐妹》獲得最佳影片金獅獎,成為歷史上第一位獲得金獅獎的女導演。阿涅斯·瓦爾達1985年第42屆憑《流浪女》獲得最佳影片金獅獎,成為歷史上第二位獲得金獅獎的女導演。米拉·奈爾印度女導演米拉·奈爾於2001年第58屆憑《季風婚宴》獲得最佳影片金獅獎,成為歷史上第三位獲得金獅獎的女導演。 索菲婭·科波拉2010年第67屆由索菲婭·科波拉執導的電影《在某處》獲得最佳影片金獅獎,成為歷史上第四位獲得金獅獎的女導演。 獲得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的女導演西麗·娜沙特2009年第66屆伊朗裔美國女導演西麗·娜沙特憑《沒有男人的女人》獲得最佳導演銀獅獎。 獲得影後桂冠最多的女演員(三人)雪莉·麥克琳
伊莎貝爾·於佩爾 能夠登上兩次威尼斯電影節影後桂冠,對於全世界的女演員來說並不容易,尤其是相對於比較「本土」的奧斯卡來說,很少有明星能像凱瑟琳·赫本四次登上奧斯卡的影後寶座,在威尼斯電影節截至2014年上,只有雪莉·麥克琳和伊莎貝爾·於佩爾由此殊榮,比較有趣的是,她們兩人都同時在1988年第45屆威尼斯電影節上榮獲了影後的稱號。她們分別因在《蘇薩茨卡夫人》和《女人韻事》中的出色表現獲此殊榮。另外,在1960年第25屆的威尼斯電影節上,有雪莉·麥克琳憑借《桃色公寓》一片首獲影後桂冠,而伊莎貝爾·於佩爾則是在1995年第52屆威尼斯電影節上,憑借《儀式》再次登上影後寶座。瓦萊莉·高利諾先後於1986年第43屆憑《愛情故事》、2015年第72屆《為你著想》兩度獲得最佳女演員獎。獲得影帝桂冠最多的男演員(四人)讓·迦本先後於1951年第16屆《黑夜是我的王國》、1954年第19屆《金錢不要碰》兩度獲得最佳男演員獎三船敏郎先後於1961年第26屆《用心棒》、1965年第30屆《紅鬍子》兩度獲得最佳男演員獎西恩·潘先後於1998年第55屆《浮世男女》、2003年第60屆21克》兩度獲得最佳男演員獎哈維爾·巴登先後於2000年第57屆《夜幕降臨前》、2004年第61屆《深海長眠》兩度獲得最佳男演員獎史上最年輕的影帝/影後夏雨中國大陸男演員夏雨於1994年第51屆憑《陽光燦爛的日子》獲得最佳男主角,獲獎時不滿18歲,從而成為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歷屆上最年輕的影帝。 維克托埃爾·基維索爾於1996年第53屆憑《悲憐上帝的小女兒》中「波娜特」一角獲得最佳女演員獎,出生於1991年的她得獎時才4歲,從而成為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最年輕的影後,同時更是世界影史上最年輕的影後。最年輕的終身成就金獅獎蒂姆·伯頓在第64屆電影節上美國導演蒂姆·伯頓被授予了終身成就獎,而當年僅有49歲的伯頓也理所應當的成為了歷屆威尼斯電影節上最年輕的終身成就獎獲得者。第一部獲得金獅獎的紀錄片羅馬環城高速2013年第70屆威尼斯影展由地主國義大利成最大贏家,《羅馬環城高速》又名《一條大路通羅馬》成首度獲金獅獎的紀錄片,也是義大利相隔15年重奪最高榮譽,該作品導演吉安弗蘭科·羅西的另一部作品《海上火焰》(又名《蘭佩杜薩紀事》)於2016年第6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上獲得金熊獎,這也是柏林電影節史上首次紀錄片奪得金熊獎。 參展中國影片最多的一屆2005年第62屆2005年的第62屆威尼斯電影節可以說是一場中國盛宴,那屆電影節參賽和參展的中國影片達20多部,為歷屆電影節之最。李安更是憑借《斷背山》一舉奪得金獅獎。在這屆電影節上,主辦方特別設有一個亞洲電影歷史回顧單元,包括中國、日本的電影回顧。而中國的影片部分,主要是回顧中國1934年至1990年拍攝的影片,包括中國的第一部動畫長片《鐵扇公主》、《芙蓉鎮》、《大路》、《三毛流浪記》、《馬路天使》等十幾部這一時期的經典影片。另外,電影節開幕式放映中國導演徐克執導的《七劍》,而閉幕式壓軸的則是香港導演陳可辛的作品《如果·愛》。而關錦鵬的《長恨歌》和李安導演的《斷臂山》也都入圍了62屆電影節的競賽單元;中國女導演李玉執導的《紅顏》以及寧瀛的新片《無窮動》也入圍本屆電影節地平線單元。

8. 郭富城連續四年擔任香港電影節大使,香港電影節的含金量有多高

第四十六屆香港電影節將在2022年的八月份再次重啟,知名演員郭富城也是第四年連續擔任香港電影節的形象大使。近些年,隨著港片的沒落,香港電影節金像獎,盡管人作為華語三大電影獎之一,但含金量已經不如從前。

香港電影節關注度不高

香港電影節早在上世紀90年代是為了表彰香港地區演藝圈人士的一場盛會,針對過去一年香港地區影視劇的發展情況做總結性的報告,並期望來年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但現如今,隨著大陸地區影視劇行業的快速發展,香港、台灣地區的影視劇製作陷入了困局,知名度不再。連帶著香港電影節的關注度都下降,近些年更是淪為了香港演藝圈人士自娛自樂的平台。

香港電影節隨著港片的沒落,在圈內的地位也慢慢的下降,盡管有著老牌明星撐場,不遺餘力的宣傳,但似乎作品的質量難以上來,關注度也一直沒能有質的提升。

9. 香港從什麼時間開始有的電影節

香港國際電影節於1977年開始舉辦,每年一次,為期2周。1977~1979在6月舉行,1980年起改在4月舉行。從1978年起得到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聯合會的承認和支持,規模不斷擴大。1977~2001年分別由香港市政局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而2001~2004年則改為香港藝術發展局主辦。由第29屆開始,香港國際電影節正式由獨立慈善團體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舉辦。該電影節的宗旨主要是把香港建成世界電影中心之一,通過該項活動密切香港電影工作者和世界各地電影工作者之間的關系,互相交流思想,切磋技藝,以了解和跟進世界電影的發展。該電影節參加上映的影片不舉行比賽,影片的部數和出品時間不受限制。

閱讀全文

與香港45屆電影節咨詢電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院會計如何做合並報表 瀏覽:908
電影男主角是個攝影師女主警 瀏覽:466
2015八到12月電影 瀏覽:427
恐怖變異人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54
成龍大哥拍的最新電影片 瀏覽:185
關於西藏動畫電影 瀏覽:305
韓國影片中的電影字幕如何翻譯 瀏覽:167
金融電影電視推薦 瀏覽:247
1905電影如何轉格式 瀏覽:671
英男是日本什麼電影 瀏覽:350
類似愛情電影上映 瀏覽:226
多a夢哆大電影大全 瀏覽:584
好看的大俠電影推薦 瀏覽:740
國內搞笑電影推薦 瀏覽:998
15電影網電影城宅男 瀏覽:456
有關音樂與愛情的電影 瀏覽:167
印度電影主角勇者 瀏覽:634
電影院基金 瀏覽:924
蘇州大光明電影 瀏覽:242
淺淺電影網 瀏覽: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