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天堂 > 我電影節

我電影節

發布時間:2022-08-21 18:07:18

1. 誰能為我介紹下香港電影節

建議參考www.hkiff.org.hk
不過是繁體

2. 威尼斯電影節具體有哪些獎項電影節的由來有何歷史


3. 12個A類國際電影節都是什麼

1、柏林國際電影節 創辦於1951年,於每年的2月舉行,最高獎名稱為「金熊獎」,很多著名的導演和演員都視在柏林國際電影節拿獎為榮譽的象徵,是世界電影藝術家嚮往的獎項之一。 顧長衛來之不易的銀熊中國電影在柏林國際電影節備受青睞,獲得銀熊獎的有《三個和尚》《本命年》《紅粉》《太陽有耳》《我的父親母親》,《香魂女》、《喜宴》同獲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2005年顧長衛憑借電影《孔雀》獲得了第5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 2007年,大年初一,之前名字只為少數圈內人所知的中國導演王全安,憑借影片《圖雅的婚事》獲得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2、戛納國際電影節 創辦於1939年,於每年5月舉行,最高獎名稱為「金棕櫚獎」。戛納國際電影節以充滿藝術氣氛且不受政治左右而著名,現在戛納國際電影節是最受關注的世界資深電影大獎。 《無極》主創亮相戛納中國與戛納國際電影節結緣許久。1956年導演蔡楚生到戛納參加電影節,但是沒有參賽影片。1975年電影《俠女》獲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綜合技術獎。陳凱歌的《孩子王》《霸王別姬》《荊軻刺秦王》,張藝謀的《菊豆》《活著》《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王家衛的《春光乍泄》、《花樣年華》,姜文執導的《鬼子來了》都曾在戛納國際電影節摘得重要獎項。而中國著名影星鞏俐應邀擔任評委會委員。05年,王小帥執導的《青紅》獲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獎。
3、威尼斯電影節 創辦於1932年,8月底到9月初舉行,是世界上年頭最久的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以「新、奇、快」發掘導演而著稱,被稱作「電影大師的搖籃」。它挖掘過黑澤明、溝口健二、薩蒂亞吉特·雷伊這些亞洲電影泰斗。 1956年,《神筆》獲得中國第一個威尼斯獎項。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一個都不能少》都在該電影節上獲得大獎。1994年,夏雨因在姜文執導的影片《陽光燦爛的日子》中的成功表演而摘得影帝。此外,張元的《過年回家》、田壯壯的《小城之春》以及蔡明亮執導的《不散》均獲得獎項肯定。05年,是中國電影人在威尼斯大火的一年,李安的《斷臂山》獲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關錦鵬的作品《長恨歌》獲威尼斯電影節歐洲藝術交流獎,李玉導演的影片《紅顏》獲威尼斯電影節歐洲藝術獎。 由賈樟柯執導的《三峽好人》在(07年)第63屆威尼斯電影節上「擒獲」金獅獎。
4、卡羅維法利國際電影節 1946年創辦於捷克,於每年的7月5日至15日舉行,最高獎名稱為「水晶球獎」(分為大獎和主要獎),但因為該獎項帶有很濃厚的政治色彩,近來不太為人所知。 《鋼鐵戰士》《白毛女》《新兒女英雄傳》《人民的戰士》《祝福》《聶耳》《良家婦女》《女兒紅》等均在該電影節上有所斬獲。
5、莫斯科國際電影節 創辦於1959年,兩年一屆。電影節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放映具有藝術價值和思想內容的影片,促進各國電影工作者交流經驗和相互合作。 《老兵新傳》《小鯉魚跳龍門》《革命家庭》《鹿鈴》《出嫁女》等影片都在該電影節上獲得過大獎。
6、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 1977年創辦於加拿大,於每年的8月25日至9月4日舉行,最高獎名稱為「美洲大獎」。1983年《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獲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美洲大獎。《邊城》、《黃河謠》、《山水情》、《黑駿馬》、《太陽鳥》等均得到過電影節大獎。2000年,鞏俐憑借《漂亮媽媽》獲最佳女演員獎。06年9月,由楊亞洲執導,倪萍、劉威主演的電影《雪花那個飄》獲得第30屆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評委特別獎。
7、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 1953年創辦於西班牙,於每年的9月21日至30日舉行,為期10天左右,地點在海濱城市聖塞巴斯蒂安。開始兩屆只有西班牙語電影參展,以後影響逐漸擴大,現已成為重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最高獎名稱為「金貝殼獎」、「銀貝殼獎」。
8、東京國際電影節 1985年創辦於日本,兩年一屆。從1992年起改為每年舉辦一屆,於每年的10月28日至11月5日舉行,目的在於藉助電影節的影響促進日本電影市場的發展。最高獎名稱為「東京大獎」。
9、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 1989年創辦於阿根廷,於每年的11月6日至25日舉行,最高獎名稱為「金樹商陸獎」。
10、開羅國際電影節 1976年創辦於埃及,於每年的11月7日至18日舉行,最高獎名稱為「金字塔獎」,是非洲最大的電影節之一。 2000年,馮小剛的《一聲嘆息》獲第24屆開羅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金字塔獎)、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編劇、特別提及獎等諸多大獎。
11、上海國際電影節 創辦於1993年,從今年起每年6月上旬舉行,中國惟一的一個A類國際電影節,最高獎名稱為「金爵獎」,下設8個獎項,都由來自各國的國際評委評審產生。
12.瑞士的洛迦諾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46年的洛迦諾國際電影節是瑞士舉辦的最早、最大的一個電影節,也是與戛納電影節、柏林電影節等同級的國際A類電影節。電影節的最高獎項———金豹獎。

4. 世界幾大電影節以及對應的電影獎項的名稱,解釋,由來

柏林國際電影節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1951年創辦於當時的西柏林,每年一次,原在6~7月間舉行,後為與戛納國際電影節競爭,提前至 2~3 月間舉行,為期兩周。其目的在於加強世界各國電影工作者的交流 ,促進電影藝術水平的提高。
柏林國際電影節的主要活動有 :① 舉行影片比賽評獎,設有金熊、銀熊獎,評委會特別獎,分別授予最佳影片、導演、男女演員、編劇、攝影等;②舉行會外放映;③舉辦回顧展;④開設電影市場;⑤舉辦宣傳品展覽。80年代後,平均每年有30~40個國家參加,放映影片近 300 部。1988年,中國影片《紅高粱》獲金熊獎。2006年,中國導演王全安的《圖雅的婚事》再獲金熊獎;2008年,中國王小帥導演憑《左右》斬獲銀熊。
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歐洲第一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得到了當時的聯邦德國政府和電影界的支持和幫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舉行第一屆。
主獎有「金熊獎」和「銀熊獎」。「金熊獎」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銀熊獎」授予最佳導演、男女演員、編劇、音樂、攝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別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還有國際評論獎、評委會特別獎等。80年代,每年30~4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放映影片200~300部。電影節每年舉行一次。1978年起,為了和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競爭,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舉行,為期兩周。
柏林國際電影節於1951年在美國或者從更寬泛意義上說在三個西方盟國的倡議下創立。這以後的十年內,電影節已經確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瑪·伯格曼、薩蒂亞吉特·雷伊、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羅曼·波蘭斯基和法國「新浪潮」導演讓-呂克·戈達爾、弗朗索瓦·特呂弗、克洛德·夏布羅爾都以他們的影片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了巨大的國際性的成功。
從六十年代中期開始了一個明顯的停滯時期。1971年,在傳統的影片競賽之外創立了新電影國際論壇。1974年,電影節上出現了第一部蘇聯影片,一年後,東德影片也加入進來。政治氣候發生了變化,西德和東德簽署了條約。從此,柏林電影節把自己重新定位為國際電影生產的一面鏡子,使電影節在東西方之間的匯合與調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如今,柏林國際電影節已與戛納、威尼斯等電影節一道成為最主要的國際電影節。它的意義不僅在於吸引了大量觀眾,而且還吸引了許多電影製作人。超過60個國家的報紙、雜志、互聯網、電台、電視台的將近3000名新聞記者蜂擁而來,每年僅公開的電影放映就吸引了超過35萬賓客。
柏林電影節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圍電影參與的競賽單元,在競賽結束,由國際性的評委會頒發電影節主要獎項。
柏林電影節「發現」了一大批電影導演,如今他們的地位已經寫進了電影史。柏林國際電影節的獲獎者包括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讓-呂克·戈達爾、英格瑪·伯格曼、西德尼·呂美特、克洛德·夏布羅爾、羅曼·波蘭斯基、薩蒂亞吉特·雷伊、卡洛斯·紹拉、李安、張藝謀、羅伯特·阿爾特曼、約翰·卡薩維茨和其他許多人。

戛納國際電影節
Festival De Cannes
亦譯作康城或坎城電影節,世界最大、最重要的電影節之一。1939年,法國為了對抗當時受義大利法西斯政權控制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決定創辦法國自己的國際電影節。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使籌備工作停頓下來。大戰結束後,於1946年9月20日在法國南部旅遊勝地戛納舉辦了首屆電影節。自創辦以來,除1948年、1950年停辦和1968年中途停斷外,每年舉行一次,為期兩周左右。原來每年9月舉行。1951年起,為了在時間上爭取早於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改在5月舉行。1956年最高獎為「金鴨獎」,1957年起改為「金棕櫚獎」,分別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等。此外,歷年來還先後頒發過愛情心理電影、冒險偵探電影、音樂電影、傳記片、娛樂片、處女作、導演、男女演員、編劇、攝影、剪輯等獎。
戛納電影節因大海、美女和陽光(Sea Sex Sun)而被稱為3S電影節。每年盛事期間,在著名的海濱大道及附近的海灘上都會有眾多美女雲集,期待著影界大腕、星探們的發掘,一圓她們的明星夢。
電影節的活動分為六個單元:「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有兩組評審委員分別評審長片和短片,「正式競賽」的部分由各國電影文化界人士組成,其人選都是頗有聲望的導演、演員、編劇、影評人、配樂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擔任主席。非競賽部分以提拔新人為主,其中「導演雙周」及「一種注視」發掘了不少頗具潛力或業有成就的導演。
戛納電影節自創辦之日起,就得到法國外交部、教育部、國家電影中心的支持和資助。除了1981年第34屆電影節,因法國政局變動以及教皇保羅二世在電影節開幕這天遇刺的原因,法國政府當局無人參加開幕式外,一般每屆電影節的開幕式上,都有一名法國部長級的官員親自出席並致辭。在戛納50歲的大典上,法國總統希拉克專程從巴黎飛抵戛納致賀。這是戛納半個世紀的歷史上,第一次有總統大駕光臨。
1993年陳凱歌導演的中國電影《霸王別姬》獲金棕櫚獎。
1997年香港導演王家衛執導的電影《春光乍泄》,入選影展競賽單元,王家衛並奪得最佳導演獎,成為首位獲得此獎項的華人導演。
2002年伍仕賢導演的電影短片《車四十四》成了入選戛納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的首部華語短片。
第60屆法國戛納電影節將於5月16日開幕,組委會19日公布了角逐「金棕櫚獎」競賽單元的21部入圍影片名單,王家衛導演的英語新片《藍莓之夜》成為唯一入圍的華人導演作品,這部影片也同時獲邀作為電影節開幕影片在16日舉行全球首映,這是戛納電影節60年來第一次由華人導演的電影作為開幕影片。遺憾的是,在今年這份大牌導演作品雲集的參賽名單上,曾經熱炒有望入圍的姜文新作《太陽再次升起》,以及侯孝賢的《紅氣球》均抱憾出局,華語影片提前告別本屆「金棕櫚」競逐。

卡羅維法利國際電影節
官方網站:http://www.iffkv.cz/
捷克斯洛伐克第一個國際電影節,世界上歷史最久的電影節之一。1946年(第1屆)至1949年(第4屆)在捷克斯洛伐克的馬里安溫泉舉行。 1950年(第5屆)起改在療養地卡羅維發利舉行。1958年以前,除1953年和1955年未舉行外,每年舉行一次。1959年蘇聯創辦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後,為了與之交替舉行,便改為兩年一次,在6~7月之間舉行,為期兩周。電影節的主要目的是為和平、為人類幸福、為各國自由而斗爭,同不道德的影片作斗爭。1948年起正式授獎。最高獎為「水晶地球儀」(分為大獎和主要獎),其次有評委會特別獎、「利迪策玫瑰獎」。此外,還有導演獎、男女演員獎,編劇獎、攝影獎、榮譽獎、世界進步獎、為新人斗爭獎、自由斗爭獎、國際友誼獎等。

莫斯科國際電影節:

俄羅斯(前蘇聯)最大的國際電影節,世界上最重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由前蘇聯電影委員會和前蘇聯電影工作者協會創辦於一九五九年,兩年一次,一九九九年起改為一年一屆,原定七月舉行。一九七九年為了紀念蘇聯電影事業誕生六十周年,改為八月舉行,為期兩周左右,地點在莫斯科市。電影節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放映具有藝術價值和思想內容的影片,促進各國電影工作者交流經驗和相互合作。最高獎名稱為「聖 喬治獎」,靠政府撥款。該電影節向來是規模大,參加國多,而且東西方客人並重,亞非拉國家也很踴躍,七十至八十年代,常有一百多個國家,五百至六百多部電影參展或參賽。世界上最重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主要活動項目有:一由三個評委會分別對故事片、兒童片、短片進行評獎。二舉行會外演映和專場演映;三分別召開各種專題討論會;四舉辦回顧展;五開設電影市場。故事片獎項原來分為大獎、金質獎、銀質獎三種。一九六九年起取消大獎,相應增加金質獎和銀質獎的數量。以上獎項授予最佳故事片、兒童片、短片。此外,還有最佳導演獎、男女演員獎、評委會特別獎、榮譽獎、紀念獎等。

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

創辦於一九七七年,於每年的八月二十五日至九月四日舉行。最高 獎名稱為「美洲大獎」。蒙特利爾世界電影節於每年八月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蒙特利爾市舉行。主辦者希望從電影中看世界,所以稱謂「世界電影節」。此電影節的活動有很多。有故事片和短片的比賽;而且獎項名目繁多,但每一屆實際評出頒獎的項目不多。電影節每年對本國參賽的影片都要頒發「國際電影評論獎」。除比賽外還有各種專題展映和研討會。一九九五年為了紀念世界電影誕生一百周年,該電影節邀請全世界最具影響的一批影評人評出本世紀世界十大最具成就的電影導演給予表彰,舉行表彰大會,在這十名導演中我國著名導演張藝謀名列第七,也是亞洲唯一獲此殊榮的電影導演。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號稱「國際電影節之父」。一九三二年八月六日在義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創辦。主要目的在於提高電影藝術水平。一九三四年舉辦第二屆後每年八月底至九月初舉行一次,為期兩周。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五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度停辦。大戰結束後於一九四六年恢復舉行。一九三二至一九四五年獎項分為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短片、義大利影片、外國影片、以及最佳導演、編劇、男女演員、攝影、音樂等獎。此外,還有特別獎、綜合獎、「墨索里尼杯」、「雙年節杯」等。一九四六年至一九四八年,取消了「墨杯」。一九四九年增設「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等。參加該電影節第一屆活動的只有幾個國家,二十幾部電影參賽。義大利政府撥款資助,還專門為電影建造了電影宮,所以規模逐漸擴大。二戰始,義大利政府走上法西斯道路,使其評獎活動附上法西斯色彩,讓德國和義大利的影片頻頻得獎,引起英、美、法等國家電影界的強烈不滿。反法西斯國家的電影工作者紛紛拒絕參賽。電影節不得不停辦。直到一九四六年才恢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和其它大型電影節一樣,都有自己的宗旨:獎勵世界各地有價值的、有創造性的、並且適合進行國際發行放映的優秀影片,促進世界各地電影工作者之間的交往和合作,並為發展電影貿易提供方便。同時根據形勢的不同,每屆電影節還提出不同的口號。

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

西班牙第一個,也是該國最大的電影節(全稱為多諾斯蒂亞 聖 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被稱為「西班牙國際電影節之父」。創辦於一九五三年,於每年的9月21-30日舉行,最高獎為「金貝殼獎」。電影節的主要目的是支持世界各國電影界人士進行合作,以促進世界電影藝術和電影事業的發展。電影節規定,凡參賽或參展影片都要打上西班牙字幕,並經電影節主席及選片委員會批准。獎項設正式獎和非正式獎二種。正式獎以「貝殼」命名,分金貝殼獎(大獎)、銀貝殼;非正式獎有雅典娜獎、西班牙旅館獎、堂 吉訶德獎等。

東京國際電影節:

創辦於一九八五年,於每年的10月28日至11月5日在日本東京舉行最高獎名稱為「東京大獎」。它起步較晚,但是由於財大氣粗的日本財團和政府的資助,電影節的經費富足,所以規模大,起點高。每兩年舉行一屆,活動內容豐富,僅電影節大賽就有二種:國際電影節大賽和青年導演作品大賽。國際電影大賽設:電影節大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男女演員等。而表年導演作品獎設:金櫻花獎、銀櫻花獎、銅櫻花獎。獲此三獎同時還頒發巨額獎金。由於獎金豐厚,青年導演作品大賽更具吸引力。但此項大獎規定,凡參加比賽的導演年齡要在三十五周歲以下,作品不滿五部。所以青年作品大賽在發掘青年導演人才方面,作出了貢獻。

洛迦諾國際電影節:

瑞士第一個國際電影節,世界上最早的國際電影節之一。創辦於一九四六年(另一說是一九四八年),每年七至八月間舉行,為期兩周。每年有二三十個國家參加,放映幾十部影片。電影節的主要目的是放映瑞士從來沒有看過的外國影片,鼓勵各國青年導演或新導演拍攝具有新風格的新內容的影片。

英國電影學院大獎(BAFTA):

在英國的地位等同於好萊塢的「奧斯卡」,故此亦被稱為「英國奧斯卡」地位同樣崇高。英國電影學院創建於一九四七年,一九五九年與電影製片人和導演公會合並,改名為電影和電視學會,一九七五年又改名為英國電影與電視藝術學院(British Academy of Flim and Television Arts,BAFTA).一九四七年開始評獎,每年一次,2月25日開獎。首屆設最佳影片、最佳英國片、最佳紀錄片等。第二屆增設最佳專題片獎。第三屆增設聯合國獎。第六屆增設最佳英國男女演員、最佳外國男女演員獎,最有前途新人獎等五項。第八屆增設最佳動畫片、最佳電影劇作(英國)兩項獎。第十三屆增設最佳短片獎。第十七屆增設最佳英國片攝影獎。第十八屆增設了最佳英國片藝術指導、最佳英國片服裝設計兩項獎。第二十由增設最佳英國片剪輯獎。第二十二屆增設最佳導演、最佳男演員、最佳男女配角;一九六七年前,電影和電視分開授獎,一九六八年起,每屆同時授獎。原主要表彰對象是英國電影及由英國籍演員演出的外國影片,但近年來提名較開放,只要在英國正式上映的影片都可獲得提名,獎項敢改為面向世界各國的影片進行評獎,使之產生了更大的影響。現在的獎項設置已與奧斯卡類似。

歐洲電影獎:

一九八八年在瑞典電影大師伯格曼倡議下設立的歐洲電影獎。其宗旨是永久樹立歐洲各國都遵循的電影的藝術精神。當時柏林是電影獎的永久舉行地。進入九十年代後期,歐洲電影獎打破了地域限制,把十年慶典移師倫敦。2000年歐洲電影獎在法國的巴黎舉行。

開羅國際電影節:
由埃及電影作家與評論家協會主辦,創辦於一九七六年,於每年的11月七日至18日舉行,最高獎名稱為「金字塔獎」。該電影節的宗旨是:發展世界電影事業,促進各國之間的互相了解和經驗交流。它規定,凡是不帶政治色彩的純藝術性的故事片、紀錄片、短片均可參展、參賽。電影節設立的獎項以古埃及阿米諾菲斯國王的王後娜菲蒂蒂命名,娜菲蒂蒂以美貌著稱,開羅博物館里至今仍保存著她的塑像。此金獎為大獎,授予最佳故事片、最佳短片。最近開羅又把大獎改為金字塔金像獎。金字塔銀像獎分別授予最佳導演、最佳男女演員等。

上海國際電影節:

電影節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創辦於一九九三年十月,成為中國唯一的一個國際A類電影節,即非專門類競賽電影節。最高獎名稱為「金爵獎」。根據國際製片人協會的章程,每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由四個主要活動組成:「金爵獎」國際電影評選、國際影片展映,國際電影交易市場以及國際電影學術研討會。電影節的口號是:團結、友誼、進步

5. 導師要我查八大電影節的資料,到底是哪八大電影節

1. 戛納電影節
2. 威尼斯電影節3. 柏林電影節4. 愛丁堡電影節5. 多倫多電影節6. 聖丹斯電影節7. 馬拉喀什電影節8. 倫敦電影節 希望能幫助到你

6. 中國長春電影節創辦於什麼時候

長春電影節是我國第一個以城市命名的電影節,創辦於1992年,經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准同意舉辦的電影節。長春電影節每兩年舉辦一次,最高獎名稱為金鹿獎,下設10個獎項,與金雞百花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珠海電影節並稱「四大電影節」。

2021年12月21日至25日,第十六屆長春電影節將在吉林長春舉辦。本屆電影節以「新時代·新搖籃·新力量」為主題,同時設置了「百年、搖籃、冰雪」三個關鍵詞為本屆電影節的特色主題。

11月12日,電影節組委會官網影片徵集通道正式開通,2020年7月1日—2021年11月1日之間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或公映的國產影片均可參賽。截至12月1日,本屆電影節共徵集參賽影片133部,其中有主旋律題材影片《金剛川》《長津湖》,《我和我的祖國》系列影片《我和我的家鄉》《我和我的父輩》;還有一些業界評價較高影片,如:《你好,李煥英》《中國醫生》《一秒鍾》《1921》《守島人》《懸崖之上》《大城大樓》《我的姐姐》等優秀作品,可謂是佳作薈萃。

7. 你對現在常有的電影節怎麼看

說實話,我會覺得很多是「三無」電影節,就是圈錢分蛋糕順便給粉絲情緒一個宣洩場所,沒有含金量,沒有格調,更不要說啥經典不經典,就找幾個業內有名的人掛個名,然後草台班子搭一搭,一些老戲骨礙於關系和面子,一些不溫不火的演員想要博一搏,一些新鮮當紅辣子雞再搞一波熱度,所以湊一起走個紅毯咔嚓咔嚓,然後給個名字又長又怪的獎項頒一頒,粉絲嚎一嚎,微博吹一波,完事!

但是,這種電影節常有,為啥,不虧本啊!賣票,粉絲會買賬,電影節需要人氣,剛出的流量需要刷臉,這可不就雙贏了嗎,最後再給這個流量頒個「年度最具人氣/潛力/新演員獎」就十全十美了,反正做個獎杯也花不了幾個錢。所以這種電影節,真沒必要給眼神。

8. 我想知道上海國際電影節在哪

上海大劇院

9. 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幕式首發陣容官宣,該電影節有著怎樣的意義

第12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有眾多大佬明星,該電影節有著怎樣的意義呢?我認為一方面是能夠宣傳北京這個城市,畢竟能夠舉辦電影節的城市,曝光量一定大大的提升,也能夠提升城市的形象,其次更是能夠增強粉絲跟明星之間的互動,還能夠給那些認真表演的明星,一個鼓勵和支持,所以電影節的意義有很多,接下來跟大傢具體說明。總而言之,北京國際電影節的意義非常多,首先就是對於城市來說,能夠增強城市的曝光度,能夠增強城市的良好形象,其次還能夠鼓勵明星創造出來更多優秀的作品,表達對他們的一種支持。還能夠增強粉絲跟明星之間的關系,讓人們了解優秀的明星。

10. 我想知道國際電影節是幾月幾號能告訴我嗎

世界電影節匯編

電影節名稱 舉辦地 舉辦時間 創辦時間 備注

貝爾格萊德國際電影節 南斯拉夫 1月

印度國際電影節 印度(新德里) 1月中旬 1952年 原為不定期,

1978年起每年一屆大獎:金孔雀獎

阿沃亞茲國際科幻電影節 法國 1月中旬

布魯塞爾國際電影節 比利時 1月中下旬

聖丹斯電影節 美國(鹽湖城) 1月下旬

貝爾格萊德國際電影節 南斯拉夫 1月

印度國際電影節 印度(新德里) 1月中旬 1952年 原為不定期,1978年起每年一屆大獎:金孔雀獎

阿沃亞茲國際科幻電影節 法國 1月中旬

布魯塞爾國際電影節 比利時 1月中下旬

聖丹斯電影節 美國(鹽湖城) 1月下旬

鹿特丹電影節 荷蘭 1月下旬-2月上旬 1972年 每年一屆 大獎:老虎獎

伊朗國際電影節 伊朗 1月下旬-2月上旬

泛非電影節 布吉納法索 2月

邁阿密電影節 美國 2月上旬

葡萄牙國際幻想電影節 葡萄牙(波爾圖 2月上旬

哥德堡電影節 瑞典 2月上旬

柏林國際電影節 德國 2月中旬 1951年 每年一屆 大獎:金熊獎

聖塔芭芭拉國際電影節 美國 3月上旬

菲斯帕克非洲電影節 3月上旬 號稱"非洲奧斯卡"

舊金山亞裔美國人國際電影節 美國 3月上旬 1982年

坦派爾國際短片電影節 芬蘭 3月中旬

布魯塞爾幻想電影節 比利時 3月中下旬

弗里堡電影節 瑞士 3月中下旬 1987年

伊斯坦布爾國際電影節 土爾其 4月上中旬

香港國際電影節 中國 4月 1977年 每年一屆 非競賽類電影節

歐洲環境電影節 法國巴黎 4月

巴黎電影節 法國 4月上旬 1986年 每年一屆

新加坡國際電影節 新加坡 4月上旬 1988年 每年一屆

科涅克國際偵探電影節 法國 4月中旬

洛杉磯獨立電影節 美國 4月中旬 1995年 每年一屆

克利夫蘭國際電影節 美國 4月中下旬

休斯頓國際電影節 美國 4月中下旬

奧伯豪森國際短片電影節 德國 4月下旬

馬德里幻想電影節 西班牙 4月下旬

華盛頓國際電影節 美國 4月下旬-5月上旬 1987年 每年一屆

舊金山國際電影節 美國 4月下旬-5月上旬 1957年 每年一屆 大獎:金門獎

上海國際電影節 中國 4月下旬-5月上旬 1993年 兩年一屆 大獎:金爵獎

電影節名稱 舉辦地 舉辦時間 創辦時間 備注

保加利亞喜劇電影節 (索菲亞) 5月

戛納國際電影節 法國 5月上中旬 1939年 每年一屆 大獎:金棕櫚獎

西雅圖國際電影節 美國 5月中旬-6月上旬 1975年 每年一屆

丹佛國際電影節 美國 6月

墨爾本國際電影節 澳大利亞 6月 1952年 每年一屆 短片比賽:金質飛鏢獎

卡塔赫那國際電影節 哥倫比亞 6月 1960年 每年一屆 "印第安卡塔麗娜"獎

卡多利卡神秘電影節 義大利 6月

午夜太陽電影節 芬蘭 6月

貝沙洛國際電影節 義大利 6月

悉尼國際電影節 澳大利亞 6月

安納西國際動畫電影節 法國 6月上旬

慕尼黑電影節 德國 6月下旬-7月上旬

斯洛伐克電影節 斯洛伐克 6月下旬 1993年 每年一屆

莫斯科國際電影節 俄羅斯 7月 1959年 兩年一屆 1999年改為每年一屆

希洪電影節 西班牙 7月

侯謝國際電影節 法國 7月上旬

劍橋電影節 英國 7月上中旬

歐登塞國際電影節 丹麥 7月上旬-8月下旬

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 捷克 7月 1946年 1958年以前每年一屆 現兩年一屆 水晶球獎

耶路撒冷電影節 以色列 7月

洛迦諾國際電影節 瑞士 8月上中旬 1946年 每年一屆 大獎:金豹獎

廣島動畫電影節 日本 8月上中旬

蘇格蘭愛丁堡國際電影節 英國 8月中下旬 1947年 每年一屆 非競賽性電影節

挪威電影節 挪威 8月中下旬

中國長春電影節 中國 8月中下旬 1992年 兩年一屆 大獎:金鹿獎

多維爾美國電影節 法國 8月-9月

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 加拿大 8月下旬-9月上旬 1977年 每年一屆 大獎:美洲大獎

電影節名稱 舉辦地 舉辦時間 創辦時間 備注

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 西班牙 9月 1953年 每年一屆 大獎:金殼獎

馬爾摩電影節 瑞典 9月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義大利 9月上中旬 1932年 每年一屆 大獎:金獅獎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加拿大 9月上中旬 1976年 每年一屆

波士頓電影節 美國 9月中下旬

國際自然電影節 瑞士 9月下旬

科隆電影節 德國 9月下旬

波亞里奧喜劇電影節 義大利 9月下旬

荷蘭影展 荷蘭(尤特夏) 9月下旬-10月上旬

釜山電影節 韓國 9月下旬-10月上旬

東京國際電影節 日本 9月下旬-10月上旬 1985年 1991年前為兩年一屆現為每年一屆

東京國際科幻電影節 日本 9月下旬-10月上旬

柯克電影節 愛爾蘭 10月上旬

根特國際電影節 比利時 10月上中旬

米蘭國際電影節 義大利 10月

希臘電影節 10月 10月

伯明翰電影電視節 英國 10月

布里斯托動畫電影節 英國 10月

渥太華國際動畫電影節 加拿大 10月

雷克雅未克電影節 冰島 10月

紐約電影節 美國 10月上旬 1963年 每年一屆 非競賽類電影節

華沙國際電影節 波蘭 10月上旬

溫哥華國際電影節 加拿大 10月中旬 1982年 每年一屆

山形紀錄片電影節 日本 10月上中旬

芝加哥國際電影節 美國 10月中旬

維也納國際電影節 奧地利 10月上下旬

日內瓦電影節 瑞士 10月下旬

霍夫國際電影節 德國 10月下旬

聖保羅國際電影節 巴西 10月下旬

尼翁國際紀錄片電影節 瑞士 10月下旬

洛杉磯國際電影節 美國 10月下旬 1969年 每年一屆

迦太基國際電影節 突尼西亞 10月下旬-11月上旬 1966年 兩年一屆評選非洲及阿拉伯國家影片,塔尼特獎

曼海姆國際電影節 德國 11月

佛羅倫薩紀錄片電影節 義大利 11月

萊比錫紀錄短片電影節 德國 11月

倫敦電影節 英國 11月 1957年 每年一屆,各電影節獲獎電影參評非競賽性

聖胡安電影節 波多黎各 11月

里約熱內盧國際電影電視節 巴西 11月 1984年 每年一屆,大獎:金鳥獎

北歐電影節 德國(盧貝克) 11月

斯德哥爾摩國際電影節 瑞典 11月 1990年 每年一屆 大獎:金牛獎

班夫山嶽電影節 加拿大 11月

國際體育電影節 匈牙利 11月

巴塞羅那電影節 西班牙 11月

夏威夷國際電影節 美國 11月上中旬 1981年 每年一屆

南特三大洲電影節 法國 11月下旬-12月上旬 1979年 每年一屆 大獎:金氣球獎

里爾國際短片及紀錄片電影節 法國 12月

台北電影節 中國台北 12月 1998年 每年一屆

開羅電影節 埃及 12月 1976年 每年一屆 大獎:金字塔大獎

哈瓦那國際電影節 古巴 12月

亞太電影節 成員國內輪流 12月下旬-1月上旬 1954年 每年一屆

-----------------------------------------------------------
全世界A級國際電影節目前共有11個,它們是:

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51年,於每年的2月7日至18日舉行,最高獎名稱

為「金熊獎」;

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39年,於每年的5月10日至21日舉行,最高獎名稱

為「金棕櫚獎」;

捷克.卡羅維法利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46年,於每年的7月5日至15日舉行,最高

獎名稱為「水晶球獎」;

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59年,於每年的7月16日至29日舉行,最高獎

名稱為「聖.喬治獎」;

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77年,於每年的8月25日至9月4日舉行,最高獎名稱為「美洲大獎」;

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31年,於每年的8月30日至9月9日舉行,最高獎名稱為「金獅獎」;

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53年,於每年的9月21日至30日舉行,

最高獎名稱為「金貝殼獎」;

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85年,於每年的10月28日至11月5日舉行,最高獎名稱為「東京大獎」;

阿根廷.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89年,於每年的11月6日至25日舉行,最

高獎名稱為「金樹商陸獎」;

埃及.開羅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76年,於每年的11月7日至18日舉行,最高獎名稱

為「金字塔獎」;

中國.上海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93年,從今年起每年6月上旬舉行,最高獎名稱為

「金爵獎」。

閱讀全文

與我電影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院會計如何做合並報表 瀏覽:908
電影男主角是個攝影師女主警 瀏覽:466
2015八到12月電影 瀏覽:427
恐怖變異人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54
成龍大哥拍的最新電影片 瀏覽:185
關於西藏動畫電影 瀏覽:305
韓國影片中的電影字幕如何翻譯 瀏覽:167
金融電影電視推薦 瀏覽:247
1905電影如何轉格式 瀏覽:671
英男是日本什麼電影 瀏覽:350
類似愛情電影上映 瀏覽:226
多a夢哆大電影大全 瀏覽:584
好看的大俠電影推薦 瀏覽:740
國內搞笑電影推薦 瀏覽:998
15電影網電影城宅男 瀏覽:456
有關音樂與愛情的電影 瀏覽:167
印度電影主角勇者 瀏覽:634
電影院基金 瀏覽:924
蘇州大光明電影 瀏覽:242
淺淺電影網 瀏覽: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