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影<<城南舊事>>榮獲過哪些獎項
該片獲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最佳音樂獎;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金鷹獎」;第十四屆貝爾格萊德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影片「思想獎」;厄瓜多第十屆國際電影二等獎「赤運獎」;中國台灣《世界電影》評選80年代大陸最佳影片。
② 《城南舊事》講述了什麼故事
影片根據台灣作家林海音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1982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導演吳貽弓。該片在1982年獲得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
《城南舊事》以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北京為背景,通過一個孩子的眼光,展現她所看到的成人世界的若干故事。英子的父親是大學的教書先生。英子結識了住在同一條胡同里的瘋女人秀珍和賣唱姑娘妞兒。妞兒從小失去了父母,養父母逼她練功學戲,還經常打她,妞兒十分想念自己的親生父母。秀珍愛上了曾寄住在家裡的大學生,並和他生有一個女兒,不久大學生突然被抓去,剛生下不久的女兒也被父母扔到郊外去,她在雙重打擊下精神失常,但仍執拗地要去尋找愛人和女兒。自認為已經了解成人世界的小英子偶爾發現妞兒的身後有一顆痣,而秀珍說自己失去的女兒身後也有顆痣,就領著妞兒去和秀珍相認。秀珍領著妞兒不顧一切地走了,去尋找自己的愛人。在漆黑的雨夜中,遠遠傳來的火車轟鳴聲已經暗示了這對苦命人不幸的命運。小英子搬了新家,在附近一個荒蕪的院子里玩耍時,發現了藏在草叢里的小偷,這個善良的小偷原來是為了供年年考第一的弟弟上學才走上這條路的。小偷的弟弟又考了全校第一,可是小偷卻被抓走了。小英子和保姆宋媽的感情很好,宋媽時時惦念著留在鄉下的兩個孩子,一天,她突然得知自己的愛子已離開人世,悲痛得欲哭無淚。秋天到了,小英子的父親因病去世,宋媽也要回鄉下去了,英子含著眼淚默默向父親告別,目送騎在毛驢上的宋媽遠遠離去。
③ 林海音的什麼作品被搬上了銀幕
至2018年11月中旬,林海音被改編成電影的作品只有《城南舊事》。
(1)小說《城南舊事》是台灣女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該作品通過英子童稚的雙眼對童年往事的回憶,講述了一段關於英子童年時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對童年的懷念和對北京城南的思念。該作品於1983年被改編成同名電影,由吳貽弓執導。
(2)電影《城南舊事》由吳貽弓執導,沈潔、鄭振瑤、張閩、張豐毅等主演,1983年於中國內地上映。影片透過小女孩英子的目光,講述了英子在北京生活時發生的三個故事。
(3)電影城南舊事獲得了什麼獎擴展閱讀:
電影《城南舊事》獲得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鷹獎,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最佳音樂等多項大獎。
小說《城南舊事》以深摯的情懷和筆觸追述20世紀20、30年代北京城南的舊事,敘事結構包括兩層,表層結構是串珠式的,以成長為線,將小英子童年經歷的五個故事集合在一起。
深層結構是作者內心創作情感的表露與寄託,小說以不斷的"離去"來組織情節,推動故事的發展。在內外兩層結構的結合與互補下,小說得到了完整的表達與闡釋。包含了作者綿延不絕的鄉思鄉愁,是公認的鄉愁文學力作。
④ 《城南舊事》對中外的影響力
曾被評選為亞洲周刊「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
1983年由吳貽弓導演的電影《城南舊事》在中國上線公映。並獲得了中國電影金雞獎、菲律賓馬尼拉國際電影節金鷹獎、厄瓜多基多城國際電影節赤道獎、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國際兒童電影思想獎。
⑤ 《城南舊事》獲得過什麼獎
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和最佳音樂獎
菲律賓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鷹獎
南斯拉夫第十四屆貝爾格萊德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影片思想獎
厄瓜多第十屆基多城國際電影節二等獎--赤道獎
⑥ 《城南舊事》獲得第()屆()全國()節()獎
「中國電影金雞獎 菲律賓馬尼拉國際電影節金鷹獎,厄瓜多基多城國際電影節赤道獎,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國際兒童電影思想獎。
⑦ 1983年上映的電影,改編自林海什麼獎
1983年上映的電影改編自林海叫《城南舊事》。其改編自林海音1960年出版的同名短篇小說,由吳貽弓執導,沈潔、鄭振瑤、張閩、張豐毅等主演,1983年於中國內地上映。
影片透過小女孩英子的目光,講述了英子在北京生活時發生的三個故事。影片獲得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鷹獎,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最佳音樂等多項獎項。
《城南舊事》選用了兩首20世紀20年代的歌曲作為插曲。《麻雀與小孩》出現在英子上學之初,歌中唱出的小孩與小麻雀的問與答,表現了麻雀等母親覓食歸來的急切情景,在影片中烘托出了孩子們天真無邪的心靈。而《送別》在內容情調上則是深沉、復雜的心理活動的交織,並且與《麻雀與小孩》形成了對比,在影片情節、人物性格的發展上起到了以聲相助,托景傳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