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國家一級演員名單曝光,王菲、成龍等人紛紛上榜,劉德華落選是為什麼
劉德華之所以落選,是因為他沒有滿足國家一級演員評選的標准。
你覺得劉德華配得上一級演員的稱號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有啊,2013年他和鄭文秀主演的電影《盲探》就曾於5月20日亮相戛納
『叄』 第6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劉德華有沒有去
沒有,除非是有作品, 不然華仔很參加的
『肆』 國家一級演員名單曝光,王菲、成龍等人紛紛上榜,劉德華落選是為什麼
國家一級演員公布,王菲、成龍、梁朝偉等人榜上有名,但是,其中沒有劉德華。很多人覺得奇怪,劉德華的人品好,做事敬業,為何會沒有他?沒有上班的原因有三個:一個是國家一級演員需要評選;一個是劉德華很忙;一個是他不在意。
劉德華能夠收獲那麼多粉絲,主要是因為他的魅力強。魅力足的人,不會在意那麼多外在東西的。沒有獲得國家一級演員的稱號,不是他的損失。他覺得,用自己的演技,演繹更多更好的角色,跟大家分享其中的心酸喜悅,那就好。大家喜歡這樣的劉德華嗎?
『伍』 劉德華第一次拿影帝是第幾屆
第七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人民英雄》
第九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殺手蝴蝶夢》
第十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重慶森林》
第三十一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重慶森林》
第三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男主角 《春光乍泄》
第十七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春光乍泄》
第二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花樣年華》
第53屆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康城影展)影帝 《花樣年華》
第八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男主角 《無間道》
第二十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無間道》
第二十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 《無間道》
第四十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無間道》
2004年度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 最佳男主角 《2046》
2005年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最佳男主角 《2046》
第25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焦點演員 《花樣年華》
提名獎
:
第六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男主角提名 《地下情》
第1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男主角提名 《暗花》
第1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最佳男主角提名 《流氓醫生》
第35屆台灣電影金馬獎 最佳男主角提名 《每天愛你八小時》
第3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 最佳男主角提名 《花樣年華》
第7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最佳男主角提名 《花樣年華》
第2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男主角提名 《傷城》
憑《悲情城市》、《海上花》、《三輪車夫》、《春光乍泄》 《英雄》 等入圍國際影展
唱片:
1994年香港十大勁歌金麴生力獎
2000年《梁朝偉眼中的花樣年華》獲雪碧——我的選擇全國至尊金曲、最佳合唱歌曲等三個獎項
2001 音樂風雲榜 年度最佳影視歌曲
其它
:
香港1999年最傑出衣著獎、傳媒眼中最傑出衣著人事
2000年美國《時代》(《TIME》)雜志十大風雲人物第8位
2000年美國《人物》(《PEOPLE》雜志最性感新人、入選全球最美麗的50人
1999年香港渣打銀行白金才俊獎
某跨國公司評選的亞洲最另類男士
在2001年香港政府舉辦的香港電影從業人員表彰會上獲董建華嘉獎
『陸』 娛樂圈中劉德華和梁朝偉誰的地位高
看到問題,立刻就想到了劉德華在戛納電影節上穿著長衫的照片,得體,自知,周全,合適。說到地位,我們不妨分國內國外兩方面說。
中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演員其實並不多,其獲得贊譽的主要形式是在戛納、威尼斯、柏林這樣的國際電影節上頻頻露面甚至獲獎。 歷史 上,有兩位華人演員得到過評選標准極為苛刻的戛納電影節最佳男演員,一個是葛優(《活著》),一個是梁朝偉(《花樣年華》)。對演員來說,這是很高的成就,憑著跟王家衛的多次合作,梁朝偉積攢了較高的國際知名度,而且憑的是演技,而不是功夫,非常難得。
劉德華在這一點上相形見絀,但他是那種很得體,即便沒人認識他,到哪兒都有面子,受到尊重的藝人。僅此而已。作為演員,兩人的獲獎履歷整體上更不可同日而語,梁朝偉明顯要強。
演戲靠天分的程度很大。好了,咱們回到華人世界,回到明星的范疇,能跟劉德華相提並論的藝人,也不多。
如果你跟我一個年齡,就會有深刻體會, 娛樂 世界,明星更新換代的速度很快,很多人剛混個臉熟就消失了,你都來不及去品咂評論一下他的從藝生涯。而劉德華,說他伴了幾代人成長也不為過,而且除了隱瞞婚姻讓人有些膩歪,人設上很成功,很出色。甚至曾經得到過2000年「世界十大傑出青年」的殊榮。你以為這么嚴肅的獎項,人家評選機構都在過家家呢,這是很大的榮譽。
綜上,梁朝偉在演技和國際影響力上,要明顯強於劉德華(他也是國家一級演員,而劉德華並不是),之外的所有方面,都難以跟劉德華相比。事實上,你掰著指頭算算,從勤奮程度、認真程度、電影數量、唱片數量、演唱會場次、受歡迎程度、持續走紅的年頭,能跟他相提並論的又有幾個。70、80、90、00年代出生的人,幾乎都能哼唱他的歌,都看過他的電影,按5年一代人、一個 娛樂 周期來說,在一個語系的 娛樂 世界,這是難以企及的成就。
所以,劉德華的地位明顯更高。
大多數人從兩人演技來做比較。ok我先說演戲方面:梁朝偉拍的大多數文藝片,獲獎的也都是文藝片。然而他拍的商業片么不也都是爛片!劉德華大多數是商業電影!然而就是桃姐一本文藝片讓他獲得了金馬金像兩個影帝。
《失孤》劉德華為了拐賣兒童,義不容辭接演這一題材,獲得華表獎最佳演員。記住這是華表獎目前第一位香港演員,香港影帝!
再來看題目:地位高低不僅僅看演戲,還有對電影份貢獻。劉德華扶持新銳導演和新人演員,投資電影和監制,瘋狂的石頭,流浪地球最後的單獨感謝劉德華!為什麼?你說誰對電影的貢獻大,地位高!?
劉德華從出道到現在,已經紅了三十多年這一事實,到現在還有一些人不肯承認!梁朝偉演技方面可能比劉德華好一點,但是在影壇二人可以說平分秋色。雖然劉德華近些年一些爛片不少,但是也有很多對 社會 有意義的作品,像失孤影片劉德華是零片酬。這一點有幾位明星願意去做?影片一經上映,聽說找到了許多失散的兒童,這叫對 社會 的貢獻!地位這一塊,不用說了吧!再說說湖南那年跨年晚會請的劉德華,至今收視率還是保持者,一個跨年晚會成了一個人的演唱會!
個人覺得當然是劉德華
劉德華是非常全棲發展的藝人,在演戲方面
2012 第3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桃姐
2004 第2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大塊頭有大智慧
2000 第1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暗戰
2011 第4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 桃姐
2004 第4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 無間道Ⅲ終極無間
等等
而音樂方面更是獲獎無數,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作品。並且劉德華很早就進入內地市場,1992年便與毛阿敏張雨生在春晚舞台合唱歌曲。
至於梁朝偉,以演戲為主,並且擅長演文藝片,比較善於處理眼神上的交流。但是總體來說,還是不及華仔在 娛樂 圈的地位。
所以不討論人品和人緣(這個無從說起,都是小道八卦),只談個人作品和成就,對於整個大環境來說,劉德華的群眾基礎遠遠大於梁朝偉。
梁朝偉能和華仔相提並論嗎?看問題不能光看錶面上演藝唱歌,那都是表面!論人品梁朝偉就是狗人,沒義氣,見利忘義,背叛兄弟,最先背叛五虎將,暗渡陳倉的就是他!操他大爺的,不是爺們!論作品,梁朝偉就那幾部電影除了跑破鞋還是跑破鞋,什麼花樣年華,色戒,阿飛正傳,都她媽什麼啊!論生活,梁朝偉就更不值得一提了,當了一輩子王八,都她媽成養王八專業戶了!他怎麼和劉德華比,拿什麼比!
這么說吧,梁朝偉頂破天也就是演員,一個把單一性格角色(憂郁,深沉)演到極致的演員,僅此而已。說實話,論演技,他還不如梁家輝。梁朝偉只能把單一角色演到極致,梁家輝卻可以演活各類角色。再說劉德華。老劉已經不僅僅是個演員,歌手。他的偉大之處不單單體現在作為單一身份取得的榮譽。而是對整個演藝界做出貢獻。比如新星導計劃,推出優秀的新導演如寧浩,堅持香港本土電影的延續(推出優秀港片如打擂台等)。更重要的是在一些利國利民的事情上,比如最近的為香港填海造地發聲等等等等。所以說劉德華已經上升到了一種境界:精神境界。這也就是劉德華為什麼被人稱為香港的精神領袖和民間特首。可以說,在演技上樑朝偉比劉德華略高一點之外,其它的跟劉德華根本沒有可比性!差的太多太多!
你要說梁朝偉演技比劉德華高我沒意見,因為這沒什麼好反駁的,梁朝偉是少見的能把文藝片演得不枯燥的演員,這是演員製造高度的境界,所以他一直都是各大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的常客,而且但凡入圍的,中獎幾率幾率幾乎排第一。
劉嘉玲說他是把演戲生活化的演員,每天拍八小時戲,拍完了拿去電影節,就有人通知他入圍,然後拿獎,這些都已經很常見了,而且每次有他和劉德華的參與評獎,華仔總是輸多贏少,這彷彿更加增加了他的光芒,專而精,國際三大A類電影節戛納影帝,金馬獎影帝三次,金像獎影帝五次,這就是他演員深度給的答案。
劉德華相比起來在演技上好像沒有太大優勢,在跟梁朝偉一起爭影帝的時候,提名有十次吧,可能更多,但在我印象中,華仔就一次從梁朝偉手裡奪得了影帝獎,其實這一部分人來自於評審的眼光,還有另一部分源於他接的角色有些重復單一了,除了警察就是混混,形象有了,演多了順手了,評委就不會肯定他的演技,把獎給他。
劉德華影響最大的和成就我認為還是在歌壇,四大天王那時候不是蓋的,華仔開巡迴演唱會開到吐,當時網路不發達,歌曲的傳播度依靠磁帶傳到大街小巷,是真正意義上的大街小巷,在樂壇影壇同時闖出這么大名聲的,也就劉德華一人了。
當你認識你的偶像是因為電影的時候,你發現他很會唱歌,還是四大天王之一,你會更加崇拜他,同理也是一樣,加上他口碑業內都很好,劉德華的地位就是這么一點點提升,變成萬人偶像,梁朝偉雖然專而精,但在大家內心綜合來看,還無法撼動華仔在大家心中的地位。
我真的 想不出梁朝偉 有啥成就 電影拿的影帝最多 不能代表成就 培養人才 為 社會 做貢獻 才叫成就 很難看到他的慈善事業 很難看到他給這個 社會 帶來什麼 這點和劉德華就沒法相提並論 劉德華無論做什麼 都是以帶頭大哥向前沖 這種精神也只有劉德華才能做到 別人都在效仿但是無法超越 這就是成就
不要拿這個那個和劉德華比!梁朝偉演技是可以!但他的電影看著很壓抑!看完一般人就不會再重看了!但我更喜歡劉德華的電影!每年都要重溫幾遍!百看不厭!劉德華在國內 娛樂 圈地位影響力絕對第一人!藝人拼到最後拼的是人品!劉德華公認愛國勤奮努力正氣的榜樣!
劉德華真夠累的,比完唱歌的,還得比演戲的,比完演戲的又比做慈善的,你的是想把他累死呀?
『柒』 「真富婆」劉嘉玲:住數億的豪宅戴千萬珠寶,大婚為何不請劉德華
2008年,梁朝偉和劉嘉玲大婚,邀請了半個娛樂圈的明星去參禮,可是卻唯獨沒有請劉德華,媒體問劉德華是否會為兩人准備禮物?沒想到劉德華微微一笑,說了一句出乎人意料的話。當年,劉德華、梁朝偉、黃日華、湯鎮業和苗僑偉五人的電視劇可謂是霸屏的存在,為了維持熱度,他們組成了「無線五虎」。
在電影《花樣年華》里,王家衛把梁朝偉的憂郁和張曼玉的脫俗表現到了極致,昏暗的燈光與美麗的旗袍,曖昧的氣氛與禁忌的愛情,讓這對金童玉女一時呼聲極高,甚至人們忘了梁朝偉還有一位愛情超跑13年的正牌女朋友劉嘉玲。
但誰是誰非在娛樂圈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資源,只要他們還在娛樂圈發展,就不可能會做得太過於難看的,而且那一次的經歷也給劉德華上了深刻的一課。劉嘉玲雖然是香港女星,但其實她的祖籍在內地廣西,在蘇州出生長大,所以她對內地有情懷是可以理解的。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香港藝人選擇移居內地,看來內地生活環境還是很受香港藝人的歡迎。正如劉德華自己所說的那樣:「生命中遇上的每一個人,全是我生命中的老師,為我上人生的每一課。友情也是如此,合則來不合則去,沒有誰對誰錯,只是立場不同罷了,不是嗎?
『捌』 劉德華得過影帝的獎具體是那一年啊
第一屆(1982年)
最佳影片 《父子情》
最佳導演 方育平 《父子情》
最佳編劇 張堅庭 《胡越的故事》
最佳男主角 許冠文 《摩登保鏢》
最佳女主角 惠英紅 《長輩》
影帝:許冠文
許冠文出生於1942年,原藉廣東番禺。1971年加入無線電視,主持節目『雙星報喜』。1972年在大導演李翰祥的邀請下,接拍了第一部電影《大軍閥》,此片成為當年三大賣座華語電影之一,更在第19屆亞洲影展中奪得描寫人物最成功喜劇片獎。許冠文跟李大導可謂合作無間,在往後兩年,他連續接拍三套由李翰祥執導的電影,包括《一樂也》、《丑聞》及《聲色犬馬》。1982年,許冠文憑《摩登保鏢》,勇奪香港第一屆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而他亦於1989年,憑《雞同鴨講》而榮獲美國拉斯維加斯國際喜劇最佳男主角獎。
影後:惠英紅
1960年出生於廣東,香港長大,因家境貧苦,十四歲起即在夜總會做歌舞藝員,十七歲進電影圈,簽約為邵氏基本演員,處女作為《射鵰英雄傳》,其後逐漸從配角升任主角。在武俠功夫片的全盛時期,惠英紅主演了一系列的邵氏功夫電影,如《乾隆下揚州》《鬥智斗勇斗功夫》《風流斷劍小小刀》《武館》等。而在武俠功夫片走向衰落之際,她又改變戲路,成為了當時流行的動作喜劇片頭號女明星。可以說惠英紅的走紅也正印證了香港功夫片由硬派陽剛戲向動作喜劇片轉型的歲月。
另外曾流行一時的霸王花系列電影也可以說是惠英紅的代表影片,她扮演的女警霸王花是最為內地觀眾熟知的港片形象。
近年復出的惠英紅已經是一個演技派,當時她可是劉家良特別欣賞的打女。她是第一位影後,也是唯一憑借動作片獲得主角大獎的演員。
第二屆(1983年)
最佳影片 《投奔怒海》
最佳導演 許鞍華 《投奔怒海》
最佳編劇 邱戴安平 《投奔怒海》
最佳男主角 麥嘉 《最佳拍檔》、洪金寶 《提防小手》
最佳女主角 林碧琪 《靚妹仔》
最佳新人 馬斯晨 《投奔怒海》
最佳攝影 黃岳泰 《夜驚魂》
最佳美術指導 區丁平 《投奔怒海》
最佳動作指導 洪金寶 林正英 元彪 《敗家仔》
最佳音樂 鮑比達 《再生人》
影帝:麥嘉
麥嘉,原名麥嘉尚。原籍廣東,1958年移居香港,60年代舉家遷徙到美國紐約。上大學時,主修電子工程,但因喜愛電影,後來做工程師時,又去紐約大學專門學習電影製作,在美國曾以副導演身份參加過三部槍戰片的拍攝工作。73年返港,與吳耀漢、黎應就成立「先鋒」電影公司,76年拍出導演處女作《一枝光棍走天涯》,結果卻是叫好不叫座,幾乎令麥嘉蝕盡本錢;後來又與洪金寶、劉家榮合組「嘉寶」電影公司,導演的《老虎與田雞》等作品倒是深受歡迎。不過,這些只是麥嘉早期踏入影壇所進行的一番磨練罷了,真正讓他大展拳腳的卻是在與石天、黃百般鳴合組「奮斗」電影公司之後。
「奮斗公司」的作品多是低成本製作的喜劇片,盡管只有黃百鳴、麥嘉、石天三人編導演各司其職,創業艱難,忙得焦頭爛額,但《瘋狂大老千》、《咸魚翻生》等片卻皆能取得穩定的高票房收入,居然得到金公主院線的雄厚資金支持,改組為「新藝城」電影公司。再加上徐克、泰迪羅賓、曾志偉等人的加盟,真可謂劍未出鞘,已然先聲奪人!
身為「新藝城」的大老闆,麥嘉對公司製作的電影極為重視並發揮了強大的個人作用。在《最佳拍檔》系列中,除了他的搞笑表演為影片錦上添花外,還利用自己學過電子工程的長處,熟練的將高空飛車、電子武器等特技融入電影的創作,從而令《最佳拍檔》的製作水準遠超同期港片。另外,在堅持新藝城繼續拍攝受歡迎的喜劇電影的同時,麥嘉又大膽幫助林嶺東完成了黑色「風雲」系列,由他親自監制的《龍虎風雲》、《監獄風雲》、《學校風雲》等直指社會丑惡面的寫實暴力影片,叫好叫座,在社會上亦引起了強烈反響。
整個80年代,麥嘉是香港影壇舉足輕重的人物,他製作並參演的的影片幾乎都取得了巨大成功。但麥嘉也飽受壓力,由此導致他的命運與新藝城同榮共辱。到得90年代初期,當年一起打天下的兄弟要各奔前程,人心離散,結果弄得新藝城大廈將傾、名存實亡,雖然麥嘉苦苦支撐,但最終無力回天。時隔不久,麥嘉便隨著新藝城的解體而淡出電影界……
誰知在2000年,影視界居然又出現了「光頭神探」的身影。客串電影《大贏家》,主演電視劇《濟公》,麥嘉似乎頗有些重出江湖的意味,但近兩年卻再次銷聲匿跡——恐怕他只是閑來無事玩玩票罷。看來,麥嘉的輝煌電影時代,只能永遠停留在80年代的記憶中了。
影帝:洪金寶
第二屆和第八屆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洪金寶乳名三毛,1950年生於香港,祖籍浙江寧波。他七歲進入中國戲劇學院從於占元學藝,和師兄弟們曾用「七小福」名義活躍於舞台和銀幕,是「七小福」的核心人物。十二歲時,洪金寶開始涉足電影,處女作是《公主於七小俠》,十八歲開始當龍虎武師,參演的名作有《龍爭虎鬥》,1971年開始當武打指導,第一部是《奪命雙劍》,他曾獲台灣第一屆金龍獎最佳武術指導獎。1977年洪金寶開始當主角,第一部是《三德和尚於春米六》(此片也是他導演的第一部影片,是由他創辦的嘉寶公司出品的)。
他因主演《提防小手》榮獲第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後來主演《七小福》榮獲第八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並同時榮獲第三十三屆亞太影展最佳男主角獎。除了擔任導演拍攝《鬼打鬼》〈福星高照〉等片外,他還擔當監制《僵屍先生》的工作,之後又創辦寶禾和寶祥影片公司,洪金寶領導的洪家班人才濟濟,涌現不少人才,他對香港電影貢獻良多,曾開創黑色功夫喜劇潮流和時裝動作片。
影後:林碧琪
1983年,在角逐最佳女主角和最佳新人的那屆香港金像獎上,林碧琪主演的《靚妹仔》與馬斯晨主演的《投奔怒海》一時令評委難以取捨,最終林碧琪摘走了影後桂冠,馬斯晨則拿下了最佳新人。林碧琪拍完《靚妹仔》不久退出影壇。《靚妹仔》是靚妹仔系列電影中的第一部,也是香港電影第一部現場收音的電影。而今如果大家對這部影片有印象的話,怕也只是知道其中另一女主角溫碧霞。
聽說在拍攝《靚妹仔》之前,黎大煒(導演)曾想選擇劉德華擔男主角,當時劉德華還在跑龍套,黎導見到他並近距離從頭至腳將他打量一番,說:「不錯不錯,你簡直就是《靚妹仔》男主角的化身。」劉德華當時心中一陣狂喜,以為他跑龍套的日子真的要結束了?結果是空歡喜一場。
PS:其《靚妹仔》主題曲「自由在我手」是由余安安演唱,這首歌不錯,值得推薦。
曲:黎小臣,詞:黎小田、黎彼得
揮揮手為我的自由 今天與你分手
不必要眼中有淚流 人總有分別時候
遙遙長路我不會回頭 不需替我擔憂
青春在我雙手裡頭 何必理得失與否
我想好似海鷗飛飛萬里 邀游在天上遠飛我願遠飛
我想飛到天邊的盡處 夕陽下千萬明媚世上樂園地
揮揮手為我的自由 將身變作海鷗
青春在我雙手裡頭 人想到走應要走
何必理得失與否
第三屆(1984年)
最佳影片 《半邊人》
最佳導演 方育平 《半邊人》
最佳編劇 張堅庭 《表錯七日情》
最佳男主角 梁家輝 《垂簾聽政》
最佳女主角 葉童 《表錯七日情》
最佳新人 鄭裕玲 《長城》
最佳攝影 黃仲標 《長城》
最佳美術指導 宋洪榮 《垂簾聽政》
最佳動作指導 元彪 林正英《奇謀妙計五福星》
影帝:梁家輝
第三屆和第十二屆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亦是台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主演過《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情人》等幾十部優秀電影,其中《情人》入選法國戛納電影節,獲得廣泛好評。他早已為廣大觀眾所熟悉,在此不予過多介紹。
影後:葉童
第三屆和第十一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第九屆最佳女配角。葉童生於1963年3月8日(婦女節生滴哦),原名李思思。中學畢業後任模特。1982年被譚家明賞識,邀她參演《烈火青春》,更藉此而被提名第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從此開始其演藝生涯。雖然她在演藝事業中已經擁有了三屆香港金像獎影後的耀眼頭銜。但真正讓葉童走近萬千觀眾的是她拍攝的電視劇,在《倚天屠龍記》和《新白娘子傳奇》中的出色演出。尤其在《新白娘子傳奇》中精彩的反串演出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事業得意的葉童,家庭生活亦十分美滿。葉童念書時便認識先生陳國熹,兩人拍拖8年,於1988年7月在巴黎結婚。
第四屆(1985年)
最佳影片 《似水流年》》
最佳導演 嚴浩 《似水流年》
最佳編劇 孫良 《似水流年》
最佳男主角 李修賢 《公僕》
最佳女主角 斯琴高娃《似水流年》
最佳男配角 林威 《省港旗兵》
最佳女配角 梅艷芳 《緣份》
最佳新人 顧美華 《似水流年》
最佳攝影 黎萃明 《等待黎明》
最佳美術指導 章叔屏 《似水流年》
最佳動作指導 成家班 《A計劃》
最佳音樂 林敏怡 《傾城之戀》
影帝:李修賢
李修賢1952年8月6日生於上海,現今再提李修賢這個名字,知道的人大概已經寥寥。但十年前,當他憑著《喋血雙雄》、《龍虎風雲》等片叱吒影壇之時,人們是把他當作英雄的代名詞頂禮膜拜著。如今與他同輩的影星不少已經淡出影壇。而值得一提的是他是巨星周星馳最感激的人,1988年由李修賢自己導演電影《霹靂先鋒》,選擇了周星馳任男主角之一,並獲台灣25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使得周星馳的星途從此一路順風。
PS:在我心目中,李修賢就像是香港警察的代言人,因為他大部分角色都是飾演警察。 :P
影後:斯琴高娃
1949年生,內蒙古昭烏達盟寧城人,蒙古族。1965年任內蒙古自治區歌舞團舞蹈演員、報幕員。1979年在故事片《歸心似箭》飾演角色,獲文化部79年優秀青年創作獎。1980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1982年因在影片《駱駝祥子》中成功塑造了女主角虎妞的銀幕象,展現了角色的復雜性格和鮮明色彩,1983年獲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和第六屆中國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後主演影片《似水流年》,於1985年獲第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演員獎是中國電影家協會第一屆理事。1986年後定居瑞士。
第五屆(1986年)
最佳影片 《警察故事》
最佳導演 張婉婷 《非法移民》
最佳編劇 陸劍明 鄧榮錄 《錯點鴛鴦》
最佳男主角 鄭則仕 《何必有我》
最佳女主角 王小鳳 《錯點鴛鴦》
最佳男配角 孟海 《皇家師姐》
最佳女配角 葉德嫻 《花街時代》
最佳新人 陳婉麗 《女人風情話》
最佳攝影 潘恆生 《生死線》
最佳美術指導 陸樹遠 《平安夜》
最佳動作指導 成家班 《警察故事》
最佳音樂 梅洛迪#8226;班克 《僵屍先生》
影帝:鄭則仕
第五屆和第十六屆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1977年加入香港無線電視台,多番獲提名競逐香港金像獎和台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男配角,曾獲最佳男主角及最受歡迎男藝員獎項。鄭則仕不但是影帝,自從他在電視劇《肥貓尋親記》中飾演的肥貓一角可稱為中國家喻戶曉的可愛人物。
PS:這一屆金像獎上,周潤發憑關錦鵬的《女人心》獲最佳男主角提名,但可惜的是這次輸給了鄭則仕的《何必有我》。
影後:王小鳳
王小鳳在80年代中期曾經是香港一線女星,戲路寬,多面化。但是進入90年代以後,就嫁人退出影圈。前段時間傳出她患抑鬱症,曾兩度企圖自殺,多虧丈夫對她不離不棄,幫助她慢慢恢復了健康。可惜她的資料不多,在此我只能作以上陳述。
第六屆(1987年)
最佳影片 《英雄本色》
最佳導演 方育平 《美國心》
最佳編劇 邱戴安平 黎傑 《地下情》
最佳男主角 周潤發 《英雄本色》
最佳女主角 張艾嘉 《最愛》
最佳男配角 秦沛 《癩佬正傳》
最佳女配角 金燕玲 《地下情》
最佳新人 劉玉娟 《美國心》
最佳攝影 杜可風 《老娘夠騷》
最佳美術指導 黃仁達 《癩佬正傳》
最佳動作指導 程小東 《奇緣》
最佳音樂 羅永輝 《夢中人》
影帝:周潤發
第六屆、第七屆和第九屆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周潤發生於1955年5月18日,在70年代後期通過無線電視台的藝員訓練班進入電視圈,只經過短短的龍套生涯,便得到了出演無線重頭戲《上海灘》的機會,從而奠定了他無線頭號小生的地位。之後,他又在《狂潮》、《網中人》、《火鳳凰》和《笑傲江湖》等作品中一路拼殺,終使觀眾認可了他英俊瀟灑的個人風格,他可算是一個時代的坐標。
對於這一屆金像獎,算是周潤發揚眉吐氣的一年,他在頒獎禮上說「三年,我等了你三年啊」,他終於等到最佳男主角。《英雄本色》是吳宇森無數郁悶累積的爆發,《英雄本色》是發哥踏上事業頂峰的開始。最佳影片實質名歸,從此在電影中江湖不再只有血腥和暴力,它更多的是代表道義、正氣、肝膽相照與生死與共。
影後:張艾嘉
張艾嘉1953年生於台灣,她是羅大佑口中的「小妹」,她是李宗盛、梁詠琪心目中的「張姐」,她是美國《時代》雜志曾以三頁篇幅推介的人物,她是位德高望重的偶像。1969她進入廣播電台做節目,稍後進入電視圈,主持西洋歌曲節目。1972演出首部電影《龍虎金剛》。1973離開嘉禾,進入配音間工作,看了近300部電影,開始立志要當電影人。1976演出李行拍攝的電影《碧雲天》,獲得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演出電影《我的爺爺》獲得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1987榮獲香港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最愛》
PS:盡管從頂級到末流歌手、演員在媒體上往往被冠以「藝人」二字,但我總以為除卻才華本身,藝人該是德藝雙馨的代言人。於是集唱、演、導於一身的張艾嘉成為我心目中無人可替的藝人形象。
第七屆(1988年)
最佳影片 《秋天的童話》
最佳導演 林嶺東 《龍虎風雲》
最佳編劇 羅啟銳 《秋天的童話》
最佳男主角 周潤發 《龍虎風雲》
最佳女主角 蕭芳芳 《不是冤家不聚頭》
最佳男配角 梁朝偉 《人民英雄》
最佳女配角 金燕玲 《人民英雄》
最佳新人 林國斌 《省港旗兵續集》
最佳攝影 鍾志文 詹姆斯#8226;海曼 《秋天的童話》
最佳美術指導 奚仲文 《倩女幽魂》
最佳動作指導 成家班 《A計劃續集》
最佳音樂 戴樂民 《倩女幽魂》
PS:這一屆影帝仍是發哥,先讓我們先來看看這樣的提名名單:
李修賢 (龍虎風雲)
張國榮 (英雄本色 II)
曾志偉 (最後勝利)
周潤發 (秋天的童話)
周潤發 (龍虎風雲)
周潤發 (監獄風雲)
1987年應該叫作周潤發年,1987年發哥的出色表現,為他在1988年的頒獎禮里上贏得了又一個金像影帝,那部電影是《龍虎風雲》。但讓我記憶深刻的卻是《秋天的童話》中「船頭尺」一角。
其實這一年還有一部同樣是與愛情有關的電影在香港掀起一股風潮,那就是由徐克監制、程小東導演的《倩女幽魂》,寧采臣、聶小倩,藍若寺,將永遠留在每個熱愛電影的人心裡。
不知道是周潤發成就了林嶺東,還是林嶺東是發哥走向顛峰,林嶺東兩部《風雲》(監獄與龍虎)同獲最佳導演提名,最終他憑借《龍虎風雲》擊敗了張婉婷與程小東,拿到這個影帝獎項。
影後:蕭芳芳
第七屆和第十五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女主角,蕭芳芳,原籍吳縣角直,1947年出生,6歲涉足香港影壇,9歲獲東南亞最佳童星,少女時代的她,占盡古裝片少俠風采。青春時期的她,掀起時裝歌舞片的狂潮,在傾倒無數觀眾的同時,成為青年男女心目中的青春偶像。她的年拍片紀錄高達30,拍片總數超200。而且還當過導演,演藝經驗起碼在30年以上,這樣的演員在香港被稱為「老戲骨」。進入90年代,蕭芳芳迎來了演藝事業的第二春,她拓寬了戲路搞笑加武打,凡是和她年齡不符的角色她都願意接過來試試,然而這些並沒有給蕭芳芳帶來些什麼,而1996年,蕭芳芳演回了自己,一個年過四十的中年婦女,這個真實樸素的角色反倒讓她在柏林電影節上奪得了影後的稱號。這部許鞍華的《女人四十》讓觀眾認識到生活的細碎與樂趣,生命的寶貴和無常。蕭芳芳不露聲色的演繹,全面地再現出普通人對生命與生活認知的態度。對於一個聽力有殘障的女人,她在成就背後的付出,非常人能夠想像。
『玖』 誰知道 劉德華 演的這個是什麼電影,求大神告訴我
電影:《盲探》
盲探 (2013)
導演: 杜琪峰
類型: 動作 / 愛情
製片國家/地區: 香港
語言: 粵語 /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2013-05(中國大陸)
片長: 129分鍾(戛納電影節)
又名: Blind Detective
『拾』 劉德華梁朝偉誰才是影帝
劉德華和梁朝偉,兩人都是非常敬業而且演技超群的演員,是華語影壇的榜樣,梁朝偉都是天王級巨星,由於工作的關系經常在一起拍片聚首,我們總是看到他們關系處的甚為融洽,彼此親如兄弟,兩位天王在娛樂圈取得的成績也是有目共睹的,有很多獎項其實就是他們兩個在爭來爭去,最後無論誰贏誰輸,最後都是相擁一笑,眼神里滿是祝賀和鼓勵。
華仔與偉仔年齡相仿,都出道超過30年,是80年代香港電視圈當紅小生。後來兩人重心轉往大銀幕,2002年以他倆為雙主角的《無間道》系列叫好叫座。但是兩人卻被媒體拿來比較了30年,那麼這三十年兩人究竟誰才是影帝?
2003年劉德華提名台灣第四十屆金馬獎,當時很多媒體都追捧劉德華,然而最終結果卻是劉德華輸給了梁朝偉。2004年劉德華再次獲得了第四十一屆金馬獎提名,當記者問到劉德華有沒有信心最終獲獎時,劉德華卻說自己沒有信心,因為那個傢伙又來了,而那個傢伙指的正是梁朝偉。
而梁朝偉總共獲得了九次影帝的殊榮,分別是:第三十一屆台灣金馬獎,第十四屆香港金像獎,第十七屆香港金像獎,第三屆香港金紫荊獎,第五十三屆戛納電影節獎,第二十屆香港金像獎,第八屆香港金紫荊獎,第二十二屆香港金像獎,第四十屆台灣金馬獎!
而劉德華總過獲得了四次影帝的桂冠,分別為:第十九屆香港金像獎,第六屆香港金紫荊獎,第十屆香港評論學會獎,第二十三屆香港金像獎!
梁朝偉九次獲獎,其中有五個影帝是從劉德華手中搶來的,在劉德華參加過一檔節目的時候,主持人撒貝南問劉德華,如果周潤發和梁朝偉同時掉進河裡,你會先救誰,劉德華回答則是會用石頭砸,但賽貝南說河裡還有周潤發的時候,劉德華說他會用石頭砸救他們的人,可見劉德華情商之高,當然也是為了達到節目效果的一種預演。
如果單純的從兩人獲獎對比,那麼勝利者無疑是梁朝偉,但如果說從全方面對比,完勝者就肯定是劉德華了,那麼在大家心目中,兩人誰應該是真正的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