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天堂 > 若秋電影網

若秋電影網

發布時間:2022-08-27 12:08:35

① 我吹你吹過的晚風是什麼歌

這首歌的歌名是《錯位時空》


歌手:艾辰

專輯:《錯位時空》

詞:周仁

曲:張博文

歌詞:

填不滿半排觀眾的電影

直到散場時突然亮起燈

字幕定格在某某出品和發行

我目送他們行色匆匆

像個自不量力的復讀生

完不成金榜題名的使命

命不是猜剪刀石頭布的決定

那麼任性

我吹過你吹過的晚風

那我們算不算相擁

可如夢初醒般的兩手空空

心也空

我吹過你吹過的晚風

是否看過同樣風景

像擾亂時差留在錯位時空

終是空是空

數不完見證許願的繁星

沒靈驗誰來安慰壞心情

十字路口閃爍不停的信號燈

有個人顯然心事重重

三個字只能說給自己聽

仰著頭不要讓眼淚失控

哪裡有可以峰迴路轉的宿命

我不想聽

我吹過你吹過的晚風

那我們算不算相擁

可如夢初醒般的兩手空空

心也空

我吹過你吹過的晚風

是否看過同樣風景

像擾亂時差留在錯位時空

終是空是空

我吹過你吹過的晚風

空氣里彌漫著心痛

可我們最後在這錯位時空

終成空

我吹過你吹過的晚風

空氣里彌漫著心痛

可我們最後在這錯位時空

終成空成空

② 秋天的雨是什麼顏色呢

灰色的。
在文學里,「一場秋雨一場寒」,象徵愁苦,是凄涼的一種景象。秋天的雨是漂泊的遊子在靜夜中勾勒鄉間小道,是空閨的女子在寒夜裡貯倚危樓,是匆匆的過客在嘆息後策馬揚鞭,是痴痴的伊人在黃沙後淺唱低眸。 秋天的雨是凄寒的,無奈的。無語的訴說著那些古老的傳說,秋與春本是一對戀人,且被永世相隔。那漫天飄零的雨絲,是秋在哭訴,是秋積壓了一年的情愫的爆發,是秋對愛情最鐵骨錚錚的誓言。 秋天的雨是寂寞的,空虛的。用它無力雙手彈奏著盪入心魂的惆悵。等待,無窮無盡的等待,那是忍把浮名,換作淺吟低唱後,最落寞的存在。 但秋天的雨又是昂揚的,激慷的。它以綿綿之力對抗著,那些無法觸及且又存在的東西,她們沖向前,卻又義無反顧。那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也是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的倔強。秋天的雨就那樣飄落著,留給人的是無窮的哀怨和無盡的遐想

③ 中秋節有什麼活動

中秋佳節,人們最主要的活動是賞月和吃月餅了。

賞月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每逢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 牌樓上扎綢掛彩,出售新鮮佳果和精製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登上樓台,一些富戶人家在自己的樓台亭閣上賞月,並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團圓子女,共同賞月敘談。

明清以後,中秋節賞月風俗依舊,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吃月餅

我國城鄉群眾過中秋都有吃月餅的習俗,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中,那時,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徵。

月餅最初是在家庭製作的,清袁枚在《隋園食單》中就記載有月餅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專門製作月餅的作坊,月餅的製作越越來越精細,餡料考究,外型美觀,在月餅的外面還印有各種精美的圖案,如「嫦娥奔月」、「銀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圓兆人之常生,用月餅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都成為天下人們的心願,月餅還被用來當做禮品送親贈友,聯絡感情。

觀潮

「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這是宋代大詩人蘇軾寫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詩。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以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大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條記載。這兩書所記述的觀潮盛況,說明在宋代的時候中秋觀潮之事達到了空前絕後的巔峰。

燃燈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鏡,可謂良辰之美景,然而對此人們並未滿足,於是便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在湖廣一帶有用瓦片疊塔於塔上燃燈的節俗。在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在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盛。今人周雲錦、何湘妃《閑情試說時節事》一文說:「廣東張燈最盛,各家於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作果品、鳥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系於竹竿上,高樹於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於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於燈下歡飲為樂,平常百姓則豎一旗竿,燈籠兩顆,也自取其樂。滿城燈火不啻琉璃世界。」看來從古至今中秋燃燈之俗其規模似乎僅次於元宵燈節。

玩兔兒爺

近人金易、沈義羚所著的《宮女談往錄》中,記述了一位叫榮兒的宮女講述的故事。當時正是八國聯軍進北京的那一年,慈禧太後逃出了京都,在逃亡的路上恰逢中秋,這位太後慌亂之中亦未忘舊禮古俗,便在寄寓的忻州貢院中舉行了祭月之禮。故事說,「晚飯後按著宮里的習慣,要由皇後去祭祀『太陰君』。這大概是沿著東北的習慣『男不拜兔,女不祭灶』罷,『太陰君』是由每家的主婦來祭的。在庭院的東南角上,擺上供桌,請出神碼來(一張紙上印一個大兔子在月宮里搗葯),插在香壇里。香壇是一個方斗,晉北的斗不是圓的,是方的。街上有時偶然聽到晉北人唱『圓不過月亮方不過斗,甜不過尕妹妹的溫柔。』可見,晉北的斗全是方的了。斗里盛滿新高粱,鬥口糊上黃紙,供桌上四碟水果,四盤月餅,月餅疊起來有半尺高。另外,中間一個大木盤,放著直徑有一尺長的圓月餅,這是專給祭兔時做的。還有兩枝新毛豆角。四碗清茶,是把茶葉放在碗里用涼水沖一下。就這樣,由皇後帶著妃子、格格和我們大家行完禮,就算禮成。我們都是逃跑在外的,非常迷信,唯恐有一點禮儀不周,得罪了神鬼,給自己降下災難。所以一有給神鬼磕頭的機會,都是爭著參加,沒有一個人敢拉後的!我和娟子是替換著來磕的頭。」這個故事講的是清代宮廷中祭拜月兔的規矩,雖說是在逃難之中,香壇只好用晉北的方斗來替代,但從心理角度說,因為在難中,所以對神則更為敬畏而虔誠。從這個故事看,清代宮廷是把月中的玉兔稱做太陰君的。然而民間則不同,百姓們稱它為玉兔兒爺,這種稱呼雖不如稱太陰君嚴肅莊重,但卻顯得更為親切。而在北京一帶的民俗中,中秋節祭兔兒爺實是莊重不足而游戲有餘,盡管略顯得對神不大尊敬,但卻反映了民間敬神心理的異化。中秋自從由祭月的禮俗轉化成民間節日後就淡化了禮俗色彩,而游賞性質越來越突出,玩兔兒爺的風俗,可以說是這一現象的有力佐證。

其它中秋節的習俗

中國地緣廣大,人口眾多,風俗各異,中秋節的過法也是多種多樣,並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在建寧,中秋夜以掛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人過中秋,兒女多在拜月時請月姑。龍岩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中央挖出直徑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這個習俗是源於月餅中藏有反元殺敵訊息的傳說。金門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在廈門,往往過中秋都要家人聚在一起博餅。

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里、陽台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煙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為祭禮。當地還有中秋吃芋頭的習慣,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這固然與農事有關,但民間還有一則流傳廣泛的傳說:1279年,蒙古貴族滅了南宋,建立元朝,對漢人進行了殘酷的統治。馬發據守潮州抗元,城破後,百姓慘遭屠殺。為了不忘胡人統治之苦,後人就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以此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中秋夜燒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還要用磚塊砌成,約占塔高的1/4,然後再用瓦片疊砌而成,頂端留一個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點火燃燒,燃料有木、竹、谷殼等,火旺時潑松香粉,引焰助威,極為壯觀。民間還有賽燒塔規例,誰把瓦塔燒得全座紅透則勝,不及的或在燃燒過程倒塌的則負,勝的由主持人發給彩旗、獎金或獎品。據傳燒塔也是元朝末年,漢族人民反抗殘暴統治者,於中秋起義時舉火為號的由來。

江南一帶的民間在中秋節人習俗也是多種多樣。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於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後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桂漿」,取名自屈原《楚辭·少司命》「援北方閉兮酌桂漿」。桂漿,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後採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婦女手巧,把詩中的詠物,變為桌上佳餚。 南京人合家賞月稱「慶團圓」,團坐聚飲叫「圓月」,出遊街市稱「走月」。

明初南京有望月樓、玩月橋,清代獅子山下築朝月樓,皆供人賞月,而以遊玩月橋者為最。人們在明月高懸時,結伴同登望月樓、遊玩月橋,以共睹玉兔為樂。「玩月橋」在夫子廟秦淮河南,橋旁為名妓馬湘蘭宅第,這夜,士子聚集橋頭笙簫彈唱,追憶牛渚玩月,對月賦詩,故稱此橋為玩月橋。明亡後,漸漸衰落,後人有詩去:「風流南曲已煙銷,剩得西風長板橋,卻憶玉人橋上坐,月明相對教吹簫」。長板橋,即原先的玩月橋。 近年來,南京夫子廟已重新修葺,恢復明清年間的一些亭閣,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節時,就可結伴同來領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江蘇省無錫縣中秋夜要燒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紗絹,繪有月宮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線香編成,上面插有紙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吉安縣在中秋節的傍晚,每個村都用稻草燒瓦罐。待瓦罐燒紅後,再放醋進去。這時就會有香味飄滿全村。新城縣過中秋時,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懸掛通草燈,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江西省婺源中秋節,兒童以磚瓦堆一中空寶塔。塔上掛以帳幔匾額等裝飾品,又置一桌於塔前,陳設各種敬「塔神」的器具。夜間則內外都點上燈燭。績溪中秋兒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紮成發辮狀,浸濕後再拿起來向石上打擊,使發出巨響並有游火龍的風俗。火龍是以稱草紮成的龍,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龍時有鑼鼓隊同行,游遍各村後再送至河中。

四川省人過中秋除了吃月餅外,還要打粑、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有的地方也點桔燈,懸於門口,以示慶祝。也有兒童在柚子上插滿香,沿街舞動,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縣中秋節祭土地神、扮演雜劇、聲樂、文物,稱為「看會」。

在北方,山東省慶雲縣農家在八月十五祭土穀神,稱為「青苗社」。諸城、臨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墳祭祖。冠縣、萊陽、廣饒及郵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節宴請佃戶。即墨中秋節吃一種應節食品叫「麥箭」。山西省潞安則在中秋節宴請女婿。大同縣則把月餅稱為團圓餅,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

河北省萬全縣稱中秋為「小元旦」,月光紙上繪有太陰星君及關帝夜閱春秋像。河間縣人認為中秋雨為苦雨,若中秋節下雨,當地人則認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陝西省西鄉縣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論貧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門吹鼓,討賞錢。洛川縣中秋節家長率學生帶禮物為先生拜節,午飯多於校內聚餐。

一些地方還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習俗。除了賞月、祭月、吃月餅外,還有香港的舞火龍、安徽的堆寶塔、廣州的樹中秋、晉江的燒塔仔、蘇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④ 唐伯虎點秋香裡面的兩傻兒子是哪家的

《唐伯虎點秋香》中,兩傻兒子是華運此橡太師家的,華太師的兒子華文(華府大少爺)、華武(華府二少爺)。

《唐伯虎點秋香》講述了唐伯虎位居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唐母告訴他,萬一讓唐家的兩大仇人:奪命書生和唐父當年的戀人華山大俠發現他是霸王槍的傳人,將會招致殺身之禍。

唐伯虎決定離家幾天,邀江南其他三位才子一起出遊。路上偶遇華夫人帶她的婢女春、夏、秋、冬四香等到廟中進香,唐伯虎對貌若天仙的秋香一見鍾情。

寧皇率師爺和奪命書生帶著一群人來到華府,聲稱與華太師研究詩畫,並帶來唐伯虎的真跡,華太師與寧皇在朝中政見不和,今日難免忐忑不安。

正在這時,奪命書生來府揚言要將華夫人趕走,危難關頭,唐伯虎用霸王槍除掉了奪命書生。倖免於難的華夫人為報答唐伯虎,允諾將秋香嫁給給他。

《唐伯虎點秋香》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lYUaBhcrda4tdGYDuK9FfQ

?pwd=049t 提取碼:049t


⑤ 你們看懂了多少《唐伯虎點秋香》裡面的梗

作為周星馳巔峰期的作品之一,1993年的那部《唐伯虎點秋香》,稱得上百看不厭的周氏喜劇經典。《唐伯虎點秋香》的經典,在於那些過目不忘的經典台詞、行雲流水的搞笑橋段,以及具有顛覆精神、容納天馬行空想像的劇情。那麼大家看懂了這里邊的那些梗了嗎?


大家還知道哪些《唐伯虎點秋香》里的梗呢?

⑥ 林青霞速度在線吃瓜,幽默玩梗「你是我的姐」,丁澤仁徹底火出圈,咋看

愛豆丁澤仁慘遭塌房,與其他塌房偶像相比,丁澤仁的塌房經歷不但情節曲折,而且頗帶喜感。據悉,此前有一位站姐一直默默追隨著丁澤仁,對方是一位出手闊綽的大富婆,為了給丁澤仁打榜支持,追星1600天前後花費三百多萬。

在曬出的錄音片段中,可以看出丁澤仁對自己的這位站姐頗為「諂媚」,甚至擺出了跪舔對方的架勢,請求對方當自己的姐,而丁澤仁對站姐的「深情」宣言也隨之高調出圈「你是我姐,你不是粉絲,我對你是真心的,你是我唯一的姐。」

早年林青霞還曾參加過綜藝《偶像來了》,也正是這檔節目讓更多網友認識到不一樣的女神林青霞,而林青霞也因為這檔綜藝與謝娜結緣,彼此締結下深厚的情誼,從林青霞的口吻與表現中可以看出,身為前輩的她,對後輩相當的關切與照顧,展現出姐姐一般的溫暖與柔情。

如今林青霞再次以玩梗出圈,無疑看出女神隱藏於心的可愛秉性,自己的「事跡」能被林青霞知曉,沒准私下的丁澤仁還會沒事偷著樂。不過熟悉林青霞的網友定會知道,女神看上去高冷美艷,因此自帶疏離感,實際上生活中的她卻有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私下的她並非高高在上,難以觸及的女神,更像是溫暖親和的鄰家姐姐。

⑦ 中秋節都有什麼習俗

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節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葯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中秋傳說之一——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後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後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後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後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一天,後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葯。據說,服下此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後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葯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葯藏進梳妝台的百寶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葯自己成仙。

三天後,後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後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葯,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後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後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後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拚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進三步,無論怎樣也追不到跟前。

後羿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中秋傳說之二——吳剛折桂

關於中秋節還有一個傳說: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據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中秋傳說之三——朱元璋與月餅起義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中秋佳節,人們最主要的活動是賞月和吃月餅了。
賞月

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每逢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 牌樓上扎綢掛彩,出售新鮮佳果和精製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登上樓台,一些富戶人家在自己的樓台亭閣上賞月,並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團圓子女,共同賞月敘談。

明清以後,中秋節賞月風俗依舊,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吃月餅

我國城鄉群眾過中秋都有吃月餅的習俗,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那時,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徵。

月餅最初是在家庭製作的,清袁枚在《隋園食單》中就記載有月餅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專門製作月餅的作坊,月餅的製作越越來越精細,餡料考究,外型美觀,在月餅的外面還印有各種精美的圖案,如「嫦娥奔月」、「銀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圓兆人之常生,用月餅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都成為天下人們的心願,月餅還被用來當做禮品送親贈友,聯絡感情。

其它中秋節的習俗

中國地緣廣大,人口眾多,風俗各異,中秋節的過法也是多種多樣,並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在建寧,中秋夜以掛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人過中秋,兒女多在拜月時請月姑。龍岩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中央挖出直徑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這個習俗是源於月餅中藏有反元殺敵訊息的傳說。金門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里、陽台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煙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為祭禮。當地還有中秋吃芋頭的習慣,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這固然與農事有關,但民間還有一則流傳廣泛的傳說:1279年,蒙古貴族滅了南宋,建立元朝,對漢人進行了殘酷的統治。馬發據守潮州抗元,城破後,百姓慘遭屠殺。為了不忘胡人統治之苦,後人就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以此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中秋夜燒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還要用磚塊砌成,約占塔高的1/4,然後再用瓦片疊砌而成,頂端留一個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點火燃燒,燃料有木、竹、谷殼等,火旺時潑松香粉,引焰助威,極為壯觀。民間還有賽燒塔規例,誰把瓦塔燒得全座紅透則勝,不及的或在燃燒過程倒塌的則負,勝的由主持人發給彩旗、獎金或獎品。據傳燒塔也是元朝末年,漢族人民反抗殘暴統治者,於中秋起義時舉火為號的由來。

江南一帶的民間在中秋節人習俗也是多種多樣。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於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後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桂漿」,取名自屈原《楚辭·少司命》「援北方閉兮酌桂漿」。桂漿,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後採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婦女手巧,把詩中的詠物,變為桌上佳餚。 南京人合家賞月稱「慶團圓」,團坐聚飲叫「圓月」,出遊街市稱「走月」。

明初南京有望月樓、玩月橋,清代獅子山下築朝月樓,皆供人賞月,而以遊玩月橋者為最。人們在明月高懸時,結伴同登望月樓、遊玩月橋,以共睹玉兔為樂。「玩月橋」在夫子廟秦淮河南,橋旁為名妓馬湘蘭宅第,這夜,士子聚集橋頭笙簫彈唱,追憶牛渚玩月,對月賦詩,故稱此橋為玩月橋。明亡後,漸漸衰落,後人有詩去:「風流南曲已煙銷,剩得西風長板橋,卻憶玉人橋上坐,月明相對教吹簫」。長板橋,即原先的玩月橋。 近年來,南京夫子廟已重新修葺,恢復明清年間的一些亭閣,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節時,就可結伴同來領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江蘇省無錫縣中秋夜要燒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紗絹,繪有月宮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線香編成,上面插有紙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吉安縣在中秋節的傍晚,每個村都用稻草燒瓦罐。待瓦罐燒紅後,再放醋進去。這時就會有香味飄滿全村。新城縣過中秋時,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懸掛通草燈,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安徽省婺源中秋節,兒童以磚瓦堆一中空寶塔。塔上掛以帳幔匾額等裝飾品,又置一桌於塔前,陳設各種敬「塔神」的器具。夜間則內外都點上燈燭。績溪中秋兒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紮成發辮狀,浸濕後再拿起來向石上打擊,使發出巨響並有游火龍的風俗。火龍是以稱草紮成的龍,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龍時有鑼鼓隊同行,游遍各村後再送至河中。

四川省人過中秋除了吃月餅外,還要打粑、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有的地方也點桔燈,懸於門口,以示慶祝。也有兒童在柚子上插滿香,沿街舞動,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縣中秋節祭土地神、扮演雜劇、聲樂、文物,稱為「看會」。

在北方,山東省慶雲縣農家在八月十五祭土穀神,稱為「青苗社」。諸城、臨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墳祭祖。冠縣、萊陽、廣饒及郵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節宴請佃戶。即墨中秋節吃一種應節食品叫「麥箭」。山西省潞安則在中秋節宴請女婿。大同縣則把月餅稱為團圓餅,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

河北省萬全縣稱中秋為「小元旦」,月光紙上繪有太陰星君及關帝夜閱春秋像。河間縣人認為中秋雨為苦雨,若中秋節下雨,當地人則認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陝西省西鄉縣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論貧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門吹鼓,討賞錢。洛川縣中秋節家長率學生帶禮物為先生拜節,午飯多於校內聚餐。

一些地方還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習俗。除了賞月、祭月、吃月餅外,還有香港的舞火龍、安徽的堆寶塔、廣州的樹中秋、晉江的燒塔仔、蘇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⑧ 周星馳電影唐伯虎點秋香裡面9527是啥意思

唐伯虎為追求秋香,混入華府為奴時的編號。

《唐伯虎點秋香》是永盛電影製作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喜劇電影,由周星馳、李力持執導,周星馳、鞏俐、鄭佩佩等主演。

劇情介紹

江南才子唐伯虎天資聰慧,儀表堂堂,琴棋精通,詩畫雙絕,位居江南四大才子之首。他身邊伴有八個國色天香的表妹,雖然同住一個屋檐下,卻不能心靈相通。

一天,家丁來報,說寧皇正在圖謀造反,唐伯虎讓母親把來人打發走。誰知,來人居然帶來了御醫要給唐伯虎治病。

切脈時,唐伯虎急忙調動內功改變脈象,御醫看後大驚失色讓唐家趕快准備後事。唐母見唐伯虎暴露了會武功的秘密勃然大怒,為此,唐伯虎十分不解。

唐母告訴他,萬一讓唐家的兩大仇人:奪命書生和唐父當年的戀人華山大俠發現他是霸王槍的傳人,將會招致殺身之禍。

唐伯虎決定離家幾天,邀江南其他三位才子一起出遊。路上偶遇華夫人帶她的婢女春、夏、秋、冬四香等到廟中進香,唐伯虎對貌若天仙的秋香一見鍾情。

在船夫的幫助下,他施展計謀混進了華府,以便接近秋香。當唐伯虎向秋香表明心跡時,秋香身上的《唐寅詩集》失落在地。

華夫人出手打敗四賊,當她發現《唐寅詩集》後大怒。唐伯虎為解秋香之難,謊稱把詩集帶在身邊是不忘跟唐家報仇。

華夫人氣消,遂同意唐伯虎為華府書童,賜名華安。從此,唐伯虎得以自由出入華府,進一步接近秋香。

寧皇率師爺和奪命書生帶著大隊人馬來到華府,聲稱與華太師研究詩畫,並帶來唐伯虎的真跡,華太師與寧皇在朝中政見不和,今日難免忐忑不安。

當寧皇等借機尋釁的關鍵時刻,唐伯虎施展技藝轉危為安。根據華安的高強武藝及詩畫方面的才華,華夫人斷定他就是唐伯虎。

她答應華安說出真實身份就將秋香許配給他,不料,華夫人當場翻臉無情,還在參茶里放了毒。為救唐伯虎,秋香偷了許多解葯。

正在這時,奪命書生來府揚言要將華夫人趕走,危難關頭,唐伯虎用霸王槍除掉了奪命書生。倖免於難的華夫人為報答唐伯虎,允諾將秋香許配給他。經過一番曲折,唐伯虎終於與心愛的秋香拜堂成婚。

(8)若秋電影網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唐伯虎

「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儀表堂堂,琴棋精通,詩畫雙絕。唐伯虎家中眾多妻妾只知道賭博玩樂,令唐伯虎十分苦惱。唐伯虎也是江湖上「唐家槍」的傳人。

在一個很偶然的機會,唐伯虎遇見了華府丫鬟秋香,並對之一見鍾情,遂以僕人的身份潛入華府。唐伯虎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逐漸取得了華夫人的信任。寧王帶著絕命書生到華府搗亂,被唐伯虎出手制止。經過幾番波折,唐伯虎終於娶到了秋香。

2、秋香

華太師府丫鬟,長相絕佳,讓唐伯虎一見傾心。唐伯虎不惜入華府為奴以便接近秋香。華夫人發現唐伯虎真實身份後在給他喝的參茶里放了毒,為救唐伯虎秋香偷了許多解葯。經過一番曲折,秋香終於與唐伯虎成婚。

3、華夫人

誥命夫人,華山大俠,華太師的妻子。華夫人武功極高,在華太師家裡,日常大小事務都是華夫人做主。奪命書生來府揚言要將華夫人趕走,危難關頭唐伯虎除掉了奪命書生,倖免於難的華夫人為報答唐伯虎,允諾將秋香許配給他。

4、石榴

華太師府丫鬟,自稱風華絕代、萬人驚艷。唐伯虎到華府偽裝賣身的時候,石榴和秋香一起接見了他。

⑨ "人如鴻毛命若野草"出自哪裡

出自朴樹所演唱的歌曲:《傲慢的上校》。

其中部分歌詞:

總算是流幹了眼淚,總算習慣了殘忍

太陽每天都照常升起,在爛醉的清晨

像早前的天真夢想,被時光損毀

再沒什麼能讓我下跪,我們笑著灰飛煙滅

人如鴻毛,命若野草

無可救葯,卑賤又驕傲

無所期待,無可乞討

命運如刀,就讓我來領教

《傲慢的上校》是朴樹2003年所演唱的一首歌曲,由朴樹作詞、作曲,張亞東編曲,收錄於朴樹2003年11月28日發行的專輯《生如夏花》中。2015上映電影《解救吾先生》將其作為片尾曲。

(9)若秋電影網擴展閱讀:

朴樹用一種近乎苦行僧的迷狂,用這部傳記試圖漸抵印度大師泰戈爾「使之生如夏花之絢爛,死若秋葉之靜美」的純然之境。歌曲《傲慢的上校》浪漫而憂傷。

朴樹在沉寂中苦求生命和音樂的意蘊,經過四年的探求,專輯中的詞曲全是有朴樹一手打造。專輯中歌曲追求那種近乎縹緲和絕望的唯美同名主打《生如夏花》是《沖出你的窗口》的另一種版本。專輯里的《傻子才悲傷》、《我愛你,再見》、《傲慢的上校》是浪漫而憂傷的朴式代表歌曲。

2003年11月8日,新專輯《生如夏花》在朴樹的生日於全國各正版音像店開始同步預售。華納唱片·麥田音樂和美卡音像對《生如夏花》這張年度巨片寄予厚望。2003年11月28日,朴樹的新專輯《生如夏花》在全國正式盛開。

閱讀全文

與若秋電影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7七夕情人電影 瀏覽:723
最新搞笑電影大全 瀏覽:252
嫁妝電影網 瀏覽:965
韓國校園愛情高分豆瓣電影 瀏覽:933
電影沉默2016字幕 瀏覽:808
80年代農村電影女主角小花 瀏覽:975
周星馳的電影代表什麼 瀏覽:60
那些動漫翻拍電影了 瀏覽:694
2016電影棺靈 瀏覽:212
善良的朋友在線愛情電影 瀏覽:917
5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 瀏覽:183
成龍電影城堡 瀏覽:821
電影百合花觀後感200字 瀏覽:674
騙騙愛上你泰國電影演員 瀏覽:137
糯米團的電影票能退嗎 瀏覽:834
園國產老電影大全 瀏覽:866
人生要看的動漫電影 瀏覽:652
哪些電影講人生 瀏覽:972
電影2和3d的區別 瀏覽:442
女生不管怎麼吃都吃不胖的電影 瀏覽: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