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天堂 > 在2019年春節檔電影票房大戰中

在2019年春節檔電影票房大戰中

發布時間:2022-11-06 04:26:31

① 春節哪部電影的票房最高

春節檔共報收票房56.5億,創造歷史紀錄,《唐人街探案2》奪冠,2018年內地影市迎來開門紅!

(本文來自影視生活第一站 時光網)

時光網訊在2018年春節檔,內地影市的各項票房紀錄迎來了一次全面刷新。短短七天內,內地電影市場共報收票房56.5億,大幅刷新去年春節檔創造的33.8億的票房紀錄,增幅達67%。內地影市「無底洞」式的容量再一次令全世界震驚。

《唐人街探案2》以18.89億的成績打破了《美人魚》保持的春節檔單片票房紀錄(14.7億),成為新任春節檔票房總冠軍。

春節七天假期中,除了大年三十當日只報收0.33億票房外,其他六日票房均保持在7億以上。其中,大年初一全國票房高達12.64億,大幅超越去年大年初一創造的8.09億的內地影史單日票房紀錄。

換算成美元,今年大年初一票房約1.99億,輕松打破全球單一市場單日票房紀錄(此前紀錄為北美2015年12月18日 《星球大戰7》首映日創下的1.37億美元的成績)。

同時,在這一天,內地影市首次迎來四部影片同日破億,兩部影片同日破3億的盛況。

初一之後,影市熱度並未下降——大年初二票房10.19億、大年初三票房9.33億、大年初四票房8.59億,均高於曾經的影史單日票房紀錄。

值得一提的是,上周五至周日(大年初一到初三),內地影市共計產出票房32.16億,約5.07億美元,大幅刷新了北美市場保持的全球單一市場最高周末票房紀錄。



單片方面,今年春節檔共有五部影片實現票房破3億。《唐人街探案2》、《捉妖記2》、《紅海行動》位列三甲。



今年名次下滑明顯的《捉妖記2》和《西遊記女兒國》的口碑並不像去年的《西遊伏妖篇》、《大鬧天竺》爭議那麼大,但今年的觀眾在選擇影片時對口碑的反應更加迅速,影片品質對票房的影響更加明顯,《紅海行動》和《唐人街探案2》的逆襲就是典型例子。

前期成績看預售,後期成績靠實力

今年春節檔的成績雖然驚人,但並非完全意料之外。其實只要稍微關注下幾部大片的預售成績,春節檔的強勢爆發早已露出端倪。

春節前,《唐人街探案2》預售破億,《捉妖記2》預售破3億。超高的預售成績一方面展現了觀眾的熱情與期待;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電影的發行、宣傳情況,並直接影響影片首日排片。

《捉妖記2》雖然錯失春節檔票房冠軍,但依然打破多項票房紀錄。例如,《捉妖記2》首日票房5.41億,刷新《戰狼2》保持的國產電影單日票房紀錄(3.98億),刷新《速度與激情8》創下內地影史單片單日票房紀錄(4.87億),並連續打破內地影史單片最快破10億、最快破15億的紀錄。

回頭來看,超高的預售成績為《捉妖記2》幫了大忙。

大年初一,《捉妖記2》排片比接近36%,高居榜首,全國影院排映超13.8萬場,一舉奠定了其強勢地位。一直到大年初四,排片冠軍的位置才被上座率更高的《唐人街探案2》搶走。



反觀一路逆襲的《紅海行動》,由於預售成績不高,首日排名只位居第四。到大年初四排片比終於反超《捉妖記2》時,票房上已落後了7億多,失了先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紅海行動》是今年春節檔票房前五名中唯一一部非續集電影,唯一一部非喜劇電影。觀眾前期關注度、期待值都不太高,口碑發酵浪費了不少收割票房的時間。

不過話說又回來,非喜劇、非續集,偏男性向的定位,既是《紅海行動》的劣勢,也是其優勢。這些特質讓該片成為競爭激烈的春節檔最特別的一位。競爭對手們前期熱鬧,觀眾看膩時,《紅海行動》的強勢期才真正到來。

以目前的票房走勢看,《紅海行動》單日票房反超《唐人街探案2》只是時間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正月十五之前學生黨和部分成年人觀眾仍在休假中,領頭的兩部電影都有沖擊30億的實力,出了春節檔,春節檔大片的票房大戰還將繼續。

② 2022春節檔電影全部

2022春節檔電影全部

2022春節檔電影全部,截至23日晚,2022年春節檔新片預售總票房(含點映)破1.25億元,從目前預售情況來看,八部新片層次明顯,2022春節檔電影全部。

2022春節檔電影全部1

近日,2022年春節檔影片開啟預售。和2021年春節檔相比,2022年春節檔的片單看上去扎實有料。目前已定檔的影片包括張藝謀執導的《狙擊手》,陳凱歌、徐克和林超賢執導的《長津湖之水門橋》兩部戰爭題材影片,以及《奇跡·笨小孩》《四海》《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筐出未來》《熊出沒·重返地球》《小虎墩大英雄》等。

《狙擊手》《長津湖之水門橋》正面交鋒

2022年春節檔讓許多人期待的影片是《狙擊手》和《長津湖之水門橋》。《狙擊手》和《長津湖之水門橋》這兩部影片均以抗美援朝戰爭為題材。《狙擊手》聚焦狙擊五班與敵方進行的一場「以戰術勝戰力」的頑強營救;作為《長津湖》的「下半場」,《長津湖之水門橋》講述了志願軍七連戰士在冰雪絕境之處,以鋼鐵般的意志三炸水門橋的故事。

張藝謀的《狙擊手》沒有關注宏大的戰爭場面,而是選取了一個非常小的切入點。該片以抗美援朝戰爭中的「冷槍冷炮運動」為背景,展現了戰爭雙方狙擊手的對決。卸掉「宏大敘事」帶來的負擔,張藝謀把鏡頭對准那些在陰影中瞄準、給敵人致命一擊的狙擊手。張藝謀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狙擊手》最大的特點是在細節和人物上下功夫,希望該片能成為春節檔的一匹黑馬。

《長津湖》以抗美援朝戰爭中長津湖戰役為背景,展現了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對祖國、對人民的赤膽忠心和鋼鐵意志,再現了戰士們不畏犧牲、英勇作戰的故事。

去年國慶檔,《長津湖》以32.03億元的成績領跑,創造了新的國慶檔票房紀錄。統計數據顯示,《長津湖》上映期間一共刷新了30餘項中國影史紀錄。作為《長津湖》的續集,《長津湖之水門橋》令人期待。

賀歲喜劇來拜年

喜劇是每年春節檔的標配。今年春節檔上映的喜劇是開心麻花的《這個殺手不太冷靜》。

從舞台劇、小品、喜劇綜藝到電影,開心麻花一路走來都在「認真地搞笑」。《這個殺手不太冷靜》這部影片的片名,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法國影片《這個殺手不太冷》,但是兩部影片在劇情上沒有任何聯系。

有人說,開心麻花出品的電影就像放大了的小品。在這個「15秒成名」的短視頻時代,用「梗」串聯起劇情是喜劇創作的一種方式。《這個殺手不太冷靜》能否讓觀眾迅速入戲並沉浸其中,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勵志片、動畫片輪番上場

導演文牧野憑借《我不是葯神》走進了許多人的視野,這部2018年暑期檔熱映影片獲得眾多好評。就像「老天愛笨小孩」這句歌詞唱的那樣,《奇跡·笨小孩》聚焦小人物,將鏡頭對准了新時代在深圳創業的年輕人。他們如何在深圳這座年輕又有活力的城市裡闖出一片天?從《我不是葯神》到《奇跡·笨小孩》,導演的視野從聚焦社會問題轉至關注個人成長。

春節長假期間,許多家長都會帶孩子到影院觀影,《小虎墩大英雄》《熊出沒:重返地球》和《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筐出未來》這三部製作精良的動畫片不容錯過。

《熊出沒》《喜羊羊與灰太狼》是非常成熟的動漫大IP,近年來幾乎每年都會拍攝一部春節檔影片。作為春節合家歡動畫電影,《小虎墩大英雄》傳遞出虎虎生威、歡樂開年的積極力量,開啟虎年新氣象。《小虎墩大英雄》與虎年相呼應,十二生肖、鏢師的俠義形象、虎年生肖文化等讓這部影片呈現出非常濃厚的年味。

今年春節檔令人期待的還有韓寒導演的第四部影片——《四海》。這部影片將導演獨特的幽默風格與公路元素相融合,展現了一個年輕人的漂泊之旅。

2022春節檔電影全部2

據貓眼專業版統計,截至23日晚,2022年春節檔新片預售總票房(含點映)破1.25億元,備受矚目的《長津湖之水門橋》預售總票房為4337萬元,超出榜二《奇跡·笨小孩》2倍多,市場預測其票房有望達到65億元。

從目前預售情況來看,八部新片層次明顯,「一超多強」格局盡顯。拓普數據預測,春節檔票房整體將產出80.4億元。此次春節檔有中國電影、阿里影業、萬達電影、果麥文化、光線傳媒等多家上市公司參與。

撤檔空降並存

1月21日,2022年春節檔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奇跡·笨小孩》《四海》《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筐出未來》《狙擊手》《熊出沒·重返地球》《小虎墩大英雄》開啟預售,標志著2022年春節檔票房大戰開啟。

春節檔影片開啟預售前,影片接連撤檔、大片臨時空降。

1月13日,《長津湖之水門橋》宣布大年初一公映後熱度迅速攀升,首日預售票房為3898萬元,占當日票房近4成,截至發稿前預售票房為4337萬元,將原有格局打破為「一超多強」。此前的第一梯隊《奇跡·笨小孩》(1991萬元)、《四海》(1580萬元)、《這個殺手不太冷靜》(1487萬元)則退居二線。

除影片空降外,部分影片「撤離」春節檔。1月5日,「開心麻花」喜劇電影《超能一家人》宣布因後期工作量巨大,無法按期完成製作為由宣布撤出春節檔。1月6日,薛曉路導演的3D動畫電影《櫻桃小丸子·奇幻筆記》也宣布撤出春節檔。此外,早先官宣定檔的冬奧題材電影《我心飛揚》及動畫電影《我是霸王龍》《侏羅紀大樂園》三部影片,目前暫無營銷宣發信息或已悄然離場。

市場人士認為,近年來春節檔第一梯隊的影片基本能瓜分70%以上的票房,《長津湖之水門橋》的強大競爭力讓同期想分一杯羹的影片望而生畏,部分影片或將成為「陪跑」,種子選手《超能一家人》撤檔,也讓《長津湖之水門橋》穩坐第一把交椅。

斷層領跑

從影片類型看,今年春節檔8部影片皆為國產片,且供給豐富,包括2部歷史戰爭片、1部劇情片、2部喜劇片、3部動畫片。

相較於同檔期的影片,《長津湖之水門橋》優勢在於前作的成功。前作《長津湖》於2021年國慶檔上映,講述抗美援朝戰爭中長津湖戰役的故事,影片憑借優質主創陣容、工業化製作水準,超越《戰狼2》,摘得中國影史票房榜冠軍,口碑票房實現雙豐收,為續作《長津湖之水門橋》帶來非常穩固的觀眾效應。拓普數據預測,《長津湖之水門橋》票房有望超過前作《長津湖》,達到6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從影片類型角度,《長津湖之水門橋》對張藝謀導演的同樣是抗美援朝題材的《狙擊手》沖擊較大。截至23日晚,《長津湖之水門橋》綜合貓眼和淘票票平台累計想看人數達177萬,而《狙擊手》為32萬,預售票房也有超4倍的懸殊。

《長津湖之水門橋》在春節檔影片中處於斷層領跑。截至23日晚,其在貓眼和淘票票兩個平台累計想看人數達177萬;預售總票房為4337萬元,預售首日票房為3898萬元,是榜二《奇跡·笨小孩》的2倍多。

《奇跡·笨小孩》預售首日票房為1991萬元,導演文牧野此前藉助《我不是葯神》大紅,這是與寧浩二度合作現實主義題材。該片熱度、話題度與品質兼具,女性想看人數較多,具備相對差異化的受眾定位。市場預測該片票房有望達到26億元。

有望成最強春節檔

作為重磅檔期,春節檔票房不斷刷新檔期紀錄,成為頭部影片必爭之地。近年來,頭部影片票房集中效應愈發明顯。

2019年春節檔總票房為59億元,其中,頭部影片《流浪地球》與《瘋狂的外星人》票房占近6成。2021年,春節檔總票房為78億元。其中,《唐人街探案3》與《你好,李煥英》票房佔比超8成。《長津湖之水門橋》與《奇跡·笨小孩》作為2022年春節檔最受關注的兩部影片,中金公司傳媒研報預測其春節檔票房最高達54.6億元。

2022年春節檔預售票房破億用時近48小時,而2021年用時35小時20分。中金傳媒研報認為,雖然2022年春節檔整體預售情況弱於2021年,但考慮到近期疫情反復對返鄉決策帶來不確定性、強商業性娛樂性影片的相對缺失、頭部影片《長津湖之水門橋》定檔較晚,當前影片預售表現基本符合預期,中性預測下春節檔總票房為69.60億元。

據拓普數據預測,綜合春節檔影片票房,預計春節檔票房將達到約80.4億元,超2021年春節檔78億元的票房,有望成為史上最強春節檔。

群雄逐鹿春節檔,背後涉及的上市公司受關注。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此次春節檔有中國電影、阿里影業、萬達電影、果麥文化、光線傳媒、橫店影視等多家上市公司參與。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影業參與出品了《長津湖之水門橋》《奇跡·笨小孩》《四海》等多部影片。

2022春節檔電影全部3

春節假期即將來臨,出於防疫安全考慮,不少人都選擇就地過年,因此觀影被認為是今年春節假期的一大消費方式。

距離2020年春節檔因疫情撤檔已過去兩年的時間。在此期間,中國電影市場經歷了停擺、等候、重啟、恢復等不同階段。經典影片重映、國產電影「彎道超車」、影院投資人開辟新玩法,當下的電影產業從業者們已經習慣與疫情共存了。

2021年,中國電影市場以472.58億元票房收官,可以說,從票房數據來看,中國電影市場已經恢復了約七成。

2022年的電影市場又將如何?春節檔是否能作為開年第一大檔期提振全年票房?

「中國敘事」成主流

中國電影市場的2021年以472.58億元票房收官了。

燈塔研究院和燈塔專業版聯合發布的《2021中國電影市場年度報告》顯示,作為疫情穩定後的第一年,2021年中國電影總票房達到472.58億元,恢復至疫前2019年的74%;在內容供給上,全年上映影片共697部,創歷史新高;在內容市場方面,「中國敘事」成為過去一年的核心主題。

《2021中國電影市場年度報告》顯示,2021年的進口片票房在大盤中佔比20%,不到2016年佔比的1/2(當年高達45%);另一方面,由主旋律題材引領的國產電影,繼續在這一年獲得穩定發展。其中,電影《長津湖》以57.7億票房打破影史紀錄。

由於全球疫情並未穩定,近兩年國外的大片較往年更少地進入國內。對此,成都電影集團影院版塊負責人柏翮認為:「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沒有進口片,短期看對大盤市場有一定影響。但從長遠看,這其實也是給了國產電影彎道超車的機會。在疫情前,國家為了保護國產電影,對進口片進行了一定的限制。現在反倒不用限制了,正好可以等待國產片發展。」

從單個影片票房來看,年度票房前三花落《長津湖》《你好,李煥英》《唐人街探案3》,三者總票房突破150億元大關,這也是中國電影連續第二年有三部作品躋身全球票房前十名。其中,《唐人街探案3》和《你好,李煥英》交替引領春節檔,創下78.42億元春節檔票房新紀錄,《長津湖》帶動國慶檔大盤連番上漲,助推國慶檔七天拿下43.88億元票房,創檔期票房歷史第二高。

貓眼研究院發布的《2021中國電影市場數據洞察》顯示,2021年電影市場的消費人群構成變化明顯。隨著第一批00後步入成年,他們快速湧入電影市場,逐漸成為消費主力軍,帶動中國電影市場觀眾整體年齡結構的年輕化。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洞察數據顯示,從各代際觀影偏好來看,青春、愛情、青少動畫、驚悚等類型,是00後的偏好題材;95後觀影除青春、愛情外,也更多地選擇懸疑題材電影;90後對動作、冒險等類型片的偏好更強;80後的親子觀影需求旺盛明顯體現在其對動畫電影的熱情上;劇情電影、歷史戰爭題材對70後及70前觀眾有著更強吸引力。此外,下沉市場持續擴大,三四線城市所佔份額首次逼近40%,其中四線城市在疫情後恢復較快,其年觀影人次超過了一線和三線城市。

頭部影片被寄予厚望

在即將到來的2022春節檔,將再次聚集諸多頭部影片。目前已經確定上映的影片有《長津湖之水門橋》《四海》《奇跡·笨小孩》《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筐出未來》《這個殺手不太冷靜》《熊出沒·重返地球》《狙擊手》和《小虎墩大英雄》等影片。

截至1月23日,貓眼春節檔實時想看榜顯示,目前《長津湖之水門橋》位列第一,《奇跡·笨小孩》和《四海》分別位列第二和第三。截至1月23日11:40,貓眼平台的實時預售榜顯示,《長津湖之水門橋》預售總票房超過3630萬元,位列第一;《奇跡·笨小孩》則以逾1750萬元位列第二,《四海》預售票房超過1400萬元排在第三位,而春節檔的預售總票房已經超過1億元。

觀察往年春節檔可以發現,2016年~2021年春節檔票房逐年上升,從30.9億元增長至78.4億元;其中,春節檔首日票房也穩步增長至16.9億元。

從單片表現來看,每年都有憑借口碑實現票房走勢逆襲的影片,比如2018年的《紅海行動》、2019年的《流浪地球》和2021年的《你好,李煥英》,均是在次日即出現票房大幅上漲;男性向影片,極少在映前擁有高熱度。

根據目前的貓眼和燈塔平台數據來看,排在觀眾春節檔想看榜前三位的依次是《長津湖之水門橋》《奇跡·笨小孩》和《四海》,這個順序也與目前的春節檔預售票房排名一致。根據燈塔專業版的數據,2016年~2021年,春節檔票房排名TOP3的影片占據80%的票房已成常態。

燈塔研究院行業分析師認為,由於定檔情況還未最終確定,因此2022年春節檔的影片票房分布,是延續2017年~2019年的「1/3、1/4、1/5」分布模型,還是回到2021年和2016年的「超級頭部」模式?暫時還不明朗。

「以這兩年春節檔馬太效應凸顯的情況看,《長津湖之水門橋》定檔必定會引發各片方的重新規劃。對一些類型的電影而言,春節檔或許也未必是最優的選擇。」 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孫佳山認為。

宜賓市電影協會副會長林紅莉預測,《長津湖之水門橋》不至於成為春節檔的「一家獨大」,因為此前國慶檔肯定是主旋律影片為主導,但是春節期間合家歡的影片、喜劇片也會很受歡迎。此外,《長津湖之水門橋》的時間有點長,從影院排片的專業角度來說,其不一定佔有優勢。「2022年春節檔的票房應該可以和去年的78億元抗衡,不過關鍵要看今年的疫情防疫情況,如果沒有太多疫情反復的話應該就還好。」林紅莉對今年春節檔持比較樂觀的態度。

產能受限影響仍在

有哪些上市公司參與了本次春節檔的出品和發行呢?

作為《長津湖》的姊妹篇,《長津湖之水門橋》的出品發行方中有中國電影(600977.SH)和上海電影(601595.SH)的身影,《四海》的出品發行有阿里影業(01060.HK)和橫店影視(603103.SH)的參與,中國電影和阿里影業參與了《奇跡·笨小孩》的出品,橫店影視還參與了《熊出沒·重返地球》的出品發行。此外,光線傳媒(300251.SZ)則是《狙擊手》的出品方之一。

梳理公開信息可見,整體而言,2022年春節檔影片背後匯集了超過60家出品公司,包括《奇跡·笨小孩》由壞猴子、中影、阿里影業、萬達影視等8家公司出品;《狙擊手》出品方除了光線傳媒,還有北京精彩時間、愛奇藝影業、長影集團等共9家公司。

從投資角度來看,《長津湖之水門橋》應該是今年春節檔影片中投資最大的,其次是《四海》,果麥文化曾發布公告稱,公司與亭東影業簽署了《電影投資合作協議》,投資1300萬元購買新電影《四海》5%的投資份額。相對而言,其他電影的投資額較低。

孫佳山預計,今年春節檔應該不會顯著超過2021年春節檔,因為今年除了疫情的原因,影片存量方面也沒有那麼多好片子,這兩年的產能都受到了明顯的限制。在春節檔,主旋律影片應該還是會有一定的表現,但是不一定撐起整個檔期的整體票房。

展望2022年全年電影市場,孫佳山認為情況不一定有想像中那麼樂觀。除了疫情之外,早在2018年、2019年的時候,中國電影的產能就已經達到了上限區間。「產能上限既是指影片數量的上限,也是指院線產能的上限,也就是屏幕數、觀眾數量、觀影頻次和影院的座椅數等。產能不可能無限制擴張,何況國產影片的立項率和完成率也都有所下降。」孫佳山表示。

疫情下的新探索

疫情後的第二年,影院逐漸走出了陰霾,習慣了和疫情共存。柏翮所在的影院近期正在求變。一方面是減少人力成本,另一方面在觀影體驗上有所創新。

「比如說,我們在新影院建設階段就開始思考怎麼優化人力成本,858座的沙河電影院,現在一共只有5個員工,疫情前,這種體量的影院得10個人以上。人少,人均工資肯定高一些,但總體人力成本更低了。」柏翮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在優化觀影體驗方面,新建的成都國際影城在影廳設置了「單雙座混搭」。以前的情侶座換成了雙人座,也就是兩個去掉了中間扶手的單人座,這樣每個座椅的寬度增加了4厘米,舒適性提升了。以前小朋友免票,但是只能抱著看,或者到前面很遠找空座。現在帶小朋友的家庭也可以擠著坐下。

除此之外,有些電影院還設置了天幕影廳,把銀幕斜掛在頂上,這樣VIP的沙發放倒後,就可以躺著看,聲音和畫面從上往下,帶來沉浸感和壓迫感。而上海的港匯SFC上影影城也是在疫情期間進行裝修,將IMAX等放映設備進行了升級。

林紅莉也把自己所在的影院重新裝修了一下,試圖打造「網紅」影院,增設了鏡子的裝飾,適合喜愛對鏡拍的年輕人發朋友圈和抖音。此外還採用了抖音線上購票的銷售渠道,讓更多年輕人願意參與進來。

上海星逸國際影城合夥人林晟在上海經營了兩家影院,據他透露,他所在的影院2021年收支基本打平,大概獲得了十幾萬元的利潤。「因為我們房租便宜,有的影院應該是微虧。」林晟透露。

對於2022年電影市場的展望,柏翮認為,一定會比2021年更好,2020年是市場低谷,當處於最低點的時候,隨便朝哪個方向走都是在進步。電影市場的各個環節,比如影院、製片公司等已經適應了和疫情共存。

林紅莉認為,疫情之前,進口大片為票房的貢獻比例大概是30%,如果今年大片再不來的話,電影市場會受到較大的沖擊。「我估計今年過完年如果國外的片子進不來的話,可能還會倒閉一些影院,特別是中小影院。

③ 2019新片票房排行榜是怎樣的

1、《哪吒之魔童降世》(48億)該片改編自中國神話故事,講述了哪吒雖「生而為魔」卻「逆天而行斗到底」的故事。這是一部值得推薦的動漫電影,特效十足和故事的情節也是這部動漫電影大賣的關鍵。

該片的逆襲,並不是打雞血或者煲雞湯。電影對哪吒的心路歷程有著非常細膩且具有說服力的刻畫。並且,編劇巧妙地將敖丙作為哪吒的對照,凸顯了是人是魔都是自主選擇,而不是天註定的主題。

2、《流浪地球》(46.5億)該片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進器,尋找新家園。

然而宇宙之路危機四伏,為了拯救地球,為了人類能在漫長的2500年後抵達新的家園,流浪地球時代的年輕人挺身而出,展開爭分奪秒生死之戰的故事。 2019年4月28日,獲第26屆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3、《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42.4億)該片改編自漫威漫畫,也是漫威電影宇宙(MCU)第22部影片,主要講述了復仇者聯盟中的倖存成員與他們的盟友共同努力以扭轉滅霸在無限之戰中所造成的傷害的故事。

(3)在2019年春節檔電影票房大戰中擴展閱讀

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2019上半年中國內地實現票房311.7億元,同比減少2.7%,九年來首次同比下滑,2019上半年觀影人次更是同比下降10.3%。眾多機構預測電影行業已進入「後紅利」時代,中國電影行業的寒冬已經來臨。正當媒體、專家紛紛唱衰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時,「打臉」出現了。


下半年,中國電影市場風雲突變,暑期檔、國慶檔引領了火爆的電影市場。根據貓眼專業版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電影總票房為642.66億元人民幣,較2018年同比增長了5.4%。2019年總票房超過10億人民幣的電影共15部,其中10部是國產電影。

④ 如何看待牛年春節檔票房 78.45 億收官,創春節檔票房新紀錄

春節檔的票房78.45億收官,這是人們之前被壓抑已久了,所以說這應該屬於一種反彈性消費,另一方面也說明國產的電影越來越受到國人的青睞,很多優秀的影視作品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春節檔的票房78.45億收官,這是人們之前被壓抑已久了,所以說這應該屬於一種反彈性消費,另一方面也說明國產的電影越來越受到國人的青睞,很多優秀的影視作品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春節檔的票房78.45億收官,這是人們之前被壓抑已久了,所以說這應該屬於一種反彈性消費,另一方面也說明國產的電影越來越受到國人的青睞,很多優秀的影視作品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春節檔的票房78.45億收官,這是人們之前被壓抑已久了,所以說這應該屬於一種反彈性消費,另一方面也說明國產的電影越來越受到國人的青睞,很多優秀的影視作品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春節檔的票房78.45億收官,這是人們之前被壓抑已久了,所以說這應該屬於一種反彈性消費,另一方面也說明國產的電影越來越受到國人的青睞,很多優秀的影視作品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春節檔的票房78.45億收官,這是人們之前被壓抑已久了,所以說這應該屬於一種反彈性消費,另一方面也說明國產的電影越來越受到國人的青睞,很多優秀的影視作品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⑤ 春節檔總票房已突破了80億元大關,中國未來的電影市場如何

在春節檔的電影上映的時候,有數據表明出在春節檔的時候我們國家的電影票房就已經突破了80億元的大關,而這個對於我們國家的電影行業的發展也同樣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並且我們也可以去看到大家對於這個電影行業也同樣是非常非常期待的,所以我們也可以看到我們國家的電影行業的發展同時也會越來越好的,所以我認為這一點也同樣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也在越來越好。

⑥ 春節檔電影所創造的最高票房是多少你以往看過哪些春節檔電影

春節檔電影所創造的最高票房,當屬2021年。2021年的春節檔以78億元創造了票房的全球紀錄。

總的來說,縱觀所有的春節檔電影,有些憑借著影片質量成功逆襲問鼎,有些卻在賣弄觀眾的情懷,導致影片的票房不盡人意。最後,希望疫情早日結束。

⑦ 賀歲檔票房大戰一觸即發,誰將獲勝還看成龍

進入12月,一年中最後一個重要檔期,年底的聖誕元旦賀歲檔即將來臨。6-7部票房種子選手集結完畢,票房大戰一觸即發。這里是完整的觀影前瞻,送給大家。到底哪些電影值得一看?哪些電影票房會最終勝出?

成龍出手,天下我有。在這個稍微弱勢的檔期,既沒有周星馳,也沒有開心麻花,也沒有吳京,剩下的對手實在不值一提。

中國電影市場,一年有4個重要檔期。 在這4個重要檔期里,基本都不會有好萊塢大片過來湊熱鬧,國產片可以盡情發揮。

這4個檔期分別是2月春節檔(持續時間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大約2-3個星期)、7月暑期檔(持續時間7月下旬-8月上中旬約3-4個星期)、10月國慶檔(持續時間9月底-10月中旬約2-3個星期),以及賀歲檔(持續時間12月中下旬-1月上旬約2-3個星期)。

自有統計以來,取得國產片票房冠軍,以及當年前十的電影,很少是這4個檔期以外上映的。但賀歲檔近年來一直是4個檔期裡面最弱勢的那個檔期。

我先預測一下:這個檔期估計沒有哪部電影票房能破10億。近年來,賀歲檔是最弱勢的一個檔期了。春節檔、暑期檔都很容易出現15億,20億的爆款,《捉妖記》、《美人魚》、《戰狼2》統統都是這倆檔期。國慶檔2015年、2017年開心麻花分別霸佔,但是賀歲檔這幾年只有《尋龍訣》成績稍好,估計近年賀歲檔出現10億爆款可能性不大。

我最看好成龍《機器之血》大概率會取得最後勝利,按照看好程度,接下來是鄧超《心理罪》和陳凱歌的《妖貓傳》很可能是二檔選手;其次《奇門遁甲》和《芳華》;《妖妖鈴》和《二代妖精》恐怕翻不出什麼風浪。

具體解讀一下。

首先啊,大家看這些電影上映的時間,就知道誰的信心更強大。比如剛剛過去的國慶檔,《空天獵》和《縫紉機樂隊》提前搶跑,這就是屬於對自己沒有信心的,後來果然是種子選手裡面票房最差的。

那麼這次,提前於12.15上映的2部,馮小剛《芳華》和袁和平《奇門遁甲》顯然就是屬於沒有信心和後面對手直接競爭的,所以先上搶票房。而12.22上映的3部,是頭號種子;12月29上映瞄準元旦的《妖妖靈》等又次之。

逐個說一下。

成龍的《機器之血》

延續了成龍一貫以來,國際化視野製作模式,《絕地逃亡》從俄羅斯一路南下跑到澳門,《功夫瑜伽》去了迪拜印度,這次是打到了澳大利亞悉尼,

還是成龍的典型風格。票房下限非常看好,從預告片來看,還是令人放心的。

不利因素:成龍今年已經是第3部電影上映,還有不靠譜的歐陽娜娜,這些可能會影響最後票房。

但我估計會在8億左右吧。

鄧超《心理罪之城市之光》

本來是定檔國慶節上映,最後因為不可知因素撤檔,跑來賀歲檔。

歷來定檔又臨時撤退的電影很少會有好下場,所以這次我不是太看好鄧超這部電影。

從預告來看,犯罪片的格局和氣勢也很難達到之前《烈日灼心》。如果不是因為鄧超這幾年的電影很少低於5億,我是不會把這部作為二號種子的。恐怕這次不一定能過5億。

陳凱歌《妖貓傳》

這是陳凱歌籌備長達10年的野心之作。能不能一舉挽回之前《無極》對陳凱歌電影生涯造成的災難,就看這一錘子買賣了。

這是賀歲檔投資最為巨大的一部電影,也是風格化最為突出的一部電影,也是某種程度上今年必看的一部電影。至少我肯定會去看,鄧超那個我都不一定去看。

但陳凱歌這輩子還沒有任何一部電影票房超過5億(《道士下山》剛剛4億已是最高)。這么多年他的票房號召力一直很差,我也很難相信這回陳凱歌能夠突然大翻身。加上陳凱歌電影一貫的審美格調,我覺得這部也很難破5億。但如果拍好了也很可能一舉邁過這道坎。

上面是一檔選手,我看好成龍獲得最後冠軍,但還有1%的意外性。

接下來說說二流選手。

馮小剛的《芳華》

又是一部從國慶檔撤離到賀歲檔的電影。而且是一部文藝片,基於這種慣性,我相信《芳華》票房也就是3-4億樣子了。其它不多說了。

徐克監制袁和平導演的《奇門遁甲》,主演是伍佰、大鵬,我已經有點無語了......

導演不太靠譜,主演也不太靠譜,預告片也不靠譜,我很難看好它。我只能把它當作是袁和平玩票的一個電影吧。

吳君如的《妖妖鈴》

這恐怕也是吳君如借著夫君陳可辛的光,來玩玩票,試試水。反正什麼電影,只要你看到岳雲鵬出現,90%爛片無疑。

最後說說我不確定的一部電影,《二代妖精》

我之所以現在不敢確定,是因為監制陳國富很少出爛片,當然也有比如彭於晏、楊穎主演的蒸汽朋克系列的《太極》,就是風格及其有點奇怪。

這次的《二代妖精》又是一個很奇怪很獨立特行的設定,不知道會玩出什麼樣。它可能是黑馬,也可能是徹底炮灰。其實這部電影我覺得應該是萬聖節上映的。

總結:《機器之血》獲勝幾乎沒有懸念。《妖貓傳》很可能會有黑馬相。《芳華》品質穩定但票房不會太高。這3部是我可以判斷的,也是優先推薦大家觀看的。

《奇門遁甲》和《妖妖鈴》幾乎可以肯定會是炮灰,鄧超《心理罪》不知道能不能看。《二代妖精》就更加撲朔迷離了。但是這4部我不推薦大家觀看。除非口碑逆天。

⑧ 最新電影票房排行榜是什麼樣的

截止到2020年1月29日為止電影票房排行榜是《美女與野獸》、《冰雪奇緣》、《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復仇者聯盟:奧創紀元》、《速度與激情7》。

1、《速度與激情7》,票房 15.1億美元

《美女與野獸》是一部真人童話電影,就是這部電影將《速度與激情8》擠掉強勢入榜。這部影片的原型,動畫版的《美女與野獸》獲得過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著配樂、最佳歌曲兩項大獎,更棒的是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的提名。

⑨ 牛年春節檔,觀眾們的電影消費熱情被點燃,王寶強是怎樣重啟影視行業的

牛年春節檔單日票房破17.4億元,打破了2019年春節檔首日票房14.58億元的記錄,創造中國電影史上最高單日票房紀錄,更刷新了全球單一市場單日票房紀錄。相比之下去年春節檔全國票房僅僅只有不到兩千萬,影視行業陷入了低估,迎來了冰封期。不過今年由於國內疫情控制的非常好,春節檔也迎來全面解封重啟。

其次, 唐人街探案所呈現給觀眾的不僅僅是深厚的感情,同時還有來自靈魂的反思。這同時也是唐人街探案系列故事的中心內涵,它所包含的有神奇的中式哲學,更加容易和觀眾引起共鳴。而且劇中王寶強的演技也非常吸引觀眾,他所帶來的的名人效應也是很強的。劇中的細節也是非常多的,作為偵探類的電影他的故事情節也很容易讓觀眾產生代入感。

所以,這次王寶強的唐人街探案3的票房不斷突破記錄,燃起觀眾的熱情,重啟影視行業。

⑩ 影史票房前三甲均來自北京,這里正變成高水平"影視之都"

文化土壤蘊藉深厚,影視要素資源豐沃,影視人才高度集聚,影視創作精品不斷……作為中國電影產業的中心,上萬家影視機構在北京用激情和夢想創造出《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戰狼2》《紅海行動》等佳作,為觀眾編織出一片片光影幻境,支撐起國內電影產業的半壁江山。當中國從電影大國邁向電影強國時,北京也正朝著「影視之都」奔跑。

【創作】

影史票房前三甲均來自北京

2019年8月,青島東方影都,總投資30億元的《封神三部曲》正在全封閉拍攝中。不同於多數國產片晝夜不停地趕工拍攝,這個劇組罕見地「忙而不亂」,像上班族一樣准時收工。曾經以《鬼吹燈之尋龍訣》刷新華語片特效水準的導演烏爾善,這次想要創造另一個奇跡——用中國電影工業化體系創作華語影史上首部奇幻史詩三部曲。

《封神三部曲》的幕後推手,則是被觀眾和行業稱為「爆款製造機」的北京文化。這家名字中就有「北京」二字的北京企業,近兩年一口氣推出了《戰狼2》《我不是葯神》《流浪地球》《無名之輩》等多部現象級影片,無論票房、口碑還是 社會 效益都可圈可點。

「我們並沒有刻意追求爆款,只是有一套選片標准。」北京文化董事長宋歌透露,這一標准分為三個層級:強刺激、強共鳴、強共情。「一個電影具有『強刺激』的 娛樂 性是及格標准,但是光及格還贏不了,往上走就是尋求共鳴,影片要能夠反映時代,讓觀眾有休戚相關之感,光有代入感還不夠,還要能打動他們的內心,這就是最高要求——共情。」

截至目前,中國內地影史票房前三的影片分別是《戰狼2》《流浪地球》《紅海行動》,均為北京出品。《一代宗師》《北京遇上西雅圖》《黃金時代》《親愛的》《滾蛋吧,腫瘤君》《破風》《不成問題的問題》《八月》《岡仁波齊》《羞羞的鐵拳》《紅海行動》……這些觀眾耳熟能詳的優質電影,均為「北京創作」。北京重點扶持的影片《戰狼2》《湄公河行動》《百團大戰》《智取威虎山》曾榮獲第14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獲獎數量位列全國各省區市之首。正在熱映中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口碑雙豐收,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冠軍。

2018年,北京地區生產影片410部,佔全國電影產量50%,其中15部影片票房過億。2019年春節檔期間,北京電影票房達2.18億元,8部新片中,《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新喜劇之王》《神探蒲松齡》《小豬佩奇過大年》等均為北京出品,共貢獻42.23億元的票房,佔新片總票房的72.4%。

【影院】

全國影迷最嚮往的「朝聖之地」

今年30歲的李曉北是個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在她的童年記憶里,北京城區的商業電影院很少,禮堂、文化宮、劇場里既放電影,又搞活動,還看演出,比如地質禮堂、西城文化宮等,好幾百號人擠在一個廳里看電影,觀影效果「就跟把露天電影搬到室內一樣」。「從2005年、2006年開始,北京的商業電影院開始多起來了,看電影的人也多了。」2005年《哈利·波特與火焰杯》上映,她跟同學早上五六點就跑去首都時代影城排隊買票,也只買到第一排,得躺著看。

現在,李曉北和愛人住在五環外的霍營,家門口就有兩家影院:保利影城龍旗廣場店和沃美影城華聯商廈店。在西局上班的愛人,公司附近就有一家萊納恆泰影城,每天中午休息時還能抽空看一部電影。

在北京,觀眾不僅不愁沒地兒看電影,還能找到滿足不同觀影需求的影院。追求高端享受的,有華誼兄弟電影匯這類輕奢影院;喜歡看懷舊影片的,來耀萊成龍國際影城五棵松店,每周有惠民專場;中國電影資料館、中國電影博物館,則成為文藝青年「打卡」的必去場所;國內外大片在京舉行的首映禮、首都之星藝術影廳聯盟等組織的各種專題影展、北京國際電影節一年一度的「北京展映」……讓北京成為全國影迷最嚮往的「朝聖之地」。

截至2018年年底,北京共有影院238家,銀幕1675塊,座位數22.99萬個,布局相對均衡,且仍在保持高速增長。全國年度票房最高的5家影院中,北京就佔了4家。在北京,電影已成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中最受歡迎的形式之一。目前,農村公益電影已實現每村年均固定放映40場,年均播放各類題材影片550餘部、17萬余場次,年均觀影達到820餘萬人次。

未來兩到三年內,北京還將加快城區影院空白點和鄉鎮影院建設,爭取市民在城六區內出行一公里就能看到電影院。根據規劃,2020年,北京市影院將達到300家,銀幕數量達到2200塊左右,從目前的平均1.5萬人共享一塊銀幕,發展為1萬人一塊。圍繞農村電影放映提質增效的新一輪改革試點也正在籌備中。

【產業】

「京十條」等政策帶來利好消息

陽光打在爬滿綠藤的紅磚牆上,透著些許慵懶氣息。位於東四環外的銅牛電影產業園建築密度不高,安靜中透著文藝范兒,正是電影人創作的絕佳場所。這片佔地30畝的文創空間,目前已有50多家企業入駐,出租率達到100%,涵蓋電影策劃、投資、製作等各個環節——電影產業鏈的每一環,像珠子一樣穿了起來。像這樣的影視產業園,北京還有很多。

剛剛在北京成立工作室的香港導演唐季禮,這樣概括北京在電影產業上的優勢:「北京既是全國文藝氣氛最濃的城市,又匯集了最頂尖的創意人才,還集中了電影全產業鏈的核心技術,盡管很多電影的拍攝地不在北京,但融資、策劃、劇本、選角、後期製作、宣傳發行都在北京。」

北京參與影視製作的機構目前已達上萬家,從事電影製作的機構1500餘家,在全國遙遙領先;中影、萬達、光線、開心麻花這些中國電影的明星企業都在北京落戶;全國各地乃至世界主要影視企業都在北京設有分支機構或創作經營實體。這樣的體量和集中程度,不僅在國內,在全世界也是首屈一指。這些影視企業是北京加快建設「影視之都」的主體力量。

在北京,電影公司既能感受最濃厚的電影文化氛圍,也能接觸到最豐富的行業資源。拍電影——中國(懷柔)影視產業示範區是全國唯一一處國家級影視產業示範區;聚人才——國內最優秀的電影從業者、北京電影學院等頂尖藝術高校都在北京;找平台——每年四月的北京國際電影節,是區域乃至全球電影交流、合作與發展的重要場所。

各項政策的扶持也為影視行業發展帶來諸多利好消息。宣傳文化引導基金、文化藝術基金、廣播電視網路視聽基金等專門資金、專項基金扶持創作;文化精品工程扶持重點項目,《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均曾受惠;2019年推出的《關於推動北京影視業繁榮發展的實施意見》,被業內稱為「京十條」,從「文化+ 科技 」、「投貸獎」聯動、金融支持等10個方面推動影視業和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閱讀全文

與在2019年春節檔電影票房大戰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張剛喜劇電影大全 瀏覽:734
周星馳電影笑圖片 瀏覽:150
歐美經典超燃的電影 瀏覽:100
韓國電影男人女人 瀏覽:18
電腦下電影到手機教學 瀏覽:998
愛的體驗電影韓國電影 瀏覽:591
2018年9月電影踢足球 瀏覽:601
黑貓電影網 瀏覽:975
看電影適合哪個時間段去看 瀏覽:605
大鵬電影車禍忘記前妻 瀏覽:953
韓國電影的箭 瀏覽:166
戀妹動漫電影在線觀看視頻 瀏覽:366
mike泰國主演的電影 瀏覽:440
電影建黨偉業導演 瀏覽:903
電影深海迷航為什麼看不 瀏覽:53
2018年國內上映西班牙語電影 瀏覽:714
忠縣電影城 瀏覽:539
愛奇藝搞笑電影推薦2020 瀏覽:424
什麼是電影畫面 瀏覽:206
南瓜電影怎麼只能看中國片了 瀏覽: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