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天堂 > 大學生電影節短片

大學生電影節短片

發布時間:2022-11-27 11:05:56

㈠ 大學生畢業生作品《地兒》入圍戛納電影節,這部作品的創作經歷了哪些坎坷

大學生畢業生作品《地兒》入圍戛納電影節,這部作品的創作經歷了哪些坎坷?大家應該都是知道的,我們現在看到了大學生作品《地兒》已進入圍了戛納電影節,所以說,對於這個獎項而言,確實也是一種認可,但是對於這部劇的拍攝而言,在實際的拍攝過程之中,遇到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確實是難以解決的,但是最終他也解決了。我們可以看到的是,這部短片也是很不錯的當然了,我們也看到了這個短片也是非常的不錯的,在拍攝過程中遇到的很多的問題也都解決了。

總而言之,大家應該是很喜歡這樣的短片的,確實也是很優秀的,希望我們大家都能夠喜歡吧,這也是很重要的一點的內容的,希望大家都能夠喜歡這樣的短片。

㈡ 有一個大學生電影節短片,是講一個女生是月老,能看到別人的紅線,這哪裡能找到

《丘比特女孩》短片講述了一個女孩從小就能夠看到戀人之間的紅線,由此也幫了不少朋友,但是女孩自己卻一直孤身一人,這天,她終於遇到了能同樣感知紅線存在的他,同時女孩也看到了屬於自己的紅線,這份真愛最後能否如願以償?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F-1eBOLVQxs/

㈢ 電影《氣球由藏族》導演誰指導

藏族電影《氣球》由萬瑪才旦導演。

《氣球》以上世紀90年代的藏區為背景,講述信仰與現實之間的關系。

該片未上映時,便獲第76屆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單元獎最佳影片提名,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頻道傳媒大獎提名,第3屆平遙國際電影展之最受歡迎影片提名及第2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金椰獎(最佳影片獎)。電影上映後,它拿下了豆瓣7.9的高分,引發觀眾的思考和熱議。

近年來,隨著藏語電影相繼上映,「藏地新浪潮」在文藝片的環境中異軍突起,以萬瑪才旦為代表的藏族導演,開始被越來越多觀眾看到。

有影評人曾評價,《氣球》是萬瑪才旦迄今拍攝的最好看的影片。相較於大量文藝作品的晦澀難懂,《氣球》通俗流暢的敘事,即便是非文藝片愛好者,也不會難以理解故事內容。

萬瑪才旦

作為一位風格獨樹一幟的導演,萬瑪才旦在文藝領域佔有一席之地。他的藏族身份,為他的作品增加了神秘感。他始終關心著傳統信仰和現實之間的矛盾,關乎著人性之美。萬瑪才旦作品通常故事簡單,卻立意深刻,在他的作品中,永遠把人擺在第一位。

個人經歷

萬瑪才旦,1969年12月出生於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先後畢業於西北民族大學、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內地導演、編劇、製作人,中國導演協會會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文學學會會員。

1991年,萬瑪才旦開始發表文學作品。1997年,撰寫小說《誘惑》,獲得海南藏族自治州首屆文學作品創作評獎二等獎。

1999年,撰寫小說《崗》,獲得第5屆中國當代少數民族文學創作新秀獎。2002年,編導個人第一部短片《靜靜的嘛呢石》,而他也憑借該片獲得大學生電影節第4屆短片競賽單元專業組劇情類優秀獎。

2004年,編導35mm彩色短片《草原》,該片獲得第3屆北京電影學院國際學生影視作品展中國學生最佳短片獎。2005年,自編自導劇情片《靜靜的嘛呢石》。2008年,拍攝紀錄片《巴顏喀拉的雪》。

2011年,執導劇情片《老狗》,該片獲得布魯克林電影節最佳影片。2014年,執導劇情片《五彩神箭》,該片為第8屆FIRST青年電影展的開幕影片。2015年,憑借執導的劇情片《塔洛》獲得第5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提名。

2016年,監制劇情片《清水裡的刀子》。2018年,憑借執導的劇情片《撞死了一隻羊》獲得第75屆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單元最佳劇本獎。2020年9月「2020南方文學盛典」頒出,萬瑪才旦摘得「年度小說家」。

㈣ 歷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完全獲獎名單 全一點...詳細一點...嘿嘿

獎項名稱: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
創辦時間: 1993
主辦單位: 神州電影基金會 神州電影報社 北京市學生聯合會 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系 北京新影聯影業有限責任公司 ...
第一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1993年)

最佳故事片∶ 《三毛從軍記》 《站直了,別趴下》

最佳不雅賞成效獎∶ 《新龍門客棧》 《三毛從軍記》

藝術創新出格獎∶ 《三毛從軍記》

最佳男演員獎∶ 胡亞捷 《老娘土》

最佳女演員獎∶ 奚美娟 《蔣築英》

組委會出格獎∶ 《蔣築英》

評委會出格獎∶ 《雜嘴子》

第二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1995年)

最佳故事片∶ 《違靠違,臉對於臉》《 家醜》

最佳不雅賞成效獎∶ 《東歸英雄傳》 《炮打雙燈》

最佳男演員獎∶ 牛振華 《違靠違,臉對於臉》

最佳女演員獎∶ 丁嘉莉 《無人喝彩》

笑劇片出格獎∶ 《愛情傻瓜》

評委會出格獎∶ 《王師長教師之慾火焚身》

組委會出格獎∶ 《鳳凰琴》

藝術創新出格獎∶ (空白)

第三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1996年)

最佳故事片∶ 《被告山杠爺》

最佳導演∶ 李少紅 《紅粉》

最佳男主角∶ 李仁堂 《被告山杠爺》

最佳女主角∶(空白)

最佳不雅賞成效∶ 顯著 《絕境逢生》

評委會出格獎∶ 《黑駿馬》

組委會出格獎∶ 《彈道無痕》

第四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1997年)

最佳故事片(飛虎杯)∶《民警故事》 《天國忤逆子》

最佳男演員∶ 朱旭《變臉》

最佳女演員∶ 安好《大辮子的誘惑》

最佳不雅賞成效∶ 《悲情布魯克》

最佳童貞作獎∶ 霍建起 《贏家》

最佳藝創新出格獎∶ 李欣 《談情說愛》

組委會出格獎∶ 《變臉》

組委會出格榮譽獎∶謝晉

第五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1998年)

最佳故事片(飛虎杯)∶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最佳導演∶ 張揚《愛情麻辣燙》

最佳男演員∶ 王學圻《 紅西服》

最佳女演員∶ 艾麗婭《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最佳不雅賞成效∶ 《愛情麻辣燙》

評委會出格獎∶ 《違起爸爸上學》《超導》

組委會出格獎∶ 《紅河谷》《大進軍--南線大追殲》

藝創新出格獎∶ 王學圻、楊麗萍 《日頭鳥》

最佳紀錄片獎∶ 《周恩來外交風雲》

最受大學生接待的影片∶ 《周恩來外交風雲》

最受大學生接待的女演員∶ 安好 《紅河谷》

最受大學生接待的男演員∶ 葛優《甲方乙方》
第六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1999年) 最佳故事片∶ 《一個都不能少》

最佳導演∶ 滕文驥《春天的狂想》

最佳男演員∶ 滕汝俊《 那山、那人、那狗》

最佳女演員∶ 陶虹《斑斕新世界》

最佳不雅賞成效∶ 《不見不散》

評委會出格獎∶ 《春天的狂想》

組委會出格獎∶ 《故園秋天的景色》《揮軍三江》

童貞作獎∶ 李虹《伴你高飛》

藝創新出格獎∶ (空白)

特殊教誨獎∶ 《不能沒有你》

最受大學生接待的影片∶《 不見不散》

最受大學生接待的女演員∶ 徐帆 《不見不散》

最受大學生接待的男演員∶ 馮鞏 《某事偷著樂》

第七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2000年)

最佳故事片∶ 《說出你的秘密》

最佳導演∶ 路學長 《非常夏日》

最佳男演員∶ 姜武 《洗澡》

最佳女演員∶ 江珊 《說出你的秘密》

最佳不雅賞成效∶ 《緊迫迫降》

評委會出格獎∶《 橫空生人避世》

組委會出格獎∶ 《大進軍-大戰寧滬杭》 《我的1919》

最佳新人獎∶ 潘粵明 《非常夏日》

最佳藝創新出格獎∶ (空白)

科教片出格獎∶ 《太空與人》

小童演員出格獎∶ 曹丹 《草屋子》

最受大學生接待的影片∶ 《洗澡》

最受大學生接待的女演員∶ 徐帆 《沒完沒了》

最受大學生接待的男演員∶ 濮存昕 《洗澡》

◎第一屆大學生錄像作品大賽獎項

故事短片一等獎∶ 付東川 陳鎮(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 《熊》

故事短片二等獎∶邵 丹(北京電影學院碩士學位研究生) 清唱,《靜聽》

程 亮(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 《存檔》

故事短片三等獎∶ 馬書立(中央戲劇學院大專班) 《村長與魚》

馮自立(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 掉去的一天》

張長征等(上海戲劇學院文學系) 《嗨,hi》

紀錄專優秀獎∶ 吳石友(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系)《 紅壤》

李蓉、何剛等(安徽大學新聞系) 《尋夢到徽州》

第八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2001年5月)

最佳故事片∶ 《藍色愛情》

最佳導演∶ 夏剛 《玻璃是透明的》

最佳男演員∶ 張國立 《一聲感喟》

最佳女演員∶ 袁泉 《藍色愛情》

最佳不雅賞成效∶ 《卧虎藏龍》

評委會出格獎∶ 鄭曉龍 《刮痧》 《益西卓瑪》

組委會出格獎∶ 《相伴永遠 》《芳香誓言》 《劉天華》

最佳藝創新出格獎∶ (空白)

最佳新人獎∶ 黃凱 《玻璃是透明的》

特殊孝敬獎∶ 謝鐵驪

特殊教誨獎∶ 寧敬武 《無聲的河》

最受大學生接待的影片∶ 《刮痧》

最受大學生接待的女演員∶ 陳建斌 《菊花茶》

最受大學生接待的男演員∶ 吳越 《菊花茶》

◎第二屆大學生錄像作品大賽獎項

最佳影片∶ 黃敬堯(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 《遙遠的此岸》

最佳導演∶ 寧浩(北師大藝術系) 《星期3、星期四》

最佳編劇∶ 張長征(上海戲劇學院文編系) 《上海,不雅眾》

最佳創意∶ 王景光 《核桃》

最佳攝影∶ 劉正 《黃昏中的男孩》

實驗影片∶ 嚴堯 《一個虛構真實者的真實虛構》

藝術摸索片∶ 薜長青 《西天》

最佳紀錄片∶ 黎曉鋒 《立春鑼的人》 最佳專題片∶ 劉開路 《沙蒙與<上甘嶺>》

故事片出格獎∶ 雅緻雪 《掉語者》 葉宇、劉萌 《結業三件事》

紀錄片出格獎∶ 劉萌萌 《五公路》

優秀參加比賽片∶ 《亭子間嫂嫂》 《像電一樣的速率》 《車窗 》《孑孓》 《掉語者》 《鮮花》

第九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2002年5月)

最佳故事片∶ 《高原如夢》

最佳導演∶ 黃建新 《誰說我不在乎》

最佳男演員∶ 傅彪 《押解的故事》

最佳女演員∶ 胡可 《聊聊》

最佳不雅賞成效∶ 《沖出亞馬遜》 《大腕》

評委會出格獎∶ 《法官媽媽》《 聊聊》

組委會出格獎∶ 《紫日》 《敞亮的心》

最佳新人獎∶ 黃海波 《高原如夢》

最佳童貞作獎∶ 陸川 《尋槍》

笑劇片出格獎∶ 黃宏 《25個孩子一個爹》

藝術摸索出格獎∶ 張揚 《昨天》

神州電影良好孝敬獎∶ 謝晉

最受大學生接待的影片∶ 《開往春天的地鐵》

最受大學生接待的女演員∶ 徐靜蕾 《開往春天的地鐵》

最受大學生接待的男演員∶ 葛優 《大腕》

最受大學生接待的電視機電影∶ 《不由自立》 《刑警張玉貴之隊長生活》

電視機電影最佳表演搭檔獎∶ 江柯、花明 《我和連長》

電視機電影最佳演員獎∶ 王學圻 《刑警張玉貴的隊長生活》 潘粵明 《不由自立》

電視機電影最佳導演獎∶ 鄭大聖 《古玩》

電視機電影最佳不雅賞成效獎∶《大風沙》

◎第三屆大學生錄像作品大賽獎項

最佳影片∶ 《春節》

最佳導演∶ 劉伽茵 《火車》

最佳編劇 ∶金晶 《每天的天》

最佳剪接∶ 應亮《天國的金幣》

最佳攝影∶ 趙鵬《春之影》

最佳紀錄片∶《 棚鵬學校》

業余組最佳故事短片∶ (武漢理工大學) 《焦炙的人》

業余組優秀故事短片∶ (南京師范大學) 《升降機驚魂》

業余組最佳紀錄短片獎∶ (空白)

業余組優秀紀錄短片獎∶ 《流浪廣州》

業余組最佳電視機專題片獎∶(空白)

業余組優秀電視機專題片獎∶《 丁劍和他的同窗們》

第十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2003年10月)

最佳故事片∶ 《卡拉是條狗》

最佳導演∶ 孫周 《周漁的火車》

最佳男演員∶ 孫紅雷

最佳女演員∶ 倪萍 《斑斕的大腳》

最佳不雅賞成效∶ 《英雄》

評委會出格獎∶ 《和你在一路》《 諾瑪的十七歲》

組委會出格獎∶ 《鄧小平》 《驚濤駭浪》 《嘎達梅林》

最佳童貞作∶ 馬曉穎 《世界上最疼我的阿誰人去了》

優秀小童演員∶ 張妍 《暖春》

人的共同體精神出格獎∶《驚濤駭浪》

藝術摸索出格獎∶《像雞毛一樣飛》

神州電影良好孝敬獎∶ 張藝謀《英雄》

最受大學生接待的影片∶ 《西施眼》

最受大學生接待的女演員∶ 鞏俐 《周漁的火車》 周迅 《那時花開》

最受大學生接待的男演員∶ 葛優 《卡拉是條狗》

第二屆優秀電視機電影∶《貞貞》 《家有轎車》《 河沿兒》

第二屆優秀電視機電影導演獎∶ 喬梁 《貞貞》

◎第四屆大學生錄像作品大賽獎項

最佳影片∶ 《甘蔗》

最佳導演∶ 趙崢 《二虎》

最佳編劇∶ 《回家看看》

最佳剪接∶ 《曲直短長鴿子》 最佳攝影∶ 《煙紙店》

最佳紀錄片∶ (空白)

最佳實驗片∶《和你的身影》

評審團導演出格鼓動勉勵獎∶《約會》

評審團攝影出格鼓動勉勵獎∶ 《渡》

業余組最佳創意獎∶《拐角》

業余組最佳實驗獎∶《從2月30日說起》

業余組最佳摸索獎∶ 《新紅色戀人》

第十一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2004年5月)

最佳故事片∶《 暖》

最佳導演∶ 鄭洞天

最佳男演員∶ 范偉

最佳女演員∶ 余男

最佳不雅賞成效∶ 《六合英雄》

評委會出格獎∶ 王全安 《telephone》

組委會出格獎∶ 《走近毛☆☆》 《驚心動魄》 《心動歲月》

最佳童貞作∶ 《冬至》

優秀小童演員∶ 黃豆豆

藝術創新獎∶ 《戀愛中的寶貝》

最受大學生接待的導演∶ 馮小剛

最受大學生接待的女演員∶ 趙薇

最受大學生接待的男演員∶ 姜文、陳坤

◎第三屆電視機電影大獎賽獎項

優秀電視機電影∶ 《法官老張軼事之審牛記》

優秀電視機電影導演獎∶ 王競

優秀電視機電影∶ 演員獎 戈治均

◎第五屆大學生錄像作品大賽獎項

最佳劇情片∶ 劉怡彤 北京電影學院 《小黑和爸爸》

評委會大獎∶ 魏星 北京師范大學 《沒有我》

最佳導演∶ 徐伊亮 中央戲劇學院 《石榴》

最佳編劇∶ 張迪 北京電影學院 《劁豬》

最佳紀錄片∶ 丁小洋 四川大學 《我知道去年炎天他們幹了啥子》

紀錄片鼓動勉勵獎∶ 陳錦光 Hong Kong都會大學 《阿祝的故事》

唐明蘭 四川師范大學 《拉姆的歡愉炎天》

最佳實驗片∶ (空白)

實驗片出格鼓動勉勵獎∶ 馮文 北京電影學院 《掉》

白承勛 北京電影學院國際培訓學院 《共同栽培區》

組委會獎∶鄭正 重慶師范大學 《歌者》

業余組劇情片優勝獎∶ 侯志斌 天津師范大學 《外面的世界》

業余組劇情片優秀獎∶ 李勃昕 武漢大學 《劫》

韋正 上海交通大學 《愛情謎兒》

陳家遠 上海大學 《等》

業余組劇情片鼓動勉勵獎∶ 丁一 南京師范大學 《膽小如鼠》

潘剛 神州科學技術大學 《斷絕》

鄭小兵 浙江大學《 Memory》

徐笑萌 北京林業大學 《結業那天我們一路掉戀》

王瑩 貴州大學 《一百、二百》

紀錄片優勝獎∶ 申特爾?阿加沃 Hong Kong都會大學 《何處是「家」》

紀錄片優秀獎∶ 尼科?福克塞爾 Hong Kong都會大學 《馬可船主的故事》

田瑩 陝西師范大學 《守墓一晚上》

紀錄片鼓動勉勵獎∶ 陳丹丹 南京師范大學 《春節回家》

鄭航軍 汕頭大學 《鹽灶拖神》

張利瑩 渤海大學 《我的父親母親》

余蓓 重慶大學 《上學》

楊洪林 湖北人的共同體學院 《回家春節》

李躍岩 渤海大學 《父親》 《大棚 菜》

實驗片優秀獎∶ 張勇 東華大學 《撒手》

周葉 廈門大學 《節制》

◎首屆大學生動漫片短片大賽

最佳Flash動畫獎∶ 高磊 《出口-><-進口》

最佳3D動畫獎∶黃雲顯 劉博 韓濤 唐曦 王朵朵 《易拉罐》 最佳手工動畫獎∶艾琳 | 劉燕 《奇策/鳥巢》

最佳編劇獎∶ 孫甜 二00三年一月十五日 《雪》

最佳美術風格獎∶趙曄 | 閆威 《採薇》《彳亍》

最佳創意獎∶丁美音 《手下留情》

最受評委接待獎∶ 李金濤 騫里 陳晨 付曉琳 《She belongs to me》

最佳不雅賞成效獎∶ 劉躍軍 《狼煙時代》

第十二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2005年5月)

最佳故事片∶ 《墩子的故事》

最佳導演∶ 陸川 《可可西里》

最佳男演員∶ 夏雨 《獨個等候》

最佳女演員∶ 張靜初 《花腰新娘子》

最佳不雅賞成效∶ 《天下無賊》

評委會出格獎∶ 《可可西里》 《張思德》

組委會出格獎∶ 《緘默沉靜的深山》 《求求你表揚我》 《槍手》

最佳童貞作獎∶ 伍仕賢 《獨個等候》

最佳新人獎∶ 楊子 《青花》

封佳奇 《墩子的故事》

最佳小童演員∶ 王正佳 《電影往事》吳旭 《上學路上》

藝術摸索獎∶ 《我心飛翔》

最佳笑劇片獎∶ 《心裡急躁吃不了熱豆腐》

最受大學生接待的導演∶ 馮小剛

最受大學生接待的女演員∶ 李冰冰

最受大學生接待的男演員∶ 馮鞏

◎第三屆電視機電影大獎賽獎項

優秀電視機電影∶ 《合同父子》

優秀電視機電影導演獎∶ 陸江

優秀電視機電影 男演員獎∶ 李濱

優秀電視機電影 女演員獎∶ 柏青

◎第六屆大學生錄像作品大賽獎項

長片類

最佳長片獎∶ 張磊 (西北大學) 《霸王年月》

最佳導演獎∶ 楊瑾 (北京師范大學) 《一隻花奶牛》

平跨文化紀錄片獎∶ 王艷娥 (北京師范大學) 《語言課》

短片類(專業組)

最佳劇情短片∶ 魏星等 (北京師范大學) 《四月》

評委會大獎∶ 李炳 (北京電影學院) 《七九》

最佳導演獎∶ (空白)

最佳編劇獎∶ 趙曄 (北京電影學院) 《保溫瓶》

最佳攝影獎∶ 喬樂 白玉俠 (北京電影學院) 《廢墟》

最佳紀錄短片∶ 李小江 (北京電影學院) 《到城裡去》

紀錄片優秀獎∶ 王力 (重慶師范大學) 《重慶少年》

最佳實驗短片∶ (空白)

實驗片鼓動勉勵獎∶ 張小迪 (北京電影學院) 《死亡賦格》

短片類(業余組)

最佳劇情短片∶ 江卓爾 (神州科學技術大學) 《流人睡房史》

劇情片優秀獎∶ 許星 (華東理工大學) 《同居狂想曲》

張賀 楊林 (吉林大學) 《騰飛!434——愛情信》

最佳紀錄短片∶ (空白)

紀錄片優秀獎∶ 王鑫 (重慶工商大學) 《畫途》

王增偉 (湖北人的共同體學院) 《走進普米年》

最佳實驗短片∶ (空白)

實驗片優秀獎∶(空白)

◎第二屆大學生動漫片短片大賽

金獎∶於水(北京電影學院) 《生活本來是這樣的》

銀獎∶ 樊平明 李瑞光等(北京電影學院) 《淘淘日誌》

2104劇組(北京電影學院) 《2104年X月X日》

銅獎∶ 張爽等(陝西電子科學技術大) 《白饃》

黃宇(沈陽魯迅美術學院) 《補天》

王鵬 於淼(吉林藝術學院動畫學院) 《掌控》

最佳故事獎 ∶煒涯(北京電影學院) 《非典女孩四重奏》

最佳成效獎∶ 張淼(北京電影學院) 《微妙的調和》 最佳成效獎∶ 2104劇組(北京電影學院) 《2104年X月X日》

最佳創意獎∶ 於水(北京電影學院) 《生活本來是這樣的》 第十三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2006年4月29日)

最佳故事片獎:《天狗》

最佳導演獎:張元

最佳不雅賞成效獎:《要是·愛》

藝術摸索獎:《無限動》

最佳童貞作獎:《悄然默默的嘛呢石》

最佳女演員獎: 倪萍

最佳男演員獎:濮存昕

最佳新人獎: 宮哲

最佳數碼電影獎:《租期》

評委會獎:《我們倆》 《泥鰍也是魚》

人的共同體題材出格獎:《斑斕家園》

教誨題材出格獎:《網路少年》

組委會獎:《太行山上》 《定軍山》

最佳電視機電影:《燴面館》

最佳電視機電影導演:周友朝

最佳電視機電影男演員:劉小寧

最佳電視機電影女演員:(空白)

最受大學生接待導演:陳可辛

最受大學生接待男演員:夏雨

最受大學生接待女演員:周迅

第十四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2007年04月28日)

最佳故事片獎:《雲水謠》

最佳導演獎:寧浩 《瘋狂的石頭》

最佳不雅賞成效獎:《愛情呼叫轉移》

藝術摸索獎:空白

最佳童貞作獎:《愛情的牙齒兒》 《箱子》

最佳女演員獎:斯琴高娃 《阿姨的後現代生活》

最佳男演員獎:李易祥 《雞犬不寧》

最佳新人獎:周波《望山》

教誨題材出格獎:《考試》

軍事題材出格獎:《我的長征》

紀錄片出格獎:《又見梅蘭芳》

組委會獎:《墨攻》、《夜上海》

最佳電視機電影:《北京hi》

最佳電視機電影導演:范冬雨

最佳電視機電影男演員:郭家銘 《我自己的德意志》

最佳電視機電影女演員:儲穎穎 《beer花》

最受大學生接待導演:馮鞏 徐靜蕾

最受大學生接待Hong Kong演員:梁家輝 《我的教師生涯》

最受大學生接待男演員:陳坤

最受大學生接待女演員:趙薇

第八屆短片大賽獲獎名單

DV單元獲獎名單

「誇克」自出題目DV短片專業組

評委會大獎:《 我—媽媽—嬤嬤—爸爸—DV》 盧澤榮 Hong Kong都會大學

最佳劇情片:《憤慨的水壺》曹靜 神州傳媒大學

最佳導演獎:《瘟疫》 張國文 Hong Kong浸會大學

最佳編劇獎:《將來 逝?》 楊怡婷 台灣政治大學

最佳紀錄片:《坐東》 單崇山/盧璐/黃晨嵐 復旦大學

紀錄片優秀獎:《歸》 高廣元 北京師范大學

《越劇》 戴君良 北京電影學院

最佳實驗片:《過》 孫煒煒 中央美術學院

實驗片優秀獎:《車之城》 孫祺舜 上海戲劇學院

最佳網路人氣獎:《兩個傻瓜的愛情故事》魏亮 沈陽工業大學

「誇克」自出題目DV短片業余組

劇情片優秀獎:《兩個傻瓜的愛情故事》魏亮 沈陽工業大學

《莫小白的水怪日誌》 盧正雨 湖南工業大學

劇情片鼓動勉勵獎:《山那頭》馬亮 太原師范學院

紀錄片鼓動勉勵獎:(空白)

紀錄片優秀獎:(空白) 實驗片優秀獎:(空白)

實驗片鼓動勉勵獎:(空白)

「尊敬常識產權,闊別盜版」公益片

一等獎:《盜?偷!》 梁錦威 廣西人的共同體大學

二等獎:《天演論》胡偉 北京師范大學

《拒絕盜版》王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鼓動勉勵獎:《復制》 孫祺舜 上海戲劇學院

《願意永遠這樣》高飛 中央戲劇學院

《不要盜版》楊慧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盜版曲直短長》崔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感動的價值》米粒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反盜版步履——我所作》張繼 中央財經大學

《經過授權的版本神州》 敖斯喬 北京師范大學

《抵制盜版,還世界一個真實》徐喬 北京師范大學

《要飯的人與盜版商》 付鱗然 北京師范大學

最佳創意獎:《反盜版公益廣告——小狗篇》 肖貝荻/傅托 神州傳媒大學

燕平跨文化紀錄片

《小活佛,世界盃和申請一張信用卡》 龍遠程 上海大學

跳舞影象作品

評委會大獎:(空白)

最佳導演獎:《華氏311》 汪起正/鄭敏健 北京跳舞學院

《三分之一》 常肖妮/蘇燦書 北京師范大學

最佳創意獎:《跳》 白宇鷗/富美 北京跳舞學院

《網球網》 孫愛迪/李思諾 北京師范大學

動畫單元獲獎名單

金獎:(空白)

銀獎:《有那末一首歌》 李博 神州傳媒大學

《天國的台階》 焦岩 袁博 中央美術學院

銅獎:《碎香》 樊平明 北京電影學院

《兔子!哪兒跑》 李智勇 吉林大學

《雜技團》 殷堯/呂睿丹/楊黎 北京電影學院

《線偶》 陳超淼 北京大學軟體與微電子學院

最佳成效獎:《玩笑》曾潔 北京大學軟體與微電子學院

最佳故事獎:《弄錢》郭麒 神州傳媒大學

最佳創意獎:《完美》王強 神州傳媒大學

telephone單元獲獎名單

最佳短片獎:《伸手》 董元慶 武漢理工大學

最佳創意獎:《昨天》 齊大偉 北京師范大學

第十五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2008年4月22日)

第15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2008年4月22日晚在神州劇院舉行閉幕式暨頒獎儀式,以下為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獎 《結集號》

最佳導演獎 馮小剛(《結集號》)

評委會大獎 《香巴拉信使》

組委會大獎 《五顆子彈》、《江北好人》

最佳男演員獎 張涵予(《結集號》)

最佳女演員獎 苗圃(《鳳凰》、《櫻桃》、《東方大港》)

最佳不雅賞成效獎 《投名狀》

最佳童貞作獎 尹麗川(《公園》)

最佳新人獎 黃小蕾(《天下第二》)

藝術摸索獎 《革命到底》

軍事題材創編獎 《八月一日》、《夜襲》

人的共同體題材創編獎 《尼瑪家的女許多人》

實際關注創編獎 《暴發事務》

笑劇片創編獎 《局勢惡化流星》

體育題材創編獎 《買買提的2008》

教誨題材創編獎 《遙望南邊的童年》

最受接待導演 俞鍾(《香巴拉信使》)

最受接待男演員 侯勇(《八月一日》)

最受接待女演員 余男(《雙食記》)

最佳電視機電影女演員獎 袁志博

最佳電視機電影男演員獎 趙亮(*大趙亮) 最佳電視機電影導演獎 周偉

最佳電視機電影獎 《棋王和他的兒子》

㈤ 一部大學生拍的抗日時期紀錄短片,在電影節上的,記不清名字了

本期《愛拍電影》為觀眾朋友們准備了一部由北京示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學生拍攝的短片。
黑白片,抗日題材,日本留學生的加盟讓這部影片《坑》與眾不同。這是一部選送給大學生電影節短片大賽的短片,影片講述了在 1942年冀中平原上,一個鬼子,一個偽軍,兩人貪嘴偷雞,不小心陰差陽錯間跌落進深坑的故事。受困於深坑中的兩個人想盡辦法想逃離,但是其中遇到的爆笑事件,讓人忍俊不已。這部片子在喜劇的外衣下面,不乏對戰爭,對人性的深刻思考,是一部很有水準的學生作品。

視頻地址附上: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4629561/

㈥ 青春榜樣 | 陳敏之:心隨影,敏於行

        一方銀幕,展現世態炎涼,感受人情冷暖。往昔一場場視聽盛宴,信手拈來;今朝一幕幕詩和遠方,未來可期。

        陳敏之,長安大學2015級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本科生,曾任長安大學青年傳媒中心影視文化部部長。2018年被成功保研至北京師范大學電影製作專業。其導演作品《喜兒》入圍全球大學生電影節,並於2018年5月在「長安大學第一屆Focus on電影節」首次展映,獲得「最佳影片」獎項。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陳敏之把對電影的熱愛融入學業,更融入生活。用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堅持,成就自己。

        陳敏之的保研成果令人艷羨,但她對保研的態度卻顯得極為平淡。「我對保研並沒有什麼大的規劃,大一時我原本打算出國留學,保研的事從大四上學期才開始留意。」說者雲淡風輕,但支撐這般淡然的是陳敏之對自己專業成績的十分自信。

        在理論學習方面,她的文化課成績排名位居全專業第一,英語四六級和雅思成績也都是名列前茅。在她看來,優秀的專業課成績才是保研的敲門磚和王牌。「要想成功保研,不要太迷信所謂的加分項目,它們只是錦上添花的東西,一定要先提高專業課成績。我自己的專業課壓力並不大,所以我的學習節奏並不是特別緊張。但平時我會要求自己認真學習專業書籍,廣泛涉獵與專業相關的人文社科類、哲學類書籍。」一方面對9電影的痴迷,對專業的喜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為陳敏之取得優秀的成績打下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老師們的傾囊相授也讓她受益匪淺。「老師們都十分博學和敬業,上課一定要認真聽講,整理好專業筆記。我要感謝那些曾幫助過我的老師,他們不僅教給我許多專業知識,而且還盡力幫助我解決微電影製作中的資金,設備等問題。」敏而好學,良師相助。面對文化課,陳敏之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在專業實踐方面,陳敏之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初入大學,從無到有,由易到難。從簡單的參與迎新晚會製作到白地村調研再到在《天天向上》導演組實習,陳敏之在專業相關實踐上不斷前進。大二赴台交流學習的經歷是她大學生涯的一個里程碑。台灣國立清華大學對話式、啟發式的教學讓她深受觸動,也因此更注重實踐。「從台灣回來後,我更多嘗試拍片子,認識志同道合的朋友,然後大家一起創作。這些是我大學後半部分的主題。」厚積薄發,大三大四陳敏之迎來自己的收獲期。這兩年她導出《喜兒》、《白茫茫》等電影,組織創辦「Focus on」電影節,參加香港電影節。豐富的實踐經歷讓陳敏之對自己學習的理論知識有了更深的理解,理論與實踐的齊頭並進讓陳敏之對自己的專業成績更加自信,也讓她的保研路更加順暢。

        「保研的變數很大,一切都是未知的,做好眼前的事很重要。」對於那些准備考研保研的同學,陳敏之貼心地給出自己的建議:「首先一定要把專業課成績搞好,這是基礎性的也是決定性的;其次是大三下學期就要提前關注心儀學校的夏令營,在夏令營拿到「優秀營員」資格之後幾乎就不用參加面試了;最後有條件和能力的同學還可以參加一些省級、國家級的比賽或者發表論文,這些也是可以加分的。」

      「我就跟這個世界一樣,這個世界是不會變的。」這是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中陳敏之最喜歡的台詞,而她自己也從未改變過對電影的鍾愛。

        中學時期,因為喜歡王菲,陳敏之看了王家衛的電影——《重慶森林》,正是這一部電影激發了她對影視作品的熱愛。「我們學電影的,心裡都有一個執念,就是想參加電影節。」大三的下半學期,陳敏之有一門短片創作的課程。「這個課上每個人都要自己創作一部影片,但是然後呢?這些影片就只是一項作業而已嗎?所以我們大家一起,給這些作品創造一個平台讓它能夠展現出來,讓更多人去了解它們。」沒有任何組織或部門,只是一群熱愛電影的年輕人,在老師的支持下,主辦了長安大學第一屆「Focus on」大學生電影節。「這個活動辦下來覺得挺有成就感的,也算是圓了我們自己的一個夢吧。」她如是說。

        2018年9月,陳敏之導演的短片《喜兒》入圍全球大學生電影節劇情短片單元。談到製作短片的初衷,她坦言自己有一天看到《十一種孤獨》,裡面有一個小故事講的是小孩子的孤獨,被這個故事吸引,她就想到用影視化的方式把它表達出來。「我會被這種在小孩子身上發生的不一樣的故事和不一樣的情感吸引。而且這部《喜兒》多多少少算是一個悲劇,我覺得這種悲劇其實是很原生的,它沒有為我們現在社會經歷的一些事情所影響,就是一種原始的孤獨,這才是最觸動我的地方。」采訪中,陳敏之笑著說到,其實她並沒有想讓觀眾從她的影片中學到什麼道理,也並不想傳輸一種很准確的價值觀,「我覺得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我只是想傳達兒童心靈中的一種情感,讓大家看完這部片子多少有些感動或共鳴,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

        有人說電影裡面最難拍攝的,一是動物,二是小孩子。在拍《喜兒》之前,陳敏之和她的小夥伴們也只是偶爾心血來潮會拍一些視頻,沒有接受過專業的訓練。「所以我們當時的拍攝也是莽莽撞撞的,拿著幾台單反就去拍了,在技術上也沒什麼經驗可言,但還是想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陳敏之帶著全劇組從西安飛去湖南拍了三天,這三天時間她們需要和50多名小演員周旋,只能在孩子們下課的時間組織拍攝。「其實拍片子這件事是需要多方面合作的,不僅僅是導演,還需要很多個部門共同協作。」如今的陳敏之,經常會反思自己的作品,「攝像、燈光、聲音,其實是影視拍攝過程中最應該保證的幾個技術層面。而說實話,我對《喜兒》這部影片的這些方面並不太滿意。」

        「作品的內核是最重要的,你自己首先應該去相信你的故事。」在作品的創作方面,陳敏之認為拍片子不應該僅僅只是去塑造一個人物或者講出一個故事,還應該加入自己的一些思考,「這些東西不分高級低級,只要是你自己內心的想法就好。」她談到拍片子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很多東西要做到邏輯上的統一,很多細節都要自己捋清楚。同時作為學姐,她也提醒學弟學妹們:「如果你現在有一些好的idea,一定要努力去把它做成一部好的作品,這都是你自己的體驗,也會為你以後要走的路打下基礎。」

        「閑看庭前花開花落,靜觀漫天雲卷雲舒。」在生活中,陳敏之口中的自己是一個慢熱、隨性而卻謹慎的人。她會利用電影、讀書、旅行來消磨日常生活中的無聊時間。因為電影專業的元素充滿了她的生活,她深深熱愛著自己的專業,所以在學習時她感覺不到痛苦,增進知識和磨練技藝都是伴隨著樂趣而進行的。這正如她所說:「如果你真正熱愛你這個專業,那麼學習就是你生活當中的一部分了,我真的不建議大家去選擇不喜歡的專業。因為這不僅僅意味著眼下的痛苦,更意味著將來的無奈。」對於一個人來說,選擇往往要比堅持更關鍵,陳敏之選擇了與電影相關的專業,是因為心中的熱愛。也剛好是這份熱愛,使她有了堅持下去的理由。村上春樹說:「喜歡的事情自然可以堅持,不喜歡的事情怎麼也長久不了。」

        陳敏之說:「盡量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能夠做到認可自己,能在電影圈裡做一些喜歡的事情。我並不要求我自己做的有多成功,因為成功是做給別人看的,而我只想做到自己心裡的成功。」沽名釣譽的行為並不能使她真正得到快樂,她擁有著電影人的情懷。這種情懷可以使一個人不墮入燈紅酒綠的浮世,也不會沉迷於表面的聲色犬馬。正是因為心中的情懷,三毛放下了名利,去往撒哈拉沙漠,追尋自己前世的夢;正是這種情懷,張旭不羈於功名,脫帽露頂於王公前,只是為了揮毫落紙如雲煙。為了藝術上的成就,人不應汲汲於功名,《月亮與六便士》中的斯特里克蘭,因為抬頭看到了天上的月亮,所以舍棄了腳下的六個便士。當你選擇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生活時,那麼日子就是有趣的。陳敏之追隨了自己的內心,按自己的意願去過她想要的生活。

        讀萬卷書,看很多電影,過自己想要的生活。讀了萬卷書的陳敏之,最終要離開自己生活了四年的大學,去往新的遠方,因為漫漫的旅途能使她豐富閱歷,把這些閱歷投放到自己的電影中。看了很多電影的陳敏之,最終選擇了自己喜歡的電影專業,因為只有熱愛的事情才能日久彌新。正是因為新的遠方和一直以來的堅持,她終會有喜歡的生活。

        山河平靜遼闊,無一點貪嗔痴愛,我們都是背著行囊走在路上的旅人。熱愛電影、生活的陳敏之與一個又一個書中、電影中的人、事、物相遇。我們也應該轉身去擁抱生活,在書中、電影中的一個又一個的故事中,與自己,面對面相遇。

                              青年傳媒中心/信息來源

㈦ 求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短片大賽獲獎短片

只找到兩屆的...

第十四屆大學生電影節第八屆短片大賽
DV單元獲獎名單

「誇克」自命題DV短片專業組

評委會大獎:《 我—媽媽—嬤嬤—爸爸—DV》 盧澤榮 香港城市大學

最佳劇情片:《憤怒的水壺》 曹 靜 中國傳媒大學

最佳導演獎:《瘟疫》 張國文 香港浸會大學

最佳編劇獎:《未來 逝?》 楊怡婷 台灣政治大學

最佳紀錄片:《坐東》 單崇山/盧璐/黃晨嵐 復旦大學

紀錄片優秀獎:《歸》 高廣元 北京師范大學

《越劇》 戴君良 北京電影學院

最佳實驗片:《過》 孫煒煒 中央美術學院

實驗片優秀獎:《車之城》 孫祺舜 上海戲劇學院

最佳網路人氣獎:《兩個傻子的愛情故事》 魏 亮 沈陽工業大學

「誇克」自命題DV短片業余組

劇情片優秀獎:《兩個傻子的愛情故事》 魏 亮 沈陽工業大學

《莫小白的水怪日記》 盧正雨 湖南工業大學

劇情片鼓勵獎:《山那頭》 馬 亮 太原師范學院

紀錄片鼓勵獎:(空缺)

紀錄片優秀獎:(空缺)

實驗片優秀獎:(空缺)

實驗片鼓勵獎:(空缺)

「尊重知識產權,遠離盜版」公益片

一等獎:《盜?偷!》 梁錦威 廣西民族大學

二等獎:《進化論》 胡 偉 北京師范大學

《拒絕盜版》 王 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最佳創意獎:《反盜版公益廣告——小狗篇》 肖貝荻/傅托 中國傳媒大學

燕平跨文化紀錄片

《小活佛,世界盃和申請一張信用卡》 龍遠程 上海大學

舞蹈影象作品

評委會大獎:(空缺)

最佳導演獎:《華氏311》 汪起正/鄭敏健 北京舞蹈學院

《三分之一》 常肖妮/蘇燦書 北京師范大學

最佳創意獎:《跳》 白宇鷗/富美 北京舞蹈學院

《網球網》 孫愛迪/李思諾 北京師范大學

動畫單元獲獎名單

金獎:(空缺)

銀獎:《有那麼一首歌》 李博 中國傳媒大學

《天堂的階梯》 焦岩袁博 中央美術學院

銅獎:《碎香》 樊黎明 北京電影學院

《兔子!哪裡跑》李智勇 吉林大學

《馬戲團》 殷堯/呂睿丹/楊黎 北京電影學院

《線偶》 陳超淼 北京大學軟體與微電子學院

最佳效果獎:《玩笑》 曾 潔 北京大學軟體與微電子學院

最佳故事獎:《弄錢》 郭 麒 中國傳媒大學

最佳創意獎:《完美》 王 強 中國傳媒大學

手機單元獲獎名單

最佳短片獎:《伸手》 董元慶 武漢理工大學

最佳創意獎:《昨天》 齊大偉 北京師范大學

第十五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第九屆大學生短片大賽獲獎名單

DV單元專業組:

評委會大獎

《靈車男》甄柏榮 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院

最佳劇情片

《宏光的假期》霍猛 中國傳媒大學

最佳導演獎

《丘比特女孩》黃棋帝 台灣藝術大學

最佳編劇獎

《待嫁的箱子》張曉穎 北京電影學院

最佳紀錄片

(空缺)

最佳實驗片

《呼吸》梅健 中國美術學院

燕平跨文化紀錄片獎

《hla huy 山上》黃郁芳、連智凱 台灣政治大學

DV單元業余組:

劇情片優秀獎

《仲夏看板》李海軍 山西師范大學

劇情片鼓勵獎

《再見,戈多》張思慶 北京理工大學

紀錄片優秀獎

《知音》王志兵 四川師范大學

紀錄片鼓勵獎

《旦》官偉 西安美術學院

實驗片優秀獎

《金魚金色》王琰 三峽大學

實驗片鼓勵獎

《one night in chenggang》薛驕、馬瀟 東南大學/北京服裝學院

動畫短片競賽單元

動畫金獎

《南茜的早晨》 南茜的早晨小組 北京電影學院

動畫銀獎

《Crossing》 李翔、趙博、熊瀟 中國傳媒大學

動畫銅獎

《亡命雞禮花》 劉禕聰、劉泉、李克 北京電影學院

最佳故事獎

《南茜的早晨》 南茜的早晨小組 北京電影學院

最佳創意獎

《米粒子子》 沈宏 北京電影學院

最佳效果獎

《虛空》 宋瑋、李爍、張帆 大連民族學院

手機短片競賽單元

最佳短片獎

(空缺)

最佳創意獎

《來電了》 敖斯喬 北京師范大學

反盜版公益片單元

一等獎

《我要買正版》楊婷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二等獎

《付出》呂雁、紀媲齡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

《小手》於傳松 北京師范大學

特別創意獎

《盜版人》李響 北京電影學院

鼓勵獎

《盜》蔡星 北京郵電大學世紀學院

《盜版是垃圾》孟火火 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魔.戒》姚睿 北京電影學院

《反盜版 縱容之後》杜涓 北京師范大學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梁錦威 廣西民族大學

(本文來源:網易娛樂專稿 )
http://ent.163.com/08/0420/23/4A0SCDIS00032KMI.html

㈧ 愛上男主播的演職員表

張榮華,男,1980年9月出生於四川省通江縣。
學習經歷
2008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研究生,電影攝影技術與理論研究方向;
1998年——2002年,本科就讀於四川大學藝術學院油畫系。
拍攝經歷
2010年
8月至今,網路連續劇《愛上男主播》,任導演;
8月,中國電影家協會、《電影藝術》雜志社「第五屆華語青年影像論壇」宣傳片,任導演;
8月,中國郵電器材集團公司旗下的中郵時代電訊科技有限公司宣傳片,任導演;
7月,為聯想電腦公司拍攝包括多條筆記本電腦網路廣告,任攝影;
3月至今,為水晶石公司拍攝包括保定萬博廣場在內的多條房地產廣告,任攝影;
4月,短片《偷?情》,任攝影;
1月,首都機場安保公司2010年度宣傳片,任導演;
2009年
12月,北京電影學院、青年電影製片廠2007級研究生畢業聯合作業——《樣板青春》,擔任副攝影、掌機,該片送展2010年東京國際電影節;
12月,為中國教育電視台《博覽中國》拍攝一期關於「面人湯」的專題片,任攝影;
1月,為KAPPA拍攝年度主題網路廣告,任攝影;
11月,北京電影學院、青年電影製片廠2007級研究生畢業聯合作業——《車頭庄》,擔任副攝影、掌機,該片送展2010年東京國際電影節;
2008年12月,首都機場安保公司2009年度宣傳片,任導演;
2007年
5月,30秒短片《無愛無險》,任導演、攝影,該片參加2007年度德國法蘭克福30歲以下青年導演電影節;
7月,紀錄片《下一次留念,我們在何處》,任導演、攝影,該片參展2007年四川國際電視節「金熊貓獎」國際紀錄片展映單元;
2006年11月,短片《天台》,任導演、攝影;
2005年5月,短片《飛鳥?魚》,任導演、攝影。該片獲得四川省第四屆大學藝術節二等獎;
其它創作經歷
2002- 2005年,油畫作品《浴室?肥皂泡》系列,入選四川省高校美術教師作品展;
2010年5月,與導師合譯著作《設計你的電影場景》(暫定名),將於今年底由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 姓名:王博學
性別:男
教育背景
2008年9月-: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 研究生 導師:穆德遠 屠明非
2004年9月-2008年6月: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 本科
成就及榮譽
2010年4月 短片《手》獲得第十七屆大學生電影節短片單元,專業組最佳攝影獎
2008年10月 35mm膠片短片《手》,攝影
獲得2009兩岸三地電影學校電影節優秀劇情片獎
獲得第十七屆大學生電影節短片單元,專業組最佳攝影獎
2007年11月 35mm膠片短片《秘密通道》, 攝影
獲第16界大學生電影節短片單元專業組評委會大獎,提名最佳劇情片獎 最佳導演
2007年6月 16mm短片《這是一個喜劇》,導演,攝影
提名2008年大學生短片盛典最佳劇情,最佳攝影,最佳男演員

㈨ 大學生電影節 獲獎短片

http://dv.youku.com/daxueshengfilm 網址發你, 裡面有個獲獎作品展示。

㈩ 中國大學生電影節的作品要求

(1)DV短片:分為劇情、紀錄和實驗三種類型進行評獎(謝絕電視欄目和電視專題作品),參賽作品題材不限。作品時長必須在30分鍾以內。
(2)DV長片:歡迎參賽者選送片長在60分鍾以上的影片參賽,作品題材、類型不限。
(3)作品製作時間限2005年6月後製作。
(4)請將影響社LOGO 、成都首屆大學生電影節LOGO加入作品片頭及片尾處
(5)建議作者須向組委會呈交一盤miniDV帶或者DVD光碟(若條件有限也可送交VCD光碟。)
(6)所有參賽作品必須由參賽者本人參與創作,因版權問題所引起的糾紛電影節組委會概不負責。
(7)所有參賽作品概不退還,請參賽者投寄前自行備份。
(8)參賽者無須支付參賽費。
(9)凡提交作品參賽,即表示參賽者同意接受組委會制定之所有參賽章程。

閱讀全文

與大學生電影節短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愛情治癒電影男主角叫史蒂夫 瀏覽:828
二戰講法國女人的電影 瀏覽:609
羞羞的鐵拳電影怎麼樣 瀏覽:872
完美拍檔韓國電影在線 瀏覽:354
韓國2018小姨子電影 瀏覽:600
電影不清楚怎麼可以弄成高清的 瀏覽:398
裸露尺度大的國產電影 瀏覽:148
日本女愛情電影 瀏覽:898
日本好看的青春電影 瀏覽:855
psvr如何u盤電影 瀏覽:729
幼兒教育類電影觀後感600字 瀏覽:193
第十屆國際電影的主題是 瀏覽:34
廈門電影金雞獎劉德華 瀏覽:348
奧特曼大電影超奧特曼8兄弟 瀏覽:799
第一滴血2和第二滴血電影 瀏覽:137
海賊王電影2017 瀏覽:396
愛情電影看不 瀏覽:308
推薦一個看了想哭的愛情電影 瀏覽:261
神馬馬圈電影十大 瀏覽:399
大友梨奈陳蓓琪電影 瀏覽: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