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天堂 > 唐河電影院

唐河電影院

發布時間:2022-11-29 04:28:33

1. 故鄉行——鄉情

故鄉源潭鎮位於南陽盆地宛東平原,西靠唐河、東臨毗河,兩河與泌陽河於鎮南交匯,是一個因河而興的古老集鎮。聽老一輩人講源潭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前河運直通漢口,鎮內商賈雲集,街道縱橫。在我記事時已經衰落了,但仍然有昌盛時的痕跡。

小鎮逢雙為集,十里八鄉的人們肩挑背扛自己生產的土特產到鎮上賣,再購回必須的生活用品;老人孩子到集上購買物品順便吃個巧嘴;姑娘小伙你追我趕到鎮上購買心愛的衣服鞋襪,再看場電影。鎮中心一條寬四十來米,東西向三里長的土路主街道,兩旁灰磚灰瓦木柱出檐低矮昏暗的平房,給人古樸凋敝的感覺。少年時上學,雨天從街西頭走到學校可以不淋雨,路過的商鋪經營著自己的特色商品。最西頭街南邊的店子呈圓弧形,人們習慣稱抹角,主要經營副食。店鋪里昏暗潮濕,木質櫃台里擺滿油鹽醬醋等商品,進門櫃台里有口黑釉大缸,缸內裝著高糧酒,用紅布包著的木蓋嚴嚴實實地蓋著。櫃台的木盆里放著幾個大小不一的竹筒做成的酒提,旁邊放著黑釉白邊敞口淺碗,時不時有人丟一角五分的,營業員會提起酒提制一提酒到入碗中,買酒的人站在櫃台前一飲而盡,條件好講究的人會就著一碟蘭花豆慢品。這種情景常常使我想起那個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孔乙己,擬或是看到孔乙己三字就想起了我的故鄉。抹角對面是飯鋪,遠遠就能聞到糊辣湯、油饃、火燒、煎包子的香味。往東走有一家賣甜酒的貨擔,每年過生日母親給五分錢喝一碗甜酒加一個荷包蛋,酒甜蛋香,記憶悠長。旁邊是賣涼粉的。源潭涼粉不同於唐河涼粉,更柔和,也不似唐河涼粉的黃,而是白中透著淡綠色,是綠豆的本色,更象碧玉。還有賣花雞苔的,顏色不一的糯米泡粘成圓形的大小不一的花雞苔老少咸宜。再往東走是鎮上唯一一家照相館,照相館主人姓張,不知是從那一代開始在鎮上開照相館,院里有棵無花果樹,人們可以在樹前照相。屋裡有白瓷瓶插的塑料花,可以以花瓶為背景或手捧花照相。主人的照相技術口口稱贊,許多家庭也留下了珍貴的紀念。再往東走,是相隔不遠的兩所學校。街南頭是電影院,是年輕人的夢之園,偶爾放電影就人滿為患。高中時曾跟同學晚自習偷著看王文娟主演的《紅樓夢》。

源潭三面環水,經常發生水澇,不知是哪年哪月圍繞鎮子築起了防護堤,鎮上人們稱為寨牆。寨牆東、南、北修有進出的門,習慣上叫東門、南門、北門,寨牆外面是深深的寨河溝。我家離西寨牆較近,小時候經常到西寨牆玩耍。春天來了,寨牆上開滿了紅的、黃的、白的、紫色的小花。夏天的傍晚在寨牆上乘涼,穿著母親用化肥袋子染色後做給我的藍色棉綢褲子,褲腳在風中飄舞,我也有飄起來的感覺。秋天天高雲淡,站在寨牆上看南飛的大雁呈人字形從頭頂略過,雁子嘎嘎的叫聲聲聲滴脆,更顯天空遼闊,萬物靜穆。寨牆下面是唐河,近處是肥沃的土地,端午節前後正是收割麥子的時候,一望無際的麥田金浪滾滾。遠處能夠看到百里外的山。那山的名字我至今不知道,只是他的朦朧留在我的腦海,讀小說時看到「遠山如黛」,馬上就想起了我曾遠眺的黑黝黝的山。

30年前唐河水清澈漣漪,河寬在五十米之外。人們在河裡洗菜洗衣,挑水做飯,摸魚逮蝦。黃昏,炊煙升起,孩子們在河邊戲水、在田野飛奔、在樹梢捉鳥;大人牽著牛、扛著鋤迎著炊煙悠閑回歸。晚霞輝映下河對面的垂柳迎風橫斜,竹影卓卓,河水微波盪漾。一葉扁舟,漁翁頭帶草帽,身穿蓑衣,趕著幾只魚鷹。木船隨波逐流,漁翁唱著悠揚的調子,魚鷹一個猛子紮下去嘴裡銜魚而出。岸邊羊群咩咩地叫著,金黃的油菜花飄來陣陣清香。河南箏曲《漁舟唱晚》就是描繪我的故鄉詩情畫意的風景的吧?

毗河河面較窄水也淺。河岸兩邊是濃密的茅草蘆葦,春天在河岸邊挖茅草根,抽茅草嫩芽當零食吃。夏天蘆葦葉桿在輕風中搖擺起舞,發出唰唰的響聲,蘆葦花在午後的斜陽中輕盈地盛開。秋天是大片的金黃的蘆葦,迎著秋風待人們收割。這里土質松軟沙多,土壤很適合燒磚瓦,小時候勤工儉學就到毗河邊抬土脫坯,那也是很歡快的生活。

唐河、毗河、泌陽河交匯處叫三岔嘴,河面寬闊,是野鴨的天堂,白鷺的棲息地。岸邊是寬廣的沙灘,精細的黃沙是建築的好材料。這里成了孩子們的游樂場,撿貝殼、挖沙坑,在河裡打水仗、摸魚。河裡鯉魚、草魚、鯽魚、鰱子魚居多,人站在水裡魚就上來咬腿。

鎮東十里有棵白果樹。白果樹學名銀杏樹,此樹只開花不結果,有百年樹齡,是源潭的地標。相傳一位商人從泌陽河北渡,無船擺渡,只好涉水,幸得一顆樹苗做拐。過河之後商人感樹苗相助之恩,不忍丟棄,在距河一里的地方看到有一口井,就把樹苗栽種在井邊。經歷滄海桑田、時代變遷,樹苗長成了參天的大樹,樹冠佔地一畝,濃蔭遮蔽,鬱郁蔥蔥,樹干周長4.5米。一顆百年古樹矗立在遼闊的田野上不免有多種傳說,其中有一種說法是可以根據樹頭的方向判斷年成好壞。春天是樹的新枝生發時節,如果新枝多發在北邊,則年成歉收,新枝多發在南邊會是一個豐收年景。

三十多年過去了,家鄉發生了很多的變化,這些變化有憂有喜。

憂的是環境遭到了破壞。如今的源潭鎮主街道原本古樸的中式建築被不中不西的二三層的樓房替代,心裡有說不出的惆悵。市集也較過去冷清了許多,商戶經營商品的雷同缺少了古鎮的特色與韻味。唐河水暗黑渾濁,河面窄到可以一撐即過,水面上的浮草完全遮蓋了流水,河岸邊成堆的生活垃圾讓人不忍目睹。逆水上行到十七子河,一路上看著河水翻著白色泡沫令人痛心不已。如今的三岔嘴河面長滿了水葫蘆,不見了成群的野鴨白鷺,更不見玩耍的孩童。幾艘鐵船泊在水裡,岸邊是堆積如山的河沙。白果樹因前幾天的十級大風,盤子粗的旁枝生生摧斷,不免讓人扼腕嘆息。

喜的是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明顯提高。人們從低矮的草房、破敗的磚瓦房搬到了明亮的樓房居住。水泥路鋪到了各個村莊。道路上奔跑著日產轎車,電動車、摩托車。鎮上主要街道道路兩旁種了景觀樹,路燈也亮起來了。正在建設中的大型廣場選址在唐河岸邊,供人們健身娛樂。鎮政府也想盡辦法多種渠道籌資改善自然環境。據說是已經爭取到了財政支持,疏通河道,提高水質,爭取通航直達漢口。如果能夠實現,源潭將古鎮換新貌,家鄉會招來四方遠客,進一步促進經濟的繁榮發展。沿著毗河河岸正在建設源中游園,剛栽種的柳樹略顯柔弱,但也是翠綠青青。沿河岸鋪就的青磚漫道蜿蜒曲折,園子里逐步鋪上了草坪,還種了桂花樹、芭蕉樹,各色月季花。河水清流緩淌,蟲鳴唧唧。大片大片已經抽穗的玉米地,綠色的枝葉如穿了碧裙的婀娜少女。我的老同學青山君經過十年的努力,在十七子河植樹培土保護植被。現在兩岸綠樹掩映,蒼翠滿眼,河邊的羊群悠閑地啃著青草,時不時發出咩咩的叫聲,樹下牧羊人揮著羊鞭哼著豫劇,河岸邊泊著一隻木舟靜默地等著渡河人。自是一番田園牧歌景象。

我總有個夢想,希望沿著源潭周圍的河流進行合理規劃建設,春天有油菜花,夏天有荷花、秋天有桂花、冬天有梅花,成為一個四季飄香的家園。河水清澈,帆船點點,漁翁詠嘆,鴨鳴魚肥,是富饒的故鄉。再過三年、三十年家鄉是什麼樣子呢?不及都市的繁華,必定是寧靜古樸的宜居鄉鎮,將成為人們追逐的樂園吧!

2. 唐河哪裡有KTV 唐河人進!在線等追分!

在檢察院對面 世紀年華 大中小包都有 濱河路錢庄KTV 剛開業的 現在最大的一家 車站對面 搏楊港灣 舒心園南門錢櫃 電影院對面361度 你在新車站往對面看就能看見搏楊港灣了離你最近 玩著最爽 就去錢庄 都是按小時收費的

3. 唐河電影院今天有啥電影

《捉妖記2》、《戰狼2》、《哪吒之魔童降世》。唐河電影院位於建設路與人民路交叉口北100米。截止2022年10月18日,唐河電影院放映了《捉妖記2》、《戰狼2》、《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多部電影。電影院是指公開放映電影,供人欣賞的營利娛樂場所。

4. 唐河電影院屬於哪個派出所管

您好!想知道小區屬於哪個派出所管轄,可以到小區所在的社區或者街道辦事處進行咨詢,如果戶口已經辦理了遷移,也可以看戶口本上記錄。

5. 河南唐河有美凌凱店嗎

有,河邊有一家五折

6. 唐河縣最新防疫政策

唐河縣最新防疫政策如下:

一、強化社區管理。倡導非必要不離開本區域,市民按照要求開展核酸檢測,盡量減少外出,不串門、不聚集、不扎堆,確需外出時自覺遵守疫情防控要求,做好個人防護。離穗或跨區流動須持24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社區小區、城中村、產業園區嚴格實行封閉式管理,入口嚴格實行測溫、掃場所碼和查驗24小時核酸陰性證明。

二、強化交通管控。地鐵、公交恢復運營,其他車輛(含計程車、網約車、社會車輛、電動車、自行車等)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下有序流動。

三、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有序恢復正常秩序。屬地、部門、單位、個人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四方責任」,安排專人落實測溫、掃驗場所碼、佩戴口罩和「1米線」等要求,切實加強常態化防控措施。商超、農貿市場、美發店按最大接待量的75%限流開放。進入經營性場所須持有24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四、強化重點場所和機構管理。養老院、月子中心等特殊場所繼續封閉管理。各高校、職業院校和技工院校繼續實施封閉管理。中小學階段學校、幼兒園繼續暫停返校及線下教學。校外培訓機構繼續暫停線下教學,托育、託管機構繼續暫停服務。餐飲服務單位(含飲品店、小吃店、早餐店等)恢復營業,禁止堂食,只提供到店自取、外賣訂餐服務。娛樂場所(KTV、歌舞廳、游藝廳等)、電影院、室內游泳館、劇院、酒吧、健身房、網吧、檯球廳、棋牌室、麻將館、密室逃脫、足浴店、美容按摩院、洗浴中心、室內景點、圖書館、博物館等密閉半密閉場所繼續暫停營業。

五、嚴格控制聚集性活動。不舉辦各類宴會。不舉辦大型會議、論壇、展會。不得在公園、廣場等區域組織參與廣場舞、棋牌、合唱等聚集性活動。

7. 謝姓氏的由來

謝姓主要有兩個來源:任姓和姜姓。傳說中任姓謝氏至少已有3500年的歷史了,在「夏商周」三代之際幾乎湮滅。姜姓謝氏已有2800年的歷史了,發源於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金華東西謝營村,尊奉炎帝(姜姓)第六十三世申伯(西周末年)為得姓始祖。
謝姓最早活躍於河南南部。楚人滅申並遷謝姓族人於淮河上游,從此,謝姓族人開始了南遷的歷程,春秋時期,謝姓已經遷到山東、湖北、湖南等地。戰國時,擴展到四川和貴州並匯容到當地的少數民族。漢晉時謝姓已播遷到陝西、雲南、貴州、江西、浙江等地。三國至南北朝時,謝姓家族成了天下最著名的家族之一。唐朝時,謝姓始入福建。到明朝開始進入廣東,並且發展到台灣,成為東南地區的名氏大姓。
歷史上謝氏的主要聚集地有唐河、南陽、永昌、會稽、下邳、九江、章陵、陳郡、陽夏、康樂、東山、梅縣、大埔等。
查看全部5個回答
相關問題全部
「謝」姓氏的由來
1、傳說中源於黃帝部落:「夏商周」三代之際幾乎湮滅 傳說中源於謝國,任姓,黃帝之後,屬於以國名為氏。至周朝亡國,其地為申伯封邑,申伯後人以國名為姓氏。黃帝之後的謝姓,在「夏商周」三代之際幾乎湮滅(三代之際微不見)。 2、源於炎帝部落:現代謝氏公認的始祖申伯 源於姜姓,出自炎帝後裔申伯後裔的封地謝邑,屬於以國名為氏。申國王族子孫以地名為姓氏者,稱謝氏,是為河南謝氏,史稱謝氏正宗。現代謝氏族人絕大多尊奉申伯為得姓始祖。 3、復姓謝丘氏 源於姬姓,出自周宣王封支子的封地謝水,屬於以居邑為氏。西周時期,周宣王姬靜曾經封支子於洛邑西南的謝水之濱。 3、射、謝:通假字 在史籍《漢書》中,顏師古更認為:謝氏是射氏的一個分支。戰國墨家謝子(前331-前288),又作祁射子 ,山西省太原人。 (7)唐河電影院擴展閱讀謝姓名人 1、謝娜 謝娜,1981年5月6日出生於四川省德陽市中江縣,畢業於四川師范大學電影電視學院(今四川電影電視學院),中國內地主持人、歌手、影視女演員。 1996年,謝娜拍攝了個人第一部電影《青年劉伯承》。2002年,因主持湖南衛視嘉賓訪談游戲秀節目《快樂大本營》被觀眾熟知。2008年,參演古裝武俠劇《射鵰英雄傳》。 2、謝霆鋒 謝霆鋒(Nicholas Tse),1980年8月29日出生於香港,祖籍廣東番禺,歌手、演員、音樂創作人、製作人、主持人、青年企業家、PO朝霆創始人。1987年隨父母移居加拿大;1995年留學日本東京修讀音樂,15歲創作第一首歌《估計錯誤》;1996年正式出道。 3、謝軍 謝軍,1970年9月10日出生於湖北省咸寧市嘉魚縣,畢業於安陽師范學院,中國內地男歌手,音樂製作人。 1995年,謝軍發行首張唱片《憨哥哥的歌》而出道,開始走上職業音樂人道路。1996年,謝軍發行單曲《烏篷船》。1997年,謝軍簽約廣東省唱片有限公司。2005年, 謝軍推出復出歌壇首張個人專輯《那一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謝姓
14 瀏覽7992019-08-25
姓氏的由來
姓氏之由來 中國人的姓氏淵源流長,據說起源於太古母系氏族社會,伏羲氏就開始"正姓氏,別婚姻",但先秦時代的姓和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姓產生於母系氏族社會,為同族集團的名稱,氏是姓的分支,表示部落分支之名稱,用於區別子孫之所出。由於人口增殖,遷居異地,身份技能的變化等,可以分裂一些支派,這些支派就是氏。氏是貴族宗族制度的代表和稱號,夏、商、周三代以前,男子多稱氏.女子多稱姓,如孔子,於是姓,孔是氏,丘是名,因男子稱氏不稱姓,故叫孔丘,而不叫子丘。 姓氏主要來自四個方面: 一是從土地和賜姓而來,天子就是賜姓命氏的人。黃帝對他的二十五個兒子創設了十二個姓。陶唐氏之後代封於劉地,其後裔以劉為姓。 二是以出生地為姓。黃帝生於壽丘,長於姬水,故以姬為姓。 三是以封爵、官職為姓。楚莊王少子,作上官大夫,後代就以上官為氏。 四是因事物或其他原因而得姓。 漢丞相田千秋年紀大了,出入乘車,人稱"車丞相"。後人就以車為姓。葛是古姓,本來是琅琊諸縣人,後屯遷居陽都,陽都本來有姓葛的,又搬去姓葛的,故姓葛的人多了,就用諸葛來區別稱呼他們,從此就有了復姓諸葛。 由於部落的發展,人口的繁衍.分支逐漸繁多,氏名稱也大大增加.一姓可分成許多氏,一氏又繁衍更多的氏,所以姓氏都不是固定的,實際上姓氏合一或基本穩定,還是自漢朝以後的事。秦滅六國不久,漢又統一天下,做為維系周王室的宗法制度重要標志的姓氏有別制度,也隨著王室的徹底坍塌而消亡。至此.中國的姓氏才合二而一,或言姓,或言氏,或姓氏兼言。實際上皆以男氏代姓了。這就表明,以後的子孫,都是男姓血緣關系的繁衍,正如明代顧炎武在《日知錄》中所說:"自戰國以下之人,以氏為姓,黃帝以來之姓亡矣。""姓氏之稱,自太史公始混而一",姓氏便成為維系傳統之紐帶,團結宗族之象徵,於是尊祖敬宗便成為幾千年來中國人們的傳統美德,同時也是維護祖國統一的保證。如果一個中國人,連自己的先租和父母都不敬愛和尊重的話,很難想像他會成為一個愛國主義者。 至今數百千年,遷徙到異地他鄉華裔外籍人,現在他們還念念不忘他們的祖國、祖籍、祖先,常常來中國尋根拜祭,在他們的族譜上,還記載得清清楚楚,如日本的劉邦後裔原田家族族譜上所載:"高祖皇帝之血統,嚴然存在之事,予實雖欲不感泣,豈可得耶,又想中華之國立,至漢以來;二千百四十餘年,交待十三、四朝,今雖悠久。其間兩國務有盛衰,然無不盡懷漢朝之盛時而慕之者,予常馳念於我高祖統政之故國,切切而不能禁地,於是刊本譜,同族其發欲為,其族譜之基,聊報高祖皇帝之餘德也焉。"
38 瀏覽20492018-05-16
姓謝的歷史由來
謝姓主要有兩個來源:任姓和姜姓。傳說中任姓謝氏至少已有3500年的歷史了,在「夏商周」三代之際幾乎湮滅。姜姓謝氏已有2800年的歷史了,發源於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金華東西謝營村,尊奉炎帝(姜姓)第六十三世申伯(西周末年)為得姓始祖。 謝姓最早活躍於河南南部。楚人滅申並遷謝姓族人於淮河上游,從此,謝姓族人開始了南遷的歷程,春秋時期,謝姓已經遷到山東、湖北、湖南等地。戰國時,擴展到四川和貴州並匯容到當地的少數民族。漢晉時謝姓已播遷到陝西、雲南、貴州、江西、浙江等地。三國至南北朝時,謝姓家族成了天下最著名的家族之一。唐朝時,謝姓始入福建。到明朝開始進入廣東,並且發展到台灣,成為東南地區的名氏大姓。 歷史上謝氏的主要聚集地有唐河、南陽、永昌、會稽、下邳、九江、章陵、陳郡、陽夏、康樂、東山、梅縣、大埔等。
36 瀏覽4992016-12-01
「謝」的這個姓氏的來源
關於謝字 謝:原是射箭的符號。 謝姓人的謝字來源於拉弓射箭的「射」,這是早已被古代文字學家證明了的事實;謝姓人的祖先既是弓箭的發明者,又是最會使用這種武器的人,以致使數千年後的子孫們,仍把這一功德冠於名字前,當做自己的家族徽記。可以想像,在人類的洪荒時代,野獸出沒,與人為伍,極大地威脅人們的生命安全。古人們為了生存,使用原始的石塊和木棒與之搏鬥,但又往往於事無補。在偶然的機會里,一些好事者發現,利用柔韌的樹皮拴住彎曲的樹枝,用力拉扯可產生強大的彈性,用以彈擊細棒可以射出很遠,甚至可以殺死猛獸。於是便相互傳授,不斷改進,這樣便有了最早的弓箭。 1963年,考古工作者在山西朔縣峙峪村的人類遺址中,發現一枚箭鏃,經測定,大約製造於2.8萬年前。這是目前發現最早的箭鏃,說明當時人們已知在弓箭上裝上鏃頭以提高射殺能力,使用的已不再是最原始的弓箭。他們發明弓箭的歷史肯定遠遠超過這個時代。 「謝」就是這樣奇妙的一個象形文字。得知了它產生的歷史後您會發現,它的幾筆幾劃中積淀著厚重的文化,同時也潛藏著動人的故事。 謝字最初是指彎弓射箭的行為,後來便成了這部分人的姓。經過數千年的滄海桑田與風雲變幻,謝字除作為姓氏使用以外,又被賦予許多新的含義。 首先,謝字有辭去官職之義。《說文解字》說:「謝,辭去也,從言,射聲。」《玉篇·言部》也說:「謝,辭也,去也。」在《禮記·曲禮》上篇中,說當官的年近七十就要辭官歸田,「若不得謝,則必賜之幾仗」。這是謝字作辭官之義的最早記載。 謝字又有拒絕、謝絕、杜門謝客之義。《字匯·言部》解釋說:「謝,辭也,絕也。」關於這種用法,《史記》中記載了這樣一段故事:春秋戰國時,秦國為了在晉國安插勢力,曾把流亡在楚國的晉公子重耳迎人秦國,後又把晉懷公子圉的妻子賞賜給他,「重耳初謝,後乃受」。重耳就是後來著名的晉文公。 謝字還有辭別、離開之義。《廣雅·釋詁二》:「謝,去也。」古詩《孔雀東南飛》中有這樣兩句:「往昔初陽歲,謝家來貴門。」意思是說,過去初陽(十月為陽)的時候,我離開娘家嫁到您家。這里的謝字就是辭別離開之義。 謝字又有除去之義。在辛棄疾《浣溪沙·偕杜叔高吳子似宿山寺戲作二首》詞之二中,就使用了這一意思。其中的三句是:「父老爭言雨水勻,眉頭不似去年顰,殷勤謝卻甑中塵。」謝字又作消逝、凋落解。《楚辭·大招》「青春受謝,白日昭只。」王逸註:「謝,去也。」現代人也有這種用法,如朱自清《匆匆》:「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便是突出的例子。 謝字還有告訴的意思。《集韻·榪韻》:「謝,告也。」《篇海類編·言部》:「以辭相告曰謝。」使用這種意思的例子,如《史記·張耳陳余列傳》:「有廝養卒謝其舍中曰:『吾為公說燕,與趙王載歸。 一不過,這只是古代的用法,現在早已被「告訴」一詞取代了。 謝字也有問或問候之義。《漢書·李廣傳》顏師古註:「謝,以辭相問也。」其用法如《樂府歌辭·陌上桑》:「使君謝羅敷,寧可共載不?」這里的謝,就是問的意思。 謝字現在最常見的用法,是表示感謝、酬謝、答謝之義。 第二層意思,用法如《儒林外史》第三十三回:「他前日進了學,我來賀他,他謝了我二十四兩銀子」,便是此義;第三層意思,事例如《新唐書·李光弼傳》:「萬有一不捷,當自刎以謝天下」,也是說的報答之義。 除以上所述外,謝字還有道歉、認錯、表示慚愧之義。《正文通·言部》說:「謝,自以為過曰謝。」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五:「謝,猶慚也。」屬於前一種含義的例子如柳宗元《駁復仇議》:「執事者宜有慚色,將謝之不暇,而又何誅焉?」後一種例子如唐玄宗詩《送張說巡邊》:「茂先慚博物,平子謝文章。」 謝字其他方面的含義還有:代,更替;遜色,遜讓。前者用法如《淮南子·兵略》:「若春秋有代謝,若日月有晝夜,終而復始。」現代生物學和醫學常用語「新陳代謝」仍保留著這種意思。後者如《後漢書·宦者列傳序》:「或稱伊、霍之勛,無謝於經載。」這里的謝即有遜色之義。 謝字在古代還被當做名詞用,指一種爬行時喜歡仰頭的龜。《爾雅·釋魚》:「龜俯者靈,仰者謝。」邢疏:「行頭仰。」 謝字有時還被用來代替別的字。最常見的如被當做亭台樓榭的「榭」用,指一種平頂沒有四壁的建築。《公羊傳·宣公十六年》有「成周宣謝災」,《荀子·王霸》有「台謝甚高」,都是此義;而甲骨文中「王於門謝」和《爾雅》中「仰者謝」,則又是用謝字代替射字,表示另外的意思了。 此外,謝字在歷史上又分別被用做水名、部落名、國名、居邑名。 謝姓起源有四: 一、是出自姜姓,為炎帝後裔申伯之後。 據《姓譜》、 《元和姓纂》等所載,相傳上古部落首領炎帝,傳至商未有後裔孤竹君,其長子伯夷與弟叔齊一齊投奔到周。到周後,反對周武王進軍討伐商王朝,武王滅商後,他們又逃避到首陽山,不食周粟而死,但其後裔仍留在周朝,到成王繼位後,便封伯夷的後裔為申侯,稱申伯,是為申氏之始祖。厲王時娶申伯之女為妃,生子為宣王,宣王繼位後,便封母舅申伯於謝國(今河南唐河縣南部,一說在今河南南陽縣)。公元前688年,楚文王發兵攻申,不久滅掉申國。其子孫按照當時的習慣,以新都之邑名為氏,稱謝氏,史稱謝姓正宗。是為河南謝氏。 炎帝,世稱神農氏,作為中華民族人文始祖之一,為世代所敬仰,也被謝姓奉為始祖之一。關於謝姓的先祖來源,許多姓氏書都說它出自炎帝,是姜姓部落的後裔。如《元和姓纂》卷九去聲四十榪:「謝,姜姓,炎帝之胤。」《通志》卷二六《氏族略二·以國為氏》:「周異姓國:……謝氏,姜姓,炎帝之裔。」《萬姓統譜》卷一。五去聲 二榪:「謝,陳留,商者。炎帝之胤。」 炎帝是中華民族公認的人文始祖之一,也稱神農氏。司馬遷作《史記》,依據《世本》,不將其正式列入《五帝本紀》之中,把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作為五帝,而將炎帝附於黃帝,故其名不顯。 炎帝為傳說中的古帝,姓姜,由於以火得王,所以稱為炎帝。大概其執政時間較早於黃帝,所以《史記》說:「軒轅之時,神農氏衰。」但是所謂「氏衰」,並非指神農本身,而是指他所在的部落。《帝王世紀》雲:「神農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嬌氏女,名女登;為少典妃,游於華陽,有神龍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長於姜水。有聖德,以火德王,故號炎帝。初都陳,又徙魯。又曰魁隗氏,又曰連山氏,又曰列山氏。」 根據《竹書約年》的說法,「炎帝……育於姜水,故姜為姓」。可知炎帝最早的活動區域在姜水一帶。姜水,在今天陝西的岐山、武功一帶,屬渭水流域。 炎帝部落後來還有多次遷徙。上述引《帝王世紀》說炎帝「初都陳」,即今河南的淮陽縣;又說「又徙魯」,魯即曲阜,在山東西南部。炎帝還有一支向南發展,《竹書紀年》說:「炎帝……其起本烈山,號烈山氏。」烈山後來成了厲國,其地望在湖北省的隨州市,與河南省桐柏縣接壤。《史記·五帝本紀》說:黃帝「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阪泉在河北省西北部的涿鹿縣城東一里,說明炎帝的足跡除到過陝西、河南、湖北外,還到達過河北地區。 至於炎帝一生的事跡,主要有五個方面的貢獻:第一,《白虎通》:「制耒耜,教民農作。」第二,《帝王世紀》:「始教天下種谷,故號神農氏。」第三,《太平御覽眾「神農耕而陶。」第四,《商君書·畫策》:「神農之世,男耕而食,婦織而衣。」第五,《淮南子·修務訓》:「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一百日而遇七十毒。」 近年來,考工作者在炎帝的主要活動地區,先後發現了距今七千多年、新石器時代前期的磁山一裴李崗文化和老官台文化,出土了許多磨製精緻的石斧、石鏟和石鐮等石質農具(木質農具難以保存不知其形),還有石磨棒、石磨盤之類的糧食加工工具,以及儲存在窯穴中的碳化粟谷,炎帝開創了中華民族的農業文化,因而被後人尊稱為神農氏,當做農業神世代敬仰。 二、是出自任姓,為黃帝之後。 據《左傳》、 《古今姓氏書辨證》等所載,相傳黃帝有子二十五人,得十二姓,其中第七為任姓。黃帝賜子為姓,謝氏出於黃帝子族任姓。由此,謝姓另一部為黃帝後裔,謝姓時間為夏王朝以後。 當今謝姓人中又有不少人尊黃帝為祖先,自稱是黃帝的裔孫。其實,這種說法由來已久。 宋王應麟《姓氏急就章》引《世本》曰:「謝,任姓,黃帝之後。」《世本》是成書於戰國時期的史學著作,記黃帝迄春秋時諸侯大夫氏姓、世系、都邑等。這是謝姓出於黃帝的最早說法。 漢王符《潛夫論·志氏姓》:「黃帝之子二十五人,班為十二:姬、酉、祁、己、滕、葳、任、拘、厘、姑、衣氏也……王季之妃大任, 及謝、章、昌、采、祝、結、泉、卑、過、狂大氏,皆任姓也。」王符是東漢時期人,根據這段記載,可知漢代有人認為謝姓是黃帝之後。 宋羅泌《路史·國名紀》:「謝,伯爵。《荊州記》:棘陽東北百里謝城是。有謝水。棘陽城在唐之湖陽西北。」又:「黃帝之宗:歐陽修《謝絳銘》雲:黃帝後,昔周滅之以封申伯……見《詩·嵩高》。其地西甚廣,鄭公友言謝西之九州者二千五百家者也。」上述意思是說,謝姓得名於謝國,黃帝之後,諸侯國,伯爵。至周代亡國,其地為申伯封邑,後人以國名為姓氏。 宋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辨證·人聲四十馬》:「謝,出自黃帝之後。任姓之別為十族,謝其一也……三代之際微不見,至《詩·嵩高》始言周宣王使召公營謝邑,以賜申伯,蓋謝已失國,子孫散亡,以國為氏。」 三、他姓該姓 兩唐書《謝偃傳》記載,隋末唐初有個人叫謝偃,衛州(治所在今河南淇縣,唐貞觀元年移治汲縣,即今河南衛輝市(人,他在隋朝任散從正員郎,於唐太宗貞觀初年應詔對策高第(即考試成績優秀),被太宗李世民任為弘文館直學士,又調任魏王府功曹,受詔獻賦(我國古典文學中的一種文體),以能得規諷之意,受到太宗的稱贊。當時有李百葯工詩,而謝偃善賦,人稱李詩謝賦,可見謝偃以文學知名當時。謝偃的祖輩本姓直勒,《舊唐書·文苑傳》說,他的祖父叫孝政,在北齊任散騎常侍,改姓謝。 直勒氏又稱敕勒氏、敕力氏,出自南北朝時北方的主要少數民族之一高車部。高車本是匈奴人近屬,在語言上屬土耳其語系,漢代稱丁零。至南北朝時,北方的鮮卑、柔然人稱它為敕勒,漢人則因為其「俗多乘高輪車」而稱之為高車或狄歷,南朝人則仍舊稱為丁零。直勒、敕勒、敕力、狄歷、丁零,都是譯音之轉。他們原分布在今西伯利亞南部的安加拉河和葉尼塞河一帶,以後逐漸南遷,到達色楞格河以西至阿爾泰山以東地區。南北朝初期,他們還處於原始社會末期的部落聯盟時代,後來因為經常與北魏作戰,受其影響,才慢慢進入階級社會。公元5世紀時,被北魏打敗的數十萬敕勒人被迫從漠北遷居大漠以南,開始接受北魏的統治,負擔賦稅和兵役。由於不堪忍受奴役,到北魏末年,他們在酋長胡琛的帶領下參加了由各族人民聯合發動的反抗運動,推倒北魏王朝後,便與漢民族融合在一起了。 直勒人粗獷豪放,曾在公元460年前後舉行過一次有數萬人參加的民族盛會,「合聚祭天,眾至數萬,大會走馬,殺牲游遨,歌吟欣欣」。後來追隨北齊武帝高歡創業,又唱出了傳頌千古的《敕勒歌》:「敕勒歌,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遼闊萬里的草原風光和天仙般的敕勒民族生活盡在歌聲之中。 後來被改謝姓的直勒人就出在這樣的民族中。在謝偃父直勒思政被改姓以前,直勒族中早已有人以族名為姓。如據《魏書·太祖紀》和《高車傳》記載,天興三年(400年)十一月,高車直利曷部酋長敕力犍率九百餘落內附,被授以揚威將軍之職,置司馬、參軍,並賜谷兩萬斛。《周書·陳欣傳》也說,北周明帝武成元年(559年),陳 欣與開府敕勒慶破齊將王鸞嵩。從時間上推算,敕勒慶應是與謝偃父同時的人。按照高車人的習俗,部落酋長世代相襲,則謝偃父與敕勒慶都可能是敕力犍的後裔,或者二人之中還有一人接任了本部落的最高職務。如果這種推斷無誤的話,那麼,改姓謝的直勒政就出在高車直利曷部落,而率眾降魏的敕力犍也就是他的血緣先祖。 另外,先秦時期,姓氏之中有射氏,因與謝字同音,常被寫作謝,後人遂有以謝為氏者關於射氏的來源,史書記載不一。《萬姓統譜》說出自晉大夫貌之後,《姓氏考略》則認為由古代司射官而來,《漢書》顏師古注更認為是謝氏的分支。 還有一種改姓謝的情況是:周宣王封支子於洛邑西南的謝水之濱,乎王東遷洛邑後,這部分人被迫東遷兗州龔邱縣(今山東寧陽縣)。為了紀念故地,也把新到的地方稱作謝丘。後來又以謝丘為姓 四、少數民族謝姓: 涪陵謝氏 居住在今四川彭水縣一帶的謝姓人祖先。據研究,他們可能出自被楚文王南遷荊山一帶的謝人,約在戰國時遷居涪陵,與巴人雜居,有的融人巴人。東漢末年,一個叫謝本的人請求以丹興(今四川省黔江)、漢葭(今彭水縣東)二縣設涪陵郡,得到批准,可知他在當地已有相當的勢力。另據晉人常琚所撰《華陽國志·巴志》說,蜀後主延熙十三年(250年),涪陵大姓徐巨起兵作亂,被車騎將軍鄧芝討平,「乃移其豪徐、藺、謝、范五千家於蜀,為獵射官。分贏弱配督將韓、蔣,名為助郡軍。遂世掌部曲,為大姓。晉初,移弩士於馮翊蓮勺。其人性質直,雖徙他所,風俗不變,故迄今有蜀、漢、關中、涪陵,其為軍在南方者猶存。」就是說,謝姓作為涪陵四大姓之一,因受徐巨的牽連,被鄧芝北遷於蜀(今四川成都一帶),擔任獵射官或助郡軍,後來又被稱為弩士,在蜀漢亡國後北遷馮翊蓮勺(今陝西渭南縣東北)。這些被兩度遷移的涪陵謝氏,人數當在千家以上,可見其勢力之大。也正是因為這種遷徙,涪陵謝氏一分為三,在蜀郡和馮翊都留下了生活的足跡。 早在東漢時,涪陵謝氏的一些人還與當地的白虎夷人融合在一起,甚至有人當了他們的首領。《東漢繁長張禪等題名碑》中有「白虎夷王謝節」,顯然就是其中之一。白虎夷是巴人中的一支,繁縣在今四川鼓縣西北,正是謝人的遷徙之地。 鄧芝遷徙涪陵謝氏之後,勉強留下來的謝姓人又有南遷南中地區者。《華陽國志·南中志》說永昌郡有陳、趙、謝、楊四姓,都是「大姓」,可見謝氏遷到這里以後仍然保持其大族地位。永昌郡就是今天以雲南保山縣為中心,包括緬甸東北部在內的廣大地區。 由於涪陵謝氏居住在古代少數民族生活的地區,他們很早就扮演了民族融合的先驅者角色。早在東漢初年,他們中的一支南人黔中,與散居在今貴州境內的濮人、越人、僚人雜居通婚,成為部落領袖,後采演變為隋唐時期的東、南、西三謝蠻。據《華陽國志》等書記載說,西漢末年,牂牁郡(今貴州省凱里縣西北)功曹謝暹與郡中大姓龍、傅、尹、董氏擁郡自保,後聽說光武帝起於河北,乃派人繞道番禺江(即今珠江)北上,奉貢漢朝。光武帝嘉之,賜號義郎。從此,謝氏世代承襲,發展為大姓。至西晉末年,巴人李特據成都稱帝,晉寧州刺史王遜「欲遷烊柯太守謝恕為涪陵太守」,以抵抗李特。謝恕就是牂牁人。其後,李特侄李壽控制了南中地區,「惟烊柯謝恕不為壽所用,遂保郡獨為晉」。不久,東晉滅亡李氏政權,對烊柯實行羈縻政策,實際上是承認了謝恕對烊柯的世襲特權。於是,謝恕便分封子弟到郡內其他各縣,出任長官,也允許他們世代相繼,從而使謝氏勢力在烊柯郡內得到更為廣闊的發展。為了便於進行區分,居住在郡南庄州(今貴州省貴陽市南青岩附近)者稱南謝,郡東應州 (今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東)者稱東謝,郡西琰州(今貴州省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南)者稱西謝。而以後的隋唐王朝因為他們居住在蠻族人生活的地區,則習慣把他們稱作南謝蠻、東謝蠻和西謝蠻。所以《舊唐書·南蠻傳》有這樣的記載:東謝蠻,其地在黔州之西數百里,南接守宮獠,西連夷子,北至白蠻。其首領謝元深,既世為酋長,其部落甚尊畏之。貞觀三年(629年),元深入朝,以其地為應州,仍拜元深為刺史。又有南謝首領謝強,與西謝鄰,共元深俱來朝見,拜南壽州刺史,後改為庄州。此外,在《新唐書·南蠻傳》中,也有一系列關於謝蠻人活動的記載,如:武德三年(620年),授謝龍羽為烊州刺史、夜郎郡公;龍朔三年(663年),矩州刺史謝法成率七千戶內附;開元十年(722年),烊柯大首領謝元齊死,詔以其孫謝嘉藝襲封;貞元中(785—805年),謝訕出任邛州(今四川邛崍縣)刺史;十三年(797年),謝文經任牂州錄事參軍;等等。他們活動的地區和統轄范圍,主要是貴州東南部一帶。 三謝蠻 「蠻」是我國古代對南方各族的泛稱。「三謝」指東、南、西三支,因其首領姓謝而得名。三謝蠻原為一支,是西漢時自四川涪陵南遷至今貴州省境及廣西一些地方的,因其居地屬牂牁郡,故通稱撣柯蠻。他們從事畲田耕作(即焚燒田地里的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耕種),無文字,刻木為契,宴聚則擊銅鼓。他們據有萬壽、且蘭、廣談、毋斂等縣地,族大人眾,酋長世襲,以後居住的方位約於南朝時期分為東謝蠻、南謝蠻、西謝蠻,至唐朝初期,他們的首領向唐朝貢,才再次正式歸入中央王朝統治。據《舊唐書》、《新唐書》等書記載,唐代「東謝蠻,其地在黔州(治所在今四川彭水縣)之西數百里,南接守官僚,西連夷子,北至蠻,其酋長謝元深世為酋長」。唐貞觀三年(629年)閏十二月丁未,東謝蠻首領謝元深向唐朝貢。唐以其地置應州(今貴州東北的思南、德江一帶),以謝元深為刺史,隸屬黔州都督府。同一時期,南謝蠻首領謝強也向唐朝貢。唐以謝強為南壽州刺史,隸黔州都督府,次年改任庄州(治所在今貴州貴陽市南青岩附近)。西謝蠻在琰州(治所在今貴州省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南),首領叫謝汕,貞觀中被任為功州(治所在今貴州修文縣東北)刺史。又,唐武德三年(620年),授謝龍羽(牂牁蠻)為牂治州(治所在今貴州甕安縣東北草塘)刺史、夜郎郡(治所在夜郎縣,即今貴州正安縣西北)公;龍朔三年(663年),矩州(治所在今貴州省貴陽市)刺史謝法 成招慰比樓等七千戶內附;開元十年(722年),牂牁大首領謝元齊死,詔其孫謝嘉藝襲封,其權後被西趙蠻趙氏奪取。三謝蠻所統轄境域地方千里,約東起今榕江縣,北至貴州東北境,北鄰劍河,西及八寨,南迄廣西北境。貴州謝氏,大多為漢族,部分融入布依、壯等少數民族。 瑤族謝姓 瑤族主要居住在廣西、湖南等地。族中謝姓的來源,一部分與先秦時遷居謝沐的謝人有關,另則由壯族謝姓融人。廣西臨桂縣宛田鄉石灰窯村瑤

8. 張豐毅身高

張豐毅官方通報身高182cm。

1980年,正讀二年級的張豐毅被香港鳳凰影業公司導演選中,在《塞外奪寶》中飾演男主角荊大雷,這是他的第一部電影作品。

1981年,張豐毅主演電影《駱駝祥子》。

1990年,憑借《龍年警官》獲得第3屆中國電影表演協會優秀男演員獎。

1993年與張國榮、鞏俐主演的電影《霸王別姬》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

1996年憑借《和平年代》奪得飛天獎優秀男演員獎。

2005年,憑借《歷史的天空》再次奪得第25屆全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男演員。

2009年,出演吳宇森導演的電影《赤壁》,飾演曹操。

2015年5月,參加湖南衛視國防教育特別節目《真正男子漢》錄制。

2017年3月,主演的當代反腐電視劇《人民的名義》播出。

2019年4月14日,主演都市法制劇《因法之名》;11月19日,出演的現實主義題材電視連續劇《美好的日子》在青島開機,在劇中飾演老工匠於德水。

張豐毅的早年經歷

1956年9月1日,張豐毅出生於湖南省長沙市,老家是河南省唐河縣畢店鎮,未滿周歲便隨父母來到雲南省東川市(現昆明市東川區)。

1971年,初中肄業,從中學進了雲南省東川市文工團。

1978年,已經有6年工齡的22歲的張豐毅考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新生。

9. 唐河電影院今天下午播什麼

如果你指的是 奧斯卡唐河國際影城 的話。那中午之後有

  1. 《西遊記之大鬧天宮》14:20 15:00 16:30 19:30 20:40 21:35

  2. 《爸爸去哪兒》13:40 15:30 16:00 18:00

  3. 《澳門風雲》17:20 21:10

  4. 《前任攻略》20:05

  5. 《詭鎮》12:00 22:10

  6. 《大話天仙》14:00 18:00

  7. 《冰雪奇緣》18:40

  8. 《熊出沒》17:10

10. 演員張博的父是誰

張豐毅
張豐毅,1956年9月1日出生於湖南省長沙市,老家在河南省唐河縣畢店鎮,1982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協會副會長、中國電影協會理事,一級演員。
1981年,主演電影《駱駝祥子》,1990年,憑借《龍年警官》獲得第3屆中國電影表演協會優秀男演員獎。1993年與張國榮、鞏俐主演的電影《霸王別姬》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1996年憑借《和平年代》奪得飛天獎優秀男演員獎;2005年,憑借《歷史的天空》再次奪得第25屆全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男演員。2009年,出演吳宇森導演的電影《赤壁》,飾演曹操。2015年1月19日,加盟2015年央視羊年春晚,搭檔段奕宏、朱亞文演唱歌曲《中華好兒孫》。2015年5月,參加湖南衛視國防教育特別節目《真正男子漢》錄制。2017年3月,主演的當代反腐電視劇《人民的名義》播出。2021年,主演的年代劇《美好的日子》播出。2022年,主演的近代歷史傳奇劇《一代洪商》在央視電視劇頻道播出。

閱讀全文

與唐河電影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愛情治癒電影男主角叫史蒂夫 瀏覽:828
二戰講法國女人的電影 瀏覽:609
羞羞的鐵拳電影怎麼樣 瀏覽:872
完美拍檔韓國電影在線 瀏覽:354
韓國2018小姨子電影 瀏覽:600
電影不清楚怎麼可以弄成高清的 瀏覽:398
裸露尺度大的國產電影 瀏覽:148
日本女愛情電影 瀏覽:898
日本好看的青春電影 瀏覽:855
psvr如何u盤電影 瀏覽:729
幼兒教育類電影觀後感600字 瀏覽:193
第十屆國際電影的主題是 瀏覽:34
廈門電影金雞獎劉德華 瀏覽:348
奧特曼大電影超奧特曼8兄弟 瀏覽:799
第一滴血2和第二滴血電影 瀏覽:137
海賊王電影2017 瀏覽:396
愛情電影看不 瀏覽:308
推薦一個看了想哭的愛情電影 瀏覽:261
神馬馬圈電影十大 瀏覽:399
大友梨奈陳蓓琪電影 瀏覽: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