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現在的人越來越覺得綜藝節目比電影更有吸引力了
我覺得為什麼很多人現在喜歡看綜藝節目,而不是喜歡看電影,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現在好的電影越來越少了,很多在電影院播放的電影,口碑和質量都非常差。導致大家沒辦法在看到新的電影,只能尋找綜藝節目去解悶。其次現在節奏非常快,很多年輕人回家之後不想看深層次的電影,只想看一些娛樂的節目,放鬆自己的心情,釋放自己的壓力。最後一點原因就是因為現在很多電視台都花費大量的精力去做綜藝節目,根本就不熱心於去做電影以至於綜藝節目越來越火,而電影卻越來越少。
我覺得最後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因為這兩年疫情比較嚴重,大家都鼓勵不要出門聚會看電影等等,以至於很多人會選擇在家裡看一部綜藝節目。
㈡ 綜藝電影是什麼意思
類似《跑男》大電影和之前上映的《爸爸去哪兒》的核心和實質仍是一期綜藝節目,它們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電影,只不過是呈現的方式放在了電影院而已,它們是「媒體產品」。
㈢ 2017年電影院評分最高的電影
2017年賀歲電影:
「春節檔」因其強大的票房號召力成為眾多影片的目標檔期,2017春節檔上映影片呈現「爆棚」現象。
1月20日上映影片:《蛋計劃》、《心驚膽戰》、《大魔法師孟兜兜》、《缺失的愛》和《降臨》,其中《降臨》是春節檔唯一一部進口影片。
1月28日大年初一上映影片:《西遊伏妖篇》、《大鬧天竺》、《健忘村》、《乘風破浪》、《功夫瑜伽》、《熊出沒·奇幻空間》、《老師也瘋狂》和《我說的都是真的》。
此前宣布大年初一上映的影片達11部,除前文提到的8部外,還有《決戰食神》、《絕世高手》、《歡樂喜劇人》和《游戲規則》。
詳細介紹:
功夫喜劇——《大鬧天竺》
類型:喜劇/愛情 推薦指數:★★★★
王寶強首次自導自演的電影《大鬧天竺》兼具了「喜劇」和「功夫」的元素,在電影中,王寶強飾演的「武空」有一身好功夫、重情重義,和白客飾演的紈絝富二代「唐森」誤打誤撞地踏上天竺「取真經」。岳雲鵬飾演的「朱天鵬」是一個自戀臭美卻又忠誠的小跟班,而柳岩飾演的「吳靜」美艷性感、刁蠻任性,深藏秘密的她巧合之中加入西征之旅。第一次當導演就前往印度工作,王寶強在拍攝中遇到了不少前所未有的挑戰,諸如高溫、制度要求、文化差異等等。面對種種考驗,邊導邊演的王寶強拿出了「拚命三郎」的態度,事事親力親為、絕不敷衍。
再品精典——《西遊伏妖篇》
類型:動作/奇幻/劇情 推薦指數:★★★★★
電影《西遊伏妖篇》作為2013年周星馳導演電影《西遊·降魔篇》的後繼故事,講述了唐三藏在上集感化了殺死段小姐的齊天大聖,並收其為徒後,與孫悟空、豬八戒及沙僧,師徒一行四人踏上西天取經之旅。路途凶險,除魔伏妖,師徒四人也在取經的過程中有了各自的成長與改變。《西遊伏妖篇》也是繼今年春節檔周星馳執導電影《美人魚》中徐克客串表演之後,兩位導演再一次更為深度的合作,「喜劇之王」周星馳與「武俠之王」徐克的實力組合,讓人十分期待。
龍哥力作——《功夫瑜伽》
類型:動作/喜劇 推薦指數:★★★☆
今年喜歡成龍的觀眾們有福了!由成龍主演的《鐵道飛虎》將於12月23日上映,而他的另一部賀歲大作《功夫瑜伽》將在大年初一上映,一頭一尾開啟成龍賀歲月。成龍在《功夫瑜伽》里是風度翩翩的大學教授,帶領李治廷和張藝興游遍全球,冒險尋寶。除了功夫喜劇和探險搞怪,異國風情也是這部電影的看點之一,在印度巷口變戲法,和印度貴族斗舞;在迪拜街頭和土豪飆車,不差錢;在冰島探冰穴,潛冰洞,滑冰梯,感受絕美仙境。
綜藝大電影——《歡樂喜劇人》
類型:喜劇 推薦指數:★★★
熱門綜藝節目《歡樂喜劇人》也被拍成了電影在春節檔上映,不是綜藝大電影,而是部劇情片,演員陣容方面,除了有郭德綱、岳雲鵬、張小斐、艾倫等內地喜劇明星,連英國笑匠「憨豆先生」羅溫·艾金森也會在片中特別出演。電影《歡樂喜劇人》講述了郭德綱、岳雲鵬等喜劇人集體到澳門進行封閉排練時,發生的一系列接踵而至的「意外事件」。不過這個劇情設定,看上去似乎還是「綜藝大電影」的路子。
親子同樂——《熊出沒之奇幻空間》
類型:喜劇/動畫 推薦指數:★★★
《熊出沒》系列大電影從2014年上映以來,已打破了中國動畫電影的多項票房紀錄,3部電影累計票房8.3億。此前《熊出沒》系列電影大多在寒假期間上映,也曾殺入過春節檔期,成績最好的是2015年《熊出沒之雪嶺熊風》2.95億票房。2017年,《熊出沒之奇幻空間》將在一年中競爭最激烈的檔期春節檔上映。作為《熊出沒》系列的最新作品,這次將在二次元世界裡出現真人角色,尚雯婕、鮑春來等將穿越「蟲洞」,與熊大、熊二、光頭強們相遇,開啟了一段奇幻的冒險之旅。
㈣ 潮流合夥人2周揚青電影院第幾期
12月25日最新一期
不得不說的是這是他第1次參加綜藝節目,但是從節目中我們可以看出周揚青的台風是非常的正當,不得不說的是這個節目,除了節目形式和全新的嘉賓給觀眾帶來了新鮮感之外,最多的也是帶來了溫情色彩是非常濃重的,節目組也給他們准備了一個小柯基,都給觀眾一種溫情滿滿的感覺。
㈤ 哪個app可以看院線電影啊
1、愛奇藝
愛奇藝打造涵蓋電影、電視劇、綜藝、動漫在內的十餘種類型的豐富的正版視頻內容庫,愛奇藝已成功構建了包含電商、游戲、電影票等業務在內,連接人與服務的視頻商業生態。
2、優酷
作為中國數字娛樂平台,優酷的內容體系由劇集、綜藝、電影、動漫四大頭部內容矩陣和資訊、紀實、文化財經、時尚生活、音樂、體育、游戲、自頻道八大垂直內容群構成。
3、騰訊視頻
騰訊視頻上線於2011年4月,是在線視頻平台,擁有流行內容和專業的媒體運營能力,是聚合熱播影視、綜藝娛樂、體育賽事、新聞資訊等為一體的綜合視頻內容平台,並通過PC端、移動端及客廳產品等多種形態為用戶提供高清流暢的視頻娛樂體驗。
4、芒果TV
芒果TV是湖南廣播電視台旗下唯一互聯網視頻平台,提供湖南衛視所有電視欄目高清視頻點播服務,並同步推送熱門電視劇、電影、綜藝和音樂視頻內容,以及部分電視台網路同步直播。芒果游戲是芒果TV旗下網頁游戲平台。
5、樂視視頻
樂視電影擁有5000多部正版影片,其中1080P高清近2000部,3D影片可達近100部。同時樂視逐步開拓了與索尼、派拉蒙、米高梅、哥倫比亞、迪斯尼、環球、華納等國際製片公司的合作。2013年,電影頻道開創了電影「准同步」播出的新紀元,並將拿下80%年度票房熱片的網路版權。
㈥ 求推薦綜藝的公眾號
推薦綜藝的公眾號如下。
B站電影院就是一個推薦電影的公眾號,也有綜藝節目,裡面有電視劇電影動漫等等。
綜藝社也是一個不錯的公眾號。
綜藝節目是一種綜合多種藝術形式並帶有娛樂性的電視節目,給大家帶來很多歡樂。
現在逐漸產生互聯網綜藝節目,脫胎於傳統電視綜藝節目依託於互聯網的方式進行傳播,是一種新興的綜藝形式。
㈦ 周迅參加過哪些綜藝節目
截止2020年11月。周迅參加過的綜藝節目:2016年參加過金星秀、快樂大本營;2017年參加過見字如面、今日影評表演者言、2018年參加過幻樂之城;2019年參加過圓桌派2;2020年參加過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樂隊的夏天2等等。
周迅,1974年10月18日出生於浙江省衢州市,畢業於浙江藝術學校,華語影視女演員、歌手。1991年,因主演《古墓荒齋》而正式開始其影視生涯。1996年,參演文藝片《風月》。2000年,其主演電影《蘇州河》上映,憑借該電影獲得第15屆巴黎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7)電影院綜藝擴展閱讀
周迅的少年經歷:
周迅出生於浙江省衢州市,是家裡的獨生女,她父親周天宇曾是浙江衢州市電影院的放映員,而母親陳以琴曾是百貨商店的售貨員。由於父親工作的關系,3歲時的周迅就偷偷到父親上班的電影院去看電影。
從小學到初中,周迅一直有著不錯的成績。周迅的父母認為周迅要好好讀書,考上理想大學,畢業後找份穩定的工作。
初中畢業後,周迅考上了市重點高中,同時她也考上了浙江藝術學校民族舞專業。周迅最終選擇了浙江藝術學校,學習舞蹈編排及民族舞。此外,周迅還和同學被選中去做掛歷模特,來賺取學費。
㈧ 丁程鑫和馬嘉祺一起在電影院當售票員在哪個綜藝
丁程鑫和馬嘉祺在一起電影院,李丹售票員的話,感覺是那個《快樂大本營》的外務裡面,他那裡面是交情過他們兩個人同時參加的
㈨ 周揚青上綜藝節目自曝家有豪華電影院,明星的豪宅裝飾有多豪華
周揚青上綜藝節目自曝家有豪華電影院,明星的豪宅裝飾有多豪華?
一、周揚青的家裡為什麼這么有錢?周揚青在一檔綜藝節目當中爆料,說是自己家裡邊有豪華電影院,很多人對周揚青這種低調的炫富感到非常的驚訝,因為覺得周揚青家實在是太有錢了,周揚青在之前曾經說過,自己在生日的時候收到爸爸送的禮物,竟然是一棟別墅,而且別墅還是在北京,由此可見他家裡真的是太有錢了,能夠在北京買得起別墅肯定不是一般人,並且這棟別墅里邊還裝了一個星空電影院,由此可見,周揚青家裡的錢多的不是一點,兩點從他平時用的很多奢侈品上就能夠看出來,他平時的生活也是屬於富的流油,而且他本人也一直在網上做生意,肯定也積累了不少的財富,所以基本上可以斷定周揚青是富二代出身,據說他的家裡是做生意的,而且和王思聰差不多在一個級別,所以他的家裡很有錢,也就顯而易見了。
㈩ 綜藝是綜藝電影是電影是什麼梗
近日,關於綜藝電影的爭論引起了很多人的圍觀。顧名思義,綜藝電影就是綜藝節目改編成的電影。2014年1月31日,根據熱播親子真人秀改編的《爸爸去哪兒》在院線上映,最終收獲超過7億元的票房;2015年1月30日,同樣改編自熱播綜藝節目的《奔跑吧兄弟》上映,這部僅用6天就完成所有拍攝鏡頭的「電影」,在口碑一路走低的情況下只用了10天就收獲3.68億元票房,它激起的爭議猶勝《爸爸去哪兒》。馮小剛導演炮轟綜藝電影會導致電影產業的自殺,馮導的論點雖得到不少電影從業者和觀眾的支持,卻難以遏制綜藝電影照貓畫虎入市賺錢的勢頭。馮導的論調自然很有道理,因為他熟知什麼是真正的電影,盡管當年的《1942》在票房上輸給了更具娛樂氣息的《泰囧》,但《泰囧》至少是一部完完整整在認真講故事的電影。
筆者以為,諸如《奔跑吧兄弟》等此類加長版娛樂節目是不能稱之為「電影」的。綜藝就是綜藝,電影就是電影,二者不能混淆,更無法強行嫁接。
電影誕生100多年來,已形成一套相對完整的製作流程與工業體系,從最開始的劇本出發,到導演定調、引入投資、選取演員、拍攝鏡頭、後期剪輯、特效加入,到宣發直至進入院線,以及後期產業鏈拓展,都是基本固定好的程式,況且其中牽扯的人事物力不是一句話能說得完。綜藝電影顯然不是這套程式。
其實再好的程式,終究是程式,哪怕「綜藝電影」按照這套標准程式去操作,它就是真的「電影」嗎?答案是否定的。
電影作為藝術的一種門類,
一是要傳達導演(編劇)對社會、人生、世界的感知能力和理解程度,並把感知力和理解力通過電影化、戲劇化的手段展現出來;
二是要給觀眾一種「力量」,這種「力量」表現為審美教育,簡稱「美育」,這是蔡元培先生大力倡導的一種美學思想,這也是電影藝術的終極目的。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是中國人描述出的較為全面且客觀的藝術盛景。我們也應該鼓勵、支持各種電影類型的出現,參差多態才是生活的原貌,電影也該如此。但是把加長版的綜藝節目當做電影的行為,筆者確實不敢苟同。且不說它在製作程序上差了多少「斤兩」,連一個完整故事都沒有,只是熱熱鬧鬧的歡樂了90分鍾的節目怎麼好意思稱之為是電影呢?其藝術性、戲劇性何在?
對外界炮轟此類電影質量的問題,《爸爸去哪兒》的總導演謝滌葵也曾說過自己的看法:「《爸爸去哪兒》電影就是節目的一個延續,但我們是很用心在做這個電影。我覺得製作時間只是一部電影的一部分,更重要是我們想通過電影為觀眾所傳遞的概念,那就是愛。」謝滌葵表示,當初做《爸爸去哪兒》電影的時候,就是希望在過年的時候,大家可以有更多時間聚在一起,希望「合家歡」這種中國人最傳統的親情觀念能得到體現。
謝導說出了《爸爸去哪兒》在院線成功的關鍵,借著《爸爸去哪兒》節目的熱播,在春節檔期全家團圓的日子讓一家老小「電視迷」們涌進電影院看一個「加長版」節目確實不失為一件愜意的事情。其實筆者絕非要抨擊這種合理的需求關系,只是想說明,這種快餐式的「電影」絕不能也絕不該成為中國電影發展的常態。因為真正的好電影是可以經受住時間的打磨、觀眾的檢驗,能夠給人以力量的。
記得去年看過的一部韓國電影《辯護人》給我很強的震撼,該片以韓國已故總統盧武鉉在擔任律師時,負責釜林事件辯護的故事為原型,講述了沒有錢、沒有學歷、沒有背景的稅務律師宋宇錫經歷的改變其人生的五次公審。該片於2013年12月28日在韓國上映,其後連續29天佔領票房榜首,觀影人次超過1137萬,是2014年第一部千萬人次的電影,也是韓國電影史上第9部觀影人次破千萬的本土電影。從《辯護人》最後一場戲中,筆者依稀看到了美國影片《死亡詩社》的影子,它們的共通點不是皆大歡喜,也不是異想天開,而是在失望與悲痛中鑽出的那一絲堅定的希望。更另我震撼的是,2014年9月25日,由於《辯護人》引發的熱議,33年前被判有罪的5名片中原型人物接受了復審,洗刷了多年的冤屈。韓國電影再一次展現了「改變國家」的力量。電影所展現出的「希望」的力量,改變了人民,改變了社會。所以,我希望有一天,中國的電影也能展現出這種巨大的力量,推動著社會向上、向善、向前,而不僅僅是綜藝性的娛樂。(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