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哥哥張國榮有憑春光乍瀉獲得戛納最佳男主角提名了嗎梁朝偉呢
張國榮沒有憑春光乍瀉獲得戛納最佳男主角提名,梁朝偉也沒有。
不過在1997年的第3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以及1998年的第1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中,張國榮提名了最佳男主角;而梁朝偉在1998年的第1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以及第3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中,獲得最佳男主角獎。
《春光乍泄》是一部由王家衛執導,張國榮、梁朝偉、張震等主演的愛情電影,於1997年5月30日在中國香港上映。該片主要講述了一對同性戀人黎耀輝與何寶榮前往南美遊玩,因迷路都留在了布宜諾斯艾利斯,結果卻產生了一系列的矛盾而分手的故事。
此外,王家衛憑藉此片獲得了1997年第5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的最佳導演獎,且此片獲得金棕櫚獎的提名。
㈡ 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各國獲獎次數記錄
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各國獲獎次數記錄:
美國:18次
義大利:12次
法國:10次
英國:8次
日本:5次
丹麥:4次
比利時、前蘇聯、瑞典、聯邦德國、塞爾維亞、黑山:2次
阿爾及利亞、巴西、中國、捷克斯洛伐克、希臘、印度、伊朗、墨西哥、紐西蘭、波蘭、西班牙、瑞士、土耳其、韓國:1次
金棕櫚獎的獎項歷史
戛納國際電影節從1946年創立到1954年,最高獎項名為「國際電影節大獎」,獲得大獎的導演一般會收到當代藝術家打造的一份藝術品作為獎品。
1954年,電影節組委會邀請幾位珠寶設計師為電影節設計獎杯,要求主題要與戛納的自然環境相匹配。設計師呂茜埃娜·拉宗(Lucienne Lazon)從戛納海邊隨處可見的棕櫚樹獲得靈感設計出金棕櫚獎。同時棕櫚是戛納的象徵,非常符合宗旨。
1955年,金棕櫚獎首次成為電影節的獎杯。1964年至1974年期間,金棕櫚獎又恢復「國際電影節大獎」的名稱。1975年開始,金棕櫚獎固定。1998年,瑞士珠寶商蕭邦(Chopard)對獎杯進行了現代化的修改,使之更加與時俱進,具有現代生氣。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戛納國際電影節
㈢ 戛納影帝什麼水平
是屬於國際公認演員較高水平。戛納電影節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也稱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是「金棕櫚獎」。
㈣ 戛納國際電影節的歷屆之最
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一位獲得金棕櫚獎的中國導演: 陳凱歌
中國導演陳凱歌於1993年第46屆憑《霸王別姬》獲得最佳影片金棕櫚獎,也是截止目前唯一一位獲得過金棕櫚獎的中國導演(包括華語影人)。
最年輕的影帝/影後:
柳樂優彌
2004年第57屆年僅14歲的日本演員柳樂優彌憑《無人知曉》擊敗中國男演員梁朝偉獲得最佳男演員獎,成為戛納影史上最年輕的影帝。
喬迪·梅
1988年第41屆年僅13歲的英國演員喬迪·梅憑借《分離的世界》與同片的另兩位女演員芭芭拉·赫希、琳達·姆夫西一起獲得最佳女演員獎,成為戛納影史上最年輕的影後。
唯一榮獲金棕櫚獎的紀錄片:《華氏911》
邁克爾·摩爾的《華氏911》於2004年第57屆獲得金棕櫚獎,從而成為歷屆上唯一一部榮獲金棕櫚獎的紀錄片。
首位獲得榮譽金棕櫚獎的女性影人:阿涅斯·瓦爾達
2015年在第68屆戛納電影節閉幕典禮上,將頒發榮譽金棕櫚獎給阿涅斯·瓦爾達。阿涅斯·瓦爾達是首位領到該獎座的女性導演:她以傳奇性的幽默感發表感言:「我的電影從來沒像他們的賣座!」
㈤ 第74屆戛納電影節結果出爐,獲獎名單中都有哪些作品
近日,第七十四屆戛納電影節的最終獲獎名單出爐了,本次電影節沒有最大贏家,因為每一個獎項基本上都是被不同電影拿到了,其中獲得最佳影片的電影是法國女導演Julia Ducournau執導的《鈦》,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則分別被美國男演員Caleb Landry Jones和女演員Andrine Sæther斬獲。
最後,第七十四屆戛納電影節中,還有一個重磅獎項是評審團大獎,獲得此獎項的影片為《六號車廂》和《一個英雄》,其中《一個英雄》也是今年最佳影片的有力角逐者,可惜最後惜敗給了《鈦》。
㈥ 黃曉明拿了幾個影帝,黃曉明3個影帝
獎項從來不能直接代表演技, 很多得獎者,往往只是因為 團隊得力拿到了好的影視資源 ,或者 機緣巧合碰到了好編導、出演了好角色, 或者乾脆就是 團隊公關獎項給力 。
事實上,公關運作和幕後人情操縱獎項,在影視圈早已司空見慣,習以為常。即使是影人心目中至高無上的 奧斯卡獎 亦不例外。
哈維·韋恩斯坦,奧斯卡獎的「公關之神」,30年來將「給評委開派對,打電話,軟磨硬纏,各種賄賂,操縱主流媒體去吹噓自己,抹黑對手」等種種公關游說手段運用得出神入化,成功運作了341次奧斯卡提名,拿下81個奧斯卡獎,包括用《莎翁情史》這種平庸作品擊敗了史詩之作《拯救大兵瑞恩》,無數好萊塢巨星不分男女,都常年對他卑躬屈膝、阿諛奉承。直到去年其性丑聞東窗事發後,才紛紛與之劃清界限。
《霸王別姬》當年在奧斯卡獎上,輸給《四千金的情人》〈一個逃兵同時和一家四姐妹發生關系的狗血艷情片〉,最大原因就是陳凱歌自以為穩操勝券,又真以為奧斯卡獎何等公正,居然不屑去公關評委。李安固然偉大,但三奪奧斯卡獎的歷程,用他自己話說也是「每次公關酒會的塑料味雞胸肉,都吃到想吐」。
戛納、柏林、威尼斯 等歐洲三大電影節和其他國際A類電影節,都是評選電影為主,演員獎則是從被看好的入圍電影中附帶評的,相對並不重視,而且評委數量很少,因此最後結果受評委個人喜好影響很大。
如某屆戛納電影節,主席是王家衛王墨鏡這個奇葩,隨心所欲地發給了一部影片5個影帝,另一部影片6個影後,引得國際影壇嘩然。
各國優秀影人,在當評委時又都會盡可能地「護短」,去盡力給自己國家的電影和演員去爭取獎項。比如李安《喜宴》拿的柏林金熊獎,《色戒》拿的威尼斯金獅獎,都是時任評委會主席的張藝謀,竭力替他爭取、力排眾議的結果。
目前華語電影圈,在許多業內明星和影評人心目中最受推崇的 金馬獎 ,其實"生而不義",最早是台灣當局的政宣工具。90年代後名義上改成了影人自辦,實則同樣深受時政影響,如1993年時,連夜修改規則,宣布《霸王別姬》是內地投資超過50%的影片,便禁止參評。2007年時,又以獲得柏林金熊獎的《圖雅的婚事》是內地獨資影片,勒令退賽。這兩部影片的主演張國榮和余男,也因此錯失原本無任何懸念的金馬獎影帝、影後。
即使到了今天,依然摻雜了大量的公關運作、評委們的個人喜好和台灣主辦方的地域保護。
比如每年金馬影後的提名的五個名額,台灣主辦方都會截留兩三個名額給他們自己人,剩下的也更側重港星,也就是說,留給內地女星的名額至多就兩三個而已。於是造成了台灣的知名或不知名年輕女星,幾乎人手一個金馬影後提名,伊能靜、陳妍希、林依晨、許瑋甯、宋芸樺、吳可熙、張榕容、楊雅慧、尹馨、陳文淇……再加顏卓靈、何韻詩這樣的年輕港星,
至於含金量么,如桂綸鎂、林嘉欣這樣的影後,林依晨這樣的演技提名,或許還算得實至名歸,剩下如《妖貓傳》那位「洋貴妃」居然提名過三次影後,《西紅柿》女主 那種 演技也提名過影後,非要說金馬獎的提名何等公正,竟不是「地域保護」,也沒人信啊!
章子怡和周迅這么多年,演了多少經典作品,在金馬獎也不過僅僅是三次影後提名一次拿獎,已經是內地女星的金馬最好成績。再對比舒淇的七次金馬影後提名一次獲獎,難道她的演技評價,當真勝過了章子怡和周迅之和不成?
——所以為什麼時至今日,很多內地影片偏偏要容許港台資本的投資,塞一個或幾個令觀眾嚴重違和的台灣演員?有答案了吧。
同時,因為如今內地電影市場=華語電影市場,港台本地市場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至於曾經輝煌的香港金像獎,這幾年完全等同於「港像獎」, 影響力極度式微,已經不值一提了。
筆者很敬仰在內地建了無數希望小學的古天樂,但是今年因為《殺破狼貪狼》這種片子,都拿到金像影帝,那麼吳京《戰狼1》《殺破狼2》《戰狼2》很應該連拿三個影帝了。
內地的金雞獎、百花獎、華表獎、飛天獎、金鷹獎等權威獎項,因為從2003年後,都是兩年才舉辦一屆,往往錯過了對優秀演員的及時表彰,演員們獲獎時甚至距離影視劇播出已經過了兩三年。正因這個根深蒂固的桎梏,權威性和公信力也大受影響。
而且,在內地,演技精湛的老藝術家數不勝數,各個話劇院的不知名好演員更是浩如煙海,從去年那部《人民的名義》就能看出他們的真實實力,正因為競爭太過激烈,名額偏偏有限,這也使得很多優秀演員往往需要等到很晚,才終能得到權威獎項的表彰。
與之相反, 那些擁有巨大商業價值的大明星,因為需要獎杯來給自己鍍金口碑,吹噓演技,便靠著流量人氣和有力團隊,搶佔了最優良的影視資源,更進一步去公關運作獎項。 他們這樣做既有足夠的 動力 ,亦有足夠的 利益, 而且還有足夠的 能力。
黃曉明三個權威獎影帝(金雞、百花、華表)兩個次級獎影帝(兩次長春電影節金鹿獎),
范冰冰四個權威獎影後 (金雞、百花、聖塞、東京)三個次級獎影後(亞洲電影大獎,導演協會獎,北京大學生電影節),
實績好不好看?履歷輝不輝煌?然而他們的演技口碑么,一直都是眾所周知。
相反, 徐崢 在2018年《我不是葯神》之前,甚至一直沒有影帝視帝,只有個次級的導演協會獎,今年靠著《葯神》,46歲時才終於拿下了金馬影帝。
不過真要比演技的話,比在廣大影迷心目中的口碑的話,請讓黃影帝和范影後綁一塊上,哪怕趕得上「山爭哥哥」零頭么?
對比這幾年兩位影帝影後的影片連遭差評,票房連續撲街,廣大觀眾已經用徐崢主演電影的70億票房,真金白銀給心目中的「真影帝」投票了。
段奕宏直到2015年才拿第一個權威獎獎(上海金爵影帝),2017年又獲得東京影帝,
張譯直到2015年才拿第一個權威獎(金雞獎男配),2017年又獲得白玉蘭視帝,
趙立新直到2016年才拿第一個權威獎(白玉蘭男配),
張志堅直到2017年才拿第一個權威獎(白玉蘭獎男配),
於和偉直到2017年才拿第一個權威獎(金雞獎男配),2018年又獲得白玉蘭男配,
所以呢?他們在2015年之前那麼多年的優秀作品,就當真白演了么?甚至說明他們演技居然還比不上黃曉明或者范冰冰之流?誰相信?誰服氣?
還有許多像祖峰,王勁松,劉奕君,張魯一這樣,至今獎運不佳的好演員,尚沒有任何正規大獎或者次級獎的影帝視帝,可誰敢說他們的演技不好?誰能?誰敢?
不怕他們說不準什麼時候時來運轉,就和段奕宏、張譯、趙立新、張志堅、於和偉們一樣打臉么?
更不說還有偉大的 張國榮 這樣的例子,一生只有一個金像影帝,一個東京評論家影帝,多次在金馬獎金像獎的評選中,被人為刻意壓制和貶低,輸給那些遠不如他的對手,
然而他的光芒萬丈,正如《霸王別姬》《阿飛正傳》《東邪西毒》《春光乍泄》《胭脂扣》這些經典作品,輝映華語電影史, 一年一影帝,再無張國榮!
近幾年來,某些流量明星的粉絲,因為不忿自己偶像拍了太多雷劇爛片,演技口碑極差,被公眾群嘲,便反過來去諷刺那些塑造過許多經典角色,演技精湛大眾有口皆碑、卻暫時沒有獎項、或者獎項太少的演員,是何等的 無知者無畏!
當一個藝人不是靠自己的作品和角色去征服廣大觀眾,而是需要粉絲去和別人一遍遍科普,羅列他或者她獲得了多少國際國內獎項時,以此來證明其「演技」時,作為「演員」就已經輸了!
㈦ 一部影片能不能同時獲威尼斯電影節獎和戛納電影節獎
不能,電影節爭奪大獎的影片都要求是首次展映的新作。
㈧ 梁朝偉拿過幾次影帝
十次影帝。
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三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
亞洲電影大獎最佳男主角獎
1-2、1994年憑借電影《重慶森林》獲得第1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第3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
3、1997年憑借電影《春光乍泄》獲得第1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4-5、2000年憑借電影《花樣年華》獲得第5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以及第2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6-7、2003年憑借電影《無間道》獲得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第4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
8、2005年憑借電影《2046》獲得第2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
9、2007年憑借電影《色·戒》獲得第4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10、2008年憑借電影《色·戒》獲得第2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男主角
㈨ 張國榮13次提名影帝,只拿了1次影帝,他都敗給誰了
從1978年的《紅樓春上春》到2002年的《異度空間》,張國榮在24年的電影生涯中出演了50多部電影,獲得8次金像獎影帝提名、5次金馬獎影帝提名,共計13次提名,但只憑《阿飛正傳》獲得1次金像獎影帝。
與多次獲得影帝的梁朝偉、劉德華、周潤發、梁家輝等人相比,只拿過1次影帝的張國榮獎運並不算好,讓我們來回顧一下,張國榮都輸給誰了?
第2屆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烈火青春》
1982年的《烈火青春》為張國榮首次獲得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的提名,他將《烈火青春》視為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影片。
《烈火青春》的導演是香港新浪潮電影的代表人物譚家明,張國榮和葉童、湯鎮業和夏文汐分別演兩對情侶,展現了美麗又脆弱的青春殘酷物語,張國榮和葉童的激情戲在今天看來仍令人心跳加促。
26歲的張國榮演技還很青澀,湯鎮業也沒什麼魅力,相比之下葉童和夏文汐的表現更亮眼。
在第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角逐中, 張國榮輸給了《提防小手》的洪金寶和《最佳拍檔》的麥嘉 ,這是金像獎 歷史 上唯一一次雙黃蛋影帝。
第7屆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英雄本色2》
1986年的票房冠軍《英雄本色》大爆,狄龍和周潤發分別獲得金馬獎和金像獎影帝,於是趁熱打鐵在1987年再度集合三大巨星狄龍、周潤發、張國榮主演《英雄本色2》。
《英雄本色2》的反響不如第一部,張國榮完全素顏出鏡,演技比第一部成熟了許多,在本片中的表現不遜於狄龍和周潤發,宋子傑犧牲倒在電話亭的鏡頭令人難忘。
《英雄本色2》三大主演只有張國榮獲得了第7屆金像獎影帝的提名, 敗給了《龍虎風雲》的周潤發。 這一屆周潤發真的太猛了,憑《龍虎風雲》、《監獄風雲》、《秋天的童話》三部電影入圍金像獎影帝,完全是橫掃的架勢。
第8屆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胭脂扣》
關錦鵬執導的《胭脂扣》根據李碧華的小說改編,妓女如花愛上了紈絝子弟十二少,因身份懸殊被十二少家人反對,如花和十二少相約吞鴉片殉情。
如花在陰間苦等50多年未見到十二少,返回陽間尋找,結果發現十二少因怕死沒有殉情,變成了老態龍鍾的糟老頭兒,如花的愛情幻想破滅了。
沒有哪個女演員比梅艷芳更適合哀怨女鬼如花,獲得了金馬獎和金像獎雙料影後。
十二少這個角色原本是鄭少秋的,事實證明張國榮才是最正確的選擇,眼角眉梢風情無限,演活了十二少,可惜在1989年第8屆金像獎 敗於《七小福》的洪金寶 。
與電影中十二少在人間偷生50年不同,張國榮與梅艷芳在2003年先後離開了人間,現在我們再看《胭脂扣》,彷彿在看另一個世界的故事。
第10屆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獲獎)《阿飛正傳》
第28屆台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阿飛正傳》
1991年的《阿飛正傳》橫掃香港金像獎和台灣金馬獎,王家衛拿下金像獎和金馬獎最佳導演獎,張國榮首次獲得金像獎和金馬獎雙影帝提名,最終打敗周星馳和梁家輝 拿下金像獎影帝,金馬獎惜敗於《推手》的郎雄。
《阿飛正傳》是王家衛的第二部影片,已經有了強烈的個人風格,散發出一種頹廢而憂傷的迷人氣質。
影片的經典台詞深入人心: 「 我聽別人說這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它只能夠一直地飛呀飛呀,飛累了就在風裡面睡覺,這種鳥一輩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的時候。 」
張國榮的旭仔就是一隻無根的鳥,頹廢而優雅,穿著白色背心短褲在鏡子前的獨舞令人迷醉,這是他 一生中唯一的一個三金影帝 ,影片中所有的大牌在他面前都失了顏色。
第14屆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金枝玉葉》
1994年的《金枝玉葉》導演是陳可辛,袁詠儀憑本片第2次獲得金像獎影後, 張國榮輸給《重慶森林》的梁朝偉。
張國榮飾演的家明是音樂人,與劉嘉玲飾演的女歌星玫瑰是一對。袁詠儀飾演的假小子林子穎是他們的粉絲,為了接近偶像,女扮男裝成為唱片公司的男新人,三個人展開了復雜的三角關系。
《金枝玉葉》豆瓣熱門評論的第一條是:這電影或許是張國榮現實中的另一種詮釋吧, 「我愛你,不管你是男是女。」
這是張國榮比較滿意的一張劇照,他對劉嘉玲說: 「 拿去,回家擺好,讓你家那位知道,你劉嘉玲不是只有他梁朝偉,還有我張國榮呢! 」
第33屆台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風月》
1996年的《風月》是陳凱歌和張國榮繼《霸王別姬》後的第二次合作,入圍了第49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但該片在金馬獎和金像獎一無所獲,張國榮提名金馬影帝,鞏俐提名金像影後,分別 敗給《陽光燦爛的日子》的夏雨 和《甜蜜蜜》的張曼玉。
張國榮飾演的郁忠良是個外表俊美瀟灑,內心陰暗自卑的「拆白黨」,利用色相引誘富家小姐太太上鉤再勒索錢財,一步步滑向墮落的深淵,最終在黑暗中毀滅。
第16屆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色情男女》
爾冬升導演的《色情男女》原本是給周星馳量身定做的,連男主角的名字都叫「阿星」。
《色情男女》是一部三級片,周星馳糾結了很久,因害羞脫衣褲而臨陣逃脫,放棄這個角色,被爾冬升狠狠鄙視了。
爾冬升抓來張國榮救場,其實這部電影片名雖然看著很 「黃」 ,實際上掛著三級片的羊頭,賣著文藝片的狗肉,是一部有思想內涵的好片,入圍了第4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
《色情男女》是爾冬升的自嘲,張國榮飾演的導演阿星因連續票房失利, 在藝術追求和生存現實中掙扎最終妥協 拍起了三級片。 「當不了王家衛,當王晶啊」。
張國榮將一個鬱郁不得志的小導演演得活靈活現,可惜在金像獎影帝的角逐中 敗給了《3個受傷的警察》的鄭則仕, 戲里戲外都失意。
三級片女星舒淇借這部電影洗白從良,成功上岸,獲得金像獎最佳新人和最佳女配角獎,在台上哭成了淚人。
第34屆台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春光乍泄》
第17屆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春光乍泄》
1997年的《春光乍泄》入圍了第5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王家衛成為第一個獲得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的華人導演。
張國榮是當年金馬影帝的大熱門,結果 零票落敗 ,名不見經傳的 謝君豪憑《南海十三郎》獲得金馬影帝。
最讓人氣憤的是台上的主持人諷刺張國榮本色出演同性戀,鏡頭對准張國榮很久,非常尷尬,張國榮此後再也沒有出席金馬獎頒獎典禮。
接下來張國榮和謝君豪入圍了金像獎影帝, 雙雙敗給《春光乍泄》的另一個男主角梁朝偉 ,但是梁朝偉卻沒有入圍金馬影帝,可見演技並沒有一個可以量化的標准。
第37屆台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槍王》
觀眾在2000年的《槍王》中看到一個不一樣的張國榮,他將一個冷酷又瘋魔的變態殺人狂演繹得入木三分,眼神戲讓人嘆為觀止,完全看不出以往的程蝶衣、旭仔、寧采臣、何寶榮的影子,令另一個男主角方中信黯然無光。
那一屆 金馬獎影帝是《槍火》的吳鎮宇 ,擊敗了張國榮的《槍王》和梁朝偉獲得戛納影帝的《花樣年華》,實在令人意外。
《槍王》沒有獲得第20屆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但張國榮為《花樣年華》的梁朝偉頒發了影帝,和他擁抱親吻,這是張國榮最後一次站在金像獎的舞台上。
第39屆台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異度空間》
第22屆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異度空間》
2002年,張國榮在《異度空間》中飾演的心理師阿佔有嚴重的精神分裂症,一到晚上便被幻象折磨得痛不欲生。
有一場戲是張國榮從十幾層高的高樓跳下,患有恐高症的張國榮雖然有繩子綁著,但他仍緊緊抱著導演,不敢看下面。
戲中的張國榮沒有跳下去,戲外的張國榮卻在第二年的4月1日縱身一躍,結束了47年的生命,《異度空間》成為他最後一部作品。
許多人認為張國榮因入戲太深導致抑鬱症加重而跳樓自殺,《異度空間》編劇爾冬升也受到了不小的刺激: 「我老在想會不會那個(跳樓)行為,那個訊息,是拍我這個電影才建立的。」
爾冬升表示,自己這輩子都不會再看《異度空間》這部電影了。
那一屆金馬影帝給了《三更》的黎明,張國榮憑《異度空間》入圍第22屆金像獎時已離世,梁朝偉等藝人建議不要再投票,直接把影帝頒發給張國榮,但 金像獎仍然把影帝頒給《無間道》的梁朝偉。
金像獎主席張同祖對張國榮沒有得獎表示很遺憾,但他強調:「我們的評獎一直是透明公正的,今年張國榮憑借《異度空間》的出色表演贏得了影帝提名,這就是大會對他的努力的肯定。對手太強,最終沒有得獎也很正常。 金像獎永遠刻下了張國榮的名字。 」
最後不能不提張國榮一生中最傑出的作品《霸王別姬》, 《霸王別姬》是唯一一部獲得戛納金棕櫚大獎的華語電影 ,卻因為種種原因,金雞金馬金像都不能參與評獎。但張國榮的程蝶衣是中國電影史上最經典的角色,不瘋魔不成活,達到了人戲合一的境界。
人間四月芳菲盡,世間再無張國榮。 張國榮是中國電影史上的一座不朽豐碑,早已不用獎項來證明。
「萬人迷」梁朝偉和他背後的3個女人,身家億萬卻無子女
周星馳:父親出軌,母親養大三個子女,長大後仍給父親買房
謝君豪:一個值得 娛樂 圈演員學習的榜樣
㈩ 宋康昊是韓國首位戛納影帝,東亞演員在戛納拿獎有多難
2022年5月29號,第75屆戛納電影節的各個獎項已經公開了,韓國演員宋康昊憑借這電影《掮客》獲得了第75屆戛納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這一個獎項,讓宋康昊成為韓國第一個獲得了戛納電影節最佳男演員,這也讓韓國第一個在歐洲三大電影節上獲影帝的男演員。
還有在者就是東亞女演員要在拿獎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比如說在2004年,張曼玉憑借著《清潔》獲得了第5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還有在2007年,全度妍憑借著電影《密陽》獲得了第6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這么多年來,東亞的演員要能在這個獎台上獲得認可,是很困難的。